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艾草的正確使用方法
首先准備一個容器,然後把艾葉草放入容器中,之後用打火機點著放在床底下,這樣能去除霉味,而且燃燒的過程還會帶走一部分潮濕。
B. 艾草如何使用
別名:艾草、艾葉、艾蒿、家艾。為菊科艾屬,學名為Aremisia argyi。
葯用特性: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稈枯後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傳統葯性理論認為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等作用。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C. 艾草棒怎麼使用方法
艾草棒使用方法和步驟如下:
1、將生薑切成薄片,上鍋蒸熱、蒸軟後待用。
2、夏季用6—8根清艾草條(冬天用8—10根),到文具商店買一個大夾子,夾住艾條,或用膠帶將艾條捆成一排,點燃。
3、將蒸好的薑片貼在後背上。點著成排艾草條,堅持離薑片半寸到一寸的間隔,上下漸漸移動。一般熏20-30分鍾。當感到痛苦時可試著離遠一些。在初熏時,有的人會感到很明顯的燙、痛,那是由於經絡不通,很多的熱不能很快散掉,如果背面的經絡是疏通的,即便整排艾草條離後背很近也很少感到痛,只會有溫暖舒適的感覺。熏完後拿掉薑片,如果薑片下的皮膚上是濕的,而且生薑片也是濕的,就闡明身體內的寒濕重。而身體內寒濕少的人,在用很多的清艾草條熏烤幾十分鍾後,生薑片應該是爽性的,皮膚上也是乾爽的。
4、在小腹及肚臍的周圍都貼上薑片,上下熏20—40分鍾。
5、在雙小腿的外側、內側,從腳踝至膝部上下、來回各熏10—20下。
6、在雙手臂外側,外關穴的上下來回熏10—20下。
D. 艾葉泡水的作用煮艾葉的用途艾葉可以熏嗎
一、艾葉泡水喝的功效
1、疲勞與空調病
夏天到了,久坐空調房的白領,長時間待在空調房的人有可能的話泡一杯青青艾草茶。除了對濕疹、斑疹有效外還能治肩膀僵硬、冷虛症、腰痛、疲勞等症狀。
2、肥胖與高血壓
對於淤血性肥胖者應該常吃艾草茶、大蒜、篙子桿、韭菜等使身體變暖的食品。在日本將艾篙的提取物(含咖啡酸、咖啡平寧酸等物質)製成添加劑用來加工減肥食品。
因咖啡酸等成分可使體內糖類完全分解,防止並抑制膽固醇等的生成捉進血液和肝臟的類脂化合物代謝,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將艾嫩葉榨汁於早餐前空腹飲用,可將艾葉煎汁服用,有利用預防高血壓。
3、保腸胃護肝臟
艾草為「溫胃」之葯,適用於胃寒疼痛,從而達到瘟經散寒止痛的作用。空著肚子喝酒最傷腸胃,有人不喜歡李子來解酒,用艾草的生汁取代,一天飲用三次,一次喝約一杯,對肝臟有助益。
4、治療婦科疾病
艾湯治虛痢,及妊娠產後下血。就是以前女人生完孩子,還用艾草煎水擦洗。同時艾草茶還能改善更年期的不適症狀,可嘗試三種茶飲(益母單茶、敲菜艾草茶、熱附子菊花茶),不適的症狀便能逐漸減輕。另外還有適合現代女性的艾葉紅糖茶,每天一次,睡前服用具有補氣、益血、調經的功效。
5、治療心臟病和神經痛
張汝明在《艾草健康法》有介紹過一個案例:以艾葉8克用水洗凈放入1公升的熱水中,以小火煎至半量,一天兩次,飲用一杯。連續飲用艾草茶一個月狹心症、悸動等症狀好轉。
二、相關配伍
1、冷勞久病:茅香花、艾葉四兩,燒存性,研末,粟米飯丸梧子大。初以蛇床子湯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微吐不妨,後用棗湯下,立效。(《聖濟總錄》)
2、傷寒時氣,溫病頭痛,壯熱脈盛:以干艾葉三升。水一斗,煮一升,頓服取汗。(《肘後方》)
3、妊娠風寒卒中,不省人事,狀如中風:用熟艾三兩,米醋炒極熱,以絹包熨臍下,良久即蘇。(《婦人良方》)
三、炮製方法
1、艾葉:除去雜質及梗,篩去灰屑。
2、醋艾炭:取凈艾葉,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噴醋,炒干,取出涼透。每100kg艾葉,用醋15kg。成品為焦黑色不規則的碎片,可見細條狀葉柄,具醋香氣。
(4)艾草布包怎麼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艾葉的使用方法
