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養鐵線蓮
1.養殖環境
(1)土壤:養鐵線蓮的土壤要求排水性好、肥沃等,而且根據植株對酸鹼度的要求,需鹼性土。可用椰糠、泥炭、珍珠岩、按三比一比一比例來配土,裡面也可加入樹皮、火山石等大顆粒物質。
(2)澆水:它較耐旱,但怕澇。在成長期,只需保持土壤濕潤就可以,不要積水。夏季次數可多一些,三天一次;冬季控水,大約半個月一次。春、秋澆水可隨意,土壤幹了就澆。
(3)光照:它非常喜光,因此全光照養護較好,直射光也沒關系。不過夏季會遇到特別強的直射光,此時需遮光。
(4)施肥:它對肥料需求量不多,只在成長期使用一些液肥就可滿足要求,每半個月一次。
2. 鐵線蓮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鐵線蓮什麼時候種植合適呢
鐵線蓮的最佳播種時間在每年的春秋兩個季節進行,具體的時間在3-5月份或是9-10月份,這兩個季節的氣候溫和,比較有利於植株的生長和發芽。
鐵線蓮是喜陽的綠色植物,能夠放到生活陽台散光眼部位養護,要注意夏天因為溫度高,陽光照射強,不可以強光照曝曬,要開展遮光管理方法。而在冬天時,或是需放在陽台上,盡可能的可以找一個自然通風標准比較好的地區。鐵線蓮適合溫度是21~25℃,因而夏天要搞好減溫,冬天要注意保暖。
3. 鐵線蓮要怎麼栽培
鐵線蓮性喜光,但在側方庇蔭處生長更好。喜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石灰質土壤,耐寒性較差。
鐵線蓮修剪宜輕,一般在2~3月疏去過密枝、瘦弱枝及姿態惡劣的枝蔓即可。由於其抗寒性較差,長江以北地區須選背風向陽處栽植。栽前挖大坑,多施基肥。平時不幹不要澆水,但在春末夏初開花期間,則需澆足水並施餅肥和豬糞混合泡製的肥水。鐵線蓮以蔓莖纏繞,攀援力不強,需用鐵絲扶持,方可攀附牆壁或花架之上。
4. 鐵線蓮怎麼養
1.養殖環境
(1)土壤:養鐵線蓮的土壤要求排水性好、肥沃等,而且根據植株對酸鹼度的要求,需鹼性土。可用椰糠、泥炭、珍珠岩、按三比一比一比例來配土,裡面也可加入樹皮、火山石等大顆粒物質。
(2)澆水:它較耐旱,但怕澇。在成長期,只需保持土壤濕潤就可以,不要積水。夏季次數可多一些,三天一次;冬季控水,大約半個月一次。春、秋澆水可隨意,土壤幹了就澆。
(3)光照:它非常喜光,因此全光照養護較好,直射光也沒關系。不過夏季會遇到特別強的直射光,此時需遮光。
(4)施肥:它對肥料需求量不多,只在成長期使用一些液肥就可滿足要求,每半個月一次。
5. 鐵線蓮的花開的很漂亮,怎麼栽培才能養好
摘要:鐵線蓮養得好,是當之無愧的藤本皇後,養得不好,那就呵呵了,就像雞肋,養又養不好,丟了又可惜。養鐵線蓮,養得好的和養得差的,天差地遠的差別。鐵線蓮耐熱耐寒,只要保證它的栽培和養護環境,養好它的難度並不大,但很多的花友卻種不好,老覺得是鐵線蓮的問題,認為鐵線蓮太嬌氣,養殖過程中老是會出狀況。
下面就來分享下鐵線蓮的栽植方法,讓你的鐵線蓮不管是在陽台還是院子和露台,都能獨自撐起你家的顏值空間。
文末總結:養花的技巧各有不同,特別是一些資深的養花高手,都有自己的一套養花絕招,養好鐵線蓮的技巧肯定也不止我說的這些,希望喜歡藤本皇後的花友一起分享和交流養殖鐵線蓮的方法和技巧,讓家有院子,露台,陽台的花友們,開滿了鐵線蓮。
6. 鐵線蓮的種植技巧有什麼如何給鐵線蓮施肥
很多人因為喜歡鐵線蓮,在自家的陽台上都種了幾盆,雖說相比地栽長弱了些,但是等藤蔓布長滿陽台,開花的時候簡直壯觀極了。如果我家有一個庭院我一定在籬笆牆牆邊種滿了鐵線蓮,2年開花爬滿牆,花朵還往牆外長呢,非常美麗。
鐵線蓮生長中需要適量的澆水,耐不住水澇的環境,水分補充需適量,保持盆土乾燥,才能正常的呼吸。適量的施肥有助於後期生長,尤其是新生的小苗,需控制好施肥量,過多會導致燒根,不僅沒有補充足夠的養分,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死掉。養護過程中修剪也是必要的,一般一年修剪一次枝條,去除掉過密過弱的枝條,促使剩下的枝條像旁邊伸展。在花朵開放後,也需要進行修剪,去除掉殘花,然後剪除多餘的枝條。
