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3歲小男孩不聽話怎樣教育
一、幼兒任性形成的原因
1、孩子的任性行為在一定條件下,是父母對孩子過分寬容的嬌縱的結果,
常常是在父母的寬容、嬌縱下慢慢形成。而愛不適度和放鬆教育,無節制地滿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下,無一定的生活常規和行為准則,則是孩子產生任性的溫床。
2、由於幼兒自製力差,情緒不穩定,易沖動,思維帶有片面性與刻板性。有的父母用訓斥、打罵等粗暴方法壓制孩子的正當需要和意見或對待孩子的缺點,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以執拗來抗粗暴,發泄不滿,更助長了孩子任性行為。
3、孩子不聽話,父母的要求和願望難以實現,有的父母感到無奈,於是對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導致任性的形成。
二、關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反抗期」
在對待孩子任性的問題時,充分理解幼兒獨立性的發展規律是至關重要的。
在幼兒成長過程中,3-4歲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這時期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樣聽話,經常和大人「鬧獨立」,總是力圖擺脫大人的約束。有時好像故意與大人「鬧獨立」,總是力圖擺脫大人的約束。有時好像故意與父母和老師作對,你讓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讓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往往到4-5歲時這種情形依然延續,孩子經常表現出不服管教的特性。當大人提出某種要求時,他們往往會說「我不」或「不要你管」,如果大人加以干涉,孩子就容易變得非常暴躁。孩子的這種獨立性傾向常常被大人們認為是不聽話,實際上這是孩子的「反抗」心理,是獨立性個性品質發展的重要標志,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發育現象。此時,如果對孩子橫加干涉或者責罵懲罰,孩子可能會暫時變得聽話但同時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則受到傷害,獨立性的發展便會停滯不前。正確的做法是: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關注幼兒的反抗心理的同時,對孩子的合理行為與要求,既要滿足且要鼓勵;對幼兒的不合理要求則要採用適當方式加以引導,避免採用強硬手段。其實孩子有點「不聽話」並非壞事,往往這種孩子興趣廣泛,有獨立見解,適應環境的能力強,心理發展也較健康。而一個一切聽從大人安排的特別聽話的孩子已經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同樣是有問題的孩子。
三、正確冷靜地對待幼兒的任性行為
當孩子提出不合理、過分的要求時,家長應注意採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給孩
(1)轉移注意
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為新鮮的事物所吸引,要善於把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堅
持的事情上轉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轉移後,很快會忘記剛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如在玩具商場里,孩子一定要買一個上百元的變形金剛,而家裡已有不少類似的玩具,這時家長不要直接回答買還是不買,可以引導孩子:「前面還有更好玩的東西,我們趕緊去看看。」孩子一般會相信商店裡還有更好的東西,這樣家長可以帶著孩子邊走邊看邊講解,孩子很容易會將剛才的事情忘掉。
(2)預先提示
在家長已掌握自己孩子任性行為規律後,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
任性的發作。如:每次帶孩子上街,經過小商店總是哭鬧著要買雪糕吃,應在上街之前就跟孩子說好:「今天上街經過小店可以不吃雪糕,就帶你出去。」
(3)冷處理
當孩子由於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或打滾撒潑時,大人可暫時不予理睬,
給孩子造成一個無人相助的環境,不要露出心疼、憐憫或遷就,更不能和他討價還價。當無人理睬時,孩子自己會感到無趣而作出讓步。事後,家長對孩子簡單而認真地說明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並對他說:「相信你以後會聽話的」之類的話來鼓勵他。
(4)激將法
利用孩子的好勝心理,激發起他們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孩子在每餐吃
東西後都習慣不擦嘴巴,還任性地說:「我不喜歡擦。」家長可以說:「你不是說你像白雪公主的嗎?我看白雪公主就比你干凈。」
(5)適當懲罰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夠的,適當懲罰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
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吃早飯,家長既不要責罵,也不要威脅,只需飯後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來。孩子餓時,告訴他肚子餓是早晨不吃飯的結果,孩子嘗到餓的滋味以後就會按時吃飯了。
總的來說,孩子的任性行為一旦出現,也不必太緊張,重要的是疏導。切不可時而抓緊教育,時而放鬆教導,憑大人的情緒決定教育態度。對孩子的任性行為切勿姑息,不允許的行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鬆。家長給孩子提出的要求應讓孩子有信心可以達到、易於被孩子接受。這種明確的是非觀念,會使孩子確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態度堅決。孩子那種「我獨占」、「我為主」、「服從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為,將隨著良好環境與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❷ 3歲男孩如何教育
男孩和女孩是如此不同,養育他們也需要不同的規則和技巧。你要好好把握噢!
