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提升教師科學素養的策略與途徑有哪些
一、專題學習,增強意識。單位可定期不定期地開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科學知識滲透」的學術交流活動、經驗介紹等,使教師不斷了解進而掌握現代科技知識,逐步認識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斷探索,總結經驗。教師自學或集體研討,探索科技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1、學習:根據學科特點,直接學習有關的科技知識,學懂學透再施教;
2、挖掘:深鑽教材,找出科技知識點,相機滲透於教學過程中,這樣既充實了教師,又誘發了學生;
3、完成:利用課堂教學和學生一起動手操作,親自實踐,親身體驗,讓科學知識源源不斷地輸入大腦;
4、熏陶:營造科學從教、科學育人的教學氛圍,使師生同在科技教育環境中受到熏陶。
二、參觀學習,開闊視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去科技單位進行有目的的參觀。勤於收集,善於積累。學科教學中會涉及到很多科技知識,還會涉及到很多中外著名科學家。教師可利用業余時間去翻閱圖書、收集有關資料,利用收集的資料拓展課本知識,拓寬知識等。
三、著眼實際,強化培訓。教師可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培訓,逐步提高自己的科技能力,如理論培訓、教學演示、標本製作、多媒體操作等多種教育手段皆可。
四、提供平台,培養青年。青年教師只有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才能成長起來。這種實踐必須是有目的、有指導、有一定層次的教研實踐,因此,單位應該提供平台是讓他們成熟的必要條件。
1、鼓勵青年教師參與各種教科研活動、競賽活動,不失充實鍛煉的機會;
2、開展教學創新活動,使青年教師有充分地展示才能的機會;
3、多參與說課、評課、觀摩課活動,為青年教師提供學習、提高的機會等。
當我們的教師有一定的教科研水平的時候,他們的科技教育能力就會增強,他們的科學思想就會大大提高。而科學思想正是科學素養的重要內容,一個具有科學素養的教師,他必須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這也正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就會培養出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智能和創新個性品質。願我們的教師都成為科學思考、科學知識的傳播者,都成為科學精神和科學人才的塑造者。
② 如何科學施愛提高師德修養全面育人
一、進行教師道德修養的基本途徑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 努力學習師德理論,樹立人民教師道德的理論人格。師德理論是教師進行職業道德修養的指導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別善惡、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領域里戰勝那些錯誤的,落後的道德觀念。只有在道德修養中以教師道德的先進典型作為自己思想行為的楷模,鼓勵自己,在思想意識中凝聚著教師道德原則和規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質作為自己行為的目標,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養不會迷失方向,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較高教師道德修養的人民教師。
第二, 參加社會實踐,做到知行統一。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進行教師道德修養,是教師修養的根本辦法。在教師道德修養的過程中,從教師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師的道德行為和習慣,自始至終都是在社會實踐中和教育教學完成的。教師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在處理師生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及教師與社會其他成員之間的關系中,才能認識自己的行為是與非,才能辨別善與惡習,才能培養自己良好的教師道德品質。如果只是「閉門思過」、「坐而論道」,脫離實踐去修養,那麼教師道德修養就要成為一句空話。二、進行教師道德修養,還必須掌握一定的方法:
1、正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正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促進個人進步的內在動力和外在推動力,是教師道德修養的根本方法,由於教師工作的艱辛、繁重、復雜,教師在道德修養上會出現反復或曲折,也會因種種原因產生這樣那樣的缺點或錯誤,都是在所難免的。對於這個問題,關鍵是如何對待自己在道德實踐中出現的違背教師道德的言論和行為。正確解決方法是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2、 學習先進教師的優秀道德品質。因為先進教師是存在於社會之中,生活在教師隊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夠以直觀形式啟發教育和感染教師,進而影響教師的思想和行為,監督和促使他們以先進人物為榜樣,取長補短,提高道德修養水平。學習先進教師的優秀品質,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多讀教育界名人的傳記和模範教師的先進事跡。