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醫葯治療冠心病有什麼好方法
一、中醫對冠心病的認識
冠心病屬於中醫的胸痹〔心痛〕及厥/真心痛。主要是由於年老體衰,正氣虧虛,臟腑功能損傷,陰陽氣血失調,加上七情內傷、飲食不節、寒冷刺激、勞逸失度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氣滯血瘀,胸陽不振,痰濁內生,使心脈痹阻而致病。其中,臟腑經絡氣血功能失調,人體陰平陽秘的平衡被破壞,是發病的內在原因。因此冠心病是一個「本虛標實」之證,心、肝、脾、肺、腎五臟虛損是病之本,包括氣虛、陰虛、陽虛和陽脫;氣滯、血瘀、痰濁、寒凝是病之標。標實本虛是冠心病的病機特點。
二、冠心病的中醫辨證分型治療
(一)經典辨證分型論治
1.心血瘀阻證
心胸疼痛,如刺如絞,痛有定處,入夜為甚,甚則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或病引肩背,伴有胸悶,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勞累而加重,舌質紫暗,有瘀斑,苔薄,脈弦澀。
證機概要:血行瘀滯,胸陽痹阻,心脈不暢。
治法:活血化瘀,通脈止痛。
代表方:血府逐瘀湯加減。常用葯:川芎、桃仁、紅花、赤芍活血化瘀,和營通脈;柴胡、桔梗、枳殼、牛膝調暢氣機,行氣活血;當歸、生地補養陰血;降香、鬱金理氣止痛。
2.氣滯心胸證
心胸滿悶,隱痛陣發,痛有定處,時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時容易誘發或加重,或兼有烷宇脹悶,得暖氣或矢氣則舒,苔薄或薄膩,脈細弦。
證機概要:肝失疏泄,氣機郁滯,心脈不和。
治法:疏肝理氣,活血通絡。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減。常用葯:柴胡、枳殼疏肝理氣;香附、陳皮理氣解郁;川芎、赤芍,活血通脈。
3.痰濁閉阻證
胸悶重而心痛微,痰多氣短,肢體沉重,形體肥胖,遇陰雨天而易發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納呆便溏,咯吐痰涎,舌體胖大且邊有齒痕,苔濁膩或白滑,脈滑。
證機概要:痰濁盤踞,胸陽失展,氣機痹阻,脈絡阻滯。
治法:通陽泄濁,豁痰宣痹。
代表方:栝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常用葯:瓜蔞、薤白化痰通陽,行氣止痛;半夏、膽南星、竹茹清化痰熱;人參、茯苓、甘草健脾益氣;石菖蒲、陳皮、枳實理氣寬胸。
4.寒凝心脈證
卒然心痛如絞,心痛徹背,喘不得卧,多因氣候驟冷或驟感風寒而發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則手足不溫,冷汗自出,胸悶氣短,心悸,面色蒼白,苔薄白,脈沉緊或沉細。
證機概要:素體陽虛,陰寒凝滯,氣血痹阻,心陽不振。
治法:辛溫散寒,宣通心陽。
代表方:枳實薤白桂枝湯合當歸四逆湯加減。常用葯:桂枝、細辛溫散寒邪,通陽止痛;薤白、瓜蔞化痰通陽,行氣止痛;當歸、芍葯、甘草養血活血;枳實、厚朴理氣通脈;大棗養脾和營。
5.氣陰兩虛證
心胸隱痛,時作時休,心悸氣短,動則益甚,伴倦怠乏力,聲息低微,面色恍白,易汗出,舌質淡紅,舌體胖且邊有齒痕,苔薄白,脈虛細緩或結代。
證機概要:心氣不足,陰血虧耗,血行瘀滯。
治法:益氣養陰,活血通脈。
代表方:生脈散合人參養榮湯加減。常用葯:人參、黃芪、炙甘草大補元氣,通經利脈;肉桂溫通心陽;麥冬、玉竹滋養心陰;五味子收斂心氣;丹參、當歸養血活血。
6.心腎陰虛證
心痛憋悶,心悸盜汗,虛煩不寐,腰酸膝軟,頭暈耳鳴,口乾便秘,舌紅少津,苔薄或剝,脈細數或促代。
證機概要:水不濟火,虛熱內灼,心失所養,血脈不暢。
治法:滋陰清火,養心和絡。
代表方:天王補心丹合炙甘草湯加減。常用葯:生地、玄參、天冬、麥冬滋水養陰,以降虛火;人參、炙甘草、茯苓益助心氣;柏子仁、酸棗仁、五味子、遠志交通心腎,養心安神;丹參、當歸身、芍葯、阿膠滋養心血而通心脈。
7.心腎陽虛證
心悸而痛,胸悶氣短,動則更甚,自汗,面色眺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溫或腫脹,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苔白或膩,脈沉細遲。
證機概要:陽氣虛衰,胸陽不振,氣機痹阻,血行瘀滯。
治法:溫補陽氣,振奮心陽。
代表方:參附湯合右歸飲加減。常用葯:人參大補元氣,附子溫補真陽,肉桂振奮心陽,炙甘草益氣復脈,熟地、山萸肉、仙靈脾、補骨脂溫養腎氣。
(二)按「冠心病中醫辨證標准」 分型論治
辨證按本虛標實兩大類共13型,具體見下表。
標實證
氣滯
柴胡疏肝散
血瘀
血府逐瘀湯
痰濁
偏寒
栝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
偏熱
黃連溫膽湯
寒凝
枳實薤白桂枝湯
本虛證
氣虛
心氣虛
炙甘草湯
脾氣虛
歸脾湯
腎氣虛
大補元煎
陽虛
心陽虛
保元湯
腎陽虛
右歸飲
陰虛
心陰虛
天王補心丹
肝腎陰虛
左歸飲
陽脫
真武湯合四逆加人參湯
(三)中成葯的應用
復方丹參滴丸 通心絡
冠心蘇合丸 養心氏
速效救心丸 心舒寶