你可能覺得男孩總是很調皮,總是給你惹麻煩。有時他還很固執,不聽你的話。其實,有些行為恰恰因為他是男孩。讓我們讀懂我們的男孩子,然後你要做到:
多擁抱你的男孩
誤區:剛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小男孩已經開始東張西望了,但他很少專注媽媽,他大概不需要媽媽抱他。
事實:男孩需要更多的擁抱。1歲半之前,怎麼寵愛你的兒子都是不過分的。他看你眼睛的時間少,看起來好像更少依賴你,而且容易被別的事物所吸引。比起你的臉,他更喜歡看那些移動的物體。但實際上,男孩大腦成長得比女孩慢,所以他們的情感比女孩更加脆弱,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懷。他的肌膚需要通過觸摸得到滿足,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他更想讓你帶著他四處走,所以多抱抱他吧。
理解男孩的冒險行為
誤區:男孩調皮搗蛋。帶他出去玩,他總是喜歡做一些危險動作,比如登高、從高處往下跳。媽媽們因為擔心他的安全而制止他們的行為。
事實:中國人傳統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靜,總是想辦法約束孩子的行動。其實,你應該時時刻刻想到,我們的小男孩是遠古時期的小獵人,他們需要廣闊的空間和自由的行動,他們依靠運動和攀爬來健康地發育他們的大腦。媽媽爸爸們不要束縛他。你需要在不幹涉他的前提下盡量保護他的安全,並且相信他天生的空間判斷能力。同時,鼓勵你的小獵人多參加體育運動,多在戶外奔跑活動,各種感官綜合的經驗帶給他的是更健康的發展。
讓男孩走進集體
誤區:現在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出於愛護和安全考慮,很多媽媽不喜歡讓小朋友到家裡來玩,也不願意讓孩子到外面去玩。
事實:男孩天生是群居動物,他們生性成群,在群體中學會社交、學會愛、學會生活、學會責任感和道德觀,並找到自己的歸屬。如果男孩在孩提時代沒有學會處理團體中的關系,缺少團體意識,將來就不懂得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也不可能和別人保持融洽的關系。他們尋找的是能讓自己放鬆、能給他任務、能讓他感到自豪的集體。家長應該適當鼓勵他們參與積極競爭的活動,比如體育活動,讓他們從中找到自己是誰。家長也可以設計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讓他在有挑戰、感興趣的氛圍中學到能力、技巧和責任感。
❸ 三四歲的孩子到底要怎麼教育才好
如果有人問:幼兒最吸引人的階段是什麼時候?專家一定毫不猶豫地說:4歲。但是對一般的大人而言,四歲寶寶卻是最令他們頭痛了。與3歲或5歲的時候相比這下,四歲寶寶最不溫順;由於他們正處於所謂「精力旺盛年齡」,身體的一切機能都生氣勃勃地向各方面開始發展。
❹ 3-4歲男孩子怎麼教育
