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方法是什麼的比喻句有哪些

方法是什麼的比喻句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09 19:11:31

1. 比喻句的類型有什麼

比喻句有哪些類型?
(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彷彿、猶如」等聯結,有時後面還有「似的」、「一樣」等詞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葉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體喻征都出現,中間用喻詞·,」是、成了、變成」等聯結,有時暗喻不用喻詞。暗喻的典型形式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時候,烏雲四合,層巒疊蟑。 除此暗喻還有許多變體值得注意:
①本體和喻體是修飾關系。例如:從噴泉里噴出來洋,(「花」修飾「海洋」) ②本體和喻體是注釋關系。例如:我愛北京——祖國的心臟。
(3)借喻。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借喻的典型形式為甲代乙。 例如:獨有英雄驅虎豹,更元豪傑怕熊嬰~傅喻。連用幾個比喻共說明一個本體。 例如:這種下筆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緊不過的了,正如蓋房子首先要打好圖樣,作戰首先要訂好計劃一樣。
比喻就是打比方,兩者在表現手法上是一樣的。
不過,通常在講說明文的說明方法時叫「打比方」,在其他情況下叫「比喻句」。 打比方句子:小雨沙沙,一把把小花傘就像一個個小蘑菇似的,美麗極了。

2. 仿寫一個比喻句的方法是什麼

仿寫思路: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仿寫時需要先找出原句子的比喻題干,然後分解出本體、喻詞、喻體,之後再進行仿照改寫。比如:

原句:隨著一聲巨響,手榴彈在敵群中開了花。

仿寫:伴著一陣轟鳴,轟炸機在敵機中閃電穿梭。

解釋分析:題目中「手榴彈在敵群中開了花」中,本體是手榴彈,喻體和比喻詞是花,所以可以按照該題干進行仿寫,所以答案就是:「伴著一陣轟鳴,轟炸機在敵機中閃電穿梭」。

(2)方法是什麼的比喻句有哪些擴展閱讀:

比喻的作用

1、比喻說理淺顯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像的東西具體地說出,借其他類似事物加以說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

