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取樣觀察法具體包括哪些方法

取樣觀察法具體包括哪些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30 15:27:47

A. 9種觀察記錄的方法

9種觀察記錄的方法如下:

1、兒童傳記觀察法

是指對於被試的長期的跟蹤觀察,描述性的記錄觀察對象的行為表現和行為變化的方法,最早應用這一方法的就是裴斯泰洛齊,他觀察其子三年之久,並寫出了著作《一個父親的日記》。日記描述法最大的優點在於長時間的追蹤記錄可以看出明顯的行為變化。

2、軼事觀察記錄法

對比日記描述法,它的不同在於,它只是研究特定的行為。例如研究者感興趣的,認為有價值的行為,又或者是一些異常行為。

3、連續觀察記錄法

連續記錄法對比前兩種方法可以看出,它指的是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按照自然的順序,再進行記錄觀察記錄的時候,必須按照一定的事件起因,經過和結果來展開,記錄的更為詳實。

4、時間觀察取樣法

以時間為選擇標准,指研究者在特定的事件內觀察記錄所發生的特定行為,只是需要在預定確定的事件段內觀察記錄確定的行為發生與否發生的次數以及持續的時間。例如持續觀察3周,周一至周五的上午8到9點對每個學生觀察5分鍾。

5、事件觀察取樣法

強調對經常發生的行為和外顯得宜於觀察的行為,是對選擇特定行為的守株待兔。

6、行為觀察核對表

行為核對法又稱為清單法或查核清單法,主要先在表格內部,預先設定出可能出現的行為,在出現對應的行為後,在表格內部打√。

7、作品觀察記錄

主要是記錄幼兒的繪畫作品、手工作品、及數學課上的分類記錄練習等。例如,在《聽水聲》的藝術表現中,孩子們用各色水粉、各類線條及點構造了獨特的畫面,有趣而富有想像力,教師就邊聽邊記錄,這可是了解、分析每個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最直接的依據。

8、跟蹤觀察記錄

中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他有自己的一套行為方式,會為達到他的目的拐彎抹角,想方設法,會連續幾天來為之「努力」,情緒上反反復復。成人卻有時無法了解到孩子真正的目的,所以成人要學會對孩子的話多留一個心眼

9、口述式的觀察記錄

是指教師在和兒童進行交流或是兒童之間交流時對話的記錄。這種記錄可以體現個體兒童的思維狀態以及同伴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互動,同時為教師提供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評估的工具。教師可以從這類觀察記錄中了解孩子的興趣、需求和問題,對教育計劃進行調整。

B.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中抽樣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1.單純隨機抽樣

C. 給我講一講心理學中行為的觀測與記錄幾種記錄方法的區別

按照不同的維度,觀察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根據被觀察者是否知道自己正在被觀察,可分為隱蔽性觀察和公開性觀察;根據觀察者是否置身於被觀察對象中,可分為參與性觀察和非參與性觀察;根據觀察者是否設置了可控的自然觀察情景及觀察的資料是否能夠作量性分析,可分為結構式觀察和非結構式觀察。以上六種觀察常常相互交叉,並不同程度地表現在具體的觀察過程中。下面,結合觀察記錄方式的不同,分別介紹三種典型的觀察方法:描述性觀察法、取樣觀察法和評價觀察法。

(1)描述性觀察法。描述性觀察法是指通過詳細記載事件或行為發生、發展的過程而獲得資料的方法。具體包括日記描述法、軼事記錄法和連續記錄法。描述性觀察法要求寫得具體,不用歸納,不用抽象的形容詞和副詞,要設法寫出具體行為,要設法停留在最小可能的推論層次上。其中,日記描述法是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對行為和事件作詳細記錄,有背景、情節;軼事記錄法是專門對事件進行記錄,尤其是有選擇地對有價值、感興趣的某一事件、某一片段進行記錄;連續記錄法是在一定時間內對某一事件或行為進行連續的、完整的記錄,強調事件或行為發生的前因後果。描述性方法的主要不足是樣本較小,記錄信息、分析綜合資料所需的時間太長。

