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實驗室對內採取的質量監控技術方法有哪些

實驗室對內採取的質量監控技術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06 05:48:06

㈠ 實驗室應採取哪些有效方法來確保檢測結果的質量

行之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和管理系統。
實驗室、設備、人,「三位一體」,達到檢測所要求的水平。
管理和審核嚴格
檢測數據溯源到標准物質。

㈡ 敘述從樣品接受到形成報告,實驗室採取哪些質量控制手段

可以選用的質量控制方法通常有以下幾種:

a)使用有證標准物質或次級標准物質開展內部質量控制;

b)參加實驗室間比對實驗或能力驗證計劃;

c)使用人員比對、方法比對、儀器比對等進行復現性檢測;

d)對存留物品進行再檢測;

e)分析一個物品不同特性結果的相關性;

f)其他有效的技術核查方法。

質量控制的目的:監控檢測、校準的有效性,保證檢測結果可靠。

如何控制微生物實驗室的質量

一、質量控制相關定義

質量控制:滿足質量要求的操作技術和活動。

質量保證:為了滿足實驗室質量要求 ,制定相應的計劃,實施證明(記錄)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系統活動。

外部質量控制:通過互相校準和/或檢驗對實驗室的操作和結果所進行的控制。

內部質量控制:實驗室內部採取的以對比分析、跟蹤以及相關方法,對實驗室工作的連續性控制計劃。

質量手冊:是描述質量系統元素的文件或文件的集合。

二、實驗室要求

按國家實驗室認可的概念,是指一個能夠承擔法律責任的實體。這里所指的是實驗室(微檢室)內建立的質量管理的保證體系。人員、房屋、設備滿足檢測工作需要。

1、人員要求

實驗室人員的分類: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技術支持人員等。相應崗位的人員,應具備相應的技術能力,相應的技術能力證明(證書及證件)。微生物檢驗室因有相應技術能力的人負責室內的技術工作,並設立質量監督員。

2、房屋條件要求

房屋要求:具有適宜、足夠寬敞、通風有良好的照明。

房屋內牆面及地等應採用易於清潔的材料,保持房間清潔。

房間的設置,以其開展的工作內容加以分用,設立專用房間。

房間的大小還應根據從事實驗人員的進入數量上加以考慮。

3、環境設施要求

專用房間的溫濕度控制與記錄(樣品存放室)。

特殊環境的微生物指標控制與記錄(無菌室等)。

專用工作室的標准操作規程和定期的檢測校準程序(潔凈室等)。

特殊環境中的專用設施質量控制應符合有關要求(凈化工作台)。

三、設備控制和程序

微生物檢驗常用需監控的設備和儀器:

1)培養箱(生化培養箱或CO2培養箱等)、乾燥箱、高壓滅菌鍋、凈化工作台、pH計、 冰箱,(低溫冰箱或冷櫃)溫度計、紫外燈、顯微鏡、離心機、天平。

2)小計量容器。

3)微生物測定儀器、微生物檢定儀器、空氣采樣器、酶標儀專用等。

1、高壓滅菌鍋的溫度控制

高壓滅菌鍋;生物指示菌法(常用)、化學變色紙片及高壓滅菌鍋溫度計等方法進行檢測。

生物指示菌法是一種高壓滅菌鍋的效果顯示法。

高壓滅菌鍋由專人按作業指導書操作,並做好每一次的作業記錄。

高壓滅菌鍋使用時,內置物品不能太多,單位體積內的內容物(每瓶內的培養基)不能太多。同時應注意內容物不同耐受溫度。總的暴露時間最好不要超過45min。

高壓滅菌鍋日常工作記錄應包含以下信息:高壓滅菌的材料、開始時間、壓力/溫度、取出時間、高壓滅菌膠帶的顏色變化(日常常用無菌培養代替)。

高壓滅菌鍋溫度波動范圍:110,115和121±2℃。

高壓滅菌鍋校準周期一般在半年。

㈣ 實驗室質量控制的方式有幾種實驗室分析質量控制的目的是什麼

可以選用的質量控制方法通常有以下幾種:
a)使用有證標准物質或次級標准物質開展內部質量控制;
b)參加實驗室間比對實驗或能力驗證計劃;
c)使用人員比對、方法比對、儀器比對等進行復現性檢測;
d)對存留物品進行再檢測;
e)分析一個物品不同特性結果的相關性;
f)其他有效的技術核查方法。

