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網站想提升權重都需要注重哪些方面
網站權重是關繫到網站關鍵字排名及文章是否被快速收錄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很多情況下一個網站的權重越高,其在搜索引擎中所蘊含的份量就越大,網站及其網頁在搜索引擎的排名也就越好。雖然說網站權重不等於排名,但它畢竟是影響網站及內頁排名的一個因素。所以提升網站權重是每一個站長在SEO優化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那麼,如何提升網站權重呢?根據我的實踐,按以下5個方法執行,可以快速積累並提升網站權重。
一、提升網站權重首先要做好網站的內部優化。
網站內部結構的優化是提升網站權重和收錄的基礎,因為良好的網站內部結構更容易獲得蜘蛛的喜愛,使它在爬行中很容易抓取到網站的主題。這里所說的網站內部結構主要包含網站頁面靜態化設置、404頁面、robots.txt文件及網頁標題、關鍵字密度等等因素系,這些也是SEO優化的重要內容。
靜態化的網頁更容易讓蜘蛛爬行及收錄,我見過比較多的動態的淘寶客網站,*一兩年了網站的收錄基本上停留在首頁和分類頁上,這個結果直接導致網站放棄了眾多長尾關鍵詞的排名和流量。做好404頁面,不但對蜘蛛及訪客友好,也有利於你分析網站日誌做出針對性改善!至於網頁的title標簽、關鍵字、網頁描述一旦固定則不要輕易的去修改!
二、每天定時定量以原創內容更新網站。
高質量原創內容永遠都是搜索引擎的最愛。網站中前期,每天定時定量以原創更新,這對提升網站權重至關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文章的原創更新必須圍繞網站主題,保持其相關性。一個網站其內容越相關,則可以看出網站的專業程度,從某個角度來說對用戶的體驗也就越好!
網路幾次大更新都K了不少的淘客網站,可是也有很多的淘客站因為原創而頑強的生存下來。一些站長使用偽原創更新網站,禁不起搜索引擎「去重」程序的考驗,即使短期收錄了文章,以後被刪除的可能性也是比較大的。
高質量原創也可提升用戶滿意度及粘度。網頁即使沒有華麗的外觀,訪客可能也會因為文章的質量而繼續瀏覽。這一點對於從搜索引擎獲得流量的網站尤其如此,試想一下一篇語句不通的偽原創文章怎麼能夠留得住訪客?
三、充分利用好軟文推廣。
外鏈可以為網站吸取一部分權重。很多站長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網站的外鏈的建設方面,做外鏈的方法很多比如論壇簽名、博客留言等等。雖然說通過這些途徑所獲得的權重是非常的小。但是這樣做也能提高網站的知名度,可以逐步積累網站的權重。
也有很多站長喜歡用軟文推廣來獲得高質量外鏈。我們在軟文中註明文章的作者信息及你要推廣的網站地址,這種方法是站長管理員願意接受的。如果軟文的質量符合要求,很容易被審核通過。軟文投稿要強調文章和發布網站主題的相關性,文章一旦被審核通過或被轉載,我們不但可以獲得一條或N條高質量外鏈,還提高了網站的曝光率。
四、博客鏈輪也是快速提升網站權重的一個重要方法。
博客鏈輪是提升網站權重的雙刃劍,做好它,你的網站在短期內便會獲得較高的權重和排名,如果沒做好則有可能導致你的網站降權甚至被K,所以做好博客鏈輪在很多站長看來難度是比較大的。
我個人認為,網站因博客鏈輪被降權或被K,是因為參與鏈輪的眾多博客由於文章來源於偽原創而導致其可讀性差最終被判定為垃圾站點,致使網站受累!這和劣質友鏈影響網站是同樣一個道理。解決鏈輪博客成為垃圾站點的唯一辦法,就是以較好的原創內容更新那些博客。
五、友情鏈接。
友情鏈接的重要性自不必我說,為什麼我要把它放在五個方法後列,是因為對於很多新手站長來說,開始做站沒有太多的人脈資源,所以做友情鏈接相對困難一點!每個站長都喜歡選擇權重比自己高的網站做友鏈,就是擔心低權重友鏈拖累自己。所以新手站長剛開始的時候找到友情鏈接比較困難。所以在網站初期,新站把重點先放在其它方面,待網站隔日快照,收錄正常的時候,找友鏈就容易多了!