(2)取樣觀察法。取樣觀察法的特點是對所觀察的行為或事件進行分類,把復雜的行為或事件轉化為可以數量化或可以限制的材料來進行記錄。取樣觀察法包括三個基本操作程序:首先是對所觀察內容進行分類,其次是給每種類別下操作定義,最後是設計記錄表。取樣觀察法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時間取樣觀察法,即在規定時間段內進行觀察,對這一時間內發生的各種行為表現作較全面的記錄。該方法由於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因此一般用於研究高頻率發生的外部行為。二是事件取樣觀察法,該方法是以事件為單位進行觀察,是研究特定類別的完整行為事件,其測量單位是行為本身。事件取樣觀察所研究的行為事件較為完整,便於分析事件的因果關系,但它把行為事件從具體背景中抽取出來,從而割裂了事件與其背景的聯系。事件取樣觀察法不受時間限制,可以研究各種行為或事件。三是個人取樣觀察法,這種方法對單個被試連續取樣,以個人為單位,在觀察中,觀察者選擇一個被試,在規定時間內根據記錄表記錄該被試的全部中心行為或事件。個體取樣便於了解對象完整的行為、情緒、態度及事件的整個進程,利於分析其動機。由於取樣的數量較少,為了保證所獲得資料的代表性,必須隨機選擇被試。

(3)評價觀察法。評價觀察法也稱等級量表法,指觀察者根據預定標准不僅要觀察行為,同時要對觀察的行為作出評價。這是一種操作簡易、能夠較快概括出被試行為差異程度的方法。

D. 常用的抽樣調查方法有哪些各有何優缺點

1、隨機抽樣

優點:操作起來非常簡便。

缺點:只適用於總體單位數量有限的情況,否則編號工作繁重;對於復雜的總體,樣本的代表性難以保證,不能利用總體的已知信息等。在市場調研范圍有限。或調查對象情況不明、難以分類或總體單位之間特性差異程度小時採用此法效果較好。

2、分層抽樣

優點:可以降低總的抽樣誤差,在全國性抽樣調查設計中經常使用分層抽樣方法。

缺點:抽樣手續較簡單隨機,抽樣還要繁雜。

3、系統抽樣

優點:經濟性,花的時間更少,並且花費也少。

缺點:一些總體單位數可能包含隱蔽的形態或者是「不合格樣本」,調查者可能疏忽,把它們抽選為樣本。

4、整體抽樣

優點:實施方便、節省經費。

缺點:往往由於不同群之間的差異較大,由此而引起的抽樣誤差往往大於簡單隨機抽樣。

(4)取樣觀察法具體包括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抽樣調查是一種非全面調查,它是從全部調查研究對象中,抽選一部分單位進行調查,並據以對全部調查研究對象做出估計和推斷的一種調查方法。顯然,抽樣調查雖然是非全面調查,但它的目的卻在於取得反映總體情況的信息資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調查的作用。

概率抽樣是按照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原理從調查研究的總體中,根據隨機原則來抽選樣本,並從數量上對總體的某些特徵作出估計推斷,對推斷出可能出現的誤差可以從概率意義上加以控制。習慣上將概率抽樣稱為抽樣調查。

E. 一般的取樣方法有哪些

1.按產品質量指標特性分類

(1)計數抽檢方法 是從批量產品中抽取一定數量的樣品(樣本),檢驗該樣本中每個樣品的質量,確定其合格或不合格,然後統計合格品數,與規定的「合格判定數」比較,決定該批產品是否合格的方法。

(2)計量抽檢方法 是從批量產品中抽取一定數量的樣品數(樣本),檢驗該樣本中每個樣品的質量,然後與規定的標准值或技術要求進行比較,以決定該批產品是否合格的方法。

2.按抽樣檢查的次數分類

按抽樣檢查次數可分為一次、二次、多次和序貫抽樣檢查方法。

(1)一次抽檢方法 該方法最簡單,它只需要抽檢一個樣本就可以作出一批產品是否合格的判斷。

(2)二次抽檢方法 先抽第一個樣本進行檢驗,若能據此作出該批產品合格與否的判斷、檢驗則終止。如不能作出判斷,就再抽取第二個樣本,然後再次檢驗後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斷。

(3)多次抽檢方法 其原理與二次抽檢方法一樣,每次抽樣的樣本大小相同,即n1=n2=n3„=n7,但抽檢次數多,合格判定數和不合格判定數亦多。ISO2859標准提供了7次抽檢方案。而我國GB2828、GB2829都實施5次抽檢方案。

