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我國舞蹈分類的原則和方法有哪些

我國舞蹈分類的原則和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27 05:15:02

『壹』 舞蹈分類是什麼

舞蹈分類分為專業舞蹈、國際標准交誼舞(體育舞蹈)、大眾交誼舞、時尚舞蹈、廣場舞蹈。

1.專業舞蹈:古典舞、芭蕾舞、民族舞、民間舞、現代舞、踢踏舞、爵士舞。

2.國際標准交誼舞(體育舞蹈):拉丁舞(倫巴、桑巴、恰恰、鬥牛、牛仔);摩登舞(華爾茲、維也納華爾茲、探戈、快步、狐步舞)。

3.大眾交誼舞:中四、並四、平四、快四、慢四、快三、慢三、中三、吉特巴(吉特帕)、布魯斯、三步踩等。

4.時尚舞蹈:迪斯科、銳舞、街舞、曳步舞、芭啦芭啦、拉拉隊舞、熱舞勁舞、鋼管舞、肚皮舞等。

5.廣場舞蹈:廣場舞蹈是一種民間大眾化舞蹈,動作簡單易學,用於健身,在我國廣泛流行。

廣場舞的優點:

廣場舞可以健身,娛樂,是一項很好的體育運動項目。廣場舞在我國古代就有,歷經幾千年。早期的舞蹈主要是民族舞,其中以秧歌舞最為流行。在我國各個民族中,都有不同形式的舞蹈,是大眾化的舞蹈。廣場舞又稱排舞、集體舞,人們跳舞時,自動排成排,有秩序地跳舞。

『貳』 中國舞蹈有幾大分類

以中國舞蹈文化為例:

中國古典民間舞蹈從起源形態上分類,大致分為三大類:勞動生產類,民生民俗類,祭祀類。

從文化形態上分類,有:農耕文化型、山林文化型、水上人家型、海洋文化型、草原文化型、綠洲文化型、城鎮宮廷文化型、佛教(兼及道教、各宗教)文化型、戲曲文化型。

中國古典民間舞蹈從道具上分類,比較典型的有:龍舞、獅子舞、鼓舞、燈舞、綢舞、扇舞、鞭舞、劍舞、轎船舞、踏歌、秧歌、拉花、二人轉、社火等等。每一類舞中又有很多各俱特色的舞種,比如,社火里就有:踩高蹺、跑竹馬、跳春牛、跑驢等等。

『叄』 舞蹈有那些分類

舞蹈的分類

舞蹈按其社會作用的不同可概括為兩大類:一是自娛性舞蹈;二是表演性舞蹈。

一 自娛性舞蹈

自娛性舞蹈顧名思義就是為了自我娛樂而跳的舞蹈。例如;各民族民間在一些公共公開的場合所跳的舞,國際上的「交誼舞」,我國的「集體舞」等。所謂自娛是相對而說的,因為當你和大家盡情歡樂而舞蹈時,你的情緒就感染了周圍的人;因此,對周圍的人來說,你就帶有一定的「表演性」;同樣,別人歡舞時,對你也如此。但由於在場的人一致的目的是跳舞以自娛;所以,稱這種的舞蹈為自娛性的舞蹈。

自娛性舞蹈的特點是:
1.跳舞不是為了表演,而是群眾性的娛樂活動和互相交際的手段。
2.舞蹈形式上有廣泛的群眾性,如:人數不拘,場地不限,舞蹈簡便易學。
3.舞蹈者有密切的交流,如手拉手、面對面、在頻頻交換位置和往返循環等歡舞中,人們得以廣泛接觸,交流感情,在情緒和信致上可以相互啟發、感染,形成百跳不厭,通宵達旦的熱烈情景。

二 表演性舞蹈

表演性的舞蹈,是指專門為觀眾欣賞而表演的節目。這種舞蹈除了在某種場合由舞蹈家即興表演之外,一般都有主題思想、情節和人物(角色),通過扮演者的表演感染觀眾。
表演性舞蹈有三個特點:
1.舞蹈有所需要的主題思想、情節結構,它通過人物的抒情,或緣物以寄情,總之,是通過角色表達創作者的意圖。
2.舞蹈有編導編排而成,受音樂長度(時間)所限,舞者(演員)不能隨意發揮。
3.它受舞台或表演場地空間的限制,但也可以充分利用舞台的各種條件,如燈光、舞美等,來幫助幫助表達作品的內容。

表演性舞蹈又可分為群舞、單項舞蹈(單、雙、三)、組舞、歌舞、舞劇等

1.群舞:它沒有復雜的情節,而是以情代敘,重在意境和情緒的抒發,它沒有多種人物角色,而是通過一個統一的集體形象,來塑造某個民族的某種性格。群舞又可分為「情緒舞」和「情節舞」。
2.單項舞蹈(單、雙、三):單項舞蹈是一至三人表演的舞蹈,創作上有獨到之處,(同時對演員有著較高的技術要求)。它或以形象生動、風格獨特取勝,或情節動人、構思別致,或意境感人引起聯想翩翩,或寓意深邃使人回味無窮,或兼而有之。在題材方面,獨舞偏重情緒和技巧的發揮,而雙人(三人)舞偏重於情節抓人,突出人物的刻畫
3.組舞:組舞是將幾個舞蹈貫穿在一個主題下的舞蹈形式。組舞中的每一個舞蹈又有其相對的獨立性,也可以單獨抽出來表演。
4.歌舞:歌舞是由舞蹈者邊唱邊跳進行表演的舞蹈,它是將「歌」與「舞」融為一體的藝術形式,是歌唱與舞蹈從並行的角度去表現、加強共同的主題、內容。
5.舞劇:舞劇是以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段的戲劇形式,它具有完整的戲劇結構,舞劇中的舞蹈一般分為情節性的舞蹈和表演性的舞蹈兩類,形式上包括了獨舞、雙(三)人舞、群舞、組舞等。情節性的舞蹈表現舞劇的劇情,從中刻畫人舞的性格和行為,表演性的舞蹈是劇情中作為舞蹈表演而出現的——既舞中之舞。

