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燈籠花怎麼養殖方法視頻

燈籠花怎麼養殖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7-13 11:48:06

① 燈籠花怎麼養 燈籠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燈籠花的養殖方法如下:

溫度和光照

燈籠花的生長適宜溫度大約在15-25℃之間。夏季忌高溫,當氣溫超過30℃,植株就會進入半休眠狀態;冬季室溫最好保持在10℃以上,溫度不得低於5℃,否則容易發生凍害。

燈籠花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如果日照不足,容易造成植株徒長,同時開花數會大大減少。不過,到了夏季則需要適當遮陽,將燈籠花植株移置於通風涼爽處,避免陽光長期直射,避免造成葉片卷縮。

土壤

栽培基質適宜選用肥沃、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春季可進行換盆換土工作,倒出部分盆土,適當剪去老根,選擇合適的花盆。春、秋兩季還應適當進行鬆土。

② 燈籠花養殖方法

燈籠花又名倒掛金鍾、吊鍾海棠,為倒掛金鍾屬多年生草本花卉,它的種類繁多,主要花色有紅、紫、白三個品種。它雖嬌艷美麗,但卻經不起炎夏陽光的灼烤。性喜涼爽、濕潤的氣候環境,生長適溫10℃~25℃,冬季要求陽光充足,夏季要有半陰的環境。
當夏季氣溫超過38℃時,新陳代謝緩慢,生長處於停滯狀態,這時常出現落葉、爛根現象,若不採取有效措施,便會引起整株死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葯用燈籠花,為杜鵑科吊鍾屬植物。與此不同,其枝條常輪生;葉互生,常聚生於小技之頂;花排成頂生、下垂的傘形花序或總狀花序;花為5基數,萼5裂,花冠鍾狀或壺狀,短5裂;雄蕊10,花柱線形,比雄蕊長,柱頭頭狀;蒴果。

扦插繁殖】

常於春末秋初用當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扦插,或於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插。就是用來扦插的營養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也可以使用中粗河砂,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鹼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進行嫩枝扦插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把枝條剪下後,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剪取插穗時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的上方大約1公分處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葉節下方大約為0.5公分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鋒利)。

吊鍾花
進行硬枝扦插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後,選取去年的健壯枝條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個節,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20℃~30℃,低於20℃,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於30℃,插穗的上、下兩個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並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插後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扦插後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
扦插後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證插穗鮮嫩能進行光合作用以製造生根物質。但沒有生根的插穗是無法吸收足夠的水分來維持其體內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須通過噴霧來減少插穗的水分蒸發:在有遮蔭的條件下,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於水中。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因為插穗還要繼續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和生根的物質來供給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於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後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後,再逐步移去遮光網: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

養護要點

【土壤】:喜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

【水分】:冬季及雨季2~3天澆水一次,秋季及晴天每天澆水一次,夏季處於半休眠狀態時要控制水分,防止脫葉、爛根現象發生。

【日照】:喜陽光充足的環境,日照不足易徒長,造成開花減少。

【肥料】:定植前施足有機肥,生長前期控制氮肥,防止徒長,花期增施磷鉀肥。

【溫度】:生長適溫為15~25℃,夏季怕炎熱高溫,氣溫超過30℃,就會進入半休眠狀態,冬季不得低於5℃。

安全度夏
【避暑遮蔭】進入夏季,若氣溫超過30℃時,要避開強烈的陽光暴曬,白天可將盆株移置陽台下面陰涼通風的地方,日落後再搬上陽台(最好置於蔭棚或樹蔭下)。提前將盆株從南面陽台移置北面陽台上去以避開日照。將盆株置於較大的竹筐或紙箱中,四周壅以松軟的盆土,以防花盆直接被陽光炙烤。

【增溫降溫】將半塊或整塊磚放入容器中,容器中注入清水(水要高過磚面),再將盆株置於磚上,可長期降溫。將盆株移置樓下通風避光處,在地下挖個小土坑,把盆株埋入土中,等到秋天再將盆株置於室內。盆株一旦被烈日曬熱後,在尚未散熱之前,切不可向葉片上及花盆內澆水,以防冷熱不均,導致意

