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雞糞便如何處理
土地養雞,雞糞便處理方法:
1、濕泥土密封發酵法。即將雞糞運到糞場堆積,
拍打平整、蓋上10厘米厚土泥抹平,
使其不進氣不漏氣,讓微生物的裡面發酵產熱,殺滅病菌和寄生蟲,
此法適於糞堆長期堆放不動。
2、喂生物發酵飼料或添加微生態制劑。
利用微生物分解糞便中的臭素,喂10天後糞便無臭味,既提高生產效益,
改善飼養環境,還可減少蒼蠅孳生,效果很好。
3、放雞鴨鵝法。在雞場內散養一部分雞鴨鵝,
讓其撿食蛆蟲,但此法不衛生,也不利於雞群防疫等。
4、糞堆(坑)灑葯法。將敵百蟲粉、敵敵畏、
敵殺死等農葯以較高濃度灑於糞便上,直接殺滅蠅蛆,
但要注意不讓散養雞誤食蛆中毒。
5、塑料膜密封發酵法。在糞場的糞堆上蓋上塑料膜,周圍用土、石塊壓實,不透氣,留一端掀蓋方便,
將每天打掃的鮮雞糞加入,再壓實,若簿膜幅面窄,
可以互相壓邊,以水粘合,若糞太稀可適當拌土堆積,
陽光照射發酵幾天後,要常掀開簿膜涼曬,
若有蠅蛆孳生則蓋上簿膜即可很快殺滅,反復一段時間後,
糞即干成堆,若長期不出售則最好用泥土封存。此法可使糞堆升溫快,滅蛆好,適合范圍廣。
6、沼氣池發酵法。在飼養場內建沼氣池,
將雞糞送於池內生產沼氣,可以用來燒水煮飯等,
還可用沼氣作能源製作膨化飼料,發酵的糞便無臭味,
沼氣池中的糞肥要及時清除池外,用干製法或發酵法堆積貯存。
一、有機肥發酵方法
厭氧發酵:在缺氧或無氧條件下,主要利用厭氧微生物進行的堆肥化過程。最終產物除腐殖質類有機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還有氨、硫化氫和其他有機酸等還原性物質。工藝簡單、不需進行通風,但反應速率緩慢,堆肥化周期較長。
好氧發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溫度和通風的情況下,通過微生物將有機質轉化為穩定的腐殖質的過程,這類堆肥無臭無蠅,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二、有機肥發酵工藝
靜態條垛堆肥:無需翻堆,能夠確保堆體有效的達到高溫和病原菌體滅活,縮短堆肥周期。
動態條垛堆肥:通過人工或機械定期翻堆,來確保堆體好氧狀態。
反應器堆肥:在一個容器或幾個容器進行,能夠有效地控制溫度,水分,從而監控堆肥發酵程度。
C. 糞便保存需要的條件為
最好密封讓其發酵,以免污染空氣和細菌擴散,也有利於使用。
D. 糞便經厭氧冷藏保存多長時間
嚴格用塑料薄膜壓緊壓實,密封嚴格保存好,只要密封好,一般不變質,有條件的可以購買相應的真空包裝機,進行塑料袋真空包裝,則可以保存半年以上,並進行運輸出售。
發酵優良的糞,可消化蛋白質提高到至少18%以上,粗蛋白含量27%左右,代謝能增加500千焦/公斤以上,粗纖維降低50%以上,為6%左右(轉化為可利用能量部分)。鈣磷的消化吸收率也大大提高(雞糞中的磷鈣大都以植酸鹽形式存在,消化吸收率不到20%,但發酵後,鈣磷的可消化率提高到80%以上,植酸鹽基本分解成肌醇和磷酸鹽形式)。微量元素礦物質被有機酸化,消化率也大大提高。
E. 糞便能放多長時間,用放冰箱保存不
看你需要做什麼用,一般能放很久的。當然可以放冰箱。當葯放冰箱可以放一個多禮拜,或者更久 有些地方用動物糞便蓋房子,有些地方用小孩糞便曬成干。泡酒喝,有些地方,專門搜集健康人的糞便製成葯來吃
F. 發酵成熟後的動物糞便是潮濕的,不馬上用掉的話 怎麼保存呢要曬干嗎 可以保存多久
存放在陰涼處,一般水分低於30%,可以存放1~2年。
未發酵糞便,施入土壤中會發酵,產生熱量、有害氣體,有爛種子、燒根、燒苗現象,而且發酵時間長,產生肥害反而影響農作物生長,沒有發酵腐熟的農家有機肥,施入土壤病蟲害較多,動物糞便里、農作物秸稈、下腳料里含有病菌、蟲卵、病毒,如果直接施入土壤,會在土壤中漫延、滋生、孵化,危害農作物生長,爆發病蟲害疫情。
有機肥發酵原理
腐熟的豬糞有機肥一般需要兩個階段,即第一次高溫堆肥腐熟發酵階段和第二次陳化階段。不穩定的有機物通過腐熟過程,通過微生物作用下,轉化成穩定的腐殖質。其溫度變化可以界定是否腐熟。
