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升麻儲存養護方法要注意哪些

升麻儲存養護方法要注意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23 02:55:00

❶ 白術種植以後應該用什麼方法儲存

白術在種植年的入冬前後以及種植年的10月至11月收獲。當植物的莖和葉變成干褐色時,及時把它們挖出來。收獲早,根莖干物質積累少,產品質量差,產量低;採收後期、新芽萌發和某些營養物質的消耗也會影響白術的產量和品質。為了防止凍傷,選擇陽光充足的日子,在土壤乾燥時進行挖掘。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把所有的植物都撿起來,抖掉土壤,剪掉莖葉,留下根和莖,裝進籃子里,運回來。

如果妥善保存,乾燥白術可以保存2至3年。長期存放會使葯材顏色加深,略有變質,葯效降低。白術不宜長期存放。在貯藏前,應仔細均勻地塗抹高心脂膜,這樣不僅可以提高來年的發芽率,而且可以穩定葯物含量。最好儲存在地窖或冷藏庫中,溫度低於18℃。

❷ 中葯儲存與養護的概念

中葯材、中葯飲片的成分、性質和保管養護的關系 (三)空氣 空氣中含多種成分,其中有的成分最易與中葯材、中葯飲片的某些成分發生化學變化,而影響其質量。有的中葯材、中葯飲片長期與空氣接觸,如大黃、丹皮、黃精等顏色變深,就是因為它們所含的鞣質、油質及糖分等,與空氣中氧的成分發生變化而形成的。再如薄荷、蘇葉變色,氣味散失,活磁石失掉磁性等,都是氧化作用的結果。某些中葯材、中葯飲片接觸氧越多,發生的氧化作用越大,變異的也越快,一般說風能吹敗中葯材的顏色,並能把某些葯材吹化,主要是由於氧化作用。 四、區分中葯材、中葯飲片同性質採取不同的養護措施 (一)中葯材、中葯飲片在儲存中易發生的變異現象 1、蟲蛀:是指昆蟲侵入中葯材、中葯飲片內部引起的破壞作用,蟲蛀使葯材出現空洞、破碎,被蟲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狀,會嚴重影響中葯材、中葯的外形、療效以致不能葯用。 2、霉變:是指中葯材、中葯飲片在適宜的溫度(20--35℃),濕度(相對濕度75%以上或中葯含水量超過15%)和足夠的營養條件下,表面或內部寄生的黴菌繁殖孳生所致的發霉現象。發霉的葯物輕則顏色變化,氣味走失,嚴重的變質敗壞,以致其成分發生變化而失效。有的黴菌還可產生毒素,一旦服用了發霉的葯品,就可能由於黴菌毒素而引起肝、腎、神經系統、造血組織等方面的損害,嚴重者可導致癌症(如黃麴黴) 四、區分中葯材、中葯飲片同性質採取不同的養護措施 現代中葯材、中葯飲片養護以預防為主,進年還研究防止其養護過程中的污染,以符合二十一世紀無殘毒、無公害綠色中葯、中葯飲片的要求,現將常用中葯養護技術予以介紹。 (1)乾燥:乾燥可以除去中葯材中葯飲片中過多的水分,同時可殺死黴菌,害蟲及蟲卵起到防止蟲霉、久貯不變的結果,常用的乾燥方法有曬、晾、烘等微波乾燥法或遠紅外加熱乾燥法。 (2)冷藏法 系用低溫(0--10℃)儲存中葯材,適用於貴細葯材。 (3)埋藏法 A、石灰埋藏法:適用於肉性和部分昆蟲類中葯材,如刺蝟皮、蜣螂蟲等,方法是用適宜的缸式木箱,先用雙層紙將葯材包好,註明名稱,然後置入所用石灰以恰好埋沒所貯中葯材、中葯飲片為度,如數量較少,可將幾種中葯同貯之。 B、沙子埋藏法:適用於少數完整中葯材,如黨參、懷牛膝、板蘭根、白芷等,目的是為了隔絕外界濕氣的侵入,防止生蟲發霉。 (4)化學葯劑養護 化學葯劑養護技術就是利用無機或有機化學葯物來抑制黴菌、害蟲的生長和繁殖。化學試劑通常分為防霉劑和殺蟲劑。 目前較常用的有硫磺、磷化鋁、氯化苦。 1)硫磺熏蒸法: A、硫磺燃燒後發生藍色火焰,並發生三氧化硫毒氣,能毒死各種中葯黴菌與害蟲,是中葯最早期的殺蟲方法。 B、使用方法:通常用小室(熏房)密閉或熏蒸形式,每立方米100--150克,硫磺燃燒後,密閉3--4天,然後通風排毒。 C、注意事項:此法易使中葯褪色,熏蒸後的中葯會使味道變酸,帶硫磺氣,並發脆和破碎。因此對易變色、變味和質地脆嫩的中葯,不宜使用。 2)磷化鋁熏蒸法 磷化鋁對中葯害蟲有強烈的殺蟲效能,還有抑制和殺滅葯材中微生物以及抑制葯材呼吸的作用,是當前主要的化學防治葯物。 密封,葯片不要直接接觸葯材,每立方米用葯5--7克,如用密封庫熏蒸,空間部位每立方米2--3克;當溫度2--15℃時,需5天;16--20℃,需4天;20℃以上,需3天;排氣通風不少於3天,殘渣運往空曠處,深埋。

