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吞咽困難應該用什麼方法改善
腦梗塞後並發吞咽困難並不少見,大多數為假性球麻痹所致,而假性球麻痹常由於多次腦梗塞或多發性腦梗塞引起。主要表現為進食時發生嗆咳,程度輕重不一,以輕中度嗆咳多見,重度嗆咳較少見。腦梗塞患者病情穩定後就要力爭進食,不能總靠鼻飼或靜脈營養,但進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合適的體位進食適用於患者的進食體位並非完全一致,要根據具體情況因人而異,予以調整,如果尚不能下床者取軀干仰卧位,頭部前屈,偏癱側肩部以枕墊起,家屬或護士位於患者健側幫助進食,這樣使食物不易從口中漏出利於食物向舌部運送,減少逆流和誤咽,避免嗆咳。如果已能下床後則取坐直頭前傾位,身體也可傾向健側30度以使食物由健側咽部進入食道,防止誤咽而引起嗆咳。2、注意食物的適宜形式食物的形態可根據患者攝食及吞咽困難的程度而定,對於吞咽能力差者或伴嗜睡、昏睡的患者,給予易吞咽的流食如新鮮的牛奶、蔬菜和果汁等。隨著吞咽功能的改善可改為半流食,如稀粥、菜泥、麵糊等,要求密度較為均勻,易黏不易散,利於食用和消化。當吞咽功能顯著改善後,可逐步過渡過到普通飲食,注意做到色香味俱佳,增進食慾,此時仍要避免硬食。3、食物的分配合理食物的總量應遵循從小量開始循序漸進原則,由患者病前食量的1/3—1/2開始,逐漸增加飲食量。每次攝入口中的食物量也要從小量即3-4毫升開始,酌情加至1湯勺為宜。每次進食後,囑患者反復咽數次,以防止食物滯留並能鍛煉吞咽肌功能。當患者能每日三餐或多餐進食後可根據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的原則合理分配每餐食物量,做到少量多餐和營養豐富。
2. 吞咽困難怎麼辦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高幹病房的郭曉斌醫生說,高齡老人常會出現吞咽困難的現象,許多老人因此吃不好,非常難受。據統計,因為吞咽困難造成食物被誤吸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的發病率高達40%至50%。造成吞咽困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種:第一,牙齒咀嚼功能障礙;第二,腦血管疾病造成假性球麻痹;第三,合並疾病,如抑鬱症、老年痴呆症等也會造成老人吞咽困難。她說,治療吞咽困難沒有什麼特效葯,關鍵是要好好護理老人。
郭曉斌說,在護理吞咽困難的老人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進食時老人注意力要集中,不能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第二,盡量保持坐位,或半卧在床上,身體與床的夾角為60度以上。第三,飲食應在固體、糊狀物和液體之間進行調整。清水或固體塊狀食物最易導致吞咽困難。所以,要將固體食物弄碎後再喂給老人吃。清水也不能直接給老人喝,應加入無糖藕粉、杏仁霜等黏稠劑,讓清水變得黏稠後才能讓老人喝。第四,食物要一勺一勺地喂給老人吃。嚴重的病人,要進行「空吞咽」,即讓老人吃一口,咽一口,再空咽一口,然後再吃第二口。要確定病人兩頰之內沒有食物,才能喂第二口。郭曉斌說,吞咽困難嚴重的老人,可去醫院做吞咽功能康復訓練。如家人發現老人出現吞咽困難的症狀,應盡早帶老人到醫院就診,以確定其嚴重程度。
