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皮下脂肪的測量部位
測定皮下脂肪通常採用皮脂厚度計來測量,測定部位選擇:
(1)上臂部——左上臂肩峰至橈骨頭連線之中點,即肱三頭肌肌腹部位;
(2)背部——左肩胛角下方;
(3)腹部——右腹部臍旁1厘米。
此外,有時還要測量頸部、胸部、大腿前後側和小腿腓腸肌部位。應當指出,用皮脂計所測的皮下脂肪厚度是皮膚和皮下脂肪組織雙倍的和。
② 怎樣測量皮脂厚度
皮脂就是貯存於皮下的脂肪組織,人體的脂肪大約有2/3貯存在皮下組織。通過測量皮下脂肪的厚度,不僅可以了解皮下脂肪的厚度,判斷人體的肥瘦情況,而且還可以用所測的皮脂厚度推測全身脂肪的數量,評價人身組成的比例。
測定皮下脂肪通常採用皮脂厚度計來測量,測定部位選擇:
(1)上臂部——左上臂肩峰至橈骨頭連線之中點,即肱三頭肌肌腹部位;
(2)背部——左肩胛角下方;
(3)腹部——右腹部臍旁1厘米。
此外,有時還要測量頸部、胸部、大腿前後側和小腿腓腸肌部位。應當指出,用皮脂計所測的皮下脂肪厚度是皮膚和皮下脂肪組織雙倍的和。
皮下脂肪厚度有沒有標准呢?現在我國主要引用日本厚生省國民營養調查資料對日本兒童和成人肥瘦程度的評定標准作為參考。
我國男性成人的肱三頭肌皮膚皺壁厚度大於10.4mm,女性大於17.5mm屬於肥胖。
正常腹部男性的皮膚皺壁厚度為5~15mm,大於15mm為肥胖,小於5mm為消瘦;正常成年女性的腹部皮膚皺壁厚度為12~20mm,大於20mm為肥胖,小於12mm為消瘦,尤其對40歲以上婦女測量此部位更有意義。
正常成人肩胛皮膚皺壁厚度的平均值為12.4mm,超過14mm就可診斷為肥胖。
當沒有卡尺時,可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膚皺壁,再用尺子測量皺壁上下緣的厚度。數據雖不精確,卻也可了解大概情況。
③ 檢驗脂肪的方法
測定身體內脂肪重量的方法很多,現在簡單地介紹幾種。
1、重水法 用重水法可以測出被測人全身的含水量。已知人體除脂肪部分(LBM)的含水率是72%,由全身的含水量和LBM的含水率就可以計算出被測人的除脂肪重量,進而求出身體內的脂肪重量。
2、放射性同位素40K法 人體除脂肪部分(LBM)中天然鉀(K)的含量是一定的。天然鉀(K)由穩定性同位素39K和41K及放射性同位素40K組成。天然鉀(K)中放射性同位素40K的百分含量也是一定的。一克天然鉀(K)中的放射性同位素40K每分鍾發生二十八次?-衰變。用全身記數器測定被測人體內每分鍾發生?-衰變時放出的?粒子數,就可以計算出被測人的除脂肪體重。然後,求出身體內的脂肪重量。
以上兩種方法測量身體的脂肪重量時,都需要相當復雜而精密的儀器。
3、水中測量法 水中測量是一種比較精確而又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使被測的人的身體浸在水中,測量身體在水中的浮力,然後,算出被測人的體積。假定人體脂肪的比重是0.9千克/立方分米。身體的除脂肪部分(LBA)的比重是1.095千克/立方分米,就可以算出身體內除脂肪部分的重量和脂肪的重量。
水中測量法的具體做法是:做一個具有管狀框架的椅子,將這樣的椅子掛在大稱的稱鉤上。被測者坐在椅子上,使管狀框架的椅子和被測人的身體全部浸在水中。人體內骨骼和肌肉的重量越大,被測人的身體就越往下沉,在水裡的體重越重。人體內的脂肪越多,越有向上浮的傾向,在水中的重量越輕。
4、測量皮膚褶厚度的方法 測量皮膚褶的厚度可以粗略地推算出身體脂肪的百分數。皮膚褶厚度可以反映皮下脂肪的含量,但不能反映隱藏在肌肉里的脂肪。這種方法比較簡單。
