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湯木蘭的種植方法

湯木蘭的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2 08:47:18

1. 修辭手法有哪幾種

修辭手法包括:

比喻, 白描,比擬(又名比體,分為擬人、擬物),避復,變用,層遞,襯墊(襯跌) ,襯托(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頂針、聯珠),對比,對偶(對仗、隊仗、排偶),翻新,反復,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並提、合敘、合說);復迭錯綜,復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回環,迴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共計63種。

(1)湯木蘭的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部分介紹:

1,設問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強烈情感。

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使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加強語氣,突出了什麼,表達作者某情感。

例句: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2,反問

又稱激問、反詰、詰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作用: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加強語氣,突出了什麼,表達作者某情感。

我呢,難道沒有該責備的地方么?

3,舉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4,借代

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

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於變化和幽默感;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5,反語

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來的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藤野先生》)

6,聯想

也同想像。作用:使事物生動化 例如:太陽出來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升華主題,點明中心 例如:河中的水流動著,城中的愛也流動著

7,通感

所謂通感,是利用諸種感覺相互交通的心理現象,以一種感覺來描述表現另一種感覺的修辭方式。

作用:通感的運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無窮的效果,其表達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為形象,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們豐富的聯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潑;它能准確表達,含意深遠;它能充實詩文的意境,構成特殊的藝術美。

例如 「晨鍾雲外濕」(杜甫《夔州雨濕不得上岸作》)以「濕」字形容鍾聲,所聞之鍾聲,穿雨而來,穿雲而去,故「濕」,觸覺與聽覺相互溝通。「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湯湯乎若流水」(《呂氏春秋·本味》)聽琴聲而知志在高山、流水,聽覺與視覺相互溝通。

8,雙關

利用詞的多義及同音 (或音近) 條件,有意使語句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雙關。

雙關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語意,給人以深刻印象。

舉例

風雨同舟藕斷絲連立地成佛樂在其中

1、意義雙關利用詞的同義,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叫做意義雙關。【例】《紅樓夢》中「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內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2、諧音雙關利用詞的同音,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叫諧音雙關。【例】「道是無晴卻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內含感情的「情」。

參考資料:網路---修辭手法

2. 可食用花卉種植前景

食用花卉前景如何?--在雲南,剛從地里採下來的一大捧菊花通常賣不到10元錢,而在一些高檔超市,一公斤食用菊花的售價高達200元。對花卉,人們更多關注它的觀賞價值,而其食用功能卻被忽略,事實上,很多花卉具有高於普通蔬菜的營養保健功能。著名的花文化研究專家、東南大學周武忠教授就曾指出,中國的食用花卉必定會成為最有活力的產業之一。在觀賞花卉領域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我們有必要另闢蹊徑,開發食用花卉市場。
以花為食,品味香甜和浪漫
以花為食在我國歷史上曾盛極一時。
在先秦時代,屈原的《離騷》就曾指出:「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食花與潔身養性聯系在一起。《神農本草經》中也提到食用菊花會「服之輕身耐老」。
唐宋時期是古代食花文化最為興盛的時期。唐代有重陽節食用菊花的習俗。到了宋代,食花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這一時期用於食用的花卉種類繁多,烹飪方法也更加豐富。宋代還出了一本專門的花卉食譜《山家清供》,收錄了梅粥、雪露羹等10多種食花方法。
明清時期流行採集鮮花用蒸餾法製作香露,以調味料的形式添加到酒和湯中,這是食花歷程中的一大進步。明代高廉的《遵生八箋芳》中記錄了多種可食用花卉。戴羲的《養余月令》載有食用花卉18種。據史料記載,清朝的慈禧太後對花卉食品情有獨鍾,宮廷御廚為了迎合她的喜好,開發出許多花饌食品,而且流行至今。
目前,在一些傳統菜系中還保留了鮮花入饌的習慣,如魯菜中的桂花丸子、京菜中的芙蓉雞片、滬菜中的荷花栗子、粵菜中的白菊花五蛇羹等。
近年來,國外也悄然興起食花熱。南美洲人喜歡吃新鮮的旱金蓮花;東歐國家喜歡用玫瑰花瓣煮果醬;土耳其人用茉莉花和紫羅蘭製作甜食;日本和歐美各國則將大波斯菊、雛菊、秋海棠、三色紫羅蘭、金盞花、接骨木花、葫蘆花、南瓜花、玫瑰花推上餐桌,其中以花卉為主料的色拉、點心等備受歡迎;而在東南亞各國,用羅勒等香草植物製作的風味菜餚成為特色菜品。
以花入饌,吃出營養和健康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黃叢林研究員告訴記者,他們已培育出18個食用菊花專用品種,都具有黃酮、維生素C、鈣含量高的特性,一些蔬菜種植商引種後,普遍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江蘇句容特菜開發中心巫庭春就是引種者之一,他的食用菊花上市後供不應求,每畝地收益1萬元以上。
黃叢林指出,鮮花入饌,不僅因其美麗的外形,關鍵在於大部分花卉的花瓣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所以,我們要多選育、開發那些具有營養和保健功能的花卉。
中國菜最講究色、香、味,鮮花入饌恰好滿足了這些需求。鮮花花瓣色彩艷麗,而且口感不錯,配入菜中會讓人食慾大開。鮮花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氨基酸以及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A、B、C、E和多種微量元素,如鐵、鋅、鉀等,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目前,我國可供食用的花卉有梅花、菊花、玫瑰、百合、茉莉、荷花、丁香、桂花、木槿、梔子花、金銀花、海棠花等100多種。在我國,花卉食用有著深厚的中醫葯學背景。比如百合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金銀花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食用仙人掌具有利尿作用,治療腎炎、糖尿病等有很好的輔助療效。這些特點使得花卉成為理想的保健食品。遺憾的是,目前花卉的食用功能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食用花卉還沒有形成產業。
食用花卉,有前景更有挑戰
近年來,我們花卉產業發展迅猛,花卉品種十分豐富,這為開發食用花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食用花卉開發還存在著很多盲點,亟待解決。
一是食用花卉的種植規模較小。食用花卉奇貨可居,尚屬高檔食品,在市場上售價奇高,大多銷往高檔酒店,價格很難被普通消費者接受。在種植領域,食用花卉目前尚屬冷門,種植者擔心:如果銷不出去,做的是賠本生意。另外,食用花卉的產業化開發,需要有營養價值、產量高的優質種苗做保障。目前缺少食用花卉專用品種,食用花卉種苗的擴繁程度不高,這些都阻礙了花卉的規模化生產。
二是缺少對食用花卉營養價值的量化分析。很多人都吃過蒲公英、黃花菜等,經驗往往來自從飢荒年代走過的媽媽、奶奶一代人,但到底哪些花卉可食?花卉的哪個部位可食?具體到每一個可食花卉中含有哪些微量元素?有哪些保健功能?很多人說不清楚了。有人更是認為,吃花是一種冒險行為,萬一吃中毒了怎麼辦?缺少對食用花卉營養價值的量化分析是影響食用花卉推廣的一個障礙,很少有營養師、保健專家對食用花卉做科學分析,甚至去推薦一些有營養保健功能的花卉。
三是食用花卉的保鮮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食用花卉和蔬菜水果一樣,新鮮是衡量其品質的重要標准之一。大部分食用花卉產於農村,而食用花卉的最大消費市場是在城市,花卉不能實現全部就地採摘、就地消費。有專家指出,花卉越是新鮮,其營養成分就保留得越多,如果花卉經過烘乾、晾曬,其營養價值容易流失。如果食用新鮮的花卉,其有效的營養成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保健效果會更好。由於食用花卉尚未形成產業,鮮花保鮮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我們相信,食用花卉這座產業富礦一定會得到很好的開發,食花之風將再次盛行

