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學會自我保健,有10種方法,具體怎麼操作呢
身體健康是每一個人都在追求的,但是又不太容易得到。只要我們掌握一定的方法,還是一定程度上能保證我們身體健康的,以下自我保健的10種方法,你應該掌握。
3.早睡早起、作息規律和不熬夜、多運動。
大家都知道熬夜不好,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在熬夜,作為一個有自製力的人,一定要做到不熬夜,而且作息要規律,不要今天5點睡,明天晚上2點睡,這樣對人的身體傷害特別的大。除此之外也要多運動,運動能夠增強人體的抵抗力,讓人的精神狀態更好,更不容易生病。
B. 中年自我保健的簡易方法有哪些
中年人體力畢竟不如青年,在選擇運動健身方法時,不宜找劇烈、速度快的項目去做,方法簡單,容易掌握,針對性強才是中年人自我保健的運動原則,這些簡易的運動項目易使中年人持之以恆,收到健身實效。
簡易的中年自我保健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靜心調神法
清晨起床後,即可平坐床上(或於園庭石凳上),兩腿伸直,兩手掌自然置於雙膝上,兩眼注視距離約1~1.5米遠的一個目標,呼吸均勻細長,排除雜念,靜心寧神,靜坐5~10分鍾(如天氣較冷,要防著涼,注意保暖,或在室內做)。此法簡易,具有調神寧志,安神補腦,恢復精力的作用。
(2)頭部自我按摩保健法
先像洗臉那樣用兩手掌沿鼻翼旁、眼圈、額部、耳旁等摩擦臉部1~2分鍾。再頭稍後仰,兩手左右來回摩擦後頸1~2分鍾。接著用兩拇指指端揉太陽穴,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揉動半分鍾。然後做彈風池,即用兩手掌根部,分別按壓左右兩耳孔,手指置於後腦枕骨上,食指向下彈擊枕骨下風池穴,共彈擊30~60秒鍾。接著再用兩手掌根部反復擠壓雙耳(即用力壓緊兩耳孔,再驟然放開),反復做5~10次。再用木梳(牛角梳最好)前後左右來回梳理頭發、搔動頭皮約1~2分鍾。
功用:可以清醒頭目,解除疲勞,健腦益智,舒經活血,補腎益耳,法通七竅,防治感冒和各種頭痛,防止頸椎病。
(3)拍打健身法
取站位,全身放鬆,從頭部開始,用雙手對全身部位拍打(面部除外)。腰及胳膊、大腿部位可加力拍打;對頭部、頸部、心臟及會陰部的動作要輕;其他部位可酌情用力。每個部位不少於30餘次。每日可進行一次這樣的全身拍打,長年堅持不懈。
功用:舒筋活血,疏通經絡,增強皮膚和肌肉的彈性,強壯筋骨,消除疲勞,治療關節、肌肉疼痛等症。
(4)全身抖動法
取站立姿勢,雙腳與肩平寬,全身放鬆,雙膝微曲,雙上臂自然下垂,收腹,雙眼微閉,舌抵上齶,用雙膝關節帶動全身,上下有節律的抖動,可酌情連續抖動數十次。每日可進行2~3回。(可在晨、晚及工作休息時進行)。
血壓偏高時,雙手掌平端,掌心向下,貼於雙側股部,可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而在血壓偏低時,雙手掌心朝上,則具有升提血壓作用(但有嚴重心臟疾病者不宜採用此法)。
功用:鬆弛全身肌肉,活動全身關節,疏通血脈,消除疲勞和過度緊張情緒,最適宜活動較少的中、老年人。
(5)揉臍腹法
將右手掌置於肚臍上,左手掌貼於右手背上,兩手相互著力,循擠中心點,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揉1~2分鍾。然後稍停,再擴大范圍按揉腹部,同樣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揉1~2分鍾。
功用:開胃健脾,促進消化,增進食慾,消除郁結,防治多種胃腸疾病。