活潑的男孩子自尊心特別強,一定不能採取暴力,要來軟手段,讓他服你,這樣以後你就好管了,根據他的興趣進行正確的引導,讀一些有益的課外書,參加有益的課外活動,開始時,不要立刻限制孩子的活動。面對孩子,父母此時能做的也許只是需要一點點特別的關注。當你冷靜下來後,不妨試試下面的方法!總有一個方法會見效的!選擇玩具。比如大皮球,讓孩子用力去踢,消除他們長時間的壓抑心情。再有就是用音樂化解孩子的情緒,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即使再兇猛的野獸都會為音樂所軟化。接觸大自然。一開始的時候,可以去一些環境能吸引孩子興趣的地方,用外界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大好的自然環境中放風箏、盪鞦韆或是踢踢足球,戶外活動可以讓小寶寶徹底地釋放所有的精力。讓調皮的孩子多多動手。比如和父母分享一些做菜的技巧,共同製作他最愛吃的巧克力餅干,當他發現將所有準備的食物混合,竟如同變魔術般地變成美味的餅干時,可是會大大地引起他的興趣,藉此此舒解他的旺盛精力。帶著你家的小朋友一同上市場,他會很興奮地幫你推著購物車,幫父母算帳,這對充滿好奇心的兒童來說,會有令人驚喜的效果。這樣既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同時又起到培養良好情緒的效果。如何根據男孩子這些特點對他們施以正確的教育呢?下面給家長們提幾點建議:第一,要愛護並支持、扶植孩子對新事物的探索精神。當孩子對周圍事物發生興趣並努力想探個究竟的時候,家長對於孩子的刨根問底,不僅不應表示厭煩,而且還應予以鼓勵和回答。有些問題,家長一時回答不了,可以弄懂了再告訴他。許多著名的科學家,他們的創造發明能力就是萌芽於幼時的好奇心。家長們一定要珍惜孩子這智慧的嫩芽。在回答孩子發問時,最好是不直接給他答案,而指點他通過什麼途徑可以得到答案,比如通過實驗、找書本等,讓孩子自己去求答案。幼小的孩子,家長可以和他一起做實驗、讀書。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可以培養對書本的感情,對學習的興趣,認識讀書的意義和好處,即么,他上學讀書時就不會覺得枯燥乏味了。對於孩子拆毀玩具、用具的行為,不要濫加責罰,要具體分析。對於其探索精神予以肯定,但同時又要注意教育他愛惜物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有些孩子拆卸玩具、用具,是出於好奇,想弄清其內部結構、工作原理;有些孩子還別出心裁把玩具改作他用,這是他創造力的萌芽,只要不是成心毀壞,不應橫加指責,而應當給予正確指導。但也要注意,有些孩子拆毀用物,純屬破壞行為,如砸椅子摔碗等,對此,家長切不可姑息,須嚴厲批評制止之。總之,對男孩子的「越軌」行為,一定要客觀地分析其動機,著眼點在肯定、發揚其積極方面,在此前提下加以正確引導,孩子感到你理解他、尊重他,他就會聽你的話,用正確的手段去探索事物的。
❺ 怎樣教育三歲的男孩子
男孩和女孩是如此不同,養育他們也需要不同的規則和技巧。你要好好把握噢!