3. 黃陂的特產有哪些

脈地灣蘿卜

黃陂蘆筍

黃陂荊蜜

黃陂豆絲

老面大包

八卦湯

木蘭玉液

紫雲英蜜

葉老癟黃牛肉餅

老曹口水涼面
黃陂三合

4. 〖茴香有幾種吃法〗

可涼拌、炒菜、做湯、腌制,也可製成餡包餃子或包子。下面介紹其中一種做法,茴香炒肉,具體做法如下,首先准備材料:豬肉:適量、茴香:400g、食鹽:適量、調和油:適量。

1、豬肉洗凈,分出肥瘦。肥的切粒,瘦的切絲。茴香洗凈,切段備用。

5. 用植物學語言描述幾種常見植物(可追加20分

一次只能夠發怎麼多 不能超過9999字
另外那幾個你自己查吧 在網路裡面輸入關鍵字就可以了
很詳細的

一 香樟

【形態特徵】
樟樹是屬於樟科的常綠性喬木。高可達50米,樹齡成百上千年,可稱為參天古木,為優秀的園林綠化林木。樹皮幼時綠色,平滑;老時漸變為黃褐色或灰褐色縱裂。冬芽卵圓形。葉薄革質,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5—10厘米,寬3.5—5.5厘米,頂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圓形,離基3出脈,近葉基的第一對或第二對側脈長而顯著,背面微被白粉,脈腋有腺點。花黃綠色,春天開,圓錐花序腋出,又小又多。球形的小果實成熟後為黑紫色,直徑約零點五公分;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灰褐色的樹皮有細致的深溝縱裂紋。樟樹全株具有樟腦般的清香,可驅蟲,而且永遠不會消失。葉互生,紙質或薄革質,樹干有明顯的縱向龜裂,極容易辨認。據說因為樟樹木材上有許多紋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個木字做為樹名。
樟樹是常綠喬木,它的常綠不是不落葉,而是春天新葉長成後,去年的老葉才開始脫落,所以一年四季都呈現綠意盎然的景象...樟樹的小花非常獨特,外圍不易分辨出花萼或花瓣的花有6片,中心部位有9枚雄蕊,每3枚排成1輪。
【常發病】
病蟲害防治
一、白粉病:此病多發生在圃地幼苗上。在氣溫高、濕度大,苗木過密。通氣不良的條件下最易發生。嫩葉背面主脈附近出現灰褐色斑點,以後蔓延整個葉背,並出現一層白粉,嚴重的嫩枝和幹上也有白粉。
防治方法:
1、苗圃要經常注意環境衛生,適當疏苗;或發現少數病株時應立即拔除或燒毀。
2、發生時用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劑,每10噴射一次,連續三、四次。
二、黑斑病 樟樹種子發芽出苗後長出1—4片葉時,容易發生此病。從苗尖向根部變成黑褐色而死亡。
防治方法 播種時做好種子、土壤及覆蓋物等消毒工作。在發病時,先拔除燒毀病苗,並用0.5%的高錳酸鉀或福爾馬林噴射二、三次,即可防止蔓延。
三、樟葉蜂 一年中發生代數多,為害期長,1年生苗受害嚴重死導致枯死,造林後樹木樹冠上部嫩葉常被吃光,嚴重時影響樹木生長。
防治方法:可用0.5公斤鬧羊花或雷公藤粉加清水75—100公斤製成葯液噴射苗木,或用90%敵百蟲或50%馬拉松乳劑各2000倍液噴殺。
四、樟梢卷葉蛾 一年發生數代,幼蟲蛀食枝梢,影響樟樹高生長,致使干形彎曲。
防治方法:
1、3月樟樹新梢抽出後,第一代幼蟲孵化時用90%敵百蟲、50%二溴磷乳劑、50%馬拉松乳劑10000倍液進行噴射,每隔5天一次,連續二、三次,能殺死幼蟲。如果幼蟲已蛀入新梢,也可噴灑40%樂果乳劑200—300倍液。
2、苗圃或小面積林地,可在冬季收集枯枝落葉燒毀,以消滅越冬蛹。
五、樟果螟 一般為害樟樹幼苗和20年生以下幼樹。一年發生二代。第一代幼蟲在5月底到7月中旬為害。第二代幼蟲在8—9月為害,幼蟲成群集結於新梢上取食葉芽,並吐絲把殘葉捲成球狀,包紮頂芽,以至新梢枯死,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
1、幼蟲剛開始活動尚未結成網巢時,用90%敵百蟲4000—50000倍液進行噴射,即可殺死。
2、如果幼蟲已結成網巢,最好將其栽掉燒毀。
六、樟天牛
1、成蟲產卵期(五月上旬至六月上旬)用鉛絲刷刷產卵疤痕,刺卵或初孵幼蟲。
2、用人工剪除被害枝,後由排泄孔注入敵敵畏等葯劑,將其中幼蟲殺死。
七、蚜蟲
蚜蟲多發生在春季,以危害嫩葉、嫩稍為主,吸吮汁液,以致葉片背面不規則的皺縮、捲曲、變色、脫落,甚至全株枯萎以致死亡。同時,蚜蟲分泌大量密露,沾污枝葉,誘發煙煤病。發現大量蚜蟲時,應及時噴葯防治,具體措施如下:
①用1:15的比例配製煙葉水泡製4小時後噴灑,或用1:6-8的比例配製辣椒水(煮半小時左右)噴灑,或用1:20-30的比例配製洗衣粉水噴灑,或用1:20:400的比例配製洗衣粉、尿素、水混合溶液噴灑,連噴2—3次, 均能取得防治很好的效果。
②春季蚜蟲孵化初期(4、5月份),是防治蚜蟲的最佳時期。此時,用4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或50%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或50%辛流磷乳劑1000倍液,或50%久效磷乳劑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濟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劑3000倍液,或2.5%滅掃利乳劑3000倍液等,噴灑樹冠1-2次。
③對桃粉蚜一類本身披有蠟粉的蚜蟲,施用任何葯劑時,均應加入0.3%肥皂水或洗衣粉,增加粘附力,提高防治效果。

