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軟盤育秧應怎樣播種
(1)普通播種法:①澆足苗床水。擺秧盤前要給苗床澆足水分,使土壤表層水分呈飽和狀態,直到有水溢出,確保播種後、出苗前不澆或少澆水。②裝土擺盤。將秧盤孔穴內裝2/3左右營養土,擺到苗床上,盤與盤緊密相連,不留空隙,並用木板將秧盤壓入床面泥中0.5~1厘米。千萬注意不能讓秧盤懸空,以免影響根系生長發育。秧盤擺好後四周用土封嚴。③澆水。在秧盤上噴水澆透營養土。如果營養土未消毒的,每盤用0.3克70%敵克松配成1000倍葯液噴灑盤土進行消毒,隨後噴清水澆透。④撒種覆土。按每塊秧床擺放秧盤的數目計算每床播種量,然後分幾次將種子撒入盤孔內,落在盤面上的種子,用掃帚掃入孔穴。撒種後噴少量清水使種子與營養土結合,或者在上放一空秧盤壓種,然後覆蓋營養土,使土與盤面相平,蓋土後一定要清除盤面泥土和種子,否則會引起秧苗盤根(或稱串根),就是根系在盤面上相互纏結,不利於分秧,影響拋栽的速度和質量。⑤化學除草和插架蓋膜。覆土後施用除草劑再插架蓋膜,方法與薄膜旱育秧相同。
這種播種方法的優點是速度快。缺點是每孔落種數目不容易均勻,甚至出現無種空穴現象。
(2)混土播種法:將若干盤分為—批,分批進行播種。稱出每批所需的種子和營養土,先將1/3的營養土均勻地裝入各孔穴內,再將另外的2/3營養土和種子混拌均勻後,撒入秧盤孔穴,用刮板刮平,每10~15個秧盤摞到一起壓實,運到秧床,擺盤、壓盤、消毒澆水、化學除草、插架蓋膜等作業與普通播種法相同。
這種播種方法應用較普遍。優點是簡便、省工、效率高,缺點是因播種深度不—致,出苗不整齊,所以需適當增加一些播種量,彌補不足。
(3)先擺盤播種法:這種播種方法是在苗床先把秧盤擺放好,盤與盤之間不留空隙,壓盤入泥後,採取以上兩種方法中的一種進行播種,作業程序與上述相應的方法相同。
這種方法省工簡便,但盤土不易裝實,所以播種後要用空盤摞在上面進行壓實。
(4)播種器播種法:①抽屜式播種器播種法。這種播種器與秧盤規格相配套。播種時先根據秧盤孔數和每孔播種量選用相應的播種器。先在秧盤孔穴內裝2/3的營養土,然後將播種器底板孔對准秧盤孔,移動上板將下板孔蓋住,向播種器內放入催芽至破胸的種子,將上板孔眼間多餘的種子颳去,移動上板使上下板孔眼對齊,種子落入盤孔中。每10~15個盤摞在一起,用秧盤托板運到苗床上擺盤。壓盤、覆土、澆水、化學除草、插架蓋膜等作業與普通播種法相同。②槽式播種器播種方法。揭開橡皮板,使槽口向上,往槽口內倒入營養土,多餘的刮掉,轉動槽軌,使土落入秧盤孔穴內。放好橡皮板、播種,刮掉多餘的種子,再轉動槽軌,使種子落入秧盤孔內。摞盤、運盤、擺盤、壓盤、覆土等作業與普通播種法相同。
㈡ 撒小秧在什麼季節播種
春季。
插秧,農村蒔秧的一種方法,又叫插田。一般秧苗長到3~5寸長時即可移栽,即叫插秧。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一種新方法叫拋秧,農村普遍使用。第一天插秧,稱為開秧門。主婦要備好飯菜酒肉,供家人和幫工者聚餐。餐間,每人要吃一個雞蛋,意謂「討彩頭。蹲下去拔秧,先用縛秧苗的稻草在秧田上面橫掃幾下,意謂防止發秧瘋。
㈢ 插秧的過程怎麼寫
首先,你有一大把秧苗,步驟如下:1.左手拿秧苗,右手從左手秧苗中分一小份出來,切記不要把秧苗弄斷。大概3、4根足夠2.食指和中指鉗住秧苗的根部,掌心朝向秧苗,食指和中指順著秧苗的跟朝下(主要是靠手指的力量是秧苗的根部不受損壞)插入泥土中3.秧苗和秧苗之間的間距大約是兩拳寬,保持秧苗的豎立,並且根部以上大概三分之一必須在田泥中你的插秧的腳步必須是往後走,切不要把秧苗踩歪了
水稻種植過程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種好水稻人是關鍵,但也需要氣候好、土地好,小編來簡述一下水稻種植全過程:
水稻種植第一步:曬種
晴天曬種二至三天
方法:用大揚掀從地下往上翻,一天三次。
水稻種植第二步:選種
用一個大缸,放上石灰、和黃膠泥,倒上稻種,用棍子來回攪動,飄上來的稻種不要。或者簡單一點直接清水選中即可。
水稻石灰水消毒
1、用石灰粉浸種後,將種子撈出須放清水內浸泡半小時,反復兩次,以防葯害。石灰水選種的情況適用。
2、把種子倒在臉盆里,用塑料薄膜封住,暴曬三天。
水稻種植第三步:整秧版
秧版寬1.5米左右, 秧版溝深20-30厘米
