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一歲多小孩吐奶怎麼辦最有效方法

一歲多小孩吐奶怎麼辦最有效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1 22:36:35

① 寶寶頻繁吐奶怎麼辦最好最全的解決方法都在這里了

拍嗝的正確示範

1、每次餵奶後記得拍嗝,拍完嗝再豎抱20分鍾左右;美國兒科學會是建議,奶粉喂養的寶寶在餵奶過程中每隔3~5分鍾就拍一次嗝;母乳喂養的寶寶吃完一個乳房,換另一個乳房時先拍一次嗝後再繼續喂,喂完再拍一次嗝。實際上,奶粉寶寶吃奶吃到一半想讓TA起來拍嗝,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靈活應變,喂完再拍嗝也是可以的;

2、堅持母乳喂養,寶寶吃母乳時的嘴巴和媽媽的乳頭形成真空吸咐,空氣吸入會少一些,而奶粉寶寶在吃奶瓶時容易吸入大量空氣,所以相對來說,母乳喂養能緩解吐奶現象;

3、選用大小合適的奶嘴,奶粉喂養的寶寶在使用奶瓶吃奶時,如果奶嘴孔太大容易讓寶寶吞入更多空氣,可能會增加吐奶現象;

4、採用正確的餵奶方式,不要讓寶寶完全平躺著吃奶,不要讓寶寶在哭鬧時吃奶,不要讓寶寶一邊吃一邊玩;

5、盡量在寶寶發出飢餓信號時餵奶,如果在特別餓時餵奶,寶寶吃的太急,容易吐奶;

6、每次餵奶後,盡量別讓寶寶情緒太過激動,不要逗寶寶大笑、大哭或劇烈玩耍;正確的拍嗝方法見附1圖;

7、少量多餐,寶寶胃容量小,盡量少量多餐,別一次吃太撐了;

8、調整吃奶後的睡姿,如果寶寶吃完奶就睡了,可以在寶寶上半身平躺的位置墊兩三條厚毛巾,讓寶寶的上身稍微高一點點,這樣寶寶不容易吐奶;不推薦用嬰兒枕頭和米枕。

四、頻繁吐奶會對寶寶造成危害嗎?會影響生長發育嗎?

通常來說,不會!

大部分嬰兒吐奶,基本沒有什麼不適感,有些甚至察覺不到自己已經吐奶了。所以,正常的吐奶一般不會給寶寶造成窒息、咳嗽,身體不適等不良危害,

即使有時寶寶的吐奶量較多,只要寶寶沒有不適感,沒有哭鬧咳嗽或體重下降等異常現象,也不用擔心。因為有些吐奶量看起來很多,是因為其中有很多是胃液,寶寶不會因此餓肚子,也不會因此影響生長發育。

但是,建議吐奶後要及時清理,否則吐出的奶漬一直捂著寶寶的皮膚,容易導致寶寶長濕疹或奶疹。有時寶寶吐奶,可能奶水會從鼻子里出來,這種情況更需要及時處理,否則容易嗆到寶寶,讓寶寶不舒服。

五、哪些吐奶現象值得警惕?

1、寶寶出現經常性嘔吐現象,且讓寶寶明顯不舒服或痛苦,或在嘔吐物中發現血樣物質或黃綠色物質,請及時就醫;

2、如果寶寶頻繁大量吐奶,同時還伴有哭鬧、咳嗽、身體不適、體重下降等異常現象,建議及時就醫;

六、什麼時候才會停止吐奶?

因人而異!

