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議論文閱讀方法 解題技巧
一、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二、論證方法: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
三、論證方式:立論、駁論。(議論文可由此標准分為立論文與駁論文二大類。)
四、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
1、分析論證方法的作用:作用二個要點。具體如下:
①、舉例論證:通過舉具體的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格式: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證了……了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論證:通過比喻進行證明,使論證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④、對比論證:對比論證的作用就是突出強調。
格式: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
⑤、引用論證:引用論證比較復雜,這與具體的引用材料有關,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名人佚事、笑話趣聞等各種情況,其作用要具體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往下讀。
格式:使用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通過引用……證明……的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讀者往下讀)
2、分析論據的類型和作用:論據可分為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二種類型。答題要點二個方面:(1)、明確論據類型;(2)、具體分析作用。這個題目就其實質是考查論據與論點的關系,無論是與中心論點與分論點的關系,都是證明與被證明的關系,所以,規范性答題格式如下:
這是……論據,在文中起著證明……(論點,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
補充論據作為一種新題型正在流行,做這種題目,注意以下二個方面:(1)、看清楚要求補充的論據類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還是事例;(2)、補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數限制。當然,作為應考,可以准備「勤奮」、「處世」等常見主題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數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為求新而准備那些較長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論點的方式:
①、文章標題點明中心論點;
②、文章開頭提出中心論點;
③、文章結尾歸納出中心論點;
④、文章中間用某個承上啟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論點。
⑤、文章沒有直接提出中心論點,但始終圍繞……展開論述。
4、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
首先應該了解一般議論文的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分析議論文的論證思路,其實,就是在段落層次的基礎上加上一些諸如「首先」、「然後」、「接著」、「最後」一類表承轉啟合關系的詞語。做這個題目,尤其要注意開頭結尾的表述。
開頭的內容有:
(1)、提出中心論點;(2)、引出論題;以上二個方面,要具體回答出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論題的具體方式,有的是通過名人名言、有的是通過名人佚事、有的是通過趣聞笑話等。
結尾的內容:
(1)、深化中心論點,提出……的結論;
(2)、重復或強化……的中心論點;
(3)、發出……的號召或勸勉人們……;
(4)、補充論證了……。(有時候會考查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論證更嚴密。)
做這類題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論、本論、結論具體化地陳述出來。如《人的高貴在於靈魂》一文,我們可以這樣表述:首先引用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蘆葦」提出中心論點「人的高貴在於靈魂」,然後舉阿基米德、王爾德事例證明了「珍惜內在的精神財富甚於外在的物質財富」,最後舉一個火車上讀書的少女為例向人們發出「人應該保持純正的精神追求」的勸勉。
5、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
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固定,只有二個角度:(1)語言特點;(2)語體特點。做這類題目,要掌握語言風格一些關鍵詞:簡明平實、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語體特點,就是抓住邏輯嚴密四個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個應特別注意的事項就是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為例子進行分析。
6、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
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多,如修辭手法、論證方法、寫作手法等
(1)、修辭:如比喻,可結合比喻特點談,那就是形象生動;如排比,增強了文章論證的氣勢;如引用古詩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論證方法:參考論證方法的作用談。
(3)、寫作手法比較固定,常見的就是:(1)、舉例論證與道理論證相結合(夾敘夾議);(2)、以……論證方法為主。同樣,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為例子進行分析。
7、文段結構作用:
(1)、引出(全)下文;(2)、總結前(全)文;(3)承上啟下。
作為議論文段的作用,必須結合文體特徵具體加答。
如開頭段作用往往起著引出中心論點(論題),那麼,我們可以參考下面的二個具體答題規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變通使用:
①、開頭通過寫……的事例,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
②、開頭通過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
③、開頭通過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聞趣事),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也起到吸引讀者下讀的作用,增強了論述的趣味性。
結尾段的作用,請參照4:「結尾的內容」回答。
Ⅱ 如何舉例論證
議論文寫作中的舉例論證技巧:例子能證明什麼?