麝香保心丸 益心丸
血栓心脈寧 心可舒
地奧心血康 維奧欣
三、冠心病的運動處方項目:
避免有閉氣動作的活動,如舉重等。⑤運動前不空腹,宜少量進食,同時飲適量常言說:生命在於運動。參加一定的體力勞動或體育活動,是防治冠心病的一項積極措施。體育運動好處多多,但不可盲目,應科學合理。①較長時期中斷體育運動者,重新開始運動前,有必要檢查一次身體,這對三四十歲的人尤為重要。全面體檢最好包括運動心電圖,至少也要做普通心電圖,以保證不發生任何意外。②活動與運動要循序漸進,要有規律性、持久性,不宜作劇烈活動。運動強度為運動時每分鍾最大心率加年齡達到170-180。③運動頻率為每周3-5次或每天一次。運動的理想時間是黃昏,冠心病患者不宜清晨運動,尤其是寒冷季節;睡前也不宜做過多運動。每次運動持續20-60分鍾,具體根據身體情況、年齡、心臟功能狀態來確定,以不過多增加心臟負擔和不引起不適感覺為原則。④運動的方式以進行有氧活動為宜,如散步、伸展運動、慢跑、慢騎自行車、打太極拳、做保健操、游泳、登山等,應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即有興趣又熟悉的運動水或飲料。⑥運動前應有5~10分鍾准備活動,可做一些有規律的重復的輕度活動,以使脈率逐漸增加至運動時的脈率,運動後也應有5~10分鍾的恢復活動,以使四肢血液逐漸返回至中央循環。
四、冠心病的身心維護
¡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過用,都可引起發病,但主要是生氣惱怒或憂思氣結。氣與血的關系是相互為用的。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已有心脈瘀滯之冠心病者,由於生氣惱怒,氣機逆亂,憂思氣結,氣機郁滯,於是形成氣血循行不暢。若出現心脈瘀滯不通,則發生卒然心痛。嚴重者心脈痹阻不通而發生心肌梗塞,危及生命
¡ 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可誘發心絞痛。應忌暴怒、驚恐、過度思慮以及過喜
¡ 養成養花、養魚等良好習慣以怡情養性,調節自己的情緒
¡ 在生活和工作中,應保持樂觀的態度,使精神放鬆,情緒穩定,遇事不要急躁,以減少冠心病的發作
五、冠心病的飲食起居
—冠心病的合理飲食
--冠心病的科學作息
控制總熱量,維持正常體重
限制脂肪
適量蛋白質
飲食宜清淡低鹽
多吃保護性食品
充足的維生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
適量飲用紅葡萄酒
吃飯七八分飽
莫忘常補水
緩慢起床
中午小睡
娛樂有節
睡前燙腳
避免熬夜
生活規律
更多關於冠心病的中醫知識:http://www.wnsoo.com/query/health?cx=014123705994152246507%3Anicrox1iyqe&cof=FORID%3A11&ie=UTF-8&q=%E5%86%A0%E5%BF%83%E7%97%85+%E4%B8%AD%E5%8C%BB&sa=Search#1142
㈡ 冠心病的治療有那些方式那種效果最好
什麼是冠心病?冠心病有哪些類型?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冠狀動脈供應心臟自身血液,冠狀動脈發生嚴重粥樣硬化或痙攣,使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種心臟病。冠心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導致的心絞痛、心律失常,嚴重者可發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積壞死,危及生命。
冠心病的臨床類型
臨床分型是以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分型為標准,即:心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心絞痛又可分為勞力性心絞痛和自發性心絞痛。
(1)勞力性心絞痛又分3類,一是新發生的心絞痛;二是穩定型勞力性心絞痛;三是惡化勞力性心絞痛。
(2)自發性心絞痛一般指休息狀態下發作的心絞痛。其中將心絞痛發作時伴ST段抬高者,稱為變異型心絞痛。
冠心病
冠心病好發於長期從事腦力勞動而缺乏體育鍛煉,血壓、血脂偏高,體重超重,長期大量吸煙,及有心臟病家族史者。心絞痛可作為患冠心病的一個信號。心絞痛有時易與胃痛、肋間神經痛、腦膜疾病引起的胸病相混淆,需認真加以區別。冠心病患者還會出現心悸、胸悶、脈搏不規則,上樓或稍跑快即出現氣短或夜間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等現象。
心絞痛症狀
1 因急走、爬坡、上樓、負重、寒冷、飽餐、情緒激動等誘發因素而發生心絞痛,特別是老年人更易發生。
2 疼痛在胸骨後中部或上1/3處,可放射到左肩、左上臂疼痛,但也可在胸骨下部、上腹部、左側胸部、左頸、下頜等部位疼痛。
3 疼痛為一種壓迫感、沉重感、緊束感、灼燒感等。
4 疼痛發作大都持續2~3分鍾,最長一般不超過半小時。
5 情緒激動誘發者,隨著心平氣和之後可以消退;
