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德育鍛煉方法有哪些

德育鍛煉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06 19:03:57

⑴ 德育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德育方法,是為進行德育思想品德教育而採取的各種方式的總和。在現代德育工作中應著重運用以下幾種方法:
1、榜樣示範法
一般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有以下幾種:
(1)革命領袖和英雄模範人物,是學生最敬仰、熱愛的榜樣,對學生具有強烈的影響作用。
(2)家長和教師,是學生最直接的榜樣,對學生處處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3)同學中的好人好事,優秀典型,是教育學生最有感召力、說服力的榜樣。
(4)偉大的歷史人物和文藝典型形象。
2、品德評價法
這是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給予的激勵或抑制,從而控制其品德發展的方向,提高道德的形成、發展的方法。品德評價法有四種主要方式:(1)表揚與獎勵(2)批評與懲罰(3)評比(4)操作評定。運用品德評價法的要求:(1)要使學生不僅成為評價的對象而且成為評價的主體。(2)品德評價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3)要貫徹獎勵為主,批評懲罰為輔的正面教育方法。
3.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藝術熏陶三種方式。
4.實踐鍛煉法
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的思想感情發生深刻的變化;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社會適應能力,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更具主動性。

⑵ 孩子德育培養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榜樣示範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特別是嬰幼兒自我意識較差的情況下,摹仿是其學習的主要方法。對處於摹仿階段的孩子,成人可針對孩子的實際,講一些英雄模範的故事,把英雄模範的形象和良好行為作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同時,成人的行為要自慎,處處做孩子的榜樣。在孩子的心目中,成人應具有樂觀、愉快、活潑的性格,勞動積極,辦事認真,對人熱情,善於關心和幫助別人。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成為孩子行為的榜樣。要用好的思想、品質、作風去熏陶和影響孩子,使孩子沿著健康的、積極的、向上的方向發展。

解釋說理法

對孩子灌輸道德意識,切忌採取強行服從、暴力干涉的方式,要結合實際,講清道理,這是提高道德認識最有效的方法。對孩子講解每一項行為准則,不但要使他知道這樣做,而且要使他懂得這樣做的道理。但要給孩子講道理,要結合孩子的理解水平,就「事」說「事」,要讓他聽懂。同時,成人要有耐心,孩子在太興奮激動時,往往是聽不進去道理的,家長應待他冷靜下來後,再用親切的口吻,向他說明道理,循循善誘,因勢利導,逐漸幫助樹立道德意識。

練習實踐法

孩子明白道理是比較抽象的,一般很快會忘記,要經過反復練習和實踐來加強。所以,大人在要求孩子做到某一項行為准則時,一定要堅持不懈地讓他反復練習、鞏固,並經常採取批評、表揚等方法,推動孩子自覺地去加以鞏固,不斷形成自我約束的道德規范機制。

表揚批評法

孩子需要表揚和鼓勵,這是一種強化良好行為表現的方法。進行鼓勵表揚時最好能伴隨提出一些進一步的要求,使孩子不滿足於已有的成績。孩子受到表揚和鼓勵後,積極性會高漲起來,會繼續努力;批評指責是一種否定的「強化」。大人可以用搖頭、不高興的態度、否定的口吻、斥責的眼光等方法表示對孩子某種行為的反對,使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並迅速改正。批評時態度要嚴肅,嚴肅的目的是使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並使他因此感受到家長的不悅而感到羞愧、不安,並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達到父母要求的道德准則。

⑶ 德育的方法

德育方法:
1、說服教育法,
2、榜樣示範法,
3、實踐鍛煉法,
4、情境陶冶法,
5、品德評價法,
6、自我教育法,

⑷ 德育的原則和方法有哪些

德育的基本原則

(1)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因為學生正處在品德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他們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們又年輕,缺乏社會經驗與識別能力,易受外界社會的影響,所以學校德育要堅持導向性原則,為學生的品德健康發展指明方向。

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①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標需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結合起來。

(2)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積極向上。

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①講明道理,疏導思想。②因勢利導,循循善誘。③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品德。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也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

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②要求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和嚴寬適度。③要求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認真執行。

(4)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前後連貫地進行,以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要求發展。

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統一學校內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統一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影響。③對學生進行德育要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

(5)因材施教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展的實際出發,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都能得到的發展。我國的孔子提出了「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學生的有效方法,並根據學生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教育。

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內心世界。②根據學生個人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③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有計劃地進行教育。

德育的基本方法

(1)說服法:是指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說服包括講解、談話、報告、討論、參觀等。

運用說服法要注意:①明確目的性。②富有知識性、趣味性。③注意時機。④以誠待人。

(2)榜樣法:是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

運用榜樣法要注意:①選好學習的榜樣。選好榜樣是學習榜樣的前提。②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③引導學生用榜樣來調節行為,提高修養。

(3)鍛煉法:是指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以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鍛煉包括:練習、制度、委託任務和組織活動等。

運用鍛煉法要注意:①堅持嚴格要求。②調動學生的主動性。③注意檢查和堅持。

(4)陶冶法:是指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⑸ 德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德育方法有哪些