質量控制的目的:監控檢測、校準的有效性,保證檢測結果可靠。

㈤ 實驗室內部質量要求與控制

84.3.1.1 質量控制目的

1)力求減少隨機誤差,防止過失誤差。

2)使報出的試樣分析數據有較高的可靠性,把分析數據的誤差或偏差控制在容忍限(允許限)之內;使精密度和准確度符合規定的控制標准,滿足用戶要求。

3)考查整個分析過程是否處於受控狀態,質量保證體系是否有效覆蓋。

4)了解實驗室工作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可能產生的質量問題,及時發現異常,採取措施,予以糾正。

5)考查、評估分析工作效果和技術水平。

84.3.1.2 質量控制內容

(1)過程式控制制

過程式控制制是質量控制的重要內容和保證,對試樣分析全過程包括試樣的制備、分析方法的選擇、分析人員對所採用分析方法的正確理解與分析流程的正確操作、試劑的配製、標准溶液配製及校驗、校準曲線的繪制、空白試驗、儀器的調試和校驗、背景和干擾的扣除和校正、原始記錄的書寫、數據的修約和處理、工作環境等實施有效控制。

實驗室應結合具體工作特點,編制分析全過程有效性的質量控製程序和方案。

可以選用的控制技術方法有:①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選擇。②使用不同級別的標准物質或控制樣品進行內部的質量控制。③接受或參加實驗室間的比對試驗和能力認證。④使用相同和不同分析方法進行重復性試驗。⑤製作質量控制圖表。

(2)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是為進行分析工作所規定的依據和程序,是確保分析數據質量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分析方法其質量水平是有差異的,其適用性也是有限的。因此地球化學調查水系沉積物和土壤試樣多元素分析所用分析方法,應根據其特點正確地進行選擇。

A.分析方法選擇的原則。依據地球化學調查試樣分析的特點和要求,建立一套以大型儀器設備為主體的分析配套方案,各種元素的分析方法應滿足如下要求。

a.應滿足用戶的要求。

b.符合相應的法規、標准和規范。

c.所選擇的分析方法的檢出限、精密度、准確度等質量參數符合規定的要求。

d.為了提高分析工作效率,在滿足多元素分析質量的前提下,應優先選擇在一份試樣制備溶液中可同時測定多元素的分析方法。

e.分析成本、周期和效率。

B.分析方法的質量參數。無論是研究一個新的分析方法,或是採用一個已知分析方法,必須全面掌握該分析方法的全面質量信息,包括檢出限、精密度、准確度、測定范圍、干擾允許量等。

a.分析方法的檢出限(CL)。分析方法檢出限按照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規定,檢出限系指某一分析方法在合理的置信度下(一般為95%),能檢出與背景空白值相區別的最小測定值。即: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XL為區別背景或空白值的最小測定值;X0為空白試樣測定信號值的平均值,空白測定次數一般為12次;s0為空白試樣測定信號值的標准偏差;k為根據選定置信度所確定的常數,一般選為3(置信度99.86%)。

分析方法的檢出限常用濃度(CL)表示,即: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r為分析校準曲線的斜率(即靈敏度)。

a)分析方法檢出限的確定。凡能校正(或扣除)背景或減去空白的分析方法按公式(84.25)計算檢出限。

凡不能校正(或扣除)背景或減去空白的分析方法可以用 由校準曲線上查出所對應的濃度或量;也可大致按公式計算

按下式計算X射線熒光光譜法分析的方法檢出限: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m為單位含量的計數率(斜率);IB為背景的計數率;t為峰值和背景總計數時間。

b)分析方法檢出限的測定方法。

直接測定法。取不含待測元素但含有基體的空白試樣12~20份,一般取12份,按分析方法規定的操作條件平行測定,按式(84.25)計算。

作圖法。取一組(6~10個)含待測元素不同濃度(包括接近零的、檢出限附近的、測定限附近的、稍高的)、性質相近的試樣,平行多次(一般4~6次)測定,計算各個試樣的平均值 和相對標准偏差RSD,以 作曲線圖,取RSD為33%所對應的濃度為本分析方法的檢出限。

回歸法。取一組(6~10個)含不同濃度的待測元素(其中多數為接近檢出限附近的)、性質相近的試樣,平行4~6次測定,計算各試樣的平均值 和標准偏差si,並進行回歸計算 ,求得s0,按3s0作為檢出限。

由於分析方法的方法檢出限是在一定條件下的測定值,與所使用的儀器設備、採用的分析方法及方法中的試樣取樣量、稀釋體積等有關,因此分析方法的檢出限在一段時間內需重新進行測定和計算,並換算成相應試樣的含量。

c)地球化學調查中規定的分析方法檢出限的要求。地球化學調查中規定的分析方法檢出限的要求見表84.67。

表84.67 分析方法的檢出限要求

續表

續表

注:①76元素地球化學填圖要求;②1∶250000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要求;③1∶200000區域化探掃面要求;④1∶50000地球化學普查要求。