3. 老年人吞咽困難怎麼辦
老年人的身體逐漸衰退,到了一定年齡,可能會導致食慾不振和不思飲食的症狀,有的患者如果出現了腦血管疾病,可能會引起吞咽困難和營養不良的現象,所以應該及時進行調理,可以選擇改善食物製作方法來促進老年人正常飲食,平時多吃一些流食或者半流食,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也可以選擇口服營養劑來補充營養。
一、補充營養:老年人平時應該注意營養補充,多吃一些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食物,如果出現了吞咽困難,可以給老年人吃一些米湯或者米粥,針對老年人身體狀況進行營養補充,也可以選擇口服營養葯劑的方法來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避免營養缺乏導致身體免疫力逐漸下降。
二、吃一些容易吞咽的食品:人在年歲大了之後,腸胃功能會逐漸下降,而且會導致咀嚼能力下降,所以應該多給老年人吃一些比較容易吞咽的食物,如果有些食物質地比較堅硬,可以弄碎並且做成糖水給老年人服用,雜糧粥、堅果、黏米糕、果凍等食物比較難以咀嚼,老年人的食物最好應該製作成碎末。
三、改善事物狀態:老年人如果出現了吞咽困難的症狀,可以選擇經鼻管飼或者靜脈補液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在給老年人做食物的過程中可以放一些增稠劑,在飲食的過程中可以將果汁或者蔬菜汁等食品放入米飯中一起給老年人服用。
老年人吞咽困難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隨著年齡增大也可能會導致咀嚼功能變差,引起患者吞咽困難或者食慾不振的現象,如果不注意合理的治療對老年人的健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應該及時通過飲食調理的方法來改善病情,定期帶老年人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
4. 吞咽困難該怎麼緩解
平時多做以下幾項練習,可以有效預防吞咽困難:
吸吸管
做喉部上抬運動可以鍛煉喉部肌肉,有助及時關閉呼吸道。
具體方法:將吸管的一端含在口中,用手指堵住吸管的另一端,用力吸,直到喉結上抬到最高處,維持5秒,重復進行8次。
假聲練習運動
這一訓練可以幫助喉部上提,關閉呼吸道。
具體方法:發「一」的聲音,慢慢提高音調,越高越好,在最高音處維持5秒,重復進行8次。
吞口水
練習吞咽動作可以增加舌根和咽部肌肉的力量,減少食物殘留。
具體方法:舌頭前伸,用牙齒輕咬舌尖,吞口水,注意舌尖仍要維持在外面,重復吞8次。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老人頻繁發生吞咽困難,應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就診,結合具體情況分析。臨床上,食管癌、反流性食管炎、賁門失弛緩症等都可能引起吞咽困難。
5. 吞咽困難該怎麼治
治療
吞咽困難的治療原則是:積極治療原發病,對症支持治療,防止和減少並發症。
1、手術治療
對各種良惡性佔位病變,均應首先考慮,以解除局部壓迫。
2、球囊擴張
主要適用於強酸強鹼灼傷引起的瘢痕狹窄及賁門失弛緩綜合征。
3、經內鏡支架置放
