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寶寶積食怎麼推拿圖解
定位:板門穴在手掌拇指下大魚際平面的中下三分之一處,以手按揉有筋頭狀物。
手法:在治療具體疾病的推拿手法中,泄法,力度要重一些,速度要快一些;補法,力度要輕一些,速度適中。揉板門是泄法,所以力度要重一些,具體感覺是酸脹,但孩子不會形容,所以家長要先在自己手上試一試,再以稍輕一點的力度給孩子按揉,以孩子不疼為准。
圖片1.
時間:以孩子體質強弱中等,積食程度中等為例,三歲的孩子揉十分鍾,三至七歲的孩子揉十五分鍾,七歲以上的孩子揉二十分鍾,這樣一個大約的時間參考就可以了。當孩子病情太重的時候,最多不能到半個小時。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滯,調理氣機。
逆運內八卦
定位:八卦穴是以掌中心到中指根的三分之二為半徑畫圓。
『貳』 孩子積食怎麼推拿 小兒積食發燒推拿手法圖解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一 清大腸經(3分鍾) 位置:位於食指橈側面,食指間至虎口成一條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橈側緣,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螺紋面從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利腸腑、除濕熱、導積滯,多用於治療便秘、食積等症。
2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二 揉板門(5分鍾) 位置:板門位置在拇指下。 手法:掌面大魚際肌之中點,重按有酸麻感,為胃全息反應點。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多用於防治食積、腹脹、食慾不振。
『叄』 小孩積食怎麼辦有什麼方法緩解
一、飲食調整,孩子有積食現象時,要注意控制飲食,當然這個控制並不是什麼都不能吃,一般就是讓孩子不要吃零食,飲料,飯可以正常吃,不過晚飯要少吃點,而且飲食上要選擇一些易消化的食物。
二、食物保健,積食時可通過食物來改善,如可取適量的茯苓、麥芽、谷芽,這些有健脾胃消食積的葯物打成粉,然後加到食物中,如可做成饅頭吃,或是用雞內金煮水讓孩子喝。 也可取適量的新鮮山楂、白蘿卜、蓮藕、白梨、陳皮,加水煮茶讓孩子喝,可消積這個好。
三、按摩,對於小孩子積食現象,推拿是不錯的選擇,可根據孩子的情況來選擇推拿方式,如可由外向內推來達到健脾的效果,如果是脾胃不好的孩子,推時會感覺這個位置指下有滯澀感,推200到500下後,感到指下有光滑感即可。推時可沾點滑石粉或者爽身粉。如果是由內向外推的話,則可起到消積食的作用。
四、葯物預防,如果孩子積食較嚴重的,建議可以配合一些葯物來調治,消積食的葯有不少,如三甲散、益生菌,還有小兒保赤丸、健胃消食片,保和丸等等,具體可在醫生指導下來選擇。
『肆』 怎樣按摩防止寶寶積食
三大有效按摩法:
摩腹法:
從中醫上講,經過肚子的是脾經、肝經和腎經,通過摩腹可以達到調節肝、脾、腎三臟功能的作用,讓身體里的「痰、水、濕、淤」的集聚自行散開。
具體操作:把四個手指並攏,放在他的肚子上。然後輕輕盤旋狀揉動,順時針36次,逆時針9次。順揉為清,逆揉為補。連續揉上30分鍾即可,對孩子的腸胃非常好。如果揉的時候孩子的肚子咕咕叫,說明出現了腸鳴音,或者孩子在排氣,家長不用緊張,這是正常現象。
捏脊法:
先讓孩子趴在治療床上,然後從大椎穴(正坐低頭,脖子正中最高椎突處)開始,用雙手食指和拇指將脊柱兩旁皮膚捏起,兩手不放鬆(即捏住皮膚不能掉),交替向前推動,一直推到孩子臀溝的長強穴。一般沿著脊柱,由上向下推捏4遍,再由下向上推捏6-8遍。每天一次,15天為一療程。一個療程結束後,休息15天後可以開始下一個療程。
注意:捏脊法適合5歲以下的孩子,這個方法沒有副作用,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但要注意,孩子皮膚嬌嫩,推捏前,要在局部抹一些爽身粉或香油。
揉捏四縫穴:
四縫穴每隻手只有4個,因它位於掌心朝上,從食、中、無名、小指指尖朝下數,第二個關節的橫紋中央,故稱「四縫」。揉搓這8個穴位時,要有一定的力度。可用自己的大拇指指腹在上,食中指在下,沿著孩子的小手指,一直揉捏到食指,每個穴位揉40次左右。
『伍』 兒童消化不好老積食怎麼調理有沒有好辦法呀
一、飲用山楂陳皮水進行調理。山楂有著消食健脾的作用,且口感酸甜;而陳皮則能夠理氣健胃,氣味清香。將兩種葯材沖水當茶飲,不僅能夠解決小孩積食,堅持飲用還能夠有效的調節腸胃,徹底的解決積食症狀。
二、經常按摩腹部。小孩積食的時候,父母可以將手掌搓熱後為孩子按摩腹部,按摩時力道要均勻,與此同時,要注意別讓孩子受風,否則極易造成腹瀉,堅持進行腹部按摩能夠有效的解決積食。積食按摩的手法也有所講究,是以胃部為中心,進行圓弧形的按摩,該方法對於積食的解決是較為迅速的。
三、飯後半小時可以適當的進行戶外散步。飯前不宜做激烈的運動,飯後半小時內,可以帶著孩子到戶外進行散步。散步時要保持步伐的勻速,每次走動十五分鍾,反復走動3至4次即可,運動量不可過多,長期堅持能夠解決積食症狀,對於孩子骨骼的健康發育也有一定的好處。
小孩經常積食,成長速度對比於其他同齡孩子會更慢,體質也會更弱。積食雖然不是病理上的反應,但是,長期的積食極易對身體造成傷害,父母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並依據孩子的體質以及積食症狀進行針對化的調理,從而使身體恢復健康狀態,讓孩子快樂的成長。
