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水份太沖足的地的種植方法
適合種植的果樹如豆淀果、懸鉤子、刺玫瑰、獼猴桃、五味子、東方草莓之類。
大棚里就種一些耐寒的蔬菜如大豆,春小麥,玉米,甜菜,大蒜,大蔥。
也可以種更加經濟的作物 :以「東北三寶」之一的小葉樟和飼用鹼草為主。野生食用植物有蕨菜、薇菜、猴腿菜、管伸菜、刺嫩芽、明葉菜、槍頭菜、貓爪等10餘種,還有大量的猴頭蘑、榛蘑、元蘑、木耳等食用菌。
樹木則如落葉松、樟子松、水曲柳、黃菠蘿、胡桃楸以及柞、椴、榆、楊、樺等。
花卉
具有觀賞價值的有小細葉百合、渥丹百合、山丹百合、燕子花、紫花鳶尾、長瓣舍蓮等20餘種。具有經濟價值的水生植物主要有芡實(雞頭米)、睡蓮、東北金魚藻、菱角、菖蒲、蘆葦、烏拉草。
『貳』 花盆土裡一澆水就亂跑的小蟲
花盆裡一澆水就亂跑的小蟲,有很多是厭蟲的,會對花,植物等等,造成一定的危害的。
花園的種植
種植植物時,首先要考慮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問題是土壤,你可能在花園的設計過程中已經碰到這個問題。
現在很多新的花園土壤直接就是建築垃圾,很多花園也已經種植了好多年,而且沒有採取任何土壤保護和增加土壤肥力的措施。
土壤肥力越好,就越有利於植物的生長。假如植物的表層土還可以,但底層土已基本失去肥力,需要更換,那就必須埋入有機肥,而且越多越好。
說到有機肥,我指的是充分腐爛的混合肥料或糞肥,同時還包括蘑菇狀的堆肥和多用途肥料等。所有這些肥料不僅能增強土壤養分,而且還能將輕質、沙化的土壤黏合起來,同時還能將重質土壤變松。
此外,還必須測定土壤的酸、鹼度,因為不同的土質將決定它適合何種植物的生長。酸性土壤適合杜鵑花科植物生長,如杜鵑和山茶等。鹼性土壤適合鐵線蓮、醉魚草和康乃馨等花卉生長。而中性土壤則可以栽種較為廣泛的花卉。測定土壤的酸鹼度,你只需購買一些測試材料就可以了。
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不同的地方灌溉水有不同的pH值,除非你有個積水桶(因為雨水是中性的),而這是每個園丁都會碰到的。我的建議是因地種植,根據土壤性質選擇合適的植物,讓大自然發揮作用。讓植物在不適合的土壤環境中為生存而掙扎,這是不明智的。
『叄』 野生元蘑和種植元蘑的區別
野生元蘑的營養價值:野生元蘑生長在長白山上,屬於蘑菇類中的上品,它不僅味質鮮美,而且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營養價值是超過平時所吃蔬菜的十幾倍。元蘑的營養含量十分豐富,元蘑中富含大量豐富的脂肪、蛋白質、鈣質、糖類、磷等我們身體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而且,元蘑中所含有的多糖等營養物質,可以有效地增強我們身體的免疫力,而且,還能夠預防多種疾病以及抑制癌症的功效。元蘑是一種營養含量十分豐富,但熱量含量很低的食物,平時喜歡保健養生的人,千萬不要錯過這一上好的食材。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元蘑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野生元蘑,一種是養殖的元蘑,一般來說,野生元蘑的營養價值相比於養殖的元蘑,會更高一些。因此,建議大家在選用元蘑的時候,最好購買野生的,其對我們的身體會更加的有益。