⑵ 如何提高網站的權重和收錄
一、關於網站收錄問題:
1、製作設置XML網站地圖
2、注冊搜索引擎站長平台,然後驗證網站,安裝主動收錄代碼。
3、提高網站的高質量內容持續輸出,提高網站的核心價值。
二、網站權重問題
1、提供高質量的外部鏈接。
2、交換高權重的友情鏈接。
3、利用核心關鍵詞拓展海量長尾關鍵詞建立詞庫,並以長尾片語織高質量內容,獲得排名。
以上是良家佐言提供的關於權重與收錄問題提供的解決方法,希望能夠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⑶ 序關系法求權重的步驟
步驟
應用特爾斐法分配權重值的步驟是。
(1) 設計意見征詢表
設計意見征詢表時,需要特別注意兩個問題:其一,表中所列的重要性等級如上表中所列 「 很重要 」 、 「 重要 」 、 「 一般 」 、 「 不重要 」 等必須有明確定義,即需要明確說明在何種情況下才能算得上很重要,在何種情況下才算是重要等,以免由於對這些詞語的誤解造成誤判,從而影響意見征詢的科學性;其二,為了使專家容易將上面的重要性等級換算成權重值,事先應對這些重要性等級賦值。
(2) 選擇專家並請他們填寫問卷表格
選擇參加咨詢的專家並要求他們不署名地根據要求將對某一指標或某些指標重要性程度的看法寫在問卷表格中。選擇專家時應注意專家既要有權威性又要有代表性,即所選擇的專家應是對所要咨詢的問題有深入了解和研究的人士,所持的觀點具有權威性;同時所選擇的專家來源應涉及到和要咨詢問題有關的各個方面,即所選擇的專家應是各個方面如行政管理人員、科研人員、實際工作者等的代表。請專家填寫意見征詢表時應注意以書面或口頭的形式 ( 最好以書面的形式 ) 提醒他們完全按規范和要求填寫,不應隨著展開或以其它不被允許的方式回答咨詢。
(3) 整理和反饋專家意見
所有專家將意見征詢表格填好交回後,組織者要整理專家們的意見,求出某一項指標或某些指標的權重值平均數,同時求出每一專家給出的權重值與權重值平均數的偏差,然後將求出的權重值平均數反饋給各位專家,接著開始第二輪意見征詢,以便確定專家們對這個權重值平均數同意和不同意的程度。
在這一步驟中,需要對下面兩項內容作統計處理。
a .每一指標權重值的平均數
M(Wi) = 1 / n∑Wij�
其中:
M 為權重值的平均數;
i 為第 i 項指標;
Wi 為第 i 項指標的權重值;
M(Wi) 為第 i 項指標權重值的平均數。
Wij 為第 j 項專家對第 i 條指標給出的權重值。
b 每一專家給出的權重值與權重值平均數的偏差:
△ij = Wij-M(Wi)
其中:
△ij 表示與權重值平均數的偏差。
(4) 不斷整理和反饋專家意見
再一次將權重值平均數反饋給各位專家並給出某些專家不同意這個平均數的理由,讓各位專家在得知少數人不同意這個平均數的理由後再一次作出反應。重復進行上述整理和反饋專家意見的步驟,直至再重復下去觀點集中程度或認識統一程度不能增加多少時停止。這樣重復幾次以後,各位專家對某一指標或某些指標的權重值的看法就會趨向一致,組織者也就可以由此得到比較可靠的權重值分配結果。
⑷ 如何設定指標權重
考核指標權重的分配,大都是憑人為經驗判定,但也不能隨意拍腦袋,通常也得遵循一般的規律和原則:
1、一般一個崗位的考核指標有5~8個,而每一指標的權重一般設定在5~30%之間,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某個指標的權重太高,可能會使員工只關注高權重指標而忽略其它,而如果權重過低,則引不起他的足夠重視而放棄這個指標,這個指標就沒有意義了。
2、越是高層的崗位,他所承擔的財務性經營指標和業績指標的權重就越大;越是低層的崗位,所承擔的流程類指標的權重就越小,而工作結果類指標的權重越大。
3、對於多數崗位來說,根據指標「定量為主,定性為輔,先定量後定性」的制訂原則,一般優先設定定量類指標權重,而且定量類指標總權重要大於定性類指標權重。
4、根據20/80法則,通常最重要的指標往往只有那麼兩三個,如果有1個,那麼其權重一般要超60%;如果有2個,那麼一般每個指標權重都在30%以上;如果有3個,那麼每個指標權重一般在20%以上。
5、為了便於計算和比較,指標權重一般都為5%的倍數,最小為5%,太小就無意義了。設立指標權重的方法有「簡單排序編碼法(人為賦編碼值,過於簡單主觀)、倍數環比法(需要有
