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會科學方法論有哪些
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既是其世界觀,又是其方法論。
在此基礎上,它具體化為從實踐出發的方法、社會系統研究方法、社會矛盾分析方法、社會主體研究方法、社會過程研究方法、社會認識與評價方法、世界歷史的研究方法等。
除此之外,還有邏輯和歷史一致的方法、歸納與演繹的方法、分析與綜合的方法、抽象與具體的方法、主客觀相統一的辯證方法、歷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統一的方法等。
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科學方法論是一個創造性的開放體系,人類在社會認識和社會實踐中所創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馬克思主義都應該積極地予以借鑒和吸收。
補充內容:
馬克思主義,英文是Marxism,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是關於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
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人類關於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基礎上於19世紀40年代創立的,並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和完善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
以上內容參考馬克思主義-網路
Ⅱ 設計方法論包括哪幾種
設計方法論,一般來說,包括兩種一種就是以客觀事實為主的方法論,另一種就是一個人需求為主的方法論。
Ⅲ 政治學方法論的原理有哪些
一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原理及方法論
【原理】: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方法論】:原理要求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要一切從實際出發。
二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原理及方法論
【原理】: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對發展起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發展。
【方法論】: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重視意識的能動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意識。
三 意識的能動作用 原理及方法論
【原理】:①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還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②人能夠能動的改造世界。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製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奮進,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觀消沉,喪失鬥志。
【方法論】:意識的能動作用原理告訴我們:重視認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四 客觀規律和主觀能動性的關系 原理及方法論
【原理】:尊重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的必要條件,要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
【方法論】: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既要尊重客觀規律又要發揮主觀能動性。
Ⅳ 馬克思主義有哪些方法論
唯物辯證法是對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它要求人們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自覺地運用客觀世界發展的辯證規律,嚴格地按客觀規律辦事。
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 唯物主義基礎上改造黑格爾唯心主義辯證法,所創立的唯一科學的方法論。它是在概括總結各門具體科學積極成果的基礎上,根據自然、社會、思維的最一般的規律引出的最具普遍意義的方法論。
方法論,就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它是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概括地說,世界觀主要解決世界「是什麼」的問題,方法論主要解決「怎麼辦」的問題。
方法論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體系或系統,通常涉及對問題階段、任務、工具、方法技巧的論述。方法論會對一系列具體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系統總結並最終提出較為一般性的原則。
Ⅳ 唯物主義的觀點及方法論有哪些
一、辯證唯物論
1、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
原理內容:世界的本質是物質,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方法論: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2、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的原理
原理內容: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推動作用,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阻礙破壞作用。
方法論:要求我們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3、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方法論:要求我們一方面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另一方面要重視精神的力量。
4、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基礎和前途;認識和利用規律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方法論:必須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結合起來
二、唯物辯證法
1、聯系的觀點
原理內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沒有的。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同時,事物的聯系又是客觀的。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用聯系的觀點觀察和分析問題
2、整體和部分的辨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二者不可分割,整體由部分組成,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二者互相影響,整體處於統率的決定地位,整體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影響到部分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部分也制約整體,有時關鍵部分的性能對整體的性能狀態起決定作用。
方法論:要求我們既要樹立全局觀念,又要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3、發展的觀點
原理內容: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恆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發展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用發展的觀點觀察和分析問題
4、規律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又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
方法論:按客觀規律辦事,做到實事求是
5、對立統一的觀點
原理內容: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叫做矛盾,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一始終是不可分割的。
方法論:要求我們既要肯定事物對立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統一的一面。
6、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內容: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並貫穿於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方法論:承認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堅持兩點論、兩分法,反對一點論。
7、矛盾特殊性原理
原理內容: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事物矛盾的雙方各有其特點。
方法論: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並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沒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場合可以相互轉化。
方法論:遵循從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識秩序;學會科學的工作方法;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各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9、主次矛盾相互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主次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主要矛盾處於支配地位,起著決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過來也會影響主要矛盾的發展和解決。主次矛盾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方法論: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善於抓住重點,又要學會統籌兼顧。