外的損傷。在防暑降溫期間,由於光照減少,要控制澆水,切勿過多過頻,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即可。

【防止雨淋】夏季是多雨的季節,下雨前,要把盆株置於避雨的場所,如遇雷雨來不及移置花盆,

應及時將盆中的積水倒掉。如這時盆內仍然過濕,可用燒過的木炭碎末灑在盆土表面,使過多的水蒸發掉一部分。若盆土內的水分較長時間蒸發不掉,盆土過濕,也易導致落葉、爛根,致使整株死亡。

③ 燈籠花怎麼養 燈籠花怎麼繁殖 盆栽燈籠花的養殖方法

燈籠花的養殖方法

燈籠花幾乎不產生種子,常依賴扦插來繁殖。燈籠花主要用扦插法繁殖,—般干1、2月及10月扦插,扦插適溫為15—20℃,約20天生根。剪取長5-8cm,生長充實的頂梢作插穗,溫度20℃時,嫩枝插後二周便生根,生根後及時上盆,否則根易腐爛。常駐用扦插繁殖,全年均可,以春、秋生根較快。插穗以頂端嫩枝最好,長7–8厘米,插於沙床,保持濕潤,插後10天左右生根,9月即能上盆。

1、燈籠花對溫度的要求:冬季要求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夏季要求高燥、涼爽及半陰條件。忌酷暑悶熱及雨淋日曬。燈籠花生長適溫10–25℃。冬季溫度不低度於5℃。夏季溫度達30℃時生長極為緩慢,35℃時大批枯萎死亡。

2、燈籠花的澆水與施肥:在春秋季節給燈籠花澆水,要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宜。盛夏盆土宜偏干,通過噴水使相對空氣濕度達到60%以上。冬季須稍濕潤,促進新梢生長。春秋每10天至15天施1次稀薄液肥,孕蕾期每周施1次。頭年及當年春季培育的新株,夏季仍正常施肥,以持續開花;多年生的老株因處在休眠期,停止施肥。

3、燈籠花的養護重點:一是將燈籠花植株置於蔽蔭、通風、涼爽與避雨處;每日多次向葉面噴水,地面灑水,降低溫度,增加空氣濕度。二是對多年生老株實行勒水停肥,順利度過休眠期。植株宜在霜降前入室,清明過後出室,室溫宜保持在5℃以上。遇寒流與風雪天氣,室外發生冰凍時,最好搬回室內。

4、燈籠草的翻盆換土燈籠花生長快,要求充足的養分,因此盆土要富有腐植質的沙壤土。還要加入20%~30%的充分腐熟的畜糞。進入發棵的生長旺季還要追施液肥,前3年每年的春季都要翻盆換土,補充養分。定植以後,管理得好第二年即可開花。因枝葉繁茂,要及時打頂,保持適當的株高和株型,由於垂下開花,枝條要疏密相當。



養殖燈籠花的注意事項

1、當夏季氣溫超過38℃時,新陳代謝緩慢,燈籠花的生長處於停滯狀態,這時常出現落葉、爛根現象,若不採取有效措施,便會引起整株死亡。

2、冬季溫室最低溫度應保持10℃,在5℃的低溫下,易受凍害,生長室溫為10-25℃,要求有較高的空氣濕。

④ 燈籠花怎麼養

一、澆水

燈籠花是比較喜歡水的,保持栽培土微濕的狀態,對它的生長是有利的。夏季植株會生長緩慢,進入到半休眠的狀態,這時需控水。嚴寒的冬季和雨季,澆水量和澆水次數都要減少,可以2-3天澆一次。

二、溫度

溫度應維持在適合的范圍內,一般溫度在15-25℃的時候,植株生長會比較好。它是很怕熱的,夏季當溫度高於30℃的時候,就應該採取降溫措施了。另外,想要讓它安全過冬,溫度要把控在5℃以上。

三、遮雨

在下雨多的季節,需要多加關注天氣預報,要是有雨就要將植株搬到不淋雨的地方。如果沒來得及轉移位置,就要在雨後及時將花盆中的雨水倒出來,避免雨水長期積存,很有可能引起爛根的現象。