分臨時置放和永久安置兩種方式,前者適用於球囊擴張效果欠佳的患者,後者適用於食管惡性腫瘤晚期或不能耐受各種手術的患者。
4、葯物治療
主要包括促動力葯,抗生素,抑酸劑,鎮靜劑,適用於動力障礙,各種炎症,酸反流及精神因素所致吞咽困難。
日常護理
1、營養支持
(1)請營養師會診,計算患者每日需要熱量和參考食譜。
(2)選擇軟飯或半流食,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的食物。
(3)鼓勵患者盡可能自己進食。
(4)如果患者不能經口進食,可遵醫囑給予靜脈高營養支持或鼻飼。
2、飲食護理
(1)餐前准備舒適、清潔的進餐環境,如患者活動後應稍做休息。
(2)進餐時患者應保持端坐位,頭稍微前傾,以利於食物順利通過食道。
(3)提供充足的進餐時間,喂飯速度要慢,每次餵食量要小,交替喂液體和固體食物,讓患者充分咀嚼,以保證患者進食量和攝取足夠的營養。
(4)如果患者唾液分泌不足,進食前用檸檬汁擦拭口腔或鼓勵患者進食酸味硬糖,可刺激唾液分泌。
(5)鼓勵能吞咽的患者盡量自己進食,必要時可少量多餐。
(6)腦血管意外的患者進食時應將食物放在口腔健側的後部。
3、預防並發症
(1)進餐時盡量減少環境中的干擾因素,如電視、收音機、周圍過多的人員,防止這些因素分散患者注意力而引起嗆咳。
(2)進餐前後為患者進行口腔護理,避免食物殘留在口腔。
(3)如果有食物滯留,鼓勵患者把頭轉向健側,並控制舌頭向麻痹的一側清除殘留的食物。可做點頭吞咽動作,以清除殘留在梨狀隱窩的食物。
(4)與患者及其照顧者一起討論和闡述誤吸的原因和預防措施,避免進食干硬、辛辣的食物,應選擇密度均一的半流食,如酸奶、藕粉、爛面、粥等。在進食時取端坐位,給充足的時間細嚼慢咽,監測患者是否有脫水。
(5)嗆咳處理,嗆咳是吞咽困難的最基本特徵。出現嗆咳時,患者應腰、頸彎曲,身體前傾,下頜低向前胸。當咳嗽清潔氣道時,這種體位可防止殘渣再次侵入氣道。如果食物殘渣卡在喉部,危及呼吸,患者應再次彎腰低頭。治療師在肩胛骨之間快速連續拍擊,使殘渣移出。並站在患者背後,將手臂繞過胸廓下,手指交叉,對橫膈施加一個向上猛拉的力量,由此產生的一股氣流經過會厭,可「吹」出阻塞物。
4、健康指導
(1)告訴患者不能邊吃東西邊說話。
(2)口服葯片應碾碎後製成糊狀,注意要了解清楚哪些葯可以碾碎後吃。
(3)向患者、照顧者、家屬講解患者發生誤吸(嗆噎、咳嗽、氣促)應如何採取急救措施。
如果誤吸液體讓患者上身稍前傾頭稍微低於胸口便於分泌物引流並擦去分泌物,如果患者呼吸困難及時通知醫務人員。
注意事項
1、與患者談論食物,並將檸檬汁或泡菜放置到托盤上以刺激唾液分泌。餐前或餐後進行口腔護理。如果唾液分泌減少可用少量液體將食物潤濕。使用抗膽鹼能或止吐葯物以控制唾液分泌。如果患者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可以開始鼻飼或從食管滴入。
2、咨詢營養師選擇不同溫度及質地的食物。避免使用黏性食物如香蕉及花生醬。如果患者分泌黏痰較多,避免食用未烹飪的奶製品。安排專家評價患者誤吸風險,然後教患者進行吞咽練習以降低誤吸風險。就餐時,採取措施減少患者哽噎及誤吸風險,將患者直立位,頸部向前屈,下頜保持中位,指導患者在下一次吞咽前練習多次吞咽,因個體對固液食物吞咽困難程度不同,將固體及液體食物分開。
3、對患者進行診斷性試驗如內鏡檢查、食管測壓、描計術及泌酸試驗以發現吞咽困難原因。
6. 吞咽困難怎麼緩解
平時多做以下幾項練習,可以有效預防吞咽困難:
吞口水