你可能覺得男孩總是很調皮,總是給你惹麻煩。有時他還很固執,不聽你的話。其實,有些行為恰恰因為他是男孩。讓我們讀懂我們的男孩子,然後你要做到:
多擁抱你的男孩
誤區:剛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小男孩已經開始東張西望了,但他很少專注媽媽,他大概不需要媽媽抱他。
事實:男孩需要更多的擁抱。1歲半之前,怎麼寵愛你的兒子都是不過分的。他看你眼睛的時間少,看起來好像更少依賴你,而且容易被別的事物所吸引。比起你的臉,他更喜歡看那些移動的物體。但實際上,男孩大腦成長得比女孩慢,所以他們的情感比女孩更加脆弱,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懷。他的肌膚需要通過觸摸得到滿足,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他更想讓你帶著他四處走,所以多抱抱他吧。
理解男孩的冒險行為
誤區:男孩調皮搗蛋。帶他出去玩,他總是喜歡做一些危險動作,比如登高、從高處往下跳。媽媽們因為擔心他的安全而制止他們的行為。
事實:中國人傳統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靜,總是想辦法約束孩子的行動。其實,你應該時時刻刻想到,我們的小男孩是遠古時期的小獵人,他們需要廣闊的空間和自由的行動,他們依靠運動和攀爬來健康地發育他們的大腦。媽媽爸爸們不要束縛他。你需要在不幹涉他的前提下盡量保護他的安全,並且相信他天生的空間判斷能力。同時,鼓勵你的小獵人多參加體育運動,多在戶外奔跑活動,各種感官綜合的經驗帶給他的是更健康的發展。
讓男孩走進集體
誤區:現在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出於愛護和安全考慮,很多媽媽不喜歡讓小朋友到家裡來玩,也不願意讓孩子到外面去玩。
事實:男孩天生是群居動物,他們生性成群,在群體中學會社交、學會愛、學會生活、學會責任感和道德觀,並找到自己的歸屬。如果男孩在孩提時代沒有學會處理團體中的關系,缺少團體意識,將來就不懂得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也不可能和別人保持融洽的關系。他們尋找的是能讓自己放鬆、能給他任務、能讓他感到自豪的集體。家長應該適當鼓勵他們參與積極競爭的活動,比如體育活動,讓他們從中找到自己是誰。家長也可以設計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讓他在有挑戰、感興趣的氛圍中學到能力、技巧和責任感。
理解男孩的固執
誤區:一個2歲的小男孩一直想登上一個高高的童話城堡。但他太小了。媽媽告訴他你現在還不能玩這個。但男孩好像沒聽見,還在看城堡。媽媽硬拉著孩子離開。
事實: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去嘗試,這是睾丸素的作用。從襁褓期開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樣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歡接受他人的幫助。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卻不能夠很快地接受,他還是要堅持不斷地嘗試。男孩子對自己情緒的處理,比女孩子緩慢許多。這時,媽媽應該相信我們的小獵人對自己的判斷能力,並且給他足夠的時間調整自己的心態。他接受事實後,會自己離開的。而你硬把他拉走、或者強迫他接受你對他的幫助,才會使他產生真正的挫折感。
知道他的聽力不如你
誤區:你說了好幾遍,他也沒聽見。你覺得他是故意的不聽你的話,所以你很生氣。
事實:他就是沒聽見。男孩的聽力不如女孩好,特別是在他們非常專注地干一件事情的時候,根本聽不到第二種聲音。這時,你不要呵斥他,你越呵斥,他越排斥這種陌生的噪音。你應該走過去、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抓住他的手,對他溫和地講話,讓他同時有視覺、觸覺和聽覺的刺激,他才會從其他事情上把注意力轉到你身上。
體諒男孩的特殊表達方式
誤區:對你不滿意,或者自己的心情不好,他就摔門、砸東西、喊叫、甚至敲牆。於是你訓斥他,展開一場嗓門兒的比賽。
事實:由於體內睾丸素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憤怒,更需要發泄,侵略、冒險和競爭是男孩的天性。男孩是用身體來表達他的情感的。他不會像女孩一樣,能用語言表達出「我生氣了」「我很難過」等情緒,即使表示對你的愛,他可能也只是拉拉你的衣角。有時男孩在非常高興的時候也摔東西,這都是睾丸素的作用,是這個小男子漢成長中的正常行為。2~5歲男孩會越來越多地顯露自己的個性,這時,孩子容易發火,爸爸媽媽不要壓制他的反抗,否則可能會破壞他一生的性格。你應該告訴他什麼是更好的表達方式,他有能力、有責任也有時間去調整自己。同時給他發泄的機會,允許他喊叫,甚至指定一樣東西比如沙發或者沙袋等,讓他捶打。
給男孩優秀的男性偶像
誤區:男孩的世界裡總是有很多女人,媽媽、姥姥、奶奶、保育員、幼兒園老師等。這些女人會給孩子最好的照顧,他還需要什麼?