3、比喻狀物能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深刻的印象。

4、起到修飾文章的作用。

5、使事物形象,生動,突出特點,渲染氛圍,側面烘托。

3. 比喻句有哪些

1) 父愛如山,母愛如海。 2) 皎潔的明月高掛在淡藍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樣瀉下來,大地一片銀白色。 3) 月亮慢慢地從江心升起來了,圓圓的、亮晶晶的,好像一個銀盤。 4) 春風像一支彩筆,把整個世界勾勒得更加絢麗多彩。 5) 春風像個慈祥的母親,拂著你的臉頰,使你感到舒暢,心曠神怡。 6) 雲彩像一朵朵潔白的羽毛,輕輕的飄浮在空中。 7) 東方天邊的彩霞時刻在變幻,如霜楓,如榴火,如瑪瑙,如琥珀。 8) 西湖像一塊碧玉,也像一面銅鏡。 9) 星星像一雙明亮的眼睛在夜空中照耀。 10) 小姑娘的心靈像棉花一樣純潔。 11) 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邊,穿著白衣服的仙女。 12) 春天像位愛美的姑娘,讓世界奼紫嫣紅。 13) 春天是位魔法師,她融化了冰雪,讓小草破土而出。 14) 春天是一首美妙的樂曲,讓世界充滿生機; 15) 春天是一隻快樂的小鳥,讓世界充滿活力; 16) 春天是一個優美的舞蹈,讓世界充滿微笑。 17) 母親像明亮的太陽,讓我心中溫暖;母親像溫和的陽光,讓我滿懷期望;母親像參天的大樹,讓我感覺涼爽;母親像鼓起航帆,讓我順利的到達彼岸;母親像點燃的蠟燭,讓我看到光明;母親是大地,我就是小草;母親是綠葉,我就是鮮花;母親是金色的燈塔,時刻指明我前進的方向;母親是遮風擋雨的紙傘,呵護著我幼小的生命;母親是禦寒的冬衣,時刻給我溫暖;母親是使人復甦的動力,是力量的源泉,是前進的風帆;母親是天邊的啟明星,總是早早地起來忙碌;母親是避風的港灣,讓歸航的我不再漂泊;母親是陳年的老酒,讓我深刻感受到濃烈的甘醇;母親是威嚴的老師,讓我學會了怎樣做人;母親是默默的老黃牛,忍辱負重,從不叫苦;母親是和平的信使,給鄰里之間帶來了和睦;母親是不熄的篝火,一直溫暖著我們的家;母親是我的鬧鍾,天天隨時把我喚醒。 18) 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 19) 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20) 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只見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21) 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 22) 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飄浮在碧水之上。 23) 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雲的倒影,彷彿仙境一般。 24) 岸邊的華燈倒映在湖中,宛如顆顆寶石綴在湖面之上。 25) 那裡的天空總是那麼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26) 港灣里閃耀的燈光,像五顏六色的焰火濺落人間。 27) 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車燈,如同閃光的長河奔流不息。 28) 金黃的向日葵,碧綠的白楊樹,紫紅的喇叭花,還有數不盡的鮮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麗的珠寶,顯得更加生機勃勃。 29) 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走近看,彷彿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30) 石頭就是書。你們看,這石頭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31) 荷葉上有幾顆像鑽石那麼閃亮的小露珠。 32) 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 33) 在藏語中,拉薩是聖地的意思,那麼,這湛藍的天就是聖地的窗簾了。 34) 一到夜晚,整個香港就成了燈的海洋。 35) 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 36)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 37) 愛護書籍吧,它是知識的源泉。 38) 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社會,它能夠陶冶人的感情與氣質,使人高尚。 39) 讀一本好書等於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40) 選書應和交友一樣謹慎。因為你的習性受書籍的影響不亞於朋友。 41) 書是智慧的鑰匙。 42) 政治家說:"書是時代的生命" ;企業家說:"書是致富的信息" ;文學家說:"書是人類的營養品" ;學生們說:"書是不開口的老師";迷惘者說:"書是心中的啟明星";探索者說:"書是通向彼岸的船" ;奮斗者說:"書是人生的向導";急於求知者說:"書是飢餓時的美餐" 。 43) 它像一條巨龍橫卧在我國北方的崇山峻嶺上,從東頭的鴨綠江邊到西頭的嘉峪關,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長6500多公里。 44) 幸福是染色的畫筆,能染紅鮮花,也能染綠樹葉;能給清澈的湖水染上透明的質感,也能給純潔的心靈塗抹一層輝煌。 幸福是迎面的清風,能吹來落葉,也能吹走沙礫;能在廣闊的大海吹盪起一波漣漪,也能拂走心中所有不愉快的感覺。 幸福是暖爐,能融化堅固的冰塊,給寒冷的人以溫暖,給失魂落魄的人以安慰;幸福是清泉,能滋潤乾燥的沙漠,給飢渴的人以清涼,給奄奄一息的人以生命。 45) 生活就像爬大山,生活就像淌大河。 46) 這一朵朵菊花,遠看像一個個色彩鮮艷的綉球,近撫好似一匹匹細膩的絲綢。 47) 這蓮花,好似亭中嫵媚的女子,在輕歌曼舞。 48) 教育家說:"書是智慧的鑰匙." ;史學家說:"書是進步的階梯." ;政治家說:"書是時代的生命." ;經濟家說:"書是致富的信息." ;文學家說:"書是人類的營養品." ;學生們說:"書是離不開的老師." ;迷惘者說:"書是心中的啟明星." ;探索者說:"書是通向彼岸的船." ;奮斗者說:"書是人生的向導.";急於求知者說:"書是飢餓時的美餐." 49) 仙人掌,正在用它的「武器」,與太陽作斗爭。 50) 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51) 書——這是一代對另一代精神上的遺訓,這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選,這是行將去休息的站崗人對走來接替他的崗位的站崗人的命令。 52)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53) 邱少雲像千斤巨石一動不動扒在火堆里。 54) 就像根,永遠是樹葉的家;家就像紅布條,永遠系著遊子的心,家就像大衣一件,不會提高溫度,但卻給予人們連火爐都不能替代的溫暖。 55) 頓時,我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奪眶而出。 56) 在圖書館扒著睡覺的時候流口水,就像晚年石鍾乳一樣。 57) 錢鍾書圍城裡說:打呼嚕像放長線的風箏。 58) 西湖像一塊碧玉,一面鏡子。 59) 我像風箏一樣, 不能遠走高飛 ,痛苦無奈像鞦韆一般, 盪了出去又回來。 60) 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在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枯燥了。 61) 天上的雲像連綿的峰巒,像湍急的河流,像威武的雄獅,像奔騰的駿馬。 62) 夜幕四合,周圍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喪的巨人,像一條連綿不斷的地毯。 63) 遠處的霓虹燈亮了,像一道亮麗的彩虹,像仙女飄舞的裙帶,像一座七彩小橋,像一朵朵耀眼,絢麗的雲。 64) 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 65) 人潮卷來捲去,地壩變成了露天舞台。 66)炕沿上坐著的那個鬼子軍官,兩眼紅紅的,像一隻惡狼。 67) 他打破了一塊玻璃,嚇得像受了驚的小鳥一樣逃跑了。 68) 春天到了,大地變成了一片綠毯。 69) 一艘銀灰色的氣墊船,像一匹純種烈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飛掠而過。 70) 文章寫得很好。結構就像人體內的神經結和神經網的關系那樣嚴密。 71) 小弟弟的臉胖乎乎、紅撲撲的,看上去真像一個可愛的大蘋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 72) 遠遠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樹連成一片,濃濃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顴骨上橫著的一道劍眉。 73) 開飯時,全校同學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擠成一團。 74) 敵機逃竄了,我們的飛機緊緊追在後面,像豺狗追小白兔一樣,一前一後。 75) 鵝毛,像蘆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來。 76) 紅的楓葉像火花一樣紛紛地飄落下來。 77) 運動員像離弦的箭一般向終點跑去。 78) 北極星像盞指路燈一樣掛在天空。 79) 夢像一條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想捉他,他已經跑了。 80) 夢像一片雪花 ,在空中飄舞,想抓住他,他已經融化了。 81) 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教導著我們。 82) 美妙的小雪花呀,像只只空靈飄逸的玉蝴蝶,扇動著薄翼,初降人間。 83) 像水晶一樣的雪飄落在冬季,像飄落的白茶花一樣鋪在大地。 84) 我的眼淚像斷了線似的掉了下來。 85)豆大的雨點像鞭子一樣毫不留情地抽打著一切。 86)他們朴實得就像那片高粱。 (《安塞腰鼓》) 87)心像玻璃一樣碎了。 88)敵人的子彈像雨點般的向我們的陣地射來。

