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線連接方法圖解
一、導線連接的基本要求
導線連接是電工作業的一項基本工序,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序。導線連接的質量直接關繫到整個線路能否安全可靠地長期運行。對導線連接的基本要求是:連接牢固可靠、接頭電阻小、機械強度高、耐腐蝕耐氧化、電氣絕緣性能好。
二、常用連接方法需連接的導線種類和連接形式不同,其連接的方法也不同。常用的連接方法有絞合連接、緊壓連接、焊接等。連接前應小心地剝除導線連接部位的絕緣層,注意不可損傷其芯線。
絞合連接是指將需連接導線的芯線直接緊密絞合在一起。銅導線常用絞合連接。
(1)單股銅導線的直接連接。小截面單股銅導線連接方法如圖1所示,先將兩導線的芯線線頭作X形交叉,再將它們相互纏繞2~3圈後扳直兩線頭,然後將每個線頭在另一芯線上緊貼密繞5~6圈後剪去多餘線頭即可。
圖1
大截面單股銅導線連接方法如圖2所示,先在兩導線的芯線重疊處填入一根相同直徑的芯線,再用一根截面約1.5mm2的裸銅線在其上緊密纏繞,纏繞長度為導線直徑的10倍左右,然後將被連接導線的芯線線頭分別折回,再將兩端的纏繞裸銅線繼續纏繞5~6圈後剪去多餘線頭即可。
圖2
不同截面單股銅導線連接方法如圖3所示,先將細導線的芯線在粗導線的芯線上緊密纏繞 5~6圈,然後將粗導線芯線的線頭折回緊壓在纏繞層上,再用細導線芯線在其上繼續纏繞3~4圈後剪去多餘線頭即可。
圖3
(2)單股銅導線的分支連接。單股銅導線的T字分支連接如圖4所示,將支路芯線的線頭緊密纏繞在幹路芯線上5~8圈後剪去多餘線頭即可。對於較小截面的芯線,可先將支路芯線的線頭在幹路芯線上打一個環繞結,再緊密纏繞5~8圈後剪去多餘線頭即可。
圖4
單股銅導線的十字分支連接如圖5所示,將上下支路芯線的線頭緊密纏繞在幹路芯線上5~8圈後剪去多餘線頭即可。可以將上下支路芯線的線頭向一個方向纏繞[見圖5(a)],也可以向左右兩個方向纏繞[見圖 5(b)]。
圖5
(3)多股銅導線的直接連接。多股銅導線的直接連接如圖6所示,首先將剝去絕緣層的多股芯線拉直,將其靠近絕緣層的約1/3芯線絞合擰緊,而將其餘2/3芯線成傘狀散開,另一根需連接的導線芯線也如此處理。接著將兩傘狀芯線相對著互相插入後捏平芯線,然後將每一邊的芯線線頭分作3組,先將某一邊的第1組線頭翹起並緊密纏繞在芯線上,再將第2組線頭翹起並緊密纏繞在芯線上,最後將第3組線頭翹起並緊密纏繞在芯線上。以同樣方法纏繞另一邊的線頭。
圖6
(4)多股銅導線的分支連接。多股銅導線的T字分支連接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將支路芯線90°折彎後與幹路芯線並行[見圖7(a)],然後將線頭折回並緊密纏繞在芯線上即可[見圖7(b)]。
圖7
另一種方法如圖8所示,將支路芯線靠近絕緣層的約1/8芯線絞合擰緊,其餘7/8芯線分為兩組[見圖8(a)],一組插入幹路芯線當中,另一組放在幹路芯線前面,並朝右邊按圖8(b)所示方向纏繞 4~5圈。再將插入幹路芯線當中的那一組朝左邊按圖8(c)所示方向纏繞4~5圈,連接好的導線如圖8(d)所示。
圖8
(5)單股銅導線與多股銅導線的連接。單股銅導線與多股銅導線的連接方法如圖9所示,先將多股導線的芯線絞合擰緊成單股狀,再將其緊密纏繞在單股導線的芯線上5~8圈,最後將單股芯線線頭折回並壓緊在纏繞部位即可。
圖9
(6)同一方向的導線的連接。當需要連接的導線來自同一方向時,可以採用圖10所示的方法。對於單股導線,可將一根導線的芯線緊密纏繞在其他導線的芯線上,再將其他芯線的線頭折回壓緊即可。對於多股導線,可將兩根導線的芯線互相交叉,然後絞合擰緊即可。對於單股導線與多股導線的連接,可將多股導線的芯線緊密纏繞在單股導線的芯線上,再將單股芯線的線頭折回壓緊即可。