『陸』 如何查看小孩積食按摩法圖解
1、小兒積食推拿手法一 清大腸經
位置:位於食指橈側面,食指間至虎口成一條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橈側緣,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螺紋面從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利腸腑、除濕熱、導積滯,多用於治療便秘、食積等症。
2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二 揉板門
位置:板門位置在拇指下。
手法:掌面大魚際肌之中點,重按有酸麻感,為胃全息反應點。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多用於防治食積、腹脹、食慾不振。
3、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三 順運內八卦
位置:內八卦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作畫圈狀。
手法:以圖中黑點為起點,做順時針作畫圓,運的感覺為接觸皮膚,又不產生壓力,又像是懸空,想像八卦那種柔和感
作用:形滯銷食,常用於食慾不振等病症。
『柒』 兒童積食怎麼按摩手法圖
小孩子腸胃功能較弱,稍微吃得多一點就會產生積食的現象,從而增加便秘的風險。生活中,家長可以適當地採用推拿手法幫助孩子消食,但是很多家長對於推拿手法並不了解,小兒積食推拿怎麼做?
小孩子積食後,家長可以用手輕輕按住孩子大拇指的第一關節的地方,反復按揉,直到孩子的積食症狀有所緩解。家長還能用手輕捏孩子的脊背,從上到下按摩,也能減輕積食現象。另外,孩子出現肚子脹的現象時,家長也能用手輕輕按摩孩子的肚子,能夠促進腸道的蠕動,幫助腸胃的消化和吸收,有助於排便,從而緩解積食的症狀。家長也可以適當地按摩孩子身上的穴位,也有助於改善積食情況。
小兒積食一般是因為一次性吃得過多導致的,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要注意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飲食要清淡,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盡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的食物,還要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能夠增強免疫力,日常還要培養孩子鍛煉的習慣,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晚上睡覺前,盡量不要讓孩子吃零食,以免造成腸胃不消化。
『捌』 怎麼通過按摩來改善寶寶的積食問題
按摩不管到什麼時候都是比較有效的,可以幫助人調理身體,尤其是寶寶小的時候,就可以順時針給寶寶揉肚子來改善積食問題。
一、順時針按摩法對於很多家長而言,寶寶積食讓自己十分的難過和頭疼,因為積食的時候寶寶肚子會特別的舒服,他們無法表達只能通過哭來傳遞。這個時候有一個大家都可以利用的方式來幫助寶寶改善積食問題,在平時的時候也可以經常做,對寶寶的腸胃很好。手掌直接向下放在寶寶的肚子上面,然後稍微用一點點力順時針按揉寶寶的肚子,堅持十五分鍾左右就可以了。
積食是很多寶寶都會出現的現象,我們應該冷靜的面對。在日常生活的時候可以多給寶寶按摩,多按摩是有幫助的,如果實在不相信自己就可以到專門小兒推拿的地方去按摩,讓專業的人士來按摩。為了杜絕寶寶積食,一定要多加註意寶寶的食物,這樣才可以從源頭上杜絕積食,降低積食的產生。
『玖』 按摩寶寶的肚子可以治療積食嗎如何操作呢
摩腹的功效及操作步驟:對於容易積食的寶寶,「摩腹」的手法可以作為家庭護理的重要手段。「摩腹」時,媽媽可以在手上或者直接在寶寶肚子上塗一些嬰兒潤膚露,以免因為皮膚乾燥引起寶不適。具體步驟
以寶寶的肚臍為圓心,媽媽用手掌按照一個方向在肚子上轉圈按摩。如果寶寶經常便秘,需要採用順時針的手法,每次按摩100圈,每天1~3次。如果寶寶容易腹瀉,則需要用逆時針的手法,每次100圈,視寶寶狀況,每天按摩1次以上。
『拾』 小孩積食怎麼調理好的方法在哪裡
小孩積食怎麼調理
第一,糖炒山楂,功能是清肺消食,尤其是對吃肉過多引起的積食效果比較好,做法是取紅糖適量,如果寶寶有發熱的症狀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鍋用小火炒化,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再炒五到六分鍾,聞到酸甜味兒即可,每頓飯後讓孩子吃一點。
第二,山葯米粥,它的功能是調補脾胃,滋陰養液,用於小兒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體重減輕,面黃肌瘦,做法是取干山葯片一百克,大米或小黃米一百克,白糖適量,將大米淘洗干凈與山葯片一起碾碎入鍋,加水適量熬成粥可以,給寶寶吃點健胃消食口服液和小兒化食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