(4)序貫抽檢方法 相當於多次抽檢方法的極限,每次僅隨機抽取一個單位產品進行檢驗,檢驗後即按判定規則作出合格、不合格或再抽下個單位產品的判斷,一旦能作出該批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時,就終止檢驗。

3.按抽檢方法型式分類

抽檢方法首先可以分為調整型與非調整型兩大類。

調整型是由幾個不同的抽檢方案與轉移規則聯系在一起,組成一個完整的抽檢體系,然後根據各批產品質量變化情況,按轉移規則更換抽檢方案即正常、加嚴或放寬抽檢方案的轉換,ISO2859、ISO3951和GB2828標准都屬於這種類型,調整型抽檢方法適用於各批質量有聯系的連續批產品的質量檢驗。

非調整型的單個抽樣檢查方案不考慮產品批的質量歷史,使用中也沒有轉移規則,因此它比較容易為質檢人員所掌握,但只對孤立批的質量檢驗較為適宜。

F. 時間取樣觀察法來觀察課堂教學中學生的違紀狀況

取樣觀察法

取樣觀察法不是詳細地描述行為或事件

,

而是縮小范圍的聚焦觀察。取樣觀察法首先對觀察

的行為或事件等進行分類,通過分類將其轉化為可以數量化的材料;其次,用具體的、可感知

的方式對每種類別進行界定;最後,根據類別設計出記錄表,從而便於記錄。取樣觀察法大致

有四種。

(1)

時間取樣法。

時間取樣觀察法是觀察者事先確定所要觀察的維度

,

然後據此有選擇地在某

些時間段內觀察某一特定行為或發生的事情

,

並把所觀察到的結果記錄到事先擬定的編碼記錄

表上

1

。它是常用的觀察法之一

,

用於確定某種行為是否出現或發生

,

該行為發生的次數、頻率及

其持續時間等

2

。時間取樣法又分為連續時間取樣法和非連續時間取樣法。連續時間取樣是指觀

察者依次在每個時間間隔內觀察並記錄行為。非連續時間取樣是指觀察者在前一個時間間隔內

等待目標行為的出現

,

然後在接下來的那個時間間隔里記錄在先前間隔內出現過的行為

3



時間取樣法的具體做法是:第一,確定觀察的總時間。第二,確定若干觀察時段。第三,

作出所要觀察的行為或現象的操作性定義,制定觀察表格。第四,實施觀察,並作好記錄。第

五,整理觀察資料,並作出研究結論。時間取樣法時間取樣設計觀察的主要指標有

:

①規定時間

內某種行為是否出現及出現的種類

;

②規定時間內行為發生的頻率

;

③規定時間內行為的持續時

間。

例如,國內某著名學者對於研究對象的相互作用記錄表

4

,筆者覺得也可以劃歸為時間取樣

法,現聯系時間取樣的具體做法進行以下分析。

首先,確定觀察時間是某一堂課。

其次,對被觀察對象的相互作用進行定性的分類,據此設計記錄表格和記錄方法。課堂上

教師與學生間的相互作用分為三大類,十種具體表現:

(l)

教師講話,學生聽講。講話的內容包

括:①接受或澄清學生的意見;②表揚或鼓勵;③補充或擴展學生的意見;④提問;⑤講授教

材;⑥提示或提要求;⑦批評或制止學生的不當言行。

(2)

學生講話。內容包括:⑧回答老師

的問題;⑨自發談話,包括向教師發問及同學間的交談。

(3)

無相互作用,或無法判斷。表現為:

⑩安靜或混亂。

第三,

實施觀察。

觀察時,

按時間順序,

把師生間相互作用的類型填在預先設計好的表上

(



2

中的數字即為相互作用的類型

)

。每次間隔的時間為若干秒

(



5

秒或

10



)





2

師生間對話記錄表

1



10

6



4

11



9

16



9

2



5

7



10

12



9

17



9

3



5

8



4

13



9

……

4



5

9



9

14



4

5



4

10



9

15



4

第四,整理觀察資料,並作出研究結論。表

2

所記錄的只是一些外顯的行為,這些行為的

含義,則必須通過定性的分析加以確定。為此可將記錄結果匯總到另一表

(



3)

上。

1

L.K.Goodenough.

兒童心理觀察的策略與方法

[J].

董奇

,

方曉義

.

