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冷庫製冷方式有哪幾種
製冷設備有兩種冷卻方式:直接冷卻和間接冷卻。直接冷卻是將製冷機的蒸發器安裝在製冷裝置的箱子或建築物中,通過蒸發直接冷卻製冷劑中的空氣,冷卻需要冷空氣冷卻的物體。該冷卻方法的優點是冷卻速度快,傳熱溫差小,系統簡單,因此被廣泛使用。
間接冷卻取決於製冷機蒸發器中製冷劑的蒸發,這樣製冷劑(如鹽水)就可以冷卻,然後將製冷劑送入製冷裝置的箱子或建築物中,通過熱交換器冷卻裡面的空氣,這種冷卻方法冷卻速度慢,總熱傳導溫差大,系統復雜,因此只能在較少的場合使用,如鹽水製冰和恆溫要求的冷庫等。
1.冷風機冷卻效果比之排管要稍快一些,所以一般高溫庫的話用冷風機就可以了,低溫或超低溫庫我們建議用排管,而且因為排管的分布比較均衡,所以製冷量比較均勻,能達到節能省電的作用。
2.蒸汽壓縮式製冷
原理:在蒸汽壓縮製冷循環系統中,壓縮機從蒸發器吸入低溫低壓的製冷劑蒸汽,經壓縮機絕熱壓縮成為高溫高壓的過熱蒸汽,再壓入冷凝器中定壓冷卻,並向冷卻介質放出熱量,然後冷卻為過冷液態製冷劑,液態製冷劑經膨脹閥(或毛細管)絕熱節流成為低壓液態製冷劑,在蒸發器內蒸發吸收空調循環水(空氣)中的熱量,從而冷卻空調循環水(空氣)達到製冷的目的,流出低壓的製冷劑被吸入壓縮機,如此循環工作。
3、蒸汽噴射式製冷
原理:由鍋爐供給的壓力較高的水蒸汽(稱為工作蒸汽)進入主噴射器中,在拉瓦爾噴嘴中絕熱膨脹,利用這一高速汽流不斷從蒸發器中抽汽,在其中保持較高的真空,即較低的蒸發壓力。從製冷裝置來的冷水,經節流減壓後進入蒸發器,其中一部分蒸發並吸收其餘水的熱量而使之溫度降低。
降溫後的冷水由泵輸出,供給冷量之後反復使用。在噴射器中的工作蒸汽連同從蒸發器中抽吸的蒸汽,一起流經擴壓管使壓力升高到冷凝壓力(仍為真空),進入冷凝器中與冷卻水直接接觸並凝結於冷卻水中。
冷凝器中的不凝性氣體用一兩級輔助噴射器抽除,以使冷凝器保持一定的真空度。圖中的冷凝器稱為混合式冷凝器。蒸汽噴射式製冷機也可使用管殼式冷凝器,這時進入冷凝器中的水蒸汽通過傳熱管被冷卻並冷凝成水,凝結水即可用冷卻水泵注入鍋爐中,重復使用。
⑵ 冷庫製冷方式有哪幾種製冷方式的詳細種類及適應溫度
冷庫的製冷原理:
液體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的物體熱量之後,汽化成低溫低壓的蒸汽,被壓縮機吸入,壓縮成高壓高溫的蒸汽後,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卻介質(水或空氣)放熱,冷凝為高壓液體,經節流閥節流為低壓低溫的製冷劑,再次進入蒸發器吸熱汽化,達到循環製冷的目的。
這樣,製冷劑在系統中經過蒸發→壓縮→冷凝→節流四個基本過程完成一個製冷循環。
在冷庫製冷系統中,蒸發器、冷凝器、冷庫壓縮機和節流閥,是製冷系統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這當中蒸發器是輸送冷量的設備。
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物體的熱量實現製冷。
壓縮機是心臟,起著吸入、壓縮、輸送製冷劑蒸汽的作用。
冷凝器是放出熱量的設備,將蒸發器中吸收的熱量連同壓縮機功所轉化的熱量一起傳遞給冷卻介質帶走。
