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記敘文作文寫作技巧
記敘文作文寫作技巧有哪些呢?
記敘文寫作技巧並不復雜,只要掌握了相當的方法,再通過一定的訓練你就能寫出精彩的文章來。
1、順序。寫記敘文一定有一定的規則,一個自然的時間順序,或者事情發生的順序會讓人們看你的文章的時候很容易理解,從而可以更好的閱讀,對於文章更感興趣。當然,有時文章也可以用倒記敘的形式展開,但在主體上仍然是非常講究順序的。
2、線索。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會有某種的線索,這是吸引讀者不斷的閱讀下去的關鍵,好的線索會吸引人們不斷的去閱讀,從而可以最終知道一個結果。線索可以是明的,也可以是暗的,甚至多個線索也是可能的。
3、人與事的表達。文中出現的人物一定要非常的形象,讓人感覺非常的真實,對於事物的描寫也要注意細節,這讓人的感覺更加的深刻,更加的真實與吸引人。
4、內容詳實。在內容方面一定要飽滿的,具體的事情一定要講清楚,不能太水,都是一些空洞的感想的文章是沒有人願意閱讀的。
5、情的因素。如果在寫事情的時候把這個感情的因素放進去,這個文章一定會更加的吸引人,有了感情的因素會讓你的文章充滿了動感,從而可以絲絲入扣,讓人看到心裏面去。
6、吸引力。記敘文寫作技巧還體現在吸引力上面,你用的語言,你的情節這些都可以吸引到讀者,更會激發起他們的共鳴。
擴展內容:
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形式。
五種表達:
敘述:是表述時間過程的藝術。
描寫:是展示空間狀貌的藝術。
議論:是談看法的說理藝術。
抒情:是抒發·傾吐的流露宣洩藝術。
說明:是科學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告知藝術。
五種表達需要背誦,是寫好作文的基本功。
Ⅱ 如何寫好記敘文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步:勤收集並積累精彩美妙的字、詞、句和篇章,充實 自己的寫作倉庫。
•第二步:加強練筆。練筆,往往是從寫日記開始。把個人的 喜怒哀樂淋漓盡致地輕訴於日記本中...
•第三步:不斷醞釀——構思,尋找突破口——靈感,然後下 筆成文。
•第四步:虛心求教,不斷修改。「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寫 好作文後,自己不滿意...
•第五步:滿懷信心地寫作文。
Ⅲ 求寫敘事作文的技巧
寫好敘事寫人的文章。事和人在文中是很難分離的,因為事是由人來做的,表現人離不開具體的事,所以說,任何敘事寫人的文章都是為了寫人,以敘事為主的文章要表現事件的思想意義,歸結看還是寫社會風貌,是在寫人。是有道理的。
[解題過程]
一. 把握情境,真實地敘事
寫什麼?敘事指敘述各類事件,是記敘文寫作的基本表達內容。事,必須有具體的情節,情節是指事件的變化和發展經過,是構成記敘文的基本內容。一個完整的情節就應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當然,這六個要素在每一篇文章中不一定都要具備,而且表現形式也可以靈活多變。
敘事要真實地反映生活現實,重要的是「把握情節」,因為廣闊的社會生活是靠情節來表現的,情節在文章中又表現為各種各樣的生活事件。這些生活事件是從大量的日常生活中提煉出來,情節是表現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求具體、連貫,突出思想意義。
怎樣把握情節呢?