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優秀的道德品質,體現著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觸他們,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為趨於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要求。二是學習身邊的模範教師,他們生活在自己身邊,看得見、摸得著,影響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三、加強自身修養,展現人格魅力 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同時也要不斷的塑造自己。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表率,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全社會文明的楷模。要自覺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愛崗敬業 在時下市場經濟條件中,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系,不計較個人得失,發揚「紅燭」精神,甘做「人梯」,安於「粉筆生涯」,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懷,獻身教育,鞠躬盡瘁。
2、熱愛學生 教師僅僅把功課教好是不夠的,還要多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的一生著想。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學生,關愛學生,因勢利導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還要尊重和信任學生。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感情,允許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切不可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認真評價學生的行為,和善平等地對待學生。當學生進步時,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辭;當學生犯錯或退步時,教師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評侮辱之話泛濫。多一點微笑,多一點贊美,多一點信任,你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3、為人師表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只有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才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榜樣;教師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來教育和感化學生。 誠實正直,勤奮好學,禮貌待人,是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具體體現。如果教師缺乏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沒有遠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敗。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必須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用文雅和親切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影響教育學生。 綜上所述,教師道德修養是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的一項根本內容,教師應該通過上述途徑和方法,積極地進行道德修養,在外界客觀因素的影響下,更主要地通過自身不懈地努力,日積月累,經過長期的鍛煉,就能夠成為具有良好教師道德修養的教師。
③ 科學的教子方法有哪四種
要用心,所有的父母都能成為育兒專家。
1、短時間的隔離
將寶寶暫時與家人和小朋友們隔離開來,給他足夠的時間,讓他冷靜冷靜。
隔離寶寶,既可以讓寶寶冷靜下來,也可以讓父母自己冷靜下來,這樣做可以有效防止父母在極不冷靜的情況下對寶寶採取暴力手段。待到大家都冷靜下來後,再指出他究竟錯在哪裡,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他該如何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隔離寶寶的時間要視寶寶年齡大小適當加以調整。一般以長1歲增加1分鍾為宜。隔離寶寶不是一種懲罰手段,只是讓寶寶短時間里冷靜下來的有效措施。
例如:寶寶與別的孩子發生沖突,他憤怒地沖向小朋友,給小朋友一記重拳。小朋友傷心地哭叫了起來。你的嘴張得大大的,想要狠狠訓斥一通寶寶,同時你的手也伸了出去,想給不講道理的寶寶一個教訓。但是,請你還是冷靜下來,將寶寶關進他的小房間,讓他獨自安安靜靜地考慮片刻。等寶寶冷靜下來,再找機會與他好好談一談,告訴他該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正確應對剛才的情形。
2、闡明事情的後果
讓寶寶意識到他錯誤行為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讓他明白這必將會導致令人不愉快的結果。
