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中醫治癲癇方法有哪些

中醫治癲癇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1-07 05:10:27

A. 癲癇病的中醫治療辦法有哪些

癲癇病患者要冷靜,不能因為癲癇病而亂了心神,癲癇病要做到的就是要先找到一個專業治療癲癇病的醫院,但是在選擇醫院的時候,癲癇病患者不能盲目的選擇,而是要先對於這些醫院的情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B. 癲癇病中醫治療方法都有哪些

你好,癲癇病中醫治療方法。中醫的辯證論治與西醫的定位定性相結合對怎樣治療癲癇病是很關鍵的。我們認為中醫的精髓就是辯證,抓住辯證就是找准了中醫治病的根本,用望、聞、問、切的方法,把病症分為寒證、熱證、虛證、實證、表證、里證等,而定位定性則是現代神經病學和解剖學的精華,運用在治療癲癇病方面,就是通過腦電圖、腦電地形圖、影像學檢查結合臨床症狀,搞清癲癇病灶的准確位置和性質。中醫的整體治療與西醫的局部治療相結合。整體治療是中醫治病的基本方法之一,主張把機體看成是一有機整體對怎樣治療羊癲瘋病也是不同的,通用協調各臟器的功能,從而達到祛病去邪的目擊的。但見效慢,個別病人不易奏效。而局部治療正好彌補之不足,它通過定位定性,確定其病灶的准確位置,使葯物和葯力直接抵達病灶,達到直中病機效果,見效快。這正是定位定性的巨大優越性,手術對怎樣治療羊癲瘋病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手術的目的有兩個方面,一個就是完全控制,通過引起癲癇的病灶去除,同時把放電阻斷。第二類我們也能夠預測到,有些病人可以手術,但是手術療效可能不能達到完全的控制,重要的功能區,像語言聽覺、視覺,這種只能把間歇性放電採取阻斷的方法,但是病人達不到完全治療的效果,但是這樣能夠讓他減少一些。癲癇病中醫治療方法是什麼,癲癇病是對患者的影響很大的,只有盡早的認識癲癇病的治療方法,那麼癲癇病的徹底治癒,這才是最重要的,癲癇病的徹底康復並不困難的,患者應該盡早的了解。

C. 中醫治療癲癇方法有哪些

中醫治癲癇的幾種方法:
(1)針灸
①體針
取穴:主穴:背三針、鳩尾、筋縮、腰奇、間使、額三針、豐隆。配穴:中脈、照海、神門、關元、三陰交、足三里、太淵、三沖、膻中、血海。
治法:以主穴為主,每次酌情選用4~6穴。背上針取0.6~1.5寸芒針循督脈透刺,如神道透陽關,神道透大椎,腰奇透陰關。進針後中等頻率(120次/分)捻轉1分鍾。額三針為雙側眉沖穴沿膀胱經透刺二針,取此連線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另一頂點沿督脈透針。余穴邪實用瀉法,體虛用補法,留針15分鍾,每日1次或隔日1次。
療效:經上方治療124例,配合三元辨證療法,顯效85例,有效28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91.06%。
②頭針
取穴:癲癇穴,頂中線,額中線,頂旁線,枕上正中線,顳後斜線。 癲癇穴位置:風池內1寸上1寸,斜方肌盡頭處。
治法:進針後用G-6805治療儀通低頻脈沖電30分鍾,發作嚴重者可適當延長通電時間。通電以麻感達到前額為好,亦可在腦電圖病灶部位進行針刺通電。隔日1次。
③穴住埋線
取穴:主穴:脊中、筋縮。配穴:大椎、長強、膻中、中脘、氣海、內關。
治法:每次選1個主穴,辨證選用1~2個配穴。主穴常規消毒後,切開皮膚,用3號羊腸線3厘米埋人,不縫合。配穴用18號穿刺針埋線。每次埋線為一療程,每療程3個月。 療效:用此法治療816例,顯效678例,有效138例,總有效率為10O%。大多數患者埋線1~4次。
(二)口服中葯
口服中葯較多,效果也不盡相同。中葯講究「對症施治」,同一種葯不可能適合所有的癲癇病患者,長期的臨床實踐證明。
(三)常用中葯 石菖蒲:
辛、苦,溫。歸心、胃經。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於脘痞不飢,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是最常用的抗癲中葯。
馬蹄香:
味微辛、苦、甘、淡,氣香,性平,無毒。入肝、腎、小腸、膀胱經。內服利尿通淋、清熱鎮驚、解暑、消風散氣、去積、活血。
鉤藤:
味甘、微苦,微寒,歸肝、心包經。功效平肝熄風、清熱鎮驚,適用於肝陽上亢、熱盛風動所致的抽搐。鉤藤主要成分為鉤藤鹼和異鉤藤鹼,此葯有明顯鎮驚作用,可以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有預防和控制癲癇發作的作用。 牽牛子:
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 纈草:
味辛微甘,性溫,入心、肝二經,安神鎮靜,驅風解痙,生肌止血,止痛,治癔病