事實: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男孩總是要在身邊尋找一位男性作為榜樣來效仿。在過去,家庭中的男性成員往往充當這個角色。如今獨生子女家庭,多數男孩缺少叔叔、舅舅這樣的男性親屬。男性榜樣有可能是家庭的朋友或者孩子的老師。當男孩說「我喜歡某位男性」或「***很不錯」等話語時,父母就需考察此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否可以認同。因為男孩子已經把他作為了榜樣。
幫助男孩表現自己的同情心
誤區:小貓咪病了,鄰家小女孩不斷地撫摸著小貓咪,表現出無限的同情。兒子卻冷眼旁觀,表示男孩生性冷酷。
事實:男孩同樣有同情心,只是現實社會嚴重抑制了他們的同情心。男孩很少像女孩那樣用語言和傾聽來表達自己的關切,他們更注重自己能夠為對方做些什麼具體的事情、給予對方切實的幫助。當你情緒不好或者身體欠佳的時候,女兒也許會陪伴著你,給你說些甜蜜的話語,兒子卻會用實際行動表達他對你的關愛。也許他會笨手笨腳地給你倒一杯水,也許他會積極地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表示他不用媽媽操心。了解男孩的這一特點,也有助於我們理解自己家庭中的成年男性,比如父親和丈夫。下一次你期待鮮花的時候,愛人卻給你買來烤鴨,也許你會少一些怨氣,多一分感激。
幫助男孩認識他們的英雄主義
誤區:4歲的兒子做什麼事情都喜歡首當其沖。這孩子太莽撞了。
事實:這是男孩一種本能的反應。男孩通過「自我犧牲」來發現「我是誰」和自己的「個人力量」。他們在共同奮斗中和諧友誼,可以為了理想獻身。所以家長要告訴他們冒險和使命的衡量標准,並給他們安排一些諸如「倒垃圾」的小任務,告訴他這些小任務也可以讓家人很舒服。衣食無憂、萬事不用自己操心的男孩只能學到很少的冒險精神,缺乏使命感。父母要鼓勵男孩去發現自我價值並實現它。在鼓勵中,告訴他最有意義的是實現價值的過程,而不是最後的結果。
教男孩學會自律
誤區:鄰家小妹妹剛走進房間,兒子就揮起手中的「金箍棒」打過去。不懂禮貌的孩子應該狠狠教訓他。
事實:男孩有很強的進攻性,父母應該教育我們的孩子懂得自己的價值,了解一種規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我們可以通過教男孩懂得價值觀、道德觀實現他的自律。電視節目、好的故事都可以告訴他什麼行為是好的。
❻ 三歲的男孩應該怎樣教育
三歲的男孩可以這樣教育:
1、家長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孩子3歲了,模仿能力很強,這時,家長想教育好孩子,需要從自身做起,比如吃飯不看電視、不多說話,早睡早起等,孩子看到家長的做法,也會跟著學習。
2、多讓孩子參與實踐。
3歲的孩子動手能力很強,在教育孩子時,要多讓孩子參與實踐,比如讓孩子自己拿碗筷、搬凳子等,要讓孩子體驗到動手的樂趣。但是一些危險的事情,比如拿熱水杯等就要小心了,大人必須幫忙。
3、多通過游戲教育孩子。
3歲左右的孩子非常喜歡游戲,通過游戲教育孩子,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適合那些不喜歡被管教的孩子,通過比如模擬廚房等游戲,讓孩子學會做家務等。
4、適當的懲罰孩子。
在對3歲左右孩子進行教育時,如果孩子非常不聽話,可以適當是進行懲罰,雖然3歲的孩子已經發育到能夠承受面壁3分鍾的懲罰了,但是為了避免事態的嚴重發展,還是讓孩子少受點挫敗的折磨為好,盡早結束懲罰,想辦法讓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
❼ 三歲男孩如何教育
1、讓兒子自由地釋放出所有的情感。如果之前男孩子表現出膽小、羞澀,都會被嘲笑,現在不要嘲笑他,讓他大膽發泄。
2、和兒子探討事情。這會幫助他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男孩子在這兩種能力上,往往會被同齡的女孩子甩在後面。
3、給予兒子親吻和擁抱。不要覺得這只是女孩子的專利,不要害怕這樣會讓男孩子變得娘娘腔,你的親吻和擁抱,無形中會把濃濃的愛傳遞給他,讓他感覺到受重視。