【效用】
本種為亞熱帶地區(西南地區)重要的材用和特種經濟樹種,根、木材、枝、葉均可提取樟腦、樟腦油,油的主要成分為樟腦、松油二環烴、樟腦烯、檸檬烴、丁香油酚等。樟腦供醫葯、塑料、炸葯、防腐、殺蟲等用,樟油可作農葯、選礦、制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木材質優,抗蟲害、耐水濕,供建築、造船、傢具、箱櫃、板料、雕刻等作用;枝葉濃密,樹形美觀可作綠化行道樹及防風林。樟樹的木材耐腐、防蟲、緻密、有香氣。是傢俱、雕刻的良材;除了用來提煉樟腦,或栽培為行道樹及園景樹之外,樟腦還有強心解熱、殺蟲之效,夏天的如果到戶外活動時可以試試看:摘取樟樹的葉片,揉碎後塗抹在手腳表面上,有防蚊的功效。科學研究證明,樟樹所散發出的松油二環烴、樟腦烯、檸檬烴、丁香油酚等化學物質,有凈化有毒空氣的能力,有抗癌功效,過濾出清新干凈的空氣,沁人心脾。長期生活在有樟樹的環境中會避免患上很多疑難病症。因此,樟樹成為南方許多城市和地區園林綠化的首選良木,深受園林綠化行業的青睞。

【習性】
樟樹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水濕,但當移植時要注意保持土壤濕度,水澇容易導致爛根缺氧而死,但不耐乾旱、瘠薄和鹽鹼土。主根發達,深根性,能抗風。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速度中等,樹形巨大如傘,能遮陰避涼。存活期長,可以生長為成百上千年的參天古木,有很強的吸煙滯塵、涵養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風及耐煙塵和抗有毒氣體能力,並能吸收多種有毒氣體,較能適應城市環境。

【園林應用】
該樹種枝葉茂密,冠大蔭濃,樹姿雄偉,能吸煙滯塵、涵養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境,是城市綠化的優良樹種,廣泛作為庭蔭樹、行道樹、防護林及風景林。 配植池畔、水邊、山坡等。在草地中叢植、群植、孤植或作為背景樹。就連宋慶齡故居也有兩棵呢!

【其他應用】

樟樹的木材耐腐、防蟲、緻密、有香氣。是傢具、雕刻的良材;除了用來提煉樟腦,或栽培為行道樹及園景樹之外,樟腦還有強心解熱、殺蟲之效,夏天的話如果到戶外活動時可以試試看:摘取樟樹的葉片,揉碎後塗抹在手腳表面上,有防蚊的功效喔。不過您如果注意觀察的話,也會發現到:樟樹也會有病蟲害的侵襲,在大自然界就是這的公平,總是一物剋一物。

【繁殖方式】
播種繁殖,扦插繁殖。
果實成熟時自行脫落,有鳥類啄食。用種子繁殖,應隨采隨播,每公斤種子7,200-8,000粒,發芽率70-80%,每畝播種量10-15公斤。植樹造林,也可萌芽更新。有白粉病、黑斑病、樟葉蜂、樟稍卷葉蛾、樟巢螟、樟天牛等病蟲為害。
樟樹育苗技術
一、簡介 :樟樹材質優良,有香氣,是上等的建築、傢具、工藝的良材,樟樹的樟腦和樟油廣泛用於工藝、代工、醫葯和國防工業,此外樟樹還是「四化」中綠化的優良樹種。 樟樹是常綠喬木,喜光,主根強大,根系發達,喜溫濕氣候,適應性強,生長較快,壽命較長,在土層深厚、肥沃的平地四旁,河灘沖積生長最好。
二、育苗 1.時間。每年十至十二月,將已成熟的種子採下,然後混沙貯藏,三月初即可催芽播種。 2.整地。在冬初進行第一次耕耙,播種前進行第二次耕耙,並施足基肥,基肥一般用腐熟廄肥,每畝1500~2000公斤或碳胺50公斤,磷肥50公斤、菜餅150公斤,然後築成高床,一般床高35~50厘米,床寬1.2米。 3.催芽。三月初樟樹播前需催芽,可用50℃的溫水浸種,當溫水冷卻後再換50℃水重復浸種3~4次,可使種子提早發芽10~15天。 4.播種。條播行距20厘米左右,每畝播種量10~15公斤,播後覆土蓋稻草或地膜,保持苗床表土濕潤,以利種子發芽。 5.撫育管理。幼苗出土後應及時揭去稻草或地膜,待幼苗長出數片真葉就可以開始間苗,苗高10厘米左右可進行定苗。樟樹每畝留苗2萬株左右。7月份以後,要加強肥水管理,經常鬆土除草。秋末停止追肥、灌溉。追肥一般2~3次,前二次可用尿素7~10斤,最後一次可用尿素10公斤、磷肥7.5公斤。 樟樹1年生苗可達50厘米以上,地徑達0.7厘米以上。
三、移栽時間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較為適宜,移植密度每畝1500株左右。隨起隨移,移栽後離地10厘米左右截桿,當芽長到10厘米左右可定主桿,剪去多餘枝芽,留一個比較粗壯的枝。冬季床面施廄肥2000公斤。這樣3年生苗木胸徑可達3厘米以上。

香樟果的功效
【來源】為樟科植物黃樟的果實,植物形態詳香樟條。
【採集】秋季采,陰干。
【性味】微辛,溫。
【功用主治-香樟果的功效】解表退熱。
治高熱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
【選方】①治高熱感冒,麻疹:香樟果一至二枚。
研末,開水送服。
②治百日咳,痢疾:香樟果二錢,桉葉二錢,水煎服。

香樟樹根的功效
【異名】香通,走馬胎,樟腦樹根、土沉香、山沉香。
【來源】為樟科植物樟的樹根。
【採集】2~4月間採挖。 洗凈,切片硒干。
【葯材】為橫切或斜切的圓片,直徑4~10厘米,厚2~5毫米。 質硬,有樟腦氣味。以片大、均勻、色黃白、氣味濃香者為佳。 產江西、四川、貴州、廣東、湖南等地。
【性味】《分類草葯性》:辛,無毒。
【功用主治-香樟根的功效】理氣活血,除風濕。 治上吐下瀉,心腹脹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疥癬瘙癢。
①《分類草葯性》:治一切氣痛,理痹,順氣,並霍亂嘔吐。
②《貴州民間方葯集》:治風濕疼痛,跌打損傷。
③《貴陽民間葯草》:理氣,行血,健胃。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腳汗。
④《四川中葯志》:避邪惡,除風濕。治霍亂腹脹,宿食不化,手足風濕痹痛及疥癬瘙癢。
⑤《湖南葯物志》:發表,散寒,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4~6錢;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選方】①治氣脹、氣痛:香樟根末五錢。 熬甜酒吃。
②治風濕,跌打損傷,筋骨疼痛:香樟根五錢,鐵筷子五錢,白龍須五錢,岩川芎五錢(生者各一兩)。泡酒吃,早晚一次,每次服酒五錢。
③治風濕疼痛:香樟根煎水外洗。
④治歪嘴風:鮮香樟根二兩,楓香樹根皮五錢。混合搗爛,外包(歪左包右,歪右包左)。
⑤治狐臭:香樟根為細末,加入生米飯混合成團,搓揉腋下。
⑥治腳汗:鮮香樟根皮,搗爛,包腳底過夜。
⑦治蟲牙痛:樟根白皮加食鹽少許,搗爛敷痛處。