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所以吐奶時間長短也會有所不同。

一般寶寶五六個月左右,賁門長結實一些了,吐奶情況會有所好轉;少數吐奶嚴重的寶寶,可能會持續到1歲左右。

作者:柳衣衣

圖片來源:網路

參考來源: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網路》、國際母乳協會《母乳喂養網路》

② 寶寶狂吐奶,該如何處理

丘比樂天使告訴大家;

吐奶,是每個新生兒都會呈現的現象,因為寶寶腸胃發育沒有老練,略微吃多了,就簡單引起吐奶,細微的吐奶不會給寶寶造成影響,媽媽們無需過於擔心,但假如寶寶狂吐奶,那就要注意了,要採納一些應急辦法:

1.平躺時發作吐逆,應迅速將寶寶臉側向一邊,以免吐出物向後流入咽喉及氣管。

2.把手帕纏在手指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將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整理出來,以堅持呼吸道順利,然後用小棉花棒整理鼻孔。

3.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時,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了,使其俯卧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

4.假如仍無效,馬上夾或捏影響腳底板,使寶寶因痛苦而哭,加大呼吸,此刻最重要的是讓他吸氧入肺,而不是在浪費時間想怎麼把異物取出。

在以上過程中,寶寶應一起送往醫院檢查。

希望的的回答能夠幫到大家!合理請採納!謝謝!

③ 一歲半的小孩還是吐奶是怎麼回事

嬰兒吐奶的原因及處理方法首先要弄清楚寶寶是吐奶、還是溢奶,這兩者的含意不同,原因和處理方法也不一樣。 吐奶的量比較多,可發生在餵奶後不久,或半小時以後,吐奶前孩子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的表情。溢奶則量少,多發生在剛吃完奶時,一般吐出一、兩口即止。 吐奶是嬰兒常見的現象,有兩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二是嬰兒胃腸首的解剖生理特點容易發生吐奶。總的來看,由於第二種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較常見。由口腔吃進去的奶,先經過一條管道叫食管,然後進入胃內。胃有兩個門,一個是與食管相連接的叫賁門,即胃的入口,另一個是與腸道相接的叫幽門,即胃的出口。 嬰幼兒食管肌肉的張力較低,容易引起擴張,同時蠕動比較慢,故而食物容易淤積。賁門比較松馳,關閉不緊,易被食物沖開。當胃內食物稍多時,可以沖開賁門而倒流回食管。幽門關閉較緊,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發生痙攣,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過緩慢或難以通過,食物則由幽門處反流到賁門處,破門而出。 另外,嬰兒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可使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同時也容易返回到賁門處。由於上述種種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況下,因進食過多,吃奶後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沖開賁門,經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孩子偶爾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 如連續吐幾次,每次餵奶時均吐,應注意孩子是否有發熱,大便情況如何,精神有無改變等等。可能胃腸道本身有問題,也可能其他系統有病變存在,應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如何預防寶寶溢奶 1、喂養要得當,拍嗝有技巧 專家認為,預防溢奶第一步要做到「喂養得當」,如果頻繁給寶寶換奶粉、換環境和養育者的話,對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非常不利,會加重溢奶的情況。 一般來說,寶寶吃完奶以後家長要及時拍嗝,此時應注意寶寶有沒有打嗝,而不是拍拍就算了。 2、側睡少吐奶,保護小耳朵 專家表示:「不建議整天抱著寶寶睡。」寶寶睡著後,往小床上放的時候動作要緩慢一點,另外最好用側睡的方法,這樣可以減少吐奶的機會。一般來說寶寶可以保持這樣的側睡姿勢2—3個小時。如果家長擔心寶寶的頭型和壓迫內臟的問題,可以在1小時後,給寶寶換個睡姿。 此外還應該備一塊小毛巾,疊成三角形,從孩子一側耳邊搭到另一側,這樣就算寶寶溢奶,也不會弄臟枕頭或流到耳朵。保持寶寶耳朵的清潔很重要,因為寶寶耳蝸淺,比成人更容易患中耳炎。 3、每天一次泳,消化功能好 對於運動功能不發達的嬰兒來說,能夠堅持游泳是很有益處。 嬰兒在水中可進行全身運動,水對於寶寶的身體還有溫柔的按摩和撫觸作用;此外,游泳對寶寶的消化能力發展也很有幫助,可減少溢奶情況的發生。所以專家建議如果條件允許,各位媽媽應多給寶寶游游泳。