D. 誰知道治療癲癇病中醫有哪些方法

(1)活血化閼法
此法對於顱腦外傷,或小兒難產、顱內出血所造成的癲癇更為適宜。癲癇發作時,人體臟腑氣血失去了平衡而發生紊亂。氣機紊亂必然導致血流不暢,這是因為氣和血有密切的聯系。氣滯以後血流瘀阻,血瘀以後氣機更加不利。所以在治療癲癇時,尤其是治療外傷性癲癇時,運用活血化瘀的葯物可以提高療效。常用活血葯時要注意,婦女月經過多或妊娠期間禁用。
中醫學有"久病多瘀"之說,對於癲癇,有瘀血症狀者,應用活血化瘀法當屬無疑。但對於部分癇證,有時瘀阻之象不明顯,但病久難愈,用其他治法效不顯著時,也可配合使用活血通絡治療,往往可收到好療效。
(2)醒神開竅定癇法
癲癇神昏竅閉當以開竅法救急,這是共識,但如何開竅,認識並不統一。有人主張芳香開竅,有人主張豁痰開竅,有人則認為勿需單用開竅葯,而應以活血化痰通絡為主。我的經驗是遇癇發急症,要針葯並用,中西醫並舉,迅速止癇,以保護腦髓神機免遭持續損害為目的。安宮牛黃丸、蘇合香丸、至寶丹皆是常用之品。現在臨床腦病科常用的中葯如醒腦靜、清開靈注射液,皆可辯證應用於癲癇的臨床治療,特別是發作期的急救。
(3)化滯通腑,清熱止癇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中醫所說的"食癇"、"熱癇",食癇即由於飲食失節而誘發的癲癇病,小兒癇病用此法者較多。癲癇發作時多數伴有胃腸道的症狀,如打嗝,脘腹脹滿,納呆厭食,或反復嘔吐,或陣發性劇烈腹部疼痛。常用的消食化滯葯物有山楂、檳榔、麥芽、雞內金、神曲、萊菔子等。這些葯物必須同祛風、化痰、鎮驚、清熱等方法同時應用才能取效。
關於通腑法的作用范圍,不論是發作期或休止期都可用通下法。且下之宜早不宜遲。若有腹脹、便秘、舌紅、苔黃、脈實則更是必用之證。臨床上通腑至大便瀉,腑氣通為度,不宜過量,同時還需根據正氣盛衰,病機之兼夾,靈活配伍用化痰、平肝、活血、補益等。
(4)祛風解毒止癇法
本法適用於因風邪而引起的癲癇。風邪有外風和內風的區別。外風多是指風寒或風濕之邪,從口鼻或皮毛而入,風邪阻於經絡可以見到劇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內風則是由於肝陽上亢或陰虛內動、風挾痰濁瘀血上擾神明而引起癲癇抽搐。臨床上發病迅猛,變化迅速,臨床表現復雜多樣,或出現全身強直抽搐,搖頭動肩,口眼震顫,肢體肌肉抖動,或兩眼上視或斜視,頭暈目眩、脈弦勁有力。
(5)祛痰止癇法
中醫認為"無痰不作癇",也就是說痰是致癇之源,故逐痰、豁痰是治療癲癇很重要的方法。癲癇病人或是由於形之痰閉阻肺絡,出現喉間痰聲漉漉、口吐痰涎,或者由於無形之痰蒙蔽狀。這些痰證有的是由於脾虛運化失職,水濕所化的痰,開成熱痰、燥痰所致。驗之臨床,當根據患者痰邪性質不同,分別選用清熱化痰、燥濕化痰、理氣化痰、搜風化痰等法。
參考資料:
www.sy93303.com