表84.75給出的分析方法檢出限要求是指用於地球化學調查樣品分析方法的最低要求,能否滿足某一測區樣品分析的要求,還須以各元素的報出率來衡量,報出率達到100%,說明所用分析方法的檢出限完全滿足要求。報出率90%時,說明所採用分析方法的檢出限基本滿足要求。報出率低於90%,說明所用分析方法不能滿足該測區樣品分析要求,需採用檢出限更低的分析方法進行分析。

b.分析方法的准確度。准確度是指分析方法的測定值接近於真值的程度。由於存在分析誤差,一般將國家標准物質的標准值視為真值,並據此評價分析方法的准確度。

a)分析方法准確度的表示方法。表示分析方法准確度的方法有: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E為測定值與標准值之間的誤差;Ci為標准物質的i次測定值;Cs為標准物質的標准值。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b)分析方法准確度的測定。分析方法的准確度,用分析國家一級標准物質(GBW)的方法進行檢驗。分別選用國家一級標准物質(8~12個),用選定的分析方法對每一個標准物質進行12次分析,並分別計算每個標准物質實測值的平均值與標准值之間的對數誤差 ;或實測值的平均值和標准值之間的平均相對誤差 。標准物質平均對數誤差 及准確度的允許限見表84.68。

表84.68 元素分析方法准確度、精密度要求

注: 為每個GBW標准物質12次實測值的平均值;CS為GBW標准物質的標准值;n為每個GBW標准物質測定次數;Ci為每個GBW標准物質單次實測值。

c)用於檢驗分析方法准確度的國家一級標准物質應根據分析試樣的類別進行選取,水系沉積物試樣選擇12個系列水系沉積物國家一級標准物質(即GBW07301~07312);土壤試樣從16個系列土壤國家一級標准物質選擇12個標准物質。每個標准物質必須進行12次測定,不應只挑選個別標准物質進行准確度的檢驗。

c.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分析方法對試樣進行多次測定,各次測定數據間的符合程度,反映多次測定值波動幅度的大小。精密度決定於隨機誤差,是衡量准確度的先決條件,沒有良好的精密度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准確度。有良好的精密度並不表明有良好的准確度。

a)精密度的表示方法。表示分析方法精密度的方法有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b)分析方法精密度的測定。分析方法精密度的測定,按照分析方法准確度的測定方法進行,並分別計算每一個標准物質的標准偏差(s)或相對標准偏差(RSD,%),允許限見表84.68。

d.分析方法配套方案的組合。

a)每一種元素有多種分析方法,在選擇分析方法配套方案時,應根據用戶的質量要求和分析方法的質量參數水平,優先選擇分析方法質量參數好的方法作為首選配套方案。在此前提下,考慮方法的適用范圍、成本、時間,進行合理的優化配套組合,以保證分析質量。

b)被選用的分析方法經過檢出限、准確度、精密度檢驗合格後,還需要進行至少一個圖幅的可行性試驗,並能滿足數據報出率要求,說明所用的分析方法基本滿足要求,方可用於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樣品分析。

84.3.1.3 分析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1)准確度的控制

採用國家一級標准物質進行控制。每一個圖幅(包括1∶200000和1∶500000圖幅)應作GBW系列(水系沉積物GBW07301~BW07312;土壤GBW07401~BW07416)標准物質4~5次分析,即每500件樣品中均勻地密碼插入12個GBW標准物質進行分析,每種元素的每次分析結果單獨計算測定值與標准值的對數差(ΔlgC),對數差的允許限見表84.69。

表84.69 准確度控制限

採用國家一級標准物質進行准確度控制的目的,主要是控制本圖幅樣品分析的准確度,同時控制不同實驗室、不同圖幅和不同分析方法間的系統偏倚。

(2)精密度的控制

採用各部門、各單位研製的控制樣或國家一級標准物質進行控制。

根據每個圖幅(包括1∶50000、1∶200000、1∶250000或1∶500000)的地質特點以及用戶的要求,選擇四個不同的控制樣或國家一級標准物質,密碼插入每一分析批(50件樣品為1個分析批),與試樣一起分析。每批分析完畢後,按每個監控樣或標准物質計算測定值與監控值的對數偏差(ΔlgC)和對數偏差的標准偏差(λ),用以衡量樣品分析的精密度。對數偏差和對數偏差的標准偏差的允許限見表84.70~表84.72。金元素的控制限見表84.73。

