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麻疹怎麼預防方法

麻疹怎麼預防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1 12:54:35

如何預防麻疹傳染

麻疹亦可稱作出痧子,是由致病因子麻疹病毒所引發的一類具有較強傳染性的疾病,可通過飛沫等方式進行傳播,好發於兒童,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對麻疹進行防範:
一,對於麻疹患者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二,對於接觸麻疹的易患兒應隔離檢疫三周,並給予被動免疫。
三,在麻疹流行期間易患兒童要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場所去,患者停留過的病房應注意通風,並用紫外線照射消毒,患者衣物應在陽光下暴曬,沒有並發症的輕症患兒可以在家中隔離,以減少傳播和繼發醫院內感染的發生。

② 麻疹的預防知識有哪些

麻疹的預防措施

1、接種麻疹疫苗預防

幼兒可在8個月之後接種麻疹疫苗,一次接種的保護率的可達90%以上。隨著時間過去,接種過疫苗的部分兒童體內的麻疹抗體在4到6年可能會消失,所以有專家提倡在4到5左右進行復種。

2、注射免疫球蛋白預防

年弱體虛的易感患者在接觸過麻疹病人之後為防止被傳染可以在5天內注射免疫球蛋白進行麻疹預防,但是注射免疫球蛋白的預防作用只能維持兩個月的時間。

3、控制傳染源進行預防

麻疹病人是麻疹病毒傳播過程中的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麻疹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等由飛沫傳播。所以要做到對麻疹病人早隔離,對麻疹病人護理時勤洗手,戴口罩。

4、阻隔傳染途徑進行預防

麻疹病毒在離開人體之後極難生存,只要讓病人的衣服在陽光下暴曬,病人房間通風且用紫外線照射便可大量減少麻疹的傳播。

同時在麻疹流行季節,患者要盡量少去公共場合,預防麻疹病毒的交叉感染傳播。

麻疹飲食的注意事項

1、宜進清淡飲食,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 B
6。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意仁等。

2、忌食辛辣魚腥發物:在沒有發現可能誘因的情況下,盡量避免魚蝦、蟹及剌激性食物。如蝦蟹、牡蠣、海蛤、甲魚、帶魚、鱔魚、豬頭肉、公雞、牛羊肉、蘑菇、竹筍、香蕈等,因為這些食物容易生風化熱,可催生本病產生。

3、忌食油炸肥膩食物:如各種油炸、煎烤、熏腌肉製品、動物內臟、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因這些食品易生痰動火或聚濕生熱,使濕熱內蘊,郁於肌膚而誘發本病。

4、對於慢性麻疹飲食的限制更要謹慎,因為慢性麻疹的原因較急性更復雜,食物因素不是很主要。有些乾果類,如核桃、豆類、花生醬、巧克力、咖啡、檸檬飲料等也不少見。

③ 怎樣預防麻疹

麻疹的預防主要有:
①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抗病能力。
②隔離患者。麻疹傳染力強,在流行期間,醫療防疫部門應組織醫務人員對患者定期進行家庭訪視,做到「病人不出門,醫葯送上門」,直到出疹後5天。托兒所、幼兒園要設置臨時隔離室對患者進行隔離。對接觸者應進行隔離觀察2~3周;如無症狀,才能回班活動。麻疹患者停留過的房間應開門窗通風20~30分鍾。醫護人員在接觸患者後應脫去外衣洗手,或在戶外活動20分鍾後再接近易感者。
③麻疹流行期間盡量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尤其是醫院),少串門,以減少感染和傳播機會。
④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不挑剔食物,多喝開水。
⑤自動免疫:8個月以上未患過麻疹者均應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接種後12天左右可產生免疫力,即使得病,病情也較輕。
⑥被動免疫:在麻疹流行期間,對沒有接種過疫苗的年幼、體弱易感者,在接觸患者5天以內,肌肉注射丙種球蛋白或胎盤球蛋白,可能免於患病或減輕病情。

④ 麻疹怎麼預防

1、控制和管理傳染源:對麻疹病人進行在家或醫院隔離,減少與他人接觸,原則上隔離至出疹後5天,並發肺部感染者延長至14天。

2、切斷傳播途徑:做到「三曬一開」,即曬被褥、曬衣物、人常曬太陽、開窗換氣,室內保持清潔,空氣流通。

3、保護易感人群: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關鍵、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我省的兒童基礎免疫程序規定麻疹初免年齡為8月齡,18~24月齡(即1歲半到2歲)復種一次。
8個月以上未患過麻疹者均應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接種後12天左右可產生免疫力,即使得病,病情也較輕。

⑤ 麻疹發病症狀有哪些要如何預防呢

麻疹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由麻疹病毒感染導致,它的症狀是比較嚴重一些,在發疹前患者會有一些流感的症狀、感冒的症狀,出現流鼻子、高熱、乏力等,逐漸的眼結膜會出現充血的情況,口腔黏膜內也會出現一些典型的斑片,稱為柯氏斑。除此之外,它的皮疹就會慢慢的出現,從耳後頸部逐漸擴散到四肢、軀幹部位,皮疹消退的話也是從頭面部開始消退,然後逐漸到四肢、軀乾等部位。

