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想要玉米高產要施好肥,春玉米高產施肥的方法有哪些
春播的玉米常常會因為溫度變化大,從而引起爛種子現象、所以要想避免這個問題,掌握玉米種植的最佳時間很關鍵。如果是播種春玉米的話,一般是在穀雨前後,也就是每年的四月中旬的樣子玉米除了需要氮磷鉀之外,還需要鋅硼錳鉬銅鐵6種微量元素!雖然用量很小,但因為「養分不可替代原理」和「同等重要原理」,葉面噴施1—2次微量元素「藍色晶典」或「精兵強將」多元微肥
葉面肥的施用,我們可以選擇含微量元素的葉面肥,有機化合物葉面肥、稀土微量肥,生物調控劑等。基肥是我們在播種前就需要施用的肥料,有些地方把基肥也叫做底肥。施用基肥時,主要是以優質有機肥料為主,化肥為輔。我們可以結合秋耕,將有機肥、氮肥、磷肥全層深施(氮肥深施量為氮肥總量的40%~50%、
『貳』 在種植玉米的時候,該怎樣正確的去施肥
夏玉米一般是在麥茬地種植的,因為搶時間,收獲小麥清理麥稭後,在墒情好的情況下,直接播種包衣玉米種。種子的包衣既有農葯,也有肥料,因此出苗後較旺。玉米剛種下去兩三天後要施第一肥(五斤一畝叫做定根)二次施肥到三十厘米的時候(三四十斤一畝)三次施肥到玉米剛長花心(五十斤一畝)四次施肥摘完二包(50到六十斤一畝)。
玉米專用肥是針對玉米對氮磷鉀的要求,專門生產的玉米專用肥料。它一般是顆粒狀。吸濕性小。不易結塊兒,肥效長,適合播種機施肥,但是不能和種子直接接觸。會影響出苗率。但適合做基肥。春玉米要施好底肥,調控追肥用量。在單產達500公斤以上的高產田,每畝施氮應穩定在9~12公斤;單產300~500公斤的中產田,每畝施氮應穩定在7~10公斤;單產小於300公斤的低產田。
第一次基肥是播種前施用的肥料,也稱底肥,通常應該以優質有機肥料為主,如家禽肥料,疏鬆土壤,緩慢釋放養分,供給玉米苗期和後期生長發育的需要。畝施肥量在60-80斤左右,高產地塊可增加施肥量。選擇高氮、高鉀、低磷的復合肥,總含量在40以上。
『叄』 種植玉米的過程中,應該如何合理追肥
大喇叭機(10~12片左右)是玉米秋雨的最佳時期。這是因為此時玉米的生殖增長和營養增長比較旺盛,肥料需求比較大。在此期間,進行追肥可以提供玉米生長所需的補給,促進穗分化,使玉米穗產生很多大顆粒,增產效果明顯。玉米可以用「一炮格式」一次性施肥或多次追肥,多次追肥的話,做兩次追肥是效果好、節約時間的一種方法。
玉米在整個生育期也在吸收。和氮肥一樣,選拔雄性的階段達到高峰和下降,但後期的收購量也是三分之一左右。磷不足時,葉子都變成黃色,出現棕色斑點,出現干葉子。從提拔節到懷孕穗期逐漸上升,開花期最高,以後不再吸收,但植物體內的鉀往往會因外部滲透而減少。如果鉀不足,槳葉和新葉的中心就會出現黃綠,葉尖、葉緣會變黃,甚至出現壞死,有明顯的分界線,使葉子彎曲。
『肆』 不同的玉米種植技術有不同,春播玉米施肥技術有哪些
主要的方法就是底肥、追肥、澆水,即便是現在的玉米種植想要高產,也是多按著這個套路。很早的時候我們這里種植玉米,家家戶戶都會在地里用上大量的農家肥,主要因素是化肥供應太少,化肥普遍之後玉米的產量明顯的就高了很多,現在大家玉米的投肥量,80斤裝玉米專用緩控釋肥,每公頃在20袋左右,緩控釋肥的好處很多,省時省力,不用二次追肥的,高產大家才能受益。東北的好品種玉米每公頃產量可達30000斤左右,科學種植,規范的田間管理。
化肥 現在都是使用機器播種,基本解決了化肥施用深度的問題,避免了淺施、明施的問題。也避免了種子與化肥直接接觸,發生「燒子」現象。
『伍』 玉米的種植方法
種植玉米,可採取以下方法:
1.合理密植
高油玉米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4500株。為了減少空桿數,提高群體均勻性,出苗數應為適宜栽植密度的兩倍左右;4~5葉期,苗數應為適宜栽植密度的1.3~1.5倍;適宜栽植密度的上限應採用種植密度。吐絲期可與輔助授粉相結合,對弱株進行輔助授粉,可消除空稈,保證群體均勻。