④ 一歲寶寶吐奶像噴泉一樣飆出來怎麼辦

媽媽們都知道新生兒會出現吐奶的現象,有的寶寶吐奶輕微一些,有的寶寶吐奶嚴重。那麼對於寶寶吐奶這是怎麼一回事呢?1、寶寶吐奶「大口大口吐奶」或「像噴泉一樣吐奶」,如果寶寶不是每天大量吐奶,只是偶發性的,那麼大多數也屬於生理性吐奶,主要跟嬰幼兒胃的生理特點有關,以前的課題也講過,嬰幼兒的胃呈水平位,胃容量小,食道末端的括約肌發育還不成熟,如果遇上喂養不當,如餵食量過度、喂養姿勢不當、餵奶後過早翻動、逗樂等就會產生吐奶。2、病理原因吐奶可能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如果寶寶因為吐奶而導致體重急劇減輕,或者邊吐邊咳嗽,或是嘔吐物呈現褐色或綠色,或呈噴射狀吐了70—80厘米遠,這些很有可能是某種疾病的徵兆,爸媽需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治療。3、其他原因寶寶也有可能是因為進食過多,而且在吃奶後立即平卧,也容易導致吐奶。這都是生理性的吐奶,爸媽不用太緊張,同時也要注意不要一次過讓寶寶吃得太飽。寶寶吐奶怎麼辦1、拍背法:讓寶寶趴在家長的膝蓋上,頭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4下,使幼兒咳出異物,也可將患兒倒提拍背。2、催吐法:用手指伸進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適用於較靠近喉部的氣管異物;並用紗布及時清除寶寶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3、迫擠胃部法:對於較大的寶寶來說,可進行腹部快速擠壓,以排出異物。抱住患兒腰部,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頂壓其上腹部,用力向後上方擠壓,壓後放鬆,重復而有節奏進行,以形成沖擊氣流,把異物沖出。4、及時送往醫院:如上述方法未奏效,應分秒必爭盡快送醫院耳鼻喉科,在喉鏡或氣管鏡下取出異物,切不可拖延。如寶寶呼吸停止應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寶寶吐奶嗆到氣管的注意事項寶寶氣管異物十分危險,嚴重者可導致寶寶窒息死亡,因此預防最為重要:1、教育寶寶不要隨意把撿拾的東西放到嘴裡,以免誤吸入氣管。2、進食時不要讓寶寶哭笑、打鬧、說話,以防食物嗆入氣管。3、家有剛會走路的寶寶,大人一定注意不可隨意將硬幣、瓜子、花生米放在寶寶能夠得著的地方。4、餵奶、喂水的姿勢要正確,切勿平躺,應抱起寶寶,傾斜45?為宜。哺喂的速度應放慢,奶嘴大小不宜過大,切勿在寶寶過於飢餓、哭鬧時餵奶,以防嗆咳。

⑤ 小孩喝完奶總是吐奶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嬰兒出現吐奶、溢奶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小寶寶的胃比較淺,並且食道下三分之一的環狀括約肌尚未發育完全。在餵食後,因為胃部脹大產生壓力,括約肌的收縮強度又不足以阻止胃部食物迴流,所以寶寶往往會出現吐奶、溢奶的現象。這種情況多發生於剛出生嬰兒。

改善方法

1 幫寶寶拍打嗝。

當寶寶喝完奶後,由於胃裡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氣,所以就會造成胃部壓力,出現溢奶、吐奶現象。因此爸爸媽媽應及時幫寶寶拍打嗝,把氣體排出。只要減少了胃裡的壓力,自然就能夠減輕吐奶、溢奶的情況和次數。如果幫寶寶拍打嗝有困難,那麼爸爸媽媽就應該將寶寶直立抱起,讓寶寶趴在自己的肩上至少30分鍾,然後將枕頭墊高,讓寶寶右側躺下,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加胃部排空速度。