10、矛盾主次方面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觀點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對事物的性質也有一定的影響。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方法論: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善於分清主流和支流。
11、內外因辨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方法論:分析和解決問題時,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
12、量變和質變辨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的兩種狀態,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准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方法論:堅持適度的原則;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要重視量的積累。
13、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的原理
原理內容: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進,是一切新事物發展的途徑。
方法論:既要充滿信心,又要准備走曲折的路。
三、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1、實踐和認識(理論)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實踐決定認識(理論),認識(理論)對實踐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錯誤的認識、不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阻礙作用。
方法論: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反對教條主義,反對思想僵化。
2、認識隨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深化、擴展、推移
原理內容:從深度上說,認識需要不斷深化;從廣度上說,認識應當不斷擴展;從進程上說,認識必須向前推移。
方法論:反對思想僵化、認識固定化的觀點,反對一切停止、悲觀、無所作為的觀點。
3、認識的根本任務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四、人生觀、價值觀
1、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革命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反之起阻礙作用。
2、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
要求我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價值觀,發揮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3、集體主義是新時期我國人民的正確價值取向。
①它反映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關系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它正確地解決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③它是我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力量源泉。
要求我們①要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系。②要顧全大局,反對小團體主義。③要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
4、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發揮集體主義的調節作用
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性質和目的,要求在經濟活動中堅持集體主義。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建立,需要發揮集體主義的調節作用。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產生的矛盾,需要集體主義進行調節。
5、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辨證關系
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的影響。當個人活動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時,對社會發展起促進或推動作用;反之,起阻礙或破壞作用。社會條件和社會規律又制約著個人的活動。
6、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
人生價值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二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人生的價值首先在於對社會的貢獻,①它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保障。②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志。③是人生價值的可靠標志。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既要看他在物質方面對社會的貢獻,又要看他在精神、思想道德方面對社會的貢獻。在一定條件下精神貢獻可以轉化為物質貢獻。
要求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為祖國繁榮、民族振興中,不斷實現和提高人生價值。
7、崇高的理想對人生、對社會有著重大的指導、促進作用。
①崇高的理想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②崇高的理想是我國民族團結、共同奮斗的精神力量。③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要求我們把個人志向與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統一起來,將自己的一切同祖國、同人民、同人類的命運結合在一起。
8、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①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②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應做到①相信群眾②依靠群眾③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斗。
9.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辨證關系
改造主觀世界是為了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主觀世界。
要求我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①改造自己的思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②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③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系
Ⅵ 在方法論方面,有幾種方法論
。「間題學」的研究已經成為當代科學哲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在「間題學」中.科學問題的類型向題是基本的理論問題之一 眾所周知,科學發展的動力可以分為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種情況.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物質生產、政治制度和精神文化等;內部因素則主要包括:科學理論與科學事實的矛盾、科學事實之間的矛盾、科學理論之間的矛盾.以及科學理論自身的矛盾等。由於這些因素都可以帶來或產生科學間題,所以科學問題可以按上述因素進行分類。不過,盡管外部因家有時是科學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動力,但是,一般情況下,外部動力一定要首先轉化為科學自身的間題,才能夠發揮作用.所以,實際上,從產生的渠道上說,科學問題可以大致分為如下四種基本類型:墓於科學理論與科學事實之間的矛盾的問題、基於科學事實之間的矛盾的問題、基於科學理論之間的矛盾的間題,以及墓於科學理論自身矛盾的間題。 1.基於科學理論與科學事實之間矛盾的問題 科學理論和科學事實是科學構成中兩種最基本的因素。
Ⅶ 哲學方法論有哪些
挺多的,按照時間不完全列舉,有古希臘蘇格拉底的誘導法,柏拉圖的二分式辯證法,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演繹法;近代經驗主義的歸納法,唯理論的普遍懷疑,康德的先驗論批判,黑格爾的概念辯證法;現代的實證主義方法論(實證),實用主義方法論(考察結果),生命哲學的直覺,分析哲學的語言分析,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的懸擱,法蘭克福學派的否定辯證法,結構主義的結構分析方法等等。 由於哲學內容的抽象性,使得哲學研究本身必須遵從一定的方法,而對這些方法的一般歸納就成了這種哲學的方法論。因此方法論的種類比世界觀和認識論的種類的要多得多;上面只是粗略地列舉,實際上幾乎每一個獨立的哲學流派都有自己的方法論基礎,甚至同一個學派中由於意見不同還有多個方法論,因此方法論的數量可以說和哲學史上哲學流派的數量不相上下。
Ⅷ 方法論有哪些
三種:哲學方法論、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
Ⅸ 科學的方法論主要有哪些
科學方法論:是以認識論為基礎,以科學研究過程為線索,以一整套系統的科學研究方法為內容所建立起來的體系。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一科學的哲學方法論,它不僅是認識客觀世界的武器,也是改造現實的武器。
Ⅹ 方法論的書有那些
辨證法與唯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