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描寫方法都有哪些
描寫按內容分,有人物描寫、環境描寫;按特徵又可分為白描、細描、襯托、烘托、渲染、對比、情景交融等等。
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六種,即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環境描寫則包括靜態與動態、客觀與主觀、反襯與對比三種。
在記敘類文章中,敘述往往側重於一般過程的敘寫,讀者只能得到對事物的綜合、概括的了解;而描寫則側重於形象的具體描繪,使讀者獲得具體、明晰的認識和感覺。如果只有敘述而沒有描寫,文章使過多地講述故事梗概,難免不生動、不形象了。
(1)各種描寫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描寫同一事物,不僅可以設喻,還可以白描;不僅可以寫所見,還可以寫所感;不僅可以寫靜態,還可以寫動態;不僅要寫主體,還要注意陪襯等等。關鍵在於不論怎樣描寫,都必須以突出事物的特點、增強感染力為目的,這樣才能給讀者以深刻的生動形象的印象。
描寫(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
1、正面描寫(直接描寫),是對人或環境的直接描述。
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通過對其他人或環境的描寫,從側面烘托所寫人物、所寫之景從而收到「烘雲托月」的效果。
3、場面描寫,是對許多人參加的大型的社會活動或生活、戰斗、勞動、娛樂的場景的描寫,反映出社會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種側面,反映出宏觀的自然現象。可分為動景、靜景描寫。
4、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內在或外在的一些細小環節的細致描寫。
描寫的時候,往往不只如實記寫所見的情形,而要把想像的因素雜入其中,補充描寫的內容。描寫帶上了想像的因素,便能更生動、更豐富、更富於文學性。
⑵ 六種描寫方法分別是什麼
1、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如與別人交談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誠懇的說:「對不起,老師,我錯了。」
2、動作描寫
動作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邁著步子,踏步向前進。
3、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為此奮鬥了!
4、肖像描寫
肖像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她有著烏黑的頭發,粉紅色的外套稱托出她那水靈靈的臉蛋。
5、神態描寫
神態描寫是與外貌描寫有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例如:他皺著眉毛,一種厭惡的神情。神態描寫也叫表情描寫。
(2)各種描寫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要寫好人物,就必須注重觀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和許許多多的人交往:在家庭中,有父母和其他親人;在學校,有老師和同學;在大街上,遇到的人就更多。我們都要仔細觀察他們外部情態的特徵性表現,進而深入他們的內心,了解他們的思想性格,學習長處,獲取啟示。
要把觀察到的結果,得到的體會,記錄下來以此激勵自己。感染他人,就需要在文章中再現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談舉止。文章要反映社會生活,而社會生活的中心是人,可以這樣說,生活就是各種各樣人物的活動,因此,我們應把人物描寫作為寫好文章的重點。
⑶ 描寫方法有哪些
一、正面描寫:
1、肖像描寫(外貌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形傳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2、動作描寫(行動描寫):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寫中有重要地位。)
3、語言描寫:表達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徵,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
4、心理描寫: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
5、神態描寫:是對人物面部表情的描寫,可以側面表現人物的心理,從而突出人物性格。
二、側面描寫:
1、自然環境描寫
是對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的描寫。它有烘託人物心情、推動故事情節發展、點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寫出了人內心的喜怒哀樂和對人們美好。溫馨生活的嚮往。
2、社會環境描寫
一般指對社會背景、時代氣氛、地域風貌的描寫。寫出當時社會的不同背景,為下文人物性格描寫鋪下鋪墊。也可分為風景描寫、靜態物與動態物體的描寫。
描寫的作用:
作者通過具體的形象化的語言寫人、狀物,把客觀對象寫得有聲、有色、有味、有形,使人有親臨其境、如睹其人、如聞其聲、如嗅其味、如見其色、如歷其事的感覺。
描寫就是用色彩鮮明、立體感強、生動形象的文字語言把表述對象的狀態,生動、具體地描繪出來,給人以栩栩如生、身臨其境之感。寫文章,只有通過描寫,才能做到繪聲繪色。
描寫是具體形象地描繪人物和事物的狀貌,它的基本特點是描繪形象;它所追求的表達效果是用文字繪形繪聲繪色地再現客觀事物的「樣子」,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⑷ 句子的描寫方法有哪些
句子的描寫方法有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兩種。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五種,即神態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景物描寫則包括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兩種。
肖像描寫(外貌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例如:她有著烏黑的頭發,粉紅色的外套稱托出她那水靈靈的臉蛋。
動作描寫(行動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例如:他邁著步子,踏步向前進。
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如與別人交談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例如:他誠懇地說:對不起,老師,我錯了。
⑸ 描寫手法有哪幾種
描寫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一、正面描寫:直接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心理和行動。
(一)肖像描寫(外貌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形傳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二)動作描寫(行動描寫):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寫中有重要地位。)
(三)語言描寫:表達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徵,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
(四)心理描寫: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
