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學乘法口
乘法口訣其實和大多數語文背誦內容是一樣的道理:熟能生巧,多背送,巧背誦。
比如今天可以橫著背,然後把這一塊掌握了。明天接著豎著被,把下一塊掌握了。
這是第一步,接著,你可以找一些相關的習題進行鞏固和提高,一般推薦自己試著自己出題目,然後用計算機驗算,比較省事。最後請家長檢驗一下自己的學習結果。
覺得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② 乘法豎式怎麼學
1.豎式指的是每一個數都是由上一個數變化而來,上一個數的個位數乘以2,如果需要進位,則往前面進1,然後個位升十位,以此類推,而個位上補上新的運算數字。
總結:乘法通用豎式計算是小學學習的一個重點,所以我們在計算的時候需要認真仔細,好多家長朋友會算但不會寫,因此給孩子的輔導帶來一定麻煩,所以我們要用心的了解一下。
總結
1
/1
1,豎式是每一個數都是由上一個數變化而來。
2,列豎式要注意同等數位對齊。
3,乘法通用豎式計算是小學學習的一個重點。
③ 初學乘法口決怎樣講解呢
聯想記憶兼經常運用
小學教材中的表內乘法口訣和用口訣求商是小學教學的重要基礎知識,也是小學生必須熟練掌握得基本功之一。學生對一位數乘法和多位數乘法能不能計算得正確、迅速,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在於能否熟練掌握乘法口訣表。而教學這一知識的過程,有人採用只把口訣背熟,一而再、再而三地機械地識記,也許暫時能記住口訣,但實際應用起來就比口訣的真正理解相差萬里。本人認為:教表內乘法口訣,必須把口訣教活教透,使學生理解表內乘法口訣的真正含義。
一、 加深操作,突出乘法含義。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一開始要讓每個學生動手操作,加深認識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計算。如:2+2+2先讓學生用小圓片擺3個2,再讓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列出加法算式。也可以啟發學生想算式中的加數有什麼特點,加數都是幾,有幾個相同的加數,然後類似地擺出4個3和5個4,引出乘法。在改寫乘法算式時,要讓學生說出算式中每個數代表什麼,使學生明確乘法算式的含義,計算後通過對比讓學生理解求相同加數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二、 連加算式與乘法算式對比出現。
加深理解乘法算式中每個數所表示的含義。如例:2+2+2每擺一次實物,都用連加算式表示,並相應地寫出用乘法計算的算式。如:
用加法算用乘法算
2+2+2=6 2×3=6
這樣對比出現,不但使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乘法與加法的關系,而且幫助學生了解「相同加數」,「相同加數和」兩個術語,突破從加法,連加算式得到乘法算式這一數學難點,最後編出乘法口訣。由於注意實際操作引入,加深了學生對每一句口訣的含義和來源的理解,幫助學生記憶口訣。
三、幫助學生記憶口訣。
學生一開始接觸乘法口訣,要強調在理解的基礎上讀熟,在最佳時間內學好,第一印象效果最好,否則學生有了錯誤的記憶後再糾正就難了。常用的方法一是通過計算如3×2+3的題目,學生可以看到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乘法口訣。二是指導學生用橫背口訣、豎背口訣、拐彎背口訣三種方法背口訣,在理解基礎上強化記憶。
求採納 謝謝
④ 怎樣學乘法用最好的方法
學乘法要會用加法的思維去打基礎,另外最後就是買個乘法口訣表掛在家裡的牆上,每天都背誦,把它背得滾瓜爛熟,這樣學起來就不會很吃力了.
⑤ 乘除法怎麼學
首先背會並理解乘法口訣。千萬不要記一些沒用的東西,如:三九胃泰,九九鴨脖等。
⑥ 怎樣教學「乘法初步認識」
「乘法的初步認識」。
二、教材分析: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於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一節「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後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
教材十分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首先提出了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相對照;乘法算式的讀法、意義與乘法算式相對照.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本節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其中初步認識乘法的意義,能把相同加數連加改寫成乘法算式是本課的重點,識別相同加數、理解乘號前後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是本節課的難點.