第一:艾灸
將艾葉製作成艾條,點燃之後放在一些不舒服的部位或者是穴道上。艾灸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醫治病方法,例如在足三里上進行艾灸則可以有效的調理脾胃,三陰交的位置則可以促進肝腎健康,女性在關元穴上艾灸則是可以很好的治療月經不調等情況。
第二:艾葉泡茶以及製作葯膳
艾葉是一種常見的中葯材,除了泡水或者是煎服的方法之外,也可以製作成各種葯膳或茶飲。例如將艾葉製作成艾葉茶、艾葉粥等,不僅味道不錯,長期服用還可以有效的治療頭痛以及各種神經疼痛,還可以有效增強身體免疫力。
第三:製作成艾葉枕頭
將艾葉曬干之後研磨成細軟的樣子,然後放到布包中,並且扎口。這樣製作出來的枕頭在晚上的時候使用可以有效的治療由於風濕做導致的疼痛情況。除此之外,長期堅持使用艾葉枕頭還可以很好的提高身體免疫力,對於頸椎病、感冒以及神經麻痹等情況都有不錯的防治效果。
第四:艾葉洗澡以及泡腳
將艾葉洗干凈之後和清水一起熬煮,最後獲得的葯液可以用來洗澡以及泡酒,起到驅寒以及治療濕疹的作用,長期使用艾葉的這種方法還可以起到養生的作用,有效的增強體質。
E. 艾葉有哪些妙用
艾枕
取細軟熟艾1千克,用布包做成艾枕。每天晚上枕用艾枕,對風寒濕引起的頭痛、頭重有良好效果。如果長期枕用,可以預防感冒、頸椎病及面神經麻痹等。
灸治呃逆
艾條點燃,放於床頭,熏10分鍾,可治頑固性呃逆。
艾葉泡足治咳嗽
艾葉50克,放入1500毫升沸水中,煎15分鍾,待水溫稍低,將雙足置於葯液內浸泡,每晚睡前1次,每次15~20分鍾,治療因風寒所致的咳嗽,3~5天即可治癒。
艾袋
用布縫成15厘米×25厘米的布袋,內裝500克細軟熟艾。將艾袋敷於臍腹部,可以預防和治療中老年人臍腹冷痛,或婦女寒性痛經;敷於肩部,可以緩解肩周炎之痛;敷於腰部,可以預防和緩解寒濕性腰痛。
艾墊
將細軟熟艾製成鞋墊,厚度為3~5毫米。將艾墊墊在鞋內,能治療和預防寒濕腳氣、足癬、凍瘡等。
F. 艾葉和鹽熱敷
把鹽炒熱了加上艾葉,然後一起用布包起來熱敷在肚臍上,可以祛寒,冷了再把鹽炒一下,可以反復使用。一般受涼後肚子痛、胃痛都會用這個方法。
G. 中山大學艾草貼使用方法
1.晚上睡覺前,首先清潔足底皮膚,取出兩片膠布和兩片葯粉
2.撕開膠布平放待用。
3.葯包放置膠布中央,葯粉一面朝上,印有文字一面粘貼在膠布上
H. 艾葉怎麼用
1、泡腳水裡加艾葉:夏天很多人喜歡待在空調房間里,雖然說外面艷陽高照,但是人若是長期待在空調房間里,很多人的身體就容易還寒氣給入侵,出現腳底寒的情況,在生活中腳部容易經常冒冷汗,體內的濕寒氣比較重。
2、用艾葉水來洗頭:不少人在夏天,頭皮容易出現瘙癢的情況,用手抓撓頭皮的時候,指甲里都是白色的泥。其實這些白泥是由頭屑、脫落細胞、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汗漬組成的。想要改善頭皮發癢的情況,不妨在平時用艾葉水來洗頭,艾葉具有一定的清潔效果,能夠深層次清理頭皮。
3、艾葉泡茶喝:艾葉泡茶喝味道不太好,因此很少有人會嘗試這樣做,但其實經常喝艾葉泡的茶,能夠很好的幫助人體驅寒,對於女性來說,還能夠幫助女性起到調節月經的效果,女性在平時用艾葉泡茶喝的時候,可以在艾葉里加入一些蜂蜜,這樣能夠提升艾葉水的口感。
醫用價值
艾葉味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芳香溫散,可升可降。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降濕殺蟲的功效。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葯。主治月經不調,痛經,宮寒不孕,胎動不安,心腹冷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
泄瀉久痢,帶下,濕疹,疥癬,癰腫,痔瘡。用治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症,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製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艾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