(五)神態描寫:是對人物面部表情的描寫,可以側面表現人物的心理,從而突出人物性格
二、側面描寫:從對其他人物、事件的敘述和描寫中渲染氣氛、烘託人物的性格,或通過別人的評述來描寫人物,即以「烘雲托月」的手法,來達到以「虛」寫「實」的目的。所以側面描寫又稱間接描寫。
(一)環境描寫
1、自然環境描寫:襯託人物心情;渲染某某氣氛;引出下文或為後文做鋪墊埋伏筆;點明時令、地點、人物;表現人物關系;表現人物性格;承上啟下。
寫景狀物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內容之一,作者通過描寫景物,可以渲染氣氛,抒發情感,深化中心,推動情節發展。
2、社會環境描寫:從狹義上講,社會環境是指人物活動的處所、背景、氛圍等;從廣義上講,是指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生活、人際關系的總和。
(二)周圍人物的反應、評價等。
(5)各種描寫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古詩詞的六種描寫手法
寫景狀物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內容之一,作者通過描寫景物,可以渲染氣氛,抒發情感,深化中心,推動情節發展。描寫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高考常見的描寫鑒賞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種:
(一)側面描寫———襯托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
這首詩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報春的特徵,主要運用了襯托、對比的手法,襯托是通過描寫甲來使乙表現得更突出的方法。襯托分映襯和反襯。
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襯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寫江中之月「唯見江心秋月白」襯托琵琶聲的引人入勝,「別時茫茫江浸月」襯託人物凄涼的心情。
(二)各種修辭手法
如辛棄疾的《摸魚兒》: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詞的上闋,作者在借景抒情過程中所運用的主要修辭方法是設問和比擬,詩文中運用修辭手法,大體和其他文體中的修辭作用一樣。
(三)正面描寫———動靜結合
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頷聯描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是靜景描寫,山泉清冽,流瀉山石之上,是動景描寫。山泉因雨後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寧靜。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動態與靜態的相互映襯,可以動靜結合,也可以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動靜的結合往往和襯托相關。
(四)正面描寫———虛實結合
如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摧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詞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設想別後的情景: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想像中別後的凄涼景象倍增眼前斷人腸的離愁。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虛」是想像的情景。二者互相聯系,互相滲透轉化,可以達到虛實相生的境界,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
(五)正面描寫———色彩的渲染
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作者突出了剛抽新芽的柳枝,成雙成對的黃鸝,自由自在的白鷺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種鮮明的顏色新鮮而且明麗,構成了絢麗的圖景。
(六)正面描寫———觀察角度的變化
如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頭兩句描繪了秋山遠景。第一句描寫了秋山高遠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勇於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寫了秋山中的一個特定場景,在白雲浮動的天空下有幾戶人家隱約可見。後兩句描繪了秋山近景。「霜葉紅於二月花」一句,生機勃勃,鮮艷奪目,清新剛勁,形象鮮明,給人一種秋光勝似春光的美感。
⑹ 常用的描寫方法有什麼
描寫按內容分,有人物描寫、環境描寫;按特徵又可分為白描、細描、襯托、烘托、渲染、對比、情景交融等等。
按敘述分可以將描寫(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
內容介紹:
按敘述分類介紹:
可以將描寫(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
1.正面描寫(直接描寫),是對人或環境的直接描述
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通過對其他人或環境的描寫,從側面烘托所寫人物、所寫之景從而收到「烘雲托月」的效果
3.場面描寫,是對許多人參加的大型的社會活動或生活、戰斗、勞動、娛樂的場景的描寫,反映出社會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種側面,反映出宏觀的自然現象。可分為動景、靜景描寫。
4.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內在或外在的一些細小環節的細致描寫。
人物描寫介紹:
肖像描寫(外貌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她有著烏黑的頭發,粉紅色的外套稱托出她那水靈靈的臉蛋。
2.動作描寫(行動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邁著步子,踏步向前進。
3.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如與別人交談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例如:他誠懇的說:「對不起,老師,我錯了。」
⑺ 描寫方法有哪些呀
描寫方法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人物描寫:
1.外貌描寫(肖像描寫),對容貌、姿態、服飾的描寫稱之為外貌描寫或肖像描寫。
2.行動描寫(動作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3.語言描寫,是通過個性化的人物語言來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4.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裡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
環境描寫:
1.自然環境描寫,是對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的描寫。它有烘託人物心情、推動故事情節發展、點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會環境描寫,一般指對社會背景、時代氣氛、地域風貌的描寫。
另外,根據敘述人的表現手法,又可以將描寫(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