三、學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學習內容,是學生剛剛接觸的學習內容,對於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因此,只有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讓學生通過「列加法算式」體悟遇到這種情況用加法真的很麻煩,學生有了這種體悟後,引導他們去想更好辦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動力。
四、設計理念:
本課在教學設計中力圖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思想,不僅僅滿足於讓學生理解掌握乘法的意義,更注重讓學生主動參與乘法知識的探索過程。教師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動,發現並認識乘法,讓他們經歷一次知識的「再創造」過程。使其成為真正的學習者。
五、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推理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2.過程性目標:
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推理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知道數學知識來源於實踐,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推理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時,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六、教具准備
電腦課件、激勵星。
學具准備
小棒、練習本。
七、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公園里的游樂場去玩,好嗎?請看大屏幕(電腦出示主題圖)。請仔細觀察,你都看到了些什麼?誰來說一說?生:喜歡玩過山車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數的、算的。2+2+2+2+2+2=12。
師:那麼,觀纜車上、小火車上、都有多少人、圓桌周圍共有幾把椅子。(生答)
師:你不僅能認真觀察,而且還算出了喜歡玩過山車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真是個有心的孩子,老師非常喜歡你!請坐!
師:大家的發現可真多! 「游樂園」里不僅快樂多多,而且智慧也多多!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小精靈」去親自感受一下吧!
我們走出公園,再去學校看看同學們在作什麼?(出示:課件3)
師:老師知道你們也喜歡擺學具,一會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學具,按學習小組擺出較難的圖形,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你們組必須要擺一樣的圖形,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擺,老師喊聽就聽。然後小組內按老師提出的問題議一議,最後由組長匯報。(出示課件4)1、擺一個圖形需要幾根小棒?2、你們組擺了幾個?3、一共用了幾根小棒?4、怎樣列式?
二、下面請同學們開始擺吧!(老師畫梅花)
三、學生匯報
1、下面那組的小組長第一個告訴我們?
2、學生匯報,老師板書算式。
3、誰能把老師畫的梅花,列式計算出來一共有幾朵呢?
四、實踐操作,引導探究
1、師:大家開動腦筋不僅擺出了自己喜歡的圖形,而且還計算出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真了不起!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黑板上這些算式! 2.引導探究。
師:仔細觀察,默默地讀一讀,你發現了什麼?
師:對加數都相同,
師:誰能吧老師畫的梅花,一共有幾朵,列式計算出來?
板書:3+3+3+3+3+3=18
那麼,這個算式的相同加數是幾?有幾3,和是多少?
板書:3 6 18
師:也就是說6個3相加的和是18.
板書:6個3
3、請同桌的再說說其餘這些算式,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這樣的相同加數,和是多少?
(學生匯報)
師:看來用「幾個幾」說真簡單!
師:請同學們看老師的這道算式,如果老師繼續畫梅花,那麼算式會有很多3相加,算式就會很長,用什麼方法讓這個算式寫起來更簡單些?
生:用乘法。
師:對,現在我們就來認識乘法。黑板上的算式,用乘法表示就是3×6=18
或6×3=18因為有6個3相加,所以數學家就在3和6中間用這樣的符號「×」連起來。3就是加法算式中相同加數,6就是算式中3 的個數。寫的時候,先寫3,再寫6。
這種表示方法,我們把它叫做「乘法」。也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乘法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
中間這個運算符號我們把它叫做──乘號,讀作:乘。寫作X(跟讀一遍)
4、師:因為乘法是加法得來的,所以乘法就是加法的簡便運算。數學家就把加號一歪,就成了乘號,寫的時候,先寫左斜,再寫右斜。請同學們跟老師寫一遍。師:這個乘號人們一直使用它。這兩個算式你會讀嗎?誰願意試一試?
3×6=18 讀作:3乘6等於18
6×3=18 讀作:6乘3等於18
師:讀的時候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來讀。
誰再來讀?同桌互相讀一讀!
5、乘法也有各部分的名稱,乘號前後的數都叫做因數,得的數叫做積。
6、(出示課件6)下面老師再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一位同學有兩隻眼睛,5位同學呢?怎樣列式?10位同學呢?60位同學呢?60個2相加,我們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多個2相加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乘法表示。所以許多的相同加數連加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乘法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請同學們讀一遍。
7、我們用這樣的乘法算式來代替原來的加法,你們有什麼感覺?
五、練習:
1、現在用這樣的乘法算式來代替原來的加法,請你把黑板上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2、我們再來看大屏幕。(課件7、鞦韆)
3、接下來,男女生進行一個小比賽,請看屏幕:(課件8、齒輪、剪刀)
4、下面的題目,同學們也會順利完成的。(課件9、熊貓)
5、同學們再看小豬儲蓄罐,你怎樣列式。(課件10)
6、我們再來練一道(課件11、寫出乘法算式,再讀出來)
7、課件12.下面的算式能不能寫成乘法的形式?為什麼?