❸ 關於中葯材的儲存方法

控制溫濕度,防止發霉變質。空氣中存在著大量黴菌孢子,若散落在葯物表面,遇適當溫濕度就會萌發成菌絲,產生蛋白酶,侵入葯材組織內部導致葯材霉爛變質。當葯物內部水分蒸至表面,溫度在20℃-35℃時,黴菌開始繁殖。故飲片的貯藏應低溫、通風、乾燥、控制含水量在8%-10%,庫房相對濕度在65%以下,溫度在25℃以下為宜。
選擇密閉容器,防止氧化變色。中葯材的天然色澤是質量好壞的標志之一,色澤的變異,說明葯物內在質量已發生了變化。如含有苷類、羥基蒽醌類及鞣質等成分的葯物,由於貯藏過久或經常翻曬,其中所含有的酶在適宜溫度下,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葯材的色澤發生變化。含有蛋白質的葯物,氨基酸與還原糖作用後也能引起中葯變色。容易變色的葯材如花類、全草、葉類等應貯於避光密閉容器中。如蘇合香、藏紅花等必須保持濕潤狀,否則易變色。加酒、醋炮製的飲片,如大黃、黃芩、延胡素等,宜置密閉容器內,以防酒、醋味揮散而失效。鹽製品易受潮或高溫後析出鹽分,故宜放陰涼乾燥處,切忌用金屬容器存放。
在密閉的條件下,配合中葯材氣調養護技術(氣調劑)保存中葯材,,該技術主要通過調節空氣中氣體組成技術,如降低氧氣濃度,提升二氧化碳濃度等物力方法來達到殺蟲防蟲防霉防止變色,同時也能更好的保持中葯材的品質不變。該技術綠色環保,安全無毒,操作簡單,適用范圍廣,原葯材、飲片葯材都適用,是目前相比較而言,最適用的養護技術。在國內很多大型的葯企都在使用,同時該技術能夠滿足中葯材追溯等,《葯典》也規定存儲30天以上的中葯材要使用氣調養護等技術。
避免高溫,克服走油現象。某些中葯飲片由於受潮或在高溫下表面溢出油狀物,俗稱走油。如含脂肪的杏仁、桃仁、郁杏仁、柏子仁等,含揮發油的當歸、肉桂等,含有黏液性糖質的麥冬、天冬、太子參、枸杞子等也容易走油。乾燥時不宜用高溫烘烤或暴曬,宜貯於陰涼乾燥處。又如種子、果實類含澱粉、脂肪油較多的薏苡仁、麥芽、萊菔子、蘇子等,炮製後可待蒸氣散盡趁熱裝入容器內貯存;含油較多的葯物宜涼透乾燥後,置容器內蓋緊,放於陰涼乾燥處

❹ 簡述貨物養護要注意哪些

貨物養護要注意:

1、控制好倉庫溫、濕度。

2、防治倉庫貨物霉腐

3、倉儲金屬製品防、除銹。

4、防治倉庫蟲害。

貨物養護的基本任務就是面向庫存商品,根據庫存數量多少、發生質量變化速度、危害程度、季節變化,按輕重緩急分別研究制定相應的技術措施,使貨物質量不變,以求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商品損失,降低保管損耗。

(4)升麻儲存養護方法要注意哪些擴展閱讀:

商品養護的基本措施及原則

1、掌握商品的性能,適當安排儲存場所商品出生產部門轉入流通領域,首先要進入儲存部門。為了確保其質量不變,應根據商品的性能,選擇適當的儲存地點,同時要注意避免與同庫儲存的商品在性質上有相互抵觸性,避免串味、沾染及其他影響。同時應注意養護措施與養護方法必須一致。

2、嚴格入庫驗收商品在入庫之前,通過運輸、搬運、裝卸、堆垛等作業,可能受到雨淋、水濕、沾污或操作不慎以及運輸中震動、撞擊,致使貨物或包裝受到損壞,通過入庫驗收即能及時發現,以分清責任界限。

因此,對入庫貨物除了核對數量、規格外,還應該按比例檢查其外觀有無變形、變色、沾污、生霉、蟲蛀、鼠咬、生銹、老化、沉澱、聚合、分解、潮解、溶化、風化、揮發、含水量過高等異狀,有條件的還應進行必要的質量檢驗。

❺ 執業葯師知識點鞏固:葯品儲存和養護的基本要求

【導讀】歷年來葯品的保管與養護都是執業葯師的常考知識點,畢竟部分非常稀有的葯品價值是非常珍貴的,為此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執業葯師知識點鞏固:葯品儲存和養護的基本要求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1)葯品的養護:應按照質量標准「貯藏」項下規定的條件分類儲存。掌握以下名詞術語:

遮光: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裝,如棕色容器或黑紙包裹的無色透明、半透明容器;

密閉:指將容器密閉,防止塵土和異物進入;

密封:是指將容器密封,以防止風化、吸潮、揮發或異物進入;

熔封或嚴封:是指將容器熔封或用適當的材料嚴封,防止空氣和水分及其他氣體入侵,防止污染;

陰涼處:指不超過20℃;

涼暗處:避光並溫度不超過20℃;

冷處:指2~10℃;