『肆』 微生物接種方法有哪幾種
接種常見方法有:平板劃線接種法、斜面接種法、傾注培養法、穿刺接種法、液體接種法。
一、平板劃線分離法
平板劃線分離法:是指把混雜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體中的不同細胞用接種環在平板培養基表面,通過分區劃線稀釋而得到較多獨立分布的單個細胞,經培養後生長繁殖成單菌落,通常把這種單菌落當作待分離微生物的純種。
二、斜面接種法
該法主要用於單個菌落的純培養、保存菌種或觀察細菌的某些特性。
三、穿刺接種法
穿刺培養,是指將帶有欲培養微生物的接種針深插至半固體培養基(瓊脂含量0.2%〜1.0%)中接種,並進行微生物固體深層培養的一種方法,主要用於厭氧或兼性厭氧微生物的培養。
四、液體接種法
液體培養,是指將微生物直接接種於液體培養基中,並不斷振盪或攪拌,使微生物均勻地在液體培養基中生長繁殖的一種培養方法。液體培養適用於好氧微生物和植物組織培養,以迅速得到大量繁殖體為目的。
五、塗布接種法
微生物學實驗中的一種操作方法。由於將含菌材料現加到還較燙的培養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熱敏感菌的死亡,而且採用稀釋倒平台法也會使一些嚴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瓊脂中間缺乏氧氣而影響其生長,因此在微生物學研究中更常用的純種分離方法是塗布平板法。
(4)元蘑種植新方法擴展閱讀:
接種注意事項
1、每次接種時間最長不得連續超過2小時。
2、操作時,接種工具尖端和種塊不能接觸到管口和外部其它物體。工具尖端碰到外面物體要重換工具,種塊碰到外面物體則作廢。
3、一般用種量:每支試管母種可擴繁一級種100支左右;擴接原種6~8瓶。
『伍』 怎樣種植凍菌,求全過程
凍菌是俗稱,學名叫做元蘑。現在介紹有關技術給你參考。
一、概 述
元蘑(Hohenbuehelia sertina)又稱凍蘑、冬蘑、黃蘑,元蘑塑料袋人工栽培生物轉化率為90—120%,元蘑是東北著名的野生食用菌,據報道該菌提取物對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為70%,因此代料栽培元蘑對於提高農業產業結構、改善人民的身體健康和食品結構具有重要意義。
二、形態特徵
元蘑在野生條件下呈覆瓦狀,疊生在榆樹、椴樹、樺樹等闊葉樹上,菌蓋呈半球型或扇型,表面黃綠色,濕度大時有粘液,靠近基部有短絨毛,邊緣平滑,菌肉白色厚、實,菌褶稍密,白色至淺黃色,寬延生,菌柄側生,很短或無,孢子印呈白色,孢子小,臘腸形,4.5-5.5×1-1.6um,無色光滑,囊狀體梭形,中部膨大29-45×10-15µm。
1、營養特性及生態條件
元蘑是一種木腐性菌類,在自然界中,多生長在枯死的倒木、枯枝上。木質化的組織是其重要的營養來源,在椴木上較多發生。元蘑能有效地分解木糖、葡萄糖和蔗糖,利用1%的豆粉及30%木屑浸汁作為氮源及生長因子,菌絲的生長良好。
2、溫度條件
元蘑屬典型的低溫型食用菌,菌絲在10~30℃,均可生長,但以22~25℃條件下生長最好,溫度過高菌絲體宜變黃,影響出菇,出菇期間3—22℃之間均可生長。以8—16℃最為適宜,元蘑屬於穩溫結實性菌類,溫差刺激對元蘑的出菇沒有促進作用。溫度過高宜使形成的實體色澤變黃,菌肉疏鬆。