(一)選擇和提煉情節是重要的一步
選擇、提煉有代表性情節,就是抓住生動、新穎、能揭示生活深刻意義的人和事。
我們講過生活中的素材是題材的基礎,但題材(情節)不是素材的簡單堆積,而是對素材進行加工提煉的結果。情節的真實性、豐富性、典型性,都要求我們從生活實際出發,以生活素材為依據,從中選擇、提煉出富有思想意義的情節來。這個選擇提煉的過程也是你對生活深入思考、加深認識的過程。
(二)其中「抓住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情境,就是情景、境地。抓住情境,就是在文章中著重渲染具體的、生動的情景、狀況,如人物遇到了怎樣緊急的境況,怎樣危難的處境,怎樣一種復雜、矛盾的局面,怎樣一種特殊的困難,怎樣激動人心的時刻等,抓住「情境」進行具體的渲染、描述。這樣寫一方面可以使人物的性格、品質、感情等在特殊的困難或考驗面前表現得更鮮明,更可信;另一方面可以抓住讀者,讀時對文中的人物關注,產生閱讀興趣。一個「情境」描述、渲染是為了突出表現人物的活動的背景,在此後,再來通過刻劃人物就更具有典型性。如《七根火柴》中對草地氣候變化的情境描寫,《小桔燈》中對小姑娘家境的描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對三味書屋生活的描寫,美女蛇故事中的描寫。
二. 「以小見大」,挖掘深遠
取材雖然是身邊的一些小事,但生發出的意義應是深遠的,這就是「以小見大」。
「以小見大」題材小,不要就事論事,而要把這件事所反映的普遍意義寫出來,也就是從局部反映整體。古人說「管中窺豹,時見一斑」,通過一個竹管,去看豹子,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個花斑,卻能想像出整隻豹子。「嘗一脬(pāo)肉,而知一鑊(huò)之味,一鼎之調。」從鍋里舀取一塊肉嘗一嘗,可以知道一鍋肉的味道,這一鍋肉烹調的好壞。這就是「以小見大」的道理。我們同學們經歷的多是小事,我們的認識也有一定的局限,只有抓住有代表性的小事,具體寫,才容易寫好。「以小見大」的寫法,還便於細節描寫,寫得深入,寫得生動,表現出深刻認識。
如《藤野先生》選材小,寫藤野先生批改作業、修改插圖,詢問中國女人裹腳的事等,這些小事卻能看出藤野先生毫無民族偏見,對中國留學生的誠懇,治學嚴謹、認真的態度。
《菜園小記》選取的是在延安種菜的一些小事,而且又都是許多片斷,可是「小」中見大,把延安大生產運動和軍民與困難作斗爭的光榮傳統表現出來,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強烈的現實意義。
《一件珍貴的襯衫》從一件襯衫的小事,我們看出周總理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偉大人格。
生活中的小事是我們經常見到的,重要的是要留心,善於發現,注意搜集,積累。羅丹說:「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發現出美來。」羅丹說的這種對「美」的發現,正是從生活認識中得來的,是挖掘出來的。沒有收集到豐富的材料,怎麼能有「精」,有「深」。
三. 選取若乾材料,行文注意結構安排
1. 以時間為序
事件在一定的時段中發生、發展、變化,以時間為序,組織材料。如童年、少年、青年三個生命時段發生的事;早晨、上午、下午一天的時間段;上課前、上課、下課後;一節課的時段等。按照時序安排材料,發生在不同時段的事件(或片斷),要標明時間的變換,給讀者鮮明的時間印象和事物發展的狀況。
2. 以空間轉換為序
空間(或者說地點、環境)是事物發生、發展的條件,也就是說事物總是存在在一定的空間中,在空間中發展、變化的,因此,敘事離不開空間這個條件。
空間有比較大的地域,如洲際,有比較小的某個具體的城市、鄉村、街道、學校、操場等,用不同場所、不同景觀的轉換等來安排結構,需要在文中標明空間的轉換,給讀者空間變動和空間印象,能幫助讀者把握不同空間的不同風貌的變化。如《多收了三五斗》,從河埠頭的萬盛米行糶米到街上購物,不同的處所,不同的場景,有空間轉換的交待「街道上見得熱鬧起來了」。不同的場景中,敘述的對象、內容也有所不同。
3. 場面分段標題式
場面是由人物在一定的場合相互發生關系而構成的生活情景。也就是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生活畫面,它由人、事、景三個因素構成,在文中選取了若干個場面,那就要將這幾個場面有機地組合起來,可以用分段加標題的形式,也可以用過渡、銜接的段落或句子。分段加標題的形式比較鮮明,也省略了設計過渡的問題。