四、肥料

種植的時候應該施一些有機肥,生長前期應該適當少施氮肥,因此氮肥過量,植株就很容易徒長。在開花之前,就應該多施磷鉀肥了,有助於其更好的開花。使用肥料的濃度要低,並且要稀釋後才能用。

(4)燈籠花怎麼養殖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形態特徵

附生灌木;枝條具平展剛毛。葉片革質,橢圓形,長0.7-1.5厘米,寬6-8毫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楔形或圓形,上半部邊緣有細鋸齒、無毛,表面脈不顯,背面脈大多明顯;葉柄長約1毫米,被微柔毛。

花單生葉腋;花梗長1.5-1.8厘米,被灰色短柔毛,散生白色腺柔毛;花萼筒長4毫米,直徑3.5毫米,被柔毛及少數腺頭剛毛,花萼檐部長4毫米,深裂,裂片三角形,長2.8毫米,銳尖,基寬2.5毫米,具明顯的脈;

花冠圓筒狀,長2-2.7厘米,檐部稍擴大,直徑約12毫米,深紅色,裂片三角形,長6-8毫米,基寬5.5毫米,先端暗綠色;花絲長約1.5毫米,葯室長6.5毫米,莖部具小尖頭,喙長8毫米,背面無距;花柱細長,無毛,長2-2.7厘米,柱頭截形。果小,直徑4毫米。花期1-6月,果期7月。

⑤ 宮廷燈籠花怎麼養殖

燈籠花幾乎不產生種子,常依賴扦插來繁殖。燈籠花主要用扦插法繁殖,—般干1、2月及10月扦插,扦插適溫為15—20℃,約20天生根。剪取長5-8cm,生長充實的頂梢作插穗,溫度20℃時,嫩枝插後二周便生根,生根後及時上盆,否則根易腐爛。常駐用扦插繁殖,全年均可,以春、秋生根較快。插穗以頂端嫩枝最好,長7--8厘米,插於沙床,保持濕潤,插後10天左右生根,9月即能上盆。

養殖燈籠花的注意事項

1、當夏季氣溫超過38℃時,新陳代謝緩慢,燈籠花的生長處於停滯狀態,這時常出現落葉、爛根現象,若不採取有效措施,便會引起整株死亡。

2、冬季溫室最低溫度應保持10℃,在5℃的低溫下,易受凍害,生長室溫為10-25℃,要求有較高的空氣濕。

⑥ 燈籠花怎麼養,燈籠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准備材料

剪刀、花盆、鏟子、噴壺、生根劑、一株健康的母體燈籠花

二、插條

1、從母體植株上取一段長勢良好的枝條,從頂端往下數第二對葉子和第三對葉子中間剪斷,剪下來的莖大約五六公分,有兩對葉子,將下面的兩對大葉子剪掉,用刀在莖的下面切出兩個切面。

2、取出生根劑,將處理好的莖插進去浸泡,讓切面和生根劑充分接觸,這樣會促進莖條的根部的生長。

3、取一個小盆,加入營養土,可以加點堆肥,將剛才處理過的莖條插進去,用噴壺打濕栽培用的土,一直保持濕潤就可以嗎,不要直接倒水,積水會導致腐爛,不會成活。

4、將上述盆體搬到一個陽光充足的地方接受光照,但是不要有陽光直接照射,可以放在窗邊,陽光明媚的日子最好。

(6)燈籠花怎麼養殖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水分:澆水的時候要根據土壤乾燥程度來澆,一般天氣好的時候可以每天澆水,天氣寒冷和下雨天氣澆水時間要延長,可以3天澆一次水。

溫度:養殖期間要特別注意溫度,若是偏高的話,植株就會暫時性的停止生長。通常,將氣溫保持在15-25℃最佳,可讓它更健壯的生長。夏季最高溫度不能高於30℃,冬季寒冷時的溫度也不要低於5℃。

用肥:在最開始定植的時候,應該在土裡施夠有機肥,對於植株之後的生長很有利。在生長旺盛的時候要注意氮肥施用量,不然就很容易徒長。快要開花的時候,應該盡量多用磷鉀肥,有助於燈籠花更好的開花。