水稻種植第四步:播種
人工播種,每畝地播種7斤左右(常規種),3斤左右(雜交種)。
水稻種植第五步:插秧
1、寧可水上漂,不可沒了腰
2、一行一行的插,行與行相隔15厘米,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3、稻苗的腰與水面齊平。
水稻種植第六步:緩苗
1、白天放水,晚上排水。
2、每畝地10斤左右的尿素,漫撒在秧苗里。
水稻種植第七步:田間管理(關鍵)
(一)、水稻插秧後管理
1、插上小人或多面旗子,嚇唬麻雀。
2、放入黃河渾水,淤一下秧版。可以保護苗不被風吹倒,不使稻苗萎蔫
3、如遇高溫天氣,白天灌水,晚上把水排出來,利於秧田降溫。
4、如遇低溫天氣,例如霜凍時,灌溉大量深水,最好接近秧苗頂部,起到保溫作用。
5、滅草。採用百草枯滅草
(二)、施肥
1、施肥:
方法一:每畝地用尿素10斤左右,左手端盆,用右手撒肥,每把平方數為2—3平方米。
方法二:碳酸氫銨施肥,每畝地用20斤左右,每把平方數為1--2平方米。
方法三:用有機復合肥施肥,每畝地用15斤左右,每把平方數為4-5平方米。
2、追肥:稻苗返青後及早追肥,撒尿素,每畝地30斤左右。保證全田生長整齊。
(三)、病蟲害治理(不同病情治理方式不同,以下供參考)
1、用稻瘟凈治病,打葯的一葯箱,用三---四蓋,稻瘟凈摻入,一葯箱可以打葯1畝地左右。
2、用百枯靈治病,打葯的一葯箱,用三---四蓋,百枯靈摻入,一葯箱可以打葯1畝地左右。
(四)、放水
1、早上8點—9點放進稻田地里黃河水,水面達到秧苗三分之二處, 晚上排干水。
2、開花後,不再施肥。
3、抽穗後,不在往稻池地里放進水。
4、離著收割稻子一個星期前,把稻池地里的水排干凈。
5、晾乾一星期的池子。
水稻種植第八步:收割
水稻種植第九步:入庫
精選曬種入庫,水分控制在13%以下。
㈣ 拋秧怎麼陪育的
水稻拋秧栽培技術是採用缽體育苗盤或紙筒育出根部帶有營養土塊的、相互易於分散的水稻秧苗,或採用常規育秧方法育出秧苗後手工掰塊分秧,然後將秧苗連同營養土一起均勻撒拋在空中,使其根部隨重力落入田間定植的一種栽培法。它改變了沿襲幾千年的農民「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拔秧、插秧傳統習慣,具有省工、省力、省種子和秧田、操作簡單、高產、穩產、高效的優點,是水稻栽培技術的一項重大改革。
㈤ 水稻插秧的幾種方法注意事項
1.加強秧苗後期管理。秧苗的水分管理在秧苗不枯萎的情況下,控制水量,蹲苗壯根,使秧苗處於半乾渴狀態,有利於插秧後秧苗發根好、返青快、早分櫱。稻田裡水層不能超過苗高的2/3。
2.合理系統整地。耕地的平整是水稻高產的前提,對於田地不平的稻田要提早整地,確保稻田的高低差在3~5厘米以內。最好先將稻田採取旱耙或旋耕,然後灌水進行水耙,使稻田達到平、軟、深的要求。
3.插秧前秧苗的准備。在插秧前幾天,秧苗每平方米撒施磷酸二銨150克,施肥後噴清水洗苗。為防治蟲害,應噴灑一些農葯,實現秧苗三帶(帶土、帶肥、帶葯)下田。一般當氣溫穩定水源充足時,即可插秧。
4.注意秧苗的栽種密度。要考慮秧苗品種、插秧早晚等條件適當增加栽種密度,秧苗密度不夠,穴內密度小、浪費光能。但也不能栽種過密,因為插秧過密容易導致秧苗不通風,以後秧苗易倒秧,影響其生長。一般每畝插秧12000~14000株比較合適。同時,要實施配方施肥,將氮、磷、鉀肥合理搭配,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不可多加氮肥。因為氮肥多了使秧苗易感稻瘟病、易倒伏。
5.注意秧苗的水層管理。灌溉採取淺、濕、乾的節水灌溉技術。插秧時田內保持一些水,插秧後水層要保持苗高的2/3,做到插秧期深水護苗返青。插秧後注意清除稻田裡的雜草,如果發現田裡底肥不夠,要及時向田裡施追肥,確保秧苗生長。
㈥ 蔬菜的播種方法有哪幾種
1、撒播
撒播即將種子均勻地撒於田地表面,撒播是一種古老而粗放的播種方式,大多用手工操作,簡便省工,但種子不易分布均勻,覆土深淺不一,後期不便中耕除草。
2、條播
條播即將種子成行地播入土層中,特點是播種深度較一致,種子在行內的分布較均勻,便於進行行間中耕除草、施肥等管理措施和機械操作,因而是目前廣泛應用的一種方式。
3、點播
點播又稱穴播,即在播行上每隔一定距離開穴播種,點播能保證株距和密度,有利於節省種子,便於間苗、中耕,多用於玉米、棉花、甜菜、向日葵等作物。