節流閥對製冷劑起節流降壓作用、同時控制和調節流入蒸發器中製冷劑液體的數量,並將系統分為高壓側和低壓側兩大部分。
實際冷庫製冷系統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還有一些輔助設備,如電磁閥、分配器、乾燥器、集熱器、易熔塞、壓力控制器等部件組成,它們是為了提高運行的經濟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設置的。
單級蒸汽冷庫壓縮製冷系統,是由製冷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和節流閥四個基本部件組成。它們之間用管道依次連接,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製冷劑在系統中不斷地循環流動,發生狀態變化,與外界進行熱量交換。
⑶ 冷庫製冰的方式有哪幾種,它們各具什麼特點
冷庫製冰車間的機制製冰方式按照冰的大小、形狀之不同可分為桶冰和碎冰(片冰、雪冰、管冰等)兩種。碎冰因為體積小、貯藏期間易溶化粘連,適應隨制隨用,一般漁船、遠洋船舶及商業網點較適合。桶冰因體積大,冰塊堅實、不易溶化及便於搬運的特點,適應在冷庫儲存,是目前國內應用最廣的冷庫冰種。
按照製冰設備的不同可分為鹽水製冰(間接冷卻)和快速製冰(直接冷卻)兩種。兩種製冰方式的特點見表5-9。
比較項目設備重量佔地面積土建費用起重設備腐蝕性耗鹽量凍結周期起動時間15t/日產桶式快速製冰設備約9t23m2便宜不需要無無不大於1.8小時不大於2.5小時15t/日產鹽水製冰設備約15t70m2投資大3t梁式行車嚴重大16~24小時1.5天塊冰產量調節塊冰質量操作情況設備維修15t/h產桶式快速製冰設備20%~100%冰塊溫度為-10℃左右,冰塊較脆,容易折斷,且冰塊帶小孔,較易溶化操作頻繁托冰車、翻板等須經常維修15t/日產鹽水製冰設備調節困難塊冰溫度為-1.5℃,冰塊較堅固,溶化較慢操作簡單由於鹽水腐蝕製冰池和冰桶須經常維修
⑷ 新型冷庫冷卻水給水方式有哪幾種
冷卻水給水方式有直流給水、循環給水和排泄法給水三種。
對於靠近江河水資源充沛的冷庫,若水質符合要求,一般採用直流給水方式,如圖3-4所示。這種給水方式一次性投資,設備簡單,運轉費用較少。
⑸ 冷庫製冷原理
冷庫製冷原理是一個系統組成,完整的蒸氣壓縮式製冷系統應包括製冷劑循環系統、潤滑油循環系統、融霜系統、冷卻水循環系統以及載冷劑循環系統等。
冷庫製冷原理中蒸氣壓縮式製冷系統的製冷劑循環系統由製冷壓縮機、冷凝器、節流閥、蒸發器四個基本部分組成。為了使組合冷庫中製冷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和操作的方便,系統還包括輔助設備、儀表、控制器件、閥門和管道等。
冷庫中製冷系統是通過利用外界能量使熱量從溫度較低的物質(或環境)轉移到溫度較高的物質(或環境)的系統。製冷系統的類型很多,按所使用的製冷劑種類的不同可分為氟利昂製冷系統、氨製冷系統、混合工質製冷系統及空氣等工質的製冷系統;按組合冷庫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為壓縮式、吸收式、蒸汽噴射式、熱電式、吸附式等製冷系統;其中壓縮式製冷系統又稱為蒸汽壓縮式製冷系統,由於這種組合冷庫系統性能好、效率高而成為一種組合冷庫工程中常見的製冷系統。