表84.70 1∶50000地球化學普查樣品分析精密度控制限

表84.71 1∶200000地球化學調查樣品分析精密度控制限

表84.72 1∶250000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樣品分析精密度控制限

表84.73 痕量金元素分析標准物質允許相對誤差

四個標准物質(或控制樣)的選擇,應根據本測區樣品性質主要分析元素種類及含量情況,選取接近背景含量,兼顧高、中、低含量的樣品進行控制。

(3)報出率的控制

報出率(P)是指實驗室能報出元素含量數據的樣品數(N)占樣品總數(M)的百分比,即: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N是指所報出的數據大於或等於方法檢出限的數據。小於方法檢出限的數據有時雖然也能報出,但其置信度(可信度)較低,只能作參考值用,不能參加報出率的統計。

當該批樣品(圖幅)中某些元素的報出率低於80%時,說明所採用分析方法的檢出限不能完全滿足本測區樣品分析的要求,應採取措施降低方法的檢出限或採取檢出限更低的方法對未報出的樣品重新進行分析,直至完全滿足要求。

(4)試樣的重復性檢驗

按所送樣品每20件試樣中隨機抽取5%~10%試樣,編製成密碼,由熟練的技術人員單獨進行分析,並計算基本分析數據與重復性檢驗數據之間的相對偏差RE,[RE=A1-A2)/(A1+A2)]。相對偏差RE≤±20%為合格。

重復性檢驗按單元素合格率統計判別。即:

某元素重復性檢驗合格率=合格樣品數/總分析樣品×100%。

其中合格樣品數是指原始一次重復性檢驗的合格數,抽查或返工後合格樣品數不能參加統計。

金元素的重復性檢驗隨機抽樣的比例為10%,相對偏差的允許限見表84.74。

表84.74 金元素重復性檢驗分析允許相對偏差

注:A1基本分析結果;A2檢查分析結果。

(5)異常點的重復檢驗

每個圖幅或每批樣品分析完畢後,對部分特高或特低含量的試樣,應進行異常點的重復性檢驗。異常點的重復檢驗一般抽取試樣總數的3%進行,合格率統計計算按試樣的重復性檢驗要求進行。

(6)質量監控圖的繪制

每分析完成一批試樣,以單個標准物質及控制樣的准確度以及精密度質量參數對分析批次繪制相應的曲線圖,用於觀察日常分析的質量參數變化情況。

84.3.1.4 質量評估

質量控制是對每一分析批、每人、每天分析質量按控制限的要求所進行的實時控制,以判斷分析人員素質、環境、試劑材料、儀器設備是否處於正常運行及受控狀態等。質量評估是對一個圖幅中各個分析批、各個分析人員較長時間的質量評估。質量控制是基礎,只有在質量控制合格後,並以質量控制所得到的質量參數作為可靠的原始數據和基本依據,來進行質量評估。

質量評估包括實驗室內部的質量評估和用戶的質量評估。

實驗室內部的質量評估,是對所報分析數據的可靠性、合理性進行質量評估,以確保報出的分析數據不至於影響、歪曲或掩蓋地球化學背景和異常。

用戶的質量評估,是對實驗室所提交的分析數據的可利用性以及是否達到合同或協商規定的要求進行評估。

每批樣品或圖幅樣品分析工作結束後,實驗室必須對最終報出的樣品分析數據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進行全面的、綜合的質量評估,並提交質量評估總結報告,報告內容如下:

任務來源。

採用的分析方法及分析方法的摘要。

分析方法的質量參數:分析方法檢出限、准確度及精密度。

整個圖幅各元素的報出率、總報出率。各元素合格報出率為90%,合格總報出率為98%。

一級標准物質分析的准確度參數(ΔlgC),合格率要求100%。

重復性檢驗的合格率,合格率要求90%。

異常點重復性檢驗的合格率,合格率要求85%。

質量控制圖(分元素一級標准物質和控制樣監控圖)。

為保證分析質量所採取的各項措施。

總體評價。

㈥ 實驗室內部質量監控的方法有哪些,實施外部質量監控的方法

首先,我們來明確相關定義。
質量控制:滿足質量要求的操作技術和活動。
外部質量控制:通過互相校準和/或檢驗對實驗室的操作和結果所進行的控制。
內部質量控制:實驗室內部採取的以對比分析、跟蹤以及相關方法,對實驗室工作的連續性控制計劃。
第一,是對實驗室要求,按國家實驗室認可的概念,是指一個能夠承擔法律責任的實體。這里所指的是實驗室(微檢室)內建立的質量管理的保證體系。人員、房屋、設備滿足檢測工作需要。簡單而言,就是要監控好人員、房屋、設備滿足檢測工作。
第二,是對設備控制和程序監控,培養箱、乾燥箱、工作台、離心機檢、必備測儀器等等,都要符合相關規定,定期校準等等。
第三,檢測質量保證,定期使用有證標准物質和次級標准物質(參考物質)進行內部質量控制。實驗室間的比對或能力驗證,利用相同或不同方法進行重復檢測,對留存的樣品進行在檢測。

簡單講述,需要看詳細介紹,可自行到網上細看,廣州洛可特公司應該能幫到您!