播種前的准備
1、種子准備及種子處理
包括選擇串換適宜的品種,搞好發芽率試驗,曬種,選種,浸種消毒,催芽,晾芽和播種准備等。
2、苗地准備及所需物資
首先選擇苗地,整地作床,苗床施肥,苗床酸化(調制劑、壯秧劑)等。裸地育苗在澆足底水後即可播種。盤育苗(軟盤、缽盤),在准備足夠秧盤後,置床不必酸化,打足底水,整平置床就可擺放秧盤。然後,裝土、澆水、播種。盤內裝的土為事先配製和酸化了的營養土。
3、覆土及營養土准備
將優質腐熟細碎農家肥按比例與土混合,製成營養土。如果營養土加壯秧劑(或調制劑),不加速效肥料。如若調酸使用硫酸時則應加速效氮、磷、鉀化學肥料,pH 4.5~5.0,以備裝盤播種或鋪在隔離層上准備播種,覆蓋土不加肥料也無須調酸。
4、播種後噴施除草劑,蓋地膜,插架,覆農肥,搞好防風繩。
㈦ 種田的幾個步驟
種田的步驟
1:傳統插秧
這點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現在在農村傳統插秧的反而是最少的了,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這是最累也是效率最低的一種種植方式,因為插秧需要長時間的彎腰,這就導致一天勞動下來很多人會累的腰都直不起來,同時效率也是最低的,一個人每天能夠種植的面積有限。但是好處就是不需要二次補種,一次就能成功,後期也好維護。
2:拋秧法
這種種植方法在農村使用只有十幾年,這種方法需要提前把種子均勻的撒在一張特製的塑料軟盤上,並用塑料薄膜保溫,等種子發芽長到適合種植的時候可以直接把軟盤拉起來,由於其特殊的圓錐結構可以直接講秧苗拔出來,然後往田裡扔,就好這種方法需要田裡前期只蓄一點點的水,種植效率相較於傳統插秧效率要高上不少,同時人也輕松不少,但是由於拋灑多不勻稱性,會有很多空白地出現,需要後期補種。
3:直接種稻
這種方法可以說是現在農村種田使用最廣的一種方法了,也是近幾年才開始使用的一種方法。在稻田處理好了之後,稻田裡不能蓄水,只有稀泥,將稻種均勻的撒在稻田裡,等待種子發芽即可。這種方法是最省時省力的,一個人一天可以種植很大的面積,當然也有缺點,首先就是這種方法需要的稻種比傳統插秧要高一些,然後就是需要防止鳥的啄食,最後就是種稻的不勻稱性,發出的秧苗會稠一片,稀一片,需要後期補種。
㈧ 雜交水稻播種秧苗方法
與普通水稻一樣。可以用拖拉機直播,可以用秧模,先撒種,上面覆薄層泥漿。也可覆薄土後噴水。
㈨ 插秧的方法(要詳細一點,用先····然後····再···的方法解答)
先用左手拿秧苗,然後右手從左手秧苗中分一小份出來,再用食指和中指鉗住秧苗的根部,掌心朝向秧苗,食指和中指順著秧苗的跟朝下插入泥土中。
分析:先根據給定詞彙或進行聯想,尋找關聯詞彙,再由此確定說話的主題。先了解一下插秧的過沖,再加入給的關鍵字,使寫出來的句子通順流暢。
(9)撒秧的正確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句子的寫法要點
1、完整:一個完整的句子表達單一的完整的意思。它不包含並不緊密相關的意思,也不表達本身不完整的意思。
2、連貫:句子中的詞語和部分應恰當地銜接,它們之間的關系應十分清楚。不連貫的句子通常有以下幾種毛病:平行結構有缺點,代詞指代不清楚,修飾語和被修飾語的關系不明確,在人稱、數、語態、時態或語氣上有混亂之處。
3、簡潔:句中不應有任何不必要的詞。只要意思充分 地表達了,用詞越少越好。用詞過多隻會使意思模糊不清,而不是更加明晰。人們常常用不必要的詞,所以最好在寫完一篇文章之後,仔細檢查一兩遍,看看有沒有一些詞可以刪去而又不影響意思的表達。
4、強調:凡是重要的意思都應在表達時予以強調。為此說話時人們可用各種方法,如提高聲音、放慢語速、使用短句或加上手勢。寫文章時,也可以使用倒裝、感嘆、重復、反問等方法對應該強調的詞語和句子加重語氣。
5、多樣:句型的多樣化,對好的文章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好幾句長短相同、結構相似的句子連在一起,如又用同一個名詞或代詞作主語,必然會顯得很單調。為多樣化起見,短句和長句,簡單句、並列句和復合句,圓周句和松 散句都應錯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