4、如果他喜歡玩那些抱在手裡的玩具和娃娃――很好,培養那種安靜斯文的氣質。如果他不喜歡,不要強迫,隨他自己,願意玩什麼就玩什麼,不要控制。
5、不要害怕表達你的情感。看到兒子不在你的視線范圍內,你會有什麼表現?是不是很容易就會發火,然後大聲地喊他的名字?事實上,你的生氣掩蓋不了你的恐懼。如果你對他表現出你的真實情感,他反而會學著表達自己的情感,所以不要掩藏,告訴他你看不到他,真的很害怕。
6、明確規則,讓他有章可循。在相同的環境中,男孩子更容易感受到不安全,產生恐懼感。他們急切地想要知道周圍環境的潛在規則是什麼,自己會不會得到公正的對待。
7、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齡,男孩子卻往往表現出一種冷淡,無所謂的態度。所以從小就應該和孩子一起,養成愛學習、愛讀書、愛交朋友的好習慣,讓他對學習、社交產生一種期望。
8、教導兒子不要搶東西。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你要先問兒子,什麼玩具是他可以和朋友一起玩的,什麼玩具是不能讓別人碰的,然後把要獨享的玩具放起來,避免沖突的發生。
❽ 如何教育3歲的男孩太調皮
這個時期的孩子大多數都很調皮的,父母不能硬性強迫,要善於和孩子溝通。
第一,家長應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行為界限,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要讓孩子明白,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並鼓勵他堅持執行。
不能總跟孩子說:「就今天這一次啦」、「下不為例啦」。
對孩子超越行為界限的事,決不能遷就,否則,只會嬌慣孩子,助長孩子的任性毛病,以後難以改正。還須注意的是:父母必須一致。
第二,在孩子任性時,父母要善於把孩子的興趣引開去,以轉移他的任性。例如,孩子進入超市,吵著要買糖果,看見氣球,又鬧著要氣球,此時,父母可設法讓孩子去觀察某一事物,使他忘掉剛才哭喊著要的糖果、氣球。
第三,父母要注意教育方法,要有耐心。當孩子哭鬧時,父母可採取漫不經心的態度,讓孩子感到,他的哭鬧嚇唬不了誰,讓他漸漸安靜下來。有的孩子自尊心太強,父母可適當給他一個「台階」,幫他「收場」,然後再通過「擁抱——對視——談話」的方式進行教育。
擁抱,可使孩子感受到,雖然他做了錯事,父母還是愛他的,使孩子對父母不產生抵觸情緒。
對視,可讓孩子從父母的眼神中,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和對他任性的不喜歡。
談話,要簡短明了,使孩子在保持自尊心的前提下,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今後該怎麼做。
❾ 三歲男孩怎麼教育引導
一、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
3歲寶寶在語言上大約可以掌握300個詞,這個階段要多和寶寶聊天,促進寶寶的語言發展能力。
每天可以陪孩子臨睡前看一篇小故事繪本,也可以在臨睡前給孩子播放一些科學類的故事,在講故事的時候,可以故意不講出自己的結尾來,而是和讓孩子去編故事,哪怕編的不好,媽媽也要及時鼓勵:這一點媽媽還沒有想到,你編故事編的真不錯。
早教聖經《卡爾威特的教育》里,老卡爾和妻子就是這樣訓練小卡爾的語言能力和想像力的。
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的專注力也需要開始培養。蒙特梭利教育中曾經描述過這樣一件事情,一位老師看到一個小女孩非常專注地搭積木,不斷地把積木在各個角度搭好,然後再拆掉,再慢慢搭好,再拆掉,那位老師默默地數著小女孩搭了幾次,最後發現小女孩居然搭了42次,直到最後一次,小女孩才如夢初醒般,特別滿足地看看周圍,露出開心的微笑。