在一本作文選上讀到2012年甘肅一考生的高考習作,題為《專注鑄就成功》。文章主體部分舉了四個例子:李賀「瘦馬馱詩」,肩背「詩囊」,專注寫詩,寫出千古佳句;王羲之廢寢忘食,臨池練字,心無旁騖,成為著名書法家;居里夫人幼時讀書一絲不苟,專心致志,才成為著名科學家;杜甫了解人民疾苦,全身心投入到作詩上,成為偉大詩人。文後的評語認為該文「選用的材料十分典型,給人以豐富之感」。
多用例子 ≠ 內容豐富
「多用例子 = 內容豐富」,這樣的認識在一些師生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實際教學中,「多用例子」也的確是某些老師指導寫作時強調頻率最高的一點,高考閱卷時發現這類例子組合拼接式的習作實在是大有擁躉的。
寫作文當然可以用例子,例子選得好、用得巧無疑會令習作內容充實、分析具體,從而得個理想的分數,而選得好、用得巧應該是建立在對作文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礎之上。「事實勝於雄辯」,並不是說你只要把例子擺出來對方就心服口服了,必須對例子作理性分析,揭示出例子所蘊涵的使觀點得以成立的內在邏輯必然性,或者有助於突破所談話題認識理解上的關鍵節點。總之一句話,要有高質量的思維分析,只憑「感覺」或「感性」寫出來的作文就可能變成簡單的例子疊加,甚至有可能寫成表面冠冕堂皇但卻經不住推敲的偽劣文字。
《專注鑄就成功》中的四個「例證」段落形式上基本一致,都是先概述事例,然後對事例做簡單化的因果分析。解剖其中一段,窺其一斑即可見全豹。
居里夫人小時候讀書一絲不苟、專心致志。她讀書時,夥伴們在她身後放了一摞凳子,只要她一動便會倒下來。但是夥伴們玩耍回來後,她依然在讀書,對旁邊的凳子絲毫沒有察覺。正因為專注,她才從幾噸材料中,提取出幾克鐳,才成為著名科學家,在人生道路上披荊斬棘,成就輝煌。
「專注鑄就成功」既是題目,又是中心論點。這個道理同樣屬於那種人所共知的公理,按說是沒有必要花太多的筆墨來論證其正確性的。而該文所舉的四個例子,基本上是從同一個向度、同一個層面,以簡單化的「因為某某專注,所以才取得成功」這一機械呆板的因果推論,證明「專注鑄就成功」的顛撲不破性,貌似充實、豐富,其實是疊床架屋,是單調的羅列。姑且不論這四個例子是否「典型」、是否准確,不論這四個例子的排列順序是否合理,也不論李賀、杜甫兩例均專注於作詩是否有些「擠車」,單就分析說理而言,這四個段落基本上處於同一個層面的換言表述與重復呈現。這樣的「例證」,從說理的效力上講,一個與十個是沒什麼區別的,說白了,這樣的「例證」,大部分是廢話,是無用的話,當然也就談不上「豐富」,而是徹頭徹尾的啰嗦。
居里夫人小時候讀書能沉浸其中與其後來在科學上的重大發現,兩者之間絕對有內在的事理順承關系。問題的關鍵是,她為什麼能做到「一絲不苟、專心致志」?弄清這個問題,才可能給那些正苦於在學習、工作、做事等方面不能做到「專注」因而與成功擦肩而過,那些因自己的教育對象(如學生、孩子)不能做到「專注」而愁眉不展、束手無措的人們以有益的啟發。通俗一點說,談「專注鑄就成功」,重心要放在「如何」做到專註上。說起來也很簡單,一要有興趣,二要有耐力,有了興趣,才可能產生耐力,才可能真正沉下去,樂在其中,自然就能堅持長久而不會倦怠。至於興趣怎麼產生,是個需要深入探討的話題,此處不再展開。
挖掘事例與論點的內的關聯
實際寫作中,有的考生可能在確定中心論點之後,就只能想到具體的事例。怎麼辦?唯一的出路是學會加工處理事實材料,從中提取抽象的關鍵信息加以概括、凝練,這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由具體到抽象」的分析方法。
有一篇以「相信自己」為題的習作,作者在提出「相信自己才能成就人生輝煌」的觀點後,舉了三個例子(李斯、貝多芬、泰格·伍茲),但習作者對這三個材料的處理都只停留在「他們都是相信自己而成功」這一點上,分析表層化且給人以堆砌材料的感覺。這是典型的「觀點+例子」的寫法。可取的做法是,首先對基本觀點里的關鍵詞以及關鍵詞之間的關系作具化的闡釋與解析,或將中心論點分解為有內在邏輯關系的幾個方面,然後從這幾個例子中挖掘出「相信自己」與「成就人生輝煌」兩者的必然聯系,而且要注意盡量做到每個例子在闡述道理時側重點各有不同,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可能深入、深刻而「立體」。
具體示範一下。第一步,確定「相信自己才能成就人生輝煌」的基本觀點後,還要考慮如下問題:①要在哪些方面「相信自己」?即相信自己什麼?②「相信自己」與「成就人生輝煌」二者之間的連接點何在?即「相信自己」會產生怎樣的積極作用進而「成就人生輝煌」;③寫這篇文章的現實意義是什麼?即文章最後的落腳點在哪裡。
