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自己在家種植蒲公英
首先要准備好種植所要的材料
然後是准備種子。可以去花市,買蒲公英的種子。我們也可以自己去收集野生蒲公英的種子,這樣的種子一般在公園和郊區的路邊都會有。
將蒲公英種子播在盆內,播種後覆土(正常土壤即可),土厚0.3-0.5厘米。播種時要求土壤濕潤,如土壤乾旱,在播種前兩天澆透水。春播最好進行地膜覆蓋,夏播雨水充足,可不覆蓋。
2、蒲公英如何進行肥水管理?
蒲公英抗病、抗旱、抗蟲能力很強,一般不需進行病蟲害防治,主要肥和水。蒲公英雖然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但是它還是喜歡肥沃、濕潤、疏鬆、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種植蒲公英時,施硝銨作基肥。播種後,也要始終保保持土壤有適當的水分。在生長季節,要追肥1-2次。
(1)蒲公英盆栽的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
廣泛生於中、低海拔地區的山坡草地、路邊、田野、河灘。
病害防治
葉斑病:葉面初生針尖大小褪綠色至淺褐色小斑點,後擴展成圓形至橢圓形或不規則狀,中心暗灰色至褐色,邊緣有褐色線隆起,直徑3~8毫米,個別病斑20毫米。
斑枯病:初於下部葉片上出現褐色小斑點,後擴展成黑褐色圓形或近圓形至不規則形斑,後期病斑邊緣呈黑褐色。
銹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莖。初在葉片上現淺黃色小斑點,葉背對應處也生出小褪綠斑。
⑵ 蒲公英可以盆栽嗎
盆栽蒲公英用淺盆栽植。
盆的直徑10~50厘米,盆土應選肥沃、疏鬆濕潤、有機質含量高的園土,每盆加堆廄肥0。2~0。3千克,磷酸二銨4~5克。一般夏季播種,秋季定植,種後1~2個月左右可以開始採收。播前澆透水,整平,均勻地撒於盆土內,因種子有冠毛,播時應將種子與3~5倍泥土拌勻,每平方米需種子3~4克,播後覆土厚1厘米,並在上蓋一層麥秸或遮陽網,約經9~12天即可出苗,出苗前要保持盆土濕潤,可以在麥稈上撒些水。幼苗出齊後,扒去麥桿或遮陽網,當真葉長到4~5片時,可間苗供食,使留下的苗保持5~6厘米的行株距。間苗後,每盆追1~5克尿素,0。5~1克磷酸二氫鉀,追肥後澆水或化成液肥澆施。當葉片達到10~15厘米時,可沿地表下1~1、5厘米處平行下刀收割,保留地下根部,以利新芽正常生長。割後根部受損易流出白漿,這時3~4天內不能澆水,以防爛根。蒲公英一年種植,可採收二三年,一般第一年每株鮮重7克左右,第二年40克,第三年130克,3年以後可以挖根作種原。
⑶ 為什麼蒲公英用作陽台盆栽有人卻認為它比不上城裡花店的盆景具有特色呢
蒲公英不僅營養豐富,同時還具有不錯的要用價值,所以不少人喜歡將其作為家庭盆栽種養,除了食用與葯用價值之外,還可以供觀賞,因為蒲公英所開的小黃花非常精美,而且帶著冠毛的果實隨風飄絮的時候也非常優雅。
七、適時採收
當盆栽蒲公英的葉片長到8-10公分長度時,就可以進行第一次採收了。後期如果養護管理工作做得比較好的話,3周之後還可以繼續採收一次。當然後期還可以伺機繼續採收,不過每次採收之後要等2-3天之後方可澆水,否則容易發生腐爛現象。
⑷ 蒲公英栽培技術
蒲公英的整個生長需要有充足的光照,並且它能夠經受住烈日酷暑的考驗。土壤:蒲公英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當然以疏鬆肥沃並且要含腐殖質較多的沙壤土最好。澆水:蒲公英在養護的時候需要澆水略微多一些,讓它處於盆土微微偏濕的狀態。
一、適合在哪養
蒲公英是一種既可觀賞又可葯用食用的一種菊科植物,蒲公英在家庭裡面養護實際上相當方便,對於蒲公英來說它更適合於室外環境,那麼如果我們有合適的室外環境盆栽地栽,都可以很方便的栽培蒲公英,如果是在室內栽培的話呢,那就需要考慮通風問題以及光照問題。
蒲公英
二、光照
蒲公英的整個生長需要有充足的光照,並且它能夠經受住烈日酷暑的考驗。
三、土壤
蒲公英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幾乎所有的土壤都可以正常的生長,當然以疏鬆肥沃並且要含腐殖質較多的沙壤土最好。
蒲公英
四、澆水
蒲公英在養護的時候需要澆水略微多一些,讓它處於盆土微微偏濕的狀態,這樣呢它會生長良好。
蒲公英
五、注意事項
蒲公英在養護過程中只要通風濕度合適,它的病蟲害就會相對較少;如果是環境不良,可能會發生白粉病或者是溫室白粉虱的危害,如果有發生,可以用煙草水大蒜汁這樣一些天然物質,進行治理一下。
⑸ 蒲公英怎麼種植啊,是全部撒進土裡等發芽嗎
