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鈴蘭種子種植方法

鈴蘭種子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4 05:49:16

㈠ 鈴蘭花種子怎麼種呀

你直接打開家園的倉庫,
找到種子那一頁,
找到鈴蘭花種子,
把它移到空的土地那裡,
就可以種了。

望LZ採納我~!ThankS~!-.-

㈡ 鈴蘭要怎麼栽培

鈴蘭為百合科草玉鈴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具平展而多分枝的根莖,根莖先端具橢圓形頂芽,春天從每個頂芽長出2~3枚卵形或窄卵形具弧狀脈的葉片,基部抱有數枚鞘狀葉。花白色,鈴狀下垂,有濃郁的香氣。漿果球形,紅色。鈴蘭植株矮小,花芳香怡人,入秋時紅果嬌艷,頗惹人喜愛。分布於北半球的溫帶,歐洲、亞洲、北美洲都有它的蹤跡。生於林下,喜散射光。耐寒性強,在濕潤而腐殖質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良好。為優良的地被植物,同時亦可盆栽供室內觀賞。

栽植鈴蘭適使用輕松、濕潤、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砂質壤土。通常將鈴蘭種植在水體周圍的疏林或路旁樹下。栽植在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進行,株行距為4~8厘米×15~25厘米,栽植深度應在土表5厘米以下,以防因溫濕度的劇變而死亡。種植3~4年後須換茬重栽或與其他花卉輪作。栽前施基肥,栽後澆透水。冬季用樹葉覆蓋加以保護。春季開花前應施液肥,天旱要注意灌水。花凋謝後剪去花梗,及時進行中耕除草。開花後亦應施肥,以利植株積累養分,使根莖生長充實,有助於休眠芽的生長。

鈴蘭可進行促成栽培,選擇花芽已形成的芽(呈鈍圓錐形,較肥壯),經輕霜數天後掘起,將肥大頂芽帶根莖切下,以4~5厘米的株距栽種在木箱或花盆中,上覆以水蘚,置冷涼濕潤的地窖中貯藏備用。促成栽培時將栽好的木箱或花盆移至溫室暗處,溫度保持在23~25℃之間,經8~12天芽開始萌動,這時可將溫度提高至25~28℃,萌芽後可將木箱或花盆移至陽光下,每日早晚各澆水1次。經12~15天,花葶即可抽出,當花開始開放時,將鈴蘭放置10~15℃下,保持乾燥通風,即可欣賞到清香四溢的鈴蘭了。

若芽曾經受過一次輕霜的,則較容易促成。在促成栽培前將花芽進行低溫處理,低溫處理的時間長短與處理溫度有關,0℃貯藏30~40天,2~3℃貯藏需40~50天。經低溫處理後,每10天促成栽培一批,可保持冬季鈴蘭開花不絕。

鈴蘭一般用分株法進行繁殖。於秋季地上部枯萎後將根株掘起,將每個頂芽第一段根莖剪下來栽種。肥大的芽能於翌春開花,瘦小的芽需培養1年後才能開花。

㈢ 鈴蘭花球根或種球怎樣種

鈴蘭可採用分株和播種方法繁殖,而以分株繁殖為主。在深秋,當地上部分枯萎後,將根莖掘起,剪取帶有2~3個芽的根莖,種植在經翻耕並施入基肥的疏鬆、排水較好的半陰地塊或盆栽。注意芽呈肥大狀即為花芽,栽植後翌春便能開花;芽瘦小,先端呈圓錐狀的為葉芽,而要經過培植一年後才能開花。鈴蘭也可播種繁殖。秋季從成熟的漿果中洗出種子,可直播於露地苗床中,保持濕潤與適當遮蔭,於第2年春天發芽,幼苗生長較慢,要經3~6年才能開花。

水肥管理。分株苗種植後要澆透水,冬季要用堆肥或草簾覆蓋上面以防寒。早春芽萌發後揭去覆蓋物,並景象鋤草鬆土。生長期間要保持土壤濕潤,每隔2周施1次稀薄餅肥水,花梗抽出後暫停施肥。花謝後如不觀果要及時剪去花枝,並施1次液肥,促使休眠芽的生長。露地種植的,入冬前還應施1次濃肥,這樣翌春就能生長旺盛。鈴蘭種植3年後需換地輪作。

㈣ 怎麼種鈴蘭花

1、繁殖

鈴蘭花通常情況下以分株繁殖為主,也可進行種子繁殖。分株繁殖的最佳時間是在春季和秋季進行,在鈴蘭花的根莖上有大小不等的幼芽,把每個頂芽且要帶有根莖將其剪下來進行栽培。