採取這種方式給寶寶以教訓,最重要的一點是,寶寶已經具備足夠的理解能力,以確保他確實能夠理解他的行為與他所受到的懲罰之間的必然聯系。
例如:如果寶寶將他的小房間弄得一塌糊塗,無論你怎麼勸說他都不想自己收拾,那就將他心愛的玩具拿走以示懲戒。當你拿走玩具的時候,寶寶可能會採取各種挽救措施來挽回局面,比如他滿口答應馬上就收拾,但就是不付諸行動;或者他乾脆跟你耍賴,以哭鬧要挾等等。如果你就此罷手,那就前功盡棄了。所以,你一定要堅持原則,只有這樣,寶寶才能真正明白行為與後果之間的必然聯系,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寶寶朝著你期望的方向發展。
3、如何解決屢教不改的問題
對於寶寶經常性出現的問題,可以考慮採取不同的解決方法,從不同的側面對寶寶進行教育或提醒,幫助他加深正確認識。
例如:寶寶經常將玩具丟在戶外,於是你不得不帶著寶寶回去尋找。遇上玩具丟失,麻煩事就更多了。寶寶可能會傷心地哭鬧,甚至耍賴要你再買一個一模一樣的玩具等等。避免上述情況發生的有效措施是,寶寶出門前叮囑他不要忘了將玩具帶回家;萬一玩具丟失,讓寶寶獨自找回來;如果找不回來,絕對不要因為寶寶哭鬧就給他再買新玩具。給寶寶一點教訓可能是非常有效的避免發生同樣事情的方法之一。
又如:寶寶早上起不來床,採取上述帶懲罰性質的措施就不管用了,最好的辦法是讓寶寶早點上床睡覺,給寶寶准備一個他喜愛的小鬧鍾,在他耳邊講一個幽默的小笑話讓他開開心心地擺脫瞌睡,或者每天早上在他起床前給他准備一杯橘子汁等等。最重要的是,要根據自己寶寶的特點,採取適合他的方式幫助他清醒。
4、轉移注意力
如果寶寶過分沉溺於某一事物,父母不妨使用轉移寶寶注意力的方法,實在沒有能吸引寶寶注意力的物件,那麼與寶寶玩一場游戲也未嘗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通過多次的強化使寶寶逐漸淡忘他熱心關注的對他產生不良影響的事物。
例如:寶寶特別喜歡吃糖,剛剛兩歲半的小傢伙早已是滿口蛀牙。無論你怎麼苦口婆心向他宣講吃糖的害處,他依舊無動於衷。這不,寶寶的小手又伸向糖盒了。你想向他大喊大叫,想給他爆炒一頓小屁屁。且慢,或許還有別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呢。瞧瞧,這邊有一個很好玩的玩具,那邊有一個很好吃的水果……吸引寶寶注意力的事物比比皆是。實在沒有能吸引寶寶注意力的物件,那麼與寶寶玩一場游戲也未嘗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呀!趁寶寶不注意,將糖盒解決掉,讓寶寶慢慢淡忘那些對他的小牙構成傷害的糖衣炮彈吧。寶寶是你的,你應該很了解寶寶的好惡,因此你也就掌握了轉移寶寶注意力的法寶。
雖然,這四種方法對於普通的孩子通常都非常有效。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因此在解決同樣的問題時,父母應舉一反三,學會靈活運用。如果你實在沒有辦法對付自己的孩子,不妨去請教請教育兒專家或者兒科醫生
④ 兒童科學教育中包含哪些需要培養的能力與方法
(1)選擇適合的社會資源。
(2)能配合學前兒童學習能力、興趣及需要。
科學教育目標可以分為促進人發展的目標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目標,前者是科學教育本體功能的體現,後者是科學教育外在職能的體現。隨著對科學本質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和全面,對科學價值的認識日益深刻,科學教育目標也不斷發展。
科學教育目標:
總的來看,科學教育育人目標與科學教育內涵的發展是一致的。從最初的注重知識、技能到關注方法與過程,到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關系、把握科學本質。
科學教育育人目標的重心在發生著搖擺和震盪,並不斷尋找著平衡與融合,這種平衡與融合集中反映在當代「科學素養」理念的提出與發展,也表現在我國新課程標准中提出的科學知識與技能、科學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全面科學教育目標。
⑤ 如何學會育人
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是學校還是社會,對子女、對學生的教育究竟應該從何做起?教育應該教什麼?怎麼教?育人應當怎樣育?育什麼?教育者往往感到十分的迷茫,不知從何做起。這也是擺在每個家長、教師面前的首要問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立德樹人。如果我們不理清這個問題,抓不住事物的綱,就會被千頭萬緒紛繁的事物弄得暈頭轉向。各項工作就會成為一團亂麻,就會陷入一片混亂。綱不舉目不張。就像閉著眼睛捉麻雀,雖然手忙腳亂,卻抓不到麻雀。只會無的放矢,成為沒頭的蒼蠅,亂碰亂撞,白費時間和精力。
我們今天的教育,也講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可只重智育,分數第一,忽視了德育、體育、美育等,結果造成了行動與目標的南轅北轍。使教育迷失了方向,走入死胡同。
沒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的導航,教育必然會在信息化、現代化的立交橋上迷失方向,走錯道路。
因此,方向永遠比速度重要!跛足而不迷路能趕過雖健步如飛但卻誤入歧途的人。培養一大批敢擔當、有責任心、有益於社會、有益於國家、有益於人民的人,要比培養一大批為富不仁、損人利己、專挖國家牆角的所謂成功人士要重要的多。培養一大批有價值的人要比培養一大批成功的人更重要!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教育應該教什麼比應該怎樣教、育人應該育什麼比應該怎樣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教育到底應該教什麼?育人到底應該育什麼呢?應該怎樣來育?