心理發展與教育

,1990(2):95.

2

車文博

.

心理學新詞典

[Z].

長春

: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3

Janet Mann, Thomas Ten Have, James W. Plunkett, and Samuel J. Meisels:Time Sampling:AMethodological

Critique[J].Child Develop-ment,1991(62):227-241.

4

高凌飈

.

觀察——和中小學教師談怎樣做研究

(



)[J].

教育科學論壇

,2000(9).

G. 常用的觀察法有哪幾種

常用的觀察法包括以下幾種:1.現場觀察法是指調查人員到現場直接觀察被調查對象的調查方法。如調查人員想了解某種新產品
性能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就可到出售該商品的現場去觀察並取得第一手資料。2.隨機觀察法是指按提前選定的抽樣時間點記錄現場狀態的方法,如對某隨機顧客購買某種商品的
行為進行觀察。3.跡象觀察法跡象觀察法是指對調查現場、對象的事後調查,調查的資料是現場、對象留下的痕
跡。如顧客在意見簿上的留言等。

H. 簡述常用的抽樣方法有哪些

四種基本的抽樣方法:

1.單純隨機抽樣:單純隨機抽樣是在總體中以完全隨機的方法抽取一部分觀察單位組成樣本(即每個觀察單位有同等的概率被選入樣本)。常用的辦法是先對總體中全部觀察單位編號,然後用抽簽、隨機數字表或計算機產生隨機數字等方法從中抽取一部分觀察單位組成樣本。

其優點是簡單直觀,均數(或率)及其標准誤的計算簡便;缺點是當總體較大時,難以對總體中的個體一一進行編號,且抽到的樣本分散,不易組織調查。

2.系統抽樣:系統抽樣又稱等距抽樣或機械抽樣,即先將總體中的全部個體按與研究現象無關的特徵排序編號;然後根據樣本含量大小,規定抽樣間隔k;隨機選定第i(i<k)號個體開始,每隔一個k,抽取一個個體,組成樣本。

系統抽樣的優點是:易於理解,簡便易行;容易得到一個在總體中分布均勻的樣本,其抽樣誤差小於單純隨機抽樣。缺點是:抽到的樣本較分散,不易組織調查;當總體中觀察單位按順序有周期趨勢或單調增加(減小)趨勢時,容易產生偏倚。

3.整群抽樣:整群抽樣是先將總體劃分為K個「群」,每個群包含若干個觀察單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位,再隨機抽取k個群(k<K),由抽中的各群的全部觀察單位組成樣本。

整群抽樣的優點是便於組織調查,節省經費,容易控制調查質量;缺點是當樣本含量一定時,抽樣誤差大於單純隨機抽樣。

4.分層抽樣:分層抽樣是先將總體中全部個體按對主要研究指標影響較大的某種特徵分成若干「層」,再從每一層內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觀察單位組成樣本。

分層隨機抽樣的優點是樣本具有較好的代表性,抽樣誤差較小,分層後可根據具體情況對不同的層採用不同的抽樣方法。

四種抽樣方法的抽樣誤差大小一般是:整群抽樣≥單純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分層抽樣。

在實際調查研究中,常常將兩種或幾種抽樣方法結合使用,進行多階段抽樣。

閱讀全文

與取樣觀察法具體包括哪些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塑料薄膜吸水率檢測方法 瀏覽:662
植物中葯的鑒別方法 瀏覽:143
如何練習口才方法 瀏覽:409
裸色隔離霜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771
玻璃水種真假的鑒別方法 瀏覽:599
識字教學方法幼小銜接 瀏覽:826
論文類似於swot的分析方法 瀏覽:964
小腦病變怎樣治療方法 瀏覽:296
自我檢測五官的方法 瀏覽:758
宮燈圖片製作方法 瀏覽:688
油菜花的種植方法和功效 瀏覽:682
用什麼方法可以讓魚到水面吃食 瀏覽:702
戴口罩正確方法 瀏覽:488
iqoo手機網路卡頓嚴重解決方法 瀏覽:204
安裝障礙物的方法 瀏覽:332
硬碟在電腦里的使用方法 瀏覽:957
手機臂帶使用方法 瀏覽:835
櫥櫃門板測量方法 瀏覽:159
通氣還有哪些方法 瀏覽:732
長了口腔潰瘍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