(5)玉米種植技術和施肥方法擴展閱讀
種植玉米注意事項
1.適宜播種,合理密植
播種應根據當地氣候進行。上蔡縣種植區氣溫急劇下降,雨林害蟲嚴重。種植的主要目的是調節溫度,以保證玉米能夠在大雨中。前提是早熟,及時避免後期生長的環境因素。玉米種植距離最適合於每株35-40cm的距離,這給玉米種子足夠的生長空間和生長所需的水和養分。
2.合理灌溉
播種後,保持濕潤,保證秧苗的出現。出苗後,表層土壤應保持濕潤,特別是在抽穗或需水的關鍵時期。如果缺水或缺水困難,花粉少,活力差。因此,應及時提供充足的水分以保證玉米正常生長所需的水分。玉米苗期耐旱。在這個時期,我們不應該給它太多的水,這對它們的生長不好。河南省的降雨量相當適宜。一般來說,在正常的雨季不需要澆玉米幼苗,但如果是在夏季,則可能需要加強對玉米田的管理,因為在夏季。河南省有很多暴雨。如果你不太注意這種情況,就會發生洪水。因此,種植者應始終關注天氣變化,採取必要措施應對雨天天氣。
『陸』 在農村種植玉米的時候,該怎樣科學地進行施肥
玉米是一種高屈服性的作物。施肥的生產效果遠遠優於其他作物,只有肥料的相應增加也可以發揮其高產潛力。王毅肥必須是NPK肥料的全面的平衡供應。當然,有必要考慮土壤中速度的含量。就某些富含鉀的地區而言,應提高NP肥料。
『柒』 玉米種植技術與管理是什麼
玉米種植技術與管理是:
一、選地、整地與施足基肥
1、選地
玉米是喜肥水、好溫熱、需氧多、怕澇漬的作物,過酸、過粘和瘠薄的土壤都會使玉米生長不良。因此,選地以排灌方便、便於管理、PH6.5-7之間、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
2、整地和施基肥
整好地是保全苗的前提條件。選地後進行深耕耙平,一般要做到兩犁兩耙,耕作層深30厘米以上,以達到「地平、土細、墒足、肥高」的整地質量要求。
二、種子處理與播種
1、選用良種
適合本地的良種應是高產穩產,品質良好,抗病抗倒,又能適合市場需求,銷路好。一般直播田每畝用種量1500-2000克。
2、種子處理
播前曬種3-4小時,一般用50-55℃的溫水浸種10-15分分鍾,冷卻後再浸6-8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1-2次即可播種。
3、播種規格
種植密度須從品種、播期、土壤肥力、栽培條件等多種因素考慮。玉米株型有兩種:平展型和緊湊型。平展型品種宜稀植,一般畝植3000-3500株。緊湊型品種宜密植,一般畝植4500-5500株。
4、播種
玉米由於溫度較高,一般採取直播栽培,而較少採用育苗移栽。具體方法是起畦種植,畦寬120-140厘米(包溝),畦高約20厘米左右。
在畦面上開兩行間隔50-60厘米的淺溝,將已處理好的種子每點雙粒播於溝中(按株距),邊播邊蓋土,蓋土1寸並踏實。
三、需肥規律
玉米對氮、磷、鉀需求量多,全生育期對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多,鉀次之,磷較少。因此玉米的施肥以增施氮肥為主,配合施用磷鉀肥。磷、鉀肥應在前期施用。如果肥量不足,應主要用在拔節和開花期。
四、田間管理
1、苗期的管理
玉米苗期是生根發葉和莖、節、葉分化形成的營養生長時期,根系的大部分在此時形成。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標是: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做到苗全、苗齊、苗壯,為穗粒期的生育打好基礎。
2、穗期的管理
穗期田管目標是:攻稈、攻穗、嚴防缺水脫肥,使植株整齊、莖節粗短、葉片寬厚,根粗量多,雌雄穗發育好。