4. 修辭手法有哪些,說明方法有哪些

一、比喻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體、淺顯、熟悉的事物或情境來說明另一種抽象、深奧、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方法。

作用:1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的事物解說,即打比方,幫助人深入理解。

2以具體、淺濕熟知的事物或道理為喻體,說明或描寫抽象的、深奧的、不熟悉的事理,達到說得形象、生動、明白的目的。

3對事物進行比喻:

用比喻來對事物某某特徵進行描繪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引發讀者聯想和想像,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並使語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強的感染力。

4對道理進行比喻:

用淺顯易見的事物對深奧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為具體,化繁為簡,幫助人們深入的理解。並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

比喻由三部分構成:〈1〉本體、〈2〉喻體、〈3〉比喻詞。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種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本體)如(喻詞:像、似、若、猶、好像、彷彿)乙(喻體)。

暗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是(喻詞:成、變成、成為、當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關系,暗喻則是相合關系。二、比擬

藉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作人來寫,或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其形式特點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寫「人」或「物」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比喻和擬人最大的不同在於比喻含有喻體,擬人沒有。)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1)擬人: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作用:1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2用擬人化手法,使抽象事物具體化,使具體事物人格化,生動形象的表達了某某感情,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強烈的感染力。

例句: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春》朱自清

(2)擬物(借物喻人):

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句:人群不顧一切,涌了上來。

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句:她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裡。(《荷花澱》孫犁)

