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老師應該怎麼做
閱讀是學生最普遍、最持久的學習方式,一個人要是學會學習,並且能夠終身學習,首要的基本條件就是要學會閱讀。並且,閱讀不僅可以拓展知識面,學到更多的知識,還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所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十分重要的一點,那麼老師應該怎麼做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一看。
總之,以上就是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老師應該做的一些做法。
『貳』 讀書指導方法
語文課外閱讀的方法和技巧
1、精讀法,即逐字逐句研讀的閱讀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知識,提高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增強語言修養,提高語文能力。如有的文章語言雋永,運用典範,我們可以這些作品為憑借,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思、邊注,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習慣。
語文課外閱讀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學完《海底世界》一課後,讓學生去探索海底的奧秘,查找有關資料來進行交流。學生到圖書館檢索書目,篩選有關書籍,找到有關海的書籍,再通過瀏覽,篩選有關章節,找到海底內容的部分,最後精讀,篩選有關知識點進行交流。這樣的讀書活動一般都能進行得十分成功,並使學生從中掌握這種閱讀方法。
2、略讀法。
現今科學突飛猛進,如果我們的學生只會字斟句酌地讀,很難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因此,我們還應教給學生略讀法。以培養其迅速「篩選」有用信息的能力。所謂略讀法,就是翻看讀物時首先要看看序言、目錄或開頭、
結尾,然後從頭至尾地瀏覽,力求迅速准確地從全局上把握讀物的脈絡和主旨,明確內容。平時要放手讓學生圍繞研究主題尋找信息,利用圖書館、書籍報刊、網路、電子讀物。當然,應讓學生明白,略讀不等於走馬觀花、漫不經心,而是要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掃視。
3、速讀法,即不發音,用盡量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並能正確理解文章的閱讀方法。
在訓練學生速讀時,可教學生採用「掃視法」,培養以詞句為單位的整體性閱讀;也可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速讀後解答,還可以用競賽法,激發學生速讀興趣。
4、選讀法。
就是不通讀,有所舍棄,擇其所需而讀。通常做法是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支其所需,迅速捕捉信息。
5、批註法。就是閱讀過程中邊讀邊批註的方法。
(1)圈點勾畫。教會學生一些閱讀批註的符號和格式,引導學生做到一邊閱讀一邊勾畫圈點或寫上幾句心得,隨讀隨寫,既動腦,又動手。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2)作批註。即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可以品評譴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談對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的聯想,還可以批評原文的紕漏等。
(3)寫讀書筆記。一是眉批筆記。在閱讀時隨手進行,把讀書時產生的心得、評語、疑問等隨時寫在書頁的空白處。二是摘錄筆記,把讀書時發現的好詞語、句子、片斷摘錄下來。三是提綱筆記,將原來較長較深的書或文章用提綱形式摘錄下來。四是寫心得體會,也就是讀後感,把讀書時的心得體會寫成短小文章保存下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愛的形式來記讀書筆記,切記要求過高,多讓學生體驗收獲的樂趣。
『叄』 如何教小學生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RfAxs71CpbgbFMVuJMmPJA
『肆』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平說語文:中小學語文學習方法》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M_V__NflEvRTxp4O2ui8JQ
平說語文:中小學語文學習方法|第9課 導致錯別字的原因不一樣.m4a|第8課 實操干貨:閱讀中要查字典.m4a|第7課 實操干貨:抄寫和默寫.mp3|第6課 識字的兩種基本方法.mp3|第5課 識字:從原理到方法.mp3|第4課 小學各學段「認識」和「掌握」的漢字量.mp3|第3課 三所學校的橫向比較:錯別字要靠重復訓練 .mp3|第2課 看電視會讓人變傻?.mp3|第24課 實操干貨之繪本深閱讀實踐1:觀察和講話.mp3|第23課 深閱讀的本質:思考、反饋、應用.mp3|第22課 實操干貨之讀書筆記3:批註法.mp3|第21課 實操干貨之讀書筆記2:閱讀理解題就是在做文學賞析.mp3|第20課 實操干貨之讀書筆記1:圈劃和思維導圖.mp3|第1課 從高考作文閱卷講起.mp3