注意修剪:日常養殖期間不僅要掌握澆水、施肥方法,還要多加修剪,主要就是修剪掉枯黃、瘦弱以及有病蟲侵害的枝條。

光照方面:養殖的時候要注意多讓燈籠花見見陽光,它是喜光的植物,只有在生長時接受合理的光照,它才會更好的生長。

⑦ 燈籠花怎麼養

燈籠花怎麼養?燈籠花的形狀非常的奇特,呈現倒掛的燈籠形式,看上去極為雅緻,裝飾於陽台、書房、窗檯等地方,能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但是燈籠花還是很難養的,我們一起來看看下文吧!
燈籠花怎麼養
燈籠花比較脆弱,雖然它看上去非常的嬌艷美麗,但是其經不起陽光的灼射。燈籠生性比較喜愛的是高濕度、涼爽的環境,其適合生長的溫度大約在10-25℃左右。一般在夏季其溫度不可超過38攝氏度、冬季要保證足夠的溫度才能不影響其生長。其一般採用的都是插條的方法進行繁殖,適應能力較強。
1.土壤:其可選擇疏鬆、排水性能良好的沙質土壤,同時還要加入20%~30%的充分腐熟的畜糞。
2.肥料:定植前施足有機肥,生長前期控制氮肥,防止徒長,花期增施磷鉀肥。進入發棵的生長旺季還要追施液肥,前3年每年的春季都要翻盆換土,補充養分。燈籠花養殖方法
3.溫度:生長適溫為15-25度,夏季怕炎熱高溫,氣溫超過30度,就會進入半休眠狀態,冬季不得低於5度。
4.日照:喜陽光充足的環境,日照不足易徒長,造成開花減少。
其在夏季的時候,可放置在半陰的環境中,冬季則可保持一定的陽光。
5.水分:冬季及雨季2-3天澆水一次,秋季及晴天每天澆水一次,夏季處於半休眠狀態時要控制水分,防止脫葉、爛根現象發生。
6、燈籠花病蟲防治:其常見的病症一般為灰霉病、白粉病等。
灰霉病其主要是危害的是花、莖、葉,受害部位一般會出現水漬狀斑點,發病初期可用500倍液的65%代森鋅或50%多菌靈及其他新葯劑,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3~4次,平時注意通風與光照,使植株生長良好,提高植株抗病力。發病後及時剪除與處理患病枝葉,以減少病源。
白粉病其主要危害也是花、莖、葉,其發病的症狀是表面擁有一層白色的粉末,發病初期可注意通風與光照,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發病後及時噴施800倍液的70%托布津液或2500倍液的粉銹寧或其他適宜的葯劑,每隔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關於燈籠花怎麼養的相關知識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到這,現在大家是不是對燈籠花的養殖已經非常了解了呢?希望上述的介紹對您有所幫助!

⑧ 長壽燈籠花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1、土壤

長壽燈籠花適合生長在疏鬆肥沃、排水性好、富含豐富的腐殖質微酸性土壤中,這個更加的有利於植株的生長。

2、光照

長壽燈籠花喜歡在半陰的環境中生長,但是在不同的季節光照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冬季、早春、晚秋的時候需要全日照的額,而在初秋和初夏的時候需要半日照,在炎熱的夏季應該適當的進行遮陰處理,這樣植株不易被灼傷。

3、濕度

可以多向植株的葉片上面,在生長環境的地面上也是可以灑水的,從而來降低生長環境的溫度,從而來提高濕潤。

4、溫度

長壽燈籠花適合生長的溫度是10-28攝氏度,而在夏季的時候溫度不能超過30攝氏度,如果溫度高於了35攝氏度,植株會枯萎死亡的。在夏季的時候要做好降溫處理。在冬季的時候要給予充足的光照,溫度不能低於5攝氏度,不然會造成植株凍傷的情況,要近保暖。

