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科技賦能玉米種植方法

科技賦能玉米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1 00:38:37

A. 玉米抽穗授粉,但玉米地里出現了一批害蟲,農民如何做才能保收

強化田間管理,確保穩產增收——目前大田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情況、防治措施和田間管理建議,要毫不鬆懈地抓好糧食生產、生豬生產,抓好田間管理、防災減災、產銷銜接、穩產保供,為黑土地科技賦能,加快建設水利工程,全力保豐產保豐收,確保重要農產品安全供給,指導農戶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農業、氣象等部門加強對農作物病蟲害和惡劣天氣的預測預報,指導農民科學防災減災,提高抗災能力。據悉,綏化市實施了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加大了財政和全社會的投入,充分調動了各級政府的重農抓糧和廣大農民務農種糧積極性,糧食生產實現「十五連豐」。

B. 玉米高產種植新技術

在玉米的種植中,要獲得理想的產量和收益,必須要做好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從細節入手,不忽視任何一個管理環節,才能確保玉米的高產,穩產。
要玉米高產,就要選擇產量較高且抗逆性強的品種,最好選擇農大108、登海9號、鄭單958、魯單981等,在播種前一定要精選種子,去除癟粒、小粒、不合格粒等。選擇好種子後,可以在播前15天進行發芽率檢驗,然後在播前3-5天將種子攤開在乾燥向陽處晾曬。
種植的時間及溫度掌握也十分關鍵春季氣溫達到12°C以上時即可播種,平壩、淺丘地區一般在3月中上旬播種,深丘、中低山區以3月下句、4月上旬播種育苗為宜,這樣可以縮短麥玉共生期,培育壯苗。
要做到玉米的產量變高,就要為其提供腐殖質含量豐富且疏鬆透氣的沙壤土,再往土壤表面施加腐熟的雞鴨糞便,然後翻耕一遍土地,使其更為肥沃松軟,然後即可將玉米的種子播撒至土壤表面,促進其旺盛生長。
玉米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充足的養分,養殖玉米時,需要在植株出苗後,為其追施2-3次氮磷鉀復合肥料,使玉米的生長速度加快,並且在玉米結果期間,需要向其葉片上噴灑磷酸二氫鉀,使植株的產量提高。
玉米喜水,但是不耐水澇,養殖玉米時,需要根據天氣狀態來調節澆水頻次,在雨季時期,需要為玉米挖掘排水溝,及時排出土壤中的積水,以免玉米漬水腐爛,而在環境較為乾旱時,需要每隔三天向玉米澆灌一次水分。

C. 種植玉米想要增產增收,都有哪些科學種植技巧

導讀:如何實現玉米高產?記住這六個步驟,來年豐收有把握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劉曉東說三農,本期要為大家介紹的是玉米的種植技術。很多種植戶把玉米的減產總是歸結在氣候和肥料還有品種的原因上,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從科學理性的角度上去找一找自身的種植過程上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一般的玉米種植是大規模的露天種植,所以在整個種植的流程中需要做到科學合理種植。現在就為大家梳理出玉米種植的六步科學流程,希望可以幫助農戶朋友們增產增收。

小編認為,科學的種植才可以更好的提高玉米的產量,玉米的種植技術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從種子開始到後面的採收都是環環相扣的。每一個地區的溫度和濕度都是有不一樣的,所以希望廣大的農民朋友要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來栽植玉米,科學地利用好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以上就是為大家帶來的玉米種植技術,希望可以幫助一些農民朋友優化種植過程,增高玉米的產量。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寫下您的看法,謝謝。

D. 玉米種植技術

一、栽培季節

以春玉米(1月25日~2月10日)產量最高;其次是秋種(8月25日~9月10日);再次是冬種(10月20日~1月10日);最次是夏種(4月25日~5月10日)。總之,玉米最佳播期的選擇,要根據玉米的用途和土地使用情況,茬口的安排來確定。飼用玉米適宜於春種和秋種。

二、選地、整地與施足基肥

1、選地

玉米是喜肥水、好溫熱、需氧多、怕澇漬的作物,過酸、過粘和瘠薄的土壤都會使玉米生長不良。因此,選地最好以排灌方便、便於管理、PH6.5—7之間、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