舞劇中的獨舞,多表現人物內心的獨白極其性格、情緒等;雙人舞是用來刻畫舞劇中人物之間的關系、感情和矛盾、沖突;群舞在舞劇中是作為表演性的舞蹈或在劇情中表現群眾情緒的舞蹈場面。這些舞蹈形式加上必要的啞劇成分,按舞劇內容情節的需要交替出現,融會貫通,就形成了舞劇的形式。舞劇有大、中、小型舞劇和獨幕舞劇之分。

『肆』 舞蹈怎麼進行分類

舞蹈品種繁多,根據各個不同的藝術特點、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根據舞蹈的不同風格特點來區分,有:古典舞蹈、民間舞蹈、現代舞蹈、當代舞蹈和芭蕾舞。古典舞蹈是在民族民間舞蹈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典範意義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

民間舞蹈是由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歷史進程中集體創造,不斷積累、發展而形成的,並在群眾中廣泛流傳的一種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理想和願望。

第二類,根據舞蹈表現形式的特點來區分,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組舞、歌舞、歌舞劇、舞劇等。

獨舞由一個人表演的完成一個主題的舞蹈,多用來直接抒發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雙人舞由兩個人表演共同完成一個主題的舞蹈。多用來直接抒發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現人物的關系。

第三類,根據其內容可分為表現單一情緒和表觀一定情節,以及表現人物之間的戲劇矛盾沖突等三種不同的類別。

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稱為群舞。一般多為表現某種概括的情結或塑造群體的形象。通過舞蹈隊形、畫面的更迭、變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動作、姿態、造型的發展,能夠創造出深邃的詩的意境,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4)我國舞蹈分類的原則和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舞蹈種類繁多,專業舞蹈可分為古典舞、芭蕾舞、民族舞、民間舞、現代舞、踢踏舞。時尚舞蹈可分為迪斯科、銳舞、街舞、爵士舞等,另外還有不同的舞蹈形式。而舞蹈學主要有中國古典舞、中國民族民間舞系、現代舞蹈、舞蹈編導、芭蕾舞、舞蹈學專業。

『伍』 舞蹈分為哪七種,這七種舞蹈有哪些特點

舞蹈的分類及特點如下:

1、古典舞蹈

是在民族民間舞蹈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典範意義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獨特風格的古典舞蹈。歐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芭蕾舞。

2、民族民間舞蹈

是由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歷史進程中集體創造,不斷積累、發展而形成的,並在群眾中廣泛流傳的一種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理想和願望。由於各國家、各民族、各地區人民的生活勞動方式、歷史文化心態、風俗習慣,以及自然環境的差異,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3、現代舞蹈

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在歐美興起的一種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學觀點是反對當時古典芭蕾的因循守舊、脫離現實生活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形式主義傾向;主張擺脫古典芭蕾過於僵化的動作程式的束縛,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地抒發人的真實情感,強調舞蹈藝術要反映現代社會生活。

4、當代舞蹈(新創作舞蹈)

不同於上述三種風格的新風格的舞蹈,它常常是根據表現內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鑒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種風格、各種舞蹈表現手段和表現方法,兼收並蓄為我所用,從而創作出不同於已經形成的各種舞蹈風格的具有獨特新風格的舞蹈。

5、芭蕾舞

是一種經過宮廷的職業舞蹈家提煉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劇場舞蹈。「芭蕾」這個詞本是法語「ballet」的音譯,意為「跳」,或「跳舞」,其最初的意思只是以腿、腳為運動部位的動作總稱。

法國宮的舞蹈大師們為了重建古希秸融詩歌、音樂和舞蹈於一體的戲劇理想,創造出了「芭蕾」這種融舞蹈動作、啞劇手勢、面部表情、戲劇服裝、音樂伴奏、文學台本、舞台燈光和布景等多種成份於一體的綜合性舞劇形式,在西方劇場舞蹈藝術中占統治地位達300餘年,至今已歷四個多世紀。

6、街舞風格、方克風

方克(Funk)、街舞(Hiphop)的有氧舞蹈與Funk、Hiphop音樂有很大的關系,這些音樂都比較歡快,使人都有一種躍躍欲跳的感覺。Funk、Hiphop是帶有自由舞和黑人舞風格的有氧舞蹈。動作放鬆、自由多變,它能夠提高鍛煉者的協調性、達到健身的目的。

跳Funk、Hiphop後使人精神非常愉快。所以這種有氧舞很受青年的歡迎。幾種常見的街舞舞種:Breaking(霹靂舞)、Poppin(機械舞)、Locking(鎖舞)、Punking/Waacking/Voguing(甩舞)、Hiphop(自由舞)、Raggae(雷鬼舞)等。

7、拉丁風格

最早的有氧舞蹈都帶有拉丁舞風格的有氧舞蹈,如爵士舞風格的有氧舞蹈Jazzaerobics;以後又出現了薩爾薩有氧舞Salsaaerobics,這也是一種比較快的拉丁舞風格的有氧舞蹈,吸取了許多如曼波舞、恰恰舞、探戈、桑巴舞的風格。這些有氧舞蹈的特點就是髖部動作很多,動作優美。