練習吞咽動作可以增加舌根和咽部肌肉的力量,減少食物殘留。
具體方法:舌頭前伸,用牙齒輕咬舌尖,吞口水,注意舌尖仍要維持在外面,重復吞8次。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老人頻繁發生吞咽困難,應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就診,結合具體情況分析。臨床上,食管癌、反流性食管炎、賁門失弛緩症等都可能引起吞咽困難。
7. 吞咽困難該怎麼治療
吞咽困難的康復治療
(一)康復訓練
可分為不用食物、針對吞咽功能障礙的間接訓練(基礎訓練)和在進食的同時,通過調整體位及食物種類,應用輔助吞咽動作練習等的直接訓練(攝食訓練)。
1.間接訓練
間接訓練從預防廢用性功能低下、改善吞咽相關器官的運動及協調動作入手,為經口腔攝取營養做必要的功能性准備。由於間接訓練不使用食物,安全性好,因此適用於從輕度到重度的各類吞咽困難患者。間接訓練一般先於直接訓練進行,直接訓練開始後仍可並用間接訓練。常用的間接訓練方法有:
⑴口唇閉鎖練習:口唇運動訓練可以改善食物或水從口中漏出。讓患者面對鏡子獨立進行緊閉口唇的練習。對無法主動閉鎖口唇的患者,可予以輔助。當患者可以主動閉攏口唇後,可讓患者口內銜以系線的大紐扣,治療師牽拉系線,患者緊閉口唇進行對抗,盡量不使紐扣脫出。其他練習包括口唇突出與旁拉、嘴角上翹(作微笑狀)、抗阻鼓腮等。
⑵下頜運動訓練:可促進咀嚼功能,做盡量張口,然後鬆弛及下頜向兩側運動練習。對張口困難患者,可對痙攣肌肉進行冷刺激或輕柔按摩,使咬肌放鬆;通過主動、被動運動讓患者體會開合下頜的感覺。為強化咬肌肌力,可讓患者做以臼齒咬緊壓舌板的練習。
⑶舌的運動訓練:可以促進對食丸的控制及向咽部輸送的能力。可讓患者向前及兩側盡力伸舌,伸舌不充分時,可用紗布裹住舌尖輕輕牽拉,然後讓患者用力縮舌,促進舌的前後運動;通過以舌尖舔吮口唇周圍,練習舌的靈活性;用壓舌板抵抗舌根部,練習舌根抬高等。
⑷冷刺激(ice-massage):冷刺激能有效地強化吞咽反射,反復訓練,可使之易於誘發且吞咽有力。將冰凍棉棒蘸少許水,輕輕刺激軟齶、齶弓、舌根及咽後壁,然後囑患者做吞咽動作。如出現嘔吐反射即應終止刺激;如患者流涎過多,可對患側頸部唾液腺行冷刺激,3次/日,10分鍾/次,至皮膚稍發紅。
⑸構音訓練:吞咽困難患者常伴有構音障礙,通過構音訓練可以改善吞咽有關器官的功能。
⑹聲帶內收訓練:通過聲帶內收訓練,以達到屏氣時聲帶閉鎖,防止食物進入氣管。具體方法是,患者深吸氣,兩手按住桌子或在胸前對掌,用力推壓,閉唇、憋氣5秒鍾。
⑺咳嗽訓練:吞咽困難患者由於肌力和體力下降、聲帶麻痹,咳嗽會變得無力。強化咳嗽有利於排出吸入或誤咽的食物,促進喉部閉鎖。
⑻聲門上吞咽訓練:聲門上吞咽又稱「屏氣吞咽」,具體做法是由鼻腔深吸一口氣,然後屏住氣進行空吞咽,吞咽後立即咳嗽。這一方法的原理是:屏住呼吸使聲門閉鎖、聲門氣壓加大、吞咽時食丸不易進入氣管;吞咽後咳嗽可以清除滯留在咽喉部的食物殘渣。
⑼促進吞咽反射訓練:用手指上下摩擦甲狀軟骨至下頜下方的皮膚,可引起下頜的上下運動和舌部的前後運動,繼而引發吞咽。此方法可用於口中含有食物卻不能產生吞咽運動的患者。
2.直接訓練
直接訓練的適應證是:患者意識狀態清醒、全身狀態穩定、能產生吞咽反射、少量吸入或誤咽能通過隨意咳嗽咳出。
⑴體位:由於口腔期及咽期同時存在功能障礙的患者較多,因此開始訓練時,應選擇既有代償作用且又安全的體位。開始可先嘗試30o仰卧、頸部前傾的體位。該體位可利用重力使食物易於攝入和吞咽;頸部前傾可使頸前肌群放鬆,有利於吞咽。偏癱患者應將患側肩背部墊高,護理者於健側餵食。