2、整地和施基肥

整好地是保全苗的前提條件。選地後進行深耕耙平,一般要做到兩犁兩耙,耕作層深30厘米以上,以達到「地平、土細、墒足、肥高」的整地質量要求。整地後按雙行植行距120~140厘米放線開溝,並按每畝腐熟農家肥1000公斤、豆餅50公斤和過磷酸鈣50公斤做基肥條施於溝內;為了排灌方便,結合整地還應開溝作畦,修好四面排水溝。要求做到畦平溝直,溝溝相通,排灌暢通。

三、種子處理與播種

1、選用良種

適合本地的良種應是高產穩產,品質良好,抗病抗倒,又能適合市場需求,銷路好。目前飼用玉米選用「掖單4號」、「掖單13號」、「中單321」等品種。鮮食玉米選用「甜糯1號」、「蘇玉1號」等專用品種。一般直播田每畝用種量1500~2000克。

2、種子處理

播前曬種3~4小時,一般用50~55℃的溫水浸種10~15分分鍾,冷卻後再浸6~8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1~2次即可播種。

3、播種規格

玉米的產量來源於對光能和地力的利用,在一定范圍內,葉面積系數越大,光能利用率越高,產量也越高,因此,合理密植才能高產。種植密度須從品種、播期、土壤肥力、栽培條件等多種因素考慮。玉米株型有兩種:平展型和緊湊型。平展型品種宜稀植,一般畝植3000~3500株。緊湊型品種宜密植,一般畝植4500~5500株。玉米播種方式主要有等行距和寬窄行兩種。等行距種植規格是行距75厘米,緊湊型品種株距在17~20厘米,平展型品種株距在25~30厘米。寬窄行種植規格是寬行140厘米,窄行40厘米,緊湊型品種株距15厘米左右,平展型品種株距20厘米左右。目前我省推廣種植的鮮食玉米株型為緊湊型,適宜密植,一般畝植3500~4000株。種植方式主要採用寬窄行種植,寬行70厘米,窄行40~50厘米,株距30厘米。

4、播種

我省種植玉米由於溫度較高,一般採取直播栽培,而較少採用育苗移栽。具體方法是起畦種植,畦寬120~140厘米(包溝),畦高約20厘米左右,在畦面上開兩行間隔50~60厘米的淺溝,將已處理好的種子每點雙粒播於溝中(按株距),邊播邊蓋土,蓋土1寸並踏實。

四、需肥規律

玉米對氮、磷、鉀需求量最多,全生育期對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鉀次之,磷較少。因此玉米的施肥以增施氮肥為主,配合施用磷鉀肥。一般來說苗期(1~6葉)生長慢、植株小,吸收的養分也少,此時的施肥量應占肥量的10%左右。拔節至開花期(7~16葉)生長很快,此時正是雌雄穗形成發育時期,吸收養分速度快、數量多,是植株需要養分的臨界期,在此時供給充足的營養物質,能夠促進穗多、穗大。此時的施肥量應占總肥量的60%左右,後期(17葉以後)吸收速度逐漸減慢,吸收量也減少。施肥量應占總肥量的20%左右。氮、磷、鉀施用比例一般在3:1:2.8左右。磷、鉀肥應在前期施用。如果肥量不足,應主要用在拔節和開花期。

1、苗期的管理

玉米苗期是生根發葉和莖、節、葉分化形成的營養生長時期,根系的大部分在此時形成。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標是: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做到苗全、苗齊、苗壯,為穗粒期的生育打好基礎。

(1)定苗、間苗:掌握「去弱留強,間密存稀,定向、留勻、留壯苗」的原則,定苗一般在5片真葉時進行,每穴留一株壯苗,同時進行查苗補苗,帶土移苗,並澆足定根水,保證幼苗成活。如缺苗過多,可用補播種子的辦法解決。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中耕可進行1~2次,並結合施肥,適當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淺、行中深,定苗前淺,定苗後深,同時注意對病蟲害的防治。

(3)水肥管理:在5~6片葉時,第一次追施苗肥,每畝施尿素7.5~10公斤,於畦中間開溝條施,然後蓋土。苗期如缺水,應及時進行灌水,宜溝灌。在雨天、土壤潮濕、積水的情況下,要注意開深溝排積水,改善土壤通氣條件。