4. 線索貫穿
文章選取若幹事件或片斷,就需要用一條線索來貫穿,把大大小小的事件或片斷有機地串連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
有的文章以物為線索,主要是在事物上寄託了作者的情感,用某物把生活片斷有機地聯起來,如《記一輛紡車》、《七根火柴》等。有的文章以「意」為線索,也就是以中心思想或作者的認識為線索,串連各個片斷。如《春》抒發「我」對春天的熱愛和追求,選擇了盼春、繪春、頌春等一系列片斷,寄託了作者的感情,用作者對春天的感情貫穿全文。有的文章以人物為線索,如《孔乙己》中的小伙計,以他的所見、所聞、所想為線索,把文章若乾片斷、情節貫穿起來。
還可以按作者(或「我」)的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為序,將前後的事件或片斷聯接起來。如《荔枝蜜》
四. 點面結合
點,是指事物局部,重點;面,是指事物的全局和整體狀況。敘事寫人既有對事或人的全貌和整體情況的概括介紹或一般描述,又有對人或事物某個部分、某個方面,特別是重點情況的詳細敘述和描寫,並且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就是點面結合,敘事寫人既有全貌又有重點,就能給人既全面又具體,既完整又形象的感覺。
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百草園的部分,既有全貌又有局部。《一面》中寫魯迅的肖像就是對「點」的描寫,又有「面」的概括,就是魯迅的偉大精神。《藤野先生》中寫藤野先生與魯迅相識、相處、告別的若幹事件、片斷,是「點」,概括魯迅對藤野先生的評價「大而言之」,「小而言之」,是「面」。
五. 開頭引入、渲染、鋪墊,結尾引出、照應、升華
古人說:「鳳頭,豬肚,豹尾。」(元朝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中引喬夢符的話)意思是要重視文章的開頭,設計一個好的開頭會使文章增加色彩,「鳳頭」的意思是「美」。要美,不能單純認為就是詞藻美,語句美,而是能抓住讀者,引人入勝,這也是美。
開頭引入的要求是切題,「美」,吸引讀者。渲染就是能用簡要的語句將其意突出,抓住讀者,正如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當然這是寫詩的要求,寫文也如此,不是「奇」而是真,「逼真」,如同在眼前。鋪墊就是做些必要的鋪陳和墊襯。
引入、渲染、鋪墊的方式很多,如:
交待環境,引入人物、事件。如《孔乙己》
點出所寫的對象、人、事。如《我的老師》
開門見山,點明題旨,交待寫作動機。如《背影》《一件珍貴的襯衫》
解題,為全文奠定感情基調。如《白楊禮贊》
緊扣敘事,直抒胸臆。如《誰是最可愛的人》
描寫環境,渲染氣氛,為情節發展作鋪墊,如《多收了三五斗》、《故鄉》
設置疑團,製造懸念,引人入勝。
結尾要引出、照應、升華,就是把讀者從具體的事件、人物中引出,使記敘完整,並把讀者引回更為廣闊的社會現實中,引向更為深遠的境界。古人說「豹尾」,就是結尾要有力,且「畫龍點睛」,有精神,有神采,就是餘味無窮,發人深思,給讀者以精神境界或思想認識上的飛躍提高。這就是升華。
結尾引出、照應、升華的方式很多,如:自然收束,回味無窮。如《小桔燈》、《背影》
富有感染力的抒情。如《誰是最可愛的人》
含蓄深刻帶有啟發式,發人深思。如《荔枝蜜》、《故鄉》、《多收了三五斗》
呼應開頭,點明主題。如《一件小事》、《一件珍貴的襯衫》
古人講究「首尾圓合」,「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白居易《新樂府序》「標其目」就是揭示文章的題旨。「卒章」就是文章結尾。「志」就是主旨。強調開頭奪目,結束升華。清朝李漁《閑情偶寄》中「務使開門見山,不當借帽覆頂」,形象地說明開頭不應該把「山」,題旨遮擋住。宋朝沈義父《樂府指迷》中強調「結句須要放開,含有餘不盡之意。」「須要」必須要放開,結尾要「長留餘味」,要響亮,像唐朝白樂天《金針詩格》中說「落句欲似高山放石,一去不回。」
我們寫文章也應注意用「回顧之筆,兜裹全篇」,首尾一體。
Ⅳ 記敘文的描寫方法有哪些
1、肖像描寫:肖像描寫即描繪人物的面貌特徵,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