二 桂花
產區分布
桂花桂花原產我國西南喜馬拉雅山東段,印度,尼泊爾,柬埔寨也有分布。中國西南部、四川、陝西(南部)、雲南、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均有野生桂花生長,現廣泛栽種於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區,其適生區北可抵黃河下游,南可至兩廣、海南。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耐高溫而不甚耐寒,為亞熱帶樹種。桂花葉茂而常綠,樹齡長久,秋季開花,芳香四溢,是我國特產的觀賞花木和芳香樹。我國桂花集中布和栽培的地區,主要是嶺南以北至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熱帶和北亞熱帶地區,大致相當於北緯24°~33°。該地區水熱條件好,降水量適宜,土壤多為黃棕壤或黃褐土,植被則以亞熱帶闊葉林類型為主。在上述條件的孕育和影響下,桂花生長良好,並形成了湖北咸寧、江蘇蘇州、廣西桂林、浙江杭州和四川成都五大全國有名的桂花商品生產基地。
桂花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除鹼性土和低窪地或過於粘重、排水不暢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更加適宜。
[編輯本段]形態特性
桂花樹桂花,木犀科木犀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5~8米。樹冠圓頭形、半圓形、橢圓形,樹冠可以覆蓋600平方米。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葉對生,橢圓形、卵形至披針形,全緣或上半部疏生細鋸齒。葉對生,橢圓形或長橢圓形。花3至5朵生於葉腋,多著生於當年春梢,二或三年生枝上亦有著生,每朵花花瓣4片香氣極濃。葉腋生成聚傘狀,花小,黃白色,極芳香。樹皮光滑,呈灰色。單葉對生,革質光亮,葉形及葉緣因品種而不同,葉形橢圓至橢圓狀披針形,葉緣有全緣或具鋸齒。花腋生呈聚傘花序,花形小而有濃香,花色因品種而異。有生長勢強、枝幹粗壯、葉形較大、葉表粗糙、葉色墨綠、花色橙紅的丹桂;有長勢中等、葉表光滑、葉緣具鋸齒、花呈乳白色的銀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長勢較強、葉表光滑、葉緣稀疏鋸齒或全緣、花呈淡黃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月至10月與上列品種同時開花外,還可每2個月或3個月又開一次的四季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實為紫黑色核果,俗稱桂子。桂花實生苗有明顯的主根,根系發達深長。幼根淺黃褐色,老根黃褐色。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異;插條埋入土中各處易生不定根,但無明顯主根。桂花分枝性強且分技點低,特別在幼年尤為明顯,因久常呈灌木狀。密植或修剪後,則可成明顯主幹。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時顯出皮孔。葉面光滑,革質,近軸面暗亮綠色,遠軸面色較談;橢圓形,長橢圓形、卵形、倒卵形、披針形、倒披針形、長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葉對生、革質,花序簇生於葉腋,花期9~10月,果期次年3~4月。桂花適應於亞熱帶氣候廣大地區。性喜溫暖,濕潤。種植地區平均氣溫14~28℃,7月平均氣溫24~28℃,1月平均氣溫0℃以上,能耐最低氣溫-13℃,最適生長氣溫是15~28℃。濕度對桂花生長發育極為重要,要求年平均濕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別是幼齡期和成年樹開花時需要水分較多,若遇到乾旱會影響開花,強日照和蔭蔽對其生長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時光照。
桂花喜溫暖環境,宜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偏酸性砂質壤土中生長。不耐乾旱瘠薄,在淺薄板結貧瘠的土壤上,生長特別緩慢,枝葉稀少,葉片瘦小,葉色黃化,不開花或很少開花,甚至有周期性的枯頂現象,嚴重時桂花整株死亡;它喜陽光,但有一定的耐陰能力。幼樹時需要有一定的蔽蔭,成年後要求要有相對充足的光照,才能保證桂花的正常生長。據觀察,桂花單株樹冠的一側貼近牆面,或兩棵桂花的樹冠相互重疊時,貼近牆面的一側或交錯重疊的那部分樹冠,很快變的稀疏,影響整個樹冠的形體與美觀。可見,桂花適宜栽植在通風透光的地方;桂花喜歡潔凈通風的環境,不耐煙塵危害,受害後往往不能開花;畏淹澇積水,若遇澇漬危害,則根系發黑腐爛,葉片先是葉尖焦枯,隨後全葉枯黃脫落,進而導致全株死亡;不很耐寒,但相對其它常綠闊葉樹種,還是一個比較耐寒的樹種,這為北方桂花盆栽提供了較多的可能。
[編輯本段]栽培歷史
我國桂花栽培歷史悠久。文獻中最早提到桂花是舊戰國時期(前475——前221)的《山海經·南山經》,謂「招搖之山多桂」。屈原(前340——前278)《楚辭·九歌》也載有:「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自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桂花已成為名貴花木與上等貢品。在漢初引種於帝王宮鉗苑,獲得成功。唐、宋以來,桂花栽培開始盛行。唐代文人植桂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風。宋之問的《靈隱寺》詩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去外飄」的著名詩句,故後人亦稱桂花為「天香」。唐宋以後,桂花在庭院栽培觀賞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元代倪瓚的《桂花》詩中有「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的詩句,表明了窗前植桂的情況。桂花的民間栽培始於宋代,昌盛於明初。我國歷史上的五大桂花產區均在此間形成。
我國桂花於1771年經廣州、印度傳入英國,此後在英國迅速發展。現今歐美許多國家以及東南亞各國均有栽培,以地中海沿岸國家生長為最好。
[編輯本段]品種分類
桂花由於久經人工栽培,自然雜交和人工選擇,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栽培品種。近年來,全國各主要城市對桂花資源及品種進行了廣泛調查,實地記錄桂花開花性狀,對各種類型桂花的性狀進行分析、比較,選擇出較為穩定的遺傳性狀,並考慮傳統分類的方法和園林生產上的應用,鑒定整理出桂花的四個品種群。金桂
金桂
Osmamthus fragrans var. thunbergii,金桂花朵金黃,氣味較濃,葉片較厚。
金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檸檬黃淡至金黃色,有「大花金桂」、「大葉黃」、「潢川金桂」、「晚金桂」、「圓葉金桂」「金球桂」等品種。
銀桂
銀桂
Osmanthus fragrans var. latifolius,銀桂花朵顏色較白,稍帶微黃,氣味較濃,葉片較薄。
銀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色純白、乳白、黃白色、淺黃色,有「籽銀桂」(結籽),「九龍桂」、「早銀桂」、「晚銀桂」、「白潔」等品種。
丹桂
丹桂
Osmanthus fragrans var. aurantiacus,丹桂花朵顏色橙黃,氣味適中,葉片厚,色深。
丹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色較深,橙黃、橙紅至朱紅色,有「大花丹桂」、「齒丹桂」、「硃砂丹桂」、「寬葉紅」等品種。
四季桂
四季桂
Osmanthus fragrans var. semperflorens,四季桂別稱月月桂。花朵顏色稍白,或淡黃,香氣較淡,葉片薄。長年開花。
四季桂品種群:四季開花,有「月月桂」、「日香桂」、「大葉佛頂珠」、「齒葉四季桂」等品種。
各品種群中都有一些值得推廣應用的品種,例如:四季桂品種群中的「日香桂」、「大葉佛頂珠」,均是小灌木,高0.5—1.5米。「日香桂」花淡黃色,同一枝條各節先後開花,幾乎日日有花,故得名。現四川蒼溪有大量母株。「大葉佛頂珠」花乳白至純白色,花序密集,頂生花序獨特,花期自春到秋連續不斷。它們觀賞價值很高,既可盆栽入室,也可露地大片栽植。
各地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種或品種進行繁殖。例如以採花為目的宜選用花繁而密的豐產型,如開花、落花整齊的「潢川金桂」、「金桂」、「籽銀桂」,「大花丹桂」、「橙紅丹桂」等。以觀花聞香為目的,宜選用「大花丹桂」,「籽丹桂」,「硃砂丹桂」,「大花金桂」,「圓瓣金桂」等。作灌木、盆栽、盆景宜選用「日香桂」、「大葉佛頂珠」、「月月桂」、「四季桂」、「九龍桂」、「柳葉桂」等,用作喬木或作庭園主景宜選「大葉黃銀桂」、「金桂」、「大葉丹桂」、「大丹金桂」、「橙紅丹桂」。
[編輯本段]葯用價值與食療