2、穗期的管理

穗期田管目標是:攻稈、攻穗、嚴防缺水脫肥,使植株整齊、莖節粗短、葉片寬厚,根粗量多,雌雄穗發育好。

(1)水肥管理:在8~9片葉時,進行第二次追肥,即施攻稈肥,這次肥量占總施肥量的25%左右,每畝施復合肥10公斤加氯化鉀7.5公斤,施肥方式為條施。在14~15片葉時(大喇叭口期),進行第三次施肥,即施攻穗肥,這次肥量占總施肥量的35%左右,每畝施復合肥20公斤加氯化鉀10公斤,結合大培土施用。在9片葉和15片葉時分別進行一次根外追肥,畝用50克稀土或800~1000倍磷酸二氫鉀噴施。玉米從拔節到抽穗植株開始進入旺盛生長,需水分多,尤其抽雄前後是玉米需水的臨界期,這時缺水,發育不良,雌雄花期不協調,影響授粉,造成禿頂、缺粒或空稈,所以這時期應保持土壤持水量在70~80%。雨水多的地區,要注意開溝排水。喇叭口至抽穗期是玉米螟為害的危害期,都要噴施500~800倍敵百蟲或殺蟲雙+Bt粉混合噴施,防治玉米螟。

(2)中耕培土:為防止土壤板結,消滅雜草,提高根系的生長機能,促進根系的多發和深扎,穗期要根據土壤和雜草情況進行中耕、培土。一般拔節到抽雄前進行1~2次中耕,在行間進行2~4寸的深中耕,切斷部分毛根,刺激多發新根,增強抗旱抗倒能力。在抽雄前的「大喇叭口」期,再淺中耕1次,並培高土壟。

3、抽穗結實期的管理

此期是決定有效果穗數,每穗結實數和粒重的關鍵時期,此時,主要抓適量補肥(尿素10公斤)、抗旱與排澇、人工輔助授粉等工作。抽穗開花和灌漿時應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滿足植株對水分的要求,但灌水切忌漫灌,以灌跑馬水為好。雨天注意排水,以免積水缺氧傷根。玉米開花期,如遇不良天氣,應進行人工授粉2~3次,一般在晴天上午9~11時進行,可減少缺粒和禿頂。

六、病蟲害防治

原則上以防為主,綜合防治,在管理上要早發現早防治。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葉斑病、銹病、紋枯病等。蟲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蟲、玉米蚜、棉鈴蟲、小地老虎等。葯劑防治上,大小葉斑病、銹病可用50%多菌靈500倍、紋枯病可用5%井岡黴素500倍液噴施。玉米螟、粘蟲可用10%氯氰菊酯2000倍加Bt粉800倍、玉米蚜可用20%康福多3000倍、棉鈴蟲可用Bt粉800倍加天力粉劑800倍噴殺。

根據不同的栽培目的,玉米的收獲期不同。鮮食甜糯玉米全生育期春、秋植80~85天,夏植70~80天,冬植90~100天。一般在授粉後16~22天收獲,夏種16天,冬種22天,采果後要及時供應上市。

E. 玉米的種植方法

種植玉米,可採取以下方法:

1.合理密植

高油玉米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4500株。為了減少空桿數,提高群體均勻性,出苗數應為適宜栽植密度的兩倍左右;4~5葉期,苗數應為適宜栽植密度的1.3~1.5倍;適宜栽植密度的上限應採用種植密度。吐絲期可與輔助授粉相結合,對弱株進行輔助授粉,可消除空稈,保證群體均勻。

(5)科技賦能玉米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1.適宜播種,合理密植

播種應根據當地氣候進行。上蔡縣種植區氣溫急劇下降,雨林害蟲嚴重。種植的主要目的是調節溫度,以保證玉米能夠在大雨中。前提是早熟,及時避免後期生長的環境因素。玉米種植距離最適合於每株35-40cm的距離,這給玉米種子足夠的生長空間和生長所需的水和養分。

2.合理灌溉

播種後,保持濕潤,保證秧苗的出現。出苗後,表層土壤應保持濕潤,特別是在抽穗或需水的關鍵時期。如果缺水或缺水困難,花粉少,活力差。因此,應及時提供充足的水分以保證玉米正常生長所需的水分。玉米苗期耐旱。在這個時期,我們不應該給它太多的水,這對它們的生長不好。河南省的降雨量相當適宜。一般來說,在正常的雨季不需要澆玉米幼苗,但如果是在夏季,則可能需要加強對玉米田的管理,因為在夏季。河南省有很多暴雨。如果你不太注意這種情況,就會發生洪水。因此,種植者應始終關注天氣變化,採取必要措施應對雨天天氣。