歷史數據的支撐)、優序對比法(比較實用)、層次分析法(太過復雜)」等,根據我們的實操經驗,我們用得最多的是採用德爾菲法和兩兩對比法結合的方式來確定指標權重。具體操作時我們會請該崗位的任職者、上下游同事代表、直屬上司、部門負責人、HR和公司績效委員會成員代表組成專家組,按如下步驟來進行:
第一步,先對指標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排序,得出票數最高的指標排序組合方式即為指標的重要程度最終次序。重要程度越高,排在越前面,權重相應就越大,反之亦然。
第二步,根據指標權重的設置原則,由專家組成員對各指標所佔權重進行設定,然後由HR進行
匯總平均並將該結果反饋給各「專家」,然後,專家根據這一反饋結果,對各自設定的指標權重進行調整,最後由HR負責匯總平均(取整數),即為最終的指標權重。這其中,HR會盡量收集更多的歷史數據和組織戰略目標要求供「專家」借鑒參考,並在評定前對專家進行「權重設置的普遍規律和原則」的相關培訓。
因此,即使是人為憑經驗確定指標權重,也要有所根據和規律,由跟被考核崗位密切相關的多人進行綜合評議決定,而不是交給一個人隨意拍腦袋。
⑸ 設定績效指標權重的方法有哪些
從績效考核指標的權重設置,往往會參考以下原則:
1、以公司總體目標為導向,與公司目標支撐關聯度越強的指標,權重應當越大
2、對於影響總體目標達成的關鍵短板,希望重點改善或重點加強的指標,權重應當越大
3、每一個指標的權重一般在5%~30%之間。如果某個指標的權重太高,可能會使員工只關注這一個指標而忽視其他,而如果權重過低,則不能引起重視,員工很可能會放棄這個小分。
4、越是高層級的崗位,所承擔的經濟指標、結果性指標的權重越大。
以上是從一般性操作的角度來說,那麼從權重設置的方法來看,常用的有以下方法:
1、排序法
就是羅列出某個崗位所有的績效考核指標,然後通過兩兩對比的方法對這些指標按照重要性進行排序,越排在前面的指標權重越大,越排在靠後的權重越小。這個方法只能確定各個指標的相對權重,對於設置指標的絕對權重的意義不是很大,相對權重確定後還是要按照其他方法來確定絕對權重的,另外,在對指標進行排序時也一定要有該崗位的上級、任職者和HR都一起參與才行
2、德爾菲法
從公司內外部選擇一部分專家分別對各個指標進行權重設置,然後由HR進行匯總平均,把匯總平均後的結果再反饋給這些專家,讓他們再根據第一次反饋的結果對自己設置的各指標權重分別進行調整,然後再給HR來匯總,二次匯總後基本確定各指標的權重(一般取整數)(專家可以包括:該崗位的任職者、上司、下屬、HR部門工作人員,如果可能也可以請外部專家參與)
3、權值因子法
按照幾個維度去評價這個指標:戰略相關性、緊急性、如果完成不了的危害程度等等,然後讓專家對這幾個維度分別進行評分,最後計算加權平均
4、經驗法
依靠以企業以往經營發展歷程比較熟悉的人員,通過參考對標企業的情況、對本企業多年發展的了解及個人的經驗判斷提出權重設置的建議。
需要注意的是,績效指標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權重設置亦然,不論採用何種方式,都應當能夠通過績效指標的權重體現對公司目標達成的重要性和影響程度,權重設置應當將那些對公司目標達成起到決定性、關鍵性的指標權重傾斜,以強化績效指標的導向作用。
⑹ 權重計算方法
1、權重可通過劃分多個層次指標進行判斷和計算,常用的方法包括層次分析法、模糊法、模糊層次分析法和專家評價法等。
2、有題可以,授課老師的平均分=(10+9)/2=9.5 分 ,同學的平均分=(10+8)/2=9分。根據權重分別是4、3、2、1,可以計算出甲同學測評分數為:
9×0.4+9.5×0.3+9×0.2+9×0.1=9.15分。
(6)哪些求權重的方法有保序性擴展閱讀
權重設置的具體方法
1、排序法
是羅列出某個崗位所有的績效考核指標,然後通過兩兩對比的方法對這些指標按照重要性進行排序,越排在前面的指標權重越大,越排在靠後的權重越小。這個方法只能確定各個指標的相對權重,對於設置指標的絕對權重的意義不是很大,相對權重確定後還是要按照其他方法來確定絕對權重的,另外,在對指標進行排序時也一定要有該崗位的上級、任職者和HR都一起參與才行
2、經驗法
這樣的方法就是靠個人的經驗判斷了,經驗不一定完全是自己的,也可以參照外部同行業企業的經驗嘛。完全自己在閉門造車是非常難的。