李斯、貝多芬、泰格·伍茲這三個例子的選擇是較為恰當、新穎的,如果加工得法,可以寫出材料充實、分析具體、層次感強的佳作。接下來的第二步,是如何處理這三個材料。李斯原來只是上蔡一個小小的獄卒,後來做了秦的宰相。他的人生軌跡陡轉的原因很多,如個人的才能、不懈的努力、天賜的機遇等等,也與其「相信自己」的心態有很大關系;貝多芬在耳聾後寫出大量不朽的音樂作品原因也很多,如高超的音樂造詣、扼住命運咽喉的堅韌等等,同樣與「相信自己」的精神關系也很大;泰格·伍茲成為高爾夫之王,原因有自己的天賦、科學的訓練、過硬的計算能力,以及「相信自己」的心理素質等等。寫作時要考慮的是,「相信自己」這句話在三個人的成功中所起作用的「著力點」有何不同?「相信自己」讓李斯確定了高遠的人生目標,讓貝多芬能經受命運的考驗,讓泰格·伍茲全身心投入到科學的訓練中。這樣,三個材料就是從不同角度來闡釋「相信自己才能成就人生的輝煌」這一中心,文章就是立體的。
切勿以偏概全
談舉例論證,就不能不提到一種常見的分析問題的方法——歸納法,也就是從個別到一般,通過許多個別的事例歸納出它們所共有的特性,從而得出一個一般性的結論。一般情況下,歸納法應先舉事例再歸納結論,但如果對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以及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定位不清的話,這種基於事例之上的歸納分析就可能犯片面或絕對化的錯誤。
舉個例子。2009年高考天津卷作文要求以「我說90後」為話題,有一篇題為《騰飛的90後》的習作用三個90後的事例,歸納出90後是「騰飛的一代」。三個例子為:「5.12」地震中臨危不懼、英勇救人的小英雄林浩,寫出《誰的青春有我狂》的90後青春作家子尤,2008年奧運會舉重冠軍龍清泉。
小作者沒有把握住「90後」的普遍基本特徵,所以選取的人物是有失偏頗的。這和作文題本身也有關。作文試題提供的材料提到了社會上對90後的三種態度,但社會贊揚嘉許什麼,擔憂什麼,90後「自己的方式」有哪些,卻語焉不詳,而對這些問題的清晰化、明朗化決定著寫作指向的清晰度、內容的充實具體感。還有一個最基本的問題要清楚,就是作文題所言之「90後」應該指的是出生於20世紀90年代的青少年中的絕大部分(特別出色、少年得志的不算,特別不成器、在監獄里啃窩頭的也不算),贊揚、鼓勵、批評、否定、辯解等等,都應是對這些人而言。所以,切不可用90後中的那「一小撮」人(即「最優秀」與最「不優秀」)的表現來「以偏概全」地評說90後。比如林浩、子尤、龍清泉是90後中的佼佼者,但不能據此說90後全都如何如何;就像不能因為90後中有自殺、吸毒、犯罪、變態者就因此說90後全都如何一樣。一個年齡段人群的兩個端點其實是這一群人中的「特殊分子」,一般情況下是不能作為解剖這一人群基本特徵的「樣本」的。
總之,要證明某一集合有哪些特徵,應該以這一集合的大多數元素為參照,這是毋庸置疑的。要證明「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就要以從古而今幾千年中的大多數中國人為例,用他們追求真理、不懼艱難等方面的表現來印證,若只是用文天祥、不食嗟來之食者、聞一多的例子,只能證明「部分中國人是有骨氣的」,因為我也可以舉出秦檜、吳三桂、汪精衛的例子來證明中國人沒有骨氣,當然我證明的對象同樣也只能是「部分中國人」。其實,吳晗《談骨氣》中舉這三個例子的作用是對「骨氣」的內涵做具體的「解釋」或形象的「示範」。對作文題(或題目中的關鍵詞)做具體解釋或示範,是「例子」在文章中的另一種作用。
退一步講,寫「我說90後」用前文提到的三個例子也並非絕對不可以,但若達到「用得巧」的標准,還需在提高思維質量上下功夫。必須說出林浩、子尤、龍清泉三人能有「上佳表現」的根由,即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個人毅力與意志等因素對他們的成長起何作用,有了這些分析,才會給讀者尤其是其他90後以人生的啟迪,進而走好今後的路。
Ⅲ 舉例論證關鍵詞是什麼
舉例論證是議論文中的一種方法。
舉例論證是一種從材料到觀點,從個別到一般的論證方法,是從對許多個別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歸納出一個共同的結論的推理形式。使用這種方法,一般是先分論後結論,即開門見山提出論題,然後圍繞論題逐層運用材料證明論點,最後歸納出結論。這種結構的方法,比較符合人們的思維認識規律。運用舉例論證進行論證時列舉的事實可以有兩種形式,即概括總體性事實和枚舉個別事實。概括總體性事實的說服力在於事實所體現的普遍性,它是對事實的總體或全局的全面性統計或概括。採用枚舉個別事例的論證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舉幾個事例即可。枚舉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時也要考慮到經濟原則,盡可能不要同類重復。
舉例論證:列舉真實、可靠,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通過列舉典型事例,具體有力地證明了中心論點,增強了說服力。
Ⅳ 議論文答題技巧初三