F. 怎樣科學的種植玉米

您好!
選好良種:玉米要選擇生育期在112天以上,根系發達、株型緊湊、葉片上沖、生長健壯;抗逆性強、單果穗、大粒型的良種,播前要精選種子,去掉小粒、病粒、秕粒的種子,曬種2天--3天,能增強種子的吸水能力,提早出苗,提高種子純度,降低子孫苗;提高幼苗整齊度。
提倡種子包衣:未包衣的種子,要求用一兩甲銨鈴,加一支「必多收」拌20公斤玉米種,有防治地下害蟲,提早出苗的功效。
選擇最佳播期:春玉米要求適墒定播期,墒足5月初,春白地經秋耕,冬灌後,早春應耙軋保墒,高產田在墒情允許的情況下,可適當晚播,5月5日至5月15日,有利玉米高產。一般田播期為4月25日至5月5日。
增施肥料:增施磷、鉀肥,調整氮磷鉀比例。
畝產1200斤玉米,每畝施二銨20公斤,尿素25公斤,硫酸鉀15公斤,實現全元施肥,N:P:K比例為1:0.7:0.5。
施肥時間方法:播種時70%化肥,加全部磷鉀肥一次性底施或側溝深施,另30%化肥,在10葉展時一次性追施,苗側15厘米深。
形式密度:春播玉米提倡等行距平播,行距1.8尺,株距0.95尺,畝留苗3500株。
播種技術:有條件的村隊,提倡機播或雙耬播種,播量4斤/畝,種、肥分離,肥料施於種子下方3公分--4公分的地方,防燒苗,促種子根下扎,無條件可小開溝,手撒籽,播量5--6斤/畝。
掌握好以上幾項措施,就搭好了豐產架子,您秋後就能拿到理想的玉米產量。 玉米要選擇生育期在112天以上,根系發達、株型緊湊、葉片上沖、生長健壯;抗逆性強、單果穗、大粒型的良種,播前要精選種子,去掉小粒、病粒、秕粒的種子,曬種2天--3天,能增強種子的吸水能力,提早出苗,提高種子純度,降低子孫苗;提高幼苗整齊度。
提倡種子包衣:未包衣的種子,要求用一兩甲銨鈴,加一支「必多收」拌20公斤玉米種,有防治地下害蟲,提早出苗的功效。
選擇最佳播期:春玉米要求適墒定播期,墒足5月初,春白地經秋耕,冬灌後,早春應耙軋保墒,高產田在墒情允許的情況下,可適當晚播,5月5日至5月15日,有利玉米高產。一般田播期為4月25日至5月5日。
增施肥料:增施磷、鉀肥,調整氮磷鉀比例。
畝產1200斤玉米,每畝施二銨20公斤,尿素25公斤,硫酸鉀15公斤,實現全元施肥,N:P:K比例為1:0.7:0.5。
施肥時間方法:播種時70%化肥,加全部磷鉀肥一次性底施或側溝深施,另30%化肥,在10葉展時一次性追施,苗側15厘米深。
形式密度:春播玉米提倡等行距平播,行距1.8尺,株距0.95尺,畝留苗3500株。
播種技術:有條件的村隊,提倡機播或雙耬播種,播量4斤/畝,種、肥分離,肥料施於種子下方3公分--4公分的地方,防燒苗,促種子根下扎,無條件可小開溝,手撒籽,播量5--6斤/畝。

G. 玉米怎麼種植方法如下

一. 處理種子
將玉米種子進行選粒,把小粒、破粒、霉粒的種子除去,然後將留下來的優質種子翻曬兩天,以提高種子發芽和出苗率。

二. 合理種植
玉米種植可以遵循「肥地宜密、瘦地宜稀」的原則進行播種,根據品種特性、土壤肥力進行插種,施肥量大,密度就大,乾旱水分不充足的情況下,種植的密度就設置相對稀疏一些。

三. 播種處理
播種要通過「種子的數量=播種密度x每個穴里的粒數x每顆粒子的重量x面積」這個公式進行播種,才能提高質量;播種的深度也要根據土壤的情況來判斷。在合適的土上,播種4到5cm即可;在疏鬆的土壤需要深播,控制在6到8cm就好,如果土壤比較濕潤,則不可以深播,土壤很乾就需要播種深一點了。

四. 施肥管理
玉米幼苗時期需要足夠的養分,可以施加少量的磷肥、鉀肥以及一些微量元素肥料,促進幼苗的生長,但要注意控制用量和施肥距離,以防燒苗。一畝地一般施加5到8千克的磷酸二銨,便可達到很好的效果了。

