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屬的鑄造成型工藝包括哪些鑄造方法
主要有砂型鑄造和特種鑄造2大類。
1 普通砂型鑄造,利用砂作為鑄模材料,又稱砂鑄,翻砂,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但並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鑄造。好處是成本較低,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復使用;缺點是鑄模製作耗時,鑄模本身不能被重復使用,須破壞後才能取得成品。
1.1 砂型(芯)鑄造方法:濕型砂型、樹脂自硬砂型、水玻璃砂型、干型和表干型、實型鑄造、負壓造型。
1.2 砂芯製造方法:是根據砂芯尺寸、形狀、生產批量及具體生產條件進行選擇的。在生產中,從總體上可分為手工制芯和機器制芯。
2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為以天然礦產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熔模鑄造、泥型鑄造、殼型鑄造、負壓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和以金屬為主要鑄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連續鑄造、低壓鑄造、離心鑄造等)兩類。
2.1 金屬模鑄造法
利用熔點較原料高的金屬製作鑄模。其中細分為重力鑄造法、低壓鑄造法和高壓鑄造法。
受制於鑄模的熔點,可被鑄造的金屬也有所限制。
2.2 脫蠟鑄造法
這方法可以為外膜鑄造法和固體鑄造法。
先以蠟復制所需要鑄造的物件,然後浸入含陶瓷(或硅溶膠 )的池中並待乾,使以蠟制的復製品覆上一層陶瓷外膜,一直重復步驟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鑄造過程(約1/4寸到1/8寸),然後熔解模中的蠟,並抽離鑄模。其後鑄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溫,增強硬度後方可用以鑄造。
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確性,更可用作高熔點金屬(如鈦)的鑄造。但由於陶瓷價格頗高,而且製作需要多次加熱和復雜,故成本頗為昂貴。
成型工藝
1.重力澆鑄:砂鑄,硬模鑄造。依靠金屬自身重力將熔融金屬液澆入型腔。
2.壓力鑄造:低壓澆鑄,高壓鑄造。依靠額外增加的壓力將熔融金屬液瞬間壓入鑄造型腔。
⑵ 特種鑄造方法主要有哪幾種
常用的特種鑄造方法有熔模精密鑄造、石膏型精密鑄造、陶瓷型精密鑄造、消失模鑄造、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低壓鑄造、差壓鑄造、真空吸鑄、擠壓鑄造、離心鑄造、連續鑄造、半連續鑄造、殼型鑄造、石墨型鑄造、電渣熔鑄等。
基本特點
(1)改變鑄型的製造工藝或材料
(2)改善液體金屬充填鑄型及隨後的冷凝條件
以上兩方面為特種鑄造的基本特點,對於每一種特種鑄造方法,它可能只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點,也可能同時具有兩方面的特點。如壓力鑄造、採用金屬型或熔模型殼的低壓鑄造、採用石膏型的差壓鑄造、離心鑄造等均具有兩方面的特點;而陶瓷型精密鑄造、消失模鑄造等只是改變了鑄型的製造工藝或材料,金屬液充填過程仍是在重力作用下完成的。
特種鑄造的優點