1、論點(證明什麼) 論點應該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個完整的簡潔明確的句子。從全文看,它必能統攝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個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是明確的表態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論點。 中心論點只有一個(統帥分論點)
⑴明確: 分論點可有N個(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
⑵方法:
①從位置上找:如標題、開篇、中間、結尾。
②分析文章的論據。(可用於檢驗預想的論點是否恰當)③摘錄法(只有分論點,而無中心論點)
B.分析論點是怎樣提出的:
①擺事實講道理後歸結論點;
②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
③針對生活中存在的現象,提出論題,通過分析論述,歸結出中心論點;
④敘述作者的一段經歷湖,歸結出中心論點;
⑤作者從故事中提出問題,然後一步步分析推論,最後得出結論,提出中心論點。
2、論據(用什麼證明)
⑴論據的類型:
①事實論據(舉例後要總結,概述論據要緊扣論點);
②道理論據(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論據要真實、可靠,典型(學科、國別、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應論點);
⑷判斷論據能否證明論點;
⑸補充論據(要能證明論點)。
3、論證(怎樣證明)
⑴論證方法 (須為四個字)
①舉例論證(例證法) 事實論據記敘
②道理論證(引證法和說理)道理論據議論
③對比論證(其本身也可以是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④比喻論證比喻 在說明文中為打比方,散文中為比喻。
⑵分析論證過程:
① 論點是怎樣提出的;
②論點是怎樣被證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實,是否有正反兩面的分析說理);
③聯系全文的結構,是否有總結。
⑶論證的完整性(答:使論證更加全面完整,避免產生誤解)
⑷分析論證的作用:證明該段的論點。
4、 議論文的結構
⑴一般形式:
①引論(提出問題)
②本論(分析問題)
③結論(解決問題)
⑵類型:
①並列式
②總分總式
③總分式
④分總式
⑤遞進式
5、議論文的語言
⑴嚴密(修飾性、限制性的語言的運用);
⑵生動(成語、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⑶詞序(從生活邏輯和上下文的照應上判斷);
⑷句序(關聯詞語的使用,特別要注意遞進關系)。
6、駁論文的閱讀
⑴作者要批駁的錯誤觀點是什麼?
⑵作者是怎樣進行批駁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論據;
Ⅳ 議論文常見的論據類型有什麼,常見的論證方法有
論文常被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
論文格式封面論文常指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總稱為論文[1]。論文格式就是指進行論文寫作時的樣式要求,以及寫作標准。直觀的說,論文格式就是論文達到可公之於眾的標准樣式和內容要求。
結構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論文各組成的排序為: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附錄和致謝[2]。
題目
1.題名規范
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論文的特定內容,有助於選定關鍵詞,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
2.命題方式
簡明扼要,提綱挈領。
3.英文題名方法
①英文題名以短語為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最常見,即題名基本上由一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或)後置定語構成;短語型題名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後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