望採納

㈦ 實驗室質量控制時,實施哪些措施保證質量合格

有以下措施:
(一)人員的質量控制
實驗室人員是工作得以進行的核心,對人員進行管理也就成為了質控的基礎工作。實驗室質量控制人員的素質能力和業務水平是確保檢測工作有效性的關鍵,要提升質量控制人員的素質能力,發揮出他們的監督作用。首先,質量控制人員要掌握科學的檢測方法,對技術的最新動態進行充分的了解;其次,實驗室相關人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能力和素質文化,學會使用先進設備進行檢測工作,明確自身工作的重要意義;再次,質量控制人員要利用業余時間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能力,及時更新知識體系,掌握產品最新動態;最後,實驗室相關單位要堅持實施「引進來與走出去」並存的發展戰略,積極引進先進設備和優秀人員,並派遣有能力的內部工作者對外進行交流學習,開闊眼界。實驗室還要做好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保證他們的能力水平滿足實驗室的高要求。
(二)設備與計量器具的質量控制
儀器設備和計量器具是檢測工作中最基本的工具,它的完好程度和准確度將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准確性。在日常設施檢測中要嚴格按照設備管理程序中「采購-驗收-使用-維修-報廢」的流程進行作業。首先,重點做好設備的量值溯源工作,對國家有明確規定計量檢定的儀器設備要嚴格按照檢定周期/校準間隔進行檢定/校準;對於無檢定規程或無法檢定的設備,需編制自校規范進行校準,並做好校準記錄。其次,對設備進行期間核查也是重要的質控方法。採用高一等級的計量標准、有證物質進行核查;利用同樣精度的計量標准進行設備對比;在重復測量的時候,則選用穩定性和靈敏度都較好的樣品進行評定;利用設備儀器自身的程序進行自校。
(三)樣品的質量控制
試驗對象的整體性能就是根據樣品的質控結果來評判的,由此可以看出,樣品質控是實驗室質檢工作的關鍵,是實驗室工作的重點。首先,樣品在選取中要注重科學性,實驗室在對樣品進行檢測的時候要制定抽樣方法,並對其進行准確評判和科學控制;其次,樣品應進行科學管理,實驗室應對樣品的接收、保管、領用、傳遞、處理等過程進行嚴格管理,以確保樣品保持完好的原始狀態。
(四)檢測過程的質控
1.檢測前准備
檢測之前應檢查樣品的狀態是否完好;儀器設備的功能和准確度是否符合要求;環境條件是否達到檢測的技術要求。
2.保證檢測方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對方法的質控,能夠保證實驗室檢測活動的程序具有合理性,符合檢測標准。因此,各實驗室要採用國家統一頒布的標准進行檢測,並定期進行檢索查新,確保使用標準的有效性。另外,非標准方法,包括實驗室制定的方法、設備製造商制定的方法、知名技術組織公布的方法,實驗室應予以確認。
3.檢測原始記錄和數據處理
為了確保檢測結果的准確性、有效性和科學性,原始記錄顯得非常重要。要真實的記錄檢測時的各種數據,包含足夠的信息,以便確定不確定度的影響因素,保證該檢測在盡可能接近原條件時能夠重現。要正確運用測量不確定度對檢測結果進行評定,使檢測結果完整表達;正確進行有效數字的修約和運算;減少測量誤差、增加平行測定次數、消除測定過程的系統誤差。
(四)環境條件的質控
實驗室在檢測過程中對作業條件具有很高的要求,對環境條件進行質量控制也就成為了提升檢測水平的關鍵技術。檢測和校準場地的設備、環境情況都是條件質控的重要內容。一旦在質量控制中發現不符合標準的條件,要立即予以調整,並在具體工作進行中實施安全保護措施,從而確保實驗室環境滿足實際需求。