⑺ 權重怎麼計算
1、權重可通過劃分多個層次指標進行判斷和計算,常用的方法包括層次分析法、模糊法、模糊層次分析法和專家評價法等。
2、例如,授課老師的平均分=(10+9)/2=9.5 分 ,同學的平均分=(10+8)/2=9分。根據權重分別是4、3、2、1,可以計算出甲同學測評分數為:
9×0.4+9.5×0.3+9×0.2+9×0.1=9.15分。
(7)哪些求權重的方法有保序性擴展閱讀:
通常來說,設置權重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主觀經驗法
考核者憑自己以往的經驗直接給指標設定權重,一般適用於考核者對考核客體非常熟悉和了解的情況下。
2、主次指標排隊分類法
這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也稱A、B、C分類法。顧名思義,其具體操作分為排隊和設置權重兩步:排隊是將考核指標體系中所有指標按照一定標准,如按照其重要性程度進行排列;設置權重是在排隊的基礎上,按照A、B、C三類指標設置權重。
3、專家調查法
這種方法是聘請有關專家,對考核指標體系進行深入研究,由每位專家先獨立地對考核指標設置權重,然後對每個考核指標的權重取平均值,作為最終權重。
同樣的指標,對不同的部門和人員來說,各個指標的權重應不一樣;不同來源的數據權重也是不一樣的。
考核實踐中應綜合運用各種方法科學設置指標權重。通常的做法是主要根據指標的重要性進行設置,並可根據需要適時進行調整。
⑻ 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
確定診斷因子權重的方法主要有特爾菲法、回歸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等。特爾菲法簡便、易行,是人們常常選用的基本方法。回歸分析法除了能夠得到因素權重,還能通過檢驗因素重要性,來剔除那些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因素,建立更簡單、作用更顯著的方程。但回歸分析法的應用是建立在兩個條件基礎上的,即一是樣本數量足夠多; 二是數據呈現典型的概率分布。當這兩個條件不具備時,選擇回歸分析法確定因素權重,往往得不到較好的結果。層次分析法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就是由特爾菲法派生而來的。比較而言,層次分析法計算比較復雜,但也正是由於它採用了相對復雜的計算方式,有助於決策人員保持其思維過程和決策原則的一致性,對於因素復雜的系統,往往能夠得到比較滿意的結果。基於上述方法比較,本次研究採用層次分析法確定診斷因子權重。
7.2.1 層次分析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層次分析法是把復雜問題分解成各個組成因素,又將這些因素按支配關系分組形成遞階層次結構。通過兩兩比較的方式確定各個因素的相對重要性,然後綜合決策者的判斷,確定決策方案相對重要性的總排序。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系統分析、設計和決策時,可分為 4 個步驟進行: ①分析系統中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建立系統的遞階層次結構; ②對同一層次的各元素關於上一層中某一準則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構造兩兩比較的判斷矩陣;③由判斷矩陣計算被比較元素對於該准則的相對權重; ④計算各層次元素對系統目標的合成權重,並進行排序。
7.2.2 遞階層次結構的建立
首先把系統問題條理化與層次化,構造出一個層次分析的結構模型。在模型中,復雜問題被分解,分解後各組成部分稱為元素,這些元素又按屬性分成若干組,形成不同層次。同一層次的元素作為准則對下一層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時它又受上面層次元素的支配。層次可分為 3 類:
(1)最高層: 這一層次中只有一個元素,它是問題的預定目標或理想結果,因此也叫目標層。