6 體力活動誘發心絞痛者,在運動停止後常在短時間內緩解。硝酸甘油舌下含化通常可在3分鍾內,使心絞痛發作停止。否則,應懷疑心肌梗塞。
怎樣預防冠心病
1 合理飲食,不要偏食,不宜過量。要控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時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限制體重增加。
2 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度緊張;保持足夠的睡眠,培養多種情趣;保持情緒穩定,切忌急躁、激動或悶悶不樂。
3 保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活動,增強體質。
4 不吸煙、酗酒:煙可使動脈壁收縮,促進動脈粥樣硬化;而酗酒則易情緒激動,血壓升高。
5 積極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這些疾病與冠心病關系密切。
發生心絞痛怎麼辦
1 立即停止原來活動,就地休息和用葯,如幾分鍾後仍得不到緩解或更加嚴重,就應請人幫助送醫院診治。
2 檢查和治療加重冠心病的基本疾病,如肥胖、高血壓、甲亢等。
3 消除引起心絞痛的誘因,如戒煙、治療貧血、避免過度體力活動和情緒激動,適當體育鍛煉,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4 結合發病規律,隨身攜帶葯物,在預料可能發病的情況下及時採取必要的預防性用葯。
5 抗心絞痛的葯物很多,如硝酸甘油、消心痛等。應隨身帶葯,以備急用。
http://health.sohu.com/7/0404/82/column219898245.shtml
什麼是冠心病?
冠心病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現在35歲以下的青年人群患冠心病的比例在不斷上升,最小的患者只有20歲。由於冠心病發病前沒有絲毫預兆,一些病人要不是搶救及時,後果不堪設想。
·警惕誘發心臟病的扳機
·如何自己發現冠心病?
·無症狀的冠心病更危險
·最易得冠心病的九類人
·城市騎車族易患心臟病
·六類青年易得心臟病!
更多>>
冠心病徵兆自測
·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後或心前區疼痛,或緊縮樣疼痛,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續3-5分鍾。
·體力活動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休息後緩解。
·出現與運動有關的頭痛、牙痛、腿痛。
·飽餐、寒冷或看驚險片時胸痛、心悸。
·睡眠時需要高枕卧位;平卧時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緩解。
·性生活或排便困難時出現心慌、胸悶等不適。
·聽雜訊有心慌、胸悶。
·反復出現脈搏不齊,不明原因心跳過速或過緩。
冠心病人的急救葯品
·硝酸甘油:心絞痛發作時取1片嚼碎後舌下含服。
·亞硝酸異成脂:出現心慌、流汗、氣短等心肌梗塞徵兆時應急使用。注意:此葯不可同時使用2支。
·心痛定:治療和預防心絞痛發作,每次1至2片,每日3次,減輕後改1片。
·安定:有精神緊張、焦慮不安、失眠等情況服用,每日3次,每次1-2片。
·潘生丁: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和心肌供氧量,防止血栓。每日3次,每次25-30毫克。
了解冠心病
·冠心病發病年齡趨年輕 (04/21 03:33)
·冠心病一半是誤診 (04/21 03:29)
·消極心理會引發冠心病 (04/21 03:24)
·性格與冠心病有關系嗎? (04/21 03:23)
·過度勞累會引發心臟病 (04/21 03:21)
更多>>
診斷冠心病
·心臟病主要症狀(04/21 04:05)
·心電圖及其對冠心病診斷的意義(04/21 04:04)
·心肌硬化診斷(04/21 03:58)
·急性心肌梗塞診斷(04/21 03:57)
·隱性冠心病診斷(04/21 03:54)
·心肌梗塞的臨床表現有哪些?(04/21 03:51)
更多>>
預防冠心病
·良好飲食習慣預防冠心病(04/21 04:43)
·飲食可防冠心病(04/21 04:41)
·科學鍛煉 預防冠心病(04/21 04:39)
·按摩防治冠心病(04/21 04:36)
·多食用谷類和水果纖維減少冠心病發作(04/21 04:34)
·吃橘子可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04/21 04:32)
更多>>
治療冠心病
·心臟性猝死的現場急救(04/21 07:05)
·喝好三杯「安全水」 (04/21 06:52)
·冠心病治療新突破:葯物釋放支架TAXUS (04/21 06:43)
·我國冠心病治療成功引入先進的塗層支架技術(04/21 06:40)
·冠心病人的自我調養 (04/21 06:38)
·急性心肌梗塞如何自救(04/21 06:37)
請在以上網站查看,但願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全家健康平安!!!