(1)鑄件尺寸精確,表面粗糙值低,更接近零件最後尺寸,從而易於實現少切削或無切削加工。
(2)鑄件內部質量好,力學性能高,鑄件壁厚可以減薄。
(3)減低金屬消耗和鑄件廢品率。
(4)簡化鑄造工序(除熔模鑄造外),便於實現生產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
(5)改善勞動條件,提高勞動生產率。
⑶ 銅合金的鑄造方法有哪幾種
鑄造工藝:
各種成分的銅合金的結晶特徵不同,鑄造性能不同,鑄造工藝特點也不同。
1、錫青銅:結晶特徵是結晶溫度范圍大,凝固區域寬。鑄造性能方面流動性差,易產生縮松,不易氧化。工藝特點是壁厚件採取定向凝固(順序凝固),復雜薄壁件、一般壁厚件採取同時凝固。
2、鋁青銅和鋁黃銅:結晶特徵是結晶溫度范圍小,為逐層凝固特徵。鑄造性能方面流動性較好,易形成集中縮孔,極易氧化。工藝特點是鋁青銅澆注系統為底注式,鋁黃銅澆注系統為敞開式。
3、硅黃銅:結晶特徵是介於錫青銅和鋁青銅之間。鑄造性能最好(在特殊黃銅中)。工藝特點是順序凝固工藝,中注式澆注系統,暗冒口尺寸較小。
黃銅以鋅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銅合金﹐具有美觀的黃色﹐統稱黃銅。銅鋅二元合金稱普通黃銅或稱簡單黃銅。三元以上的黃銅稱特殊黃銅或稱復雜黃銅。含鋅低於36%的黃銅合金由固溶體組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如含鋅30%的黃銅常用來製作彈殼﹐俗稱彈殼黃銅或七三黃銅。含鋅在36~42%之間的黃銅合金由和固溶體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鋅40%的六四黃銅。為了改善普通黃銅的性能﹐常添加其他元素﹐如鋁﹑鎳﹑錳﹑錫﹑硅﹑鉛等。鋁能提高黃銅的強度﹑硬度和耐蝕性﹐但使塑性降低﹐適合作海輪冷凝管及其他耐蝕零件。錫能提高黃銅的強度和對海水的耐腐性﹐故稱海軍黃銅﹐用作船舶熱工設備和螺旋槳等。鉛能改善黃銅的切削性能;這種易切削黃銅常用作鍾表零件。黃銅鑄件常用來製作閥門和管道配件等。船舶常用的消防栓防爆月牙扳手,就是黃銅加鋁鑄造而成。
⑷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鑄造方法
鑄造
液態金屬澆注到與零件形狀、尺寸相適應的鑄型型腔中,待其冷卻凝固,以獲得毛坯或零件的生產方法,通常稱為金屬液態成形或鑄造。
工藝流程:液體金屬→充型→凝固收縮→鑄件
工藝特點:
1、可生產形狀任意復雜的製件,特別是內腔形狀復雜的製件。
2、適應性強,合金種類不受限制,鑄件大小幾乎不受限制。
3、材料來源廣,廢品可重熔,設備投資低。
4、廢品率高、表面質量較低、勞動條件差。
鑄造分類 :
砂型鑄造:在砂型中生產鑄件的鑄造方法。鋼、鐵和大多數有色合金鑄件都可用砂型鑄造方法獲得。
工藝流程:
技術特點:
1、適合於製成形狀復雜,特別是具有復雜內腔的毛坯;
2、適應性廣,成本低;
3、對於某些塑性很差的材料,如鑄鐵等,砂型鑄造是製造其零件或,毛坯的唯一的成形工藝。
應用:汽車的發動機氣缸體、氣缸蓋、曲軸等鑄件
(2)熔模鑄造(investmentcasting)
熔模鑄造:通常是指在易熔材料製成模樣,在模樣表麵包覆若干層耐火材料製成型殼,再將模樣熔化排出型殼,從而獲得無分型面的鑄型,經高溫焙燒後即可填砂澆注的鑄造方案。常稱為「失蠟鑄造」。
工藝流程:
工藝特點
優點:
1、尺寸精度和幾何精度高;
2、表面粗糙度高;
3、能夠鑄造外型復雜的鑄件,且鑄造的合金不受限制。
缺點:工序繁雜,費用較高
應用:適用於生產形狀復雜、精度要求高、或很難進行其它加工的小型零件,如渦輪發動機的葉片等。
(3)壓力鑄造(die casting)