葯用價值
木犀科。常綠喬木,高3-15米,枝灰色。葉對生,革質,長橢圓形,長6-12厘米,寬2-4.5厘米,全緣。花簇生於葉腋,花淡黃白色,4裂。核果橢圓形,熟時紫黑色。花芳香,提取芳香油,制桂花浸膏,可用於食品、化妝品,可制糕點、糖果,並可釀酒。亦是觀賞植物。桂花味辛,可入葯。
【來源】木犀科木犀屬植物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以花、果實及根入葯。秋季採花;冬季采果;四季采根,分別曬干。
【相關葯材】綠背桂花 馬桂花 山桂花 桂花露 桂花子
【性味歸經】
花:辛,溫。
果:辛、甘,溫。
根:甘、微澀,平。
【功能主治】
花:散寒破結,化痰止咳。用於牙痛,咳喘痰多,經閉腹痛。
果:暖胃,平肝,散寒。用於虛寒胃痛。
根:祛風濕,散寒。用於風濕筋骨疼痛,腰痛,腎虛牙痛。
【用法用量】花1~4錢。果2~4錢。根2~3兩。
【備注】(1)另有兩種變種金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Lour. var. aurantiacus Makino與淡黃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Lour. var. thunbergii Makino,均同等入葯。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食療價值
秋季開花時採收,陰干,揀去雜質,密閉貯藏備用;亦可鮮用。
[性能]味辛、微苦,性平。能化痰止咳,活血,止痛。
[參考]含揮發油,其中有β-水芹烯、橙花醇、芳樟醇;尚含醋質,其中有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
[用途]用於喘咳痰多;婦女經閉腹痛;齲齒牙痛。
[用法]泡茶,煎湯,或浸酒服。
[附方]
木犀兒茶餅:桂花、百葯煎、孩兒茶各等份。共搗作膏餅,每次適量噙化。
源於《本草綱目》。本方取桂花辟臭、止痛,用百葯煎生津、化痰,孩兒茶化痰、止痛;全方具有辟臭、生津、化痰、止痛等多種功效。用於口臭,咽喉干痛,咳嗽咽干,齲齒牙痛。

6. 沈陽地區能種玉蘭嗎

玉蘭花(學名:Magnolia denudata),木蘭科木蘭屬觀賞樹木。別名白玉蘭、望春花、玉蘭花,木蘭科。是我國特有的名貴園林花木之一。玉蘭花原產於長江流域,現在北京及黃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廬山、黃山、峨眉山等處尚有野生 古時多在亭、台、樓、閣前栽植。現多見於園林、廠礦中孤植,散植,或於道路兩側作行道樹。北方也有作樁景盆栽。玉蘭3月開花,6-7月果熟,花大型、芳香,先葉開放,花期10天左右。河南省夏邑縣縣花。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玉蘭
拉丁學名
Magnoliadenudata
別稱
白玉蘭,木蘭,玉蘭花,迎春花,望春,應春花,玉堂春,辛夷花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毛茛目

木蘭科

木蘭屬
亞屬
玉蘭亞屬

木蘭族
分布區域
我國中部各省,現北京及黃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
外文名稱
YulanMagnolia