㈢ 中醫對冠心病有什麼治療方法
1、冠心病的中醫治療方法
有的冠心病患者的陽氣虛衰類型的,這類患者的年齡大都四十歲以上,進入中年陽氣不足,心之陽氣衰弱,運血無力,所以血流不暢,導致心悸、心痛。患者如果臉色較為蒼白,平時比較怕冷,手腳比較涼,容易出汗,在較為寒冷的天氣心絞痛會發作或者病情會加重,就應該是這一類。治療方法就是用姜、蔥白煮粥喝,首先用紗布袋裝好等量的乾薑和高良姜,然後按照正常步驟煮粥,只是在裡面放進裝好的姜和蔥白,這樣每天喝兩碗,可以有效治療冠心病。
有的冠心病患者是痰濁阻滯類型的,這類患者主要因為肥胖而導致關心病的,而且平時會覺得痰多氣短,經常覺得疲倦乏力,四肢沉重,食慾不振。這類患者的治療妙方是四味飲,就是用山楂、蔥白、薏苡仁、荷葉煎水服用,每天早晚一碗。
冠心病還有一類是久病入絡類型的,主要是中老年患者,患病時間比較長,除了冠心病症狀,還伴有失眠煩、心悸頭暈、腰和膝蓋酸脹等症狀。這類患者應該多食用麥冬粥,具體做法是先將生薑片、麥冬、薏苡仁和生地黃一起煮水,煮好後留下水,用這水來煮粥,每天使用,可以有效緩解冠心病症狀。
㈣ 冠心病的中醫治療方法
你好,目前冠心病是西葯治療為主,中葯治療為輔。
建議做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目前,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是診斷冠心病的最好方法。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包括葯物治療、再灌注治療(溶栓、心臟搭橋手術和心臟支架手術)和心臟移植手術。具體選擇哪種治療方法的依據是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結果。
更多有關「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可以閱讀以下參考資料。
希望以上答復對你有所幫助。
㈤ 中醫治療冠心病有什麼好方法
你好,中葯有速效救心丸、銀杏片、復方丹參滴丸等,現在中葯應該是輔助治療。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包括葯物治療、再灌注治療(溶栓、心臟搭橋手術和心臟支架手術)和心臟移植手術。具體選擇哪種治療方法的依據是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結果。
更多有關「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可以閱讀以下參考資料。
㈥ 中醫如何治療冠心病
咱國家中葯就是厲害,可以治癒冠心病
我是學生,我在網上看到你的留言說你家人有冠心症。
心腦血管患者現在很多,要及時預防和認識。如果出現下列情況,要引起高度警惕,及早就醫。 但是冠心病是可以治癒的。
我爸爸也是心血管病患者,患病好多年了,有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病,病情也很嚴重,以前住院時所有醫生都建議手術呢!
但從半年前託人抓了幾副中葯,開的這中葯效果真的很好,有幾十種中葯配成,象我爸這樣的嚴重患者也不需要手術,現在我爸差不多全好了,從春節前幾天到現在,一個多月一直都不服任何葯,也沒有什麼病症反映。
以前胸悶,心臟疼、血壓、驚悸、睡眠不好、腿腳麻木、呼吸緊促、心情煩躁等症狀都沒有了,天天心情很好,不再遭罪了。以前我聽見我爸病不太好或不舒服都擔心的要死,現在不用了。。。所以可以治好,而且費用不貴,我爸就是例子。看到信息後你可以打電話看看,希望你的家人也能痊癒,也不在為這病煩惱。
給你電話你可以去抓副葯試試。絕對有效的。我不騙人的啊
電話:05358411426 楊先生
㈦ 中醫按摩治療冠心病 這幾種方法很有效
你去中醫院問問醫生
㈧ 冠心病的中醫康復治療方法有哪些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臟病。
冠心病屬於中醫「胸痹」、「真心痛」、「心痛」的范疇。《素問臟氣法時論》有「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的描述,與冠心病的辨證要點十分相似。