水肥管理:在8-9片葉時,進行第二次追肥,即施攻稈肥,這次肥量占總施肥量的25%左右,每畝施復合肥10公斤加氯化鉀7.5公斤,施肥方式為條施。
在14-15片葉時(大喇叭口期),進行第三次施肥,即施攻穗肥,這次肥量占總施肥量的35%左右,每畝施復合肥20公斤加氯化鉀10公斤,結合大培土施用。
雨水多的地區,要注意開溝排水。喇叭口至抽穗期是玉米螟為害的危害期,都要噴施500-800倍敵百蟲或殺蟲雙+Bt粉混合噴施,防治玉米螟。
中耕培土:為防止土壤板結,消滅雜草,提高根系的生長機能,促進根系的多發和深扎,穗期要根據土壤和雜草情況進行中耕、培土。
3、抽穗結實期的管理
抽穗開花和灌漿時應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滿足植株對水分的要求,但灌水切忌漫灌,以灌跑馬水為好。雨天注意排水,以免積水缺氧傷根。
玉米開花期,如遇不良天氣,應進行人工授粉2-3次,一般在晴天上午9-11時進行,可減少缺粒和禿頂。
五、病蟲害防治
原則上以防為主,綜合防治,在管理上要早發現早防治。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葉斑病、銹病、紋枯病等。蟲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蟲、玉米蚜、棉鈴蟲、小地老虎等。
葯劑防治上,大小葉斑病、銹病可用50%多菌靈500倍、紋枯病可用5%井岡黴素500倍液噴施。
玉米螟、粘蟲可用10%氯氰菊酯2000倍加Bt粉800倍、玉米蚜可用20%康福多3000倍、棉鈴蟲可用Bt粉800倍加天力粉劑800倍噴殺。
六、收獲
根據不同的栽培目的,玉米的收獲期不同。鮮食甜糯玉米全生育期春、秋植80-85天,夏植70-80天,冬植90-100天。一般在授粉後16-22天收獲,夏種16天,冬種22天,采果後要及時供應上市。
『捌』 玉米種植怎麼施肥
眾所周知,施肥是農作物種植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直接影響著農作物產量與品質。由於玉米是需肥較多的高產作物,因此在玉米種植過程中自然是少不了施肥。根據玉米的需肥規律,採取相應的施肥技術,是玉米種植獲得高產的關鍵。那麼,玉米種植怎麼施肥?
一、需肥規律
1.玉米吸收氮、磷、鉀元素數量和比例:玉米一生對氮、磷、鉀的吸收數量和比例,隨產量水平提高而增加外,還因土壤、肥料、氣候以及施肥方法不同而有差異。
2.不同生育階段對氮、磷、鉀元素的吸收:玉米在不同的生育階段,吸收氮、磷、鉀的速度和數量,都有顯著的差異。一般來說,玉米幼苗時生長較慢,植株小,對氮的吸收量較少,約占總氮量的2%左右;拔節至開花期,進入快速生長,此時正值雌雄穗形成發育時期,吸收營養元素速度快、數量多,是玉米需要營養元素的關鍵時期,對氮的吸收占總量的50%左右;籽粒灌漿期,吸收速度和數量逐漸緩慢減少,此期對氮的吸收占總量的45%左右。玉米對磷的吸收規律基本上與氮素相同,拔節孕穗至抽雄達到高峰,授粉以後減慢。而玉米對鉀的吸收,在抽穗授粉期吸收50%左右,至灌漿高峰時已吸收全部的鉀。新疆土壤一般富鉀,一般不考慮鉀肥的施用。
二、施肥技術
合理施肥主要是根據玉米需肥規律、土壤肥力、肥料類型以及施肥時的自然條件和栽培措施,確定適宜的施肥量、養分配比、施肥時期和施肥方法,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玉米高產施肥技術分為基肥、種肥、追肥和根外噴肥。
1.深施基肥:基肥是播種前施用的肥料,也稱底肥,通常應該以優質有機肥料為主,化肥為輔。其重要作用是培肥地力,疏鬆土壤,緩慢釋放養分,供給玉米苗期和後期生長發育的需要。目前兵團團場有機肥料肥源緊張,基肥基本上以腐熟的油渣、有機復合肥、秸稈還田、綠肥和化肥為主。一般結合秋耕將所有有機肥、氮肥總量的40%-50%、磷肥總量的70%-80%全層深施。