⑹ 冷庫冷卻系統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冷庫的冷卻系統主要是指蒸發製冷的低壓部分。它包括蒸發器、低壓儲液器及氣體調節站等部分。冷卻系統的冷卻方式有兩種:即直接冷卻與間接冷卻。其中直接冷卻又分為自然對流冷卻和強制通風冷卻。
⑺ 冷庫製冷方式有哪幾種
冷庫也稱冷藏庫,它是通過人工製冷的方法獲取穩定低溫環境的一類貯藏保鮮設施。 現代的冷庫,人工製冷主要採用各種製冷機械,所以也稱機械冷庫。 冷庫有許多類型,且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根據用途和溫度范圍可分為:冷藏庫、凍結庫和速凍庫、冰庫等;其中冷藏庫又分為高溫冷藏庫、低溫冷藏庫。農產品常用的冷庫有兩種:冰點以上冷藏即所謂的高溫庫;冰點以下凍結性(或稱冷凍)冷藏稱低溫庫。多數鮮活園藝產品的保鮮貯藏應用高溫庫,控溫范圍-5~10℃;部分園藝產品和肉禽、水產品等常用低溫庫,控溫范圍-15~-25℃。 根據冷庫貯藏量的大小可分為大、中、小幾種類型。我國常用冷庫的單間容量多數偏小,因此,大型冷間指200噸以上,中型冷間50噸以上,小型冷間50噸至幾噸。大容量的冷間多是集中製冷的冷庫形式。50噸以下的小單元容量的冷間也可以集合成較大的冷庫群。但其實質還是小型冷間,許多小型冷間都使用獨立的製冷系統,常稱作小型冷庫。 根據製冷用的製冷劑不同,又有氨機冷庫和氟機冷庫之分,多數小冷庫都是氟機製冷。 根據製冷機組的冷卻形式不同又有水冷和風冷及風水冷兼用型。多數小冷庫都用風冷凝機組和風冷為主、水冷為輔的方式。 風冷凝和風+水冷凝的製冷機組一種是體積較大的座機形式,一種是體積小、結構緊湊的掛機形式。掛機形式不佔地面、安裝簡單、管道短直,最適於各種單元獨立的自動冷庫。 冷庫的製冷機組,核心部件是製冷壓縮機,現常用的製冷壓縮機有活塞式、轉子式和渦旋式,其中渦旋式最為先進。 根據製冷壓縮機的結構形式又有開放式、半封閉式和全封閉式。開放式製冷壓縮機在小型製冷機組應用方面已逐漸被淘汰。半封閉式和全封閉式目前小型製冷機組應用中各佔半壁江山。發展趨勢是全封閉式製冷壓縮機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目前,全封閉渦旋式製冷壓縮機,代表小型製冷壓縮機的領先水平。 根據冷庫的冷間結構,冷庫又分為三種形式:一是土建冷庫;二是裝配冷庫;三是土建裝配復合式冷庫。 土建冷庫是指冷間的承重和圍護結構以土木磚石和砼結構為主。隔熱保溫結構是以夾層填充鬆散顆粒狀保溫材料的形式,保溫材料主要有乾燥稻殼和膨脹珍珠岩,早期以乾燥稻殼為主,後期以膨脹珍珠岩為主。 裝配式冷庫是用聚氨酯或聚苯乙烯發泡塑料為復合板材,通過聯接結構裝配成各種冷間的冷庫。小型冷間的承重和隔熱保溫由復合保溫板材擔當。較大的冷間須有鋼鐵骨架做承重結構。裝配式冷庫的板材多是夾心板的形式:有不銹鋼夾心板、彩鋼夾心板和玻璃鋼夾心板等。 土建裝配復合式冷庫是承重和外圍護結構由土建牆體和屋蓋構成。隔熱保溫結構採用內敷保溫結構的辦法。內敷保溫結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利用聚氨酯現場發泡,一種是利用保溫板材多層錯縫敷貼。保溫材料主要有三種即軟木、聚氨酯、聚苯乙烯發泡塑料等。早期用過軟木的形式,現在經濟實用的形式是聚苯乙烯發泡板材貼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