胸痹心痛是威脅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繫病證之一,隨著現代社會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發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因而本病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由於本病表現為本虛標實,有著復雜的臨床表現及病理變化,而中醫葯治療從整體出發,具有綜合作用的優勢而受到廣泛關注。
一、病因病機
「胸痹」病名最早見於《內經》,並將其分為心痹和肺痹兩種,對本病的病因、一般辨證要點及痛的表現均有記載。「心痛」病名最早見於馬王堆古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金匱要略》記載胸痹的表現,「胸痹緩急」,即心痛時發時緩為其特點,其病機以陽微陰弦為心氣不足者,故設有瓜蔞薤白半夏湯、瓜蔞薤白白酒湯及人參湯治療本病。後世醫家,如元代危亦林《世醫得效方》用蘇合香丸,明代王肯堂《證治准繩》用失笑散及大劑量紅花、降香,清代王清任《醫林改錯》用血府逐瘀湯等,對本病均有較好療效。
《素問調經論》:「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緊數,瓜蔞薤白白酒湯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徹背者,瓜蔞薤白半夏湯主之」。《太平聖惠方治心痹諸方》:「夫思慮煩多則損心,心虛故邪乘之,邪積而不去,則時害飲食,心中幅幅如滿,蘊蘊而痛是謂心痹」。《玉機微義心痛》:「然亦有病久氣血虛損及素勞作羸弱之人患心痛者,皆虛痛也」。《醫門法律中寒門》:「胸痹心痛,然總因陽虛,故陰得乘之」。
(一)年老體虛
本病多發於中老年人,年過半百,腎氣漸衰。腎陽虛衰則不能鼓動五臟之陽,引起心氣不足或心陽不振,血脈失於溫煦,鼓動無力而痹阻不通;若腎陰虧虛,則不能滋養五臟之陰,可使心陰內耗,心陰虧虛,脈道失潤;或心火偏旺,灼津成痰,痰濁痹阻心脈,發為胸痹心痛。
(二)飲食不當
恣食肥甘厚味,日久損傷脾胃,運化失司,聚濕成痰,上犯心胸清曠之區,清陽不展,氣機不暢,心脈痹阻,遂成本病;或痰濁久留,痰瘀交阻,亦成本病;或飽餐傷氣,推動無力,氣血運行不暢而發本病。
(三)情志失調憂思傷脾,脾虛氣結,運化失司,津液不得輸布,聚而為痰,痰瘀交阻,氣血不暢,心脈痹阻,發為胸痹心痛。或郁怒傷肝,肝失疏泄,肝鬱氣滯,郁久化火,灼津成痰,氣滯痰濁痹阻心脈,而成胸痹心痛。由於肝氣通於心氣,肝氣滯則心氣乏,所以七情太過,是引發本病的常見原因。
(四)寒邪內侵
素體陽虛,胸陽不振,陰寒之邪乘虛而入,寒凝氣滯,胸陽不展,血行不暢,而發本病。
《醫門法律中寒門》雲:「胸痹心痛,然總因陽虛,故陰得乘之」。闡述了本病由陽虛感寒而發作,故天氣變化、驟遇寒涼而易卒發心痛。
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機為本虛標實心脈痹阻,其病位以心為主,然其發病多與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如腎虛、肝鬱、脾失健運等。本病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其本虛可有氣虛、陽虛、陰虛、血虛,且又可陰損及陽,陽損及陰,而表現氣陰兩虛、氣血雙虧、陰陽兩虛,甚至陽微陰竭、心陽外越;標實為氣滯、寒凝、痰濁、血瘀,且又可相互為病,如氣滯、血瘀、寒凝氣滯、痰瘀交阻等。臨床上常表現為虛實兼夾,如陰虛痰熱互見,陽虛可兼痰飲等。發作期以標實表現為主,並以血瘀為突出,緩解期主要有心、脾、腎氣血陰陽之虧虛,其中又以氣虛最為常見。
二、辨證用葯