㈧ 實驗室內常用的質量控制方法有哪些它能控制哪些誤差

1、外部質量控制
外部質量控制,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實驗室以外的質量控制手段來保證檢測結果所採取的方式,一般分為能力驗證和實驗室間比對。
1.1能力驗證
能力驗證,指利用實驗室間比對,按照預先制定的准則評價參加者的能力,是認可機構加入和維持國際相互承認協議(MRA)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實驗室重要、有效的外部質量控制活動。
實驗室每年可在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以下稱CNAS)官方網站查詢年度能力驗證計劃,針對性地選擇參加能力驗證的項目。實驗室通過報名的方式參與驗證並領取檢測樣品,根據規定的方案完成檢測後在規定的時間反饋給組織能力驗證的機構,能力驗證組織機構根據所有參與實驗室的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後出具能力驗證結果報告,實驗室應根據結果報告評價自己的檢測能力。能力驗證的評價方法包括:1、量值比對的評價參數(En):若|En|≤1,滿意、通過;若|En|>1,不滿意,不通過。2、檢測比對評價參數(Z):|Z|≤2,滿意、通過;|Z|≥3,不滿意、不通過;2<|Z|<3,可疑。
當能力驗證出現不滿意結果時,實驗室應深入分析原因、實施糾正措施,並驗證措施的有效性;當出現可疑結果時,實驗室應分析原因,並視其嚴重程度、影響范圍等必要時採取糾正措施。
參加能力驗證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外部質量控制方式,它不僅可以確定和監控實驗室檢測的能力、持續能力,亦可以有效識別實驗室存在問題。但由於能力驗證受年度計劃的制約,有時會出現實驗室某些檢測項目不在計劃之列而無法確認能力的情況,因此需要開展實驗室間比對來補充。
1.2實驗室間比對
實驗室間比對,指按照預先規定的條件,由兩個或多個實驗室對相同或類似的測試樣品進行檢測的組織、實施和評價,從而識別實驗室存在的問題與實驗室間的差異。
開展實驗室間比對一般可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一種是自主組織,另一種是以參與者身份參加。作為組織者,實驗室首先要選擇適宜的比對實驗室,為確保比對結果的可信度,建議盡可能選擇已獲得CNAS認可、計量認證或行業內權威的實驗室;實驗室還應合理編制比對方案,方案應包括採用的方法、測試的項目、數據分析處理方法、樣品數量及必要信息、實驗要求、測試結果等內容,並與參與實驗室達成一致意見;最後,組織者根據測試結果編制比對報告,明確比對的結論及需要改進的問題、改進措施等。
實驗室通過開展實驗室間比對,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以及與其他實驗室的差異,從而查找原因並及時改進。與能力驗證比較,它的靈活性更強,可作為實驗室外部質量控制的常用手段。
2、內部質量控制
內部質量控制,指實驗室為確保檢測結果的有效性而利
用自身資源在實驗室內部實施的質量控制,一般包括使用標物監控、人員比對、儀器比對、方法比對、留樣再測、分析物品不同特性結果的相關性等方法。
2.1人員比對
即實驗室檢測技術人員之間的能力比對,由不同的檢測技術人員利用相同的儀器、使用相同的方法、在相同的檢測條件下對同一特殊物質進行測試,將獲取的數據來進行評價。可作為新員工培訓後驗證其技術能力的手段,亦可在有多名檢測人員的實驗室開展。
2.2儀器比對
即檢測儀器之間的比對,使用不同的檢測儀器、由相同的檢測人員、採用相同的方法、在相同的檢測條件下對同一檢測樣品進行測試,將獲取的數據進行評價,以確定儀器間的差異。當實驗室擁有不同設備時,可採用儀器比對的方法開展質量控制,特別可用於當某台儀器參加能力驗證獲得滿意結果時,可用其來衡量其他儀器的可信度。
2.3方法比對
即檢測方法之間的對比,使用不同的檢測方法,在相同的人員、相同的儀器、相同的檢測條件下對同一檢測樣品進行測試,將獲取的數據進行評價,以確定方法間的差異。當實驗室使用新方法、超出預期使用的標准方法、實驗室制定的方法以及擴充或修改的標准方法時,可與標准方法進行比對,以證實該方法是否適用於預期的用途。
2.4分析物品不同特性結果的相關性
這種方法是樣品中同時存在若干特性,特性問題有確定的關系,當這些特性被試驗確定後,通過考察實驗結果中表現出的特性間的關系是否違背已知關系來判斷實驗結果的正確性。這些相關特性間常存在因果關系,因此相關特性分析的方方可以用於實驗條件與被測性能間的相關關系的分析。
以上分析看出,內部質量控制操作方便、方法多樣、易於實施,可作為實驗室日常的質量控制手段。
3、小結
實驗室的質量控制是保證實驗室檢測結果的准確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是實驗室持續改進管理體系的有效工具,是實驗室管理中的永恆主題。因此,實驗室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自覺地、經常地、有計劃地、針對性地開展質量控制活動,並利用其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查找不足並加以改進,使實驗室的管理水平和技術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CNAS-CL01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准則》
[2]CNAS-RL01 《實驗室認可規則》
[3]CNAS-RL02 《能力驗證規則》