②一般不要用陳述句,因為題名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名具有判斷式的語義,且不夠精煉和醒目。少數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名,因為疑問句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
③同一篇論文的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於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
④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名字數有所限制,有的規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有的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這些規定可供我們參考。
⑤在論文的英文題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不用。
Ⅵ 語文的論證方法有哪些
理證法(道理論證)
例證法(舉例論證、事實論證)
引證法(引用論證)
對比法(對比論證)
類比法(類比論證)
喻證法(比喻論證)
歸謬法(引申論證)
反證法
還聽老師說過還有演繹論證法的
Ⅶ 排比在說明文中是什麼論證方法
一.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二.論證方法: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
三.論證方式:立論.駁論.(議論文可由此標准分為立論文與駁論文二大類.)
四.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
分析論證方法的作用:作用二個要點.具體如下:
①.舉例論證:通過舉具體的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格式: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證了--了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論證:通過比喻進行證明.使論證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④.對比論證:對比論證的作用就是突出強調.
格式: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
⑤.引用論證:引用論證比較復雜.這與具體的引用材料有關.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名人佚事.笑話趣聞等各種情況.其作用要具體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格式:使用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通過引用--證明--的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2.分析論據的類型和作用:論據可分為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二種類型答題要點二個方面:(1).明確論據類型,(2).具體分析作用.這個題目就其實質是考查論據與論點的關系.無論是與中心論點與分論點的關系.都是證明與被證明的關系.所以.規范性答題格式如下:
這是--論據.在文中起著證明--(論點.如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
補充論據作為一種新題型正在流行.做這種題目.注意以下二個方面:(1).看清楚要求補充的論據類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還是事例,(2).補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數限制.當然.作為應考.可以准備[勤奮".[處世"等常見主題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數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為求新而准備那些較長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論點的方式:
①.文章標題點明中心論點,
②.文章開頭提出中心論點,
③.文章結尾歸納出中心論點,
④.文章中間用某個承上啟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論點.
⑤.文章沒有直接提出中心論點.但始終圍繞--展開論述.