『陸』 舞蹈的分類有哪些

藝術,是由各個不同的藝術品種所組成的。作為藝術之一的舞蹈,同樣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天地,它也是由各個不同種類、不同樣式、不同風格的舞蹈所組成的。根據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為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兩大類。
一、生活舞蹈
生活舞蹈是人們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進行的舞蹈活動。 生活舞蹈包括有:習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娛舞蹈、體育舞蹈、教育舞蹈等。 1.習俗舞蹈:又可稱為節慶、儀式舞蹈,是我國許多民族在婚配、喪葬、種植、收獲及其他一些喜慶節日所舉行的各種群眾性的舞蹈活動。在這些舞蹈活動中,表觀了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社會風貌、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特徵。 2.宗教、祭祀舞蹈:是進行宗教和祭祀活動的舞蹈形式。主要用以祈求神靈庇佑、除災去病、逢凶化吉、人畜興旺、五穀豐登,或是答謝神靈的恩賜;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的一種禮儀性的舞蹈形式。過去人們用以表示對先祖的懷念或是希望先祖和神佛對自己的保佑和賜福。 3.社交舞蹈: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增進友誼、聯絡感情的舞蹈活動。一般多指在舞會中跳的各種交際舞。另外,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在各種節日所進行的群眾性的舞蹈活動,多是青年男女進行社會交往、自由選擇配偶的社交活動,因此,也可以說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 4.自娛舞蹈:是人們以自娛自樂為唯一目的的舞蹈活動。用舞蹈來抒發和宣洩自己內在的情感沖動,從而獲得審美愉悅的充分滿足。 5.體育舞蹈:是舞蹈和體育相結合,以藝術審美的方式鍛煉身體,使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舞蹈新品種。如各種健身舞、韻律操、中老年迪斯科、冰上舞蹈、水上舞蹈、街舞HI-HOP,以及我國傳統武術中的舞劍、舞刀和象徵模擬各種動物、特定形象的象形拳、五禽戲等均是。 6.教育舞蹈:是指學校、幼兒園等進行審美教育的舞蹈活動,以及開設的舞蹈課程,用來陶冶和美化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培養人的團結友愛、加強禮儀,以及增進身心健康、都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藝術舞蹈
是指由專業或業余舞蹈家,通過對社會生活的觀察、體驗、分析、集中、概括和想像,進行藝術的創造,從而創作出主題思想鮮明、情感豐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藝術形象,由少數人在舞台或廣場表演給廣大群眾觀賞的舞蹈作品。由於藝術舞蹈品種繁多,根據各個不同的藝術特點、大致可還可分為二類。 第一類 根據舞蹈的不同風格特點來區分,有:古典舞蹈、民間舞蹈、現代舞蹈、當代舞蹈和芭蕾舞。 1.古典舞蹈:是在民族民間舞蹈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典範意義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獨特風格的古典舞蹈。歐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芭蕾舞。 2.民間舞蹈:是由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歷史進程中集體創造,不斷積累、發展而形成的,並在群眾中廣泛流傳的一種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理想和願望。由於各國家、各民族、各地區人民的生活勞動方式、歷史文化心態、風俗習慣,以及自然環境的差異,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3.現代舞蹈: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在歐美興起的一種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學觀點是反對當時古典芭蕾的因循守舊、脫離現實生活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形式主義傾向;主張擺脫古典芭蕾過於僵化的動作程式的束縛,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地抒發人的真實情感,強調舞蹈藝術要反映現代社會生活。 4.當代舞蹈(新創作舞蹈):即不同於上述三種風格的新風格的舞蹈,它常常是根據表現內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鑒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種風格、各種舞蹈表現手段和表現方法,兼收並蓄為我所用,從而創作出不同於已經形成的各種舞蹈風格的具有獨特新風格的舞蹈。 5.芭蕾舞:是一種經過宮廷的職業舞蹈家提煉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劇場舞蹈。"芭蕾"這個詞本是法語"ballet"的音譯,意為"跳",或"跳舞",其最初的意思只是以腿、腳為運動部位的動作總稱。法國宮廷的舞蹈大師們為了重建古希秸融詩歌、音樂和舞蹈於一體的戲劇理想,創造出了"芭蕾"這樣一種融舞蹈動作、啞劇手勢、面部表情、戲劇服裝、音樂伴奏、文學台本、舞台燈光和布景等多種成份於一體的綜合性舞劇形式,在西方劇場舞蹈藝術中占統治地位達300餘年,至今已歷四個多世紀。1958年北京舞蹈學校建立引進俄羅斯芭蕾至今也已四十多年。 第二類 根據舞蹈表現形式的特點來區分,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組舞、歌舞、歌舞劇、舞劇等。 1.獨舞,由一個人表演的完成一個主題的舞蹈,多用來直接抒發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2.雙人舞,由兩個人表演共同完成一個主題的舞蹈。多用來直接抒發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現人物的關系。 3.三人舞,由三個人合作表演完成一個主題的舞。根據其內容可分為表現單一情緒和表觀一定情節,以及表現人物之間的戲劇矛盾沖突等三種不同的類別。 4.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稱為群舞。一般多為表現某種概括的情結或塑造群體的形象。通過舞蹈隊形、畫面的更迭、變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動作、姿態、造型的發展,能夠創造出深邃的詩的意境,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5.組舞,由若干段舞蹈組成的比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個舞蹈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它們又都統一在共同的主題和完整的藝術構思之中。 6.歌舞,是一種歌唱和舞蹈相結合的藝術表演形式。其特點是載歌載舞既長於抒情,又善於敘事,能表觀人物復雜、細膩的思想感情和廣泛的生活內容。 7.歌舞劇,是一種以歌唱和舞蹈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來展觀戲劇性內容的綜合性表演形式。 8.舞劇,以舞蹈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並綜合了音樂、舞台美術(服裝、布景、燈光、道具)等,表現一定戲劇內容的舞蹈作品。
三、其它分類
按年齡層次區分,有幼兒舞蹈、少兒舞蹈、青少年舞蹈、成人舞蹈、中老年舞蹈等。

