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稻草編鴿子窩怎麼做
先把稻草辮成麻花一樣的繩子,然後一圈一圈的圍起來,最後用線固定住,就大功告成了
2. 怎樣做稻草人
1、如果是曬乾的稻草或者麥稈,在進行編織以前需要將它們重新在水裡浸泡至少半小時,讓吸收水分以後變軟了才能方便編織。否則,乾乾的稻草在編織當中非常容易發脆斷裂。
2、一小束的稻草這樣子先用毛線把其中一頭捆綁起來,讓步把稻草分出一半往上翻過去,做成稻草人的頭部。
3、從稻草人的身體中間插入另外一束稻草,這樣子用線從身體下面綁緊,再把第二把稻草做成手臂。完成後,剪掉剩下過長的草,身體部分完成了。
4、用山上的野花和小草給稻草人增加一些後備的裝飾。
光是有稻草人是太單調的,反正地里的稻草和麥稈幾乎取之不盡,我們有足夠的材料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來打造更多的特別草編手工藝品。
5、這樣子用四根對折草稈對稱折疊以後互相套在一起,再往中間收縮。
6、套好了中間一圈以後,繼續往外面繼續套另外四根一組對折的稻草,一樣往裡面收縮。
7、重復上面那樣用稻草套2-3層以後,每一邊用繩子捆綁草邊,完成。按照這種方法你可以繼續發揮製作兩組、三組或者五組嵌套的稻草編織作品,用來放在稻草人旁邊進行點綴。
20
3. 請問誰能告訴我怎麼樣能夠學到稻草和玉米葉子的編織技術
玉米苞葉加工能增值
發布日期:2006-5-24 14:37:26
--------------------------------------------------------------------------------
每1/15公頃(1畝)玉米可採收玉米苞葉40千克左右,經加工後可增值80~150克。
玉米苞葉的挑選與貯存:用來加工編織工藝品的玉米苞葉,必須是白色,不發霉,且軟硬厚薄適宜。在玉米收獲時去掉外面一層老皮和緊貼玉米粒的嫩皮,中間部分便是理想的草編原料。選好後應注意及時曬干,然後捆成大捆,放在乾燥通風且不易熏黑的地方。
熏白:熏白的目的是提高玉米葉的白凈度和編織性能,保持所編織產品的天然色澤,熏白的方法是用陶缸進行硫磺熏制。首先,往要熏白的玉米苞葉灑少許清水使其濕潤,將放在碗內的硫磺點燃後放入缸底,用鐵絲網或竹編製品罩住,然後將玉米苞葉鬆散地放入缸內,12小時後可啟封。硫磺的用量一般控制在每千克玉米苞葉使用20克以內。
選料:將熏白的玉米苞葉分為兩大類,紡經皮用的一般是小的、短的、軟的色澤稍差的;用於編織的選用大的、長的、色澤白的。將苞葉分成小捆,放入塑料袋內,以免乾燥。
染色:在編織不同圖案時,將玉米苞葉染成紅、黃、藍、黑等不同顏色。
玉米苞葉編織方法:
紡經。將揀好的紡經皮剪去毛尖,然後用簡易的小紡車紡成經繩,添皮時就將苞葉撕成寬1厘米左右的條子,紡成直徑約2.5毫米的經繩,表面應光滑無刺。
編織。編織是草編最基本的方法。「編」就是用一根或幾根苞葉原料,按一定規律盤繞、掩壓以構成無明顯經緯分別的形式。「織」則要先立經,然後逐漸編緯形成。編織方法有平編、絞編、勒編、扣編、編花等。配以不同顏色的苞葉設計成五彩。
4. 求稻草搓繩子的方法
搓草繩,或樹皮繩子的方法是:取三股稻草或樹皮,大小均勻,交叉編織不停地搓,繩子就越來越長!
