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實證論文方法有哪些

實證論文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07 21:32:28

1. 本科畢業實證論文模型都有哪些

模型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簡單的圖表和指標,一般的問卷調查結果的展示都會採取這種方式,生動形象。

第二個層次,描述性統計,分析數據分布特徵。

第三個層次,計量分析,建立模型。而計量分析又可以分為幾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簡單回歸,包括雙變數、多元回歸,基本計量問題(共線性、異方差、自相關)的處理。

第二層次更專業點兒,包括模型設定誤差檢驗與模型修正、特殊數據類型(時間序列、虛擬變數、面板數據等)的模型選擇和處理、聯立方程、VEC模型、VAR模型、條件異方差模型等;第三層次包括有序因變數、面板VAR、神經網路、分位數模型、季節調整模型等等。模型,建立一套研究範式,然後按此模型進行研究。

選題與預估計

問題1:暫定一個題目(包括研究對象、研究問題、擬使用的理論或方法等方面,可使用副標題,副標題一般指向研究方法或研究角度)。

問題2:給出研究目標與研究問題,並初步進行回答(研究之前必須要有預設的初步結論。所謂「實證分析」,可以將其看作是對所提出的初步結論的檢驗)。

問題3:給出文獻綜述(要求:①文獻綜述的內容必須與你的研究緊密相關,即根據自己研究的問題或內容梳理、概括相關文獻(要注意相關性);②文獻綜述要能構成你研究的基礎,可將其視為你的研究的理論知識平台或背景;③文獻綜述必須能夠引出你所研究的問題,即根據自己的邊際貢獻或研究特點評述已有文獻(要注意針對性))。

問題4:論證你所研究的問題以及其重要性(先列出「重要性」的論點,然後給出相應的論據)。

問題5:嘗試運用計量軟體(如:Eviews、SPSS、STATA或R)導入數據,對數據進行初步描述性分析與預估計。

2. 論文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01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通常指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的心理活動的方法。它是有計劃、有目的並且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歷史狀況或現實狀況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了觀察法、歷史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且對調查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02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啟發人們的思維、導致新的發現這幾個方面的作用。常見的觀察方法有:核對清單法;級別量表法;記敘性描述。觀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去感知觀察對象。

03
【實驗法】
實驗法是研究者有意改變或設計的社會過程中了解研究對象的外顯行為。實驗法的依據是自然和社會中現象和現象之間相當普遍存在著的一種相關關系——因果關系。其主要特點是:主動變革性、控制性、因果性。實驗法有實驗室實驗法與自然實驗法兩種,實驗室實驗法便於嚴格控制各種因素,並通過專門儀器進行測試和記錄實驗數據,一般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自然實驗法比較接近人的生活實際,易於實施。

04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既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又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還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並且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文獻法是一種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學研究方法。

05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認識客觀現象,向人們提供實在、有用、確定、精確的知識研究方法,其重點是研究現象本身「是什麼」的問題。實證研究法試圖超越或排斥價值判斷,只揭示客觀現象的內在構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聯系,歸納概括現象的本質及其運行規律。

06
【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是對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徵、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進行分析的方法。在企業管理上,定量分析法是以企業財務報表為主要數據來源,按照某種數理方式進行加工整理,得出企業信用結果。定量分析是投資分析師使用數學模塊對公司可量化數據進行的分析,通過分析對公司經營給予評價並做出投資判斷。定量分析的對象主要為財務報表,如資金平衡表、損益表、留存收益表等。其功能在於揭示和描述社會現象的相互作用和發展趨勢。

07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亦稱非數量分析法,主要依靠預測人員的豐富實踐經驗以及主觀的判斷和分析能力,推斷出事物的性質和發展趨勢的分析方法,屬於預測分析的一種基本方法。定性分析法主要是解決研究對象「有沒有」、「是不是」的問題。定性分析常在定量分析之前進行,它為設計或選擇定量方法提供有用的信息;但並非所有的定量分析都必須事先進行定性分析,因為有時分析對象中含有哪些組分是已知的。這類方法主要適用於一些沒有或不具備完整的歷史資料和數據的事項。

08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09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10
【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和類比法很近似。它是在實驗室里先設計出於某被研究現象或過程(即原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間接的研究原型規律性的實驗方法。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3. 寫論文的理論方法有哪些