㈨ 質量控制的常用方法

12.2.3.1 測試方法選擇

測試方法是測試工作的技術依據,也是測試工作的作業指導書,是確保測試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測試方法適用於不同類型的樣品,其測試結果的質量水平也是不同的。因此選用方法的適用范圍以及各種重要技術參數(檢出限、准確度、精確度、測量范圍、干擾允許量等)應符合相應技術標准和規范,同時應兼顧准確、快速和低成本,並能夠滿足用戶的要求。

選擇測試方法時應注意以下各方面:

(1)優先選擇國家標准方法、行業標准方法或地方標准方法

標准方法是經國家有關行政部門批准,並經過長期實踐檢驗的可靠的測試方法,在測試方法中具有權威性。法定檢測、評定性檢測和仲裁檢測等需要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檢測,均應選擇國家標准方法、行業標准方法、地方標准方法。當需要採用國際標准方法時,應首先對國際標准方法進行認真研究,將其與相關標准進行比較,在實驗室的能力能夠滿足該國際標准方法時,方可直接採用;當需要採用該國際標准方法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結果和數據時,則應考慮所用標准方法應在實驗室認可或資質認定的技術能力范圍內。

委託性檢測或具有試驗性質的測試項目,在徵得委託方同意的前提下,也可以使用非標准方法。採用非標准方法、實驗室自定的方法、超出預定范圍使用的標准方法、擴充和修改過的標准方法應經過確認,以證實該方法適用於預期用途和目的。確認包括以下幾點:①從理論到實踐對方法的理解;②使用參考標准或標准物質進行校準;③與不同方法所得結果進行比較,特別是與相應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分析方法所得結果進行比較;④實驗室間比對;⑤對影響結果的因素進行系統性評審;⑥進行測試結果不確定度評定。

(2)保證選用標准方法為當前有效版本

隨著技術進步,標准方法也不斷更新版本。因此在標准方法選擇中必須確保該標准方法為有效版本。實驗室應通過可靠、有效的渠道,對在用的標准方法進行不間斷地跟蹤,定期進行清理或查新。

(3)選擇測試方法時,應了解和掌握測試方法的原理、條件和特性

要對測試方法進行適應性檢驗,包括空白值測定。測試方法檢出限的估算,校準曲線的繪制及檢驗,方法的誤差預測,精密度、准確度范圍及干擾因素消除等。

12.2.3.2 標准物質監控

地質標准物質由天然樣品製成,可用作對地質樣品測定中使用的分析方法或測量系統進行測試方法評估、質量控制、質量評價、實驗室間比對,以及作為仲裁依據之一。標准物質在測試過程中,用於質量監控時,可以判斷測試過程是否受控,保證測試結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標准物質作為計量器具,也可以用於校準各種測試儀器。對於某些測試方法(如X射線熒光光譜法、發射光譜法等),標准物質可以作為賦值標准用於校準曲線的繪制。因此,標准物質主要是控制測量的准確度。

使用標准物質作為測試監控手段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嚴格按照標准物質證書的說明或規定進行使用,包括所要求的最小取樣量、標准物質的有效期等。

2)盡量選擇基體組成和待測樣品相似的標准物質,其目的是盡可能消除由於待測樣品基體效應差異所產生的系統誤差。

3)盡量選擇濃度水平和待測樣品相似的標准物質,也可以選擇濃度水平分別接近測試方法適用范圍的上下限的兩種標准物質。

4)選擇的標准物質的物理形態和表面狀態,應與被測物質一致。物理形態包括固態、液態、氣態,對於某些方法(如X射線熒光光譜法),還應注意其表面狀態。

5)注意選擇的標准物質特性量值及准確度水平,既要滿足監控需要,也應符合經濟合理的原則。在實際測試的質量監控中,常選擇不確定度不大於實際測量誤差的1/3的標准物質。選擇標准物質時,需明確和區分其不確定度的計算方式。同一種標准物質特性量值的不確定度,既可能採用大量例行測試數據的統計得到,也可能採用定值數據平均值的置信限進行表達,而前者往往比後者大得多(通常差7~8倍)。

使用標准物質監控,往往是以標准物質實際測量的准確度來衡量。准確度可以用以下參數定量表示。

(1)誤差

單次測量結果和標准物質的標准值(推薦值)之間的相互吻合程度,可以用絕對差值或相對差值表示。絕對誤差表示方式簡明直觀,相對誤差表示方式更適合於不同量值水平間的比較。