圖10
(7)雙芯或多芯電線電纜的連接。雙芯護套線、三芯護套線或電纜、多芯電纜在連接時,應注意盡可能將各芯線的連接點互相錯開位置,可以更好地防止線間漏電或短路。圖11(a)所示為雙芯護套線的連接情況,圖 11(b)所示為三芯護套線的連接情況,圖11(c)所示為四芯電力電纜的連接情況。
圖11
三、導線連接處的絕緣處理為了進行連接,導線連接處的絕緣層已被去除。導線連接完成後,必須對所有絕緣層已被去除的部位進行絕緣處理,以恢復導線的絕緣性能,恢復後的絕緣強度應不低於導線原有的絕緣強度。
導線連接處的絕緣處理通常採用絕緣膠帶進行纏裹包紮。一般電工常用的絕緣帶有黃蠟帶、滌綸薄膜帶、黑膠布帶、塑料膠帶、橡膠膠帶等。絕緣膠帶的寬度常用20mm的,使用較為方便。
1.一般導線接頭的絕緣處理
一字形連接的導線接頭可按圖12所示進行絕緣處理,先包纏一層黃蠟帶,再包纏一層黑膠布帶。將黃蠟帶從接頭左邊絕緣完好的絕緣層上開始包纏,包纏兩圈後進入剝除了絕緣層的芯線部分[見圖12(a)]。包纏時黃蠟帶應與導線成55°左右傾斜角,每圈壓疊帶寬的1/2[見圖12(b)],直至包纏到接頭右邊兩圈距離的完好絕緣層處。然後將黑膠布帶接在黃蠟帶的尾端,按另一斜疊方向從右向左包纏[見圖12(c)、圖12(d)],仍每圈壓疊帶寬的1/2,直至將黃蠟帶完全包纏住。包纏處理中應用力拉緊膠帶,注意不可稀疏,更不能露出芯線,以確保絕緣質量和用電安全。對於220V線路,也可不用黃蠟帶,只用黑膠布帶或塑料膠帶包纏兩層。在潮濕場所應使用聚氯乙烯絕緣膠帶或滌綸絕緣膠帶。
圖12
2.T字分支接頭的絕緣處理
導線分支接頭的絕緣處理基本方法同上,T字分支接頭的包纏方向如圖13所示,走一個T字形的來回,使每根導線上都包纏兩層絕緣膠帶,每根導線都應包纏到完好絕緣層的兩倍膠帶寬度處。
圖13
3.十字分支接頭的絕緣處理
對導線的十字分支接頭進行絕緣處理時,包纏方向如圖14所示,走一個十字形的來回,使每根導線上都包纏兩層絕緣膠帶,每根導線也都應包纏到完好絕緣層的兩倍膠帶寬度處。
② 電線和電纜連接方法
電線電纜用以傳輸電(磁)能,信息和實現電磁能轉換的線材產品。廣義的電線電纜亦簡稱為電纜,狹義的電纜是指絕緣電纜,它可定義為:由下列部分組成的集合體;一根或多根絕緣線芯,以及它們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層,總保護層及外護層,電纜亦可有附加的沒有絕緣的導體。
中文名
電線電纜
外文名
Wire cable
用途
傳輸電(磁)能
屬性
導體
定義
一根或多根絕緣線芯
快速
導航
結構材料型號命名計算公式相關標准選購要點應用范圍注意事項起火措施行業發展固定頭
主要分類
裸電線體製品
本類產品的主要特徵是:純的導體金屬,無絕緣及護套層,如鋼芯鋁絞線、銅鋁匯流排、電力機車線等;加工工藝主要是壓力加工,如熔煉、壓延、拉制、絞合/緊壓絞合等;產品主要用在城郊、農村、用戶主線、開關櫃等。
電力電纜
電力電纜
本類產品主要特徵是:在導體外擠(繞)包絕緣層,如架空絕緣電纜,或幾芯絞合(對應電力系統的相線、零線和地線),如二芯以上架空絕緣電纜,或再增加護套層,如塑料/橡套電線電纜。主要的工藝技術有拉制、絞合、絕緣擠出(繞包)、成纜、鎧裝和護層擠出等,各種產品的不同工序組合有一定區別。
電線電纜
產品主要用在發、配、輸、變、供電線路中的強電電能傳輸,通過的電流大(幾十安至幾千安)、電壓高(220V至35kV及以上)。
電氣裝備用電線電纜
該類產品主要特徵是:品種規格繁多,應用范圍廣泛,使用電壓在1kV及以下較多,面對特殊場合不斷衍生新的產品,如耐火線纜、阻燃線纜、低煙無鹵/低煙低鹵線纜、防白蟻、防老鼠線纜、耐油/耐寒/耐溫/耐磨線纜、醫用/農用/礦用線纜、薄壁電線等。