壓鑄:是利用高壓將金屬液高速壓入一精密金屬模具型腔內,金屬液在壓力作用下冷卻凝固而形成鑄件。
工藝流程:
工藝特點
優點:
1、壓鑄時金屬液體承受壓力高,流速快
2、產品質量好,尺寸穩定,互換性好;
3、生產效率高,壓鑄模使用次數多;
4、適合大批大量生產,經濟效益好。
缺點:
1、鑄件容易產生細小的氣孔和縮松。
2、壓鑄件塑性低,不宜在沖擊載荷及有震動的情況下工作;
3、高熔點合金壓鑄時,鑄型壽命低,影響壓鑄生產的擴大。
⑸ 鑄件的凝固方式有哪些其主要的影響因素
鑄件的凝固方法有很多種。鑄件在凝固的過程中,其斷面上一般分為三個區:1—固相區2—凝固區3—液相區對凝固區影響較大的是凝固區的寬窄,依此劃分凝固方式。
第一,中間凝固:大多數合金的凝固介於逐層凝固和糊狀凝固之間。
第二,逐層凝固:純金屬,共晶成分合金在凝固過程中沒有凝固區,斷面液,固兩相由一條界限清楚分開,隨溫度下降,固相層不斷增加,液相層不斷減少,直達中心。
第三,糊狀凝固:合金結晶溫度范圍很寬,在凝固某段時間內,鑄件表面不存在固體層,凝固區貫穿整個斷面,先糊狀,後固化。
相關專家表示,影響鑄件凝固方式的因素總結:
第一,鑄件的溫度梯度。合金結晶溫度范圍一定時,凝固區寬度取決於鑄件內外層的溫度梯度。溫度梯度愈小,凝固區愈寬。(內外溫差大,冷卻快,凝固區窄)。
第二,合金的結晶溫度范圍。范圍小:凝固區窄,愈傾向於逐層凝固。如:砂型鑄造,低碳鋼逐層凝固,高碳鋼糊狀凝固。
鑄造缺陷修補劑是雙組分、膠泥狀、室溫固化高分子樹脂膠,以金屬及合金為強化填充劑的聚合金屬復合型冷焊修補材料。與金屬具有較高的結合強度,並基本可保存顏色一致,具有耐磨抗蝕與耐老化的特性。固化後的材料具有較高的強度,無收縮,可進行各類機械加工。具有抗磨損、耐油、防水、耐各種化學腐蝕等優異性能,同時可耐高溫120℃。
用途:
鑄造缺陷修補劑是由多種合金材料和改性增韌耐熱樹脂進行復合得到的高性能聚合金屬材料,適用於各種金屬鑄件的修補及缺陷大於2mm的各種鑄件氣孔、砂眼、麻坑、裂紋、磨損、腐蝕的修復與粘接。通用於對顏色要求不太嚴格的各種鑄造缺陷的修復,具有較高的強度,並可與基材一起進行各類機械加工。
⑹ 鑄銅件的鑄造方法有哪些
鑄銅件的鑄造方法有
1澆鑄——將河南大山有色金屬化學成分合格、變質效果好,含氣量和含渣量均達到要求的鋁合金鑄成錠,打成包捆。
2 熔煉——按一定的加料順序把原料加入爐內,將其熔化成化學成分平均的合金。
重力鍛造成的鑄件,有河南大山有色金屬一個特點就是比較的美觀,外表沒有粗拙感,還有就是價格比較合適,實用性很強,在良多方面都有一定的應用,不亂又可靠。
3 爐前化驗——合金熔化河南大山有色金屬平均後,取樣化驗,檢查各種化學成分是否符合技術尺度要求。
發展的速度那麼的快,也讓現代良多的消費者得到了良多的福利,就像鋁鍛造的工藝,不但精巧,製作出來的效果也展現了很豐碩的一面,一起來看看吧。
4 調整成分——經化驗,假如河南大山有色金屬發現合金中某種或幾種化學成分超出技術尺度的劃定,則要進行調整,使化學成分達到技術尺度。
5 檢查入庫——經由檢修,化學成分、含氣量、夾雜物、變質效果、力學機能和外觀都合格的鋁合金錠作為合格產品入庫。
6 原料預備——包括原料外觀檢查,化學河南大山有色金屬成分分析,配料和按配料計算結果稱量各種原料。
7 細化變質——向鋁合金液中添加適量的細化劑和變質劑,改善合金力學機能和機械切削加工機能等。另外,還包括精煉劑、變質劑的烘乾和稱量。
8 精煉——化學成分復合要求後,要用河南大山有色金屬精煉劑清除合金中溶解的氣體和夾帶的固體顆粒。
⑺ 車床床身在大批生產時,最適合採用的鑄造方法是什麼