常溫:指10~30℃。

(2)葯品碼垛:應注意垛與垛之間、垛與牆之間、供暖管道與儲存物品之間應留有一定的間距;葯品堆碼與散熱或者供暖設施的間距不小於30cm,距離牆壁間距不少於20cm,距離房頂及地面間距不小於10cm,庫房內通道寬度不小於200cm,照明燈具垂直下方不堆放葯品,垂直下方與貨垛的水平距離不小於50cm。

(3)規范葯品堆垛和搬運操作,注意葯箱不得倒置存放、不宜碼放過高、應便於搬運、注意防火。

(4)葯品入庫後每種葯品應當按批號及有效期遠近依次或分開堆碼並有明顯標志,遵循「先產先用」、「先進先用」、「近期先用」和按批號發葯使用的原則。

(5)按葯品性質分類時,應注意內服和外用葯分別存放。名稱易混的葯品分別存放。性能相互影響的葯品分別存放。葯品貯存期間應實行色標管理。

(6)葯品的在庫檢查:檢查發現葯品內包裝破損的葯品,由於破損、變質、過期不可供葯用的葯品,應清點登記,列表上報,必要時監督銷毀,由監銷人員簽字備查,不得隨便處理。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分享的關於「執業葯師知識點鞏固:葯品儲存和養護的基本要求」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正在備考的你有所幫助。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執業葯師國家相關政策解讀也需要注意,免得做了無用功,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里,想了解更多醫學類從業資格考試,備考、提升、報名、領證等相關信息,歡迎關注小編,獲取更多資訊。更有機會免費領取學習資料與免費課程哦~

❻ 原料葯的保管養護工作有哪些

葯品保管養護知識原料葯主要用於配製各種制劑,它是一切制劑的基礎,其中呈固態者為固體原料葯,呈液態者稱為液體原料葯。
由於大部分原料葯用於配製各種制劑,因此做好它們的保管養護工作具有更廣泛的意義。
一般原料葯都應當密閉保存,在保管中要注意清潔衛生和包裝完好,嚴防灰塵等異物的污染。
對於易受外界因素如光線、空氣、濕氣、溫度、黴菌等影響的葯品,或具有特殊性質的葯品,除應密閉保持外,還要根據葯品的不同特性考慮不同的保養方法。現分別列舉如下:
(1) 凡吸潮能發生變化的葯品,貯存時應注意防潮。如阿司匹林、碳酸氫鈉能吸潮水解;葡萄糖吸潮易發霉;溴化鈉、醋酸鉀易吸濕潮解;甘油能吸收水分而被稀釋;葯用炭受潮後吸附力降低等。這類葯品要求包裝密封,於乾燥處保持。
(2) 含有結晶水的葯品,如硫酸鎂、硼砂、咖啡因等均易風化。貯藏時應注意包裝嚴密,不要放在過於乾燥或通風的地方。硫酸鈉除有風化性外,當溫度較高時,即使在密封的情況下,還會發生溶化現象,所以還要在涼處保持。
(3) 遇光易變質的葯品,在保管養護中均應注意避光。如磺胺類、甘汞、硝酸銀、氨基比林、氨基鹽酸普魯卡因、苯酚等遇光易變色,甚至毒性增加。這類葯品都應放置避光容器內,密閉暗處保持。
(4) 有揮發性的葯品,如薄荷腦、樟腦以及揮發油類等,溫度過高可加速揮發而減量。這類葯品在保管時,應密封於涼處保存。
(5) 具有特殊臭味的葯品,應與其它葯品分開存放,尤其要與吸附力強的葯品分開存放,以防串味。如碘仿、樟腦、薄荷腦等有特殊氣味,應與矽碳銀、葯用炭、澱粉、葡萄糖、乳糖、氫氧化鋁等葯品分開存放。
(6) 露置空氣中易吸收二氧化碳的葯品,如氧化鋅、氧化鎂、茶鹼和磺胺類鈉鹽等,保管時要注意密封,以避免與空氣接觸。
(7) 抗菌素類葯品,絕大部分都有效期規定,乾燥品一般在室溫下尚穩定,但吸潮受熱後極易分解失效。這類葯品保管時應在乾燥處保存,並注意期限,掌握〝先產先出,近期先出〞。
(8) 生化製品,如胃蛋白酶、甲狀腺粉等,大多含有蛋白質或多肽,易受溫度、光線、水分和微生物等的影響,而引起腐敗、霉變、生蟲、有效成分破壞或發生異臭。這類葯品在保管中須注意密封,在涼爽處避光保持;有「效期」規定的,應掌握「先產先出,近期先出」。
(9) 危險葯品,保養和運輸應嚴格按照有關部門的規定和制度辦理。易燃燒爆炸的葯品(如乙醚等)應儲存在危險品倉庫或與一般庫房遠離的專庫,在涼暗處注意防火保管;強氧化劑(如高錳酸鉀等)遇甘油、糖等還原劑經摩擦撞擊能引起燃燒爆炸,在儲藏運輸中應與還原劑遠離;毒害葯品應專櫃加鎖保管;腐蝕性葯品應放置專門貨區、專門貨架進行保管。
(10) 特殊管理葯品:麻醉葯品、一類精神葯品必須設置專用倉庫或專櫃指定專人雙人雙鎖保管,倉庫需有安全設施,如報警器、監控器等;毒性葯必須儲存於設有必要安全設施的單獨倉庫或專櫃,指定專人雙人雙鎖保管。
應指出,葯品的性質和影響其質量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在保養中應全面綜合考慮,不能單純注意某方面,而忽視其它方面。如強蛋白銀、弱蛋白銀除對光敏感外,還有引濕性,保管中既要避光又要防潮;又如碘仿在常溫下能揮發。遇光又易變質,所以要在涼處避光保持,並與其它葯品隔離保管以防串味。因此,原料葯品的保養工作應根據其全面性質,結合各種外界因素,採用適宜方法妥善保管。 檢舉