1、播種:
蒲公英的種子太小啦,如果被泥土埋得深啦,它就很難突破泥土的覆蓋,也就發不出芽啦。
所以,你把它直接放到土壤的表面,而不是「埋到」土裡;一個花盆裡,還可以呈三角形地,分開種三粒;放好種子後,用手將一些泥土搓碎,輕輕地撒在種子上面,只要看不見種子就行啦。
2、花盆:
蒲公英的植株不算很大,但只有手那麼大的花盆,還是小了點。用這么小的盆,將來發芽長大了,還得換盆另植。
口徑有一個足球那麼大的花盆,就可以啦。
3、去那些樹多的地方,有成堆樹葉下面的那種土,叫做腐葉土,這種土最好。
4、澆水:播種以後,用噴壺向花盆灑水,直到盆底有水流出來。不要澆得過猛,否則種子會被沖出來。以後每天噴水一次,保持盆土始終是濕潤的。
5、管理:
花盆要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播種後,千萬不要再去動它。
現在播種,是很適合的季節。播種後,7-15天內發芽出苗;一個月左右開花;開花後11至13天,就可以採收種子啦。
⑹ 蒲公英怎樣可以在花盆裡種活
1、如何從野生蒲公英中獲得種子?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二年生植株就能開花結籽,初夏為開花結籽期,每株開花數隨生長年限而增多,有的單株開花數達10個以上,開花後13-15天種子即成熟。花盤外殼由綠變為黃綠,種子由乳白色變褐色時即可採收,切不要等花盤開裂時再採收,否則種子易飛散失落損失較大。一般每個頭狀花序種子數都在100粒以上。大葉型蒲公英種子千粒重為2克左右,小葉型蒲公英種子粒重為0.8-1.2克左右。
采種時可將蒲公英的花盤摘下,放在室內存放後熟一天,待花盤全部散開,再陰干1-2天至種子半干時,用手搓掉種子尖端的絨毛,然後曬干種子。在蒲公英野生資源豐富的地方,也可挖根栽培。通常10月份,挖根後集中栽培於大棚中,株行距8厘米×3厘米,栽後澆足水,至次年2月即可萌芽,這時再施一次有機肥,可采葉上市。
2、蒲公英種子如何發芽?如何播種?
成熟的蒲公英種子沒有休眠期,當氣溫在15度以上時即可將種子播在濕潤土壤中。經過90個小時左右即可發芽。種子土壤溫度15度左右時發芽較快,在25-30度以上時,發芽慢,所以從初春到盛夏都可進行播種。
根據試驗結果得知:5月末採收種子後立即播種,從播種至出苗需10-20天;延至夏季7-8月份播種,則從播種到出苗需15天,播種量一般每平方米3克左右,可保苗700-1000株。
蒲公英播種前,應先翻地作畦,畦寬80-90厘米,在畦內開淺溝,溝距12厘米,溝寬10厘米。然後將種子播在溝內,播種後覆土,土厚0.3-0.5厘米。播種時要求土壤濕潤,如土壤乾旱,在播種前兩天澆透水。春播最好進行地膜覆蓋,夏播雨水充足,可不覆蓋。
3、蒲公英如何進行肥水管理?
蒲公英抗病、抗旱、抗蟲能力很強,一般不需進行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的重點主要是肥和水。蒲公英雖然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但是它還是喜歡肥沃、濕潤、疏鬆、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種植蒲公英時,每畝還須施17-20公斤硝銨作基肥。播種後,也要始終保持土壤有適當的水分。在生長季節,要追肥1-2次。播種當年一般不採葉,以促進其繁茂生長,使下年早春植株新芽粗壯,抽生品質好、產量高的嫩葉。
⑺ 怎麼移植蒲公英
移植蒲公英時需要選一些健康粗壯的蒲公英,連同土一起挖回來栽種到花盆裡,澆足水,放到涼爽通風的地方,等到葉片恢復生機後,再放到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
平時要保持盆土濕潤,不能過於乾燥。等蒲公英花謝後,採收種子,隨即播種,這樣我們就有自己的盆栽蒲公英了,隨吃隨采,非常方便。
去野外挖根時要選在深秋,當蒲公英的葉片由綠轉紅時採挖最好。這時挖回來的蒲公英成活率較高,經過一個冬天的養護,也能在春季及時開花結種。
另外當年播種的蒲公英根莖較細嫩,最好不要採收,待來年根莖長得較粗壯時才能禁得住掐葉食用。
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狀,表面棕褐色,皺縮,葉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花葶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頭狀花序,總苞鍾狀,瘦果暗褐色,長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