⑵食物的選擇:一般容易吞咽的食物具有下述特徵:①柔軟、密度及性狀均一;
②有適當的黏性、不易鬆散;③易於咀嚼,通過咽及食道時容易變形;④不易在粘膜上滯留等。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及飲食習慣進行選擇,兼顧食物的色、香、味等。
⑶一口量:即最適於患者吞咽的每次餵食量。一口量過多,食物易從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滯留,增加誤咽的危險;一口量過少,則難以觸發吞咽反射。應從小量(1 - 4 ml)開始,逐步增加,掌握合適的一口量。
⑷調整進食速度:指導患者以較常人緩慢的速度進行攝食、咀嚼和吞咽。一般每餐進食的時間控制在45分鍾左右為宜。
⑸咽部滯留食物的去除法:可訓練患者通過以下方法去除滯留在咽部的食物殘渣。①空吞咽:每次吞咽食物後,再反復做幾次空吞咽,使食塊全部咽下,然後再進食;②交互吞咽:讓患者交替吞咽固體食物和流食,或每次吞咽後飲少許水(1 – 2ml),這樣既有利於激發吞咽反射,又能達到去除咽部滯留食物的目的;③點頭樣吞咽:頸部後仰時會厭谷變窄,可擠出滯留食物,隨後低頭並做吞咽動作,反復數次,可清除並咽下滯留的食物。④側方吞咽:梨狀隱窩是另一處吞咽後容易滯留食物的部位,通過頦部指向左、右側的點頭樣吞咽動作,可去除並咽下滯留於兩側梨狀隱窩的食物。
(二)其他治療
1.物理治療:可應用低中頻電療法、肌電圖生物反饋療法等,增強吞咽相關肌肉的肌力,促進吞咽動作的協調性,達到改善吞咽功能的目的。
2.針灸治療:常用穴位有風池、翳風、廉泉、人迎、合谷、內關、金津、玉液等。
8. 吞咽困難病人進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吞咽障礙嚴重的患者,一般早期採用鼻飼的方法,以防誤吸、誤咽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尤其是昏迷或出現假性球麻痹,不能自行進食的患者,而有一部分病人可有輕微的飲水發嗆,可緩慢進食,但餵食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吞咽障礙的患者餵食時,食物容易從癱瘓處流出來,或瀦留在癱瘓的頰部,因此給這些患者餵食的時候,應讓患者處於健側卧位,喂飯後喂一定的溫開水,沖洗口腔,或用棉球擦洗口腔,以免口腔殘留食物殘渣,同時還要特別注意,洗凈癱瘓側的頰部。
二,給昏睡的患者餵食時必須喚醒,給這樣的患者喂飯時,應一邊呼喚,一邊餵食,給它一定的刺激,使它在保持清醒的狀態下進食。
三,要注意盡量限制食物中動物脂肪的含量,最好以植物油為主,為同時防止便秘,還應多吃蔬菜,水果等多纖維的食物,每天的食物總量要適應分配,一般早餐比中餐略多一點,晚餐少一些,這樣可使吸收的脂肪在白天活動消耗掉。
9. 緩解吞咽困難有什麼好方法
老人吃飯吞咽困難時,你可以控制一下老人的進食速度,不要吃的太快,還可以幫著改變一下老人的進食姿勢,比如讓老人坐著吃飯,還有飲食的種類也要注意,最好是干稀搭配,每次都要有湯或粥,不要食用干硬或粘滯的食物。除此之外,你還可以用舒食素,可與各種冷熱食物或飲料快速充分混合,幫助液體形成適合吞咽障礙患者的粘稠度,進而方便吞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