目錄
1基本資料
2分布地區
3形態特徵

4生物習性
5葯用價值
6栽培管理

7蟲害防治
8保健食用
9花卉文化

折疊編輯本段基本資料
玉蘭花又名木蘭、玉樹、望春、應春花、玉堂春等。木蘭科玉蘭亞屬,落葉喬木,樹高一般2—5米或高可達15米。花白色,大型、芳香,先葉開放,花期10天左右。中國著名的花木,北方早春重要的觀花樹木。上海市市花。中國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歷史,為庭園中名貴的觀賞樹。分布於中國中部及西南地區,現世界各地均已引種栽培。通常用播種、嫁接法繁殖。喜溫暖、向陽、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地方,要求土壤肥沃、不積水。有較強的耐寒能力,在-20℃的條件下可安全越冬。在北京小環境較好的地方生長良好。移栽應在萌動前十餘日,或花後展葉前進行。播種苗,一般要5年左右方能開花。北方常見的還有二喬玉蘭,花瓣外面淡紫色裡面白色。
玉蘭花是合肥市市花,是東莞市市花,是保定市市花,是潮州市市花,也是連雲港市花。
玉蘭花是中國政法大學、西南大學校花。
折疊編輯本段分布地區
玉蘭花為我國特有的名貴園林花木之一,原產於長江流域,現在廬山、黃山、峨眉山等處尚有野生。
玉蘭原產我國中部各省,現北京及黃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古時多在亭、台、樓、閣前栽植。現多見於園林、廠礦中孤植,散植,或於道路兩側作行道樹。北方也有作樁景盆栽。
折疊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冬芽密被淡灰綠色長毛。葉互生。花先葉開放,直立玉蘭花,鍾狀,芳香,碧白色,有時基部帶紅暈。聚合果,種子心臟形,黑色。玉蘭花白如玉,花香似蘭,其樹型魁偉,高者可超過10米,樹冠卵形,大型葉為倒卵形,先端短而突尖,基部楔形,表面有光澤,嫩枝及芽外被短絨毛。冬芽具大形鱗片。花先葉開放,頂生、朵大,直徑12-15厘米。花被9片,鍾狀。果穗圓筒形,褐色:蓇葖果,成熟後開裂,種紅色。3月開花,6-7月果熟。
白玉蘭是落葉喬木,高達25米,徑粗可達200厘米,樹冠幼時狹卵形,成熟大樹則呈寬卵形或鬆散廣卵形。實生起源的大樹常主幹明顯,樹體壯實,雄奇偉岸,生長勢壯,節長枝疏,然花量稍稀。嫁接種往往呈多干狀或主幹低分枝狀特徵,節短枝密,樹體較小巧,但花團錦簇,遠觀潔白無瑕,妖嬈萬分。故不同起源之白玉蘭園林應用中情趣各異,在小型或封閉式的園林中,孤植或小片叢植,宜用嫁接種,以體現古雅之趣;而風景游覽區則宜選用實生種,以表現粗獷純朴的風格。
白玉蘭幼時樹皮灰白色,平滑少裂,老時則呈深灰色,粗糙開裂。小枝灰褐色。頂芽與花梗密被灰黃色長娟毛,毛絨絨如幼鼠蟄伏,冬態更顯。分枝習性隨樹齡幼長有別,幼時單芽延伸,故主幹明顯,樹冠規整,而見花後,葉枝混合芽在果穗後雙杈或多枝延伸,橫向發展盛於直於生長,故樹冠往廣卵形方向發展
葉片互生有時呈螺旋狀,寬倒卵形至倒卵形,長10—18厘米,寬6—12厘米,先端圓寬,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故又稱凸頭玉蘭;中部以下漸狹楔形,全緣。玉蘭葉在基部通常有托葉或附屬物,托葉有兩種,枝端芽末的托葉貼生於幼莖上與葉柄分離,呈覆瓦狀;葉部托葉散生,瓦刀狀,粘著葉柄基部兩側,芽伸葉長,托葉脫落,幼枝上殘存環狀托葉痕,此為木蘭科樹種的識別特徵。
白玉蘭高可達15m,葉互生,倒卵形,先端突尖,基部楔形。花大,白色,芳香,單生於枝頂。花萼與花瓣相似共9片,排列成鍾狀。聚合果圓筒狀,紅色至淡紅褐色,種子具鮮紅色肉質外種皮。
折疊花卉特徵
春季在長葉子之前先開花,首先向人們通報春天的到來。
折疊編輯本段生物習性
玉蘭性喜光,較耐寒,可露地越冬。愛高燥,忌低濕,栽植地漬水易爛根。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帶微酸性的砂質土壤,在弱鹼性的土壤上亦可生長。在氣溫較高的南方,12月至翌年1月即可開花。玉蘭花對有害氣體的抗性較強。如將此花栽在有二氧化硫和氯氣污染的工廠中,具有一定的抗性和吸硫的能力。用二氧化硫進行人工熏煙,l公斤干葉可吸硫1.6克以上。因此,玉蘭是大氣污染地區很好的防污染綠化樹種。
折疊品種情況
玉蘭花的養生妙用白玉蘭為亞熱帶樹種,喜光而稍耐蔭。較耐寒,北京地區可露地越冬。喜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肉質根,不耐積水。先花後葉,花期2~3月,果熟期8~9月,種子有胚胎休眠現象。
白玉蘭變種應春花(var.purourescens),喬木,花裡面淡紅,表面紫紅,有香氣。
相似種有:
天目木蘭(M.amoena),花粉紅色或淡粉紅色,小枝帶綠色,原產浙江天目山。
寶華玉蘭(M.zenii),花上部白色,下部和脈紋紫色,小枝帶紫色,原產江蘇句容寶華山。
天女花(M.sieboldii),花白色,花具長柄,葉倒卵狀圓形,葉背具白粉和短柔毛。
折疊玉蘭花的分類
對於玉蘭的品種,至今尚未有確切的分類。以花而論,栽培種中有純白與粉紅色的;有9瓣的、12-15瓣的、甚至多達20瓣的類型(如西安之『長安玉燈』)。據此,白玉蘭依據花瓣的多寡,花被的直立或反卷、花瓣的寬狹、花的顏色及花期的遲早等特徵的初步歸納,約有6-11個類型,但尚待系統整理。
玉蘭花同屬植物約90種,產東亞及北美,我國有30餘種,均為優美的觀花樹木。
折疊編輯本段葯用價值
玉蘭花為木蘭科落葉喬木玉蘭的花,在早春三月開放,鮮用或曬干用。玉蘭花是名貴的觀賞植物,其花朵大,花形俏麗,開放時溢發幽香。其花瓣可供食用,肉質較厚,具特有清香,清代《花鏡》謂:「其(花)瓣擇洗清潔,拖面麻油煎食極佳,或蜜浸亦可。」 玉蘭花含有揮發油,其中主要為檸檬醛、丁香油酸等,還含有木蘭花鹼、生物鹼、望春花素、癸酸、蘆丁、油酸、維生素A等成分,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玉蘭花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通竅、宣肺通鼻的功效。可用於頭痛、血瘀型痛經、鼻塞、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症。現代葯理學研究表明,玉蘭花對常見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
保健功能
玉蘭花含有揮發油,其中主要為檸檬醛、丁香油酸等,還含有木蘭花鹼、生物鹼、望春花素、癸酸、蘆丁、油酸、維生素A等成分,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
玉蘭花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通竅、宣肺通鼻的功效。可用於頭痛、血瘀型痛經、鼻塞、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症。現代葯理學研究表明,玉蘭花對常見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1]
折疊編輯本段栽培管理
折疊培育技巧
玉蘭是早春色、香俱全的觀花樹種,栽植時,要掌握好時機,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以早春發芽前10天或花謝後展葉前栽植最為適宜。移栽時,無論苗木大小,根須均需帶著泥團,並注意盡量不要損傷根系。以求確保成活。栽植前,應在穴內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作底肥。栽好後封土壓緊,並及時澆足水。