針對本病病機表現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發作期以標實為主,緩解期以本虛為主的特點,其治則應補其不足,瀉其有餘。本虛宜補,權衡心臟氣血陰陽之不足,有無兼見肝、脾、腎臟之虧虛,調陰陽補氣血,調整臟腑之偏衰,尤應重視補益心氣之不足;標實當瀉,針對氣滯、血瘀、寒凝、痰濁而理氣、活血、溫通、化痰,尤重活血通絡治法。由於本病多為虛實夾雜,在發作期雖以標實為主,但常潛藏著本虛;在緩解期雖以本虛為主,但亦可兼見邪實,故治療上當補中寓通,通中寓補,通補兼施,不可猛攻,當以補正而不礙邪,祛邪而不傷正為原則,至於補瀉之多少,當根據臨床具體情況而定。在胸痹心痛的治療中,尤其真心痛的治療,在發病的前三四天內,警惕並預防脫證的發生,對減少死亡率、提高治癒率更為重要。必須辨清證候之順逆,一旦發現脫證之先兆,如疼痛劇烈,持續不解,四肢厥冷,自汗淋漓,神萎或煩躁,氣短喘促,脈或速、或遲、或結、或代,或脈微欲絕等,必須盡早投用益氣固脫之品。
(一)辨證分型
1.寒凝心脈
[辨證要點]卒然心痛如絞,形寒,甚則手足不溫,冷汗自出,心悸氣短,或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多因氣候驟冷或驟遇風寒而發病或加重,苔薄白,脈沉緊或促。
[治法]祛寒活血,宣痹通陽。
[方葯]當歸四逆湯:桂枝9g,細辛6g,當歸9g,芍葯9g,甘草6g,通草6g,大棗6枚。
方以桂枝、細辛溫散寒邪,通陽止痛;當歸、芍葯養血活血,芍葯與甘草相配,有緩急止痛之功;通草入經通脈;大棗養脾和營。全方共成祛寒活血、通陽止痛之效。
若痛劇而四肢不溫,冷汗自出,即含化蘇合香丸或冠心蘇合香丸,芳香化濁,理氣溫通開竅,每茯即速止痛功效。
由於寒邪容易侵襲陽虛之人,耗傷陽氣,而陽虛又易感受外寒,產生陰寒之邪,故寒凝心脈時臨床常伴陽虛之象,宜配合溫補陽氣之劑,以取溫陽散寒之功,不可一味辛散寒邪,以免耗傷陽氣。
2.氣滯心胸
[辨證要點]心胸滿悶,隱痛陣發,痛無定處,時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時容易誘發或加重,或兼有胸脘脹悶,得噯氣或矢氣則舒,苔薄或薄膩,脈細弦。
[治法]疏調氣機,活血舒脈。
[方葯]柴胡疏肝散:柴胡12g,枳殼10g,白芍10g,甘草10g。
本方由四逆散(枳實改枳殼)加減,四逆散能疏肝理氣,其中柴胡與枳殼相配可升降氣機,白芍與甘草同用可緩急舒脈止痛,加香附、陳皮以增強理氣解郁之功。全方共奏疏調氣機,和血舒脈功效。
氣滯胸痹心痛,可根據病情需要,選用木香、沉香、降香、檀香、延胡索、砂仁、厚朴、枳殼、枳實等芳香理氣及破氣之品,但只可暫用,不可久施,以免耗散正氣。
3.痰濁閉阻
[辨證要點]胸悶重而心痛輕微,肥胖體沉,痰多氣短,遇陰雨天而易發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納呆便溏,口黏,惡心,咯吐痰涎,苔白膩或白滑,脈滑。
[治法]通陽泄濁,豁痰開結。
[方葯]瓜蔞薤白半夏湯加味:瓜蔞30g,薤白10g,半夏6g。
方以瓜蔞、薤白化痰通陽,行氣止痛;半夏加厚朴、枳實,辛苦溫行氣滯而破痰結;加桂枝溫陽化氣通脈,配茯苓、甘草健脾利水化飲;加乾薑、細辛溫陽化飲,散寒止痛。全方加味共奏通陽化飲,泄濁化痰,散結止痛功效。
若病人痰黏稠,色黃,大便干,苔黃膩,為痰濁郁而化熱之象,用黃連溫膽湯加鬱金清化痰熱而理氣活血,方以二陳湯的半夏、茯苓、橘紅、甘草化痰理氣,黃連、竹茹、枳實清泄痰熱,鬱金以增強理氣活血之力。胸痹心痛,痰濁閉阻,常可酌情選用天竺黃、天南星、半夏、瓜蔞、竹茹、蒼術、桔梗、萊菔子、浙貝母等化痰逐飲葯物,但由於脾為生痰之源,臨床應適時應用健脾化濕之品。
4.瘀血痹阻
[辨證要點]胸疼痛劇烈,如刺如絞,痛有定處,甚則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或痛引肩背,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質暗紅,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脈弦澀或結、促。
[治法]活血化瘀,通脈止痛。
[方葯]血府逐瘀湯:桃仁12g,紅花9g,當歸9g,生地9g,川芎5g,赤芍6g,牛膝9g,柴胡3g,枳殼6g,甘草3g。
本方基本上是由桃紅四物湯合四逆散加牛膝、桔梗組成。以當歸、川芎、桃仁、紅花活血祛瘀而通血脈;柴胡、桔梗與枳殼、牛膝配伍,一升一降,調暢氣機,行氣活血。生地一味,逐血痹,《本草求真》認為有「涼血消瘀」之功,且又能養陰而潤血燥,葯共成祛瘀通脈、行氣止痛之劑。