2.用好種肥:種肥供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所需,以速效性化肥為主。由於化肥,特別是氮素化肥會引起爛種,因此要與種子分開施入,深度8-10cm。種肥數量:氮肥總量的10%左右及施基肥後剩餘的全部磷肥,加入腐熟過的油渣或羊糞20-30kg。
3.分次追肥:提苗肥。沒有施用種肥的地塊,結合第二次中耕追施提苗肥,數量與種肥相當,加入腐熟過的油渣或羊糞20-30kg;
孕穗肥。玉米拔節至抽雄是施肥最大效應時期,此期正值雌穗小穗分化盛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是決定果穗大小和粒數多少的關鍵時期,需要較多的養分和水分。孕穗肥宜採用速效氮素化肥,數量占氮肥總量40%左右,結合開溝培土施入,灌水後可迅速發揮肥效;
花粒肥。玉米已完全進入生殖生長階段,籽粒中干物質產量90%以上來自葉片的光合作用產物,此時保持葉片青綠,延長葉片功能期,是增加粒重,獲得高產的重要措施。由於這個時期玉米植株高大,無法進行田間機械作業,使用滴灌或自壓軟管灌溉的地塊,可隨水滴施5-10kg噴滴灌專用肥或其它速效氮肥。或在開溝追肥施加入一定數量高效塗層尿素,控制並延緩速效氮肥的釋放速度,延長尿素的肥效期;
葉面噴肥。葉面噴肥操作比較簡便,營養元素運轉快,起效快,是根外追肥的一種補充,特別是對玉米缺素症的防治有良好的效果。葉面肥的種類主要有微量元素葉面肥,稀土微肥,有機化合物葉面肥及部分生物調控劑等。一般結合打葯等措施一起使用。
【小編結語】做好玉米的施肥工作,是實現玉米種植優質高產的關鍵,當引起農戶們重視。
『玖』 農村大面積種植玉米,如何對其科學的進行施肥呢
今天,我簡單談談:玉米種植,如何科學有效施肥?的問題。
2.做到深施肥:玉米追肥必須做到深施,否則會降低肥料利用率。
3.看長勢追肥:苗不齊的地塊,在追肥時對壯苗和弱苗應區別對待,弱苗應適當早追肥,必要時可單獨噴施葉面肥,促進弱苗早發快長;壯苗追肥時間適當延後。
4.配施鉀肥:在底肥中鉀施用量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配施適量的鉀肥,彌補鉀的不足。
玉米施肥方案與土壤肥力及天氣等因素有關,在施肥前進行土壤檢測,確定土壤肥力等級,再確定施肥次數和用肥量。
『拾』 玉米種植需要施肥,該如何給它們施肥
玉米需肥量較大的有N、P、K、S、Ca和Mg等,需要量較少的有Fe、Mn、Zn、Cu、Ba和Cl2等。玉米從抽雄前10天到抽華後25—30天是玉米於物質積累最快、吸肥最多的階段,這個階段吸收占總吸肥量 70—75%的氮、60—70%的 磷和 65%的鉀。根據玉米的需肥規律,夫沃施特製訂以下玉米施肥方案。
不同地區施肥方案有所差異,僅供參考:
玉米生育期主要分為:苗期、大喇叭口期、抽穗開花期、灌漿成熟期。
苗期:主要以沃葉高氮型菌肥為主,2kg/畝,間隔7—10天滴灌一次;配合葉面噴施玉米專用葉面肥1200倍稀釋,間隔7—10天噴施一次,一般施肥2—3次。
大喇叭口期:即玉米7—13片葉之間,追肥以沃葉平衡型滴灌肥為主,2kg/畝,間隔期7—10天滴施一次;配合葉面噴施沃葉玉米專用葉面肥1000倍稀釋+沃葉鋅肥1200倍稀釋,間隔7—10天噴施一次,一般施肥2次。
抽穗開花期:以沃葉平衡型滴灌肥為主,2kg/畝,間隔期7—10天滴施一次;一般施肥1次。
至成熟期:以沃葉高鉀型菌肥1kg+高鉀型復合肥1kg/畝,間隔期7—10天一次,一般施肥2次。
以上就是沃葉的玉米施肥方案,玉米想要高產,和管理和施肥技術是分不開的,希望以上施肥方案能幫助到廣大玉米種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