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勞動人民的計數方法有什麼
古代計數方法有:結繩計數、書契計數、算盤計數、「正」字計數。
1、結繩計數
結繩計數是由兩條繩組成,每條上有兩個結,再把兩條繩結在一起,用過繩子的繩結達到計數的目的,是比較原始的計數方法。
2、書契計數
書契,發明晚於結繩,而且是代替結繩之用的,就是刻、劃,在竹、木、龜甲或者骨頭、泥版上留下刻痕,留下「記」號,以達到計數的目的。
3、算盤計數
算盤,中國傳統的計算工具和計數工具。由於珠算盤運算方便、快速,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
4、「正」字計數
中國人在計數時,常常用筆畫「正」字,一個「正」字有五畫,代表5,兩個「正」字就是10,這個計數方法簡便易懂,很受中國人歡迎。據說這種方法最初是戲院司事們記「水牌賬」用的。很多中國人在統計選票、清點財物等時候,都還保持著用「正」字計數的習慣。
2. 中國古代有什麼計數方法
1.
打繩結計數
繩子每打一個結代表一個或一次。
2.籌碼計數(或小石塊)
每一籌碼代表1,或10,或100等。
3.
在木頭上畫道
每一道代表1,或10,或100等。
4、算盤
使用算盤計數,以及進行計算。
3. 計數法有哪幾種
計數法有哪幾種?計數法分為單參數計數法和雙參數計數法。計數的繼續發展,大概與那時人類熟悉狩獵和捕魚等生活方式有關。原始公社制度要求人們對食物、衣服、戰利品等進行分配,從而迫使人們以某種方式對公共財富進行計算。
計算過程停留在「4」上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在這個發展階段上,人們開始拋棄必須將被數的物品拿在手中或置於腳邊的做法。 數學中發生了第一次抽象,就是把一些被數的物品用另外某些彼此同類的物品和標記來代替,如用小石塊、繩結、樹枝、刻痕等。
根據一一對應的原則進行這種計算,即給每一個被數物體選擇一個相應的東西作為計算工具,為了不致丟失這些簡陋的計算工具(如小石塊、貝殼、核),而把它們串在細繩或小棒上,後來導致至今仍有用的計算工具---算盤。
4. 古人計數方法有哪些
中國古代計數方法就是,畫「正」字的計數方法,在中國古代還有一種計數方法就是算籌計數方法,就是用長短大小一樣的小棍子來進行計數。
5. 中國古代的計時方法是什麼
1、時
指時辰,古時一天分12個時辰,採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並有古代的習慣稱法。時辰的起點是午夜。
顧炎武《日知錄》:「自漢以下。歷法漸密, 於是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蓋不知始於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廢……一日分為十二,始見於此。」
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 這些計時名稱常常出現。
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滴血猿哀鳴。」「旦暮」就是指平旦與黃昏的時 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2、刻
古代使用漏壺計時。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
如《西遊記》第九 回:「卻說那太宗夢醒後,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點,太宗設朝,聚集兩班文武官員。」「三更兩點」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點」就是指 凌晨04:12。
(5)中國有哪些計數方法擴展閱讀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當地時間半夜零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當地時間凌晨二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當地時間凌晨四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當地時間早晨六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當地時間上晝八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當地時間上晝十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當地時間中午十二時。中午一詞,為十時辰制、十二時辰制的時間節點連用。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當地時間下晝二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當地時間下晝四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當地時間傍晚六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當地時間晚上八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當地時間晚上十時。
6. 中國古代計數方法
1.
打繩結計數
繩子每打一個結代表一個或一次。
2.籌碼計數(或小石塊)
每一籌碼代表1,或10,或100等。
3.
在木頭上畫道
每一道代表1,或10,或100等。
4、算盤
使用算盤計數,以及進行計算。
7. 按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是一級,個級表示多少個什麼,萬級表示多少個什麼
按照我國計數習慣,從右起每四個數位是一級,分為個級、萬級、億級…個級表示多少個一;萬級表示多少個萬;億級表示多少個億。
數位順序表從右端算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等等。同一個數字,由於所在的數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數值也就不同。
數位、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表:
1、個(一)、十、百、千、萬……是計數單位;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是數位。
2、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10個一億是十億;10個十億是一百億;10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3、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十進制計數法。表示物體個數1、2、3、4、5、6……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8. 在阿拉伯數字普遍採用之前,中國人是用什麼方式記數的
在阿拉伯數字發明之前,古人在運算過程中,採用的是「算籌」這種工具。「算籌」就是一些用木、竹製作的勻稱小棍,中國古人把這些小棍縱橫布置,就可以表示出任何一個自然數來。
據考證,至少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古人的算籌記法就已經相當完備了。算籌擺法有橫縱兩式,都能表示同樣的數字。
(8)中國有哪些計數方法擴展閱讀
在阿拉伯數字的起源
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種姓制度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天文學家阿葉彼海特在簡化數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數字記在一個個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個符號,比如是一個代表1的圓點,那麼第二格里的同樣圓點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圓點就代表一百。
這樣,不僅是數字元號本身,而且是它們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樣擁有了重要意義。以後,印度的學者又引出了作為零的符號。可以這么說,這些符號和表示方法是阿拉伯數字的老祖先了。
9. 我國古代有哪些計數方法除了石子計數和結繩計算盤計數
1. 結繩計數
繩子每打一個結代表一個或一次。
2.籌碼計數(或小石塊)
每一籌碼代表1,或10,或100等。
3. 在木頭上畫道
每一道代表1,或10,或100等。
4、算盤
使用算盤計數,以及進行計算。
10. 我國古代有哪些計數方法
1. 結繩計數
繩子每打一個結代表一個或一次。
2.籌碼計數(或小石塊)
每一籌碼代表1,或10,或100等。
3. 在木頭上畫道
每一道代表1,或10,或100等。
4、算盤
使用算盤計數,以及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