2 改變奶粉的沖泡方式

在給寶寶平常喝的牛奶中添加谷類食物,或是將牛奶沖得稍微濃稠一些,這樣就不太容易發生逆流現象。不過,太稠的牛奶容易造成腸胃阻塞或導致腹瀉,這也會讓寶寶感到身體不舒服,所以爸爸媽媽也應當加以注意。

3 葯物治療

如果有嚴重的吐奶、溢奶現象,則應當請醫生開一些刺激腸胃蠕動的葯物,以改善溢奶情況。不過,通常把葯物治療作為最後的考慮,還是應當以其他的解決方法為主

幽門狹窄有這么幾個特徵:

第一、它比較常見於剛出生3個星期到2個月之間的小寶寶,通常在1個月時,症狀開始明顯。這種情況的寶寶往往是邊喂邊吐,可能每每吃個兩三餐就吐一次,吐完之後因飢餓又吵嚷著想要再吃,偏偏吃完後又會出現噴射狀的嘔吐,整個餵奶過程不知要吐多少回。

第二、因為牛奶無法順利進入消化道系統加以吸收,所以,小寶寶總呈現出一種乾乾扁扁、越來越瘦的樣子,嚴重了可能還會出現營養不良或黃疸等狀況。

治療方法

目前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盡早藉助腹部超音波診斷,並施行幽門整形根治手術。

幽門狹窄的患兒,他們幽門的厚度要比正常寶寶的厚一些,致使食物無法順利地通過,所以,必須用手術的方式來進行治療。手術時,只要將幽門過厚的肌肉劃一刀,壓力就會使空間膨出,然後食物就可以順利通過了。而且通常手術4~6個小時後,就可以給寶寶餵食了,所以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手術的危險性。手術後,爸爸媽媽會慢慢地發現,小寶寶能順利地喝奶了,並且開始變得白胖起來。

⑥ 寶寶經常吐奶怎麼辦

是不是吃奶太急了?如果吃奶太急的話是容易吐的;再就是餵奶時盡量等奶嘴裡滿是奶的時候再喂,這樣不容易吃進去空氣就不會吐奶了;還有不要在寶寶哭的時候餵奶,否則容易吐奶,吃的過飽也會吐奶的。

小月齡的寶寶吐奶現象較為常見,因為寶寶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連接食管處的賁門較寬,關閉作用差,連接小腸處的幽門較緊,而寶寶吃奶時又常常吸入空氣,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媽媽第一次看到寶寶吐奶時可能會很擔心,不知所措。其實只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就可以防止寶寶吐奶。

一、採用合適的餵奶姿勢:盡量抱起寶寶餵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會比躺著餵奶減少發生吐奶的機會。

二、餵奶完畢一定要讓寶寶打個嗝: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後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裡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到床上,這樣就不容易吐奶了。

三、吃奶後不宜馬上讓寶寶仰卧,而是應當側卧一會兒,然後再改為仰卧。

四、餵奶量不宜過多,間隔不宜過密。

寶寶吐奶之後,如果沒有其他異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後慢慢會好,不會影響寶寶和生長發育。寶寶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狀,那是奶與胃酸起作用的結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擔心。但如果寶寶嘔吐頻繁,且吐出呈黃綠色、咖啡色液體,或伴有發燒、腹瀉等症狀,就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了

⑦ 寶寶吐奶了怎麼辦

如果寶寶吐奶了,不要著急,首先讓他往右側卧,盡量把口腔里的殘奶就吐出來。這樣一般不會夠成嗆奶危險。

吃完奶之後一定要拍嗝。很多家長嫌麻煩,並不知道拍嗝的重要性,而有的時候是寶寶吃著吃著奶就睡著了,家長不願把寶寶重新拍醒。但殊不知,拍嗝是很重要的一步,尤其是在寶寶的胃和食道之間的賁門還沒有發育好之前。如果寶寶經常性吐奶,吃完奶一定要輕輕地拍一拍,搖一搖。