③ 兩根電線和三根插排線怎麼接
兩根電線分別接插排的火線(紅色線)和零線(藍色線)。
如圖:一般來說,所有的插排、插座都設有紅色(火線)、藍色(零線)和黃綠相間(接地線)三根接線頭。接地線,對於保證使用安全有著極大的作用。建議從其他位置借用一根接地線。
材料拓展:
電線是指傳輸電能的導線。分裸線、電磁線和絕緣線。裸線沒有絕緣層,包括銅、鋁平線、架空絞線以及各種型材(如型線、母線、銅 排、鋁排等)。它主要用於戶外架空及室內匯流 排和開關箱。電磁線是通電後產生磁場或在磁場中感應產生電流的絕緣導線。它主要用於電動機和變壓器繞圈以及其他有關電磁設備。其導體主要是銅線,應有薄的絕緣層和良好的電氣機械性能,以及耐熱、防潮、耐溶劑等性能。選用不同的絕緣材料可獲得不同的特性。
材料來源:網路
④ 兩根電線和三根插排線怎麼接
三根插排的
就是有一根是接地線
你要只有這兩根線的話,那就把地線剪短就可以。
地線的顏色常規是黑色。
⑤ 電線接頭接法圖解
電線接頭的接法有很多種,雖然它們在外行人看來似乎是沒什麼區別的,但是實際上根據用途以及具體適用場景方面的差異以及消費者自己的後期操作習慣看來,關於電線接頭接法的選擇還是相對而言較為重要的。那麼今天著重介紹的就是這個板塊的信息,並且還包括了關於電線接頭防水的處理方法以及電線接頭套管的介紹等等其他方面同樣值得參考學習的知識。
一、電線接頭接法
電源線接頭分為「十」字接法、「-」字接法、「丁」字接法等等。接頭應纏牢,光滑無刺。在線頭斷開前,應先用鋼絲鉗絲輕壓一下,再纏繞至口處,然後左右擺動,線頭就會很地服貼地在接頭處斷開。如果接頭在乾燥處,應先用絕緣黑布裹兩層,再裹塑料膠帶(也叫PVC膠粘帶)兩層,再用J-10絕緣自粘帶拉長200%左右裹二三層,最後裹兩層塑料膠帶。因為直接使用塑料膠帶缺點多多:塑料膠帶時間一長易生膠錯位、膠開;電器負荷重時,接頭發熱,塑料膠帶易熔化收縮;電源接頭在接線盒內相互壓,接頭有毛刺時,很容易戳空塑料膠帶等,這些隱患直接危及人身安全,引起線路適中,造成火災。而使用絕緣黑膠布就不會出現以上情況,它具有一定的強度、柔性,能長期緊裹著接頭處,受時間及溫度影響而干固定型,不會脫落,並且阻燃。再者,用絕緣黑膠布裹後再裹膠帶能防潮、防銹。當然,絕緣自粘帶也有缺陷,它雖防水性能好但易破,所以最後需裹上兩層塑料膠帶作保護層,接頭與接頭的絕緣自粘帶相互不粘,性能更好。
二、電線接頭怎麼防水
高壓防水膠帶,跟普通塑料絕緣膠帶一樣的用法,包起來就可以了。這種膠帶看起來像橡膠一樣的,就像汽車輪胎那種黑色的,軟的,比較厚,包起來後捏一下就成一個整體了,完全密封起來,不怕水的。去賣電工材料的地方都能買到。
三、電線接頭套管介紹
一般的電源線外要用質量,硬度大點的套管,套管的防火性能、防水性能要好。
套管,通常用在建築地下室,用來保護管道或者方便管道安裝的鐵圈。
套管的分類:剛性套管、柔性防水套管、鋼管套管及鐵皮套管等。
上文從用戶以及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並且我們假設電線接頭方面的專業基礎知識並不是大家都能夠清楚了解的,因此就主要分析了電線接頭的接法以及具體的關於它的防水方面的處理步驟和操作方法,除此之外,考慮到不少人士在其他方面會遇到的問題,我們更是呈現了關於電線接頭套管的內容,由此不難能夠了解到它能起到保護作用,是十分關鍵的。
⑥ 怎樣電纜插接法
首先用螺絲刀拆開插座預留的外殼接線螺釘,查看內部是否有固定接線座,如果有接線座,可按下列方法連接:
1、接線座標稱L的(插排內一般為紅色外皮電纜連接)接火線。
2、接線座標稱N的(插排內一般為藍色外皮電纜連接)接零線。
3、接線座標稱E的(插排內一般為黃綠顏色外皮電纜連接)不需要連接。