『柒』 麻煩給我介紹一下舞蹈的種類,歷史,特點等

舞蹈的種類時間:2005-09-21 09:17:21 來源:網路搜集 作者:隆蔭培 徐… 我也要發表 收藏藝術,是由各個不同的藝術品種所組成的。因此,人們所說的藝術,就包括了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戲劇、電影、電視、建築、書法、曲藝、雜技等等。而作為藝術之一的舞蹈,同樣 藝術,是由各個不同的藝術品種所組成的。因此,人們所說的藝術,就包括了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戲劇、電影、電視、建築、書法、曲藝、雜技等等。而作為藝術之一的舞蹈,同樣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天地,它也是由各個不同種類、不同樣式、不同風格的舞蹈所組成的。如果我們只了解了舞蹈的總概念的含義,而不對其下屬的子系統作全面的考察和了解,那還是不能真正地把握住舞蹈藝術的全部含義。
從舞蹈發展的歷史,使我們知道,各種不同類別的舞蹈,產生於反映( )和表現不同社會生活內容的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由於舞蹈在表現題材領域的不斷擴大,舞蹈形式也相應地有了發展和變化,必然地產生出新的舞蹈體裁和新的舞蹈品種。因此,我們學習研究舞蹈的種類,是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舞蹈藝術的特性、舞蹈的藝術發展規律,熟悉和掌握舞蹈藝術反映和表現社會生活的各種樣式和方法。這對於我們進行舞
蹈創作、舞蹈欣賞、舞蹈評論都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節我國舞蹈種類的歷史形成和發展
我們現在掌握到我國最早的舞蹈形象的資料,是1973年秋天在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墓地出土的一個舞蹈紋陶盆。據考證,它大約是五千年以前的產品,相當於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在這個陶盆的內壁近盆口處,有四道平行帶紋,帶紋上繪有三組舞人形象,每組五人,面部及身體稍側,每組邊旁兩人外手臂都畫有兩條線,可能是表示手臂擺動的樣子。他們手牽著手,朝著一個方向,整齊地一起踏舞。
其次,約在兩千年以前的西漢時代的銅貯貝器蓋紋飾(在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所刻的滇族羽舞圖形,共二十三人,除一人帶腰刀外,其他二十二人中,八人右手持羽,十四人左手持羽,均頭戴羽帽面飾鳥啄,上身袒裸,腰系羽毛帶狀裙,後垂羽尾,赤足,通身裝扮為鳥的形狀,舞蹈動作姿態完全一致。①
從以上兩個圖例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舞蹈都是群眾性的集體舞蹈場面,舞者踏著統一的節奏,做著相同的舞蹈動作。後者的裝扮以及模擬鳥獸的動作和造型,是古代人們狩獵生活的反映。這些舞蹈可能就是群眾集體跳的表現勞動獲得勝利和豐收後的歡樂喜悅情緒的一種抒情性的舞蹈。
我國古籍《呂氏春秋·古樂篇》中所載的《葛天氏之樂》:才它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閩: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妙四日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穌獸之極。,,則使我們知道這是一個由三個人手持牛尾作舞具,他們在一起邊歌邊舞的舞蹈。從八段歌的內容來看,它主要表現了人們祝願人丁興旺、草木茂盛、五穀豐登,向祖先、天
帝和大地所給予人的恩惠致敬,總的( )是祈求禽畜大量的繁殖。
從這個舞蹈所反映的與勞動生活有關的內容和所表現的人們
的理想願望來看,它比上述的那些表現單一情緒的舞蹈顯然
是更為豐富了。
另外,周代著名的歌頌武王伐封軍事行動的樂舞《大武》,
就分為六段:
「第一段:開始是一長段鼓聲,大概是舞蹈的前奏。舞隊已集合,准備上場,接著,舞者手執武器,從北面出來,巍然屹立,徐緩悠長地歌唱,表現了武王伐封的決心並等待諸侯到來。」
「第二段:舞蹈轉入熾熱的戰斗氣氛,『發揚蹈厲』,表現周軍由姜太公率領的前鋒部隊,直指商都朝歌。這時舞隊兩面有人振鐸,以示傳達軍令。舞隊隨即分成兩行,作激烈的刺擊動作,邊舞邊進,表示已滅商。」
「第三段:表示凱旋後南歸。舞隊可能只作『過場』式的回還移動。」
「第四段:表示南方各小國臣服於周,南疆已穩定。舞隊可能以宏大、對稱、穩定的構圖,來顯示萬邦來朝的氣勢。」
「第五段:舞隊再分成兩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協助周王統治。接著有條不紊地變化各種繁難復雜的隊形。此時,節奏加快,音樂進入『亂』樂段。然後,再組成整齊的隊勢,舞者皆坐,作低姿的靜止 )場面。表示國家已得到很好的治理,國泰民安。」
