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道家的清心咒和驅魔咒都有哪些
清心咒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但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子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page~ant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神。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幹,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驅雷咒
驅役雷神行雷時所用。
其咒為:「雷光猛電,(左炎右欠)火流星,付臣諸將,烈面南行,勾面使者,立盪乾坤,烈面使者,敷散乾靈,擲目使者,撼動雷神,爭目使者,烈陣布營,八殺威猛,追到翼星,神兵隊隊,九天敕命,敢不從命,破滅汝形。」
殺鬼降魔咒
咒為召請真神,斬殺鬼魔。
其咒為:「天元太一,精司主兵,衛護世土,保合生精,華衣綉裙,衣冠青巾,青龍左列,白虎右賓,佩服龍劍,五福之章,統領神官,三五將軍,有邪必斬,有怪必摧,敷祜福祥,啟悟希夷,邪怪消滅,五帝降威,護世萬年,帝德日熙,黃龍降天,帝壽所期,景霄洞章,消魔卻非,急急如律令。」
欻火雷咒
欻火,指雷部元帥鄧燮,咒為請他神極威雷,降妖伏魔,翻天倒岳,海沸山摧。其咒如下:「飛天欺火,神極威雷,上下太極,周遍四維,翻天倒效,海沸山摧,六龍鼓震,令下速追,急急如律令。」《太上三洞神咒》卷四收入。
役萬靈咒
役萬靈,泛指役使各方神靈。凡祈禱、伐邪一類科儀中,常以咒召萬靈聽候差遣。各道派所用不一。《太上三洞神咒》卷二載雷法中常用的一首。其咒為:「乾玉辟毒,振適羅靈,八仙秉鉞,上帝王靈,太玄落景,七神沖庭,黃真耀角,煥擲火鈴,紫文玉字,四景開明,九天六天,四天之精,外傳玄祖,內保帥兵,左成右顧,火熱風蒸,敕斬萬妖,摧馘千精,金真所振,九魔滅形,吾佩真符,役使萬靈,上升三境,去合帝城。急急如律令。」
法水咒
咒為登壇灑法水時所用。其咒為:「日華流晶,月華流光,掃盪凶惡,萬禍滅亡,真官將吏,威布雷罡,法水四布,萬福來祥。」
六丁護身咒
指召請六丁神捍衛護身,其辭為:「仁高護我,丁丑保我,仁和度我,丁酉保全,仁燦管魂,丁巳養神,太陰華蓋,地戶天門,吾行禹步,玄女真人,明堂坐卧,隱伏藏身,急急如律令。」
開眼咒(又名鬼眼術)
用以暫時打開陰陽法眼,洞察三界六道,其咒為: 天法清清,地法靈靈,陰陽結精,水靈顯形,靈光水攝,通天達地,法法奉行,陰陽法鏡,真形速現,速現真形,吾奉三茅真君如律令!急急如律
② 何為道家凈化養生
道家講求天人合一,主張人同大自然和諧相處.
根據道家養生思想,通過修練將自己恢復嬰兒時期的狀態,達到身體機能的恢復.
身體機能的恢復過程就是身體機能的提高與修復、心靈的清靜、體內毒素的排出。
道家主要修練手段是內丹術,通過大小周天的練習達到天人合一、解脫的目的。
③ 道教修煉方法
據元代李道純的統計,當時流傳的養生修煉方法有三千餘種,而道書上記載的大約只有二百種,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十大類。
1、導引按摩類
這一類功法是以健身強體為目的的動功,包括導引術、按摩術、點穴術、叩齒法、鼓漱咽津法、鳴天鼓、干梳頭、乾洗臉、揉耳運目、仙鶴點水、擦腳心、兜外腎、自發動、周身拍打等等。多以動搖肢體為門徑,與服氣、存思配合,組成系列功法。
道家手訣(資料圖 圖源網路)
大約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韻文,第二種是無韻的短語,第三種取自佛教咒語。道教在修煉時,多用咒語,尤其是存思、存服外氣一類,在開始做功及做功結束時,都要掐訣念咒。內丹修煉中亦往往用咒語。念咒時不但要掐訣,而且要存思。存思、念咒、掐訣同時配合,有如佛教的三密相應。道教的符篆派,在修煉時,還常書符。符的種類很多,各有其用場,雖召神制鬼自屬無稽,但符籙的實際運用,都與氣功修煉密切相關。
④ 道家打坐方法
道家打坐方法:
