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氣相色譜測定脂肪酸組成!!~
如果有GC-MS總離子流圖,必然有質量色譜圖,根據質量色譜峰面積定量吧,加入樣正因子會更精確不過一般不用GC-MS做定量,脂肪酸甲酯用GC-FID定量就可以了
Ⅱ 脂肪可用什麼試劑來檢測檢測過程是什麼
用蘇丹Ⅲ或蘇丹Ⅳ染液
步驟:
1:首先取一粒浸泡過的花生種子,右手持刀片,將子葉削去一片,形成一個平面。
2、用滴管在花生子葉薄片上滴上幾滴蘇丹3染液,染色兩到三分鍾。
3、用吸水紙吸去薄片周圍多餘的染液,滴上1到2滴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4、製成臨時裝片。
5、用高倍鏡觀察。
注意事項: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會導致觀察時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使用顯微鏡觀察
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劑染色時間不同
Ⅲ 脂肪檢測方法
體內脂肪的方法,脂肪含量越來越受到重視,所以脂肪檢測非常重要,如果脂肪含量高,一定要通過嚴格控制飲食以及適量的運動,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脂肪增多容易患心腦血管疾病。
常規的脂肪檢測方法,需要到醫院做脂肪肝的檢查,可以做肝臟的超聲,脂肪肝的患者往往脂肪都是增多的,通過肝臟的超聲可以判斷是輕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還是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的人往往體內脂肪是很多的。
脂肪檢測方法可用索式提取法:
一、索式提取法(經典方法)
1、原理:
樣品經前處理後,放入圓筒濾紙內,將濾紙筒置於索式提取管中,利用乙醚或石油醚在水浴中加熱迴流,使樣品中的脂肪進入溶劑中,回收溶劑後所得到的殘留物,即為脂肪(粗脂肪)
採用這種方法測出遊離態脂,此外還含有磷脂、色素、蠟狀物、揮發油、糖脂等物質,所以用索氏提取法測得的脂肪為粗脂肪。
2、 適用范圍與特點
索氏提取法適用於脂類含量較高,結合態的脂類含量較少,能烘乾磨細,不宜吸濕結塊的樣品的測定。此法只能測定游離態脂肪,而結合態脂肪無法測出,要想測出結合態脂肪需在一定條件下水解後變成為游離態的脂肪方能測出。
另外此法是經典方法,對大多數樣品結果比較可靠,但需要周期長,溶劑量大。
Ⅳ 脂肪酸值的測定國家標准
法律分析:肪酸值是糧食品質劣變的靈敏指標之一.我國目前的測定方法GB5510-85是採用苯提取脂肪酸、GB/T15684-95是採用無水乙醇提取脂肪酸,國際標准ISO7305:1998是用95%乙醇提取脂肪酸.為了與國際標准接軌,對三種標准方法進行對照實驗,並將提取的脂肪酸進行氣相色譜分析,得出方法之間的差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下列活動,應當遵守本法:
(一)食品生產和加工(以下稱食品生產),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以下稱食品經營);
(二)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
(三)用於食品的包裝材料、容器、洗滌劑、消毒劑和用於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以下稱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經營;
(四)食品生產經營者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五)食品的貯存和運輸;