「第六段:舞隊重新集合,排列整齊,庄嚴肅穆地表示對周王的崇敬。全舞結束。』,②
我們從這六段舞蹈可以看出,雖然它仍為群眾性的集體舞蹈,但已經概括和象徵地表現了一定的情節內容,因而具有了敘事性舞蹈的因素。
隨著社會生活的前進和發展,舞蹈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著。如漢代時就出現了表現一定故事情節的作品,並塑造出具有不同性格特點的人物形象。《西京雜記》所載漢代角抵戲中的《東海黃公》就是由兩個人扮演的主要以動作來表現人和虎搏鬥的故事:「有東海人黃公,少時為術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絳束發,立興雲霧,坐成山河。及衰老,氣力贏憊,飲酒過度,不能復行其術。秦末有白虎見於東海,黃公乃以赤刀往厭之。術既不行,遂為虎所殺。」
到了唐代,則出現了舞蹈、歌唱和戲劇情節相結合,表現一定人物和故事的歌舞劇的雛形的作品。如《踏謠娘》就是著名的代表作。據唐崔令欽《教坊記》載:「北齊有人姓蘇,鮑鼻;實不仕,而自號為郎中;嗜飲酗酒,每醉毆其妻。妻銜悲,訴於鄰里。時人弄之。丈夫著婦人衣,徐步入場行歌;每一疊,旁人齊聲和之雲,『踏謠和來!踏謠娘苦和來!』以其且步且歌,故謂之『踏謠』;以其稱冤,故言苦。及其夫至,則作毆斗之狀,以為笑樂。」
宋代,由於工商業空前發展,出現了不少繁盛的大城市。隨著城市經濟的繁榮,民間舞蹈和其他表演藝術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為了表現更為豐富的生活內容,刻畫多樣的人物性格和展現復雜曲折的故事情節的需要,簡單的舞蹈或是歌舞表演已不能適應藝術表演的要求,因此,在繼承前代多種表演藝術形式的基礎上,把歌、舞、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產生了我國民族的歌舞劇—戲曲藝術。
從以上我們對我國古代舞蹈藝術發展的歷史中一些舞蹈作品的簡略的回顧中,可以看出不同種類的舞蹈,都是在社會生活的發展中,為了適應反映和表現不同內容的需要應運而生的。一般地說,在社會發展的較低階段,舞蹈的種類和體裁都比較簡單,而隨著社會生活不斷地豐富和發展,就會不斷地生發出新 )的舞蹈藝術品種,出現新的舞蹈體裁,舞蹈形式的演變和發展也將會更加復雜多樣。特別是我國進入20世紀中葉以後,由於社會更加迅猛的發展,隨著經濟建設高潮的到來,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的提高,我國舞蹈藝術也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由於舞蹈表現題材的不斷擴大,舞蹈在反映社會生活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的加強,也就必然促進了不同種類、不同體裁的舞蹈的產生、演變和發展。其中,不僅繼承和發揚了我國民族民間舞蹈傳統中原有的品種,同時,還廣泛地吸收和借鑒了國外的一些舞蹈藝術形式,並使其與我國民族舞蹈傳統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根據表現我國人民新生活內容的需要,創造了不少新的舞蹈藝術形式和新的舞蹈品種,從而使我國的舞蹈藝術呈現出百花爭艷的瑰麗景象。
第二節我國舞蹈分類的原則和方法
關於舞蹈分類和其他藝術分類一樣,歷來就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這不僅是因為各個人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分類方法,而且更主要的是一個藝術作品的構成往往是比較復雜的,它的藝術特點並不是那樣的單一,常常呈現著參差交錯的情況,這就給我們舞蹈分類的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例如《紅綢舞》,從舞蹈的風格特點來看,它是民間舞;從塑造藝術形象和反映生活的特點來看,它是抒情舞;從表現形式和舞蹈體裁的樣式來看,它是群舞;從舞蹈的形態來看它是道具舞;從演出的場地和演出的目的來看,它是舞台的表演舞;從舞蹈的品位來看,它是高雅的舞蹈;從民族特點來看,它是漢族舞蹈;從國籍來看,它是中國舞;從地域來看,它是東方舞;從表演者的年齡來看,它是成人舞蹈;從舞蹈者的身分來看,它是專業舞蹈或是業余舞蹈……我們只是隨便這樣一分,就把《紅綢舞》分屬( )於十多個種類,如果再細分,還可以分下去。當然,如果把每個舞蹈都這樣來分類,顯得有些繁瑣,似乎必要性也不大。不過,我們這樣來舉例,主要是想說明對一個舞蹈的類別,可以從各個角度、以各種方法來區分。其次,也說明舞蹈藝術種類的劃分,只能是相對的,而不可能是絕對的。