飾、打扮以及表情、儀態、風度、習慣性特點等。肖像描寫的目的是以「形」傳「神」,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 描是描繪,寫是摹寫。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 態 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法。
描寫技巧
(1)仔細觀察,抓與眾不同的方面,突出特點。 (2)抓住「五官」特點,寫出人物面部特徵。 (3)注意身材體型、服飾打扮,體現人物個性。 (4)區分性別和年齡差異,用詞准確。 (5)注意生活經歷,符合人物身份。 (6)注意經常習慣的動作神態。 (7)表現喜怒哀樂,和神情變化。 (8)抓重點,不可蜻蜓點水,面面俱到。
(9)可以用比喻、誇張,聯想等修辭手法。 (10)要有順序。 (11)要真實。
2、外貌描寫:(又稱肖像描寫)
3、神態描寫:神態描寫專指臉部表情,描寫時要用表示表情、神態的詞語,例如:哭喪著臉,專注的神情等; 神態描寫——臉上的表情。
注意外貌描寫和神態描寫的區別:
外貌描寫是對人物的貌特(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體型、姿態)進行描寫,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例如:他,一個圓圓的臉上鑲嵌著兩只大又圓的眼睛,時而忽閃忽閃,流露出一股可愛的神態,一會眼珠左轉右轉,十分機靈的眨著眼,高翹的鼻子下一張靈巧的小嘴,別看它小,從早到晚就屬它最勤勞。最有特色的是他那蓬鬆的西瓜太郎的發型,走起路來忽上忽下,像個不知疲倦的精靈。
神態描寫專指對臉部表情的描寫刻畫,描寫時要用表示表情、神態的詞語,例如:哭喪著臉,專注的神情; 她的臉好象綻開的白蘭花,笑意寫在她的臉上,溢著滿足的愉悅; 她聽到這兒,噗哧一聲笑了,就像石子投進池水裡,臉上漾著歡樂的波紋; 他嚇得面色如土,舌頭僵住了,說不出話來。
4、動作描寫:刻畫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動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約的,因此,具體細致地描寫某一人物在某一情況下所作出的反應
──主要是動作反應,就勢必顯示出了這一人物的內心活動、處世態度、思想品質。成功的動作描寫,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進程,可以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有時候還能推動情節的發展。
5、語言描寫:語言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語言描寫總是鮮明地展
示人物的性格,生動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獲得深刻的印象。語言描寫包括人物的獨白和對話。獨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重要手段。對話可以是兩個人的對話,也可以是幾個人的相互交談。描寫人物的語言,不但要求作到個性化,而且還要體現出人物說話的藝術性。
6、心理描寫:心理描寫是指在文章中,對人物在一定的環境中的心理狀態、精神面貌和內心活動進行的描寫。是作文中表現人物性格品質的一種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寫人物的內心獨白,寫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讓人物一無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聲,說出他的歡樂和悲傷、矛盾和愁郁、憂慮和希望,使讀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內心世界。
7、景物描寫: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的風景、物體的描寫。景物描寫主要是為了顯示人物活動的環境,使讀者身臨其境。
望採納,謝謝!