E=Ci-CS

式中:E為第i次測量結果的絕對誤差;Ci為標准物質的i次測定值;CS為標准物質的標准值(推薦值)。

圖12.1 驗收測試值程序

xi—分析值;r—允許值

准確度質量控制圖繪制的方法:以標准物質的測試結果為縱坐標,以測試結果序號為橫坐標,分項目繪制准確度質量控制圖。按標准物質的推薦值繪制中心線,在中心線上下,以2倍的測量過程的再現性標准偏差(SR)繪制上下控制限。

如果各次測定結果隨機地分布在上下控制限內,則表明在此段時間內,測試過程處於受控狀態並可用2SR表示測試結果的不確定度。如果數次測量結果雖然分布在上下控制限內,但連續顯示出有上升或者下降的趨勢,則應注意加強過程式控制制,檢查測量條件可能的變化,並及時加以解決。如果數次測試結果的縱坐標完全相同,應注意防止操作者的主觀原因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12.2.3.9 測試結果的判定

一般情況下,當測定樣品的兩個有效測定值之差不大於相關規定質量要求的允許差時,以其算術平均值作為最終分析結果;否則,應按數據驗收測試值程序進行(圖12.1)。

㈩ 檢驗檢測機構監控檢驗檢測有效性的質量控制方法有哪些

1、三檢制

實行操作者的自檢、工人之間的互檢和專職檢驗人員的專檢相結合的一種檢驗制度。

2、重點工序雙崗

操作者在進行重點工序加工時,還同時應有檢驗人員在場,必要時應有技術負責人或用戶的驗收代表在場,監視工序必須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

3、留名制

在生產過程中,從原材料進廠到成品人庫出廠,每完成一道工序,改變產品的一種狀態,包括進行檢驗和交接、存放和運輸,責任者都應該在工藝文件上簽名,以示負責。

4、復查制

有些生產重要產品的企業,為了保證交付產品的質量或參加試驗的產品穩妥可靠、不帶隱患,在產品檢驗人庫後的出廠前,要請與產品設計、生產、試驗及技術部門的人員進行復查。

5、追溯制

追溯制也叫跟蹤管理,在生產過程中,每完成一個工序或一項工作,都要記錄其檢驗結果及存在問題,記錄操作者及檢驗者的姓名、時間、地點及情況分析,在產品的適當部位做出相應的質量狀態標志。

6、統計和分析制

企業的車間和質量檢驗部門,根據上級要求和企業質量狀況,對生產中各種質量指標進行統計匯總、計算和分析,並按期向廠部和上級有關部門上報,以反映生產中產品質量的變動規律和發展趨勢,為質量管理和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7、不合格品管理

質量檢驗也是整個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對不合格品的管理要堅持「三不放過」原則,即:不查清不合格的原因不放過;不查清責任者不放過;不落實改進措施不放過。

8、考核制

在質量檢驗中,由於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產生檢驗誤差是很難避免的,甚至是經常發生的。據國外資料介紹,檢驗人員對缺陷的漏檢率有時可高達15%一20%。檢驗誤差的方法主要有:

採用重復檢查、復核檢查、改變檢驗條件。

(10)實驗室對內採取的質量監控技術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項目質量控制的主要依據有:

1、項目質量計劃

這與項目質量保障是一樣的,這是在項目質量計劃編制中所生成的計劃文件。

2、項目質量工作說明

這也是與項目質量保障的依據相同的,同樣是在項目質量計劃編制中所生成的工作文件。

3、項目質量控制標准與要求

這是根據項目質量計劃和項目質量工作說明,通過分析和設計而生成的項目質量控制的具體標准。

4、項目質量的實際結果

項目質量的實際結果包括項目實施的中間結果和項目的最終結果,同時還包括項目工作本身的好壞。

閱讀全文

與實驗室對內採取的質量監控技術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台式洗眼器使用方法 瀏覽:392
一般二氧化碳檢測方法 瀏覽:12
翡翠拋光粉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795
如何給干核桃仁脫皮最佳方法 瀏覽:449
關於關系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瀏覽:930
氧氟沙星滴眼液使用方法 瀏覽:561
金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瀏覽:918
白酒發酵的方法和圖片 瀏覽:157
手機微信掙錢的方法 瀏覽:288
速成鋼膠棒的使用方法 瀏覽:954
華為橫屏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54
筋膜炎用什麼方法檢查 瀏覽:176
真菌蘑菇稻草種植方法 瀏覽:496
胯部分離連接方法 瀏覽:942
高程測量的方法中高差計算公式 瀏覽:249
食用百合養殖方法和技巧 瀏覽:199
大數據集成分析方法 瀏覽:938
生產質量管控方法有哪些 瀏覽:306
換電腦最快方法 瀏覽:870
水蒸氣的體積計算方法 瀏覽: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