7. 鐵線蓮的栽培技術
播種、壓條、嫁接、分株或扦插繁殖均可。
播種
原種可以播種法繁殖。子葉出土類型的種子(瘦果較小,果皮較薄),如在春季播種,約3~4周可發芽。在秋季播種,要到春暖時萌發。子葉留土類型的種子(較大,種皮較厚),要經過—個低溫春化階段才能萌發,第一對真葉出生;有的種類要經過兩個低溫階段,才能萌發,如轉子蓮。春化處理如用0~3℃低溫冷藏種子40日,發芽約需9~10個月。也可用一定濃度的赤黴素處理。
1、春播
春播種子要進行催芽處理。先將種子用40℃溫水浸泡24h,撈出控干,悶種催芽,待種子大部「吐白」即可播種。一般北疆適播期為4月初,南疆適播期為3月初。播種前精細整地,達到地勢平整、土壤細碎。然後打埂作畦,畦長6m、寬4m。鐵線蓮通常採用條播,行距50~60cm,溝深2cm,播種後覆土,厚度1.5cm,略加鎮壓。
2、秋播
秋播不經催芽,直接播種,一般在11月初進行。翌年春季出苗。秋播一般比春播出苗整齊、生長快。
壓條
3月份用上一年生成熟枝條壓條。通常在1年內生根。
分株
叢生植株,可以分株。
扦插
雜交鐵線蓮栽培變種以扦插為主要繁殖方法。7~8月取半成熟枝條,在節間(即上下兩節的中間截取,節上具2芽。介質用泥炭和砂各半。扦插深度為節上芽剛露出上面。底溫15~18℃。生根後上3寸盆,在防凍的溫床或溫室內越冬。春季換4~5寸盆,移出室外。夏季需遮蔭防陣雨,10月底定植。 種苗選擇
因為鐵線蓮的根系沒有足夠的競爭力,所以種苗選擇時要選擇根系飽滿而且多莖、健壯深綠色的植物。
種植前准備基質
一般肥沃而排水性好的基質都可用於種植鐵線蓮。我們選用泥炭與珍珠岩以3:1或2:1比例混合的基質,基質的EC值控制在60~80mg/kg,pH值在5.8~6.5之間。
支持物:鐵線蓮生長的最終尺寸和長勢都與支持物有關,支持物應該是細小的(直徑小於1.5cm),以便可以讓葉柄纏繞。支持物可以用細竹竿或套塑鐵絲網等,高度在1~2m之間。
盆器:盆器至少要35cm深,25~30cm寬,當然越大越好。盆器最好使用木製的或陶制的,不僅美觀,而且有利於鐵線蓮根系的生長。
種植
種植前把鐵線蓮的莖干剪至30cm高,有利其分枝,並且可避免莖干在種植時折損。鐵線蓮莖干基部要深入土面以下3~5cm,植株放置在合適的深度後,蓋土,壓實,澆水。
鐵線蓮根系喜歡涼爽的環境,在種植基質上覆蓋3~5cm厚的覆蓋物(如樹皮,苔蘚等)能提供一個很好而涼爽的根系環境,有利於植株根系的生長。
種植的時間安排在3~5月份或9~10月份。 1、盆栽管理
繁殖出來的小苗宜用20×20cm帶底孔的瓦盆栽培,在盆底多墊瓦片,以利透水,以後每年換盆一次。盆土可用園土:腐殖土=1:1,摻合少量沙和復合肥。盆栽時應將原土球完整放入新盆內,添好培養土,澆透水即可。
春秋兩季是鐵線蓮生長旺盛季節,盆栽鐵線蓮從頭年秋季至第二年早春放置在全光照條件下栽培,不需遮蔭。6月進入夏季以後,光線漸強、氣溫上升,可設置遮陽網以免強光暴曬。否則炎夏的強烈光照,會導致鐵線蓮的葉片老化枯黃,生長不良,而且花盆如果長時間接受強烈光照,會引起土溫上升而導致「燒根」死苗。因此夏季最好選擇通風涼爽並有遮蔭條件的地方放置花盆,並適當進行葉面、地面噴水以增濕降溫。萬一因管理不善導致葉片變黃枯焦後,只要藤質莖干內部依然是濕潤的,可移入蔭涼處養護,秋天這些看似枯死的莖幹上還會再次萌發新葉。春秋生長盛期每半月左右施一次液體肥,及早摘除開敗的花朵,以節省養分。花期注意不要把水噴在花朵上,尤其是重瓣品種,花瓣多而密集,一旦水噴在上面不能及時蒸發,會導致花瓣變黑,影響觀賞。生長季節保持盆土濕潤即可,切忌澆水過多,否則根系容易腐爛。
2、地栽管理