1、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2、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啟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3、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4、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5、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6、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7、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8、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9、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10、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11、數量研究法
數量研究法也稱「統計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范圍、程度等數量關系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系、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
12、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13、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層次的科學研究活動。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創造新知識,產生出新穎而獨特的成果或產品。
14、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美國數學、通訊工程師、生理學家維納認為,客觀世界有一種普遍的聯系,即信息聯系。當前,正處在「信息革命」的新時代,有大量的信息資源,可以開發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據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的原理,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傳遞、加工和整理獲得知識,並應用於實踐,以實現新的目標。信息方法是一種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層次的規律,幫助人們提高和掌握運用規律的能力。
15、經驗總結法
經驗總結法是通過對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理論化,上升為經驗的一種方法。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是人類歷史上長期運用的較為行之有效的領導方法之一。
16、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種簡單的研究方法,它將已有的現象、規律和理論通過自己的理解和驗證,給予敘述並解釋出來。它是對各種理論的一般敘述,更多的是解釋別人的論證,但在科學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問題,揭示弊端,描述現象,介紹經驗,它有利於普及工作,它的實例很多,有帶揭示性的多種情況的調查;有對實際問題的說明;也有對某些現狀的看法等。
17、數學方法
數學方法就是在撇開研究對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況下,用數學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一系列量的處理,從而作出正確的說明和判斷,得到以數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學研究的對象是質和量的統一體,它們的質和量是緊密聯系,質變和量變是互相制約的。要達到真正的科學認識,不僅要研究質的規定性,還必須重視對它們的量進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確地認識研究對象的本質特性。數學方法主要有統計處理和模糊數學分析方法。
18、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進行思維和准確表達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學思維方法包括歸納演繹、類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辯想像、分析綜合等,它對於一切科學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19、系統科學方法
20世紀,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等橫向科學的迅猛發展,為發展綜合思維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學研究方法不斷地完善。而以系統論方法、控制論方法和資訊理論方法為代表的系統科學方法,又為人類的科學認識提供了強有力的主觀手段。它不僅突破了傳統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變了科學方法論的體系。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為經驗方法,作為獲得感性材料的方法來使用,也可以作為理論方法,作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方法來使用,而且作為後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顯。它們適用於科學認識的各個階段,因此,我們稱其為系統科學方法。
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

4. 論文寫作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詳細

一、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

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二、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

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啟發人們的思維;導致新的發現。

三、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

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

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四、文獻研究法(查找文獻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

其作用有: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五、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5. 怎麼寫好實證論文

1. 查找、閱讀文獻,用文獻管理軟體管理。一般一個完整的研究都是從查找和閱讀文獻開始的,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你才有關於做什麼研究(主題)、怎麼做研究(方法)和研究假設的想法。找文獻,國內學校基本上是百鏈+google scholar,國外學校就是學校圖書館+google scholar。然後文獻管理軟體推薦 Mendeley
2. 寫proposal. 就是把1里提到的成文,包括intro (含假設)、method和data analysis (預計要怎麼分析數據)。如果這個寫得好,那正式的文章會稍微省一點力。至於intro怎麼寫,請看答案最後的圖
3. 倫理委員會審批。不是所有學科都要,而且這個在中國尤其兒戲,約等於無,所以我見過違反研究倫理的研究。關於倫理委員會,見維基網路: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4. 做預研究。對小樣本(小樣本有多小不同學科不同、不同研究主題也不同)收集數據,並按照之前的想法進行數據預分析。如果趨勢和假設一致,繼續進行正式研究。如果沒趨勢或者趨勢和假設反了,或者重新找文獻,看是不是有自己漏了的因素沒考慮;或者改善研究方法(數據收集方法)
5. 正式研究,收集數據。在過程中或許也可以進行階段性的數據分析
6. 數據分析。先用proposal里設想的方法來分析,如果比較容易得出符合假設或者部分符合假設的結果,就可以開始寫。如果沒啥結果,就慢慢數據挖掘吧試用各種各樣方法來分析,有可能有新發現,也有可能沒有
7. 根據數據結果完善intro。如果之前寫了proposal,這個時候就是完善。如果沒寫,就是重頭開始寫。一般而言,更為重要的是研究里用到的變數之間的關系(而不是這些變數本身),在此前有什麼研究涉及到。題主在這一步,可能很多時候在導師手裡接到項目也是從收集數據開始到這一步開始寫。同時,去找擬投稿雜志的格式要求和文章來看,模仿格式、風格之餘,按照格式要求來寫。
8. 按method、result、discussion、abstract的順序完成文章。method和result是最好寫的。result按照假設的結構來寫;discussion以result為基礎同時看著intro來寫,但是和intro結構倒置,具體還是看答案最後的圖。
9. 初稿完成,然後做好起碼改5次的准備。至於英語,沒有想像的那麼困難。初稿的時候就想著把東西寫出來,是完整的句子,前一句和後一句接得上就行了。初稿之後慢慢改吧特別是第一次寫
如果真的覺得很難開始,就先寫method、result,然後再寫intro,然後discussion.但是熟練之後不推薦這么做,一來其實有點不符合倫理,二來其實這樣寫出來的文章質量可能會比按順序寫的稍差