六、總結反思,激發求知慾。
這節課大家學習了乘法的初步認識,乘法在生活應用非常廣泛,同學們可以說說你具體學習了什麼?
八、板書: 乘法乘法的初步認識
⑦ 小學乘除法怎麼教
1、提前熟悉逐步背誦乘法口訣表。簡單和孩子說說乘法是怎麼回事,然後重點觀察乘法口訣表的規律,進行有規律的背誦記憶,並最終能做到熟練背誦口。
2、囑咐孩子抓住課上時間認真聽懂乘法的本源和使用意義。讓孩子明白加法和乘法之間的對應關系,同時多練習、多舉例,可以讓孩子用「講故事」的方法自己去編好一個乘法算式對應的背景,也就是有點自己編個小應用題的感覺;
3、及時更新知識,與老師所教授內容及最新規定統一,避免孩子混淆。
除法篇
現象1:無法理解除法的本質意義,初步學的時候基本是照貓畫虎列出算式,但並不明白除法的「平均分」這一過程,當堂課也許孩子例題都「完成」了,但孩子對於除法的學習遠沒有完成。
很多三四年級的孩子在做應用題的時候,一到除法的一步還是犯蒙,無從下筆,除法的理解程度直接影響中高年級的學習效果。大量的應用題會涉及除法的理解和應用,比如歸一問題、盈虧問題、雞兔同籠問題、行程問題等等。
現象2:除法的計算十分費力,沒有像對應的乘法口訣表那樣的口訣,對於通過乘法逆向求除法操作不熟練。這個主要在於兩個方面,一方面乘法口訣還不熟,顯然除法的逆向運算要求就更高了;另一方面,對於除法和乘法的實際應用過程的對應關系不明確,也就做不到被除數、除數和商之間的自由轉換計算。
現象3:因為除法含義理解不深刻,在更長遠的學習中,如有餘數的除法、應用題、巧算等,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⑧ 怎樣才能學會乘除法
可以通過反復的讀前背誦,來強化自己的記憶,熟記乘法口訣。並通過一些算式的計算練習,由簡到難,進行學習。
⑨ 如何快速學習乘法口訣
1、准備一副撲克,將撲克分為兩部分,四種花色的1~9共36張為公共牌,10、j、q、k、小王、大王等18張為一部分,將撲克牌10、j、q、k、小王、大王分別設定為10分、20分、30分、40分、50分、60分,共510分。
游戲時,兩人參與,將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分開放置,兩個游戲者輪流從第一部分中摸兩張牌,將撲克牌面數值相乘,乘積大者為勝方,所贏得的分數為兩人積的差值(四捨五入),按差值從第二部分牌中拿走代表相應分數的那張牌,以第二部分的牌拿完為止,或者自行設定。其中遇到「九九八十一」可以獲得三倍分數,「一一得一」將輸掉三倍分數。害琺憤貉蒞股縫癱俯凱此游戲主要是提高孩子乘法口訣與兩位數加減法口算速度。
2、強化訓練。每天晚上讓孩子背上幾句口訣,橫背、豎背、倒背等,以不同方法來訓練孩子。記完後,讓孩子做一些練習,例如三()二十七、五()三十;或者孩子與家長對答,家長說「四四」,孩子回答「一十六」;又或者家長說出一個數,孩子說出這個乘積的口決。
3、准備一副撲克牌,把其中的2~9全部挑出來,打亂後分成張數相同的兩份,家長和孩子各一份。兩人依次出牌,誰先說出兩張牌牌面數值的乘積,就可以拿走對方的牌。比如一個出5,一人出2,誰先說出「10」,誰就可以贏得對方的牌。剛開始家長可放慢速度,以激發孩子的興趣。
4、一般來說,9的乘法口訣比較難記,下面有一些方法,孩子喜歡哪種就可以用哪種來幫助記憶。(1)觀察個位和十位,幾乘九,十位就是幾減1,個位就是九減十位上的數字,如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和七九六十三。(2)抓規律,記口決。1個9,比10少1,是9 ;2個9,比20少2,是18;3個9,比30少3,是27;4個9,比40少4,是36;5個9,比50少5,是45;6個9,比60少6,是54;7個9,比70少7,是63;8個9,比80少8,是72;9個9,比90少9,是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