一、榜樣激勵法

通過優秀人物、模範人物的優秀品質、模範事跡來影響學生。例如向學生講述雷鋒、焦裕祿等英雄人物的光輝事跡,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因為特別是青少年學生都崇拜英雄、善於模仿,用真實的實例來教育學生更能感染激勵學生,從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真誠說教法

意思品德教育課為主陣地,通過課堂講授,對學生品德教育,讓學生明確善惡是非標准,使學生掌握良好的行為規范,從而提高學生的品德水平。

三、實踐鍛煉法

讓學生參與學校、社會實踐,例如組織學生到社區、到敬老院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受到教育和鍛煉,從而形成良好的尊老愛幼、團結互助、幫助他人、奉獻愛心等良好品格。

四、思維訓練法

以道德知識的學習和道德思維能力的提高為主要目標的德育方法。

五、情感陶冶法

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與心靈的熏陶、教育的一種方法。

六、理想激勵法

以適當方式促進學生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從而進行道德教育的方法。

七、行為訓練法

通過道德實踐和獎勵、懲罰等方式進行道德教育,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八、修養指導法

教師指導學生提高道德上的自我修養,從而提升道德水平的教育方法。

⑹ 德育途徑與方法

德育的途徑是指德育的實施渠道或形式.我國小學德育的途徑有多種,如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課外活動與校外活動,勞動,少先隊活動,班主任工作等等.其中基本途徑是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學校應全面利用各個德育途徑的作用,使其科學地配合起來,以便發揮德育途徑的最大的整體功能.
(一)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這是學校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途徑.通過教學來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可以實現德育的目的.各科教材中都包含有豐富的教育內容,只要充分發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學的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起來,就能在傳授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使學生受到科學精神、社會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良好品德.當然,教學這個途徑也不是萬能的,只通過思想品德課和其他學科教學進行德育,容易使學生脫離社會生活實際.
(二)課外活動與校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指學校在課堂教學任務之外,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實施的各種有意義的教育活動.校外活動是指由學校以外的教育機構組織和領導的學生課余教育活動.課外活動和校外活動是整個教育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學校實施德育的一條重要途徑.
這兩種形式生動活潑,不受教學計劃的限制,可讓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自願選擇參加,自主地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制訂並執行一定的計劃與紀律,以調節自己的行為和處理人際關系.因此,通過這個途徑進行的德育,符合學生的特點和需要,能激發他們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特別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明辨是非、自我教育等道德能力和互助友愛、團結合作、紀律性與責任感等良好品德.
(三)勞動
這是學校進行德育,尤其是勞動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勞動,學生容易產生對勞動、科學與技術的興趣與愛好,激發出巨大的熱情與力量,經受思想與行為上的磨練和考驗,看到自己的才能和成果,從而養成熱愛勞動、勤儉、朴實、艱苦、頑強等優良品德.
(四)少先隊活動
少先隊活動能夠激發小學生的上進心、榮譽感,使他們能夠嚴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覺悟,培養良好品德.
(五)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工作的教師,其基本任務是帶好班級,教好學生.對學生進行教育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職責.班主任要做好學生德育工作,就必須全面深入了解、研究學生.班主任要與社會有關方面和學生家長配合,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班主任要精心組織、培養健全的班集體,並通過集體對學生進行教育,班主任要把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結合起來.
以上幾條德育途徑各有其特點與功能,互相聯系,互相補充,構成了德育途徑的整體.學校應全面利用各種德育途徑的作用,使其科學地配合起來,以便發揮德育途徑的最大的整體功能.

⑺ 方法論意義上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1、啟發法 ,承認人性的善良或道德教育在人性上是可能的,認為道德教育只有在具備一
定的主體接受條件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2、塑造法 ,這一方法更強調道德教育對個體道德成長的積極作用。

3、雕琢法,這一方法強調道德教育要根據對象的實際揚長避短地進行教育,道德教育要
由小處著眼,次第進行。

4、樹人法,這一方法強調道德教育應當是一種精神人格的整體培育活動,是一個需要日積
月累、精心照看的工作。

5、系統或綜合法,這一方法強調對各種德育方法理念的綜合協同。

(7)德育鍛煉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情感在品德形成中,起著催化劑的作用。「情通則理達」,要求教育者要善於以自己充沛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去喚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鳴,激起思想上的波瀾,從而轉化為他們內心的信念,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說服教育要堅持民主、平等、和藹、誠懇的待人態度,循循善誘,廣開言路,坦誠相見,不「扣帽子」、「楸辮子」、「小題大做」,也不諷刺、挖苦,盛氣凌人,以權壓人,讓學生在一種和諧的良好氛圍中心悅誠服的接受意見。

⑻ 德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說服教育法,說服是使對方放棄原來的觀點和認識,接受新的意見,努力使對方心服口服,有即時或可見性的收效。