5、施肥

長壽燈籠花的生長速度是非常快的,開花的次數也非常多,而且花期非常長,在生長期的時候可以多施入一些薄肥,大約每隔十天的時候施入薄餅肥或者是復合肥,在施肥之前要保持盆土偏干,施肥結束以後使用比較細的噴頭來噴水一次,葉片上面不能沾肥水,不然會造成腐爛和灼傷的情況。

(8)燈籠花怎麼養殖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長壽燈籠花的養殖注意事項

燈籠花易患灰霉病、白粉病等病症。灰霉病其主要是危害的是花、莖、葉,受害部位一般會出現水漬狀斑點,發病初期可用500倍液的65%代森鋅或50%多菌靈及其他新葯劑,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3—4次,平時應當注意通風與光照,使植株生長良好。

白粉病其主要危害也是花、莖、葉,其發病的症狀是表面擁有一層白色的粉末,發病初期可注意通風與光照,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發病後及時噴施800倍液的70%托布津液或2500倍液的粉銹寧或其他適宜的葯劑,每隔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⑨ 四季燈籠花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1、春季

進入冬季燈籠花的生長非常的緩慢,溫度條件至關重要,需要將溫度維持在8℃以上,否則植株容易出現凍傷現象,冬季光照時間比較短暫,所以燈籠花每日最好接受5個小時左右的光照時間,澆水時間可按照見干見濕的原則,這樣比較有利於植株的生長。

形態特徵

半灌木,莖直立,高50~200厘米,粗6~20毫米,多分枝,被短柔毛與腺毛,老時漸變無毛,幼枝帶紅色。葉對生,卵形或狹卵形,長3~9厘米,寬2.5~5厘米,中部的較大,先端漸尖,基部淺心形或鈍圓,邊緣具遠離的淺齒或齒突,脈常帶紅色,側脈6~11對,在近邊緣環結,兩面尤下面脈上被短柔毛;葉柄長2~3.5厘米,常帶紅色,被短柔毛與腺毛;托葉狹卵形至鑽形,長約1.5毫米,早落。

花兩性,單一,稀成對生於莖枝頂葉腋,下垂;花梗纖細,淡綠色或帶紅色,長3~7厘米;花管紅色,筒狀,上部較大,長1~2厘米,徑3~5毫米,連同花梗疏被短柔毛與腺毛;萼片4,紅色,長圓狀或三角狀披針形,長2~3厘米,寬4~8毫米,先端漸狹,開放時反折;花瓣色多變,紫紅色,紅色、粉紅、白色,排成覆瓦狀,寬倒卵形,長1~2.2厘米,先端微凹;雄蕊8,外輪的較長,花絲紅色,伸出花管外的長1.8~3厘米,花葯紫紅色,長圓形,長2~3毫米,徑約1毫米,花粉粉紅色;

子房倒卵狀長圓形,長5~6毫米,徑3~4毫米,疏被柔毛與腺毛,4室,每室有多數胚珠;花柱紅色,長4~5厘米,基部圍以綠色的淺杯狀花盤;柱頭棍棒狀,褐色,長約3毫米,徑約1.5毫米,頂端4淺裂。果紫紅色,倒卵狀長圓形,長約1厘米。花期4~12月。

閱讀全文

與燈籠花怎麼養殖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佔用停車位的解決方法 瀏覽:327
鋁合金窗扇玻璃測量方法 瀏覽:59
護理出汗量計算方法 瀏覽:862
室內創新研究方法 瀏覽:824
馴服梁龍的最佳方法 瀏覽:53
鹵水製作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50
手工艾條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45
爛桔子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521
虎背熊腰的簡單方法 瀏覽:643
有哪些方法去痘印最快 瀏覽:631
乘法口訣速記方法圖片版 瀏覽:707
玉米和仙人掌的食用方法 瀏覽:967
手機種子下載方法 瀏覽:833
北京兒童多動症治療方法 瀏覽:719
快速畫圓的封口方法 瀏覽:677
手錶鋼化膜怎麼貼方法 瀏覽:471
機械盒子連接方法 瀏覽:554
如何在大學生活中獲益的方法 瀏覽:161
廚房鋼架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207
鑽石怎麼折立體方法圖解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