3、水 分
元蘑在野生狀態下,基質含水率往往在70%以上,故而極宜使長成的菇體脫皮,實踐證明元蘑出菇期間基質含水率在50—70之間均可生長,但以65—70%最為適宜,空氣相對濕度在菌絲體生長期間與大多數食用菌沒有區別,但在出菇期間則需要充分的空氣相對濕度,要求在85—95%之間最為適宜。空氣相對濕度低於70%則不易產生子實體,形成的子實體也極易痿蔫。
4、空 氣
元蘑屬於好氣性真菌,營養生長期間有充分的氧,有利於菌絲體的快速生長,反之則生長速度緩慢,在生理生長期間如果通風不良則菌絲易痿縮,不能分化子實體,尤其是在溫度高濕度大,通風不良的情況下,菌絲體即會死亡,並形成褐色斑點,直至腐爛,元蘑子實體生長期間必須有良好的通風條件,才能確保子實體的形成。
5、光 照
元蘑在菌絲體生長期間不需要光照。否則容易形成菌被影響出菇,在出菇期間則需要一定的散射光,方能促進元蘑的分化和菌蓋的形成。
6、PH值
元蘑對PH值的適應范圍較寬,在3.5—9.0之間,均可生長但以PH5.0為最適宜,但在人工栽培時往往要使基質PH值略高些,這樣才能有效的防止雜菌滋生,且不會太影響菌絲體的正常生長。
三、栽培方法
元蘑的人工栽培沒有成熟的經驗報道,沒有專業的書籍進行過詳實的介紹,我們經過十幾年的經驗摸索參閱一些相關的技術資料,並結合我們的實踐,形成了以下技術措施。
1、備料:元蘑的人工栽培與其它食用菌相比較,栽培工藝可謂簡單易行,只需要有充分的雜木屑,玉米芯作為基本培養基即可用於生產,我們掌握的基本配方為
(1)木屑80kg,稻糠25 kg,黃豆粉2kg,石膏1kg,過磷酸鈣1kg,玉米粉5kg,石灰0.5kg,水份60%,PH值自然。
(2)玉米芯85kg,稻糠20kg,黃豆粉1.5kg,石膏1kg,過磷酸鈣1kg,玉米粉3kg,石灰0.5kg。水份65%,PH值自然。
2、拌料:裝袋 以上配方任選一個,按量稱取各原料,除過磷酸鈣以外,其餘均干拌均勻,將過磷酸鈣用適量水溶解後澆潑於拌好的培養料當中,直至加足水份,並適當悶料30分鍾—1小時,然後即可裝袋。
裝袋應選擇17×33×5c聚丙烯或高密度低壓聚乙烯折角袋進行裝料,並用無棉蓋體封蓋。裝袋方式與栽培黑木耳、猴頭菇一樣。由於栽培元蘑是在夏季高溫季節,因此應注意盡量在拌料後8小時內將料袋裝完,並及時滅菌,以防因溫度過高導致培養料泛酸致使營養流失,出菇減少,因此在配製培養料和裝袋時應盡量快拌料,抓緊時間裝袋。料袋要求上緊下松,玉米芯培養料在料袋中間可不打眼。
3、滅菌:裝完的料袋應盡快裝鍋滅菌,滅菌鍋最好是用0.3cm厚鐵板焊製成的簡易常壓滅菌鍋以節約水份,便於大批量生產,並結合用周轉筐裝鍋,以利出鍋裝鍋,減少破損,提高工作效率。裝鍋後,封好鍋蓋,及時滅菌,待燒開鍋,鍋內蒸汽達到100℃時開始計時,維持8—10小時,並悶3—6小時,即可趁熱出鍋。
4、冷卻接種:滅菌後的料袋要連同周轉筐一起出鍋,並放入冷卻室冷卻,待料袋溫度降至30℃以下時即可進行接種。
接種時最好採用負離子發生器進行接種,這樣有利於提高接種速度,減少污染率,防止葯物對操作人員造成的危害或不適。減少葯物在生產中的殘留,由於負離子是在直流強電離子高壓下產生的O3,O3遇空氣後迅速轉變成O2,故此有氣肥效果,對於提高菌種接種後的成品率大有益處,接種速度也比使用接種箱提高工效,節省時間和人力,是值得推廣的新方法,一般情況下,每瓶二級菌種可接元蘑栽培袋25—30袋,接種完後,直接放置到培養架上,進行菌絲培養就可以了。