Ⅳ 敘事作文方法技巧
記敘文寫作方法總例:
1.確定中心,寫出深意。我們要著於挖掘所寫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反復思考,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於從普通的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發生,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方面,即常說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這幾方面,才能使讀者對所敘述的事,有個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條理要清楚。根據所述時間選擇合理的順序來安排材料。一般敘事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
4.詳略得當,突出重點。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體現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這部分要詳寫,次要內容可略寫或不寫,主次分明,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5.要把事情寫具體。能不能把事情寫具體,那就看你是不是善於把事情一層層展開記敘,即把事情分為幾個階段,在這幾個階段中寫出事情的發展變化。這樣,文章的內容才會具體、生動。
6.渲染環境,生動感人。任何事情的發生、發展都離不開環境,抓住環境的特點來寫,會很好的渲染氣氛,表達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動感人。
Ⅵ 小學生寫記敘文的技巧和方法
1、要交代清楚事情發生的地點、時間;要把事情的經過、因果寫明白。一件事,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因此,只有把這些方面寫清楚了,才能使別人明白你寫了一件什麼事。
然而,交代這六個方面內容不應該呆板,要根據文章的需要靈活掌握。時間、地點也並不是非要直接點明不可的,有時候可以通過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徵及其變化,將它們間接表示出來。如「雞喔喔叫了起來」,就是指天將亮了;「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經過寫具體,並做到重點突出。在記敘文六個方面的內容中,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構成事情最主要的環節。為了把事情寫得清楚、明白,在記敘中一定要寫好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特別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給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記敘的條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發生、發展和結果的過程,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文章的條理就會清楚明白。
Ⅶ 記敘文寫作技巧
一、寫作類型
1、順敘法:時間依由先到後,空間由近及遠,邏輯依因果排列。
2、倒敘法:先敘述結果,再敘述理由或事件本身。而在敘述結果或理由或事件時,還需依時間的先後,空間的近遠排列。
3、側敘法:看重題意的某一點或某幾點來寫,其餘部份帶敘或不敘。
4、帶敘法:記敘一人或物時,附帶敘述另一人物。
5、歸類法:眾多的人或物,可歸類敘寫。例如寫「我們的學校」可分成校景、上課情形、學生的活動等類分別敘寫。
6、映襯法:對人物的褒貶,不做正面指出,而用反面的事物來襯托。
7、細敘法:在某些細微末節上詳加敘述。
二、開頭的寫法
1、精彩開頭法:由事件最精彩之處開始,回頭再敘述經過。此法最吸引人,但開頭易離題例:「賣報!賣報!」街角又傳來熟悉的聲音。「今天的消息非常好哇!一份八塊錢。」他今天叫聲似乎特別凄楚,我眼前那瘦小的身影在我腦中盤繞,久久不去。(第二段)每天早上我上學時常在街上遇到他……
2、觀感開頭法:由作者對整個事件的主觀意見開始,然後再記敘事件。此法在記敘的筆法中夾帶論說抒情,使富富變化,然開頭的觀感需精簡,否就文體就不統一了。例:在這錯綜復雜的社會上,有各種不同境遇的人:有的孩子生長在富裕的家庭里,每天揮霍無度,不知道奮勉向上;有的孩子雖然處在貧窮的環境中,卻能賺錢貼補家用,這種精神實在感人。每天早上我經常在街頭上遇到的那個報童,就是個堅強向上,孝心感人的孩子。
3、順序記敘法:從事件發生的第一步開始記敘,或事物的邏輯自然順序描寫。此法最容易但易流於呆板。例:每天早晨我去上學時,總會在街上遇到一個賣報的孩子。他穿著破舊的衣服,赤著腳,披著頭,一邊走,一邊叫,很可憐的樣子。本來我很少買報紙的,可是今天聽到那凄的聲音,實在可憐,就向他買了一份報,而且和他談了一陣子。
三、結尾的寫法
1、觀感結尾法:就最精彩的部份抒發自己主觀的感受、議論或抒情。
例:「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對於那個報童,我由同情變為無限的欽敬。他雖是一副弱小可憐的樣子,但在精神上卻是個擊不倒的巨人。我想他將來的成功是可以預期的。
2、含蓄結尾法:不明白表示自己的觀感,而含蓄的回味方式表出,最耐人尋味。
例:目送那報童瘦小的身影逐漸遠去,終於消失,我興起無限的感想,宛然覺得他的身影像參天的巨人,面對著他,我覺得藐小慚愧。