❼ 易泛油的葯材基本的養護措施可以化學防治法嗎

中葯飲片的養護
?中葯養護的目的
?中葯儲存中常見的問題
?中葯養護的基本方法
?中葯異常的處理方法
?毒性中葯的養護
?細貴葯材的養護
一、中葯養護的目的
中葯養護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專門進行中葯的貯存與保管,防止中葯變質,確保中葯安全、有效的一門學科。
A、保證飲片的質量,提高飲片的療效
B、合理利用,減少浪費
C、提高葯店的知名度
二、中葯儲存中常見的問題
中葯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由於管理不當,在外界條件和自身性質的相互作用下,會逐漸發生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出現蟲蛀、霉變、變色、泛油、氣味散失、風化、潮解、升華、融化、鼠咬、易燃等現象。
A、蟲蛀:指害蟲侵蝕葯材組織內部,從而降低療效或失去葯用價值。對中葯的危害最嚴重,也是最常見的一種異常情況。在常用的600百餘種中葯中,被蟲害的品種即佔40%左右。在我國發現的害蟲就有五六十種之多。常見的害蟲有:谷象、米象等。
二、中葯儲存中常見的問題
★蟲蛀的原因 :
Ⅰ中葯在採收加工時受到污染,乾燥時未能完全殺死蟲卵 ,一旦環境條件適宜,蟲卵即會孵化成蟲。
Ⅱ貯藏的地方;容器本身內有蟲卵附著;害蟲由外入侵貯藏的容器中;運輸時包裝不嚴或破損
Ⅲ蟲蛀與溫度、濕度及葯材的含水量有關(溫度16--35℃,濕度60%,葯材含水量在11%,為害蟲適宜的溫度區;致死高溫區為50℃--60℃之間,害蟲可在較短時間內喪失生命活動;致死低溫區為-4℃以下的溫度,在這一溫度范圍內,害蟲因體液結冰,細胞原生質凍損而脫水致死。)
Ⅳ蟲蛀與葯材的完整性有關,完整的葯材比加工製作的葯材不易生蟲。
★害蟲對葯材的危害通常表現以下幾方面:
⑴害蟲將葯材蛀蝕成空洞,嚴重時內部蛀空,使葯材重量減少、有較成分喪失,降低或失去治療作用。
⑵害蟲糞便、分泌物、蟲屍、蟲皮、蟲屑等污染中葯材,服用後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
二、中葯儲存中常見的問題
⑶害蟲是帶菌的媒介,是致病菌、黴菌生長繁殖的營養物質,引起共性危害。被蟲蛀的葯材對疾病治療不利,並會帶來危害。
⑷中葯材被蟲蛀之後,有些品種易走油(如當歸、黨參)而引起進一步質變。
⑸中葯材被蟲蛀之後,會加大損耗,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易蟲蛀的中葯(一般含澱粉、蛋白質、脂肪油、糖類及蛇類或動物類等中葯),同時也是黴菌的培養基
ⅰ根及根莖類中葯:最易生蟲的有獨活、白芷、防風、川芎、藁本、澤瀉、藕節、川烏、草烏、前胡、南沙參、莪術、山葯、黃芪、當歸、黨參、板藍根、薴麻根、白附子、貝母、天南星、半夏、鬱金、甘草、桔梗、天花粉、防已、明黨參、姜、仙茅、北沙參、白蘞等。一般的有甘遂、射干、巴戟天、北柴胡、山豆根、光慈姑、何首烏、地榆、烏葯、節菖蒲、三棱、升麻等。
ⅱ藤木皮類中葯:易生蟲的有雞血藤、海風藤、青風藤、桑白皮等;一般的有黃柏、椿皮、寄生、桂枝等。
ⅲ花類中葯:易生蟲的有款冬花、菊花、金銀花、凌宵花、鬧羊花、芫花、蒲黃
ⅳ果實及種子類中葯:易生蟲有的金櫻子、川棟子、無花果、豬牙皂、紅豆蔻、預知子、麥芽、谷芽、浮小麥、胖大海;枸杞子、瓜蔞、芡實、薏苡仁、蓮子、佛手、香椽、槐角、橘紅、陳皮、山楂、枳實、枳殼、娑羅子、酸棗仁、木瓜、白扁豆等
ⅴ動物類葯材有:烏梢蛇、土鱉蟲 、蛤蚧、穿山甲、地龍、斑蝥、蘄蛇、蟾酥等、刺蝟皮、鹿筋、雞內金、海馬