測量皮膚褶方法如下: 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膚,不要把肌肉包括在內。用測量儀器或卡尺(也可用普通尺子)測量雙折皮膚的厚度,以間接算出身體脂肪的百分數。
測量皮膚褶的部位在肩胛骨下角處、腹部、上臂外側三角肌等三個部位。肩胛骨下角處在背部左肩下和右肩下。測量腹部皮膚褶時,要提捏上腹左前方和右前方的皮膚褶。測量出這三個部位的皮膚褶厚度以後,參考身體脂肪百分數推算表,就可以推算出自己的身體脂肪百分數。
在正常情況下,身體脂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從20歲到60歲之間,每增長10歲,脂肪百分數增加百分之一。健康女子的身體脂肪率以22%為限,男子以15%為限,優秀運動員則更低呢。
④ 怎樣自己測脂肪含量
1.水下稱重測量法 Hydrodensitometry Weighing (Underwater Weighing) 是一種利用測定人體的排水量、人體瘦體重的密度和脂肪組織的密度來計算出體內脂肪重量,進而計算出體內脂肪含量百分比的方法。這種方法誤差小、精度高,但是需要專門的測試空間和工具,且操作步驟較多,只適合試驗室測試,不適合大眾自我測試。水下稱重法的原理也十分簡單:人體脂肪的比重大約是0.8公斤/升,脂肪外其他組織的平均比重大約是1.0公斤/升。稱量人體在空氣中的重量、在水中吸飽氣時的重量、在水中盡力呼完氣後的重量就可以通過簡單的計算求出人體脂肪的總重量了。
2.皮脂鉗測量法 Calipers (Anthropometry- Skinfold Measurements) 是一種利用測定人體多點皮下脂肪厚度來計算體內脂肪含量百分比的方法。這種方法與計算過程所使用的人體模型十分有關,歐美人體模型的數據不能在亞洲使用,日本人的模型也不能很好地計算中國人的數據。由於這一方法操作簡便,對空間場所幾乎沒有要求,所以近幾十年很多國家曾普遍採用過。
3. 雙能 X 線吸收測量法 DEXA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是一種利用身體不同組織(礦物質、瘦身體、脂肪)對x光吸收率不同的原理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測試中採用小步距對兩個低輻射源同步檢測。這種方法是相對較新的方法,精度較高,但測試費用昂貴,測試時間長(每人10—20分鍾),只能供高級實驗室使用,無法在實驗外進行。
4.近紅外線測量法 NIR (Near Infrared Interactance) 是一種利用近紅外線對人體不同組織穿透反射程度不同的原理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測試多採用測量人體肱二頭肌做為主要測試部位,將測試數據代入含有身高、體重、體形、活動量水平的方程就可計算出受試者體內脂肪含量的百分比。這一方法已經較為普遍地在實驗室外得到應用,原因是此法所需儀器便宜,測度步驟簡單。但由於每次探頭對身體組織的壓迫力不同,對同一受試者所測量出的數據往往也不一樣,因此這種方法的測試精度較差。
5.核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是一種基於X光,利用人體組織細胞在磁場作用下被「激發」程度不同這一特性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一次測量大約需要30分鍾,測量設備昂貴,雖然測試精度高,此法只適合在高級實驗室使用。