(2)中間層: 這一層次包括要實現目標所涉及的中間環節中需要考慮的准則。該層可由若干層次組成,因而有準則和子准則之分,這一層也叫准則層。
(3)最底層: 這一層次包括為實現目標可供選擇的各種措施、決策方案等,因此也稱為措施層或方案層。
上層元素對下層元素的支配關系所形成的層次結構被稱為遞階層次結構。當然,上一層元素可以支配下層的所有元素,但也可只支配其中部分元素。遞階層次結構中的層次數與問題的復雜程度及需要分析的詳盡程度有關,可不受限制。每一層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不要超過 9 個,因為支配的元素過多會給兩兩比較判斷帶來困難。層次結構的好壞對於解決問題極為重要,當然,層次結構建立得好壞與決策者對問題的認識是否全面、深刻有很大關系。
7.2.3 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
在遞階層次結構中,設上一層元素C為准則,所支配的下一層元素為u1,u2,…,un對於准則C的相對重要性即權重。這通常可分兩種情況:
(1)如果u1,u2,…,un對C的重要性可定量,其權重可直接確定。
(2)如果問題復雜,u1,u2,…,un對於C的重要性無法直接定量,而只能定性,那麼確定權重用兩兩比較方法。其方法是:對於准則C,元素ui和uj哪一個更重要,重要的程度如何,通常按1~9比例標度對重要性程度進行賦值,表7.1中列出了1~9標度的含義。
表7.1 標度的含義
對於准則C,n個元素之間相對重要性的比較得到一個兩兩比較判斷矩陣
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理論、方法與實踐
其中aij就是元素ui和uj相對於C的重要性的比例標度。判斷矩陣A具有下列性質:aij>0,aji=1/aij,aii=1。
由判斷矩陣所具有的性質知,一個n個元素的判斷矩陣只需要給出其上(或下)三角的n(n-1)/2個元素就可以了,即只需做n(n-1)/2個比較判斷即可。
若判斷矩陣A的所有元素滿足aij×ajk=aik,則稱A為一致性矩陣。
不是所有的判斷矩陣都滿足一致性條件,也沒有必要這樣要求,只是在特殊情況下才有可能滿足一致性條件。
7.2.4 元素相對權重的計算及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
已知n個元素u1,u2,…,un對於准則C的判斷矩陣為A,求u1,u2,…,un對於准則C的相對權重ω1,ω2,…,ωn寫成向量形式即為W=(ω1,ω2,…,ωn)T。
權重的計算方法有和法、根法(即幾何平均法)、特徵根法(簡記EM)和對數最小二乘法等。
(1)和法:將判斷矩陣A的n個行向量歸一化後的算術平均值,近似作為權重向量,即
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理論、方法與實踐
計算步驟如下:
第一步:A的元素按行歸一化。
第二步:將歸一化後的各行相加。
第三步:將相加後的向量除以n,即得權重向量。
類似的還有列和歸一化方法計算,即
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理論、方法與實踐
(2)根法(即幾何平均法):將A的各個行向量進行幾何平均,然後歸一化,得到的行向量就是權重向量。其公式為
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理論、方法與實踐
計算步驟如下:
第一步:A的元素按列相乘得一新向量。
第二步:將新向量的每個分量開n次方。
第三步:將所得向量歸一化後即為權重向量。
(3)特徵根法(簡記EM):解判斷矩陣A的特徵根問題。
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理論、方法與實踐
式中:λmax是A的最大特徵根,W是相應的特徵向量,所得到的W經歸一化後就可作為權重向量。
(4)對數最小二乘法:用擬合方法確定權重向量W=(ω1,ω2,…,ωn)T,使殘差平方和 為最小。
⑼ 怎樣計算權重
權重計算即將各數值乘以相應的權數,然後加總求和得到總體值,再除以總的單位數。