四、各類記敘文寫作重點
記敘文可分五種:寫人的、寫物的、寫景的、敘事的、游記的。
一、以人為主的寫作方法
1、背景、形態。這兩部份可依需要而順序對調。以映襯法寫其背景,如寫家人,就寫家境;如寫偉人,就寫時代;如寫學者,就寫當時學術思潮等。以細敘法寫其外在相貌
2、個性、情感、思想等。描寫人的情感,用其語言,不如用其行事來得深刻。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藉其父親在月台上困難地爬上爬下幫他買橘子,以描寫父愛。
3、記其特殊事件。如果是寫自己的親人或好朋友等,需記其與眾不同之處,或對自己有特殊意義之事。如果是記載偉人,需記載其大之事。如果是記載某一平凡人的特殊事件,則應特別重視該特殊事件的描寫,甚且可忽略其餘與該特殊事件無關的部份。
4、記敘多人,宜分主客。多用映襯法,注重修辭學。
二、以物為主的寫作方法
1、包括動物、植物及無生物等。要兼俱動態靜態的描寫。
2、要兼俱外在特徵及內在象徵。如駱駝的耐勞、蓮花的不染、窗的展望。並可討論其哲理,抒發其教訓。
3、多用修辭。
4、並記二物時,可記其相似點:先記甲物,次記乙物,最後並論。也可記二物相異處,結論可記其價值之取捨。(林鍾隆:作文講話)
三、以景為主的寫作方法
1、要掌握景物的重點,做深入的觀察和描述,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不可做空泛的描述。
2、要注意層次的變化,中心點的景物描繪最詳;離中心點稍遠,較無關者描繪較淡;如此層次愈遠,描述愈少。
3、只描寫靜態的景物易流於單調,要插入動態的事物,以對照生動化。
4、多用擬人法。
5、要滲入作者的感情,藉景抒發思想,使文章更有深度。
四、敘事為主的寫作方法
1、記敘事情必需注重該事的完整性,亦即要注重該事的因果關系。事情的發生、經過、結果等三部份,必需交代清楚,不可前後矛盾。
其順序之安排有兩種:
A:順敘法:發生、經過、結果。
B:倒敘法:結果、發生、經過。
2、與事的因果有關的才寫,無關的不寫。
3、要選取事情精彩部份詳細描寫,切忌流水帳的敘述。
4、敘事離不開寫人,但需以事為主,以人為輔,不可賓主失次。
5、敘述的人稱要統一,或用第一人稱、或用第三人稱,前後必需統一。
6、敘述事情的結果,要加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評價。
五、游記的寫作方法
1、走到哪裡,就敘述那裡的事物,就是游記式的文章。所以游記式的文章,要把作者的行動交代清楚。例如參觀一所學校後若記載:「校舍宏偉,操場是一片青綠的草,學生們都愛好各種運動。」就不是游記,因為沒有包含作者的動在內。應這樣描述:「遠遠地就看到那宏偉的校舍。走過穿堂,綠茸茸的操場便映入眼裡。學生們都活活潑潑地做著各種運動。」
2、觀察事物,必需用到視、聽、感、想、做等五種經驗。
Ⅷ 怎麼寫好記敘文,技巧有哪些
首先必須了解記敘文的相關知識,如下:
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 ,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文章,包括散文、小說、人物傳記、寓言、童話、消息、通訊、游記等。
記敘文按內容大致可分為:寫人為主的記敘文、記事為主的記敘文、記物抒情的記敘文、寫景抒情的記敘文。
記敘文的六要素
記敘文的六要素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掌握記敘文的要素,有助於分析文章的結構,理清事情發生、發展的脈絡,繼而准確把握文章的主旨。但是,六要素並非所有的記敘文都必須具有,有些文章里,某些要素不交代也不影響內容的表達。
記敘文的順序及作用
記敘文的順序一般有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
( 1 ) 順敘
按事情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來寫。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
先寫結果,然後按照時間先後來寫事情發生發展的經過。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使文章有波瀾,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
敘事時中斷敘述,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使情節更曲折,內容更充實。
記敘的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敘事時,要交代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物、什麼事情以及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這六要素,只有在不妨礙別人看明白的情況下,才可以省略其中的一兩個。
其次是對記敘文的要求:
第一,寫人物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描寫人物大體是從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中,這四個方面並非要全寫,有時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寫,當然,要根據具體情況而決定。然而人物說的話、做的事必須要寫,而且還要寫得具體、真切。否則,就難以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或精神風貌。
第二,寫人物怎樣說的,怎樣做的。