E. 中醫都有哪些葯方可以治癲癇

(一)口服中葯 中葯葯方較多。其中以礞石滾痰散最為有名,效果較佳。 配伍:青礞石、海浮石、沉香、人參等 服用方法:口服。 療效:適合治療外傷、腦傷、腦膜炎及兒童癲癇,局限性為對開顱手術引發的癲癇效果不佳。 評價:治療176例各類癲癇,其中康復151例,康復標准為停葯後3年未發作。 (二)體針 ①取穴 主穴:大椎、腰奇、水溝、後溪。 配穴:百會、陶道、鳩尾、內關、神門、豐隆、筋縮、太沖。 ②治法 以主穴為主,據症情酌取配穴2~3穴,大椎穴以26號針,上斜30度角進針1.5寸左右,當病人有觸電感,即退出幾分留針。腰奇亦須深刺、重刺(針深1.0~1.2寸)。主穴留針15分鍾,配穴一般不留針。大椎、腰奇去針後可加拔火罐。每日1次或隔日1次。 ③療效評價 療效標准:1、顯效:針刺後半年以上未發作或發作明顯減少(減少75%以上),發作持續時間明顯縮短;2、有效:針刺後發作減少(減少25%以上),發作持續時間縮短;3、無效:治療前後變化不大,或一度好轉,後又恢復至治療前狀態。 以上法治療149例。總有效率65%~88.9%[6,7]。 (三)穴位注射 ①取穴 主穴:分2組。1、間使、外關;2、神門、後溪。 配穴:分2組,與上對應。1、鳩尾、百會、章門、本神、大陵;2、魚際、陽溪、三陰交、足三里、豐隆。 ②治法 葯液:05%普魯卡因生理鹽水溶液、維生素B1注射液(含量100毫克/2毫升),任取一種。 每次選一組穴(主穴均取,配穴取1~2穴)。以5號齒科針頭深刺得氣或出現感傳後,推入葯液。普魯卡因每穴注入5毫升(間使、足三里須10毫升),維生素B1每穴0.3~0.5毫升。每日一組,交替輪用,10次1療程。 ③療效評價 治療145例,有效率為82.1%[8]。 (四)頭針 ①取穴 主穴:額中線、頂中線、頂旁1線、病灶相應區、癲癇區。 配穴:情感區、感覺區、胸腔區、枕上正中線。 病灶相應區位置:須依照腦電圖表現,確定其病灶部位,在相應的頭皮區域取穴,主額、頂、枕、顳等區。 情感區位置:在運動區前,距該區4.5厘米的平行線上。 癲癇區位置:風池向內1寸再向上1寸,在斜方肌盡頭處。 ②治法 主穴每次只取一區,根據症狀(如精神運動性癲癇加情感區,肢體感覺異常加感覺區等)或療效情況酌配配穴1~2穴。以26號或28號毫針,進針達到所需深度(長度),快速大幅度捻轉1分鍾,頻率200次/分鍾以上,留針30分鍾,每隔10分鍾以同法運針1次。亦可接通G6805電針儀,密波脈沖頻率50~240次/分鍾,輸出量以患者能耐受的強度為宜,時間15~120分鍾。 ③療效評價 共觀察228例,有效率在67.71~100%之間。其中98例曾作1~6年隨訪,結果顯效65例(66.3%),有效23例(23.5%),總有效率89.8%[9~12,16]。 (五)拔罐 ①取穴 主穴:會陽、長強。 ②治法 先將被褥分層疊成斜梯形,囑患者伏卧其上,頭胸部降低,臀部墊高,並使兩股略分開,暴露 會陽及長強。先在該穴區進行嚴密消毒。術者一手之中指置患者督脈上,食指與無名指置於兩側之膀胱經,自大椎與大杼穴至長強與白環俞穴處,從上而下推按三遍。然後取三棱針對准會陽(雙側)、長強,迅速點刺,深約0.3厘米。立即用抽氣罐吸拔。留罐3分鍾後起罐。接著再重復上法推按、拔罐。如此反覆進行3~5遍。吸拔物為血液和淡黃色粘液,一般開始時其量較多,拔2~3次後逐漸減少,以粘液出盡為止。每周治療二次,癲癇發作頻繁者,可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間隔5天,再行第二療程。若作鞏固治療,可每周一次,不計療程。治療前長期服用抗癲癇葯者,可囑其逐漸減量。 (六)芒針 ①取穴 主穴:神道透腰陽關、神道透大椎、腰奇透腰陽關。 配穴:額三針、晝發加申脈,夜發加照海,體虛加是三里,關元,失眠加神門、三陽交;痰多加豐隆、膻中。 ②治法 主穴及配穴之額三針一般均選,余穴據症而加。背穴用0.6~1.5尺芒針進行透刺。額三針取雙側眉沖沿膀胱經透刺2針,以此連線的等邊三角形另一頂點處沿督脈經透刺,余穴按常規刺法。針刺得氣後,背部穴位以中等頻率捻轉1分鍾,平補平瀉法。其餘穴位按證候用補法或瀉法,留針30分鍾。每日1次(如每周發作>3次者,每日2次),15天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③療效評價 共治70例,結果治癒19例,顯效22例,有效2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2.9%[17]。 (七)穴位敷貼 ①取穴 主穴:大椎、腰俞。 ②治法 敷葯制備:活斑蝥搗碎備用,白礬和麝香另研備用。 先在選好穴位消毒後,用消毒瓷片劃破所選穴位皮膚,輕微出血,在出血處拔火罐,約1~2個小時。取下火罐,將斑蝥、白礬和麝香自下而上依次敷於出血處,最後用風濕膏固定,保留3天,每周貼葯1次,每4次為一療程。