(1)選靜功中站、坐、卧姿。男子將左手掌面按在下丹田,右手掌按在左手的手背上,女子則相反,先將右手掌按在下丹田,左手掌按在右手背上。
(2)在上面動作做完以後,馬上入靜。入靜程度很高時,練功者立即內視自己的下丹田,此時可內視到每條經絡的精氣流歸下丹田,其所流歸下丹田的精氣,形狀如五顏六色的小露珠在丹田流動,這就是精氣歸源。
(3)當精氣歸源時必須專心凝神聚氣,同時內視自己的丹田,這時呼吸由自然呼吸自動調節,逐步變得細而長。此時,不能產生任何雜念,要求始終凝神聚氣,同時內視自己的下丹田。
凝神聚氣與內視丹田一次又一次的相互交替進行著。初練者要求每次內視丹田的時間不能過長,一般不超過一分鍾。當結丹達一月以後,練功者可以逐漸增強意念作用,把丹田的各種精氣逐漸練成鴨蛋大小一團。
(4)道家清家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道家打坐注意事項
1、入手下靜,先絕食腥葷香辣之物。蓋腥葷之物,味主沉濁,食之必至後天之氣粗,而難伏。香辣之物,性主輕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氣散而不聚。要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葷香辣,專持清齋素食淡飯,以除原味。不食過飽,過飽則傷神。不食過飢,過飢則傷氣。此節飲食之道,不可不知。
2、靜坐時心搖則氣散,修了一點點精氣神,不僅會從夫妻生活方面漏掉,還會從六根漏掉。眼睛看多了是一種「漏」、耳朵聽多了也是一種「漏」、嘴巴講多了更是一種「漏」!
六根都會漏。為什麼強調修行人上來第一步,就要關閉六根呢? 當六根關閉以後,精氣神才會自動進入任、督二脈以及回到中脈里邊。
3、打坐時面帶微笑。
4、靜坐胡思亂想時,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數呼吸,不數入息,只數出息。當你數出息的時候,你把所有的一切,連自己的生命,一切煩惱、病痛,跟著出息放出去。尤其是感冒生病,或者身體里頭生瘤、生癌,讓它一齊跟出息出去,出去就空了。這樣數息,身體馬上就輕鬆了。
⑤ 道家清凈決有多少種,咒語全文能寫出來嗎
沒有清凈決這個東西。主要都是修持《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一卷。作者不詳,成書不低於晉魏或者更早。是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極為重要的道家經典。是道教煉養術重要資料之一。道教稱老君西遊龜台之時,為西王母說常清靜經。後經仙人轉傳,為葛玄所得,筆錄而傳之於世。即葛 玄曰:「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 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此經教人遣欲入靜的修煉要領,篇幅雖短,卻是一篇博大精深、邏輯性驚人的經文,每一句話可以解釋成上千字的思維過程。涵蓋了宇宙人生的全部真相,讓人真正意義上地明白真理並獲得解脫。為道士們日常誦習的重要功課之一。
起【八大神咒】開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仙;中士修之,南宮列官;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幹,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⑥ 道家的修行方法
一、心齋
心齋,「齋」即清心之義,心齋指內心清虛寧靜。最早出自《莊子·人間世》:「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意思是說:大道至虛至靜,因此人心應當清虛寧靜,以合大道。所以道家所講的真正齋法,不是外表吃素謂之齋,乃指內在的心裡干凈,這也是道家修養的高妙義諦之所在。
二、坐忘
坐忘,即靜坐忘身。見《莊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意思是說:肢體廢去不動,聰明免去不用,離開形體去掉思慮,心同於無所不通之大道,就叫做坐忘。道家這時的坐法,不是後來佛教的盤腿打坐法,而是坐於杌上或席地而坐。
三、緣督