劃分舞蹈種類的原則和方法,是根據一定的目的來擇定的。既然我們是為了更深入地了解舞蹈藝術的特性,把握它的藝術發展規律,以使舞蹈創作更加健康地發展和成長,在社會 生活中起更大的積極作用和影響,所以,我們採用從各種舞蹈客觀存在的本質區別和它們獨特表現內容的方式、塑造舞蹈藝術形象的不同方法以及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等特點,來進行舞蹈類別的劃分;同時,還適當考慮到我國舞蹈界長期流行的、約定俗成的一些用法。
為了使大家對舞蹈的種類有一個清晰、系統、條理分明的了解,我們採用了下列的分類方法。
根據舞蹈的作用 )和目的來劃分,舞蹈可分為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兩大類。(有人把生活舞蹈又稱為自娛舞蹈,把藝術舞蹈稱為表演舞蹈。按實際情況看來,生活舞蹈可以包括自娛舞蹈,但又不完全是自娛性的,如宗教、祭祀舞蹈;有些生活舞蹈,如習俗舞蹈就有很多是具有一定表演性的,所以這種稱謂不盡恰當。按實質來看,所謂生活舞蹈是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跳的舞蹈,藝術舞蹈則是為了表演給別人觀賞而跳的舞蹈。)
生活舞蹈,包括有:習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娛舞蹈、體育舞蹈、教育舞蹈等六類。
藝術舞蹈,又可以分為下面三種:
一、根據舞蹈的不同的風格特點來劃分,可分為古典舞、民間舞、現代舞和新風舞四類。
二、根據舞蹈表現形式的體裁和樣式的特點來劃分,可分為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組舞、歌舞、歌舞劇、舞劇等八類。
三、根據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方法和塑造舞蹈形象的特點來劃分,可分為抒情性舞蹈、敘事性舞蹈和戲劇性舞蹈三類。
第三節各種不同種類舞蹈的藝術特徵
一、生活舞蹈
生活舞蹈一般是指與人們各種生活有著直接緊密的聯系,功利目的性比較明確,人人都可參加的具有廣泛群眾性的舞蹈活動。
生活舞蹈又包括以下幾類:
1.習俗舞蹈(節慶、僅式舞蹈)
我國許多民族在婚配、喪葬、種植、收獲及其他一些喜慶節日,往往都要舉行各種群眾性的舞蹈活動。在這些舞蹈活動中,表現了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社會風貌、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特徵。是各個民族人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流傳於湖南的《伴嫁舞》是新娘出嫁前,女伴們陪伴新娘的惜別活動。一般在嫁期前的兩天晚上開始進行,直至夜半結束。最後一晚要歌舞通宵,直到次日黎明後,女伴們跳完伴嫁舞,新娘上轎後,把新 )娘送到新郎家為止。伴嫁舞由「把盞舞」、「走馬」、「走火」、「換信香」、「娘喊女回」、「紡棉花」、「劃船」、「挑水舞」、「賣酒酒」、「推磨」、「一根子流星」、「會歌舞」等12個舞蹈組成。舞者邊歌邊舞,反映了婦女們的勞動生活和她們豐富的思想感情。
土家族的《跳喪舞》是湖南、湖北土家族喪葬儀式中的對舞形式。舞者人數不限,可自由組合。多在死者靈堂前起舞:先由歌師擊鼓叫歌,舞者隨鼓的節奏應歌接舞以致哀。
流傳於廣東、廣西、湖南、雲南等地的《跳春牛》,多在每年「立春」期間活動。一般由兩人披牛形道具,表演耕牛的各種動作,另一人扮演農夫,表現犁田、耕地、播種等勞動,邊舞邊唱,歌詞中多為迎春、勸耕、祈望五穀豐登等內容。
在我國吉林、遼寧、黑龍江等省聚居的朝鮮族,每到秋天獲得豐收後,人們便在街頭廣場跳起《農樂舞》。一般由「小鼓舞」、「舞童舞」、「象帽舞」等所組成,當舞至高潮時,各( )舞隊和圍觀的群眾同進舞場共舞,盡情地抒發豐收後的喜悅、歡樂心情。湖南、貴州聚居的苗族的《四面鼓舞》亦是在豐收時節跳的一種舞蹈。舞者四人分別站在四面鼓的四面,每人雙手持鼓褪,同擊共舞。主要動作有:「起鼓」、「梳頭」、「圓手」、「背劍」、「擦身」、「翻身」、「犁田」、「耙田」、「插秧」、「扯草」、「挑穀子」、「收鼓」等。動作幅度大,風格奔放,表現出苗族青年獲得豐收後的歡快和喜悅的心情。③
2.宗教、祭祀舞蹈(包括巫舞)
宗教舞蹈,是表現宗教觀念、宣喻宗教思想,進行宗教活動的一種舞蹈形式。宗教舞蹈是對超自然、超人間的神秘力量——神靈的一種形象化的再現,使無形之神成為可以被感知的有形之身,是神秘力量的人格化。是宗教祭儀的組成部分。主要用以祈求神靈庇佑、除災去病、逢凶化吉、人畜興旺、五穀豐登,或是答謝神靈的恩賜。我國不少地區和民族的宗教祭儀中,都有這類舞蹈的活動。如民間的巫舞、師公舞、帷舞,佛教的「打鬼」、薩滿教的「跳神」等均是。