3歲的寶寶,正處於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會非常專注的時期,他們可以很專注地玩一件玩具,盡管這個玩具在大人眼裡可能會枯燥無味,但,不要打擾他,讓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注意:這時不要一會喊孩子喝水,一會讓孩子去小便,一會招呼孩子玩別的,當孩子很專注做一件事時,最好默默陪伴,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三、培養孩子的情商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李玫瑾教授曾經講過:孩子一定要在小時候培養好情商,不然等到大了就很難再培養那種親密度了。從寶寶的認知角度講,3歲寶寶正是不斷探索吸收這個世界的階段,這個階段他吸收到什麼,對於之後的生活習慣和情感表達習慣都有深遠的影響。
3歲寶寶因為自身能力達不到,但是認知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很容易出現達不到目的又說不清,就直接動手或者哭鬧來解決問題的現象。
針對這種現象:
父母應該教會孩子怎樣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想要的,如果一時半會說不清,教會孩子求助大人或者父母;
平時可以有意引導:寶寶你是不是想和涵涵一起玩球?那你可以對涵涵說:我們一起玩球可以嗎?遇到各種情況下,都不妨引導一下孩子,慢慢地,孩子就能准確說出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了。
當孩子因為達不到目的哭鬧時可以暫時迴避,讓孩子釋放情緒,等孩子釋放好情緒後,告訴孩子,這樣哭鬧解決不了問題,遇到問題時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媽媽可以答應或者不答應,但是哭鬧,最後的結果是媽媽不會答應。
ps:父母在面對孩子請求時,要實行一致性原則,不要兩人標准不一致,或者朝令夕改,讓孩子不知道該聽誰的。
四、3歲寶寶的體能教育
根據教育部公布新修訂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3歲孩子每日運動時間應為3個小時,包括戶外運動2個小時,室內1個小時。
孩子的戶外運動可根據季節不同,選擇不同的時間段,夏季選擇在早上以及下午4、5點左右背蔭的地方;冬季可以選擇在中午太陽好的時間,帶孩子在戶外踢球,騎車子,放風箏以及和其他小朋友之間的互動;
孩子在室內時,不妨給孩子買一些需要精細動作的玩具,像串珠子,搭積木等訓練寶寶的精細動作發育;
❿ 我們是年輕父母,有3歲男孩子有哪些教育方法
不報,讓孩子玩個夠,這個年齡階段玩音樂玩繪畫比技能學習要重要,而且這樣產生的學習興趣遠比參加興趣班的要強大,且持久,而一旦進行技能化學習,原有的興趣反而容易消退。 音樂技能的學習安排在五歲左右開始為好(那時手指肌肉力量才會結實有力一點),而繪畫技能的培養最好在七歲後開始為宜(過早會影響孩子的繪畫創造性)。幼兒從2歲開始畫線狀團,3歲左右開出有了運筆意識,畫的形狀成了不規則的梨型、圓形以及其他的簡單形狀。這個時期過後,兒童會不斷要求大人給畫,他開始意識到自己能力有限。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兒童又開始自己畫。此時兒童基本從宏觀的角度來觀察事物,能畫出一個事物的基本輪廓,畫人能畫出頭部、四肢和軀干,但沒有多少細節內容。接著,他開始把握細節,對微妙的神態也有了感覺,他們的畫也變得生動奇妙。這時兒童基本上已經進入了小學。 而且如果你想讓孩子在這些方面有所發揮,那麼在未來技能學習開始之前就要給孩子一個醞釀期,這樣將來就能順其自然的過渡到技能學習。准備期不足,孩子將來的學習動機會大打折扣的。 而三歲開始孩子的社會性開始大大發展,倒不如在敏感期內做敏感的教育,這樣才事半功倍。要讓孩子在集體中學會如何交往,遇到矛盾如何化解和處理,這對他將來適應校園生活也是很有好處的。對情商也是一種大大提高。有時候情商比智商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