緣督,指遵循中道,或雲運行督脈。見於《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為徑,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意思是說:遵循中道(或運行督脈)作為途徑,就可以做到保養身體,可以做到完善生命,可以做到奉養親人,可以做到盡享天年。後世修煉中的任督周天,即依此作為理論根據。
四、導引
導引,即導行肢體,以通經絡。《莊子。刻意》雲:「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意思是說:象熊一樣攀援樹木而自懸,如鳥一樣展翅而伸腿,這是為了長壽的需要,是導引鍛煉、保養身體,象彭祖長壽的這一類人的愛好。在三國時華陀所傳之五禽戲,即屬道家之導引法。
五、吐納
吐納,指吸進清炁,而呼出濁氣。《莊子。刻意》雲:「吹噓呼吸,吐故納新。」意思是說:用呼吸之法,吐出濁氣,而吸人清炁。這就是道家修煉的調息之法。後文築基煉炁之吐納法,即淵源於此。
六、聽息
聽息,又稱「聽炁」。指靜中用炁聽呼吸,以凝神合道。見《莊子·人間世》:「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炁。」意思是說,不要用耳朵去聽呼吸,要用心去聽呼吸;又不要用心去聽呼吸,要用炁去聽呼吸。因為這時心與炁打成一片,心已在炁中了,所以不用心聽而用炁聽。這種方法,也是道家調息入靜的一種。聽息法的目的,最後是要達到無心而聽炁;世俗流傳的數息法,最後還是有心在數息。比較而言,用「聽息法」比用「數息法」,更為容易入靜,而且入靜的層次更深。
⑦ 道教清規的主要清規戒律
道教主要戒律有想爾九戒;五戒;十戒;碧玉真宮大戒規;孚佑帝君十戒;智慧上品大戒;智慧閉塞六情上品戒;智慧度生上品大戒;三洞眾戒文;三壇大戒及崇百葯、說百病等等。這些戒律的內容大同小異,只不過產生的時代不同,一些高道大德對戒律的觀點不同而已,但其目的都是一致的。下面將其主要者分述如下: 初真戒是人道者必須遵守的金科玉律,是入道的門戶,是修道的起點。初真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和女真九介等。《初真戒說》里就制定初真的意義說得很詳細,目的就是樹立道心,弘道立德。
初真戒要求十惡不生,無思無為,一念修道,去掉凡心,以戒為師。
清代王常月著的《初真戒律》中,讓人道者先受三皈依戒:第一皈身,太上無極大道。永脫輪回,故曰道寶;第二皈神,三十六部尊經。得聞正法,故曰經寶;第三皈命,玄中大法律,不落邪見,故曰師寶。 初真真戒是初真戒的根基,是人道之初門,清心之良方,是出俗與人俗的樞紐,每人道者,必須牢牢領會其意。
五戒指:一、不得殺生;二、不得葷酒;三、不得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盜;五、不得邪淫。
這五戒是持身之本,護法之根,如果能以此五戒為對照,就能益算延齡,天神護佑,永脫五刑之苦,世世不失人身。
五戒後來發展成「八戒」。陸修靜在《受持八戒》中說:在匠戒之外加:六、不得雜卧高廣大床;七、不得普習香油,以為華飾;八飛不得耽著,以作倡伎。 持五戒者,校正身心,去除雜念,許受虛皇己尊所命初真十戒。十戒為:
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當盡節君親,推成萬物;第二戒者,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行陰德,廣濟群生;第三戒者,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以及昆蟲;第四戒者,不得淫邪敗真,穢慢靈氣,當守貞操,使無缺犯;第五戒者,不得敗人成功,離入骨肉,當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第六戒者,不得讒毀賢良,露才揚己,當稱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第七戒者,不得飲酒食肉,犯律違禁,當調和氣性,專務清虛;第八戒者,不得貪求無厭,積財不散,當行節儉,惠恤貧窮;第九戒者,不得交遊非賢,居處穢雜,當慕勝己,棲集清虛;第十戒者,不得輕忽言笑,舉動非真,當持重寡辭,以道德為務。