三、借代

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於變化和幽默感;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特徵代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徵、標志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圓規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故鄉》

具體代抽象

例如: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

工具代本體。

例如: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榆錢飯》

專名代泛稱。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朴,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朴站起來!——《最後一次講演》

借喻與借代的區別。

借喻是比喻的一種,被用來作比的兩個事物之間有相似點,沒有相關性,因而本體、喻體之間即使沒有喻詞「像」也可以加「像」字,換成明喻。借代是用相關的事物來替代所要表達的事物,本體與借體之間沒有相似點,只有相關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換成明喻。例如,「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究不過是蒼蠅」中的「完美的蒼蠅」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動的傢伙。換成明喻,可以寫成「反動的傢伙像蒼蠅」的形式。「百年積弱嘆華歲,八載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戰爭,「延安」代中國共產黨,這是用具體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換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戰爭像干戈」,「中國共產黨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鬧笑話了。它們之所以能替代,是因為本體、借體有密切的相關性:干戈為武器,與戰爭有關;延安為革命聖地,與中國共產黨有關。

四、誇張

對事物的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故意地誇大或縮小描繪的一種修辭方法。作用: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用言過其實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質,或加強作者的某種感情,烘托氣氛,引起讀者的聯想。

種類:

(1) 向上誇張(故意往大處、高處、多處、遠處等方面說)「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故意往多處說)

(2)向下誇張(故意往小處、少處、短處、弱處等方面說)「一眨眼的工夫麥子就由青變黃了,收割的日子到了。」(故意往時間短處說)

(3)超前誇張(故意把後出現的事說成是先出現的或者跟前者同時出現的)「他酒沒沾唇,心早就熱了。

五、對偶

由結構相同、字數相等的一對句子或片語組成。作用:使文章整齊勻稱,有高度的概括性,節奏感強,有音樂美,讀起來順口,聽起來悅耳。

(1)正對 (上下兩聯是相似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互為補充、襯托。)

例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2)反對 (上下兩聯是相反或相對的兩類事物,或一個事物的相反的兩方面,互相對照、映襯)

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斧頭劈翻舊世界,鐮刀開出新乾坤。

看洞中依然舊景,望窗外已是新春。

(3)串對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

例句: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因果)

「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為。」(假設)

六、排比

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於表達強烈的感情(或增強表達效果)。

(1)排比說理:使文章條理清晰,論述詳盡、透徹、嚴密,語氣強烈,無可辯駁。

(2)排比抒情:使文章將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並使文章音節鏗鏘,語勢得到增強

(3)敘事排比:使文章深刻細致,層次清楚,表述全面,有一氣呵成之感。

例句: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1)分句排比

「聲音繪制色彩,聲音繪制形象,聲音繪制感情。」

(2)句子成分排比(多為片語)

「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卻是出風頭第一,休息第一與自己第一。

七、設問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說的內容,把它用問話的形式表示出來。即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有助於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例句: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八、反問(激問、反詰、詰問):

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作用:1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2突出思想,強調感情,分清層次,加強節奏感,在說理文中能強調論點。

例句: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為加強語氣,用疑問句方式表示確定的意思(用肯定表否定、用否定表肯定)。

「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否定表肯定)「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圍,使我艱於呼吸視聽,那裡還有什麼言語?」(肯定表否定)

設問與反問的區別:

設問不表示肯定什麼或否定什麼,而反問明確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內容;設問主要是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思考,而反問主要是加強語氣,用確定的語氣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

九、反復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即根據表達需要,使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的方法。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作用:主要運用在詩文中,起到反復詠嘆,表達強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時,反復的修辭手法還可以使詩文的格式整齊有序,而又回環起伏,充滿語言美。

1.詞語反復。為凸顯某種感情或某種行為,連續兩次以上使用同一詞語,達到強調的目的。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魯迅先生在這里多次使用「沉默」一詞,表達自己對段祺瑞政府的憤怒和對民眾覺醒的期盼之情。