庭院栽培鐵線蓮栽應選擇地勢稍高,排水良好,並有少量遮陰、無西曬的地方。挖60×60cm見方、45 cm深的定植穴,先用石塊或瓦礫墊底以利排水,將挖出的土壤和腐殖土按1:1體積比混合,拌入少量復合肥後回填。將鐵線蓮小苗脫盆連同土球完整定植到穴內,澆透水,定植穴周圍作15 cm高的土埂以便於乾旱時澆水灌溉。以後水分管理要見干見濕,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夏季暴雨多應特別注意排水。春秋生長旺盛季節追施復合肥2-3次。
春花類型鐵線蓮是新梢成花,因此春季萌發的新梢只可以適時綁縛引導枝條,以保證株形豐滿美觀,提高觀賞效果;而不可修剪,以防剪除花芽,導致當年無花可賞。一般可在秋季植株進入休眠後進行輕度修剪,只剪除過於密集、纖細和病蟲莖蔓即可,對於過長的、徒長莖蔓,也可採用修剪進行短縮。鐵線蓮的莖細而脆容易折斷,應注意對莖蔓的綁縛牽引。對於要保留的枝條,操作時要注意保護,以防折斷。
園林栽培中可用木條、竹材等搭架讓鐵線蓮新生的莖蔓纏繞其上生長,構成塔狀;也可栽培於綠廊支柱附近,讓其攀附生長;還可布置在稀疏的灌木籬笆中,任其攀爬在灌木籬笆上,將灌木綠籬變成花籬。也可布置於牆垣、棚架、陽台、門廊等處,效果顯得格外優雅別致。
3、綜合管理
溫度:生長的最適溫度為夜間15~17℃,白天21~25℃。夏季,溫度高於35℃時,會引起鐵線蓮葉片發黃甚至落葉,在夏季要採取降溫措施。在11月份,溫度持續降低,到5℃以下時,鐵線蓮將進入休眠期,在12月份,鐵線蓮完全進入休眠期,休眠期的第1、2周,鐵線蓮開始落葉。
光照:鐵線蓮需要每天6h以上的直接光照,這對它的生長是非常有利的,盡管在天熱的時候會產生斑點。
澆水:鐵線蓮對水分非常敏感,不能夠過於或過濕,特別是夏季高溫時期,基質不能太濕。一般在生長期每隔3-4d澆1次透水,澆水在基質干透但植株未萎蔫時進行。休眠期則只要保持基質濕潤便可。澆水時不能讓葉面或植株基部積水,否則很容易引起病害。
施肥: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抽新芽前,可施一點NPK配比為15:5:5的復合肥,以加快生長,在4月或6月追施1次磷酸肥,以促進開花。平時可用150mg/kg的20:20:20或20:10:20水溶性肥,在生長旺期增加到200mg/kg,每月噴灑2~3次。
修枝:修枝的目的就是為了植株開更多的花。修枝一般一年1次,去掉一些過密或瘦弱的枝條,並使新生枝條能向各個示向伸展。修枝的時間要根據不同品種的開花時期而定:早花品種(花期4~5月)要在花期過後,也就是6~7月進行修枝,去除多餘的枝條,但不能剪掉已木質化的枝條,如果在這之前修枝,會導致當年開不了花。 鐵線蓮抗病蟲害力較強.很少發生病蟲嚴重為害現象。病害有枯萎病、特別可能發生在夏季雨天放晴,溫度急升時,枝條突然枯萎,往往在秋天或次年春天萌發新技。其他有粉霉病(為害葉或花)、病毒病(葉部有黃斑,花畸形)等,用10%抗菌劑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紅蜘蛛、刺蛾危害,用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殺。
鐵線蓮白絹病
1、症狀:鐵線蓮白絹病發生於植物的根、莖基部。一般在近地面的根莖處開始發病,而後向上部和地下部蔓延擴展,最後整個植株的根系被白色菌絲包圍,根基部腐爛。發病部位首先呈褐色水漬狀,進而皮層腐爛,植株出現脫水症狀,然後慢慢變焦枯,如被火烤過。
2、防治方法:
(1)患病植株的處理防治
發病初期,菌絲體圍繞在根頸部皮層外面,還未入侵,挖出植株,部分植株的根可能已經菌絲纏繞,部分肉質根可能開始腐爛,此時可將植株留1、2節重剪,然後將根部在清水中清洗干凈,稍微晾乾後在1000~1500倍百菌清溶液中泡1~2min,重新栽入新的干凈栽培基質中,再用五氯硝基苯1000倍液進行灌根,一般防治率可達80%。
(2)農業措施防治