寫人物說話,要寫出在不同場合說話時的表情、姿態和神色。寫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寫出人物的動作,或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語言描寫,還是動作描寫,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齡、身份、職業、習慣等,否則就會平平淡淡、乾乾巴巴,不能表現出人物的個性化特徵。
第三,讓人物自我表演。
學生寫作前,我強調指出寫人物說話、做事,最好讓人物自己說、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導演,在幕後指揮,讓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紀錄片中的解說員,自己一味地介紹。這樣,筆下的人物才富有立體感,才能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良好效果。
Ⅸ 寫記敘文有什麼技巧
開頭和結尾
開 頭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開頭是很重要的。文章有了好的開頭,不僅能帶動全篇,使文章順利展開,而且能抓住讀者,引人入勝。古人說的文章的「鳳頭、豬肚、豹尾」就含有這個意思。這里,向大家介紹幾種比較好掌握的記敘文的開頭方法:
一、開門見山法
(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敘述法
《揮手之間》的開頭,交代了事件的時間、地點:「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從青涼山望下去,見有不少人順著山上大路朝東門外飛機場走去。」
《記一次乒乓球賽》的開頭,交代了時間的人物、起因和時間。
(2)開門見山、揭示主題的點題法
《背影》一文的開頭寫到:「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白楊禮贊》一文開頭就說:「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
《美好生活的剪影》的開頭使用的也是這種方法 。
(3)把事情的開頭作為文章開頭的自然起筆法
一篇題目是《記一堂生物課》的作文開頭是這樣的:「上課鈴聲響了,大家都走進了生物實驗室。」
二、非開門見山法
這里所說的「非開門見山法」,並非無「門」,而是使用寫作技法(如議論、描寫、抒情、引用等)、修辭方法(如設問、比喻等)或其它的方法(如設置懸念等)把「門」裝飾的更美一些,使文章更添文采,進而更深刻、更生動地表現主題,更引人入勝。如:
(1)環境描寫、渲染氣氛的描寫法
《驛路梨花》的開頭描寫了自然環境:「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渲染了哀牢山中深遠迷茫的氣氛,對後文寫邊疆軍民助人為樂的感人事跡起了襯托的作用。
例文《逝去的歲月》、《分房》開頭使用的是這種方法。
(2)深化主題的議論抒情法
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例文《不尋常的考試》都是用了這種開頭方法。
(3)名言、警句、詩歌的引用法
《人民的勤務員》的開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是雷鋒日記中一段著名的話,以這段話開頭,對後文記述雷鋒的事跡,無疑是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冰心的《每逢佳節》一文開頭引用了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入題新穎、感情真摯,點明了思念海外親人的題旨。
(4)引人入勝的提示法
《第二次考試》的開頭提出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引起讀者的注意,自然會使人想到:「這是為什麼?」急於從後文中尋找答案,因而增強了文章的吸引力。
(5)吸引讀者的設問法
有一篇作文的題目是《我的家鄉》,它的開頭是這樣的:「朋友,你到過我的家鄉嗎?你登過我家鄉的山、游過我家鄉的水、吃過我家鄉的肥鯉魚嗎?」
文章開頭的寫法是多種多樣的,這里不過提示了其中常見的幾種。在寫作當中,有時並不能單一地使用某一種方法,而是幾種方法兼而有之。究竟使用什麼方法開頭,要從文章的整體構思出發考慮,要從表現中心思想的需要出發,通篇安排整體設計,選擇最恰當的開頭方法。
結 尾
與開頭一樣,文章的結尾也是相當重要的。成功的結尾,能使讀者更深入、更透徹地理解文章內容,進一步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結尾,能喚起讀者的思考與共鳴,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結尾當如撞鍾,「清音有餘」。選擇結尾的方法,也必須從全局來考慮,要使記敘的事件完整清楚,使文章的結構首尾呼應,以求得更好地表達中心,達到寫作的目的。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結尾方法。
(1)自然順暢的結果交代法
聶華苓的《人,又少了一個》,寫了一個女乞討者三年前後的不同形象與神態,表現了人格的墮落這一深刻的主題。文中作者未加任何評論與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記述了事件的經過。結尾寫道:「砰地一聲,大門被踢上了。那女人回過頭來,冷笑了一聲,然後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經不認得我了!」這一不加修飾的自然結尾,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思考餘地,令人回味無窮。例文《記一次乒乓球賽》使用的也是這種結尾方法。