5、養菌:元蘑菌絲體在剛接種完後,由於機械性損傷的原故,其再生能力較緩。故菌絲體定植期較長,此時溫度不宜過高,最好維持在25~27℃左右為宜,空氣相對濕度應控制在60%左右為好。如果地面較乾燥可適當噴酒2%石灰水或2‰高錳酸鉀以保持空氣濕度,如濕度過大可在地面撒些石灰粉以吸潮控濕。
四、出菇
元蘑整個發菌期從接種到出菇約需要70天左右的時間方可,在正常情況下我地區栽培在6月上旬制袋即可,8月中下旬開始劃口出菇,最好採用保護地出菇,以利保濕,便於管理,(即採用簡易塑料大棚),一部分吊袋,一部分地擺,可充分利用空間,並能很好地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劃口方式以「V」字形劃口為好,每袋劃6個「品」字形排列的口,劃口後即進入出菇管理階段。
出菇管理階段應注意以下問題:1、通風條件要好 2、空氣相對濕度要保持在85%左右。 3、光照應充足 4、溫度要相對穩定。由於元蘑屬低溫型菌類,在選擇出菇時間上要選擇在氣溫降至22℃以下才劃口出菇,故此,劃口後的氣溫往往不是很穩定,且由於秋季氣溫乾燥,易導致不發生子實體的現象,故此劃口後一定要保持環境的空氣相對濕度,確保原基正常形成,原基形成後要根據其生長情況適量噴水,並給予充足的散射光,一般從子實體原基分化到子實體形成。約需要15—20天左右的時間。元蘑子實體成熟的標準是,子實體菌蓋顏色由深黃綠色向黃白色轉變,菌蓋邊緣微微上蹺,採收時一般要求整袋全采,元蘑不存在采大留小,均需一次性採收完畢,採收後要將料袋稍加整理,並適當養菌,約經15—20天還可長出第二朝菇。
『陸』 什麼磨菇在東北能種
第一:不知道你要種植什麼類型的東北野生蘑菇; 東北蘑菇基本分成「三大蘑」,如下所述:
東北大小興安嶺及長白山區,是我國野生食用菌的重要產區之一。元蘑、榛蘑、猴頭蘑被人們稱做東北「三大蘑」,當然,林海中的可食用的菌種極多,估計至少有150種左右。
元蘑生於榆、椴等闊葉樹腐木上,秋末天氣轉寒時生長的數量反而更多,所以又稱凍蘑;榛蘑多生長在殼斗科的榛、櫟林中。元蘑和榛蘑的產量大,多加工成干品,在市場銷售。猴頭蘑生長在森林樹木上,菌體上生有白色細軟的肉刺,干後形似猴頭因而得名,其實它更像刺蝟,所以又名刺蝟蘑。猴頭比較珍貴,
元蘑(亞側耳)別名黃蘑、凍蘑、晚生北風菌,隸屬於層菌綱、傘菌目、白蘑科、亞側耳屬。是我國東北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分布於河北、黑龍江、吉林、廣西、陝北、四川等地。我國大部分地區只要條件適宜均可栽培;
榛蘑
又名蜜環菌蘑,口蘑科。夏秋季在林中地上、腐木上、樹樁上或樹根部成叢生長,常引起樹木的根腐病。榛蘑分布在吉林、通化、白山、延邊等林區,是一種普遍採食的野生食用菌.理論上可以在家裡適宜的條件下種植.
猴頭
又名猴頭蘑、刺蝟菌、齒菌科或猴頭菌科。栽培品種為長白山猴頭。野生以秋季發生較多,多生於櫟等闊葉樹立木上或腐木上,分布在吉林、延邊、通化等長白山區。 鑒於以上野生蘑菇的生長習性,如果可以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給與充分的營養物質,就可以在家裡種植.但相對野外自然生長的蘑菇,從營養價值及品種方面會有一些差異.
