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燈頻閃怎麼判斷
白熾燈的顯色性不好,所以長時間看出對視覺影響很大;節能燈顯色雖好,可是頻閃比較厲害;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台燈都是LED燈,LED燈具有節能、環保、安全可靠的特點,固態光源是被業界看好的未來十年替換傳統照明器具極具潛力的新型光源。
但是劣質的LED燈存在著嚴重的頻閃危害,長期在這樣的燈光下學習會造成視覺疲勞、頭痛,甚至引發光敏性癲癇病、導致視力下降和注意力分散等問題。對孩子的身體百害而無一利!
曾經專門曝光了這種劣質LED燈
↓↓↓
不同的LED燈 頻閃差別懸殊
頻閃,簡單地說就是在一個電器的屏幕里看另一種電器的屏幕時,另一種電器的屏幕會有一條亮線從屏幕的底部推移到頂部,又從底部出現。這樣無窮下去,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圖像在閃爍。
頻閃越低,對眼睛的傷害越小。但絕對意義上的無頻閃實際是不可能的,中國行業標准對合格產品的頻閃要求是3125Hz。
而在實驗中,兩台外觀幾乎完全相同的LED燈,在專業測試儀器下,頻閃程度卻相差懸殊。
第一盞台燈,波形平緩,頻閃幾乎為零。
第二盞台燈,波形非常大,說明頻閃嚴重。
利用手機攝像頭 迅速鑒別頻閃
頻閃差別如此懸殊的LED燈,肉眼看上去卻幾乎沒什麼差別。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怎麼辨別LED燈泡的優劣呢?別著急,這就給您支招!
挑選LED燈泡時,只要拿出隨身攜帶的手機,打開照相機功能,用鏡頭對准點亮的燈泡,一眼便能分出高下。
頻閃低的燈泡,在鏡頭下和肉眼觀察差別不大。
頻閃高的燈泡,手機屏幕上會出現頻繁波動的線條。
『貳』 怎麼測試燈的頻閃
無需測試,50Hz的工頻,就是一秒100閃
『叄』 如何檢測LED燈頻閃
LED頻閃需要用專業的頻閃設備進行測試,如只是簡單檢測可以用手機相機對著燈看,頻閃低的燈在手機畫面下和人眼睛看到的一樣,如果看到屏幕裡面的燈閃閃的,那就說明燈頻閃較高,在這種燈光環境下對視力有影響!
LED頻閃測試沒有一定的測試標准,在不同的認證中對於頻閃的限值要求也不一樣,例如(能源之星,CEC,DLC,ERP)
『肆』 如何檢測不停的閃屏
摘要 包括:於一待測屏幕開機顯示時,通過一閃爍檢測器檢測待測屏幕的亮度變化,其中閃爍檢測器與主機電性連接,閃爍檢測器具有一光敏電阻,且光敏電阻架設於待測屏幕上,並使光敏電阻朝向待測屏幕的一顯示畫面;將光敏電阻的一測量值與一閾值進行比較;當測量值大於閾值時,輸出一第一準位以表示待測屏幕的顯示畫面為一暗畫面;當測量值小於閾值時,輸出一第二准位以表示待測屏幕的顯示畫面為一亮畫面;以及根據閃爍檢測器的檢測結果,以一波形圖顯示第一準位及第二准位的波形變化。
『伍』 如何檢測護眼台燈的頻閃,輻射和眩光
1、護眼台燈頻閃的檢測方法:在台燈開燈情況下用手機的相機功能或直接用相機對准台燈光源,通常情況下,傳統的台燈能很清楚地看到相機屏幕上的燈光有閃爍現象,而一款質量好的護眼台燈則幾乎沒有閃爍。
2、護眼台燈輻射測試方法:通常需要採用到電磁測試儀來測試輻射問題,將電磁測試儀靠近台燈燈光,傳統台燈能明顯地看到測試儀上有輻射指數,而質量好的護眼台燈的輻射指數為零。
3、護眼台燈的眩光測試:通常好的護眼台燈的燈光顯色指數都比較高,物體顏色呈現度較好,燈光照射到書面上時,字跡很清楚,人眼看上去不會有刺眼的現象,而傳統台燈則存在刺眼問題。
『陸』 如何鑒別屏閃
鑒定閃屏的方法:
1.
點亮顯示器,
2.
打開拍攝設備對准顯示屏幕,調節顯示器的亮度(0-100),如果出現很橫條條紋自下而上不斷閃動,,則說明該顯示器是「閃屏」顯示器,不建議長期使用;
3.
反之,如果沒有出現該現象則說明是「不閃屏」顯示器,可以放心使用。
『柒』 手機怎麼測台燈頻閃
在台燈開著的情況下用手機拍照狀態或攝像頭狀態做簡易測試,用手機相機功能對准台燈光源,屏幕上普通台燈或日光燈的頻閃現象清晰可見,而一些質量好的的護眼台燈幾乎沒有閃爍
『捌』 常用頻閃儀怎樣檢驗呢
DT-311N頻閃儀本身可以發出短暫又頻密的閃光,當我們調節其閃光速率與被檢測物體的轉速或振動速率同步時,在視覺上會感到該運動物體呈現靜止狀態,就此可以判定頻閃儀的閃速即為被檢測物體(例如馬達)之轉速,也可以利用頻閃儀分析物體振動情況,高速移動物體的動作分析以及高速攝影等。
DT-311N頻閃儀的應用:
檢查印刷機的印刷錯差
檢查生產線上的盒子、瓶裝物
檢測工業機器的傳動帶
檢查織機振動
檢查旋轉裝置的測量、發動機、齒輪、滑輪、風扇等轉軸的離心運動
檢查渦輪、引擎等的高速運轉
『玖』 如何判斷LED吸頂燈存在頻閃
最簡單方法:找一根鉛筆或筷子,最好是顏色比較淺的,在燈光下快速擺動:
如果看到筷子或鉛筆是一大片的影子,那麼這個燈的頻閃就不存在或者頻閃速率極高,對眼睛基本沒有傷害,如果看到很多筷子並排擺放,這個燈就肯定是有頻閃的,數量越少,頻閃越低,對眼睛傷害越大。
其他的專業工具檢測將更准確,但是對於一般的用戶還是不太實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