①做好基質消毒滅菌的工作。栽培中使用的有機肥要經過充分腐熟後使用,避免由於使用有機肥而導致栽培基質帶有致病菌。新苗上盆,栽培基質要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1000倍液進行消毒處理。
②做好栽培場地的雜草清理,合理安排栽培密度,提高栽培環境的通風透光率,創造良好的田間小氣候。雨水多時及時排水,降低濕度,能有效控制病害發生幾率。
③做好肥水管理措施,合理使用肥料,注意NPK的配合使用,培養壯苗,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鐵線蓮以盆栽為主,栽培基質透氣透水性要好,可採用珍珠岩、泥炭土和松鱗的混合基質,其比例可按1:3:1配製。
3、葯劑防治
鐵線蓮白絹病的防治要以預防為主,通常在發現時已很嚴重,在高溫高濕的季節結合肥水管理,可每隔10d左右用甲基托布津或五氯硝基苯或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進行灌根處理,如有發病,可連續噴施2~3d,並用葯液對發病植株附近地表進行殺菌處理。
枯萎病
枯萎病是鐵線蓮最主要的病害,它會突然發生,可以使整個植株萎縮,盡管植株仍有很好根系,用多菌靈或托布津每隔2周噴灑1次,重復2~3次,可有效抑制該病的發生。
粉霉病
粉霉病是另外一個危害鐵線蓮較多的病害,在溫度超過20℃,高濕的情況下容易發生該病,發病時可以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每隔1周交替使用,重復3~4次。
8. 鐵線蓮如何養 鐵線蓮夏季種植方法
1、栽種基質
鐵線蓮喜肥沃、排水良好的鹼性壤土,忌積水或夏季乾旱而不能保水的土壤。盆栽介質必須透氣,有條件就給好的介質,沒條件也可以只用珍珠岩和泥炭,盡量不要用園土盆栽。
2、澆水原則
鐵線蓮土壤要干濕交替,因為它的根系需要呼吸,盆土需要有乾燥的時間,但不能太干,一般在土面2-3厘米以下幹了就可以澆水,如果是用塑料盆栽種,還可以端起來感受一下重量,變輕就是該澆水的時候了,陶盆則看花盆邊沿,如果花盆發白就是告訴你它要澆水了。澆水的時候要澆透,直到盆底有水流出為止。
9. 剛剛郵寄的鐵線蓮如何種植
鐵線蓮生態習性:
生於低山區的丘陵灌叢中。喜肥沃、排水良好的鹼性壤土,忌積水或夏季乾旱而不能保水的土壤。耐寒性強,可耐-20低溫。有紅蜘蛛或食葉性害蟲危害需加強通風。
一、鐵線蓮種植方法:
1、土壤:喜肥沃、排水良好的鹼性壤土,忌積水或夏季乾旱而不能保水的土壤。
2、澆水:耐早怕澇,梅雨季節由於高溫、多濕,易罹病枯死,所以生長季節保持盆土濕潤即可,切忌澆水過多,否則根系容易腐爛。
3、陽光:盆栽鐵線蓮從秋季至第二年早春放置在全光照條件下栽培,不需遮蔭,進入夏季後強烈光照,會導致鐵線蓮的葉片老化枯黃,生長不良,需要進行適當遮陰。
4、溫度:適應性強,較耐寒,可耐-20低溫。
5、施肥:對肥料要求不高,生長盛期每半月左右施一次液體肥即可。
二、鐵線蓮移植
1、移植的時間:盆栽的鐵線蓮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時間進行移植,因為在移栽時只需將鐵線蓮植株從盆中取出,種下即可,不會對鐵線蓮的根系產生任何的傷害。當然,鐵線蓮最理想的移栽時間是在春季或者早秋。這段時間土壤溫度比較溫暖,土壤含水量較合適,能為剛更換環境的植株提供最良好的生存環境。但是我們只要能挖坑,即使在冬天也可以種植鐵線蓮,就算很快就有冰凍,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2、移植的步驟:挖坑不存在標準的尺寸,圓坑的大小取決於土質的好壞,如果土質疏鬆,肥沃,排水好,三十公分就可以或者一鍬半的深度,如果相反,土質厚重,粘性大,最好挖到50——60cm深,可以做一個良好的排水層,至於寬度則需30——40cm,讓根部可以自由地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