『伍』 怎樣教導孩子讀課外書有什麼辦法
有一些孩子不喜歡讀書,更不愛讀課外書,這可急壞了許多父母。選擇就帶大家一起看一下怎麼讓孩子愛上課外書。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怎樣引導孩子讀課外書的相關內容。
讓孩子讀實體書,而不是各種各樣物質的「在線聽書」,手機上,pad,在網上的讀本。真正的瀏覽是讀實體書,真正的經典也積累在不計其數的實體書中。
『陸』 小學生好的讀書方法
書是人類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位好朋友;讀書也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讀書能促進學習的進步,利於知識的掌握,避免走彎路。但是也要避免盲目讀書,要講究方式方法。下面就給孩子們介紹幾種好的讀書方法。
一、問題法 :
讀書時帶著自己渴望解答的問題去讀,邊讀邊思考,達到基本上讀懂課文的目的。如在教學《女媧補天》這篇文章時,我在上課前幾分鍾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引出疑問,如①女媧為什麼補天?②女媧怎樣補天?③結果怎樣?等等,讓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去讀課文,使學生不盲目、有目的的讀。這樣一來,學生都知道必須帶著問題去讀課文。
二、移位法:
課外同步閱讀既是教學的一種補充,也是向縱深閱讀練習的一個過程。在選擇課外讀物給學生閱讀時,應該根據所教文章的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擇,讓學生不知不覺地在移位中獲得知識。如在學習了《蜜蜂》一文後,學生知道作者通過試驗後,確認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這時,可以適時推薦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給學生選讀。又如在學完古詩後,可閱讀《唐詩三百首》。學完童話故事後可以選擇自己的喜好讀一讀《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在學習《桂林山水》後,可根據學生的實際選擇一些寫景的文章給學生閱讀,使學生真正掌握抓特點描寫景物的技巧。這樣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才能有效地提高閱讀能力。
三、勾畫、摘錄法 :
中國有句古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閱讀時一邊讀,一邊想,一邊勾畫,畫出本課生字詞,並註上音;畫出重點詞語和句子以及自己喜愛的詞句;畫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並註上符號。通過閱讀,在課本上留下自己「鑽」過、「爬」過的痕跡。當然,閱讀時也要對必要的詞句等作適當的摘錄,如麗詞佳句、難詞難句、文章主旨等,逐步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如在閱讀《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本時,可把文中的優美詞句摘錄下來:「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瑰麗無比,千奇百怪」「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做讀書筆記正所謂是:「養兵千日,必有一用」。。如果大家掌握並運用了這種閱讀方法,長此以往,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四、默讀法:
默讀是語文學習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之一。默讀跟朗讀不一樣,朗讀講究「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默讀只講究「兩到」,即眼到、心到,默讀時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手指著字一個一個讀,更不能讀出聲來。要求較高的默讀,要做到邊看邊思考,而且要有比較快的速度。邊看邊思考,就是要把每句話、每段話的意思看懂,讀完一段就想一想,這一段大意是什麼,最後把大意連起來,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內容。如閱讀《豬八戒吃西瓜》這類課文,篇幅較長,內容又淺顯易懂的,多採用默讀的形式,但只了解主要內容還不夠,還要再深入地想想,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和語文特色。閱讀課外中長篇小說,一般也採用「眼看心到」的默讀法. 如果在閱讀教學中能做到以上幾點,長期以往,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會提高.
不喜歡讀書?沒時間讀書?不感興趣?不知道讀什麼書?
那就速度關注微信公眾號:聽著聽著就會了,詩詞、歷史、國學、成語、作文、積累、心智、自然,還有五十本必讀書,用音頻的方式講給你聽,讓你從此愛上讀書!快快關注一起學習吧!