6.瘦體導電測量法 Total Body Electrical Conctivity (TOBEC) 是一種基於人體(非脂肪)瘦體是良好電流導體的原理來測定身體瘦體重的方法。盡管此法精度較高,測試時間只需10秒,但由於測試儀器昂貴,應用范圍限於高級實驗室。
7. 計算機控制〔X線〕斷層掃描術 Computed Tomography CT中的X射線管產生的一束環繞人體的x射線被探頭所接受產生身體斷面信息,計算機運用復雜的演算法構建出人體內的組織影像。此法設備昂貴,人體又處於輻射中,因此此法只限於實驗室應用。
8.排空氣測量法 BOD POD (Air Displacement) 此法測量原理與水下稱重法類同,是一種利用人體排出空氣的體積來計算身體密度,進而計算出脂肪含量和比率的方法。在測試所需的20秒內,測試者坐在一個密封倉內,所排出空氣的體積由連於計算機的感測器測出。此法所需設備昂貴,不便於在實驗室外進行。
9.生物電阻測量法 BIA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是一種利用人體瘦組織是良導體而脂肪是絕緣體的特性,通過不同的電極向人體發放電流,進而測量人體電阻,在將測試結果代入含有身高、體重、性別、年齡的方程來計算人體脂肪含量和比率的方法。
⑤ 正常人的皮脂厚度是多少,如何測量
1、正常成人肩胛皮膚皺壁厚度的平均值為12.4mm,超過14mm就可診斷為肥胖。
厚度標准
我國主要引用日本厚生省國民營養調查資料對日本兒童和成人肥瘦程度的評定標准作為參考。我國男性成人的肱三頭肌皮膚皺壁厚度大於10.4mm,女性大於17.5mm屬於肥胖。正常腹部男性的皮膚皺壁厚度為5~15mm,大於15mm為肥胖,小於5mm為消瘦;正常成年女性的腹部皮膚皺壁厚度為12~20mm,大於20mm為肥胖,小於12mm為消瘦,尤其對40歲以上婦女測量此部位更有意義。
2、測量方法:
使用卡尺,當沒有卡尺時,可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膚皺壁,再用尺子測量皺壁上下緣的厚度。數據雖不精確,卻也可了解大概情況。測定皮下脂肪通常採用皮脂厚度計來測量,測定部位選擇:
上臂部,左上臂肩峰至橈骨頭連線之中點,即肱三頭肌肌腹部位;
背部,左肩胛角下方;
腹部,右腹部臍旁1厘米。
(5)測定皮下脂肪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皮下脂肪的作用
皮下脂肪主要的作用有絕熱和貯存。皮下脂肪是人體儲存『余糧』的主要場所。在冬眠的哺乳動物中,皮下脂肪幾乎提供過冬的全部能量;長途遷徙的鳥類也由皮下脂肪提供大部分能量供應。因為人類身體缺少毛發,所以脂肪的保暖作用對早期人類相當重要。有說法寒冷刺激脂肪組織的生成,在寒冷地區長期生活發展的人種皮下脂肪也更易堆積。
⑥ 脂肪怎麼檢測
測定身體內脂肪重量的方法很多,現在簡單地介紹幾種。
1、重水法 用重水法可以測出被測人全身的含水量。已知人體除脂肪部分(LBM)的含水率是72%,由全身的含水量和LBM的含水率就可以計算出被測人的除脂肪重量,進而求出身體內的脂肪重量。
2、放射性同位素40K法 人體除脂肪部分(LBM)中天然鉀(K)的含量是一定的。天然鉀(K)由穩定性同位素39K和41K及放射性同位素40K組成。天然鉀(K)中放射性同位素40K的百分含量也是一定的。一克天然鉀(K)中的放射性同位素40K每分鍾發生二十八次?-衰變。用全身記數器測定被測人體內每分鍾發生?-衰變時放出的?粒子數,就可以計算出被測人的除脂肪體重。然後,求出身體內的脂肪重量。
以上兩種方法測量身體的脂肪重量時,都需要相當復雜而精密的儀器。