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神抵的一種禮儀性的舞蹈形式。過去人們用以表示對先祖的懷念或是希望先祖和神佛對自己的保佑。我國周代的《六舞》就是著名的祭祀舞蹈。《六舞》是:(1)《雲門》用以祭祀天神;(2)《咸池》用以祭祀地神;<3)《大韶》用以祭祀四方神(日、月、星、海);(4)《大夏》用以祭祀山春川;(5)《大鑊》用以祭祀先批(女性祖先);(6)《大武》用以祭祀先祖。另外,至今流傳於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貴州、廣西等地的《攤舞》,就是古代攤祭中( )的儀式舞蹈發展而來的,大多還保留著「驅鬼除疫」的主要特徵。
3.社交舞蹈
社交舞蹈是在人們文化生活中最廣泛流傳和最具有群眾性的舞蹈活動。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增進友誼、聯絡感情的舞蹈。一般多指在舞會中跳的各種交際舞。另外,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如彝族的「火把節」、苗族的「蘆笙節」、黎族的「三月三」、布依族的「六月六」、哈尼族的「苦扎扎」節、傣族的「潑水節」等節日中所進行的群眾性的舞蹈活動,多是青年男女進行互相交往、自由選擇配偶的社交活動,因此,也可以說是各個民族的社交舞蹈。
4.自娛舞蹈
自娛舞蹈是人們在舞蹈活動中目的最單純的一種舞蹈,它除了進行自娛自樂以外,別無其他目的。它既不是為了跳給戴黝人看,也不是為了給別人在情感和思想以感染或影響,只是用舞蹈抒發和宣洩自己內在的情感沖動,而在抒發和宣洩情感的過程中,獲得審美愉悅的充分滿足。當然,有時這種舞蹈也不免會引起旁觀者或同舞者的激情反應,而這客觀的反應,自然又會給舞者本人的情感以影響和刺激,這也就會進一步激發出舞者即興舞蹈的靈感,使其舞蹈放射出獨特的光彩,從而使舞者能感受到更大的舞蹈審美活動的愉悅和歡樂。如我國漢族民間舞蹈「秧歌」和一些少數民族的民間舞蹈,以及西方 )的「迪斯科」、「霹靂舞」等,都是人們所喜愛的自娛性舞蹈。
5.體育舞蹈
體育舞蹈,由於舞蹈是一種人體動作的藝術,所以它歷來就有健身的體育作用。近人更進一步把舞蹈和體育相結合,創造了以藝術審美的方式鍛煉身體,使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體育舞蹈新品種。如各種健身舞、韻律操、中老年迪斯科、冰上舞蹈、水中舞蹈等等。另外,從廣義上來說,我國民族的武術中,象徵、模擬各種動物和特定人物形象的象形拳、五禽戲及舞劍、舞刀等均可屬於體育舞蹈。(近年來,交際舞,是國際標准交際舞,在我國普及流行非常廣泛,各種比賽不斷,一些體育部門把它劃歸為體育舞蹈,並成立了體育舞蹈的組織。當然,交際舞不能說沒有一定的健身的作用,但它的主要作用卻不是鍛煉身體,所以,這種稱謂是不準確的。)
6.教育舞蹈
教育舞蹈指學校、幼兒園進行審美教育的舞蹈活動以及所開設的舞蹈課程。據了解,許多歐美國家的學校很重視對學生的審美教育,除設音樂、美術課外,還設舞蹈課,任學生選修;有些學校還設有舞蹈系,既培養專業舞蹈人才,也向舞蹈愛好者傳授舞蹈文化。因此,他們形成了教育舞蹈的專門學科。我國一些大專院校普遍對審美教育重視不夠,除少數院校開設有舞蹈課外,一般都不設此課程,愛好舞蹈的學生只能在業余藝術團體進行舞蹈活動。所以,在我國所謂的教育舞蹈,更多是指幼兒舞蹈和兒童舞蹈。其實,我們的祖先還是非常重視對其子弟進行舞蹈教育的。如約在三千年以前的周代,就規定了對貴族子弟進行樂舞教育的學習內容,以及課程的進程。《周禮·樂師》註:「謂以年幼少時教之舞,內則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舞勺」一般認為指「小舞」,屬文舞類,包括周代六個著名的祭祀舞蹈:《幢舞》、《羽舞》、《皇舞》、《旎舞》、《干舞》、《人舞》。「舞象」屬武舞類,「象用兵時刺伐之舞」,「可能是模仿破擊象陣的作戰動作的。』,④《大夏》即《六舞》之一,傳說是表現和歌頌夏禹治水的豐功偉績的,周代時用以祭祀山川的。這也就是說,十三歲學文舞,十五歲(成童)學武舞,二十歲才學歌頌各氏族首領為內容的樂舞。
我國教育舞蹈之所以不能廣泛普及,就在於還有不少人對審美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認識不足,也有人缺乏舞蹈文化的知識,不了解舞蹈藝術乃是一種民族文化,它在陶冶和美化人的情感思想、道德情操,( )培養人的團結友愛、加強禮儀,以及增進身心健康都有潛移默化的重要作品。相信,隨著我國人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對藝術審美教育作用的加深理解,舞蹈教育也必將會愈來愈受到重視,因此,展望未來,教育舞蹈將會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途。
藝術舞蹈是指由專業和業余舞蹈家,通過對社會生活的觀察、體驗、分析,集中、概括和想像,進行藝術的創造,從而產生出主題思想鮮明、情感豐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藝術形象,由少數人在舞台或廣場表演給廣大群眾觀賞的舞蹈作品。根據其各個不同的藝術特點,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