權重的值就是加權平均值,值的大小不僅取決於總體中各單位的數值(變數值)的大小,而且取決於各數值出現的次數(頻數),由於各數值出現的次數對其在平均數中的影響起著權衡輕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權數。
如:學生期末總評是對學生平時成績,期中考成績,期末考成績的綜合評價,但是這三個成績所佔期末總評成績的比重不一樣。
若平時成績佔30%,期中考成績佔30%,期末考成績佔40%,那麼期末總評=平時成績*0.3+期中考成績*0.3+期末考成績*0.4。
(9)哪些求權重的方法有保序性擴展閱讀
權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針對某一指標而言。某一指標的權重是指該指標在整體評價中的相對重要程度。權重表示在評價過程中,是被評價對象的不同側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對各評價因子在總體評價中的作用進行區別對待。事實上,沒有重點的評價就不算是客觀的評價。
加權平均數中的「權」的表現形式有多種,且由於。權」的變化,其結果就會大相徑庭,他的這一特殊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計算如權平均數的事例。
如:大學生就業應聘時會根據他的專業知識、工作經驗、儀表形象按一定權重來計算他的成績,這就用到加權平均數。加權平均數反映了一組數據中的各個數據重要程度對整體集中趨勢的影響。
加權平均數中的。權」有著明確的意義——它表示某個數據在一組數據中的重要程度,因此必須結合具體事例研究加權平均效。
了解加權平均數的大小不僅與一組數據中的每個數據有關,而且還受到每個數據權重大小的影響。權重越大。對平均效大小的影響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⑽ 權重的確定方法
1、主觀經驗法
考核者憑自己以往的經驗直接給指標設定權重,一般適用於考核者對考核客體非常熟悉和了解的情況下。
2、主次指標排隊分類法
這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也稱A、B、C分類法。顧名思義,其具體操作分為排隊和設置權重兩步:排隊是將考核指標體系中所有指標按照一定標准,如按照其重要性程度進行排列;設置權重是在排隊的基礎上,按照A、B、C三類指標設置權重。
3、專家調查法
這種方法是聘請有關專家,對考核指標體系進行深入研究,由每位專家先獨立地對考核指標設置權重,然後對每個考核指標的權重取平均值,作為最終權重。
同樣的指標,對不同的部門和人員來說,各個指標的權重應不一樣;不同來源的數據權重也是不一樣的。考核實踐中應綜合運用各種方法科學設置指標權重。通常的做法是主要根據指標的重要性進行設置,並可根據需要適時進行調整。
(10)哪些求權重的方法有保序性擴展閱讀:
在資本市場規模較小的時候,一般而言在指數反彈或大幅度上漲到一高位區後,權重股拉抬股指後往往是頂部出現,而眾多個股在權重股拉抬過程中實現戰略減倉或出貨;反觀股市行情,由於A股市場規模的大比例提升,其權重股推升股指的影響作用更加明顯。
指標權重股在高位區的拉抬有何影響,從中國A股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說明市場投資理念發生的較大的變化,前些年表現疲弱的大盤股正在為市場機構投資者、中小投資者所接受,
這些品種的拉抬更大層面反映的是機構投資者隊伍的擴大、市場階段內資金充足的體現,也應清醒的看到,由於權重股在市場中對指數絕對影響,其價格的連續上漲同樣會帶來較大的價值偏離,比如表現強勁的工行,
從公司發展層面來看,其未來發展更多的體現為穩步發展型,跨越式發展的概率非常之低,而A股價格高於同期H股價格30%左右,這也說明A股市場中的工行起碼在階段內有高估之嫌,也有為其它機構年終拉抬或股指期貨建倉品種的可能,
因此其短期之內特別是從年度經營業績的角度來看工行與中行經營業績難以出現過大的業績提升,那麼這種拉抬一旦超越或偏離階段內投資價值,其回落風險就隨時可能產生,因此權重股的拉抬應分階段、股價對照、經營業績等多重因素進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