『柒』 東北野生蘑菇在家能種么
第一:不知道你要種植什麼類型的東北野生蘑菇; 東北蘑菇基本分成「三大蘑」,如下所述: 東北大小興安嶺及長白山區,是我國野生食用菌的重要產區之一。元蘑、榛蘑、猴頭蘑被人們稱做東北「三大蘑」,當然,林海中的可食用的菌種極多,估計至少有150種左右。 元蘑生於榆、椴等闊葉樹腐木上,秋末天氣轉寒時生長的數量反而更多,所以又稱凍蘑;榛蘑多生長在殼斗科的榛、櫟林中。元蘑和榛蘑的產量大,多加工成干品,在市場銷售。猴頭蘑生長在森林樹木上,菌體上生有白色細軟的肉刺,干後形似猴頭因而得名,其實它更像刺蝟,所以又名刺蝟蘑。猴頭比較珍貴, 元蘑(亞側耳)別名黃蘑、凍蘑、晚生北風菌,隸屬於層菌綱、傘菌目、白蘑科、亞側耳屬。是我國東北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分布於河北、黑龍江、吉林、廣西、陝北、四川等地。我國大部分地區只要條件適宜均可栽培; 榛蘑 又名蜜環菌蘑,口蘑科。夏秋季在林中地上、腐木上、樹樁上或樹根部成叢生長,常引起樹木的根腐病。榛蘑分布在吉林、通化、白山、延邊等林區,是一種普遍採食的野生食用菌.理論上可以在家裡適宜的條件下種植. 猴頭 又名猴頭蘑、刺蝟菌、齒菌科或猴頭菌科。栽培品種為長白山猴頭。野生以秋季發生較多,多生於櫟等闊葉樹立木上或腐木上,分布在吉林、延邊、通化等長白山區。 鑒於以上野生蘑菇的生長習性,如果可以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給與充分的營養物質,就可以在家裡種植.但相對野外自然生長的蘑菇,從營養價值及品種方面會有一些差異.
『捌』 家裡有很多這種小蟲子 很小,會跳 這是什麼蟲子啊 怎麼消滅呢
是跳蟲。
1、跳蟲是一種彈尾目的非昆蟲六足動物,密集時形似煙灰,又稱煙灰蟲。跳蟲多發生在培養料上,常密集在菇床表面上或陰暗潮濕處,咬食元蘑子實體,造成小洞,並攜帶、傳播雜菌。此蟲繁殖很快。
2、用噴蟲劑,更簡單的就是用一個盤子裡面放點白糖用水混一下,它們就會去吃,然後被沾著就走不了了,糖里一點點水就可以了。
(8)元蘑種植新方法擴展閱讀
1、防治方法
(1)由於跳蟲體表為油質,葯液很難滲入體內,一旦發生則很難除治。因此,關鍵在預防。預防措施。
(2)主要是菇房用前的晾曬、乾燥、殺蟲處理。要及早除治,可用0.1%的魚藤精或0.2%的樂果噴灑,葯物除治時要注意料底和土壤也要噴葯充足。還可用1000倍液的敵敵畏,加入少量蜂蜜盛於盆中,放在菇床上誘殺,此法效果好無殘毒。
2、農業防治
(1)清除園地殘株落葉及周圍場所垃圾,排除積水,防止跳蟲的孳生。施用雞糞、豬牛糞應腐熟或高溫處理,以殺死成蟲及卵,消滅外來蟲源。
(2)發生園地進行中耕劃鋤,彌封土壤裂縫,可殺死土壤縫隙中的跳蟲;灌水可直接殺死部分跳蟲,亦有部分跳蟲從土壤中逃逸到水面上聚集成堆,可趁機人工和噴葯殺死。
3、化學防治
(1)土壤和有機糞肥處理:每667㎡用50%辛硫磷乳劑或48%毒死蜱乳油200~300g,噴拌細土50~60kg,於耕地前均勻撒施耕入土中,或施入播種溝內。施用有機動物糞肥的,可將上述葯土均勻拌入糞肥中,再撒施耕入土中。蔬菜生長期可施用50%辛硫磷乳劑800~1000倍液,或90%敵百蟲可濕性
(2)粉劑1200~1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或灌根。防治應重點做好出苗至苗期的防治,如洋蔥出苗後和黃瓜幼苗處於2片子葉至2片真葉期時,是防治跳蟲為害的重要時期。
『玖』 元蘑菌種哪裡有銷售的
東北種植元蘑的不少。其他地方很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