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葯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葯。本篇由小編進行網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⑥ 麻疹如何預防

關鍵措施是對易感者接種麻疹疫苗。

(1)控制傳染源。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麻疹患者。

一般隔離至出疹後5 天,合並肺炎者延長至出疹後10 天。接觸麻疹的易感者應檢疫觀察3 周,並給予被動免疫。

(2)切斷傳播途徑。患者曾住的房間應通風並用紫外線照射,患者衣物應在陽光下暴曬。流行季節易感兒盡量少去公共場所。

(3)保護易感人群

①主動免疫:採用麻疹減毒活疫苗預防接種,初種年齡國內規定為生後8 個月,7 歲時復種1 次。易感者在接觸患者2 天內若接種疫苗,仍有可能預防發病或減輕病情。

②被動免疫:接觸麻疹後5 天內立即給予免疫血清球蛋白0.25mL/kg可預防發病。如用量不足或接觸麻疹後第5 ~ 9 日使用,僅可減輕症狀。被動免疫只能維持3 ~ 8 周,以後應採取主動免疫。

(4)開展麻疹病毒基因變異的監測。

⑦ 麻疹的預防

1.被動免疫
在接觸麻疹後5天內立即給於免疫血清球蛋白,可預防麻疹發病;超過6天則無法達到上述效果。使用過免疫血清球蛋白者的臨床過程變化大,潛伏期長,症狀、體征不典型,但對接觸者仍有潛在傳染性。被動免疫只能維持8周,以後應採取主動免疫措施。
2.主動免疫
採用麻疹減毒活疫苗是預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預防效果可達90%。雖然5%-15%接種兒可發生輕微反應如發熱、不適、無力等,少數在發熱後還會出疹,但不會繼發細菌感染,亦無神經系統合並症。國內規定初種年齡為8個月,如應用過早則存留在嬰兒體內的母親抗體將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由於免疫後血清陽轉率不是100%,且隨時間延長免疫效應可變弱,所以4~6歲或11~12歲時,應第二次接種麻疹疫苗;進入大學的青年人要再次進行麻疹免疫。急性結核感染者如需注射麻疹疫苗應同時進行結核治療。
3.控制傳染源
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隔離。一般病人隔離至出疹後5天,合並肺炎者延長至10天。接觸麻疹的易感者應檢疫觀察3周。
4.切斷傳染途徑
病人衣物應在陽光下曝曬,病人曾住房間宜通風並用紫外線照射,流行季節中做好宣傳工作,易感兒盡量少去公共場所。

⑧ 怎麼預防麻疹

(一)管理傳染源:對病人應進行隔離,對接觸者醫學觀察3周。
(二)切斷傳播途徑:病室注意通風換氣,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線照射;醫護人員離開病室後應洗手更換外衣方可接觸易感者。
(三)保護易感人群: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最佳手段,目前我國麻疹類疫苗免疫程序為8月齡接種麻疹-風疹聯合疫苗,18月齡接種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或麻疹-腮腺炎聯合疫苗。

⑨ 麻疹怎麼預防

怎樣預防麻疹

1.接種麻疹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手段。
2.盡量避免去人口擁擠、空氣流通較差的公共場所,如醫院、商場、車站、超市、影劇院等,減少感染麻疹的機會。特別是8月齡以下的嬰兒抵抗力弱,且尚未接種麻疹疫苗,家長近期盡量不要帶嬰兒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注射麻疹疫苗15天後才能產生保護性抗體,因此即使你的孩子剛接種完麻疹疫苗也要注意加強防護。

3.要多曬被褥、衣物,人常曬太陽;平時多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合理飲食,鍛煉身體,以增強抵抗力。

4.若不慎與麻疹患者密切接觸,應及早進行麻疹疫苗應急接種,減少發病機會,一旦發生發燒、咳嗽症狀,應及時去醫院治療。

5.患了麻疹要及早就診,及早隔離,及早治療,避免耽誤病情。病人一般要求隔離至出疹後5天,若並發肺炎則應延長隔離期至出疹後10天,如不住院在家治療的病人,也應做好隔離,以避免傳染給家人和周圍的人。

閱讀全文

與麻疹怎麼預防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航空電纜對接插頭包紮的方法步驟 瀏覽:618
積分電路計算方法 瀏覽:350
如何用最簡便的方法做倉鼠窩 瀏覽:395
辦公軟體使用方法 瀏覽:679
如何知道車輛轉向燈的使用方法 瀏覽:241
用什麼方法化解尿酸 瀏覽:321
hiv抗體檢測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51
摩托真空胎安裝方法 瀏覽:591
有什麼方法比較快入眠 瀏覽:416
研究一般課題的科學方法 瀏覽:454
女生自助購物正確方法 瀏覽:155
急性鼻炎咽喉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927
大金過橋檢測方法 瀏覽:756
碳酸鈉和硫酸銨鑒別方法 瀏覽:209
如何區分家長類型和溝通方法 瀏覽:588
秦艽的種植方法 瀏覽:325
你會用簡便方法計算53 瀏覽:338
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什麼 瀏覽:115
風寒濕痹阻證最快的治療方法 瀏覽:464
小哥哥鍛煉方法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