(六)對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安全管理。
Ⅳ 求:實驗方法~皂粒中的脂肪酸含量如何測定非常謝謝
使用高壓鍋在121度的溫度下,用0.5N的硫酸水解澱粉,時間:10min。把澱粉水解成葡糖糖,用碘液檢查澱粉是否水解徹底,後用鹼液中和。然後,加入醋酸鉛、硫酸鈉去除雜質、鉛等。定容250ML.。過濾,取濾液用來檢測總糖的含量,然後取另一份濾液用直接滴定法測定還原糖的含量,總糖減去還原糖就等於用酸水解以後的葡萄糖含量,乘以0.9就是澱粉的含量。關鍵控制的環節是盡量控制好樣品水解的程度,因為馬鈴薯中含半纖維素較多,容易被水解掉,產生誤差。
Ⅵ 脂肪酸酸價的測定方法
1、油脂中游離脂肪酸的多少與酸價有直接關系,所謂酸價,是中和一克油脂中的游離脂肪酸所需要氫氧化鉀的mg數。
2、測定酸價時加入乙醇主要是起到稀釋的目的。
Ⅶ 游離脂肪酸測定是什麼
游離脂肪酸測定是ation fatty 前者根據茶葉中游離脂肪酸能用石油醚提取的原理,萃取出的游離脂肪酸經甲酯化後,用氣相色譜分離和檢測。
常用氣相色譜法和薄層色譜法。前者根據茶葉中游離脂肪酸能用石油醚提取的原理,萃取出的游離脂肪酸經甲酯化後,用氣相色譜分離和檢測。後者用氯仿一甲醇萃取、濃縮後,在硅膠G薄板上點樣,用正己烷,乙醚,甲酸混合液展譜,經顯色後,可在薄層掃描儀上檢測。
概述
臨床上將10個碳原子(C10)以上的脂肪酸稱為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主要由儲存於脂肪組織中的甘油酯分解釋放入血。
FFA是血液中能直接參與代謝的脂質,被骨骼肌、心肌、腦和其他組織吸收、利用。FFA是人體提供能量的物質來源,是最活躍的代謝物,同時參與細胞增殖、炎症反應、激素調控等。
Ⅷ 脂肪檢測的原理是什麼實驗操作流程
脂肪檢測方法可用索式提取法:
一、索式提取法(經典方法)
1、原理:
樣品經前處理後,放入圓筒濾紙內,將濾紙筒置於索式提取管中,利用乙醚或石油醚在水浴中加熱迴流,使樣品中的脂肪進入溶劑中,回收溶劑後所得到的殘留物,即為脂肪(粗脂肪)
採用這種方法測出遊離態脂,此外還含有磷脂、色素、蠟狀物、揮發油、糖脂等物質,所以用索氏提取法測得的脂肪為粗脂肪。
2、 適用范圍與特點
索氏提取法適用於脂類含量較高,結合態的脂類含量較少,能烘乾磨細,不宜吸濕結塊的樣品的測定。此法只能測定游離態脂肪,而結合態脂肪無法測出,要想測出結合態脂肪需在一定條件下水解後變成為游離態的脂肪方能測出。
另外此法是經典方法,對大多數樣品結果比較可靠,但需要周期長,溶劑量大。
二、實驗操作流程
1、濾紙筒的制備
將濾紙剪成長方形8×375px ,捲成圓筒,直徑為150px,將圓筒底部封好,最好放一些脫脂棉,避免向外漏樣。
2、稱取樣品,將樣品烘乾磨細,稱取一定量與紙筒封好上口,最好用測定水的樣品。
3、索式抽提器的准備
索氏抽提器由三部分組成,迴流冷凝管、提取管、提脂瓶組成。提脂瓶在使用前需烘乾並稱至恆重。其它要乾燥。
4、抽提
將裝好樣的紙筒放入抽提管 , 倒入乙醚,乙醚的量從提取管加入,加入的量為提取瓶體積的2/3 接上冷凝裝置,在恆溫水浴中抽提,水浴溫度大約為55℃左右,可用濾紙檢驗,理論值抽提6-8小時,實際值3-4小時,但也根據樣品性質來決定。
5、回收乙醚
當乙醚在提取管內即將虹吸時立即取下提取管,將其下口放到乙醚回收瓶內,使之傾斜,然後將提取瓶放到100-150℃烘箱烘至恆重。
6、計算
脂肪%= (W2-W1)/W x 100
W2——瓶和樣品重(g)W1——瓶子重量(g) W——樣品重量(g)
或:脂肪%=(抽提後濾紙與樣品重量—抽提前濾紙重量)/樣品重量 × 100
濾紙筒應事先放入燒杯與100-105℃烘箱烘至恆重。
(8)脂肪酸的檢測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索式提取法注意事項
(1)樣品應乾燥後研細,裝樣品的濾紙筒一定要緊密,不能往外漏樣品,否則重做。
(2)放入濾紙筒的高度不能超過迴流彎管,否則乙醚不易穿透樣品,使脂肪不能全部提出,造成誤差。
(3) 碰到含多糖及糊精的樣品要先以冷水處理,等其乾燥後連同濾紙一起放入提取器內。