4.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
首先應該了解一般議論文的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分析議論文的論證思路.其實.就是在段落層次的基礎上加上一些諸如[首先".[然後".[接著".[最後"一類表承轉啟合關系的詞語.做這個題目.尤其要注意開頭結尾的表述.
開頭的內容有:
(1).提出中心論點,(2).引出論題,以上二個方面.要具體回答出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論題的具體方試.有的是通過名人名言.有的是通過名人佚事.有的是通過趣聞笑話等.
結尾的內容:
(1).深化中心論點.提出--的結論,
(2).重復或強化--的中心論點,
(3).發出--的號召或勸勉人們--,
(4).補充論證了--.(有時候會考查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論證更嚴密.)
做這個題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論.本論.結論具體化地陳述出來.如<人的高貴在於靈魂>一文.我們可以這樣表述:首先引用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蘆葦"提出中心論點[人的高貴在於靈魂".然後舉阿基米德.王爾德事例證明了[珍惜內在的精神財富甚於外在的物質財富".最後舉一個火車上讀書的少女為例向人們發出[人應該保持純正的精神追求"的勸勉.
5.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
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固定.只有二個角度:(1)語言特點,(2)語體特點.做這類題目.要掌握語言風格一些關鍵詞:簡明平實.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語體特點.就是抓信邏輯嚴密四個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個應特別注意的事項就是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為例子進行分析.
6.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
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多.如修辭手法.論證方法.寫作手法等
(1).修辭:如比喻.可結合比喻特點談.那就是形象生動,如排比.增強了文章論證的氣勢,如引用古詩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論證方法:參考論證方法的作用談.
(3).寫作手法比較固定.常見的就是:(1).舉例論證與道理論證相結合(夾敘夾議),(2).以--論證方法為主.同樣.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為例子進行分析.
7.文段結構作用:
(1).引出(全)下文,(2).總結前(全)文,(3)承上啟下.
作為議論文段的作用.必須結合文體特徵具體加答.
如開頭段作用往往起著引出中心論點(論題).那麼.我們可以參考下面的二個具體答題規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變通使用:
①.開頭通過寫--的事例.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
②.開頭通過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
③開頭通過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聞趣事).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也起到吸引讀者下讀的作用.增強了論述的趣味性.
結尾段的作用.請參照4:[結尾的內容"回答.
說明文閱讀知識與技巧
一.分類
1.從說明對象的角度:事物性說明文.事理性說明文.
2.從說明文語言特徵:平實的說明文.生動的說明文.
二.說明的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的具體分析:主--次.原因--結果.現象--本質.特徵--用途.一般--個別.概括--具體.整體--局部.
典型考題:本文使用了什麼說明順序?有何作用?
答題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說明順序對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第一空應該填具體的說明順序.第二空應該填寫具體的事物名稱或說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說明文.但又不能准確表述.可用[事理".[科學事理"等模糊性的語言表述.)
三.說明的方法
1.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引用說明.
2.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
①.舉例子:通過舉具體的實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分類別: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③.作比較:把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④.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將比作.從而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⑥.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生動形象.
⑦.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事理.
⑧.列數字:用具體的數據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准確更有說服力.
⑨.列圖表:用列圖表的方式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⑩.引用說明:引用說明有以下幾種形式--
A.引用具體的事例,(作用同舉例子)
B.引用具體的數據,(作用同列數字)
C.引用名言.格言.諺語,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D.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軼事趣聞等.作用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
(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四.說明文的語言品析
1.對整篇文章語文的品析.一般從二個角度談:A.准確,B.形象生動或簡明平實.
A是一般說明文的共同特點.B是針對不同語文風格的角度談.做這種評析整篇文章語言特點的題目.一定要結合文章具體內容談.比如可以選擇一句話為例子.