若瘀血重症,胸痛劇烈,可加乳香、沒葯、鬱金、延胡索、降香、丹參等加強活血理氣之功;若血瘀氣滯並重,胸痛甚者,可加沉香、檀香、蓽茇等辛香理氣止痛葯物,並吞服三七;若寒凝血瘀或陽虛血瘀者,伴畏寒肢冷,脈沉細或沉遲,可加細辛、桂枝或肉桂、高良姜等溫通散寒之品,或人參、附子等溫陽益氣之品。若伴有氣短乏力,自汗,脈細緩或結代,當益氣活血,用人參養營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重用人參、黃芪等益氣祛瘀之品。
瘀血痹阻時,臨床上可選用三七、川芎、丹參、當歸、紅花、蘇木、赤芍、澤蘭、牛膝、桃仁、益母草、水蛭、王不留行、丹皮、山楂等活血化瘀葯物,但必須根據臨床情況配伍益氣、溫陽、散寒、化痰、理氣等葯物,辨證用葯,加強祛瘀療效。另外,本病多本虛標實,病情纏綿,故破血之品應慎用,且不可久用、多用,以免耗傷正氣。在應用活血、破血類葯物時,必須視有無出血傾向或徵象,一旦發現,立即停用,並予相應處理。
5.心氣不足
[辨證要點]心胸陣陣隱痛,胸悶氣短,動則益甚,心中動悸,倦怠乏力,神疲懶言,面色發白,易出汗,舌質淡紅,舌體胖且邊有齒痕,苔薄白,脈虛細緩或結代。
[治法]補養心氣,鼓動心脈。
[方葯]保元湯合甘麥大棗湯:人參10g,黃芪15g,甘草10g,肉桂6g,生薑9g。
方以人參、黃芪大補元氣,扶助心氣;甘草炙用,甘溫益氣,通經利脈,行血氣而治心悸;肉桂辛熱補陽,散寒氣而療心痛,又能納氣歸腎,緩解氣短、喘促之症;或以桂枝,有通陽、行瘀之功,用以治療心氣不足,血滯心脈之症;去生薑,加丹參或當歸,甘麥大棗湯益心氣,寧心神,甘潤緩急。兩方共奏補養心氣,鼓動心脈之功效。
凡心氣不足,兼有氣滯、血瘀、痰濁者,補心氣之葯應選擇平和輕補之品,觀察服葯反應,酌情加重或減少補氣葯的用量,並配以理氣、活血、化痰葯物,但總應以不傷心氣為度,破血、祛痰之品應慎用或不用。若兼見神疲、乏力、納呆、失眠、多夢等心脾兩虛證者,方以保元湯去生薑,補益心氣;加茯苓、茯神、遠志、半夏曲健脾和胃,補心安神;酸棗仁、五味子收斂心氣,養心安神;當歸、川芎行氣活血,全方有補益心脾,養心安神之功效。若兼見心悸氣短,頭昏乏力,胸悶隱痛,口乾咽干,心煩失眠,舌紅有齒痕者,為氣陰兩虛,用生脈散合歸脾湯加減。
補心氣葯常用人參、黨參、黃芪、大棗、太子參等,如氣虛顯著可少佐肉桂,補少火元氣,亦可加用麥冬、玉竹、黃精等益氣養陰之品。
6.心陰虧損
[辨證要點]心胸疼痛時作,或灼痛,或悶痛,心悸怔忡,五心煩熱,口乾盜汗,顏面潮熱,舌少津,苔薄或剝,脈細數或結代。
[治法]滋陰清熱,活血養心。
[方葯]天王補心丹:生地120g,五味子、當歸身、天冬、麥冬、柏子仁、酸棗仁各30g,人參、玄參、丹參、茯苓、遠志、桔梗各15g。煉蜜為小丸。
本方以生地、玄參、天冬、麥冬滋水養陰而瀉虛火;人參、茯苓益助心氣,寓上引陰之意;柏子仁、酸棗仁、五味子、遠志養心安神,化陰斂汗;丹參、當歸身養心活血;桔梗為引使葯。
本方能使心陰復,虛火平,血脈利,則心胸灼痛得解。
7.心陽不振
[辨證要點]心悸而痛,胸悶氣短,自汗,動則更甚,神倦怯寒,面色白,四肢欠溫或腫脹,舌質胖,苔白或膩,脈沉細遲。
[治法]補益陽氣,溫振心陽。
[方葯]參附湯加減:人參12g,附子9g,桂枝6g,甘草10g。
方中人參、附子大補元氣,溫補真陽;桂枝、甘草溫陽化氣,振奮心陽,兩方共奏溫振心陽之功。
若心腎陽虛,可合腎氣丸治療,方以附子、桂枝(或肉桂)補水中之火,用六味地黃丸壯水主,從陰引陽,合為溫補腎陽之劑,與上方合用,溫補心腎而消陰翳。腎陽虛兼見水飲上凌心肺,水腫,喘促,心悸,用真武湯,以附子補腎陽而驅寒邪,與芍葯合用,能入陰破結,斂陰,茯苓、白術健脾利水,生薑溫散水氣,與上方合用溫腎陽而化寒飲。若心腎陽虛,虛陽欲脫逆者,用四逆加人參湯,溫陽益氣,回陽救逆。若見大汗淋漓,脈微欲絕等亡陽證,應用參附湯,並加用大劑山萸肉,以溫陽益氣固脫。若陽虛寒凝心脈,心痛較劇者,可酌加鹿角片、吳茱萸、蓽茇、良姜、細辛、川烏、赤石脂。若陽虛寒凝而兼氣滯血瘀者,可選用薤白、沉香、降香、檀香、香附、雞血藤、澤蘭、川芎、桃仁、紅花、延胡索、乳香、沒葯等偏於溫性的理氣血葯物。
(二)中成葯
1.速效救心丸(川芎、冰片等)每日3次,每次4~6粒含服,急性發作時每次10~15粒。功效活血理氣,增加冠脈流量,緩解心絞痛,治療冠心病胸悶憋氣,心前區疼痛。