種子繁殖可以在秋季進行,用熟透漿果中的種子進行播種即可。

㈤ 鈴蘭有哪些繁殖方法

1.播種繁殖:鈴蘭的果實為漿果,外果皮薄,中果皮與內果皮肉質多汁,內含1~2粒種子。8~9月果實成熟,蒔養者可及時採收,堆放數日,待其果肉熟透後,放在水中搓洗,取出種子,用濕潤河沙層積貯藏,待到次年春暖花開時,進行播種繁殖。播種苗床,可選地勢稍高、土質肥沃、疏鬆透氣、富含有機質的沙質土壤,施足堆積的廄肥和干雜肥,然後進行深翻,把基肥埋在土壤中,整細耙平,製作露地苗床。苗床的長度為1000~2000厘米,寬為80~120厘米,高為20~25厘米。如果種子多,苗床的長度還可增加,或者再做一床。苗床做好後,可用2000倍的福爾馬林或3000倍的高錳酸鉀水溶液,噴灑基質,再用塑料薄膜密封24~48小時,然後揭去薄膜,晾曬數日,便可播種。播種時,先將種子從河沙中篩出,用40℃左右的溫水清洗,除去雜質,撈取沉於盆底的飽滿充實的種子,均勻地撒播在苗床內,覆土以蓋住種子為宜,用細孔噴壺把水噴透,苗床上覆蓋稻草,保持基質濕潤,促進種子萌發。鈴蘭播種以後,要加強水分的管理,一般2~3天噴一次透水。苗床的溫度控制在20~25℃,如果春季溫度太低,達不到種子萌發對溫度的要求,床上還可覆蓋塑料薄膜。這樣,既可保溫又可保濕,對種子的萌發特別有利。當鈴蘭種子發芽後,要揭去所有覆蓋物,讓其透氣見光。真葉出現後,要加強肥水管理,夏季要搭棚遮蔭,保護好幼苗的葉片,一般經過3~4年的分栽培育,植株才能孕蕾開花。2.分株繁殖:鈴蘭的地下根莖,具有大小不等的幼芽。當秋季地上葉片枯萎後,可將植株挖起,除去附著土,再按照根莖的走向和新芽的著生點,用鋒利快刀切斷,每段要有2~3個新芽。分株苗剪切好後,可用木炭粉或硫磺粉塗抹刀口,待刀口稍乾燥後,便可進行分株栽培。分株栽培的苗床,可在房前屋後,選擇地勢平坦、疏鬆肥沃的素沙土,經過深翻整細和嚴格的葯物消毒處理後,再把分株苗埋入基質中,把水澆透。次年早春肥大的新芽,便開始萌發新芽,當年就能開花。分株苗發芽以後,要加強肥、水管理,促進幼苗營養生長。3月中下旬施以磷、鉀肥料,促進花葶生長,一般4~5月就能開花。

㈥ 鈴蘭花怎麼養,鈴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鈴蘭的養殖方法(基本知識)

最佳繁殖時間:鈴蘭秋季葉片枯萎後,封凍前也可栽培,以春季栽培為佳。

最佳生長土壤:鈴蘭要選擇中等或中上等肥力,微酸性土壤,半陰、半陽地段較適宜。

生長濕度要求:鈴蘭在生長期應經常給鈴蘭保持疏鬆土壤和土壤濕潤。

最佳生長溫度:鈴蘭最佳生長溫度為18~22℃。

最佳生長光照:鈴蘭適宜散射光和半陰的環境。

二、養殖鈴蘭的注意事項

施撒肥料:

1、鈴蘭在早春和秋末各施一次充分發酵的追肥,經10~15天後逐漸向光處,室溫升至20℃,底溫22℃,並增加澆水和追肥,經3周便可開花。

2、管理鈴蘭要施足基肥。春季萌芽後,每隔7~10天澆稀釋的腐熟餅肥一次,當出現花梗、花謝及秋季後各施液肥一次。

(6)鈴蘭種子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一、鈴蘭:

鈴蘭(學名:Convallaria majalisLinn.)又名君影草、山谷百合、風鈴草。氣味甜,全株有毒。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全株無毛,地下有多分枝而匍匐平展的根狀莖。具光澤。呈鞘狀互相抱著,基部有數枚鞘狀的膜質鱗片。葉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花鍾狀,下垂,總狀花序,苞片披針形,膜質,花柱比花被短。入秋結圓球形暗紅色漿果,有毒,內有橢圓形種子,扁平。花果期5~7月。

鈴蘭原產北半球溫帶,歐、亞及北美洲和中國的東北、華北地區海拔850~2500米處均有野生分布。

鈴蘭全草可入葯。夏季果實成熟後,採收全草,除去泥土,曬干。有強心,利尿之功效。用於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纖顫,由高血壓病及腎炎引起的左心衰竭。 但由於鈴蘭全株各部位均具有較強毒性,切勿在無專業醫師指導的情況下服用。中毒不良反應常表現為腹痛、嘔吐、心率下降、視線模糊、眩暈、皮膚紅疹等。

二、栽培技術:

1、選地

鈴蘭喜陰涼、潮濕環境,耐寒。鈴蘭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但肥沃疏鬆的土壤,生長健壯,枝葉繁茂,花朵香氣濃。因此要選擇中等或中上等肥力,微酸性土壤,半陰、半陽地段較適宜。

2、季節

鈴蘭展葉後隨之抽葶,展葉前是栽培鈴蘭的最佳時期。秋季葉片枯萎後,封凍前也可栽培,以春季栽培為佳。

3、株距

首先要平整土地、深翻30厘米,土壤瘠薄可每平方米施農家肥4~5公斤,畦栽可使面,畦寬1.5米,長因地塊決定。密度為30厘米×20厘米適宜,壟栽壟寬30厘米,株距15厘米為宜。

栽培實生苗時,由於小苗根嫩,栽培時要細心,株距可以密些;深度以苗尖露出地面2厘米。成齡苗栽培,可在早春地衣化凍20厘米左右隨起苗隨栽培成活率高,當年可以有部分植株開花結實,栽培時根系要舒展,覆土深度在2~3厘米,踏實,乾旱時要交透水、封垵,移栽時要清理根系,對過多的根莖剪下做繁殖種根用。

4、管理

栽植實生苗重點要鏟除雜草。特別是苗根要勤鏟、淺鏟,防止松動苗木。

成齡苗主要是鬆土、保墒、乾旱時澆水,防止雜草叢生。如土壤肥力不足,在葉片枯萎後或萌芽淺施一次農家肥,多年生地塊由於根莖伸長、潛芽較多、密度增加,此時對多密苗進行適當疏苗。可採用深鏟、深越辦法殺苗及人工間苗。

5、病蟲防治

鈴蘭在栽培區,沒有發現病蟲害,一般不用葯劑防治。

網路鈴蘭

㈦ 鈴蘭的室內種植方法


1、土壤


鈴蘭在肥沃疏鬆的土壤中生長較好,土壤腐殖質豐富可以讓其長得健壯而枝葉繁茂,花香也更濃。因此我們在種植鈴蘭的時候盡可能的挑選一些好的土壤來種植它。當然,鈴蘭也是一種對於土壤要求不高的植物,在貧瘠的土壤中也可以存活。對於土壤的酸鹼性來說,鈴蘭喜歡微酸性的土壤。


㈧ 鈴蘭的種植

1、繁殖

鈴蘭花通常情況下以分株繁殖為主,也可進行種子繁殖。分株繁殖的最佳時間是在春季和秋季進行,在鈴蘭花的根莖上有大小不等的幼芽,把每個頂芽且要帶有根莖將其剪下來進行栽培。種子繁殖可以在秋季進行,用熟透漿果中的種子進行播種即可。


㈨ 求鈴蘭花的種植方法

1、繁殖

鈴蘭花通常情況下以分株繁殖為主,也可進行種子繁殖。分株繁殖的最佳時間是在春季和秋季進行,在鈴蘭花的根莖上有大小不等的幼芽,把每個頂芽且要帶有根莖將其剪下來進行栽培。

種子繁殖可以在秋季進行,用熟透漿果中的種子進行播種即可。

㈩ 鈴蘭怎樣科學栽培鈴蘭

鈴蘭可採用分株和播種方法繁殖,而以分株繁殖為主。在深秋,當地上部分枯萎後,將根莖掘起,剪取帶有2~3個芽的根莖,種植在經翻耕並施入基肥的疏鬆、排水較好的半陰地塊或盆栽。注意芽呈肥大狀即為花芽,栽植後翌春便能開花;芽瘦小,先端呈圓錐狀的為葉芽,而要經過培植一年後才能開花。鈴蘭也可播種繁殖。秋季從成熟的漿果中洗出種子,可直播於露地苗床中,保持濕潤與適當遮蔭,於第2年春天發芽,幼苗生長較慢,要經3~6年才能開花。

閱讀全文

與鈴蘭種子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快速收集寶箱的方法 瀏覽:300
下橫叉的正確方法男生 瀏覽:264
手機合成足球形狀的圖片方法 瀏覽:22
香梨鑒別方法 瀏覽:296
噴槍噴漆槍的使用方法 瀏覽:597
檢測水泥的含泥量的方法 瀏覽:351
餐廳排長隊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534
節稅十種方法和技巧 瀏覽:492
土方計算方法的適用范圍和條件 瀏覽:33
名人有哪些讀書方法 瀏覽:569
茶室泡茶的方法步驟 瀏覽:938
清洗消毒後病毒的檢測方法 瀏覽:24
緩解女性衰老有哪些方法 瀏覽:632
種植罌粟的方法 瀏覽:541
華為手機抖音全部分類操作方法 瀏覽:950
藍寶石簡單辨別方法 瀏覽:769
鍛煉身體的正確方法是用力吐氣嗎 瀏覽:169
如何提升考研成績的方法 瀏覽:256
牛疝氣圖片大全治療方法 瀏覽:138
圓形吸頂燈安裝方法有哪些 瀏覽: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