這十戒,托虛皇天尊所命,能做到者,天神護佑,永脫—切苦腦。「十戒」注重道教徒的品德修養,要做到忠、孝、濟世、守身、節儉、利人、清修,作為修道養性的前提,潔身戒行的道德規范,能使道教徒品行端正,世人競向慕之、歸之。
道教特別講究廣濟群生,要迴光返照,與人為善,則廣施陰德,普濟群生,乃為人道之本。對貞操方面來講要獨拔常倫,頓息塵緣,斷絕色慾,精修道行,當證仙階,福及九祖,慶流一門。對於財物方面來講:夫人之貧富,命稟生初悉已前定,若生財有分,用盡還來,若胎骨受貧,廣求不富,能明此理,一切取覓付之自然,非己之財不妄取,非義之財不苟得。合得之財,隨分取可,不陷於貪求無厭之欲,能做到「十戒」的人,則心領神會,精神分明,修道積德之第一步成矣。 王常月在初真戒後面,還加上了女真九戒,作為道姑信女修持之戒,九戒為:一曰,孝敬柔和,慎言不妒;二曰,貞潔持身,離諸穢行;三曰,惜諸物命,慈愍不殺;四曰,禮誦勤慎,斷絕葷酒;五曰,衣具質素,不事華飾;六曰,調適性情,不生煩惱;七曰,不得數赴齋會;八曰,不得虐使奴僕;九曰,不得竊取人物。
道教經書上講只要能持戒修持,必生十善之家,不經地獄之若,精進修道,則名登紫府,位列仙班。 天仙大戒是三壇圓滿的最後一個大戒。三壇圓滿即為全真傳戒時以初真戒、中極戒、天仙大戒三戒為主的三壇傳授方式。持三百中極大戒毫無過犯者,方授天仙大戒。
初真戒、中極戒、天仙大戒,總稱為「三壇圓滿天仙大戒」道書上講受天仙戒者稱妙道師;受中極戒者稱妙德師;受初真戒者稱妙經師。 齋日也就是指齋月中某一天或祖師聖誕或有齋醮科儀等活動時,道教徒必須嚴格按照道教儀范所規定內容行事。
道教在制定戒律的同時,還特別設立了齋日,齋日是一月之中應持齋戒的日子。這一天必須嚴格遵守道教戒律,這樣舉行儀式時才能有天神護佑,才能有求必應,心神感應。
道教的齋日有十直齋日、八節齋日、三元齋日、四始齋日、三會齋日。
①十直齋日: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王十日(小月可取二十七日)。
②八節齋日:立春日,春分日,立夏日,夏至日,立秋日,秋分日,立冬日,冬至日。
③三元齋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④四始齋日:正月一日,四月一日,七月一日,十月一日。
⑤三會齋日: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
這些齋日是持戒做齋的特定時間,齋日里必須嚴格持戒、護戒,這樣才能真正以身正教化世人,以凈心感,化世人。
⑥違戒的處罰:違戒謂受戒道士違背所應受持的規戒條律。破戒謂道士受持規戒後重又違犯規戒。對違戒、破戒者,原本都有統一規定,後來各宮觀以清規作為處罰的標准,是以批評教育為主,直至催單(開除)。
⑦主要齋日:各全真廟宇中的齋日與傳統定製有些變化,十方叢林主要以農歷初一、十五及祖師聖誕日等作為齋日,子孫廟里還以傳統定製齋日為主。
⑧ 道家基本功清心訣全文
《清心決》
心若冰清,天塌不驚
萬變猶定,神怡氣靜
塵垢不沾,俗相不染
虛空寧宓,混然無物
無有相生,難易相成
份與物忘,同乎渾涅
天地無涯,萬物齊一
飛花落葉,虛懷若谷
千般煩憂,才下心頭
即展眉頭,靈台清悠
心無掛礙,意無所執
解心釋神,莫然無魂
水流心不驚,雲在意俱遲
一心不贅物,古今自逍遙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
微風無起,波瀾不驚
幽篁獨坐,長嘯鳴琴
禪寂入定,毒龍遁形
我心無竅,天道酬勤
我義凜然,鬼魅皆驚
我情豪溢,天地歸心
我志揚邁,水起風生!
天高地闊,流水行雲
清新治本,直道謀身
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8)道家清家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道家基本概念
若是說儒家的中樞是仁的話,那麼道家的中樞便是自然。
依道家來看,儒的倡導雖好,卻只能靠嚴以律已刻意做到,一有不慎,則內以傷身,外以亂人。宋朝時,儒生發展到「存天理、滅人慾」便可看出。而道以自然為本,以人天生之欲而推之,更加貼近於人的生活。
再配以虛無為體,柔弱為剛,執一以為,齊物為心,則可以做到二廂自然,智愚相宜,強弱相合,以致物我兩忘,這是一種木音希聲般的仁,故對於儒的「溫檢恭良讓」的人德,道家更注重如何做到自然,故有「虛無、齊物、守一、柔弱、純粹素樸」五德。完成五德之後,自然而然做到儒提倡的「仁」和「義」。