⑧ 孩子吐奶怎麼辦

有些寶寶出生半個月以後就會出現吐奶的現象,男嬰居多。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吐奶的情況,健康的寶寶如果胃蠕動功能旺盛的話,很容易發生吐奶,徹底解決不太可能,只能想辦法緩解孩子的吐奶現象,要引起家長的重視,要找到有效改善和應對的方法。

大部分情況下,0-14個月的寶寶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吐奶現象,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如果在寶寶吐奶的時候處理不當,就很有可能會引起嗆咳或者是窒息,家長要重視起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寶寶吐奶時,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1、寶寶頭側向一邊
寶寶突發吐奶時,家長應立即將寶寶頭側向一邊,以促使口腔內奶液能及時從嘴角往外流;切勿採取仰卧位,以免吐出物倒吸誤入氣管或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嚴重時可窒息。
2、清除嬰兒口鼻分泌物
寶寶奶液順嘴角流出後,家長可用手帕卷著手指及時清除嬰兒口鼻內分泌物,以免有殘留奶塊,堵塞呼吸道,阻塞嬰兒正常呼吸。

3、將嬰兒俯卧拍背
如果在清除嬰兒口內分泌物後,寶寶仍呼吸不暢,出現臉色蒼白、憋氣、喘氣等現象時,提示吐出物可能已經誤吸入氣管了,此時應立即將嬰兒俯卧在父母膝上,並稍用力從下至上拍打寶寶背部,促使口鼻、氣管及肺中奶水能有效咳出,直到呼吸通暢為止。
4、刺激嬰兒呼吸
咳出異物後,應刺激嬰兒呼吸,以免缺氧,可以拍打寶寶的腳底,讓寶寶大聲哭,哭的動作就是大量吸氣及吐氣,以測試呼吸道是否通暢,並可觀察嬰兒是否存在呼吸異常,如哭聲微弱、呼氣困難,胸部嚴重凹陷等,如有即可送醫。

5、吐奶以後每次餵奶數量要減少一半
每次寶寶吐奶之後,下次餵奶量的話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但是喂養的次數可以增加,不然寶寶會餓,在寶寶嘔吐期間,只能給寶寶餵奶,不能喂其他的食物,包括輔食之類。
以上就是關於寶寶吐奶可以採納的應對方法,家長要根據自己的寶寶吐奶的情況合理採用對應的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效果。

⑨ 小孩子經常吐奶怎麼辦那麼正確的方法是什麼呢

新生兒身體沒有完全發育,抵抗力不強,稍有“風吹草動”都會讓爸爸媽媽們緊張半天。

吐奶,是寶寶在嬰幼兒時期很常見的一種行為,但是很多新手父母由於缺乏經驗,在小寶寶吐奶時會有些手足無措,只能下意識地給孩子“拍奶嗝”,哄著寶寶。


寶爸寶媽們最好根據醫生的建議,定時定量的給寶寶餵奶,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出現吐奶的情況。

閱讀全文

與一歲多小孩吐奶怎麼辦最有效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生在校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534
大數字相加的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986
研究學霸學習的方法 瀏覽:649
寫出常用的煮漿方法及特點 瀏覽:185
如何學初三英語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495
快速簡單安全的減肥方法 瀏覽:933
常用硫酸制備方法 瀏覽:816
非淋性前列腺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678
過濾煙嘴使用方法 瀏覽:551
臉部紅血絲的治療方法 瀏覽:329
雙面羊絨的邊如何縫制方法視頻 瀏覽:754
腦血管堵塞手腳無力用什麼方法治 瀏覽:534
貴州學習方法哪裡學 瀏覽:409
變壓器串連接方法 瀏覽:400
愛衛唾液試紙使用方法 瀏覽:626
魚鉤魚線魚竿的連接方法 瀏覽:246
一建各科內各種計算方法編制方法 瀏覽:578
葛藤蔓的種植方法 瀏覽:507
小米平板的照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93
毛囊增生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