(6)轉腰功
端坐於方凳或椅子上,兩目平視,精神集中,身體放鬆,呼吸自然,兩手下垂,置於膝關節上方。然後即可做轉腰功——以腰部為軸心,做左、右、下、上、前、後各方向的劃圈動作。可早晚各做一次。
功用:腰為腎之府,這樣頻頻活動腰部可以加強腎臟功能,並帶動腹內各臟器活動,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吸收功能。它對於體質虛弱、腰膝酸軟、有慢性腰病、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腹脹、腹痛、便秘、腹瀉等病症的中、老年人,都會產生良好的治療效果。
(7)搓腰法
它又稱「腎臟按摩法」。取端坐或站位,解去腰帶。先將兩手掌對搓,至發熱後,迅速用兩熱掌在兩側腰部用力上下摩擦35次以上。早晚各1次,長期堅持。
功用:強腎壯骨,可預防腎臟疾病,延緩衰老;可治療腰痛、腰部肌肉勞損以及婦女痛經等。
(8)揉膝法
取端坐位,上身正直,全身放鬆。雙手掌置雙膝關節上,由輕至重、由慢至快按揉3~5分鍾。左、右各揉數十次。
功用:舒筋活血,強壯關節,可預防和治療關節痛及膝關節炎。
(9)湧泉穴按摩法
湧泉穴是腎經的重要穴位。腎為生命之根本。堅持經常按摩此穴,可以通經活血,滋補腎臟,促使腎水充足,養五臟六腑,保健益壽延年。
方法:每晚睡前,用溫水洗腳,擦乾後,取坐位。先將左腳盤在右側大腿上,用左手握住左腳趾,突出前腳心部位,右手以手掌緩緩摩擦足心湧泉穴,一般可用72數。同樣方法摩擦右腳。
功用:對於因腎虧所造成的腰酸腿痛、下肢浮腫、失眠多夢、頭暈目眩等症有良好療效。可以疏通心腎,調整內臟功能,降低血壓,預防感冒,健身防病。同時也可防治老年性足膝酸軟冷痛,溫陽壯骨。
(10)屈身摸足法
方法:平坐床上,兩腿伸直。雙手先從膝部向後移至胯關節處,沿腋窩線上行,過頭頂,伸直雙臂,兩手手指交叉,翻掌朝天。手臂不動,上身彎曲前俯,直至兩掌觸及足尖即可,反復做10~20次。動作要緩慢均勻,呼吸自然。
功用:固精健腎,可防止遺精,並具有保健操作用。
C. 如何做好自我保健
1.每天早晚梳頭,按摩面部5分鍾。
2.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3.每晚熱水泡腳,按摩腳心20分鍾。
4.每天做頸部、腰部運動1~2次,每次5分鍾,動作要慢。
5.每天做叩齒、提肛、深呼吸運動2次,每次5分鍾。
6.每年做1次全面體檢,必要時對重點器官定期檢查。
7.定期做自我檢查,一般每月1次。
心理療法是緩解亞健康的關鍵
心理上的原因常成為亞健康的主要原因,因此心理治療成為亞健康治療的關鍵。亞健康狀態通過自我身心調節是完全可以恢復的。
心理平衡是保健最主要而且最重要的措施,其作用超過一切保健作用的總和。抓住這一點就是抓住了走出亞健康的金鑰匙。自古以來,健康老人都一樣,每一個老人都心胸開闊、性格隨和、勤快爽直、心地善良,甚至像一個「老頑童」,沒有一個健康老人脾氣暴躁,心胸狹窄,愛鑽牛角尖。
要做到心理平衡,應該「以動養靜」,學習、工作時專心致志,工作、學習之餘,寄情於一技、一藝、一詩、一畫、一花、一草,興趣盎然,凝神定志。
要做到心理平衡,應該保持心情舒暢。民間諺語說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生氣催人老,笑笑變年少」。要做到心理平衡,應該多想一些高興的事,不要在過去「想不開」的思想圈子裡打轉轉,應學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這樣你會豁然開朗。實踐證明,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要做到心理平衡,就要學會寬容。