人之所好,不過有、得、是、居上、樂。而道家不載於此,以自然而為,僅得大有,大得,大是,大樂。「人皆知持物之樂而不知不持物之樂。」正是說明了道家追求自然的目的。而自然的極致,則似嬰兒,無識無是,不受物性。可謂之自然之至。能做到這個境界,道家叫做至人。
⑨ 如何凈宅
凈宅的方法很多,一般主要是用咒語、專用的凈宅制煞符或者物品將外穢請走。對於那些不想走的外穢,只能採取驅趕手段了。 在我們生活的陽間,有很多陰性的物質,如各種神靈鬼怪之類的。而在我們所居住的房子里,不管是新房子或者是老房子里,都可能有這些陰靈的存在,或者長期寄居在那裡。道家稱它們為家穢、外穢或一切鬼穢。所謂凈宅,就是清理,好聽一點就是要把外穢從屋裡請走,不能與我們陰陽混居。如果那些外穢、鬼穢留在你家裡居住,家中會遇到一些不吉祥之事。如影響到家裡的平安及家人的身體健康,有的家庭人員甚至還有可能出現災禍,這點與你家裡風水不好是不一樣的,所以就需要凈宅了。凈宅是我國一種民俗信仰,需要特別的重視和講究。房子調整風水格局很重要,凈宅也很重要,光調整房子風水格局的方法是不夠的。因為調整風水格局就是調節氣場,以達到可以催旺家宅。如果不做凈宅處理家宅好運來的很慢,有時還會出現財旺丁不旺或者家人身體健康不適的問題。其原因是家宅穢氣盛,吉氣弱,調整風水格局發揮不了它的全部作用,所以要想家宅興旺,必須先作凈宅。凈宅方法很多,下面例舉幾種以供參考。有的凈宅,選用硃砂、雄黃、白酒和小米,攪在一塊從里往外灑,三天後掃干凈,送到十字路口。有的凈宅,在搬家入宅前的二、三天,准備半碗食鹽,用半碗米到寺廟或者道觀過香火,稟報神明新家地址及居住人名,祈求保佑全家平安。回來後,在將鹽米從宅內房屋四周往外灑凈。有的凈宅,在入宅的前兩天,用粗鹽灑在房子各個角落除穢。然後用榕樹葉9片,柳枝3根泡水。從大門口順時針方向,用柳枝沾水灑凈,口中默念「穢氣出門好運來」,以示除凈家宅邪魔。 如果您不想請法師入門做凈宅法事,就告訴您一種簡便有效的凈宅方法。 凈宅的辦法如下: 1、新笤帚一把。 2、新金屬盆一個。 3、凈宅化煞神符一道。 凈宅的時間:最好選擇陰歷初3、6、9、13、16、19、23、26、29的晚上和白天都可以。 凈宅的辦法: 1.從專業法壇恭請凈宅化煞神符一道。【可以郵寄】將神符在金屬盆中焚化,符灰注入無根水(不落地之水,自來水就可以),水用新盆接住,將符灰攪拌均勻成為符水。然後以帶葉樹枝【桃樹枝、楊柳枝最好不可以用松柏、桑樹】蘸撒符水凈宅。一邊布撒一邊誦凈宅咒。凈宅咒 清凈之水 日月華蓋 中藏北斗 內陰三台神水一灑 厭穢速開凈水灑過 禍去福來天無氛穢 地無妖塵 日月星辰 三光照臨 家宅安和 福壽自來 財源廣進 貴人臨門 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太上老君急急如律敕令 【凈宅咒可以請法師在神符上面加持之後,施主福東不需背誦,直接焚化即可使用。】 【加持凈宅化煞神符】 布撒符水過程要從里往外,尤其是犄角旮旯一定要布撒。 2、布撒符水後,再用新笤帚開始掃地,掃地的過程也是要從里往外掃,尤其是犄角旮旯一定要掃的干凈。 3、掃完畢後,將新的笤帚放在高處,當日不能讓人跨了,一日後無妨。 這樣凈宅過程就齊畢了。
⑩ 道教道術有哪些
第四個道術,淺談五雷法
五雷法,指包括但不限於五雷掌,五雷印,五雷符,五雷水等,形式多樣,效果也參差不齊,就像可以砸核桃的諾基亞和華為p20一樣,同樣是手機,性能、功能都有極大差別。
但不可否認,即使是最差勁的五雷法都有很廣泛的用途。
五雷法可退煞,若有人遇到犯煞方,五雷法可解。
五雷法可退精怪鬼祟,凡精怪或鬼魂作怪,五雷法可解(包括附體)。(若自身修為不夠或遇到有些強得離譜的可能打不掉)
五雷法可退邪神,凡邪神作亂,五雷法可退之。
五雷法可鎮宅,五雷掌或五雷印,蓋在門額上即可;五雷符需貼到門額上;五雷水凈撒四方均有鎮宅之效,其中以鎮宅符效果最為持久。
五雷掌可碎結石,以五雷掌輕擊患處即可,見效很快,但需謹慎拿捏觀想內容,且若對孕婦使用,流產者八九。
另,據某師兄說,五雷法可收驚、招魂,且可以客串電擊器起搏,未曾驗證。
今天有空,再寫點兒東西吧,先聲明一下,本文中陰法和陽法,是從陰神陽神的概念中拿出來的,陰為虛,陽為實,陰治邪,陽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