6. 論文實證分析怎麼做

4 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

研究經濟現象的性質以及內在規定性與規律性要用定性分析,而研究經濟現象量的關系要用定量分析。

所以,你要看好自己題目研究的主體因素到底是定性還是定量。

①要保證統計方法和計量模型的合理性,即要報告相關檢驗的結果,以支撐模型和方法選擇的合理性。

②圍繞假說展開分析,其中至少要做到兩點。其一是根據前面提供的假說檢驗標准展開分析;其二是要從經驗和理論角度來審視估計結果。

7.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論文的研究方法:規范研究法,實證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思維方法,內容分析法,文獻分析法,數學方法。

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發現新現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論、新觀點,揭示事物內在規律的工具和手段。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

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實驗法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8. 什麼是實證類論文它與非實證類論文的區別是什麼

實證論文就是實證研究論文,是指研究者親自收集觀察資料,為提出理論假設或檢驗理論假設而展開的研究。具有鮮明的直接經驗特徵。其實證研究方法包括數理實證研究和案例實證研究。

它與非實證論文的區別只有一個,就是兩者基於的研究方式不同:實證研究依靠對研究對象的系統觀察來獲得研究本質;非實證研究則是基於思想(idea)、框架(framework)或者思索(speculation)。

實證研究包括兩類:

1、數理實證研究

數理實證研究比較適合研究較為復雜的問題。社會經濟制度之間存在著極為復雜的相互作用機制,而運用數學計量工具可以將有關影響因素予以固定,從而把握復雜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消除變數內生性、異方差和多重共線性問題。

但數理實證研究對於數據質量相對要求較高,數據錄入和操作錯誤往往會導致錯誤的分析結果。這就需要研究者在數據錄入中保持高度警覺,有意識地避免操作失誤。

2、案例實證研究

案例研究可以分為單個案研究和多個案研究。個案研究不僅有助於積累不同廣泛而深入的個案資料,形成對於問題的實感,也可以為調查者獲得第一手資料,從現實獲取靈感源泉。

(8)實證論文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實證論文的研究方法,實證研究法的基本步驟:

1、確定所要研究的對象,分析研究對象的構成因素、相互關系以及影響因素,搜集並分類相關的事實資料。

2、設定假設條件。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對象的行為是有其特徵所決定,試圖把所有復雜因素都包括進去,顯然是不現實也不可能的。為此,必須對某一理論所使用的條件進行設定。

當然,假設的條件有一些是不現實的,但沒有假設條件則無法進行科學研究。運用實證研究法研究問題,必須正確設定假設條件。

3、提出理論假說。假說是對於現象進行客觀研究所得出的暫時性結論,也就是未經過證明的結論。假說對研究對象現象的經驗性概括和總結,但還不能說明它是否能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

4、驗證。在不同條件和不同時間對假說進行檢驗,用事實檢驗其正確與否。檢驗包括應用假說對現象的運動發展進行預測。

9. 實證分析步驟、流程是什麼

實證分析方法:實證的分析工具
實證分析要運用一系列的分析工具,諸如個量分析與總量分析、均衡分析與非均衡分析、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邏輯演繹與經驗歸納、經濟模型以及理性人的假定等等。我們這里著重介紹在經濟學中應用最多而在前面又未曾有過說明的均衡分析、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經濟模型。
先找一篇同類型的實證論文,模仿著寫,
數據要改,圖要重新畫形勢變一下,企業資料要換。