3、水中測量法 水中測量是一種比較精確而又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使被測的人的身體浸在水中,測量身體在水中的浮力,然後,算出被測人的體積。假定人體脂肪的比重是0.9千克/立方分米。身體的除脂肪部分(LBA)的比重是1.095千克/立方分米,就可以算出身體內除脂肪部分的重量和脂肪的重量。
水中測量法的具體做法是:做一個具有管狀框架的椅子,將這樣的椅子掛在大稱的稱鉤上。被測者坐在椅子上,使管狀框架的椅子和被測人的身體全部浸在水中。人體內骨骼和肌肉的重量越大,被測人的身體就越往下沉,在水裡的體重越重。人體內的脂肪越多,越有向上浮的傾向,在水中的重量越輕。
4、測量皮膚褶厚度的方法 測量皮膚褶的厚度可以粗略地推算出身體脂肪的百分數。皮膚褶厚度可以反映皮下脂肪的含量,但不能反映隱藏在肌肉里的脂肪。這種方法比較簡單。
測量皮膚褶方法如下: 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膚,不要把肌肉包括在內。用測量儀器或卡尺(也可用普通尺子)測量雙折皮膚的厚度,以間接算出身體脂肪的百分數。
測量皮膚褶的部位在肩胛骨下角處、腹部、上臂外側三角肌等三個部位。肩胛骨下角處在背部左肩下和右肩下。測量腹部皮膚褶時,要提捏上腹左前方和右前方的皮膚褶。測量出這三個部位的皮膚褶厚度以後,參考身體脂肪百分數推算表,就可以推算出自己的身體脂肪百分數。
在正常情況下,身體脂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從20歲到60歲之間,每增長10歲,脂肪百分數增加百分之一。健康女子的身體脂肪率以22%為限,男子以15%為限,優秀運動員則更低呢。
⑦ 怎麼測試脂肪含量
一、AutoHydrolysis H6全自動水解脂肪測定儀適合於肉食、混合食品(比如烘焙食品、多食材混合食品)、奶粉、乳製品以魚類等既含有游離態脂肪同時結合態脂肪含量較高的物質中脂肪的測定(這些物質索氏抽提結果偏低或者不能檢測);液體樣品如乳製品飲料、植物蛋白飲料等中脂肪含量的測定;膠體樣品中脂肪含量的測定如果凍、雞蛋;以及難於烘乾、或者烘乾後變性的產品中脂肪的測定。比如雞蛋極其難於烘乾,溫度低烘不幹,溫度高了雞蛋中的物質就氧化變性了,魚肉也是如此。
二、
如何測我們的脂肪含量?
脂肪率是指身體成分中,脂肪組織所佔的比率。測量脂肪率比單純的只測量體重更能反映我們身體的脂肪水平(肥胖程度)。
脂肪率可以通過專門的健康秤或者其他方法測量。從目前的測量技術來看,主要是使用生物電阻法。其原理是肌肉內含有較多血液等水分,可以導電,而脂肪是不導電的。因此可以通過微小電流通過身體來計算電阻,並由此測量出脂肪率。
下面是幾個國際上使用的脂肪含量的測定:
1.水下稱重測量法
是一種利用測定人體的排水量、人體瘦體重的密度和脂肪組織的密度來計算出體內脂肪重量,進而計算出體內脂肪含量百分比的方法。這種方法誤差小、精度高,但是需要專門的測試空間和工具,且操作步驟較多,只適合試驗室測試,不適合大眾自我測試。水下稱重法的原理也十分簡單:人體脂肪的比重大約是0.8公斤/升,脂肪外其他組織的平均比重大約是1.0公斤/升。稱量人體在空氣中的重量、在水中吸飽氣時的重量、在水中盡力呼完氣後的重量就可以通過簡單的計算求出人體脂肪的總重量了。
2.皮脂鉗測量法
是一種利用測定人體多點皮下脂肪厚度來計算體內脂肪含量百分比的方法。這種方法與計算過程所使用的人體模型十分有關。由於這一方法操作簡便,對空間場所幾乎沒有要求,所以近幾十年很多國家曾普遍採用過。
3. 雙能 X 線吸收測量法
