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方法可以感受1億的大小 快…………快…………
100張作業紙,大約厚1厘米。一億張作業紙大約有1000000厘米。
厘米(長度計量單位)
厘米(centimeter)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英語符號即縮寫為:cm.,1厘米=1/100米。1cm(厘米)=10mm(毫米)=0.1dm(分米)=0.01m(米)。
國際單位制選擇了彼此獨立的七個量作為基本量,第一個就是長度。它的基本單位名稱是米,符號是m,而厘米不是國際單位。
長度單位
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范長度而制定的基本單位。其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納米(nm)等等。長度單位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幾何量計量又稱長度計量,是我國起步比較早,發展比較快,技術比較成熟的一項科學。我國是一個著名的文明古國,有著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計量測試技術就是這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計量學中的幾何量計量更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
早在商代,我國即開始有象牙尺,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制,己有互換性產生的萌芽,這從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出土的箭族的弩機己得到證實。公元1600年前後,我國就開始發展長度和計時計量。而長度計量即幾何量計量的基本單位就是米。
計量單位是人們選定的用於計量某類可測量大小的一種尺度,它的量值由該單位的定義決定。體現單位定義所給定的量值,具有最高准確度的實物標准,叫做該單位的計量基準。
㈡ 你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感受1億的大小
100張紙厚一厘米一億張紙摞起來有1000000厘米高
㈢ 哪些方法可以感受1億張紙的大小
你所說的是厚度嗎?你都可以先計算20張紙的厚度,然後把得出的數乘以500萬,然後換算成米或千米。如果是面積的話,直接用一張紙的面積乘以一億即可。
㈣ 有哪些方法可以感受1億的大小
把一億張紙摞起來,看有多厚
㈤ 怎樣感受一億的大小
常有人求書法作品,開口就要四尺整紙。我總會這樣問,你的房間多大?
通常商品房較大的房間不過30--40平米,一面牆的長度在6米--8米就不短了。四尺紙的長度接近1·4米,裝裱成畫框就達兩米左右寬了。作品的左右不能頂牆,一側至少要空出作品長度的三分之一。就算那面牆邊不放任何傢具或冰箱、立式空調等器物,裝裱後的四尺作品也與那面牆不相匹配。這是橫式;如果作品是豎式,問題依然嚴重。商品房的室內凈高度通長為2·7米左右,作品掛上,頂天立地了。主人總會說,我量了那面牆,真的放得下。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放得下,是一種實物體積與空間之間的具體度量關系。1米之內放不下1·1米的東西,這是絕對的真理。而以這樣的標准作為藝術品陳設的根據,就太沒文化了。既然是陳設藝術品,就要講點藝術性。最起碼,要大小相宜。應該達到這樣的境界:想看就看得見,不想看就看不見。而家中掛了四尺整紙的作品,無論橫框與豎軸,只要人在室內,就不得不看,這就是「強迫欣賞」。有藝術修養的雅人進了門,見了您家的「大作」,您在他的心中瞬間貶值
㈥ 哪些方法可以感受1億的大小
由於1億這個數太大,學生很難結合具體的量獲得直觀感受,需要用猜想感受方法。
1.經歷猜想、實驗、推理和對照的過程,感受1 億的大小,發展數感。
2.在探究活動中體會、領悟「由小數據推算出大數據」的研究方法。
3.在活動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增強探索數學的興趣和意識,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鈔票介紹:
鈔票是我國人民對銀行券和政府紙幣的俗稱。中國歷史上將紙幣稱為「鈔」,始於金貞元二年(1154年) 發行的「交鈔」。「交鈔」亦稱「鈔引」,用紙印製。票面1貫至10貫的叫「大鈔」,100文至700文的叫「小鈔」,與鑄幣同時使用。
1853年 (咸豐三年),清政府發行「大清寶鈔」和「戶部官票」,兩者合稱「票鈔」或「鈔票」。後人以「鈔票」泛指紙幣和銀行券。
㈦ 哪些方法可以感受1億的大小,有哪些方法可以感受到一個億的大小呢
億到底有多大?看到這個問題,作為成人的你我腦子中第一時間閃現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昨天聽了一堂網課人教版四年級的《1億有多大?》,課堂中設計的對「1億到底有多大」的探究活動印象太深刻了。
首先,老師引導學生選了三個簡單且方便操作的探究對象:薄薄的紙張、米粒、和在紙上用筆快速打點。然後,老師提出讓學生瞠目結舌的問題來:你們知道1億張紙摞在一起有多高嗎?1億粒米有多重嗎?在紙上打1億個點要多長時間嗎?學生聽了瞪大了眼睛,一個個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緊接著紛紛猜測,老師鼓勵他們盡管放開膽子猜,有的猜1億張紙有10米高,有的猜100米高,有的學生猜1億粒米重10千克,有的猜50千克,有的猜打1億個點要兩小時,有的猜要兩天......學生們熱情高漲,都希望自己的猜測最准,於是老師又引導學生對猜測的結果進行驗證。老師將學生五個人分為一組,小組合作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六七分鍾之後,老師看到學生紛紛舉手,先請研究1億張紙多高的小組匯報研究結果,一個男孩兒站起來,口齒清晰的說:「我們先數了100張紙,用尺子量出它的高度大約是1厘米,那麼可以推算出10000張紙高100厘米,也就是1米,1億裡面有10000個10000,也就是10000米,所以我們的結論是1億張紙高10000米。」學生們聽後一片嘩然,原來1億張紙摞在一起比珠穆朗瑪峰還高呀!真是想不到,就連我這當老師的都沒具體估過這個龐大的數字,真是漲見識了!