要做到心理平衡,就要懂得知足常樂的道理。人不可貪心,貪心必有禍行。不能瞎攀比,人比人氣死人,事比事生慪氣。
要做到心理平衡,應該有一份孝心。孝敬父母,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要做到心理平衡,就要有仁愛之心。對世界充滿愛心,對他人充滿關心。
D. 自我保健方法有哪些
自我保健方法有1、加強體質鍛煉;2、保持合理營養;3、適當睡眠與休息;4、控制調節不良情緒;5、預防心理刺激;6、進行健康心理訓練;7、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8、及時早期治療疾病。
E. 自我保健養身的方法
捶背法:人體五臟六腑在背部都有俞穴,背部正中沿脊柱又有一條督脈循行,總管全身陽氣,腰、背、肩部的經絡穴位比比皆是。如果在這些部位有節奏地反復捶擊,可刺激各個穴位,達到防治疾病、強身健體的目的。捶背的手法應得當:捶擊者雙手呈握空拳狀,由上向下、由中向外,以每分鍾120-200次的節律輕輕叩擊,才能使人酸痛緩解、周身輕松、精神爽快;捶擊不可用力過大,以免造成軟組織挫傷。 此外,患腫瘤、血友病、骨髓炎、肩背皮膚病的人,不宜捶背。
快走法:近年來的科學研究表明,堅持快走比慢走更能鍛煉身體。科學家發現,每天快速步行3-4次,每次15分鍾,可以有效防治下肢靜脈曲張。快步行走時,腓腸肌不斷活動,就像泵一樣,能夠將滯留在曲張狀態靜脈內的血液往心臟方向輸送,從而減輕對靜脈壁的壓力。科學家試驗得出結論:臨睡前進行一次快步行走,能幫助睡眠,其效果不亞於服一片鎮靜葯。
擦身法:在洗澡的時候,有意識地用毛巾大力拉擦背部,並用力擦遍全身各部位,能使全身經絡暢通,加快血液循環,洗完澡之後,會精神倍增。晚上睡覺前,也可用干毛巾擦身,同樣能達到健身的目的。伸懶腰法:人在疲倦時,伸個懶腰是很舒服的,尤其對伏案工作的人來說,是一種有益的體育活動。人體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血液循環狀態好不好。伸個懶腰,會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較強收縮,在持續幾秒鍾的伸懶腰動作中,很多淤積的血液被趕回了心臟,可以改善血液循環。與此同時,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作用,亦可增進肌肉本身的血液流動,使肌肉內的一些廢物得以帶走,從而消除疲勞。呼吸法:呼吸機能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肺活量的大小是人體健康與否的重要標志。採用呼吸法,可保健延壽。其方法是:先慢慢地從鼻孔吸氣,使肺的下部充滿空氣,在吸氣的過程中,由於機體的胸廓向上抬,橫膈膜往下移,致使胸腔上下直徑增長,腹部慢慢地擴大鼓起,然後再繼續吸氣,從而使肺的上部也充滿空氣,並使肋骨上移,胸腔擴大,這個過程大約需要5-6秒鍾,再重新吸氣,周而復始,反復做這個動作。
F. 中年人自我保健方法都有什麼
簡易的中年自我保健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靜心調神法
清晨起床後,即可平坐床上(或於園庭石凳上),兩腿伸直,兩手掌自然置於雙膝上,兩眼注視距離約1~1.5米遠的一個目標,呼吸均勻細長,排除雜念,靜心寧神,靜坐5~10分鍾(如天氣較冷,要防著涼,注意保暖,或在室內做)。此法簡易,具有調神寧志,安神補腦,恢復精力的作用。
(2)頭部自我按摩保健法