大學畢業季,很多同學都寫不好論文。寫不好論文,不僅影響成績,也影響畢業。所以,我在此分享一點經驗給同學們。

分析論文題目。大家在選定一個論文題目之後,一定要分析論文題目的寫作重點,分清主次。

收集材料,寫讀書筆記。當大家分析過論文的主要寫作方向後,大家要開始收集與論文相關的論文材料。把自己找到與所選論文相關的材料記到讀書筆記上,以備將來寫論文的時候作為參考。

國內外研究現狀。大家要將論文中的主要研究目的找出來。然後尋找分析國內外對此題目的分析與研究。

列舉大綱。結合論文題目。開始列舉大綱。先解釋論文中相關的知識點。然後寫當前的研究現狀,接著寫某題目的問題與不足,再寫針對該問題的對策。注意,問題和對策要相對應。論文中要列舉事例、添加數據、分析的圖片等等。

開始寫論文。按照大綱開始寫論文,但是要在必要的地方加上過渡段。然後是論文的腳注,引用、參考資料、結論等。

最後,大家把排版做好。未盡事宜,請大家斧正。祝大家把論文寫得更優秀。

特別需要注意:
注意,問題和對策要相對應。
必要的地方加上過渡段

在經濟學論文中,經常會出現實證分析,那麼什麼是實證分析呢?實證分析也可稱為經驗分析,目的在於用事實來支持論文所提出的觀點或證明某一種理論,具體包括兩種分析方法,一是統計分析,其中案例分析是其中的特例(樣本只有一個),二是回歸分析。那麼畢業論文撰寫實證分析都有哪些呢?
對於某一種的觀點,只要舉出一個例子來證實就可以了(暫時可以被接受),而如果驗證的結果是事實與理論不符,應分析其可能的原因:①事實與理論不對應,該理論本來就不是解釋這種現象的;②理論不正確,只要一個反例就可否定一個理論(用事實來證偽),沒有反例的理論被認為是暫時可以接受的假說;③理論提出的背景與我國當前的現實不一致,要分析不一致的地方,然後改進理論,或提出改變現實的政策建議。
與理論分析相比,實證分析應成為寫作、選題的重點。因為理論創新很難,而實證分析則可以且能夠體現論文寫作過程中付出的工作量,使論文可較易通過。畢業論文(尤其是學士、碩士畢業論文)應以實證分析為主,實證分析的內容可包括:
1、案例的調查、分析,可包括:具有一定創新意義的案例分析,如果該案例可以否定一個理論,或者說明這個理論在某個領域不適用;具有現實意義的社會調查,如當前有關「三農」問題的調查;在一個新的領域內做的調查,別人沒有做過或很少做過,如結合自身情況對大學生借貸狀況進行的調查。
2、發現一個證據,可以證明別人已經提出的但尚未被人證明過的理論,如林毅夫(2000,p.261~295)的文章「食物的供應量、食物獲取權與中國1959~1961年的飢荒」,是第一篇用計量經濟學方法檢驗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Sen的理論(「食物獲取權的被剝奪是飢荒發生的最根本原因」)的論文,屬於實證分析中的創新。
3、用大樣本的數據來驗證一種理論,或用一種新的方法驗證一種理論或觀點,雖然他人曾經用過同樣的數據,但自己使用的數據更多、周期更長(如利用每年都在增長的股市數據)、論證更有效率(證明更簡短)、更有說服力(如使用計量經濟學的最新成果來證明),則具有一定的創新價值。
4、進行歷史分析或比較分析,收集的資料比別人全,或發現新的證據、能夠提出新的觀點,或有第一手的資料(如直接翻譯的外文或自身調查得來的資料),這樣的實證分析往往會成為論文中的出彩點。
5、研究結論及政策含義。這是論文中所佔比例最少的部分,大約占論文整體的5%。研究結論是論文各部分得出結論的總結,政策含義(建議)則是根據結論自然延伸、推導出來的,後面不需要再解釋原因。因而,各條研究結論、政策含義可能只需要一句話。
6、論文寫作中其他應注意的問題。論文的寫作是建立在他人已有研究基礎上的,肯定涉及他人的觀點、資料(包括外文資料),但引用時均應註明出處,切忌抄襲;論文不要寫成說明材料或教科書,而應有自己的觀點,因為論文是給導師以及這個領域內的專家看的;也不要將論文寫成領導報告或政策建議,論文的重點在於其創新之處。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提出自己的見解並對進一步的發展方向做出預測。
三、文獻綜述規定
1. 為了使選題報告有較充分的依據,要求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之前作文獻綜述。
2. 在文獻綜述時,研究生應系統地查閱與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關的國內外文獻。通常閱讀文獻不少於30篇
3. 在文獻綜述中,研究生應說明自己研究方向的發展歷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等。
4. 文獻綜述要條理清晰,文字通順簡練。
5. 資料運用恰當、合理。文獻引用用方括弧"[ ]"括起來置於引用詞的右上角。
6. 文獻綜述中要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鼓勵研究生多發現問題、多提出問題、並指出分析、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