機床床身鑄造方法常用的是砂型鑄造,其次是特種鑄造方法,如:金屬型鑄造、熔模鑄造、石膏型鑄造;而砂型鑄造又可以分為粘土砂型、有機粘結劑砂型、樹脂自硬砂型、消失模等等。 鑄造方法選擇的原則: 1、優先採用砂型鑄造,主要原因是砂型鑄造較之其它鑄造方法成本低、生產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當濕型不能滿足要求時再考慮使用粘土砂表干砂型、干砂型或其它砂型;粘土濕型砂鑄造的鑄件重量可從幾公斤直到幾十公斤,而粘土干型生產的鑄件可重達幾十噸。 2、鑄造方法應和生產批量相適應,低壓鑄造、壓鑄、離心鑄造等鑄造方法,因設備和模具的價格昂貴,所以只適合批量生產。 3、造型方法應適合工廠條件,例如同樣是生產大型機床床身等鑄件,一般採用組芯造型法,不製作模樣和砂箱,在地坑中組芯;而另外的工廠則採用砂箱造型法,製作模樣;不同的企業生產條件(包括設備、地、員工素質等)、生產習慣、所積累的經驗各不一樣,應該根據這些條件考慮適合做什麼產品和不適合(或不能)做什麼產品。 4、要兼顧鑄件的精度要求和成本,機床鑄件的質量主要包括外觀質量、內在質量和使用生產各種大型機床床身鑄件、工作台、底座、橫梁、立柱等機床鑄件均採用樹脂砂工藝、消失模鑄造。對於量大簡單的機床標准鑄件可以採用木型或鋁型模具鑄造,同時也提高了鑄件的外觀質量和生產效率。益恆鑄業鑄造加工為一體,根據圖紙為客戶提供機床鑄件的毛坯、粗加工、精加工。
⑻ 合金鋼鑄件有哪些成型方法
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後,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鑄物質多為原為固態但加熱至液態的金屬(黑色金屬例如鐵、鋼、不銹鋼、合金鋼等;有色金屬例如銅、鋁、錫、鉛、鋅、鎂、鈦等等)。從工藝方法上分為砂型鑄造、金屬型重力鑄造、陶瓷或石膏型重力鑄造、殼型鑄造、消失模鑄造、特種鑄造等等,也有將除砂型鑄造以外的工藝方法統稱為特種鑄造工藝的。壓力鑄造簡稱壓鑄,是將液態或半液態的金屬或合金澆入壓鑄機的壓室內,使之在高壓和高速下充填型腔,並在高壓下成形和結晶而獲得鑄件的一種成型方法。壓鑄是鑄造工藝大項中特種鑄造工藝方法的其中一種。
⑼ 常用的鑄造方法有哪些
砂型鑄造、金屬型鑄造、離心鑄造、連續鑄造等
⑽ 鑄造的主要工序有哪些
1、混砂階段:制備型砂和芯砂,供造型所用,一般使用混砂機放入舊圖和適量黏土就行攪拌。
2、制模階段:根據零件圖紙製作模具和芯盒,一般單件可以用木模、批量生產可製作塑料模具或金屬模,大批量鑄件可以製作型板。現在模具基本都是用雕刻機所以製作周期大大縮短,制模一般需要2~10天不等。
3、造型階段:包括了造型(用型砂形成鑄件的形腔)、制芯(形成鑄件的內部形狀)、配模(把坭芯放入型腔裡面,把上下砂箱合好),造型是鑄造中的關鍵環節。
4、熔煉階段:按照所需要的金屬成份配好化學成份,選擇合適的熔化爐熔化合金材料,形成合格的液態金屬液。熔煉一般採用沖天爐或者電爐(由於環保要求,沖天爐現在基本取締,基本使用電爐)。
5、澆注階段:用鐵水包把電爐里融化的鐵水注入造好的型里。澆注鐵水需要注意澆注的速度,讓鐵水注滿整個型腔。另外澆注鐵水比較危險需要注意安全!
6、清理階段:澆注後等融熔金屬凝固後,拿錘子去掉澆口並震掉鑄件的砂子,然後使用噴砂機進行噴砂,這樣鑄件表面會顯得很乾凈,對要求不嚴格的鑄件毛坯經過檢查基本就可以出廠了。
7、鑄件加工:對於一些有特別要求的鑄件或一些鑄造無法達到要求的鑄件,可能需要簡單加工。一般使用砂輪或磨光機進行加工打磨,去掉毛刺,讓鑄件更光潔。
8、鑄件檢驗:鑄件檢驗一般在清理或加工階段過程中,不合格的一般就已經發現挑出來了。但有一些鑄件有個別要求,需要再進行檢查一遍。比如有些鑄件需要中心孔能插入5厘米的軸,那麼就需要拿5厘米的軸進行穿一下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