ⅵ藻菌類中葯:易生蟲的葯材有冬蟲夏草、茯苓、靈芝、銀耳等
B、霉變:即黴菌在葯材上滋生,發霉能降低葯用價值
★發霉的原因:
Ⅰ空氣中含有大量黴菌孢子,散落在葯材表面。當黴菌遇到適宜的溫度(20--35℃),大多數黴菌在50℃--65 ℃ 死亡,濕度( 60%以上),當空氣中二氧化碳達到80%--90%,可以使殺死黴菌。
Ⅱ葯材含水量超過去15%,即萌發菌絲,並分泌
酵素,侵蝕葯材組織內部
Ⅳ葯材受到燜熱時內部的水分就會蒸至表面,稱為發汗,可使黴菌生長,並由表面逐漸深入內部,引起葯材霉爛
★易發霉的葯材有:(凡含有糖類、粘液質、澱粉、蛋白質及油類)
Ⅰ根及根莖類葯材:最易發霉的有牛膝、天冬、玉竹、黃精、麥冬、百部、白術、薤白、甘草、當歸、秦艽、黑順片、白附片、紫菀;較易發霉的有知母、蒼術、木香、商陸、葛根、山柰、夜交藤、黃芩、遠志、白茅根、白及
Ⅱ果實種子類葯材:最易泛油及發霉的有柏子仁、胡桃仁、龍眼肉、使君子、橘絡、、郁李仁、杏仁、桃仁、五味子;一般泛油及發霉的有火麻仁、芝麻、巴豆、千金子、蕤仁、天仙子、榧子、白果、女貞子、母丁香、桑椹子、橘核、梔子、青皮
Ⅲ花類葯材:易發霉的有金銀花、菊花、款冬花、槐花(變色)、洋金花、厚朴花等
Ⅳ全草及葉子類葯材:較易發霉的有馬齒莧、大小薊、鵝不食草、大青葉、薄荷、佩蘭、枇杷葉、人參葉、車前草、扁蓄、蒲公英、桑葉(生蟲)等
Ⅴ皮藤木類葯材:易發霉的有白鮮皮、桑寄生、椿白皮、苦楝皮、雞血藤、首烏藤(生蟲)、桑白皮、川槿皮等
Ⅵ動物類葯材:易發霉的有九香蟲、刺蝟皮、狗腎、壁虎(易泛油
Ⅵ動物類葯材:易發霉的有九香蟲、刺蝟皮、狗腎、壁虎(易泛油)、土鱉蟲、蘄蛇、烏梢蛇、地龍、鹿鞭、鹿筋、蛤蚧、紫河車、干蟾皮
C、變色:葯材的主色發生了改變,常提示葯材以發生了變質
★變色的原因:
Ⅰ溫度和濕度是主要因素;如溫度上升30℃以上,濕度70%以上,則葯材變色速度會加快。
Ⅱ氧化越快,變色速度也越快,所以在空氣中貯藏葯材變色快。
Ⅲ日光常與濕度、氧化等因素結合起來,致葯材
發生變色,尤其是光線中的偏極光引起的變色更快
Ⅳ其它。殺蟲劑常使葯材變色。如硫磺熏後,產生的二氧化硫遇水成亞硫酸,具有還原作用,可使葯材褪色。
★易變色的中葯:(一般含黃酮、甙類、蒽醌、鞣質類等成分的中葯易變色)
玫瑰花、月季花、梅花、臘梅花、菊花、玳玳花、紅花、金銀花、款冬花、蓮須、槐花、蓮子心、桔絡、通草、麻黃、佛手片、枸杞子、大棗。
D、泛油:是乾燥葯材的外表出現油樣物質。
★泛油的原因:
Ⅰ與溫度有關,溫度高時,葯材所含的油質就易往外溢出。
Ⅱ與貯藏年限有關,葯材久貯後,某些成分會自然變質走油。
Ⅲ長期接觸空氣而變色、變質,亦容易走油。
Ⅳ與葯材所含的某些成份有關,含脂肪油、揮發油多的葯材。
★易泛油的葯材:(一般含油脂、糖類、揮發油成分的中葯易泛油)
天冬、麥冬、黨參、牛膝、板藍根、柏子仁、當歸、肉豆蔻、枸杞子、郁李仁、杏仁、桃仁、狗腎、九香蟲、刺蝟皮、蛤士油、壁虎、斑蝥、蜈蚣、紅娘蟲、蘄蛇、蛤蚧、水獺肝、烏蛸蛇、鹿筋。
E、氣味散失:指一些中葯含有易揮發的成分(如揮發油等),因貯藏保管不當而造成揮散損失,使得中葯的氣味發生改變的現象。
★氣味散失的原因:
Ⅰ溫度過高,溫度越高揮發越快,可使葯材中的氣味散失(溫度不超過30℃,濕度70%--75%)。
Ⅱ貯藏時封閉不嚴,露置空氣中,自然揮發。
Ⅲ貯存時間越久氣味散失越多.
★氣味散失的葯材有:當歸、木香、藁本、獨活、白芷、防風、川芎、羌活、蒼術、檀香、沉香、厚朴、肉桂、艾葉、紫蘇葉、玫瑰花、丁香、金銀花、月季花、茴香、花椒、香櫞、砂仁、白豆蔻、陳皮、枳殼、枳實、荊芥、茵陳、肉豆蔻、藿香、薄荷、香薷、樟腦、乳香、麝香、
冰片、阿魏
F、風化:含有結晶水的無機鹽類中葯,在乾燥空氣中失去結晶水的一部分或全部,在中葯表面形成粉末狀物的變異現象。
★的風化原因:
Ⅰ葯材包裝破損,直接接觸空氣。
Ⅱ受溫度與濕度的影響。
★易風化的葯材有:
芒硝、膽礬、硼砂 、玄精石、
G、潮解:在一定的溫度、濕度的影響下,中葯所含的可溶性糖和無機鹽成分被空氣中水逐漸溶解的現象 。
★潮解的原因:主要是空氣中水汽大、濕度高。
★易潮解的葯材:芒硝、大青鹽、秋石、綠礬、硼砂、海澡、昆布、鹽制白參、鹽制全蠍、礬制天冬
H、升化:主含揮發油的中葯在常溫下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變異現象。
★升化的原因:包狀不嚴,暴露在空氣中,受溫度升高而發生。
★易升化的葯材有:冰片、薄荷腦、樟腦
I、融化:含糖膠、樹脂、臘質等成分的固態,由於軟化點、熔點較低,在受熱的條件下易發生變軟以至變成濃厚粘稠的融流狀態的變異現象。
★融化的原因:
Ⅰ葯材耐熱性能差
Ⅱ葯材的吸濕性強
Ⅲ葯材的品質純度低
★易融化的葯材有:
蜂蠟、阿膠、鹿膠、龜板膠、乳香、沒葯、阿魏
J:鼠咬:鼠類喜歡吃的葯材是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糖類等
鼠類對中葯貯存的危害:
Ⅰ盜食葯材:鼠可以吃掉大量的葯材,還有貯存葯材的習慣。
Ⅱ污染葯材:偷食後還會排泄糞便,污染葯材,不宜供人使用。
Ⅲ傳播病原物
Ⅳ破壞包裝物和建築物
K、易燃:葯材在熱和光到達本身的燃點時,就會引起燃燒,不僅使葯材本身受到損失,甚至造成災害,因此必須實行特殊養護。
★易燃的原因:受到溫濕度與火源影響
★易燃的葯材有:硫磺、乾漆、松香、火硝、海金沙、
三、中葯養護的基本方法
蟲害的養護:
一清潔衛生防治:經常打掃中葯區域,清除污染物消毒去污,使害蟲沒有藏身之處。
二密封防治:採用密封或密閉貯存,使中葯與外界空氣、溫度、濕度、光線、細菌、害蟲等隔離。
三高溫防治:讓中葯處在高溫的環境之中,來防止或殺死害蟲。方法有曝曬、烘烤、熱蒸等方法。
四低溫冷藏:是防治葯材的一種理想方法,不僅
能防蛀、防霉,同時又不影響葯的質量,多用於貴細及性質脆弱的中葯,特點有不變色、不走油、不走味、不幹燥、不幹裂等優點。
五異性對抗同貯防治:山蒼子、花椒搗破用紙包好,放在動物類葯材周圍,有很好的防蟲作用;樟腦也用紙包好(10克左右),放入鹿茸、蘄蛇、蜈蚣等;蛤蚧與樟腦同存;蛤蚧與肉桂同存;大蒜對動物類也可防蟲;傷濕止痛膏與蜈蚣同存防蟲;95%的醇噴少量在葯材上,能有效的防蟲;人參與細辛同存;冰片與燈心草同存、硼砂與綠豆同存等
六使用綠色殺蟲劑:是當前防治害蟲最理想的一種植物農葯。常用的綠色殺蟲劑
使用方法有:
⑴混入法:將除蟲菊、靈香草、芸香、花椒等碾粉,放入葯材中,密閉共存,能很好的防治蟲害。
⑵噴霧法:將天名精、花椒、大蒜、橘皮、乾薑、干辣椒等打成粉末,放入清水中二天,濾渣,用噴霧器噴灑,但不能直接噴在葯材上。
一、乾燥除濕法
A、暴曬法:又稱陽干法,用太陽的熱能使葯材水份乾燥,同時利用紫外線殺死黴菌及蟲卵。趁熱分裝有枸杞子、麥冬;散熱打包狀箱有白術、黨參、羌活、牡丹皮、懷牛膝
B、攤晾法:又稱陰干法,適用於芳香性葉、花、果皮等。葯材有陳皮、酸棗仁、柏子仁、桃仁、苦杏仁、火麻仁
C、加熱烘乾法:用於含水量過高又不能曝曬和梅雨季節。葯材有大黃、山葯、川芎、延胡索、天冬、天花粉、白術、白芍、白芷、巴戟天、冬蟲夏草、防風、當歸、貝母、羌活、沙參、獨活、石菖莆、蒼術、鎖陽、澤瀉、丹參
D、石灰乾燥法:用於質地嬌嫩、容易走油、溢糖而發霉蟲蛀、回潮不宜曝曬或烘乾的葯材。主有人參、枸杞、鹿茸、白糖參、懷牛膝等。
E、木炭乾燥法:先將木炭烘乾,然後用牛皮紙包好置於易潮易霉的葯材中。優點有無臭氣,不竄味;吸濕緩慢不使葯材乾脆;價格較低,可重復使用。
F、翻垛通風法:將垛底葯材翻到垛面,或堆成通風,使熱氣及水分散發折方法。