第二階段:溫度初見降低,氧氣吸收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相對於第一次堆肥腐熟來說,不能沒有第二次堆肥,因為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難降解的有機物,嗜溫微生物菌落重新建立,從而有助於有機肥腐熟、減少植物毒性物質和抑制病原菌。
第一階段:通過配比原料基質,肥堆高氧吸收,產生高溫,可降解揮發性固體大量減少,臭味逐漸降低,肥堆顏色逐漸變化,需保持良好的曝氣和水分控制。
溫度升高階段:有機肥腐熟溫度上升到45℃,主要以放線菌、真菌和細菌為主,主要分解糖類和澱粉。甚至有源生物動物和動物參與。高溫階段:腐熟溫度達到45℃以上,嗜溫微生物被抑制,嗜熱主導。可溶解的有機物繼續被氧化分解,復雜的有機物(纖維素、半纖維素、蛋白質、木質素)也開始被分解。50℃左右(嗜熱真菌和放線菌);60℃左右(嗜熱細菌和放線菌);70℃左右(大多微生物已經不能適應)。最佳腐熟溫度為55℃,這是因為大多微生物在該溫度最活躍,最易分解有機物,病菌、蟲卵、雜草種子大多數會被殺死。降溫降低階段:嗜溫微生物又開始大量繁殖,占據優勢,對殘余難分解的有機物作進一步分解。此時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需氧量降低,溫度下降,肥堆逐漸趨於穩定。
有機肥發酵方法
厭氧發酵:在缺氧或無氧條件下,主要利用厭氧微生物進行的堆肥化過程。最終產物除腐殖質類有機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還有氨、硫化氫和其他有機酸等還原性物質。工藝簡單、不需進行通風,但反應速率緩慢,堆肥化周期較長。
好氧發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溫度和通風的情況下,通過微生物將有機質轉化為穩定的腐殖質的過程,這類堆肥無臭無蠅,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有機肥發酵工藝
靜態條垛堆肥:無需翻堆,能夠確保堆體有效的達到高溫和病原菌體滅活,縮短堆肥周期。
動態條垛堆肥:通過人工或機械定期翻堆,來確保堆體好氧狀態。
反應器堆肥:在一個容器或幾個容器進行,能夠有效的控制溫度,水分,從而監控堆肥發酵程度。
G. 發酵好的兔子糞怎麼堆放儲存
將兔糞用做飼料,首先應當去泥、去雜、不發霉、無污染。其加工處理一般採用下列幾種方法。
一是乾燥法。收集干凈兔糞,曬乾粉碎,在水泥地面上鋪成很薄的一層,暴曬3小時以上,然後按比例拌入飼料中喂豬。夏季多採用此法。
H. 如何貯存牛糞便
牛糞主要用作農田施肥,由於施肥作業有一定的季節性。因此,作為養牛場,需要建造糞便的貯存設施。我國「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1一04-01實施)中,對畜禽糞便的貯存做了明確規定。糞便應設置專門的貯存設施,其惡臭及污染物排放應符合「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即惡臭濃度(無量綱)不超過70。貯存設施的位置必須遠離各類功能地表水體(距離不得小於400米),並應設在養殖場生產及生活管理區的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或側風向處。貯存設施的地點應建在相對比較空曠、偏僻的地塊上。貯存設施應採取有效的防滲處理工藝,防止糞便污染地下水。避免運輸糞便的道路(由牛舍到貯存設施)與運輸飼料等的道路交叉。避免將貯存設施建在陡坡上,否則地面徑流將會對養殖場及周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I. 排便前糞便儲存腸道那個部位
人的大便平時是儲存在大腸里的。人吃的食物,通過胃腸道消化吸收後,產生的代謝廢物以糞便形式儲存在大腸內,當儲存得到一定的量時,便刺激排便中樞,產生便意,引起排便。
大腸的吸水能力很強,食物殘渣在通過大腸時被吸水濃縮,在降結腸和乙狀結腸部位成型。糞便在排便前儲存於直腸和乙狀結腸下部。量大約為300-500g。食物從攝入到形成糞便大約8-10小時。
(9)糞便保存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清腸道排宿便的方法:
成年人正常情況下每天排便一次。隨著飲食精細化,運動量減少,現代人便秘的情況比較多見,有的甚至一星期才解一次。腸道里的廢物留存時間過長,不但會吸收過多毒素,還可能增加大腸癌的患病風險。
人體的大腸經分布在手臂外側,經常用刮痧板刮拭大腸經,可以起到清理腸道、排出宿便的作用。
具體方法是:用刮痧板的長邊,從肩上部開始,沿著大腸經分段向下刮至食指甲根部外側的商陽穴。然後用刮痧板凹槽從食指根部刮至指尖。可以隔著衣服刮拭,至局部微熱即可。也可以直接在皮膚上刮拭,刮拭時間短時可以不塗刮痧油。
每天有空時就刮一刮,十分適合飲食油膩又缺乏運動的上班族。
刮痧不宜過度,以防消耗正氣。刮痧後建議喝一杯熱水,可以補充水分,促進代謝產物的排出。平時每坐1小時就站起來走一走,伸展一下身體,補充一些含纖維素較多的水果,如火龍果、香蕉等,可以幫助調理腸道,改善便秘。
J. 糞便用土掩埋多長時間才能變成肥料溫度有什麼要求
你說的堆肥吧,你可以參考下……
堆肥材料配方比
一般堆積材料配合比例是:各種作物秸桿、雜草、落葉等1000斤左右,加入糞尿200—300斤,水100—200斤(加水多少隨原材料干濕而定),每一層可以適當覆蓋一層薄土,主要是起到石灰石,泥炭等的作用。為了加速腐熟,每層可接種高濕分解纖維細菌(如酵素菌),若缺乏時,可加入適量騾馬糞或老堆肥、深層暗溝泥和肥沃泥土,促進腐解。但泥土不宜過多,以免影響腐熟和堆肥質量。所以農諺講:草無泥不爛,泥無草不肥。這充分說明,加入適量的肥土,不但有吸肥保肥的作用,也有促進有機質分解的效果。
堆積方法
在堆積場的通氣溝上鋪上一層厚約20cm的污泥、細土或草皮土作為吸收下滲肥分的底墊。然後將已處理好的材料(充分混勻後)逐層堆積、踏實。並在各層上潑撒糞尿肥和水後,再均勻的撒上少量石灰、磷礦粉或其它磷肥(堆積材料已用石灰水處理者可不用),以及羊馬糞、老堆肥或接種高溫纖維分解細菌。每層需「吃飽、喝足、蓋嚴」。所謂「吃飽」是指秸稈和調節碳氮比的尿素或土雜肥及麥麩要按所需求的量加足,以保證堆肥質量。「喝足」就是秸稈必須被水浸透,加足水是堆肥的關鍵。「蓋嚴」就是成堆後用泥土密封,可起到保溫保水作用。如此一層一層地堆積,直至高達4—6尺(1.2米/1.5米之間)為止。每層堆積極其的厚度,一般是1—2(15/25cm)尺,上層宜薄,中、下層稍厚,每層加入的糞尿肥和水的用量,要上層多,下層少,方可順流而下,上下分布均勻。堆寬和堆長,可視取材料的多少和操作方便而定。堆形做成饅頭形或其它形狀均可。堆好後及時用2寸厚的稀泥、細土和舊的塑料薄膜密封,有利保溫、保水、保肥。隨後並在四周開環形溝,以利排水。
堆後管理
一般堆後3—5天,有機物開始被微生物分解釋放出熱量,堆內溫度緩慢上升,7—8天後堆內溫度顯著上升,可達60—70℃,高溫容易造成堆內水分缺乏,使微生物活動減弱,原料分解不完全。所以在堆制期間,要經常檢查堆內上、中、下各個部位的水份和溫度變化的情況。檢查方法,可用堆肥溫度計測試。若沒有堆肥溫度計,可用一根長的鐵棍插入堆中,停放5分鍾後,拔出用手試之。手感覺發溫約30℃,感覺發熱約40—50℃,感覺發燙約60℃以上。檢查水份可觀察鐵棍插入部分表面的干濕狀況。若成濕潤狀態,表示水分適量;若呈乾燥狀態,表示水分過少,可在堆頂打洞加水。如果堆內水分、通氣適應,一般堆後頭幾天溫度逐漸上升,一個星期左可達到最高,維持高溫階段,不得少於3天,10天以後溫度緩慢下降。在這種正常情況下,經20—25天內進行翻堆一次,把外層翻到中間,把中間翻到外邊,根據需要加適量糞尿水重新堆積,促進腐熟。重新堆積後,再過20—30天,原材料已近黑、爛、臭的程度,表明已基本腐熟。就可以使用了,或壓緊蓋土保存備用。
ps::你說的零下10幾攝氏度,應該是北方話,在北方降雨少的地區,也可以採用半坑式堆積,但要注意四周雨水不能流入坑內。其餘方法基本相同
採用此法堆肥的話,一般高溫堆肥在夏天40~50天就可以完全腐熟,即可利用。在冬天或者北方的話時間需要長些,一般需要3~4月。
ps::馬糞:馬糞中纖維素含量高,疏鬆多孔,水分容易蒸發,含水量少,同時糞內含有較多的高溫纖維分解菌,能促進纖維素的分解,因此腐熟分解快,其是熱性肥料
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