先像洗臉那樣用兩手掌沿鼻翼旁、眼圈、額部、耳旁等摩擦臉部1~2分鍾。再頭稍後仰,兩手左右來回摩擦後頸1~2分鍾。接著用兩拇指指端揉太陽穴,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揉動半分鍾。然後做彈風池,即用兩手掌根部,分別按壓左右兩耳孔,手指置於後腦枕骨上,食指向下彈擊枕骨下風池穴,共彈擊30~60秒鍾。接著再用兩手掌根部反復擠壓雙耳(即用力壓緊兩耳孔,再驟然放開),反復做5~10次。再用木梳(牛角梳最好)前後左右來回梳理頭發、搔動頭皮約1~2分鍾。
功用:可以清醒頭目,解除疲勞,健腦益智,舒經活血,補腎益耳,法通七竅,防治感冒和各種頭痛,防止頸椎病。
(3)拍打健身法
取站位,全身放鬆,從頭部開始,用雙手對全身部位拍打(面部除外)。腰及胳膊、大腿部位可加力拍打;對頭部、頸部、心臟及會陰部的動作要輕;其他部位可酌情用力。每個部位不少於30餘次。每日可進行一次這樣的全身拍打,長年堅持不懈。
功用:舒筋活血,疏通經絡,增強皮膚和肌肉的彈性,強壯筋骨,消除疲勞,治療關節、肌肉疼痛等症。
(4)全身抖動法
取站立姿勢,雙腳與肩平寬,全身放鬆,雙膝微曲,雙上臂自然下垂,收腹,雙眼微閉,舌抵上齶,用雙膝關節帶動全身,上下有節律的抖動,可酌情連續抖動數十次。每日可進行2~3回。(可在晨、晚及工作休息時進行)。
血壓偏高時,雙手掌平端,掌心向下,貼於雙側股部,可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而在血壓偏低時,雙手掌心朝上,則具有升提血壓作用(但有嚴重心臟疾病者不宜採用此法)。
功用:鬆弛全身肌肉,活動全身關節,疏通血脈,消除疲勞和過度緊張情緒,最適宜活動較少的中、老年人。
(5)揉臍腹法
將右手掌置於肚臍上,左手掌貼於右手背上,兩手相互著力,循擠中心點,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揉1~2分鍾。然後稍停,再擴大范圍按揉腹部,同樣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揉1~2分鍾。
功用:開胃健脾,促進消化,增進食慾,消除郁結,防治多種胃腸疾病。
(6)轉腰功
端坐於方凳或椅子上,兩目平視,精神集中,身體放鬆,呼吸自然,兩手下垂,置於膝關節上方。然後即可做轉腰功——以腰部為軸心,做左、右、下、上、前、後各方向的劃圈動作。可早晚各做一次。
功用:腰為腎之府,這樣頻頻活動腰部可以加強腎臟功能,並帶動腹內各臟器活動,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吸收功能。它對於體質虛弱、腰膝酸軟、有慢性腰病、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腹脹、腹痛、便秘、腹瀉等病症的中、老年人,都會產生良好的治療效果。
(7)搓腰法
它又稱「腎臟按摩法」。取端坐或站位,解去腰帶。先將兩手掌對搓,至發熱後,迅速用兩熱掌在兩側腰部用力上下摩擦35次以上。早晚各1次,長期堅持。
功用:強腎壯骨,可預防腎臟疾病,延緩衰老;可治療腰痛、腰部肌肉勞損以及婦女痛經等。
(8)揉膝法
取端坐位,上身正直,全身放鬆。雙手掌置雙膝關節上,由輕至重、由慢至快按揉3~5分鍾。左、右各揉數十次。
功用:舒筋活血,強壯關節,可預防和治療關節痛及膝關節炎。
(9)湧泉穴按摩法
湧泉穴是腎經的重要穴位。腎為生命之根本。堅持經常按摩此穴,可以通經活血,滋補腎臟,促使腎水充足,養五臟六腑,保健益壽延年。
方法:每晚睡前,用溫水洗腳,擦乾後,取坐位。先將左腳盤在右側大腿上,用左手握住左腳趾,突出前腳心部位,右手以手掌緩緩摩擦足心湧泉穴,一般可用72數。同樣方法摩擦右腳。