G、石灰埋藏法:用牛皮紙把葯材包好並註明,
放置木箱內,再用石灰將葯材埋好。如水蛭、蜈蚣、刺蝟皮等
H、沙子埋藏法:利用沙子隔絕外界濕氣,此法適用於少數完整的葯材,如黨參、懷牛膝、板藍根、白芷、山葯等。
I、糠殼埋藏法:利用谷、麥糠的隔潮性能,將葯材埋入糠中,使外界濕氣不致侵入。如阿膠、鹿角膠、龜板膠等葯材用油紙包好,防止軟化或碎裂;還有黨參、白芷等。
J、地下室貯存法:利用地下室具有冬暖夏涼又
不直接受到陽光照射的特點進行貯存中葯的方法。
Ⅰ、含揮油的葯材:薄荷、細辛、荊芥、當歸、川芎、木香
Ⅱ、芳香、油脂葯材:玫瑰花、月季花、柏子仁、酸棗仁、杏仁、火麻仁、雞內金、土鱉蟲
Ⅲ、鹽炙葯材:車前子、知母、巴戟天、益智仁、
Ⅳ、易被蟲、霉害的葯材:枸杞子、大棗、龍眼肉、薏苡仁、瓜蔞、杏仁、桃仁、郁李仁
Ⅴ、蜜的葯材:甘草、黃芪、款冬花、紫菀、百部、枇杷葉
二、傳統防霉除蟲養護法
A、清潔衛生防治法:是各防治工作的基礎,它符合經濟、安全、有效、不污染等原則。
B、密封養護法:利用密閉的庫房及缸、瓶、塑料袋或其他的包裝器材,將中葯密閉,使之與外界空氣隔離而減少濕氣侵入。
C、冷藏養護法:採用低溫(0℃----10℃)貯存葯材,但要一定設備,且費用較大,用於貴重葯材,如:人參、菊花、山葯、陳皮、哈士蟆、銀耳等
D、熱蒸法:將生蟲的葯材放入蒸鍋內,利用水蒸氣殺死害蟲,然後將葯材晾曬乾燥後包裝的方法。要求熱氣透頂為度。主要葯材有鬱金、天南星、白芷、川烏、草烏、何首烏、鎖陽、肉蓯蓉及筋皮類的動物葯材。
E、對抗同貯養護法:利用不同的葯材所散發的特殊氣味、吸潮性能或特有驅蟲去霉化學成分來防止另一種葯材發生蟲、霉變質等現象。澤瀉、山葯與牡丹皮同貯防蟲保色;藏紅花防冬蟲夏草生蟲;蜜拌桂圓、肉桂保味色;大蒜防
芡實、薏苡仁生蟲;細辛、花椒防鹿茸生蟲;當歸防麝香走氣色;生薑防蜂蜜涌潮;白酒防蟲;蜈蚣、哈蚧巧貯存。
A、氣調養護:是我國20世紀80年代推行使用的中葯養護技術。
Ⅰ、充氮降氧
Ⅱ、充二氧化碳
Ⅲ、自然降氧
B、遠紅外線加熱乾燥: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養護技術。
C、微波乾燥養護: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范圍是300—300000MHz,我國常用的是915MHz或2450MHz兩個頻率。
四、中葯異常的處理方法
A、輕微霉變的處理:
Ⅰ、干刷去霉
Ⅱ、撞擊去霉
Ⅲ、淘洗去霉
Ⅳ、沸水噴洗去霉
Ⅴ、醋噴洗去霉
Ⅵ、酒噴洗霉
B、其他異常情況要早發現,早處理,重在預防為。
五、毒性中葯的養護
毒性中葯材有27種:砒石、砒霜、 水銀、生馬錢子、生川烏、生草烏、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紅娘子、青娘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黃、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鬧羊花、雪上一枝蒿、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紅粉、輕粉、雄黃
A、礦石及其加工製品的養護,主要是防止光化、氧化、濕度和溫度對它們引起的質變。
B、動植物類毒性中葯的養護:數量少的品種,可採用密閉封法貯存;水分含量較高,可先暴曬或烘乾後再密封貯藏或加入吸濕劑。
六、貴細葯材的養護
A、貴細葯材主要有:人參、鹿茸、麝香、牛黃、羚羊角、海馬、馬寶、狗寶、猴棗、熊膽、燕窩、三七、哈士蟆油、西紅花、珍珠
B、細貴中葯的養護
Ⅰ 、密封
Ⅱ 、吸潮
Ⅲ 、冷藏