『捌』 舞蹈一共分為幾種類型

可以分為:古典舞蹈、民族民間舞蹈、現代舞蹈、當代舞蹈和芭蕾舞。

1、古典舞蹈:是在民族民間舞蹈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典範意義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獨特風格的古典舞蹈。歐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芭蕾舞。

2、民族民間舞蹈:是由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歷史進程中集體創造,不斷積累、發展而形成的,並在群眾中廣泛流傳的一種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理想和願望。

由於各國家、各民族、各地區人民的生活勞動方式、歷史文化心態、風俗習慣,以及自然環境的差異,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3、現代舞蹈: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在歐美興起的一種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學觀點是反對當時古典芭蕾的因循守舊、脫離現實生活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形式主義傾向。

主張擺脫古典芭蕾過於僵化的動作程式的束縛,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地抒發人的真實情感,強調舞蹈藝術要反映現代社會生活。

4、當代舞蹈(新創作舞蹈):即不同於上述三種風格的新風格的舞蹈,它常常是根據表現內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鑒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種風格、各種舞蹈表現手段和表現方法,兼收並蓄為我所用,從而創作出不同於已經形成的各種舞蹈風格的具有獨特新風格的舞蹈。

5、芭蕾舞:是一種經過宮廷的職業舞蹈家提煉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劇場舞蹈。「芭蕾」這個詞本是法語「ballet」的音譯,意為「跳」,或「跳舞」,其最初的意思只是以腿、腳為運動部位的動作總稱。

法國宮廷的舞蹈大師們為了重建古希秸融詩歌、音樂和舞蹈於一體的戲劇理想,創造出了「芭蕾」這樣一種融舞蹈動作、啞劇手勢、面部表情、戲劇服裝、音樂伴奏、文學台本、舞台燈光和布景等多種成份於一體的綜合性舞劇形式。

在西方劇場舞蹈藝術中占統治地位達300餘年,至今已歷四個多世紀。1958年北京舞蹈學校建立引進俄羅斯芭蕾至今也已四十多年。

(8)我國舞蹈分類的原則和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過早、過度或不當學舞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傷害。在山東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脊柱外科,這幾年接診的18歲以下的脊椎病患明顯增多。西永明說:「不少腰椎滑脫、椎弓崩裂的小患者都是學舞蹈的。」

詢問後得知,這些孩子主要是在做壓腿、下腰、劈叉等動作時受傷的,有些是因為准備活動不夠,有些是因為沒有掌握基本技巧。

學齡前兒童普遍缺乏收腹和綳緊大腿肌肉的控制力,從而無法控制、穩定骨盆位置。此時,讓孩子學做扭腰、曲腰等動作,易造成骨盆前傾。再加上舞蹈中頸椎過伸、過度快速旋轉的動作,容易造成環樞椎旋轉半脫位,這些最終可能造成腰椎、頸椎問題。

兒童脊柱在發育過程中,許多骨骺尚未閉合,骨質還未長結實,反復下腰、過度用力、過度負重劈叉等動作,都可能造成腰椎骨質損傷,甚至腰椎峽部斷裂。若未及時診斷處理,今後就可能出現慢性腰痛,甚至可能腰椎滑脫,影響正常生活。

此外,孩子平衡能力較弱,在高強度的舞蹈練習中站不穩,摔倒受傷更是常見,稍有不慎,就會發生骨折或扭傷。還有些孩子下腰時一不小心,就可能導致腰椎損傷。」西永明認為,下腰、劈叉、倒立等動作都不太適合6歲前的孩子。

『玖』 舞蹈分類有幾種

一般而言,根據舞蹈的不同風格特點來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古典舞 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的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時期的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最具有典範意義的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一般來說,古典舞蹈多具有嚴謹的程式、規范性的動作和比價高超的技巧。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民族多由各具獨特風格的古典舞蹈。歐洲的古典舞蹈,一般凡指芭蕾舞蹈。 2、現代舞 現代舞,是十九世紀木和二十世紀初在歐美興起的一種舞蹈流派,其主要觀點是反對古典芭蕾舞的因守舊、脫離現實生活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形式主義傾向;主張擺脫古典芭蕾舞過於僵化的動作程式的束縛,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自由的抒發人的真實情感,強調舞蹈藝術的要反映現代社會生活。其創始人,公認為美國舞蹈家伊莎多拉 鄧肯。 3、民間舞 民間舞是由勞動人民在長期歷史進程種集體創造,不斷結累、發展而成的,並在廣大人群眾中廣泛流傳的一種舞蹈形式。民間舞蹈和人民的生活有著最密切的的聯系,他直接反應著勞動人們的生活和斗爭,表現著他們的思想感情、理想和願望。由於各民族、各地區人民的生活方式,歷史文化心態、風俗習慣,以及自然環境的差異,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風格和地區特色。 4、通俗舞 通俗舞一般是指生活舞蹈,即於人們各種生活有著直接緊密聯系,功利目的性比較明確,人人讀可以參與具有廣泛群眾性的舞蹈活動。包括自娛舞蹈、社交舞蹈、習俗舞蹈等。 5、國際舞 國際舞即國際標准交際舞。 6、廣場舞蹈 廣場舞蹈主要相對於劇場舞蹈而言的民間舞蹈。廣場舞蹈與劇場 舞蹈的區別不只是在於表演空間的不同,更在於廣場舞蹈的舞蹈者往往是非職業的舞蹈家。同時在其半表演性舞蹈中帶有極大的自娛成分。

閱讀全文

與我國舞蹈分類的原則和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兒童床怎麼安裝方法 瀏覽:602
線盒子的連接方法 瀏覽:63
臨床常用的促凝和抗凝方法 瀏覽:662
功率因數測量方法 瀏覽:4
co2坡口加工方法主要有哪些 瀏覽:302
普通床組裝方法步驟圖片 瀏覽:545
科目一考試有沒有簡便方法 瀏覽:683
不銹鋼檯面的連接方法 瀏覽:349
兩塊鐵板連接方法視頻 瀏覽:400
代號龍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884
下山練武的最佳方法 瀏覽:974
茶壺的製作方法簡單易學 瀏覽:952
異氰酸酯二聚體檢測方法 瀏覽:520
控制感染最簡單的有效方法 瀏覽:271
公差測量有幾種測量方法 瀏覽:474
績效考核的內容和方法有哪些 瀏覽:20
最簡單的技術升壓方法 瀏覽:525
民航商業方法類知識產權有哪些 瀏覽:882
bbs的使用方法 瀏覽:984
mac版優酷下載的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