功用:對於因腎虧所造成的腰酸腿痛、下肢浮腫、失眠多夢、頭暈目眩等症有良好療效。可以疏通心腎,調整內臟功能,降低血壓,預防感冒,健身防病。同時也可防治老年性足膝酸軟冷痛,溫陽壯骨。
(10)屈身摸足法
方法:平坐床上,兩腿伸直。雙手先從膝部向後移至胯關節處,沿腋窩線上行,過頭頂,伸直雙臂,兩手手指交叉,翻掌朝天。手臂不動,上身彎曲前俯,直至兩掌觸及足尖即可,反復做10~20次。動作要緩慢均勻,呼吸自然。
功用:固精健腎,可防止遺精,並具有保健操作用。
G. 自我保健的方法有哪些
一、搓腳心法:
每晚用熱水洗腳後,取坐姿搓兩腳心,每次5至10分鍾。按摩腳心,有益精補腎作用,能活躍腎經內氣,防治高血壓及動脈硬化。
二、意守丹田法:
當工作、學習引起疲倦時,閉上眼睛,舌抵上齶,排除雜念,使整個意念集中在臍下的丹田部位,時間可靈活掌握。做完之後會感到精力充沛。
三、強壯心臟法:
經常按壓手心的勞宮穴,有強壯心臟的作用。可用兩手拇指互相按壓,也可將兩手頂在桌腳上按勞宮穴,時間自由掌握。
四、壯腰健腎法:
扭擺腰部,一起保健腎臟功能作用。站立,兩手插握在腰部,上身向前稍傾,慢慢將腰部左右扭擺,動作逐漸加快,使腰部感到發熱時為宜。
五、暖腎法:
每晚臨睡前,用兩手交替輕輕按摩睾丸各81次,動作如手中握著兩個球來回滾動。
六、按摩小腹部:
每晚臨睡前,將手放在丹田部位,先順時針按揉36次,再逆時針按揉36次。有理氣、助消化、健胃之功效。
七、按壓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全身強壯要穴之一,用手指甲按壓足三里穴,以感到麻脹為度,經常按壓有益健康。
九、促進睡眠法:
每晚睡前半小時,先擦熱雙掌,而後將雙掌貼於面頰,兩手中指起於「迎香穴」向上推至發際;經「睛明」。「攢竹」、「瞳子膠」等穴位;然後兩手分別向兩側額角後而下,食指經「耳門」穴返回起點,如此反復按摩30至40次,可治療神經衰弱症,促進睡眠。
H. 自我保健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自我保健的核心內容是採取簡單的行動獲得健康,以及預防或者延緩多種疾病,普及健康知識及倡導健康生活方式,自我保健可以緩解病痛並有效延長生命,國民身體健康,從而減少醫療財政支出、緩解政府經濟壓力。
自我保健已成為一門科學,要求人們必須學習並掌握其相關的知識。相反,如果無知或一知半解,則很容易發生偏差。因此,欲求自我保健成功,必須先認真學習一些現代醫葯衛生保健常識,用醫學知識武裝自己。
(8)自我保健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自我保健之腳部保健法
腳雖然是人體最遠端的部分,但卻與包括大腦在內的各個器官聯系十分密切。腳既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貫穿全身12經絡的起始端,又有很多穴位,所以素有「戶樹養根,護腳養身」之說。腳部自我保健法有三種:
第一種是按摩法。先按摩左腳,後按摩右腳,方法是用手掌擦摩腳心,然後再按摩腳背。按摩時要用力適度,以產生溫熱感為好。這個方法沒有穴位的限制,按摩面積廣泛,很容易掌握。
第二種是湧泉穴自我保健法。湧泉穴在腳掌前三分之一的凹進處,它被中醫稱之為「腎之源」、「先天之本」,因此對它的保健很有好處。對湧泉穴可採用按摩法,次數沒有一定的限制,直到腳心感到發熱為上。
另外,也可以用「泡洗法」,就是每晚睡覺之前用一盆熱水浸泡。俗話說:「剃頭洗腳,強如吃葯」,道理就在這里。
第三種方法是堅持每天散步。健身走很有效果,如果每天能散步一萬步,可以強化對腦的刺激,有效防止或者推遲腦功能的衰退。
參考資料:網路-自我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