❽ 花類葯材的儲存與養護

中葯材大多含有澱粉、糖類、蛋白質、脂肪油、纖維素、鞣質等成分,如果在採收、運輸、炮製、儲存過程中管理不當,易出現發霉、蟲蛀、變色、氣味散失、走油、風化、粘連等變質現象,直接影響中葯材的質量和療效。因此,作好中葯材的儲存養護工作非常重要。
1引起中葯材變質的主要因素
1)溫度。溫度對於中葯的儲存影響很大。在常溫(15 ~ 20℃)下,葯材成分基本穩定,利於儲存。溫度在20 ~ 30℃時,有利於害蟲、黴菌生長繁殖,如大棗、當歸等易蟲蛀,甘草、百部等易生霉。當溫度升高至34℃以上時,含脂肪油多的葯材,如杏仁、當歸、桃仁、柏子仁等,易產生油脂分解外溢而走油;芳香類葯物,因揮發油加速揮發,芳香氣味降低,如薄荷、荊芥、肉桂、丁香花等;含糖質類中葯,會產生軟化,如天冬、玄參、黃精等;動物膠類、植物樹脂類葯材易粘連成塊或熔化,如阿膠、兒茶等。
2)濕度。濕度顯示空氣中水蒸氣含量的多少,濕度高對中葯儲藏不利,能直接引起潮解、蟲蛀、霉爛、軟化、粘連等各種變化。一般中葯正常的含水量為10% ~ 15%左右,超過15%易生蟲生霉。中葯的害蟲谷象、米象,在中葯含水量超過15% ~ 20%時繁殖最快。
3)空氣。空氣中的氧和臭氧對葯物的變質起著關鍵的作用。臭氧作為一個強氧化劑,能與葯物中的某些成分發生化學變化,從而影響其質量。如大黃、白芍及含鞣質類的中葯,顏色加深就是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發生變化而形成的氧化變色。
4)日光。日光照射對某些葯材能促使其成分發生氧化分解等反應,故薄荷、荊芥、當歸、川芎等含揮發油的葯物,不宜在陽光下久曬,否則會出現變色變質現象。
2中葯材養護工作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對易霉變類中葯,主要應嚴格控制其本身的水分和儲存場所的溫度、濕度,避免日光和空氣的影響,防止黴菌生長繁殖。如牛膝、遠志、甘草等,應置通風、乾燥的庫房,嚴防潮濕生霉。
對易蟲蛀類葯材,首先要杜絕害蟲來源。在儲存過程中要勤檢查,發現蟲害時,要控制其傳播途徑,消除其繁殖條件。如儲存黨參、澤瀉、大棗、黃芪、苡仁等要選擇乾燥通風的庫房。此外,對不同葯材採用密封、冷藏、熏蒸、對抗同貯、氣調養護等措施,能有效保證其不受蟲害。
部分花、葉、全草及果實種子類葯材,受溫度、濕度、空氣中氧氣的作用及陽光照射的影響,易失去原有的色澤和芳香氣味。如薄荷、紅花、丁香等,在儲存中應根據葯物不同的性質嚴格控制溫度、濕度、氧氣及日光照射,要選擇陰涼、乾燥、通風的儲藏場所,進行妥善養護,儲存時間不宜過長。芳香類中葯因含有揮發油,應與沒有香味的中葯分別儲藏,以免香氣傳到沒有香味的中葯上。
含有脂肪油、揮發油、黏液質、糖類等較多的中葯,在溫度、濕度較高時易出現油潤、發軟發黏、顏色變深等變質走油現象,如杏仁、桃仁、天冬、麥冬、枸杞子等。易走油類葯材易發霉,儲存這類中葯必須防潮、防熱,宜置陰涼乾燥處,且不宜久藏。
芒硝、硼砂等含有結晶體的葯材,在乾燥空氣中易失去結晶水而風化,對這類葯材應儲存於密閉的罐、缸中,置陰涼處儲存。
3對特殊中葯材應根據各自不同的特殊性質分別進行保管
對貴重葯材,如人參、牛黃、麝香、蟲草等,因極易蟲蛀、霉變,麝香易走味,故應專人、專帳、專庫、專櫃保管,儲存於櫃、缸等密閉容器中,置乾燥陰涼處儲存。
對劇毒類葯材,如水銀、斑蝥、輕粉等,應按毒麻葯管理條例專人、專庫,專櫃、專帳保存。
對易燃類葯材,如硫磺、火硝、樟腦、海金沙等,應遠離火源,專人保管,必須按消防管理要求儲存在安全地點。

❾ 中葯的養護方法

介紹一本書:現代中葯養護學
書名: 現代中葯養護學 作者: 徐良, 岑麗華 主編 出版社: 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3-09-01 出版地: ISBN: 9787506718134 價格: 22 簡介: 該書為當今中葯養護學領域的最新著作及教科書。共分上篇總論和下篇各論兩大部分。總論全面敘述了影響中葯變異的各種因素,闡明了中葯霉變與蟲害發生和生長的規律,進而為中葯的貯藏養護提供了現代防護技術理論和科學救治措施。各論對近百種易蟲蛀霉變的中葯材、中葯飲片和中成葯的現代貯藏保管與治救養護技術方法作了詳盡的介紹,並系統總結了無公害無污染的中葯對抗同貯及氣調貯藏等現代養護新技術。全書內容豐富新穎,易學實用,面向21新世紀,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可作為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及有關職業技術培訓的教材或參考書,供各級醫院使用。

閱讀全文

與升麻儲存養護方法要注意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非淋性前列腺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678
過濾煙嘴使用方法 瀏覽:550
臉部紅血絲的治療方法 瀏覽:329
雙面羊絨的邊如何縫制方法視頻 瀏覽:754
腦血管堵塞手腳無力用什麼方法治 瀏覽:534
貴州學習方法哪裡學 瀏覽:408
變壓器串連接方法 瀏覽:398
愛衛唾液試紙使用方法 瀏覽:623
魚鉤魚線魚竿的連接方法 瀏覽:244
一建各科內各種計算方法編制方法 瀏覽:577
葛藤蔓的種植方法 瀏覽:504
小米平板的照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91
毛囊增生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566
99999999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331
蔚來汽車倒車剎車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175
蝗蟲飛機的製作方法簡單 瀏覽:948
預防治療近視的方法 瀏覽:59
瓷磚下面潮濕用什麼方法快速干 瀏覽:87
腦部淋巴瘤治療方法 瀏覽:841
增加現金流凈額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