(4) 提取時水浴溫度不能過高,一般使乙醚剛開始沸騰即可(約45℃左右),迴流速度以8-12次/時為宜。
(5) 所用乙醚必需是無水乙醚,如含有水分則可能將樣品中的糖以及無機物抽出,造成誤差。
(6) 若用干樣品測定脂肪,可按下式計算原來樣品脂肪的含量
脂肪(%)= (W1-W2)(100-A) / W
A— 100克樣品中水分的含量(g)
(7) 冷凝管上端最好連接一個氯化鈣乾燥管,這樣不僅可以防止空氣中水分進入,而且還可以避免乙醚揮發在空氣中。這樣可防止實驗室微小環境空氣的污染,如無此裝置,塞一團干脫脂棉球亦可。
(8)如果沒有無水乙醚可以自己制備,制備方法如下:在100ml乙醚中,加入無水石膏50克,振搖數次,靜止10小時以上,蒸餾,收集35℃以下的蒸餾液,即可應用。
(9)將提取瓶放在烘箱內乾燥時,瓶口向一側傾斜45度防止揮發物乙醚易與空氣形成對流,這樣乾燥迅速。
(10)如果沒有乙醚或無水乙醇時,可以用石油醚提取,石油醚沸點30-60℃為好。
(11)使用揮發乙醚或石油醚時,切忌直接用火源加熱,應用電熱套、電水浴、電燈泡等。
(12) 這里恆重的概念有區別,它表示最初達到的最低重量,即溶劑和水分完全揮發時的恆重,此後若在繼續加熱,則因油脂氧化等原因會導致重量增加。
(13) 在乾燥器中的冷卻時間一般要一致。
Ⅸ 短鏈脂肪酸檢測
用外標用內標若沒照品用面積歸化比較粗糙
Ⅹ 心型脂肪酸結合蛋白檢測方法有哪些
心型脂肪酸結合蛋白檢測方法有:
用兩種hFABP特異性單克隆抗體通過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漿和血清hFABP濃度。可以用全血樣本進行一步免疫色譜分析法來快速測量hFABP;獲得血清hFABP水平定性數據需要15分鍾。利用面板試驗,初步結果顯示對AMI檢測的靈敏度高(93%)但是特異性低(43%)。hFABP在血漿和血清中的正常范圍根據試驗和方法而定。1991年,Tanaka等人報告正常范圍為0.0-2.8μg/l;1991年,Tsuji等人報告正常范圍為0.0-0.6μg/l,而1997年,Wodzig等人認為正常范圍是0.3-5μg/l。1995年,Ohkaru等人報告100位健康受試者的男女平均血漿hFABP水平分別為3.60±1.73和3.73±1.92 ng/ml。Hasegawa等人的報告中,兒童的基線血清hFABP水平與以前報道的成人基線血清hFABP水平一致(平均值= 3.8,范圍= 1.9-5.5ng/ml)。在不同研究中臨界濃度不同,從6.2 ng/ml到19μg/l。生理血漿hFABP濃度很可能由損壞的骨骼肌細胞不斷釋放這種蛋白質引起。
用心臟屍檢材料進行AMI病理確診。可以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通過顯微鏡或肉眼診斷。對於顯微鏡測定,運用組織切片蘇木精-伊紅染色。對於宏觀診斷,運用氮藍四唑染色法;該技術反映這種酶的細胞內活動。在活組織中,這種酶把NBT轉化成深藍色不溶性色素(甲瓚),而梗塞組織不會被染色。在AMI後4-6小時後這兩種技術都會變成陽性。抗hFABP抗體用於屍檢材料可以作為症狀發作後4小時內確診梗塞的方法。Kleine等人和Watanabe等人證明抗hFABP抗體比蘇木精-伊紅或NBT染色法檢測屍檢材料AMI細微變化或非常微弱或最新(<4小時)AMI症狀更靈敏。
心型脂肪酸結合蛋白(hFABP)是心臟中富含的一種新型小胞質蛋白。它具有高度心臟特異性(也就是主要在心臟組織中表達),但在心臟以外的組織中也有低濃度表達。心肌缺血性損傷出現後,hFABP可以早在胸痛發作後1-3小時在血液中被發現,6-8小時達到峰值而且血漿水平在24-30小時內恢復正常。心臟脂肪酸結合胞質蛋白由132個氨基酸組成,分子量為15 kDa。心型脂肪酸結合蛋白(hFABP)基因位於染色體I上。它是心臟最豐富的蛋白質之一。hFABP結合兩個脂肪酸分子並參與脂肪醯基輔酶A的運輸,活躍於氧化過程,從而在線粒體中產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