白玉蘭性喜陽光充足和濕潤的環境,不宜長期在鹼性土壤生長,栽植應選擇避風向陽、排水良好和肥沃的地方。花前應有充足的水份和肥料,以促其花大香濃。玉蘭枝條不多,除枯枝、病蟲枝和擾亂樹形的枝外,一般不需修剪。花謝後如不留種,應將果剪除,以免消耗養分。白玉蘭耐寒力較強,在華北、東北地區南部,均可露地越冬。玉蘭花較喜肥,但忌大肥;生長期一般施兩次肥即可有利於花芽分化和促進生長。一次是在早春時施,再一次是在5-6月份進行。肥料多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新栽植的樹苗可不必施肥,待落葉後或翌年春天再施肥。玉蘭的根系肉質根,不耐積水。開花生長期宜保持土壤稍濕潤。入秋後應減少澆水,延緩玉蘭生根,促使枝條成熟,以利越冬。冬季一般不澆水,只有在土壤過干時澆一次水。玉蘭枝幹傷口癒合能力較差,故一般不進行修剪。但為了樹形的合理,對徒長枝、枯枝、病蟲枝以及有礙樹形美觀的枝條,仍應在展葉初期剪除。此外,花謝後,如不留種,還應將殘花和蓇葖果穗剪掉,以免消耗養分,影響來年開花。
玉蘭花多為地栽,盆栽時宜培植成樁景。盆栽玉蘭,可行蟠扎處理,即在四月發芽後,隨著新梢的生長,隨時進行蟠扎,紮成彎曲姿態,限制主幹拔高。又因玉蘭是深根系,久居盆中,容易長勢衰弱,故花謝後應修理主根,下地培植,於花前再上盆,這樣才能花繁、花艷。
折疊繁殖技術
玉蘭的繁殖可採用嫁接、壓條、扦插、播種等方法,但最常用的是嫁接和壓條兩種。
(1)嫁接繁殖。嫁接法中又有兩種接法,一種是靠接,一種是切接。
靠接:靠接時間,自春至秋,整個生長季節皆可進行。以4-7月進行者為多。靠接部位以距離地面70厘米處為最好。綁縛後裹上泥團,並用樹葉包紮在外面,防止雨水沖刷,經60天左右即可切離。靠接是較容易成活的一種方法,但不如切接的生長旺盛。
(2)壓條繁殖。壓條繁殖亦有普通壓條和高校壓條兩種。玉蘭花
①普通壓條:壓條最好在2-3月進行,將所要壓取的枝條基部割進一半深度,再向上割開一段,中間卡一塊瓦片,接著輕輕壓入土中,不使折斷,用「U」形的粗鐵絲插入土中,將其固定,防止翹起,然後堆上土。春季壓條,待發出根芽後即可切離分栽。
②高枝壓條:入伏前在母株上選擇健壯和無病害的嫩枝條(直徑1.5-2厘米的),於盆岔處下部切開裂縫,然後用竹筒或無底瓦罐套上,裡面裝滿培養土,外面用細繩扎緊,小心不去碰動,經常少量噴水,保持濕潤,次年5月前後即可生出新根,取下定植。
折疊編輯本段蟲害防治
白玉蘭常見病蟲害:有炭疽病、葉斑病、有炸蟬、紅蠟蚧、吹綿蚧、紅蜘蛛、大蓑蛾、天牛等,一旦發現可用葯物噴殺之。但有天牛蛀枝幹及根莖部,有時可將樹致死,如發現有鋸末屑蟲糞,就應尋找蟲孔,用棉球蘸敵敵畏原液塞進蟲孔,再用泥封口,即可熏殺。
(1)炸蟬。此蟲的若蟲在土中吸食花卉的根部汁液,成蟲除刺吸主葉液外,其雌蟲還會將產卵器插在枝條上產卵,造成枝條枯死。
防治方法:
①及時搜尋和殺死剛出土的老熟若蟲。
②如發生較多,可於夏季炎熱天氣夜間在樹桿附近點火,搖動樹枝,使蟬投火燒死,並將落於火堆外的蟬殺死。
③用熬粘的桐油或用蛛網揉捏的粘團塗於竿端粘捕成蟲。④4-8月間及時巡視並剪除產卵枝。
(2)紅蠟蚧。此蟲若蟲和成蟲刺吸花卉汁液,其排泄物常誘致煤污病的發生,使葉片上形成一層黑霉或較厚的黑膜,使全株成為黑樹,植株衰弱,樹形憔悴,很少開花或完全不能開花。
防治方法:
①冬季和早春,結合剪枝去除部分多蟲枝。
②如被害花卉植株較少較矮,可在冬春人工刮除。
③在若蟲孵化盛期,噴25%亞胺硫磷乳油lO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每隔4-6天噴1次,噴3次即可見效。
④引種花苗時,應認真檢查,防止將蟲帶入。
(3)吹綿幼。可參看「牡丹」中的吹綿蚧防治方法。
(4)紅蜘蛛。紅蜘蛛即硃砂葉蟎,可參看「茉莉」中的硃砂葉蟎防治部分。
折疊編輯本段保健食用
玉蘭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有祛風散寒,通氣理肺之效。可加工製作小吃,也可泡茶飲用。下面介紹幾種玉蘭花的食用方法
【玉蘭餅】用玉蘭鮮花加入麵粉用油煎炸而成,外焦里嫩,風味佳美。
【玉蘭花蒸糕】用麵粉加入米粉(大米或小米),發酵後分3層至5 層放入籠屜,每兩層放一些玉蘭花瓣和果脯,上鍋蒸制,是春季時令糕點,吃起來松軟香甜。
【玉蘭花熘肉片】豬肉切片裹澱粉,放入少量玉蘭花瓣,然後下油鍋炸熟,取出加入糖醋汁或番茄汁,吃起來清香可口。玉蘭花
【玉蘭花沙拉】 用蘋果、西瓜、香蕉、草莓加入玉蘭花,放沙拉醬攪拌,是美味時令食品。
【玉蘭花素什錦】用芹菜稈、冬瓜條、豆腐乾加入玉蘭花,放入味精、白糖,加些米醋混合攪拌,清香可口。
【玉蘭花米粥】用大米、小米、江米、蓮籽煮粥,熟後放入玉蘭鮮花,食用時加點白糖,味道甜美。
【玉蘭花三鮮湯】用鮮蝦仁、香菇、冬瓜煮湯,熟時加入少量玉蘭鮮花和各種調料,例如雞精,料酒、胡椒粉,再用澱粉勾汁。
【玉蘭花蛋羹】用玉蘭花瓣與雞蛋一起調開後,加白糖、葡萄乾、西洋參片及枸杞子上鍋蒸羹,營養豐富。
折疊編輯本段花卉文化
折疊特種郵票
2005年5月,北京郵票廠發行了玉蘭花特種郵票。一套共四枚。四枚郵票的名稱分別是:玉蘭、山玉蘭、荷花玉蘭、紫玉蘭,面值均為80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紀念郵戳以東莞市花——白玉蘭為主題,用簡潔的線條勾勒出一朵含苞欲放的白玉蘭,象徵著東莞市人民含蓄、實乾的精神。
折疊郵票信息
志號:2005-5T
郵票規格:40×30毫米
齒孔度數:13×13.5度
整張枚數:8枚
整張規格:156×146毫米
版別:影寫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
防偽油墨
熒光噴碼
郵票設計者:龔文楨
邊飾設計者:郝旭東
責任 編 輯:陳宜思
印製廠:北京郵票廠
折疊花卉寓意
玉蘭花外形極像蓮花,但並不同。盛開時,花瓣展向四方,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再加上清香陣陣,沁人心脾,實為美化庭院之理想花卉。花開時異常驚艷,滿樹花香,花葉舒展而飽滿,但花期短暫,但開放之時特別絢爛,代表一種一往無前的孤寒氣和決絕的孤勇優雅而款款大方。
玉蘭經常在一片綠意盎然中開出大輪的白色花朵,隨著那芳郁的香味令人感受到一股難以言喻的氣質,委實清新可人。因其株禾高大,開花位置較高,迎風搖曳,神采奕奕,宛若天女散花,非常可愛。
新詩已舊不堪聞,
江南荒館隔秋雲。
多情不改年年色,
千古芳心持贈君。
折疊花卉傳說
關於玉蘭花的傳說,其中貫穿著中國傳統的民間故事玉蘭花色彩。故事講的是很久以前在一處深山裡住著三個姐妹,大姐叫紅玉蘭,二姐叫白玉蘭,小妹叫黃玉蘭。一天她們下山遊玩,發現村子裡冷水秋煙,一片死寂,三姐妹十分驚異,於是,向村子裡的人問訊後得知,原來秦始皇趕山填海,殺死了龍蝦公主,從此,龍王爺就跟張家界成了仇家,龍王鎖了鹽庫,不讓張家界的人吃鹽,終於導致了瘟疫發生,死了好多人。三姐妹十分同情他們,於是決定幫大家討鹽。然而這又何等容易?在遭到龍王多次拒絕以後,三姐妹只得從看守鹽倉的蟹將軍入手,用自己釀制的花香迷倒了蟹將軍,趁機將鹽倉鑿穿,把所有的鹽都浸入海水中。村子裡的人得救了,三姐妹卻被龍王變作了花樹。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她們,就將那種花樹稱作「玉蘭花」,而她們釀造的花香也變成了她們自己的香味。故事很簡單,也很唯美,卻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完美的嚮往。