F. 中醫治療癲癇方法有哪些

(一)定癇熄風、豁痰開竅法 此法針對本病發病的緣由主要是「風」、「痰」為患,風主動搖故抽搐,痰蒙清竅而神昏,故本法乃治療癇證之常法。 (二)瀉火通實法 癲癇屬神志疾患,火熱熾盛常是其主要誘發因素。火邪一方面煉熬津液,釀成痰熱;另二方面觸動內伏痰濁,使痰隨火升,擾亂神明,造成本病發作。臨床表現除癇症外,常見性急易怒,躁擾不寧,面紅目赤,口渴便秘,舌紅,脈弦緊等症,亟宜瀉火通實,使腑通火平,志定神寧,發作得以控制。 (三)活血化瘀法 由於癲癇的病因有一部分是由於腦外傷造成,或腦部因炎症的粘連,大腦皮層運動區產生刺激性病灶,也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腦缺血缺氧,而致發本病。現代醫學研究已知活血化瘀中制劑具有改善全身微循環、使腦局部供血得到改善、並可改變血液流變性質、減輕粘連、使皮層運動區凝滯性病理性興奮灶逐漸消除等作用,因而有利於癲癇的控制。 (四)育陰潛陽法 癲癇為肝所致,肝為剛臟,最忌剛制劑,主張「因勢利導,以柔制剛」,尤其對頑固性癲癇,宜以育陰潛陽法治療,使窒滯之機得暢,橫恣之勢得柔,以取定癲平癇之功。 (五)扶正祛邪法 本法亦無非從健脾、養心、滋肝、益腎、補氣血等方法著手,補氣健脾,則杜絕生痰之源,補益肝腎,滋水則所以涵木,以防肝氣橫逆,歷代醫家一般主張發作期著重治標為先,間隙期以治本為主,重在扶正。 沈陽93303部隊醫院
希望採納

G. 癲癇病的中醫治療方法

癲癇病的中葯治療方法的有哪些
1、脾虛痰阻型癇證久發,神疲乏力,面色無華,眩暈時作,食慾不振,惡心嘔吐,大便溏泄,舌質淡,脈濡細。治宜健脾益氣,化痰降逆。方用六君子湯加味:茯苓、龍骨、牡蠣、鉤藤各30克,黨參、僵蠶各15克,白術、石菖蒲、膽星各12克,法夏、陳皮、遠志、竹茹各10克,甘草6克。
2、肝風挾痰型
發作前頭昏、胸悶、乏力、情緒不穩,繼而突然昏倒、口吐白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意識恢復後雙眼發呆,持物落地,舌淡苔膩,脈弦滑。治宜熄風化痰,開竅定驚。方用定癇丸加減:生石決明、紫石英、茯神各30克,丹參、全瓜蔞各15克,法夏、僵蠶、麥冬、遠志、石菖蒲各12克,陳皮、川貝、天麻各10克,全蠍6克,硃砂1克,竹瀝10毫升(沖兌),琥珀粉2克(吞)。
3、肝火挾痰型
平日情緒急躁,心煩失眠,口苦咽干,大便秘結,發作時同上,舌紅苔黃,脈弦數。治以清肝瀉火,化痰開竅。方用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加減:生石決明、鉤藤、茯苓各30克,生地15克,黃芩、梔子、法夏、膽星、枳實、澤瀉、石菖蒲各12克,柴胡、車前子、陳皮、竹茹各1O克,生大黃5克。