1.正面描寫(直接描寫),是對人或環境的直接描述
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通過對其他人或環境的描寫,從側面烘托所寫人物、所寫之景從而收到「烘雲托月」的效果
3.場面描寫,是對許多人參加的大型的社會活動或生活、戰斗、勞動、娛樂的場景的描寫,反映出社會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種側面,反映出宏觀的自然現象。
4.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在內的一些細小換屆的細致描寫。
⑻ 描寫方法都有什麼方法
一、描寫方法有哪幾種
描寫方法按內容來分,有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兩種,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六種,即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景物描寫則包括靜態與動態、客觀與主觀、反襯與對比三種。
二、按敘述分類
可以將描寫(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
1.正面描寫(直接描寫),是對人或環境的直接描述
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通過對其他人或環境的描寫,從側面烘托所寫人物、所寫之景從而收到「烘雲托月」的效果
3.場面描寫,是對許多人參加的大型的社會活動或生活、戰斗、勞動、娛樂的場景的描寫,反映出社會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種側面,反映出宏觀的自然現象。可分為動景、靜景描寫。
4.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內在或外在的一些細小環節的細致描寫。
三、按特徵分類
白描
所謂「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並以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事物形象的一種寫法,魯迅先生非常善於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關於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紹:「那時進來的是 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手將書放在講台上,便用了 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語言簡潔,印象深刻。
白描本是繪畫之一法。全部用線條勾勒,不假色彩,單純明快。用在文學之上,成為描寫的一種手法。魯迅把這種方法歸納為:「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作文秘訣》)它不加修飾形容,不加鋪張揚厲,只用普普通通的話,簡捷地反映出事物的特質。雖著墨不多,卻能窮形而盡相。許多名家大師,都把白描當作常用的方法。
細描
細描是指對事物的一筆一畫的精雕細刻,相對於白描,細描也可以稱為工筆,如阿累的《一 面》寫魯迅就比魯迅寫藤野又細一些:「他的面孔黃黑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 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襯托
襯托是指在寫人記事的過程中,為了突出主要對象用另外的人或物來陪襯或烘托的手法。人們常說:「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就是這個意思。襯托可以從正面襯托,也可以從反面襯托,可以以景物來襯託人,也可以人襯託人,還可以物來襯託人,但這些都要根據表達內容 的需要來使用。魯迅是很擅長襯托筆法的文學大家,他的《在酒樓上》正襯、反襯都寫得極 好,同學們可以反復閱讀。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指文藝作品中環境的描寫、氣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發結合得很緊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於景和借景抒情。文學理論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創造的表現特徵。王國維說:「文學中有二元質焉:曰景,曰情。」意境創造就是把二者結合起來的藝術。
無論是景中含情,或是情中含景,都是詩歌的基本表達方式,這也就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三種表達方式,即景中藏情式,情中見景式,和情景並茂式。
景中藏情式
景中藏情最重要則在於「點情」, 集中筆墨全力寫景,不刻意去追求用文字表達何種情感,只刻畫出鮮活的生活圖景,卻在描繪景物的文字之外於合適之處用帶濃郁感情色彩的字、詞、句輕輕點出。詩人藏情於景,一切都通過逼真的畫面來表達,雖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顯得情深意濃。
⑼ 描寫手法都有哪些
細描與白描、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虛寫與實寫、人物描寫、環境描寫、物體描寫、細節描寫、渲染與烘托、欲揚先抑、聯想和想像等。
一、正面描寫
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 直接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法。
二、動作描寫
刻畫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動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約的,因此,具體細致地描寫某一人物在某一情況下所作出的反應──主要是動作反應,就勢必顯示出了這一人物的內心活動、處世態度、思想品質。成功的動作描寫,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進程,可以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有時候還能推動情節的發展。
三、語言描寫
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語言描寫包括人物的獨白和對話。獨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重要手段。對話可以是兩個人的對話,也可以是幾個人的相互交談。描寫人物的語言,不但要求做到個性化,而且還要體現出人物說話的藝術性。成功的語言描寫總是鮮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動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
四、神態描寫
專指臉部表情,描寫時要用表示表情、神態的詞語,例如哭喪著臉,專注的神情等。
神態描寫主要描寫的是臉上的表情。
五、細節描寫
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細節,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對象的富有特色的細枝末節。它是小說、記敘文情節的基本構成單位。沒有細節就沒有藝術。同樣,沒有細節描寫,就沒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個性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細節描寫會讓讀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傳讀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描寫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