2.片語或句子反復。有時為了表達內容或者結構安排的需要,要連續兩次以上使用同一個片語或句子。

5. 比喻句是什麼方法

是修辭方法。

6. 句子有幾種分別是什麼有幾種修辭方法

句子的修辭手法,是為提高表達效果,用於各種文章或應用文的寫作的語言表達方法的集合。句子的修辭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其中大類修辭手法包括:比喻, 白描,比擬(又名比體,分為擬人、擬物),避復,變用,層遞,襯墊(襯跌) ,襯托(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頂針、聯珠),對比,對偶(對仗、隊仗、排偶),翻新,反復,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並提、合敘、合說);復迭錯綜,復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回環,迴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共計63種。

7. 比喻句有怎樣的表達方法

把什麼比做什麼 比如說 繁星密布,如同被打翻了的顏料,明亮閃耀

8. 比喻句的方法和技巧

比喻不僅僅是一種修辭學中的修辭格,好的比喻是作者對客觀對象的描形與主觀感受的統一,應貼合文章的題旨情意,它蘊含著作者的情意與巧妙的構思。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小學語文比喻句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認識比喻

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繪另一事物或說明道理,這種辭格叫比喻。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體」,用來打比方的事物叫「喻體」,聯系二者的詞語叫「喻詞」。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性質不同的兩種事物,利用它們之間在某一方面的相似點來打比方,就構成比喻。

小學語文比喻句方法

根據本體、喻體和喻詞的有無及變化,比喻可分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種。

明喻,是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像、如、似、彷彿、猶如、好像」等喻詞來聯系的比喻。例如:

(1)一座座雪峰插入雲霄,峰頂銀光閃閃。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顆顆寶石鑲嵌在綵帶般的溝谷中。(《九寨溝》)

(2)極目遠眺,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上,是一頭頭黑白兩色的奶牛。(《田園詩情》)

暗喻,又叫「隱喻」,是本體和喻體都出現,但是用「是、變成、成為、等於、當作」等喻詞聯系的比喻。例如:

最初像銀線,逐漸變成銀條,最後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了。(《霧凇》)

二、比喻的「三要素」

上面講了比喻的定義以及明喻、暗喻這兩個小學生經常碰到的比喻類型,但是對小學生來說最首要的還是比喻句與非比喻句的區分,這是光靠定義所解決不了的,還必須有適當的技巧和方法,因此接下來不得不提到比喻句的「三要素」。

比喻的三要素是本體、喻體以及本體與喻體之間的相似點。弄清楚比喻的三要素非常重要,這應該是我們教給學生用來判斷一個句子是否為比喻句的最有效方法。同時也要注意「相似點」應該是兩個不同性質事物之間的相似點,不能超出比喻的定義。

三、幾種易混淆的非比喻句辨析

(一)帶有「像、好像」的非比喻句

1、「像」字表示作比較,而不是比喻。例如:

你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就不能像人家王斌那樣啊。

2、「像」字表示舉例,而不是比喻。例如:

像雷鋒這樣的好人永遠都會活在我們的心中。

3、「像、好像」表示想像,而不是比喻。例如:

盯著夜晚的星空,我像是在浩渺的太空遨遊。

4、「像、好像」表示推測,而不是比喻。例如:

遠處那人是誰?像是咱們李老師。

(二)比喻與擬人

擬人和比喻這兩個辭格可以說是如對孿生兄弟,他們都比較早地出現在小學生的視野里。由於二者組成結構上存在相似點,因此「兩兄弟」有時候也容易搞混。擬人是比擬的一種(另一種是擬物,小學階段一般只考查擬人),即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例如:

蘋果嚷著冷了,

要穿紅襖;

葡萄嚷著冷了,

要披紫袍。

上面這兩句節選自蘇教版教材《秋天》一文,試比較此文中的另一段:

秋風如同柔韌的梳子,

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條;

秋光如同發亮的汗珠,

蓬蓬勃勃在田野上閃耀。

不難看出,前一段採用了擬人修辭,後一段則主要是運用比喻(其中「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條」也包含擬人)。由此可見,比喻、擬人雖然都是拿兩個事物作比較,但是二者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比喻重在「喻」,擬人重在「擬」。