㈧ 哪些方法可以感受1億的大小
實踐操作
一、稱一稱
師引導出設計方案:把1億粒大米稱一下
方案1、先稱出100粒大米的重量,再除以100,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後乘1億,算出1億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關系算)
方案2、先稱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數,最後乘1億,算出1億粒大米的重量。
3、教師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方案計算出1億粒大米的質量,請寫出計算過程以方便後面的匯報,可以用計算器來幫助計算。
4、學生分組計算
5、各組匯報結果,教師板書,感受1億粒米的多少。
通過剛才活動我們知道了1億粒米大約有2500000克=2500千克=5000斤重
二、數一數。
1、小組活動,動手數一數。
以小組為單位,每人拿一些練習本,和在一起,以循環的方式一本一本的數,數到100本告訴老師,老師立刻告訴各小組所用的時間,組長記錄下來。完成後各小組交流所用時間。
2、小組合作,提出問題。
談話:如果照這樣的速度,我們數一億本練習本要用多少秒呢?
出示書上的表格,請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推算,並把結果填入表格。
反饋,指名讀得數。
3、進一步探究。
談話:9千萬秒,這段時間長嗎?這么長的時間用秒作單位來表示顯然不合適,你認為應該採用哪個時間單位?(年)怎樣換算成多少年?學生說出方法後看書上的算式。
三、排一排。
1、實際測量長度。
請10位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師生共同測量出長度。(取整米數)
2、列表進行推算。
提問:照這樣計算,一億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長?
出示表格,根據表格形式,各小組也依據剛才的測量數據列表格填一填,並反饋推算結果。
3、從繞地球的圈數來進一步感知一億有多大。
指名讀出推算出的長度。
談話:對於這個長度,大家都會感覺到很長,但究竟有多長可能還感受不深。地球赤道全長40000000米,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可以饒地球赤道多少圈?用計算器算一算。如果學生的計算器只能顯示8個數位,就要把米換成千米來算。
1億滴水大約可以匯成3333升水,能夠裝四輛大型運水車。
1億張紙疊在一起,約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
我國的小麥產量近年來穩定在1億噸左右。
新明日報2004年2月26日電,聯合國糧農組織周三宣布,爆發禽流感的亞洲迄今已殺雞1億多隻。
2001年中國行動電話的數量已經突破了1億部。
(8)哪些方法可以感受1億的大小擴展閱讀:
《1億有多大?》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學四年級數學第七冊第一單元內容。教材在數概念的教學中,十分重視數感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對具體數量的感知和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建立數感。
但由於1億這個數太大,學生很難結合具體的量獲得直觀感受。因此在「大數的認識」這一單元後,安排這個綜合應用,旨在使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經歷猜想、實驗、推理和對照的過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億這個數有多大。
但由於1億這個數太大,學生很難結合具體的量獲得直觀感受。因此在「大數的認識」這一單元後,安排這個綜合應用,旨在使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經歷猜想、實驗、推理和對照的過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億這個數有多大。
㈨ 上網搜一搜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感受1億的大小呢請記錄下來
上網搜一搜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感受一夜的大小呢?在網上可以搜1億。
㈩ 你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感受一億的大小急!!!!
一億個小學生手拉手可以繞地球赤道3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