(2)照應開頭的首尾呼應法
結尾要呼應開頭,這是記敘文的一般寫法,很多文章都體現了這一特點。郭沫若先生的《白鷺》一文開頭就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結尾又說:「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裡的散文詩。」「白鷺是詩」,這一不尋常的比喻,特別是結尾具體化為「散文詩」,突出了白鷺的平凡而美好、樸素而高潔的特點,贊頌了白鷺的美。
(3)畫龍點睛的全文總結法
這種方法,一般是用議論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對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評論。《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的結尾段就屬於這種類型,這段文字兼用議論與抒情的方式結束全文,最後一句話點題:「你一定會深深地愛我們的戰士,——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例文《春天的色彩》、《分房》的結尾也是這樣的。
有時,用來總結全文的還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詩句,這樣的結尾更是言簡意賅,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驛路梨花》的末段「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話『驛路梨花處處開』。」
(4)含蓄深刻的啟發聯想法
魯迅先生的《故鄉》的結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段話含蓄、深刻,一語雙關。啟發人們為創造新生活勇敢地開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升華,體現了魯迅「韌」的戰斗精神。例文《逝去的歲月》在結尾就做了這樣的嘗試。
(5)激勵讀者的感嘆法
有些文章結尾既不是總結中心,也不是啟發聯想,而是作者直抒胸臆,表達強烈的愛與憎。《白楊禮贊》的結尾就大聲疾呼道:「讓那些看不起民眾、賤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去贊美那貴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頎的),去鄙視這極常見、極易生長的白楊樹吧,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
文章結尾與開頭一樣,方法也是靈活多樣的,而且沒有固定的模式,以上提供的方法僅供參考,寫作時要根據內容與中心的需要恰當運用,不能生搬硬套。
v 寫作訓練 v
1.試以「愛說愛笑的爸爸這兩天怎麼忽然變得少言寡語了呢?」為文章的首句,口頭寫一篇記敘文。
2.試以「最不愛唱歌的爸爸今天下班回來突然哼起了小曲」為文章的首句,口頭寫一篇記敘文。
3.試以下面一句話為文章的結尾,在其前邊寫一片斷,或描寫情境,或描寫人物心理。
「此刻,響亮的『嘟嘟嘟』的汽車喇叭聲在她聽來,真好象一首歡快而悠揚的樂曲。」
4.以下面一句話作為文章的結尾,寫一篇記敘文。
「唉,有些東西渴望得到它時,往往憧憬得無比美好,可一旦擁有後,才會發現,它給你帶來歡樂,同時也帶來煩惱。」
5.檢查以前的幾篇作文的開頭和結尾,看看能不能修改得好一些
Ⅹ 記敘文寫作技巧有哪些
記敘文的寫作手法有:敘述、描寫、說明、抒情和議論。
1、敘述:把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表達出來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表達方式。
2、描寫:對人物外貌、動作,事物的性質、形態和景物的狀貌、變化所作的具體刻畫和生動描摹。
3、說明:是用簡明的語言、客觀而准確地解說事物或闡述說事理的一種表達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過作品中心人物表達主觀感受,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兩種。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間接抒情是在敘述、描寫、議論中流露出愛憎感情。
5、議論:根據作品寫出自己的見解或道理。記敘文中的議論往往起畫龍點睛,深化中心,揭示記敘目的和意義的作用。
(10)寫記敘文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記敘文使用的修辭手法
1、排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強語言氣勢,增強表達效果。 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2、借代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 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3、設問: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如: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賈祖璋《花兒為什麼這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