『柒』 小學生閱讀方法
鏈接:
『捌』 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RfAxs71CpbgbFMVuJMmPJA
『玖』 怎樣進行閱讀教學
一、 培養興趣是前提
「人不讀書,其猶夜行」,閱讀伴隨著一個人的精神成長,也決定著一個社會的總體文明程度和創造力,廣泛的課外閱讀是學生搜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那麼該如何培養中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一)充分挖掘課本資源,激發學生的讀書慾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讀書習慣養成的內驅動力,有了興趣,學生才會自覺從「要我讀」轉變到「我要讀」,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講到名家名篇時,有意識的向學生介紹作家及他們的家庭婚姻、人生際遇、生活情趣、創作風格等,讓學生有主動了解的慾望。教師還可以適當的設置延伸閱讀,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尋找答案。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楊絳先生的《老王》,他是作者筆下的一個小人物,短短幾百字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下層勞動者形象。他生活貧苦,以蹬車為生,卻因眼疾致生活困頓,後在作者的幫助下眼疾有了改善,但仍是食不果腹。可在臨死之前,他還不忘答謝作者的救助之恩,他的善良厚道、知恩圖報讓作者的心理感到慚愧不安。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作業:在楊絳的筆下,同樣有著和老王相似的「小人物」,他們多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和知識分子,楊絳同情他們,給他們關愛和幫助,即便是我們認為是「壞人」的形象,楊絳也不大加指責、嚴厲貶諷,而是在調侃中尋找一種淡泊的樂趣。請你在課外閱讀《順姐的「自由戀愛」》、《黑皮阿二》、《記吳必》等文章加以說明楊絳的這一作品風格。這些問題作業是老師設置的一個個「陷阱」,強大的誘惑力促使孩子們主動查找這些文章進行閱讀,它會引領學生進入到一個更加廣闊的閱讀世界中。
(二)營造氛圍,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
好的讀書環境可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好多學校現在特別重視自己的校園文化,通過建設以「書香校園」、「書香課堂」等形式的主題活動,營造勤奮讀書、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培養學生熱愛書籍,博覽群書的好習慣,在校內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當然,閱讀需要氛圍,為了積極推動學生的課外閱讀,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嘗試。
1.開設讀書課。學校可以在每周固定時間設置為讀書課,讀書課時間不能幹其它事情,如上課或者寫作業等,這是真正屬於孩子們的自由讀書時間,不能被剝奪和佔用。
2.辦好班級的圖書管理角。每個班級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喜好,由班主任或同年級老師共同商議並推薦讀本,有多少個學生就推薦多少本書,每人帶一本,就是幾十本書,孩子們自己帶書,自己管理書籍,定期更換,方便閱讀。
3.通過校園掛橫幅、大屏幕顯示,在走廊或者櫥窗里張貼宣傳標語或讀書名言等方式,營造校園濃郁的讀書氛圍,讓學生無處不感到「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像鳥兒沒有翅膀」的重要性。
4.做好學校圖書室的管理、借閱等工作。現在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圖書室,怎樣充分做到為學生服務,做好學生的圖書借閱,需要圖書管理員做好相關的管理工作,讓圖書室真正發揮自身的價值和作用,讓校園像開滿花兒的公園一樣,到處飄散著芳香。
二、傳授方法是關鍵
常言道: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教給學生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在課外閱讀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培養學生會讀的習慣。有人會說,讀書誰不會,照著文章念不就行了嘛。讀,也分很多種。比如跳讀、速讀、朗讀、慢讀、精讀等等,學生要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方法。為搜集資料,可以選擇跳讀;為娛樂消遣,可以選擇速讀;為欣賞品味,可以選擇朗讀;為積累運用,可以選擇精讀。當然有時可以聯合使用。中學時代,正是需要大量閱讀廣泛涉獵的時候,如果只是死板的運用一種讀書方法,怎麼徜徉於浩如煙海的書籍長廊?感受他人妙不可言的精神之旅?領略大千世界的美好風光?豐盈自己的修養和靈魂……
其次,要培養學生思考的習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學習的方法,在讀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能發現問題、提問和解答,才能對所讀書的內容理解、消化和吸收,否則只會陷入迷茫。對於中學生來說,一定要把讀書和思考結合起來。
再次,要培養學生勤記的習慣。書讀的多是一方面,關鍵是要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這個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可以摘抄好詞佳句、精彩的片段 ;可以對所讀的地方進行圈點批註;可以寫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可以寫讀後感、評論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積累學生的素材。長此以往,在讀書,甚至是寫作上都會對學生有很大的提高。
三、開展活動是手段
學生畢竟是學生,他們有惰性,要想讓課外閱讀常態化,讓課外閱讀真正走入學生的現在和將來,老師就必須想辦法定期開展不同的活動,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課外閱讀的成果,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加強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和動力。
首先,可以開展展覽學生閱讀筆記的活動。在讀書的過程中,肯定有不少學生在自己讀書過程中摘抄了大量的素材,通過在班級、同年級、全校中展示學生自己的讀書筆記的同時,也從他人的筆記中學到不同的讀書方法、思維,從而收獲更多的讀書感悟。
其次,可以開展辦手抄報、黑板報等活動。在學校、老師的倡導和組織下,學生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收集與讀書有關的小資料、讀書名言、讀書心得體會、名文摘抄、好文共賞等,定期完成讀書手抄報或黑板報。讓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中拓寬閱讀視野,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再次,可以開展讀書交流課、匯報課、推薦課等。通過不同的閱讀活動,可以保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相互啟迪,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