是一種利用身體不同組織(礦物質、瘦身體、脂肪)對x光吸收率不同的原理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測試中採用小步距對兩個低輻射源同步檢測。這種方法是相對較新的方法,精度較高,但測試費用昂貴,測試時間長(每人10—20分鍾),只能供高級實驗室使用,無法在實驗外進行。
4.近紅外線測量法
是一種利用近紅外線對人體不同組織穿透反射程度不同的原理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測試多採用測量人體肱二頭肌做為主要測試部位,將測試數據代入含有身高、體重、體形、活動量水平的方程就可計算出受試者體內脂肪含量的百分比。這一方法已經較為普遍地在實驗室外得到應用,原因是此法所需儀器便宜,測度步驟簡單。但由於每次探頭對身體組織的壓迫力不同,對同一受試者所測量出的數據往往也不一樣,因此這種方法的測試精度較差。
5.核磁共振成像
是一種基於X光,利用人體組織細胞在磁場作用下被「激發」程度不同這一特性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一次測量大約需要30分鍾,測量設備昂貴,雖然測試精度高,此法只適合在高級實驗室使用。
6.瘦體導電測量法
是一種基於人體(非脂肪)瘦體是良好電流導體的原理來測定身體瘦體重的方法。盡管此法精度較高,測試時間只需10秒,但由於測試儀器昂貴,應用范圍限於高級實驗室。
7. 計算機控制〔X線〕斷層掃描術
CT中的X射線管產生的一束環繞人體的x射線被探頭所接受產生身體斷面信息,計算機運用復雜的演算法構建出人體內的組織影像。此法設備昂貴,人體又處於輻射中,因此此法只限於實驗室應用。
8.排空氣測量法
此法測量原理與水下稱重法類同,是一種利用人體排出空氣的體積來計算身體密度,進而計算出脂肪含量和比率的方法。在測試所需的20秒內,測試者坐在一個密封倉內,所排出空氣的體積由連於計算機的感測器測出。此法所需設備昂貴,不便於在實驗室外進行。
9.生物電阻測量法
是一種利用人體瘦組織是良導體而脂肪是絕緣體的特性,通過不同的電極向人體發放電流,進而測量人體電阻,在將測試結果代入含有身高、體重、性別、年齡的方程來計算人體脂肪含量和比率的方法。
⑧ 體脂率有哪些測量方法哪種靠譜
一. 脂肪夾
在身體特定部位用手指揑起皮下脂肪,再用脂肪夾量度厚度,然後利用公式估算出體脂率。
優點:較准確、價錢低、度量結果穩定
缺點:需要有良好技巧才可准確量度,不適合過胖的人士,因皮下脂肪太厚,有機會降低准確度。
二. 生物電流阻力分析
即是俗稱的脂肪磅,透過身體不同成份如水、肌肉、脂肪的電阻,估計身體的脂肪量。較准確的脂肪磅如健身室的InBody會從手掌及腳掌釋放微電流流經全身,只靠腳掌的脂肪磅相對不太准確。
優點:容易操作、省時間、價錢相對較平
缺點:會受身體水份多少而影響測量結果,同一天早上和晚上的結果都可以有很大出入,測量結果只能作參考。
三. 圍度測量
透過量度身體不同部位的圓周,推算出身體脂肪比率。男士需要量度身高、頸圍及腰圍;女士則要量度身高、頸圍、腰圍及臀圍。有興趣試試的朋友可到這個網站計算結果。
優點:容易度量、價錢平、省時間
缺點:准確度成疑,因為非直接測量脂肪量,測量結果只能作參考。
四. 水底稱量法
在實驗室利用特製器材,以「阿基米德定理」先計算人體密度,然後再利用公式計算出脂肪比例。
優點:非常准確
缺點:價格高昂、不普及、花費時間及功序長。
五. 雙能量X射線吸收測量法(DEXA)
一種以增強式X光的方法測量肌肉及脂肪量。
優點:非常准確
缺點:價格高昂、不普及、花費時間及功序長
六. 目測
透過檢視自己體形,對照圖片去估計身體脂肪比率。
優點:容易度量、免費、省時間
缺點: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