10. 論文具體方法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多種方式。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發現新現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論、新觀點,揭示事物內在規律的工具和手段。那麼論文的研究方法有以下方面:
一、規范研究法
會計理論研究的一般方法,它是根據一定的價值觀念或經濟理論對經濟行為人的行為結果及產生這一結果的制度或政策進行評判,回答經濟行為人的行為應該是什麼的分析方法。
二、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認識客觀現象,向人們提供實在、有用、確定、精確的知識研究方法,其重點是研究現象本身「是什麼」的問題。實證研究法試圖超越或排斥價值判斷,只揭示客觀現象的內在構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聯系,歸納概括現象的本質及其運行規律。
三、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作為案例,交給受訓學員研究分析,培養學員們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解決問題及執行業務能力的培訓方法,具體說來:
四、比較分析法
是通過實際數與基數的對比來提示實際數與基數之間的差異,藉以了解經濟活動的成績和問題的一種分析方法。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常常用到,他與等效替代法相似。
五、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進行思維和准確表達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學思維方法包括歸納演繹、類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辯想像、分析綜合等,它對於一切科學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六、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對於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實質是對傳播內容所含信息量及其變化的分析,即由表徵的有意義的詞句推斷出准確意義的過程。內容分析的過程是層層推理的過程。
七、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法主要指搜集、鑒別、整理文獻,並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科學認識的方法。文獻分析法是一項經濟且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它通過對與工作相關的現有文獻進行系統性的分析來獲取工作信息。一般用於收集工作的原始信息,編制任務清單初稿。
八、數學方法
數學方法就是在撇開研究對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況下,用數學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一系列量的處理,從而作出正確的說明和判斷,得到以數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學研究的對象是質和量的統一體,它們的質和量是緊密聯系,質變和量變是互相制約的。要達到真正的科學認識,不僅要研究質的規定性,還必須重視對它們的量進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確地認識研究對象的本質特性。數學方法主要有統計處理和模糊數學分析方法。

閱讀全文

與實證論文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粉末活性炭顆粒度濕法檢測方法 瀏覽:889
考試編排方法和技巧 瀏覽:317
白色結晶土蜂蜜鑒別方法 瀏覽:160
天然檢測的方法 瀏覽:255
中效天井棉安裝方法 瀏覽:910
討論研究蓄積作用的意義和方法 瀏覽:314
血餘炭的食用方法 瀏覽:256
牛蛙骨骼標本製作方法步驟 瀏覽:984
紅銅火燒後用什麼方法使其變硬啊 瀏覽:901
早些入睡的正確方法 瀏覽:640
電腦藍屏了怎麼辦多種方法 瀏覽:187
皮筋安裝方法 瀏覽:945
磁力表使用方法 瀏覽:806
如何計算下期和值的方法 瀏覽:167
火線膿皰的快速獲得方法 瀏覽:547
尾盤快速跳水方法 瀏覽:437
豆角種植搭架方法圖片 瀏覽:978
中學物理的研究方法 瀏覽:107
好用的圖片文字識別方法 瀏覽:337
遮陽草帽的正確方法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