H. 中醫治療癲癇,有什麼方法

患有癲癇的患者發作的時候會非常的危險,所以家屬一定要照顧好患者,以防對他們的生命造成威脅。中醫在治療癲癇的時候會採用葯物治療,在中醫上一般引起癲癇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氣血虧空導致的,所以在治療上主要以補血化痰的葯物來治療病人。

採用針灸的方法進行治療,能夠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

除此之外,中醫也會採用針灸療法進行內病外治,針灸能夠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在疏通經絡的時候,能夠達到治療癲癇的作用,防止癲癇再次發作。除此之外,還有多種療法,這些中醫療法都能夠對癲癇的情況進行治療,患者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的選擇治療方式,才會對自己的病情恢復有很多的幫助。

I. 癲癇病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

問題分析:癲癇危害之一:生命危險。主要有癲癇持續狀態、意外事故、自殺、不能解釋的突然死亡。全身性發作的癲癇持續狀態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運動功能障礙,嚴重者更有腦水腫和顱壓增高表現。即使積極搶救,病死率仍達3。6%。
同時,智力低下、癱瘓和更嚴重癲癇發作等神經後遺症發生率高達9%~20%。因為癲癇的發作特點,即反復性和發作性,造成患者的隨時病發,也可能會使患者置於危險狀態。而也有患者忍受不了病痛折磨或者各種壓力而選擇了自殺這條不歸路。癲癇危害之二:外傷。患者在發作時可能會因為意識突然喪失而跌傷,觸及周圍硬物、銳器而對身體產生各種傷害。難治性癲癇發作的患者,發作時更易情緒激動,可能發生自傷、傷人、毀物等過激行為。癲癇危害之三:癲癇性精神障礙。癲癇患者一旦被確診,必定會給他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很多人或多或少會存在心理問題,常會有絕望心理。而頑固性癲癇的用葯期往往很長,部分患者可能要終生用葯,加之日常生活難免會發生各種各樣不順心的事情,特別是與疾病相關的事情,往往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最終導致癲癇性精神障礙。
指導意見:神經組織修復療法是治療癲癇病第一療法,神經組織修復療法治療癲癇病通過神經元因子介入新技術直接將神經元因子通過頸動脈介入、鞘內介入或靜脈回輸,靶向定位輸送到患兒體內,利用大量神經營養因子、神經生長因子、神經調節免疫因子及神經修復因子,能快速修復損傷神經元、填充缺失的神經組織,並激活自身神經細胞實現自身細胞分化、自我更新作用,促進神經細胞的新陳代謝,激活自身產生新神經細胞,實現持續分化出新的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及少突膠質細胞,實現自我更新,修復並代替大量損傷的神經細胞,起到長期穩定的治療效果。

閱讀全文

與中醫治癲癇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痕祛斑的最佳方法 瀏覽:189
安裝天然氣表的正確方法 瀏覽:304
圖層蒙版使用方法 瀏覽:178
冬蟲夏草的使用方法 瀏覽:750
魚秋串食用方法 瀏覽:198
如何用多種說明方法描寫雪 瀏覽:232
99乘以16用簡便方法 瀏覽:604
山楂研究方法 瀏覽:362
萬用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瀏覽:746
桂花栽培種植方法 瀏覽:279
多變數分析方法與應用 瀏覽:652
電腦電源雜訊測量方法 瀏覽:630
汽車座椅清洗方法有哪些 瀏覽:779
如何用線圈纏繞方法確定電流 瀏覽:421
電腦筆記本惡搞方法 瀏覽:654
如何長高方法12歲 瀏覽:400
真皮皮帶質量好不好的鑒別方法 瀏覽:916
脊柱炎物理治療方法 瀏覽:573
直接開平方法20道例題帶答案簡單 瀏覽:165
手動試壓泵安裝方法 瀏覽: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