格式如下:這篇文章充分體現了語文准確/生動形象/簡明平實的特點.如[--"一句.就准確/生動形象/簡明平實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2.對具體篇/句/詞的評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詞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點字詞有何作用?B.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C.加點詞語能否刪去?
這種題目往往要結合說明語言的准確性(有時是體現語言生動性)的特點答題.第二種題型還要在答題中比較二者的區別.第三種題型還要加上[刪去後不符合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律或與客觀事實不符合"之類的表述.
五.說明文寫法分析
1.結合說明方法談
模式: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的說明方法.說明了--(內容:事物特徵或事理).使說明--(作用:參考前面說明方法.明確其作用)
2.結合修辭手法談
模式:這是一篇生動說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種修辭手法.說明了--(內容).使文章的說明形象生動.
3.結合表達方式談
記敘.描寫使說明更具體形象,抒懷議論使說明更有感情.那麼.從這個角度分析說明文的寫法.格式如下:這篇文章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除了說明外.還有--(從[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根據內容選擇).如--(具體舉例).就是--(表達方式)的運用.使說明更具體形象/充滿感情.
六.說明語段的作用
這種題目答題的角度有三:
(1).結構.內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啟下.總結全文/前文.有時在文章在開頭.還起著引出說明對象/說明事理的作用.
(2).結合說明方法談.
通過--的說明方法.說明了--(事物特徵或事理).使說明--(作用).
記敘文閱讀知識與技巧
1.文章體裁?此文是一篇:詩歌.小說.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劇本.說明文.議論文
2.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3.找主題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
4.文章內容(中心)?
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格式: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表現了(贊美了.揭示了)--.
5.材料組織特點?
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6.劃分層次?
(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總分總(掐頭去尾)
7.記敘線索及作用?
線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時間(5)地點(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8.為文章擬標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寫讀書卡片.
按各項要求上原文尋找.再填寫.注意原文的標題.作者.等項(有時在括弧內).
10.記敘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語言特色?
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語句中選擇:
形象生動.清新優美.簡潔凝練.准確嚴密.精闢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奏感強.
注: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
12.寫作手法及作用?
(1)擬人手法
作用: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比喻手法
作用: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誇張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象徵手法
作用: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5)對比手法
作用: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6)襯托(側面烘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諷刺手法
作用: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8)欲揚先抑
作用: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後照應(首尾呼應)
作用: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0)設懸念
作用:引起讀者的注意與思考.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使文章情節曲折
13.修辭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2)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3)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於抒情.
(5)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8)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注:必須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14.具體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方法:聯系詞語本義.解釋在文中的含義(引申義.比喻義.雙關義).找出其指代的具體內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將比喻.象徵還原).
格式:[××"一詞原指--.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義?
抓住關鍵詞.分析它的特點及含義.聯繫上下文再解釋.(方法同上)
16.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開啟下文.總領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啟下(過渡)(4)為後文作鋪墊.打伏筆(5)照應前文(開頭)
17.表達方式?
記敘.議論.說明.抒情.描寫
18.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9.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20.描寫的種類及作用?
(1)肖像描寫(2)外貌描寫(3)神態描寫(4)動作描寫
(5)語言(對話)描寫(7)心理描寫(8)景物描寫
(9)場景描寫(10)環境描寫(11)細節描寫
景物描寫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動情節發展(3)渲染氣氛(4)突出人物性格(5)襯託人物心情
25.環境的種類及作用?
(1)自然環境
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襯託人物的心情.
(2)社會環境
交代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徵.襯託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
Ⅷ 如何找論點,論據
論點是作者對於某一問題的見解或主張,通常在議論文的第一句,有時也會在結尾句,在中間的時候很少,不過有時也會需要我們通過論據的指向性來自行歸納論點。 為了證明論點必須擺事實,講道理,這些用來證明論點的事實和道理就是論據。論據分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另外事實論據分為概括事實論據和具體事實論據,道理論據分直接道理論據和見解道理論據關於論據,是論證論點的依據,論據和論證方法密切有關。常見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