五. 防治病蟲
玉米幼苗時期需要對蚜蟲進行防治,可選用9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針對玉米抽雄、吐絲期出現的雙斑螢葉甲,可以選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進行防治。在灌漿期要注意防治玉米葉班病、銹病的危害,及時澆水,保護好葉片。

H. 玉米如何種植

玉米種植方法:
自然狀況下
上半年南方一般2
-
4月份,下半年5
-
8月份,北方稍晚些.大棚
玉米苗期管理措施
玉米苗期田管理關鍵是適當控制莖葉生長,促進根系發育,即「控上促下」,達到根多,莖扁,葉色深綠,葉片寬厚,個體健壯,群體整齊。具體措施主要有:
一、移栽補苗,保證全苗
玉米出苗後,要及時檢查出苗情況,發現缺苗斷壟要及時補種、補栽。3葉期前缺苗,用飽滿種子浸種催芽後澆水補種。3葉期後缺苗用帶土移栽法補苗(播種時可在行間播預備苗),另外,缺苗處也可在附近留雙株補救。
二、早間苗適時定苗
玉米長到3~4片葉時進行及時間苗,去掉弱、黃、病、劣、雜苗。到5~6葉時,按計劃株距、密度留苗,余苗全部拔掉。定苗時邊行、地頭可留得稍密些,以充分發揮邊際優勢。間、定苗時,拔除的苗要及時清出田間。
三、及時追肥
玉米苗期追肥應在5葉展開時施用,即在4~6葉期施用,特別是套種的玉米和接茬播種的夏玉米,追肥應遵循苗肥輕、穗肥重和粒肥補的原則,,三期追肥比例約為苗2.5~3:穗5~6:粒1.5~2。套種玉米或接茬播種的夏玉米基肥不足或未施基肥的,追肥量應加大但三期比例一般不變。
四、適時中耕
玉米苗期適時中耕,可以起到「控上促下」作用。特別對套種玉米和接茬整地不良的夏玉米尤為重要。苗期中耕一般進行2~3次。第1次在定苗時進行,中耕深度掌握「苗旁淺,中間深」的中耕原則,這樣既可清除雜草又不至於壓苗,深耕一般為3~5厘米。第二、三次在拔節前進行,耕深要適當深一些,一般以10厘米左右為宜,這時深中耕雖會切斷部分細根,但可促進新根發生。培土應在9~10葉期到抽穗前逐漸完成,以利支持根的形成,增強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五、適期蹲苗促壯
蹲苗促壯一般採取的方法是:控制肥水,深中耕,扒土曬根等。玉米蹲苗應遵循「蹲黑不蹲黃,蹲肥不蹲瘦,蹲濕不蹲干」的蹲苗原則。也就是說蹲葉片深綠、地肥、墒情足的壯苗。反之就不蹲。蹲苗時間一般夏播和套種玉米2
0天左右,時間過短無效果,時間過長容易形成「小老苗」,影響後期生長。蹲苗結束,應立即追肥、灌水以促進生長。對於苗勢生長弱的田塊,不但不要進行蹲苗,還要適時採取肥水措施促苗轉壯。
玉米病蟲害管理:
夏季氣溫較高各種病蟲害對玉米植株危害較大,病害主要有紋枯病和絲黑穗病,防治紋枯病可剝掉下部發病葉梢並噴施農葯!

I. 玉米的種植方法與結構

一、糯玉米栽培要點

1、隔離種植 糯玉米與普通玉米串粉後黏性下降,部分特有性狀喪失,因此,種植時要與普通玉米做好隔離,方法為:(1)空間隔離。一般與普通玉米相隔300-400米種植;(2)時間隔離。要求春播相隔30天以上,夏播20天以上;(3)屏障隔離。在糯玉米地周圍種植高稈作物高粱、甘蔗、紅麻等作物,以達到隔離目的。