四、教學策略

(一)以簡馭繁。小學生學習比喻句不必從定義入手,可以先從欣賞開始。在日常教學中,在對課文的學習中會遇到許多的比喻句,這些都是教學資源。

(二)比較法。在第一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比喻句與非比喻句進行比較,學生見識得多了,對比喻句的認知就會從模糊漸漸走向清晰。

(三)讓學生創作比喻句。學習比喻句不光是為了認識比喻句,最終目的是能在寫作中自覺地使用比喻句。在日常作文教學中鍛煉學生學寫比喻句、活用比喻句,這樣也就真正完成了比喻句的「修辭使命」。

2小學語文識別比喻句方法
1、構成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之間必須有相似點。這是區別借喻和借代的關鍵。

例如:

①離開這個閻王殿!就是餓死也比在這里強。

②遠處來了兩個紅領巾。

句①中,地主的家和「閻王殿」之間有相似點,所以屬於比喻中的借喻。句②中「紅領巾」和它所代本體「少先隊員」之間沒有相似點,「紅領巾」只是「少先隊員」的特徵,用特徵代替本體,是借代。另外,正因為本體和喻體之間有相似點,所以,凡是借喻只要加上本體和喻詞就可以構成明喻,而借代卻不能。如句①可以變為「地主的家像個閻王殿」,句②變為「少先隊員像紅領巾」則不能成立。

2、喻體的隱、現是區別比喻和比擬的根本標志。

例如:

①曙色像一片翠藍的水流動在原野的盡頭。

②曙色流動在原野的盡頭。

句①中出現了喻體「一片翠藍的水」,句②中出現了本體「曙色」和比擬詞語「流動」,而喻體沒有出現,所以句①是比喻,句②是比擬。

9. 比喻句有哪些呢

比喻就是通常說的打比方,即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一個事物或情境來比方另一個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手法。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變抽象為具體,深奧為淺顯,還能使人產生聯想和想像。比喻句常有比喻詞,如「像······似的」「像······一樣」「好比」「是」「變成」「彷彿」「真像」·····等。
分類
一般有本體、喻體和比喻片語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明喻:是常用as或like等詞將具有某種共同特徵的兩種不同事物連接起來的一種修辭手法。明喻的表達方法是:A像B。(會出現明顯的比喻詞)
暗喻:是本體和喻體同時出現,它們之間在形式上是相合的關系,說甲(本體)是(喻詞)乙(喻體)。喻詞常由:是、就是、成了、成為、變成等表判斷的詞語來充當喻詞。
借喻: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把甲(本體)說成乙(喻體),沒有比喻詞。
露似珍珠月似弓。(明喻)
陽光下盛開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暗喻)
兩只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下黃色的淚珠里。(借喻)
注意事項
感情色彩
(1)比喻要有感情色彩。更重要的是要表現作者對這一事物的思想感情。
突出事物的特點
(2)在習作中,用上比喻的修辭手法,能夠突出事物的特點,把事物刻畫得入木三分。
了解比喻原理
(3) 了解比喻的特點不要隨便寫要遵守 把什麼比作什麼 的比喻原理。
生動
(4)使文章更生動、形象,也變得更具體。

閱讀全文

與方法是什麼的比喻句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清洗頭皮屑的方法簡單 瀏覽:208
java如何調用js中的eval方法 瀏覽:800
草缸戊二醛使用方法 瀏覽:126
社會研究方法參考書是誰的 瀏覽:106
幼兒園去除甲醛方法是什麼 瀏覽:791
買蘋果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13
講述模式對應的教學方法 瀏覽:169
如何寫廣告文案的方法 瀏覽:388
腌制咸鴨蛋最簡單的方法視頻 瀏覽:130
對苯醌的含量分析方法 瀏覽:437
訓練寬背的方法 瀏覽:526
糾正孩子骨盆前傾的鍛煉方法 瀏覽:317
急性大腦中血管梗塞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211
該用什麼方法釣鯉魚 瀏覽:497
失戀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798
空氣呼吸器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208
手機出現豎道怎麼簡單方法能排除 瀏覽:124
碳水化合物分離和鑒定的常用方法 瀏覽:502
拔火罐方法及技巧視頻 瀏覽:824
紅酒杯好壞的測量方法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