2、榜樣示範法,榜樣示範法形式主要有:偉人的典範、教育者的示範、同齡人中的優秀學生的示範。

3、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的種類有:一、人格感化,即教育者靠自己高尚品德、人格以及對學生深切期望和真誠的愛來觸動,感化學生,促進學生思想轉變,積極進取。二、環境陶冶,即通過學校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環境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三、藝術熏陶,指通過音樂、美術、舞蹈、詩歌、影視等文化藝術活動,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影響。

4、自我教育法,激起學生自我教育的願望。

5、實踐鍛煉法,實際鍛煉法包括:

一、執行制度,即讓學生按照學生守則、課堂紀律、作息制度等必要的規章制度進行鍛煉;

二、委託任務,指教育者或學生集體委託學生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

三、組織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際的活動,如:學習活動、課外活動、勞動以及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等。

拓展資料:

德育:

  1. 廣義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 2.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並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詞目:德育

拼音:déyù

基本解釋

[moral ecation] 指針對學生群體的道德教育與培養

引證解釋

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的教育。

毛澤東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五:「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德育目標的概念

德育目標是通過德育活動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發展上所要達到的總體規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動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或結果的質量標准。德育目標是德育工作的出發點,它不僅決定了德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約著德育工作的基本過程。

德育依據

1.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及心理特徵

2.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傳統

4.時代與社會的發展需要

德育原則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過程的規律性,是對德育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中小學的德育原則主要有:

其一,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並重。又稱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知行統一的原則。

其二,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 嚴格要求是指嚴格按照教育方針和德育任務,對學生進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關心學生的成長,尊重學生的人格,信任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展。

其三,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相結合。保證所有學生的發展同社會發展的總方向相一致,又要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其四,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並舉。通過集體來教育個人,又要通過個別教育來加強和影響學生集體。

其五,學校教育和社會影響相統一。既要重視學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要重視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相互配合,協調一致。

⑼ 我國德育的方法主要有六種:____、榜樣教育法、____、自我教育法____、____。

說服教育法、榜樣示範法、實際鍛煉法、品德修養指導法、自我教育法、陶冶教育法,品德評價法

⑽ 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徑是

一、德育的途徑
德育途徑是指學校教育者對學生實施德育時可供選擇和利用的渠道,又稱為德育組織形式。

我國學校的德育途徑是廣泛多樣的,具體如下:

(1)思想品德課(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①思想品德課是學校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途徑;②其他各科教學是德育最經常、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徑)

(2)社會實踐活動;

(3)課外、校外活動;

(4)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的活動;

(5)校會、班會、周會、晨會、時事政策的學習;

(6)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一個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徑。)

二、德育方法的概念
德育方法是為達到德育目的,在德育過程中採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教學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學習方式。它是實現德育任務,提高德育實效性的關鍵因素。
三、六大常用的德育方法
我國中小學常用的德育方法包括:說服教育法、榜樣示範法、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實際鍛煉法、品德修養指導法、品德評價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學習法。
說服教育法:

①說服教育法:

又稱說理教育法,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這是一種堅持正面理論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導,增強辨別是非能力,促進道德發展的重要方法,也是我國中小學德育中最基本的方法。

②說服教育法的方式有兩類:

第一類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說服的方式,如講解、報告、談 話、討論、辯論、讀書指導等;第二類是運用事實進行說理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參觀、訪問和調查。

③運用說服教育法的要求:

(1)明確目的性和針對性;(2)富有知識性、趣味性;(3)注意時機;(4)以誠待人。

榜樣示範法:

是用榜樣人物的優秀品德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德育方法。

陶冶教育法:

①陶冶教育法:

是教師利用環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

②陶冶教育法的方式:

主要有環境陶冶、情感陶冶、人格陶冶、藝術陶冶、科學知識陶冶、各種活動和交往情境陶冶等。

我國古代教育注意用音樂和詩歌陶冶學生,孟子曾說過「: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

實際鍛煉法:

①實際鍛煉法:

是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際活動,使其在活動中鍛煉思想,增長才幹,培養優良的思想和行為習慣的德育方法。

②鍛煉的方式:

主要有學習活動、社會活動、生產勞動和課外文體科技活動。

閱讀全文

與德育鍛煉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台式洗眼器使用方法 瀏覽:392
一般二氧化碳檢測方法 瀏覽:12
翡翠拋光粉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795
如何給干核桃仁脫皮最佳方法 瀏覽:449
關於關系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瀏覽:930
氧氟沙星滴眼液使用方法 瀏覽:561
金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瀏覽:918
白酒發酵的方法和圖片 瀏覽:157
手機微信掙錢的方法 瀏覽:288
速成鋼膠棒的使用方法 瀏覽:954
華為橫屏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54
筋膜炎用什麼方法檢查 瀏覽:176
真菌蘑菇稻草種植方法 瀏覽:496
胯部分離連接方法 瀏覽:942
高程測量的方法中高差計算公式 瀏覽:249
食用百合養殖方法和技巧 瀏覽:199
大數據集成分析方法 瀏覽:938
生產質量管控方法有哪些 瀏覽:306
換電腦最快方法 瀏覽:870
水蒸氣的體積計算方法 瀏覽: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