2、分期播種 無冷藏條件,栽培目的為煮食鮮果穗,為連續供應市場,可進行春播、夏播或多期播種,也可在2月下旬或3月初「雙膜」蓋栽培,提早上市。

3、防治害蟲 玉米果穗受玉米螟、蚜蟲為害後,商品質量降低,應使用高效低毒類農葯及時防治。

4、適期收獲 煮食鮮果穗的,在授粉後25天左右採收,子粒磨粉的,應在玉米完全成熟後收獲。

二、甜玉米栽培要點

1、隔離種植 甜玉米與普通玉米串粉後,會發生花粉直感現象,降低甜玉米品質,因此應隔離種植,防止串粉。

2、精細播種 甜玉米種子由於澱粉含量少,子粒秕瘦,頂土能力差,不易達全苗、壯苗標准,因此,在播前精細整地、選種子,選墒情良好情況下播種,且播種深度不超過3厘米。

3、防治害蟲 甜玉米從播種至收獲蟲害較重,尤以穗部害蟲為患,防治原則為防重於治,以生物防治為主,葯物防治為輔,尤其禁止施用殘留期長的劇毒農葯。

4、適時採收 採收期一般在授粉後20天左右,田間標准為穗須變黑,籽粒飽滿未凹陷時採收。

三、筍玉米栽培要點

1、選用良種,隔離種植 應選用多穗、早熟、耐密植,筍形細長,產量高、品質好的品種,隔離種植,以免串粉,降低品質。

2、分期播種,合理密植 生產上可採用地膜覆蓋、育苗移栽、品種搭配等手段分期播種,延長採收期,保證連續上市或廠家加工生產的連續性,單雙穗型品種宜採用高密植的栽培方式,多穗型品種採用比普通玉米適當密植的栽培方式,生產上一般畝植4000株左右為宜。

3、水肥促控,防治害蟲 為提高筍玉米甜度,可於花粒期根外追施磷肥,筍玉米植株嬌嫩,易遭蟲害,應及時防治。

4、適時採收 最適採收期為雌穗吐絲但尚未授粉時,以後每隔1-2天內采1次筍,7-10天內採收完畢。采筍方法為:用一手抓緊果穗的劍葉或苞葉,向側面(與葉片伸出方向垂直)稍加用力,即可把完整的筍採下,避兔采斷葉片,以免影響植株生長和下部果穗的生長發育。

J. 玉米的種植方式有哪些

1、選地整地

首先就是要春耕,過了清明之後春耕就開始了,最好選在雨後,這樣的話可以保證土地的濕潤,耕地的目的就是活土保濕,讓玉米在生根發芽以及後續的生長過程中有著充足的水分,保證玉米良好的生長,在耕好的土地上將土地一列一列的對齊挖好坑,為接下的播種做好准備。

2、選種播種

選擇玉米種子要選擇顆粒完好,飽滿有肉的,沒有遭過病蟲害的玉米種子,離地5厘米保證溫度在11度左右即可,間隔不能太小,50米的列種150株左右,每株的間距大概在30厘米左右,每個坑中放入3-4顆種子即可,播種完後還要踩格子,厚度大概在4厘米左右。

3、施肥除草

玉米的施肥與其他糧食的施肥不太一樣,玉米在春耕完之後,需要在土地上施農家肥,將肥料與化學肥料混合均勻的灑在土地上,當玉米苗長到膝蓋高的時候需要再一次施肥,在抽穗期的時候,用0.5斤磷酸二氫鉀與1斤的尿素兌水100斤,進行噴肥,在玉米苗出芽了的時候開始,需要將玉米苗周圍的雜草除去,每一個階段都需要除一次草。

4、防蟲除蟲

害蟲是每個糧食最痛恨的生物,一般在玉米苗出芽,育苗期等所經歷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噴灑農葯,祛除害蟲,例如蠐螬,用辛硫磷乳油沿著玉米根部均勻滴灌,也可以用畝用敵敵畏混合沙土,在早上的時候沿著玉米苗均勻散下去,一般來說,只要只要注意在玉米生長的各個時期注意維護就好了。

以上就是玉米種植的方法。

閱讀全文

與科技賦能玉米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邦列安使用方法 瀏覽:790
如何給自己洗頭發的正確方法 瀏覽:362
1723減23x7用簡便方法怎麼計算 瀏覽:522
高階段如何制定有效的學習方法 瀏覽:84
如何將數據轉換成數字方法 瀏覽:592
描寫方法有哪些各有什麼作用 瀏覽:422
間接測量方法包括 瀏覽:986
燧石雜質解決方法 瀏覽:1000
如何毛孔變小最快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28
彎管計算方法 瀏覽:101
蕁麻疹快速治療方法是什麼 瀏覽:101
手機去內存方法 瀏覽:63
小米note3音樂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
柚子茶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822
心理學與治療的研究方法 瀏覽:689
學生在校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534
大數字相加的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987
研究學霸學習的方法 瀏覽:649
寫出常用的煮漿方法及特點 瀏覽:186
如何學初三英語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