2.蘇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每服1~4丸,疼痛時用,功效芳香溫通,理氣止痛,治療胸痹心痛,寒凝氣滯證。
3.蘇冰滴丸(蘇合香、冰片)含服,每次2~4粒,每日3次。功效芳香開竅,理氣止痛,療胸痹心痛,真心痛屬寒凝氣滯證。
4.冠心蘇合丸(蘇合香、冰片、硃砂、木香、檀香)每服1丸(3g)。功效芳香開竅,理氣痛,用於胸痹心痛氣滯寒凝者,亦可用於真心痛。
5.補心氣口服液(黃芪、人參等)每次10ml,每日2次。功效補氣養心止痛,用於胸痹、氣虛明顯者。
6.滋心陰口服液(麥冬、沙參等)每次10m1,每日2次。功效養陰和血止痛,用於胸痹、陰虛明顯者。
(三)消除痹痛
胸痹心痛屬內科急症,其發病急、變化快,易惡化為真心痛,在急性發作期應以消除疼痛為首要任務,可選用或合並運用以下措施:
1.寒證心痛氣霧劑(肉桂、香附等)溫經散寒,理氣止痛,用於心痛苔白者,每次舌下噴霧1~2次。
2.熱證心痛氣霧劑(丹皮、川芎等)涼血清熱,活血止痛,用於心痛苔黃者,每次舌下噴霧1~2次。
3.麝香保心丸(麝香、蟾酥、人參等)芳香溫通,益氣強心,每次含服或吞服1~2粒。
4.活心丸(人參、靈芝、麝香、熊膽等)養心活血,每次含服或吞服1~2丸。
5.心絞痛寧膏(丹參、紅花等)活血化瘀,芳香開竅。敷貼心前區。配合選用川芎嗪注射液、丹參注射液、生脈注射液靜脈滴注。
6.貼敷法葯物作用於皮膚可以通過經絡直接影響內臟。目前常用的葯物為活血化瘀及芳香溫通葯,如當歸、乳香、沒葯、紅花、冰片。
三、針刺治療到目前為止,針刺治療冠心病系統的研究尚不完整。以下是臨床用之有效的常用穴位:
心俞、厥陰俞,配足三里、通里、間使,並結合辨證加減選穴,10~20次為一個療程,每日或隔日一次。一般3~5次即可見效。
四、其他療法
(一)推拿康復療法
常用穴位:肺俞、心俞、膈俞、內關、神門、膻中、血海、厥陰俞、豐隆、足三里、氣海等穴。
具體操作方法:按、揉、一指禪、、擦法等。病人取坐位,按揉肺俞、心俞、膈俞、內關。操作時兩側同時進行,手法宜輕柔而緩和,以病人略感酸脹為度,每穴按揉2min。再用按揉或一指禪推法在頸椎兩側上下往返治療約4min。接著用柔和的法在上背部兩側膀胱經往返治療約4min。然後直擦上背部兩側膀胱經和背部督脈,均以透熱為度。
寒凝血脈者,加按揉神門、膻中穴。氣滯血瘀者,加按揉血海、厥陰俞穴。痰濁閉阻者:
加按揉豐隆、足三里穴。臟腑虛損者,加按揉氣海、足三里穴。
治療手法不宜過重,以病人感到酸脹為度,手法過重則症狀反而加重。心絞痛的治療應與內科配合進行,臨床中要特別注意病情變化。
(二)日常生活飲食起居
1.情志異常可導致臟腑功能紊亂而發病,尤其與心病關系較為密切,故防治本病必須高度重視精神調攝,避免過於激動或喜怒憂思無度,保持心情平靜愉快。
2.氣候寒暑晴雨變化對本病的發病亦有明顯影響,《諸病源候論心痛病諸候》記載:「心痛者,風涼邪氣乘於心也」,故本病不宜感受寒冷,居處除必須保持安靜、通風外,還要注意寒溫適宜。
3.飲食調攝不宜過食肥甘,應戒煙少飲酒,宜低鹽飲食,多吃水果及富含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飲食宜清淡,食勿過飽。發作期病人應立即卧床休息,緩解期要注意適當休息,堅持力所能及的活動,做到動中有靜,保證充足的睡眠。
(三)傳統運動方法
前面談到的為被動治療,在此基礎上還應結合病人本身的主動運動,但主動運動的量要有一定科學性,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冠心病急性期的康復參考相應章節。恢復期的中醫康復可採用太極拳。
太極拳在我國廣泛流傳,便於推廣,其動作舒松自然,剛柔相濟,動中求靜,對於合並高血壓冠心病病人,更為合適。太極拳運動量極小,據報道,練簡化太極拳可最高心率105次/分,練習老式太極拳心率最高可達134次/分,其強度不超過最大攝氧率的50%。老式太極拳由於等長性運動校多,運動時心率較簡化太極拳增加26%,但不防礙冠心病病人應用。一般採用簡化太極拳。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都可相應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