7. 求一種可以吃的花的花名

我小時候吃過槐樹花 甜香的 常見可以食用的花:菊花、玫瑰、茉莉、桂花、荷花、櫻花、蘭花、金針花、油菜花、康乃馨、花椰菜、洛神花,梔子花等。 <注意點> 1.注意是否有農葯污染。 2.應盡量選擇剛剛盛開的鮮花。 <烹調花前的准備> 將整朵花拆開,去除花萼,再將花瓣一片片取下,浸泡在清水中2-3小時。 <花的各種烹調方法> 1.花茶:將花朵哄干後沖飲。方法是將花苞或初開的花朵,摘除花萼、花梗,把花冠向下攤成薄層,以文火或考箱烘乾。哄干時要不是翻轉,以使受熱均勻。哄干後放在密封的容器,置於冰箱內冷藏。飲用時直接用熱水沖泡,可加入冰糖、蜂蜜等增加甜味。 適用花種:玫瑰、菊花、荷花、桂花、睡蓮、茶花、茉莉、梨花、梔子花、薰衣草花、櫻花、玉蘭花等。 2.花酒:以鮮花或哄乾的花瓣泡入酒中。方法是將花瓣先以鹽水浸泡2小時,去澀殺菌,然後撈起陰干,加入白酒中,同時加入適量的冰糖。密封後,置於陰涼處2-3個月後,讓花的香味、顏色充分與酒融合,即可開封飲用。 適用花種:菊花、蒲公英、桂花、茉莉花、玫瑰、蘭花、梅花、茶花、櫻花、荷花、木蘭花、三色堇等。 3.花粥:將花瓣扳和米飯、水,煮成粥。 適用花種:玫瑰、荷花、桂花、月橘、梅花、玉蘭花、菊花、百合、金針花等。 4.腌制蜜餞:將花瓣以鹽搓揉後,以冷開水洗凈、瀝干,以花瓣與糖1:2的比例加入糖拌勻,裝在密封容器內腌制3天即可食用。 適用花種:玫瑰、菊花、洛神花、茉莉、蘭花、朱槿、木芙蓉、梔子花、荷花、茶花、梅花、玉蘭花、金針花、櫻花等。 5.燉煮:具有葯性或富於口感、香味的花卉,均可以燉煮的方式處理。 方法一:將水或高湯、主材料(雞、魚等)、調味料等直接倒入鍋里,以大火煮沸後,改小火慢燉,起鍋前,加入花瓣後熄火。 方法二:將花瓣和其他材料一同放入鍋中燉煮,這種方法會使湯頭充滿花香,但花瓣會被煮爛。 方法三:將花瓣放入小鍋至於蒸籠內蒸燉,待入味後加入煮好的湯汁中。 適用花種:百合花、菊花、荷花、金針花、橘梗花、薊花、玉蘭花、曇花、金荷花、晚香玉等。 6.火鍋:做火鍋的添味料。 適用花種:花椰菜、曇花、晚香玉、油菜花、朱槿、菊花、野薑花、蜀葵等。 7.涼拌:先以鹽漬,通常將花瓣以鹽搓揉後,放入容器內,食用前取出,以白開水沖去鹽分,加入一些調味料,如麻油等。余燙的時候,為避免變色,應盡量減少時間。將花朵投入熱開水後,迅速取出。 適用花種:玫瑰、菊花、蘭花、桂花、紫羅蘭、康乃馨、梨花、荷花、茶花、茉莉、金針花、梔子花等。 8.油炸:用麵粉、蛋汁、清水調製成麵糊,放進油鍋中熱炸至金黃色即可。 適用花種:玫瑰、玉蘭花、金盞花、絲瓜花、菊花、橘梗花、木芙蓉、朱槿、荷花、紫藤花、金針花、晚香玉、梔子花、金荷花、美人蕉花等。 不適合花種:桂花。 9.快炒:先將里肌肉、雞肉、蔬菜等以油炒熟,等鍋起時,混入新鮮的花瓣,然後大火快炒數下,即可。 10.花糕點:以花瓣當成調味素材,加入糕點中。

閱讀全文

與湯木蘭的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流量共享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375
滾筒洗衣機搖晃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509
半水調漂方法視頻 瀏覽:373
kindle使用方法說明書 瀏覽:854
油畫無痕掛鉤使用方法 瀏覽:839
幼兒貼肚臍貼的正確方法 瀏覽:47
內開窗安裝方法 瀏覽:565
質性研究主題分析方法 瀏覽:448
汽車提速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489
科三有什麼方法定好油門 瀏覽:743
電腦表格列印方法 瀏覽:454
泡腳片的使用方法 瀏覽:904
滾動手機屏保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898
3d圖片黑斑處理方法 瀏覽:809
應用方法研究 瀏覽:825
如何分析人物的描寫方法 瀏覽:1000
提高游戲幀數最快的方法手機 瀏覽:501
乳清蛋白粉使用方法 瀏覽:402
簡單繩子打結的方法 瀏覽:424
格力微波爐使用方法 瀏覽: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