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有哪些
1、加強理論學習,注意「內時,「慎獨」2、勇於實踐磨練,增強情感體驗3、虛心向他人學習,自覺與他人交流4、確立可行目標,堅持不懈努力望採納
『貳』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愛國守法
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
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
是「師德的靈魂」。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2)教師職業修養基本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依據《教師法》第七條
(一) 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二) 從事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三) 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
(四) 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五) 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六) 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叄』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有哪些基本方法
廣義上說加強意識和行為的修養,加強認識,陶冶情操
『肆』 哪些主要途徑和方法加強師德修養
加強師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有加強學習、躬身實踐、自省慎獨;在各類活動中,不忘教育、影響和陶冶學生;愛崗敬業、恪盡職守。
1、加強學習。即勤學不懈,一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深刻理解教師職業道德的精髓,自覺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二是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提高遵守師德規范的自覺性,在實踐中培養良好的職業拼的。
2、躬身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也是道德修養的基礎。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關鍵在於實踐。教師必須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不斷學習,不斷升華,才能達到一名教師所具有的道德修養要求。
3、自省慎獨。自省作為自我檢查,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方法,對於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提升師德境界具有重要作用。自省是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從他律到自律的一個重要方法。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最高層次就是「慎獨」。
4、在各類活動中,不忘教育、影響和陶冶學生。每學期,學校都會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而在活動的組織者或參與者中必然有老師的身影,老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勢必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因而,老師要在各類大大小小的活動中精心組織、積極參與,努力做到:「以完美的人格感染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動聽的語言打動人,以端莊的形象塑造人」,自始至終不忘在活動中教育、影響和陶冶學生。
5、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在工作中,堅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努力做到「愛崗敬業、恪盡職守」:不消極怠工,不行為散漫,不遲到早退;按時上下班,認真備課、精心上課、耐心輔導、細心批改作業,堅決做到「我的工作崗位無差錯」,並努力完成學校交給自己的其它各項工作。
『伍』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一、加強理論學習,注意內省,慎獨;(一)要加強理論學習:1,教師要認真學習理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2,應在理論學習中去深刻理解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要求。3,應當學習教育科學理論和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二)道德修養應注意內省和慎獨;二、勇於實踐磨練,增強情感體驗;三、虛心向他人學習,自覺與他人交流;四、確立可行目標,堅持不懈努力。
『陸』 教師職業道德自我修養的途徑有哪些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基本途徑與方法
(一)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基本途徑
第一,努力學習教師道德理論,樹立人民教師道德的理論人格。學習教師道德理論,主意是個人自學和教育部門組織的教師道德學習。
第二,參加社會實踐,做到知行統一。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進行教師道德修養,是教師修養的根本辦法。
(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基本方法
第一,加強理論學習。
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提高理論修養,提高自身覺悟水準。學習政治,學科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等。要不斷用學習來充實自己,以適應新形勢教育的需要。
『柒』 教師必備的職業素養有哪些
教師必備的幾大職業素養:
1、職業道德素養
(1)愛國守法: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3)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遵守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5)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6)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2、知識素養
(1)政治理論素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2)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掌握該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該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學科體系;了解該學科的發展脈絡;了解該學科領域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
(3)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不進要「專」,而且要「博」。
(4)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學生身心發展知識;教與學的知識;學生成績評價的知識。
(5)豐富的實踐知識:基於教師個人的經驗積累。
3、能力素養
(1)語言表達能力:准確、簡練,具有科學性;清晰、流暢,具有邏輯性;生動、形象,具有啟發性;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的巧妙結合。
(2)組織管理能力:要有確定合理目標和計劃的能力;要有引導學生的能力。
(3)組織教育和教學能力:要善於制定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編寫教案、組織教材,以加強教學工作的預見性、有序性;善於組織課堂教學,以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和教學任務的完成;善於組織學校、家庭及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是各方面相互配合,進行教育資源的整合。
(4)自我調控和自我反思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設計、課堂的組織和管理、學生活動的促進、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評價學習行為、教學後省思等。主要表現在對自身的教育教學表現進行自我監督、自我反饋、自我反思、自我改進的能力;根據新情況、新問題調整自己的預定計劃以適應變化的能力。
4、職業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師德: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和團結協作等內容。
(2)愉悅的情感:是塑造青少年靈魂的強大精神力量。
(3)良好的人際關系:認知方面表現為互相認識和理解的程度,它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基礎;情感方面表現為彼此融洽的各種狀態,如喜愛或不喜愛、好感或厭惡、妒忌或同情,這是人與人之間相互聯系的紐帶;行為方面表現在各種共同活動中是否協調一致,這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結果。
(4)健康的人格:是在培養人、教育人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成熟的、積極的心裡素質。
『捌』 教師的基本素養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教師的職業素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內容,即道德素養、知道德素養
、能力素養、職業心裡素養。
一、道德素養有四個方面的要求:
1.對待事業方面——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
2.對待學生方面——熱愛學生
。3.對待集體方面——具有團結協作的精神
。
4.對待自己方面——以身作則。
二、知識素養:
1.政治理論修養
;2.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
;
3.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
;
4.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
。
三、能力素養
:1.語言表達能力
;2.教育教學能力;
3.組織管理能力;
4.自我調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較高的教育機智)
。
四、職業心理素養
主要包括:高尚的師德、愉悅的情感、良好的人際關系、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