古今中外的先聖先哲先賢,他們在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做法,都值得我們今天借鑒和加以批判的吸收和學習。無數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也告訴我們,教育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行一棋不足以見智,彈一弦不足以見悲」,不以分數論英雄,當以格局贏未來。「有大略者不可以責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以任以大功」,況且,一些非常之才的培養也需要一些非常之法。因為教育者的眼界往往決定著孩子們人生發展的邊界。我個人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養心、養趣、養習慣
我國歷史上無數的仁人志士,像岳飛、文天祥、夏完淳、譚嗣同、孫中山、毛澤東等,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了推翻舊的統治者,都以天下為己任,舍棄小我,捨生忘死。這種大義凜然的壯舉,就值得我們學習。而那些腐儒們雖學富五車,大敵當前,只替自己打算,不為國家和百姓著想,貪生怕死,知識再多又有何用?亂,不能安邦;危,不能濟世。這樣的人,膽小怕事、迂腐不堪、知識再多,卻百無一用。和上面的仁人志士相比,他們是多麼的藐小、醜陋和格格不入?一些身居高位,手握大權的政客、重臣,在位要麼相互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臨危則賣身投靠,變節投降,靈魂卑鄙骯臟。這樣的功成名就之士,學不為民枉有官,才不濟變徒有位。他們如行屍走肉,只能遺臭萬年,為人唾罵。
教育就是要教人養氣養大氣,養浩然之氣,養天地正氣。要敢於頂天立地,做天地間不可少之人。「非養無以發其真,非悟難以入其妙」。
大氣方能有大格局、大境界、大氣魄、大胸懷、大謀略、大成就。出手才會有大手筆,才會不同凡響。才會睥睨六合,氣胸萬古。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氣壯山河;毛主席《沁園春.雪》,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等,無不大氣磅礴,包舉宇內,鼓舞人心。盡管他是一個中師文憑,可那些飽學的教授等一個個都望塵莫及,自嘆不如。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⑥ 育人的途徑和方法
德育目標、德育內容、德育途徑是德育工作的三大基本要素。德育目標是核心,德育內容是德育目標的體現和具體化德育途徑是實現德育目標的有效通道,是德育內容、德育過程的承載體,是將德育內容、目標轉化為學生品德素質的方式和手段。在德育工作中,確定了德育目標,明確了的德育內容創新優化德育途徑將成為德育工作成敗的關鍵所在。德育不同於知識、技能學習的智育,不可能通過某一專門的教學和活動來完成。因此,在推進德育工作過程中,學校要不斷加大創新和探索力度,將多種德育途徑有效整合,使德育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做到全員參與,實現「六個育人」。
老師帶著學生體驗種菜
教學育人。教學是學校提高學生素質的最基本途徑,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渠道。學校在組織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把「教書」和「育人」割裂開來,要把「育人」滲透到「教書」的過程之中,從而完成「教書」和「育人」雙重任務。因此,學校應引導各學科教師從思想認識及教學行為上,真正把德育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科學地安排好每一節課,精心地設計每一個知識點,緊密聯系學生思想和社會實際,認真地挖掘並利用各科教學內容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恰到好處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
老師帶著學生做游戲
管理育人。洋思中學校長蔡林森說:「管理,是用外在的約束教育人;教育是用內在思想管理人。學校的管理,實際上是養成教育,不能小看。」因此,我們各學校在育人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管理」育人作用的發揮,在現代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的指導下,建立以學生為本的學校管理制度,建立學校現代化管理體系,通過學校科學有效的管理,讓師生明白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以培養出他們嚴格的紀律觀念,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這將讓他們終生受益。
⑦ 求科學育人方法,怎樣科學養育孩子
這個內容就有點多了,主要的還是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個性發展,不要動不動就打罵,大人首先要以身作則,教育教育,教為主。
⑧ 如何樹立科學育人觀 全面提高育人質量
1、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一切為了學生。
2、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一切學生。
3、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學生的一切。
教師只要樹立科學育人觀,全面育人,才能使學生全面發展、持續發展、健康發展。
⑨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哪幾種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分類法、早期科學閱讀。
1、觀察法:一是藉助於感官進行直接觀察,另一種是通過儀器進行間接觀察。可分為個別物體的觀察、長期系統的觀察、間或性觀察、室內和室外環境的觀察。
2、分類法:學前兒童把具有某一個或幾個共同特徵的物體聚集在一起,以學習科學的一種方法。學前兒童常用的分類方法有挑選分類、二元分類、多元分類。
3、早期科學閱讀:幼兒通過閱讀寓有科學知識的作品,包括故事、兒歌、謎語等,以學習科學的一種方法。可分為科學詩、科學童話、謎語、科普畫冊、錄像。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特點
1、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的全面性。
學前兒童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不僅要讓兒童獲得科學經驗,更主要的是在獲得經驗的過程中,讓兒童身心全面和諧發展,也就是在兒童探索過程中,讓兒童的認知、情感、技能、社會性等方面都得到發展。
2、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內容的生活化。
學前兒童的科學教育要選擇兒童生活熟悉的內容,貼近幼兒,貼近自然。活動方式也應該生活化,就是把科學教育貫穿於幼兒的生活中去,注意把握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科學教育內容和教育時機。
3、學前兒童科學教育過程的探索性。
兒童好奇心強,渴望探索和了解這個世界,事實上他們也正是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來獲得對世界的了解和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