5. 稻草人製作步驟
材料工具:
一捆稻草
麻線(最喜歡的顏色)
剪刀
尺子(可選)
1.把稻草分成差不多的兩捆,分別用來做稻草人的身體和手臂。再另外剪一段麻繩。
2.把稻草的一端對齊,剪去參差不齊的那端。
3.取其中的一捆稻草,用麻繩在4個地方捆起。這是稻草人的手臂。
4.再拿起另一捆,在2個地方綁定。這是稻草人的身體。
5.把身體的下半部分從中間分開。
6.然後插入手臂。
7.然後在身體的下半部分綁繩,把手臂固定住。
8.再在接近中間部位再綁線。
9.將身體下半部分再換方向分開,開始做腿部。
10.在一條腿上綁兩根麻線。
11.接著是另一條腿。
12.完成後應該是這樣的。
13.最後剪去多餘的線,一個可愛的小稻草人就製作完成
6. 怎麼手編稻草
嘿嘿我只會編狗尾巴草 首先要摘好多長的茂密的不帶葉子狗尾巴草 然後拿出兩根挨住水平放置,然後拿出第二根從頭纏到第二跟的紙條那,接著用第三根繼續第二根纏 根第二跟的纏法一樣,然後到第四根的時候纏左邊把半截露出來從毛毛的二分之一處開始,第五根則是纏右邊 跟第四根的纏法一樣,然後繼續第六七根跟前邊第二三跟的纏法一樣,最後第八跟和第九跟和四五的纏法一樣 希望能幫助你
7. 稻草怎樣編雞軲轆
雞軲轆的編織方法是把穀草先撒水弄濕,讓它有韌性柔軟不易折斷,然後把穀草擰成直徑一寸左右粗細的草繩。把草繩一圈圈的盤起來,中間要有多條連接的細草繩連接。編織的時候,要把兩頭的口要小,只要小雞能鑽進去就可以了,中間要粗,小雞在裡面能回轉過身來。編織到水桶一般高低就可以了。有的人家為了美觀,還把雞軲轆編織成花樣的或彩色的。
8. 怎樣用稻草來編織的各種形狀的手工呢 急~~~
瀑布草鞋,紅軍草鞋草鞋,從原始人類到現在一直有人穿著。草鞋的編織材料各種各樣,有稻草,有麥秸,玉米秸,東北有烏拉草,鞋有系繩的,也有拖鞋。草鞋是中國山區居民自古以來的傳統勞動用鞋,穿著普遍,相沿成習。無論男女老幼,凡下地幹活,上山砍柴、伐木、采葯、狩獵等,不分晴雨都穿草鞋。草鞋既利水,又透氣,輕便,柔軟,防滑,而且十分廉價,還有按摩保健作用。特別是夏天走長路,穿上草鞋清爽涼快,軟硬適中,步履敏捷,兩腳生風,給人一種愜意感;雨天穿著它,既透水,又防滑;冬雪天內穿一雙棕襪子,外套滿耳子草鞋,既保暖,又防滑,如遇冰溜子上路,再套上鐵制的腳碼子,就方保無事。草鞋已成為中國山區人裝束的一個顯著民俗特點。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工農紅軍在陝北建立根據地,開展游擊戰,戰士們穿著草鞋,翻山越嶺,後擴軍北上抗日,「打雙草鞋送給郎,南征北戰打勝仗」、「腳穿草鞋跟黨走,刀山火海不回頭。」稻草草鞋草鞋在中國起源很早,歷史久遠,可算是中國人的一項重要發明。它最早的名字叫「扉」,相傳為黃帝的臣子不則所創造。由於以草作材料,非常經濟,平民百姓都能自備。漢代稱為「不借」,據《五總志》一書的解釋是:「不借,草履也,謂其所用,人人均有,不待假借,故名不借。」
古代穿草鞋相當普遍。據史料記載,貴為天子的漢文帝劉恆也曾「履不藉以視朝」。古代的俠客、隱士似乎以穿草鞋為時髦:「竹杖芝鞋輕勝馬,一蓑風雨任平生。」電視劇中的大俠也大抵是如此裝束,的確顯得十分飄逸、灑脫、超然。《三國演義》中的劉皇叔就是賣草鞋出身。說明草鞋在古代不僅平民百姓普遍穿用,連皇帝、俠客們純麻草鞋也穿草鞋。從文獻和先後出土的西周遺址中的草鞋實物,以及漢墓陶俑腳上著草鞋的畫像證實,可確知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時代就已出現了草鞋。
草鞋在中國社會生活中形成了一種文化,那就是草鞋文化。它體現了勤勞和智慧,表現了勇氣和奮斗,展示了中華民族一環又一環的團結在一起,堅不可摧;而現在它又寄予了新的文化內涵——環保和資源的再利用。
草鞋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久的將來草鞋將會帶著這種文化綁在你的腳上,讓你享受這中華民族賜予的舒適和健康。
中國結草鞋工藝
人字拖草鞋中國結草鞋把草編工藝和中國結工藝巧妙地融為一體。相比而言中國結草鞋還是挺結實的,中國結草鞋的生產流程:先將玉米皮編成辮子,然後用粗尼龍線將辮子縫成鞋底,再縫上棉繩系的中國結幫面,最後,用棉繩將草鞋底和泡沫鞋底縫合在一起即成。
中國結草鞋與傳統草鞋區別
傳統草鞋一般是一次成型,作坊式編織,中國結草鞋則是多次成型,工廠化生產;傳統草鞋品種單一、形狀古板,中國結草鞋則品種繁多、造型新穎美觀。中國結草鞋把草編工藝和中國結工藝巧妙地融為一體,更重要的是,將傳統意義上的草鞋變成了「街頭漫步,瀟灑一族」的休閑草鞋和時裝草鞋。
9. 鴿子草窩編法步驟(用稻草加麻帶)
不用編的。
您先用模板定製一個木箱或紙箱均可,
做一個鴿子可以進出的小門,
把稻草揉的不那麼硬邦邦的放進去木箱里邊就好了,
記得稻草擺放中間一定要草少一點 周圍稍微高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