接好線之後將之前拆開的插座外殼安裝回去即可。
如果你選購的插座內部不配備接線座,則需要手動連接電纜,連接規則同上,連接好後需要纏繞絕緣膠布,一般絕緣膠布完全纏繞(重疊部分)5層以上即可,將纏繞好的兩個接頭在插座內盡量分開一段距離,並且盡量遠離未連接的黃綠色電纜,為安全考慮,可將閑置不用的黃綠色電纜的漏芯部位也使用絕緣膠布纏繞。
最後將之前拆開的插座外殼安裝回去即可。
注意:如果此插座連接的用電設備具備可觸及的金屬部分外殼,為了安全,盡量在金屬外殼上手動連接一根接地電纜,接地電纜的另一端要可靠接地,以防止因電器故障或感應漏電而觸電,保證人身安全。
⑦ 電線怎麼接
電線接線的標准與要求
1、
電纜的削頭,電纜外套削下部分不能削成馬蹄形,偏差不
能超出2mm,芯線的絕緣套不能有刀疤或削通芯線。
2、
進入接線器壁時,前後順序是先套喇叭咀,金屬圈,密閉
圈(封層面在電纜頭方向),外橡套端部進入接線器壁,以5—15mm之間為標准。
3、
接線以接線柱固定位置而定走順芯線,芯線不能交叉,動
力線與接線端走向有一定弧度(不要過大,也不能直線好看為准),動力線的妝線不能壓膠,裸露部分與接線金屬之間是2—3mm,相與相之間的空氣間隙不能大於、308V時6mm,660V10mm,1140V時12mm。地線的長度應長於三相火線拉脫,地線的接線部分未動。
4、
電纜芯線的絕緣層有屏蔽層或屏蔽粉時,應把層與粉去掉,
但不能破壞絕緣層。
5、
高壓電纜有監視線和屏蔽網的接線,對於接線盒時,監視
線應與下根電纜的監視線連通並用絕緣物包裹好。屏蔽網與地線接在接接盒的地線上。對於進入高壓配電裝置和移動變壓器,有監視功能的設備上,接線要求是,監視線裸露部分用絕緣物包裹後,接在有監視功能的接線上。屏蔽網與地線接在設備的接地螺栓上,長度要求同上。
6、
接線腔內干凈無雜物,接線柱絕緣座無污油和污物。
7、
接線器壁的隔爆面無污跡和雜物,並塗凡士林油。
8、
隔爆面的緊固螺絲要有同等直徑的彈簧墊,螺絲長度以露
出螺絲1—3扣為准。
9、
喇叭咀無松動,分為帶扣的喇叭咀,以正方向用手擰不到
半圈為准,但最小擰入母扣為6扣。用螺絲固定的喇叭咀,用手上下左右不松動為准。
10、
喇叭咀用壓板緊固的要求是,壓板緊固電纜處,壓緊電纜
橡膠直徑的10%,用手來回不晃動為准。
11、
密封圈的要求是,封層應在接線方向。密封圈的寬度應大
於電纜外徑的0.7倍,但必須天於10mm
;厚度應大於電纜處徑的0.3倍,但必須大於4
mm(70mm的橡套例外),密封圈內徑與引入電纜外徑差大於1mm以上。削層面不能有大的鋸齒波,波深不超出3mm。
12、
金屬圈的要求是,金屬圈的內徑大於壓緊裝置的內徑。
13、不用的喇叭咀應封堵,順序為密封圈,擋板,金屬圈壓緊
裝置。擋板和金屬圈為不小於2mm厚,外徑不小於進線口內徑的1mm鍍鋅鋼板。
⑧ 電纜怎麼接線
電纜用接線耳(線鼻子)接線.不同截面粗細對應接線耳.如是鋁芯可用銅鋁接線耳.
⑨ 電纜線怎麼對接
1.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絞合連接,連接的時候,需要將電纜的絕緣層剝離一段距離,之後再將需要連接的兩個電纜直接緊密攪合在一起。將電纜的線芯線頭做交叉,然後再相互纏繞2~3圈,之後再將線頭扳直,要將每個線頭與另外一個電線...
2.因為電纜比較粗,對於這種大截面的電纜在交接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將導線的芯線重疊,然後填入到其中的一個線芯當中。之後再選擇另外一個...
3.第3種方式就是可以將剝去絕緣層的線芯拉直,然後再靠近絕緣層的地方進行絞合,並且要擰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