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字的記憶方法有哪些
故事記憶法
可以根據某些字的特殊形義編一個小故事來記憶。每個小學生都喜歡幻想,於是有的孩子就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把小小的生字的每一個筆畫當做人、當做物來看待,把剛學的生字編成故事,讓它們活起來、動起來,深深地融進自己的腦海里,例如:生字"到":"撇折點"頭戴一頂"小橫帽",腳踩"提土形"的風火輪,右手拿著一把鋒利的刀子(利刀旁),一會兒到這兒,一會兒到那兒,到處亂跑,玩得非常高興。
如"裹"字,可編故事為:有個小孩,摘了不少野果子,回家時不好拿。他靈機一動,脫下身上的衣服,把野果子包起來,高高興興地提著回家了。這就是"果"之所以在"衣"中的緣故。與之相似的還有廣袤無垠中的"袤",這個字也是比較難寫的。於是有的小學生就編故事:"一件大大的衣服,穿在一個堅守在原野的保安叔叔身上。"
對於生字"聲",有的小學生是這樣記憶的:一個大力士用力把"尾巴"的巴的"豎彎鉤"拉直,弄成了一個"撇"。然後自己跑到了變形"巴"上面,他看著這個"尾巴",再也不讓他朝右邊彎去。大力士在上面發出各種聲音,慶祝自己的勝利。
再如,埋葬的"葬"。人死了之後,要挖一個深坑,然後把死人埋進深坑中再蓋上土,時間長了,土上就長出草來了。這就是埋葬死人的過程。
一個小學生經常寫"迎"字時,愛加上一撇,為了改正自己的毛病,於是他把字拆開講故事:一個"硬耳刀"來到"走之"家串門,"走之"敞開大門歡迎它。"走之"的大門可真奇怪,是一個"撇"連著"豎提"形的。自己如果把這個大門右邊加上一撇,那不就是把大門給關上了嗎?關上門還怎麼歡"迎"人家呀!
採用故事記憶法,不但能牢記生字,還能豐富小學生的想像力和寫作能力。
為生字編兒歌
關於"青"作聲旁的字很多,於是有的小學生就歸結出了一首兒歌,並且在兒歌前面還設置了一個背景:青青是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她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喜歡青青的山,喜歡青青的草,也喜歡可愛的小青蛙。青字家族的字可多了,為了准確記住每一位家族成員,青青每天都唱這首兒歌:目青目青,眼睛的睛;日青日青,天氣放晴;清水清水,青加三水;心情心情,豎心伴青;言請言請,禮貌伴你行。
有的小學生分不清"辨"、"辯"、"瓣"、"辮"這四個字,有人給這四個字編了幾句兒歌:辛辛倆人種樹丫,種了點撇分清它(辨):辛辛倆人在說話,站在兩邊爭論它;辛辛倆人在種瓜,種了西瓜先開花(瓣);辛辛兩個小姑娘,都用絲線扎發辮。
有個小兒子,左手拿一點和一提,右手拿一撇一點,組成了一個"兆"字。"兆"字家族的字也不少,我們再來編一首兒歌吧:"兆"字加"提手",挑三揀四挑不夠;"兆"和"足字旁",跳來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趕快逃走藏起來;"木"和"兆"字做朋友,鮮桃結在樹枝頭。
比較記憶法
這是根據字的間架結構相近或字音相同、相近來歸類、比較而記憶的一種方法。如"跑、抱、袍、炮"這四個字,字形、字音相近,容易混淆,若歸類、比較後,可編成順口溜加以區分。如"有足就是跑,有手就是抱,有衣就是袍,有火就是炮"。再比如"戌、戍、戊、戎"這四個字,字音雖然各異,但是字形實在很難分得清。一個小學生根據它們的讀音和形體差異,總結出了一個順口溜:"橫'戌'點'戍''戊'中空,一橫一撇就是'戎'"。這樣一來,他自己不但能分清讀音,而且能准確寫出每個字。別的同學總是在這幾個字上出差錯,可是他每次都能正確地按要求填寫。後來他把這個順口溜在班上公布,全班同學都知道了藏在字里的秘密,全班幾乎沒有人再犯這樣的錯誤。類似的字還有:"暮、慕、幕",這個區分也很容易,太陽落山躲進草窠里去了就是日暮降臨的"暮";拉起帷帳,躲在後面的就是幕後的"幕";剩下的這個就是羨慕的"慕"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Ⅱ 識記字的方法
漢字識記方法
小學階段要求學生認識那麼多漢字,這對小學生來說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學生從小開始就要接觸多種語言,所以,要想使學生牢牢記住所學過的漢字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那麼,有沒有記憶漢字的好辦法呢?經過這幾年的教學,我們的老師認為用聯想法來記憶漢字,會使學生省時、省力。
所謂聯想法識字,就是在學習新的漢字時,教師力求引導學生把握漢字規律,以聯想為橋梁,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調動多種感官主動參與學習,達到快識、牢記、會用的目的。比如:
一、想形象
有的漢字本身就是象形字。如:日、水、山等。這類字很容易讓人由字聯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還有一些漢字雖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筆畫組合在一起往往就是一幅圖畫,如:「果」字,它多像是個稻草人,上面的「日」是稻草人的頭,下面的「木」是稻草人的身子、胳膊和腿。你看這「果」不正像一個站在稻田裡伸著胳膊踢著腿的稻草人嗎?這樣一想,這個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了。
二、想舊字
這里所說的舊字,指的是以前學過的字,也包括學過的部首。看到一個新字時,可以通過改換部首想出舊字,如:看到「渴」,可以想:把「渴」的三點水換成口字旁就是「喝」字。也可以通過加部首或構字部件想出舊字,如看到「士」可以想到:「士」的下面加上「心」就是「志」字。還可以由一個新字拆出幾個舊字或舊部首,如:看到「動」可以拆出雲、力兩個字,由「蚪」可以想出 「蟲」「斗」這兩個字。學生在想的過程中,大腦會迅速調出大量舊字進行分析比較,這樣,既鞏固了舊字,又很輕松地記住了新字。
三、想動作
在所學的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動詞。學到動詞時可以想一想動作再做一做動作。如:學習「打」字,先想一想打的動作,然後再做一下,這樣學生就會明白「打」是用手打,所以是提手旁。這樣手腦並用加深了對字的印象。
Ⅲ 與木有關的字
林,樹,樁,梁,舟,橋,桶,這些都跟木頭有關系。跟木字有關的就太多了比如:村,材,杉,柚,杠,榻,核,樓,梯,檀,柿,枰,枋,檔,模,樣,梢,板,杭,棒,棱,檑,構,柏,桅,榀,桐,棕,楷,榪。等等很多很多。
Ⅳ 又多又快的識記漢字有哪些好方法
一、利用基本字記憶字形
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量的獨體字,把這些簡單易記的獨體字當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筆、減一筆或合起來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字形。例如:「日」加一筆是「目」、「目」減一筆是「日」、
二、利用部首的變化記憶字形
許多字加上部首、去掉部首或者換部首又能變成另一個新字,也就是熟字加偏旁、熟字減偏旁和數字換偏旁。我們可以把學過的字進行分類,讓學生說一說某一個字是怎樣由另一個字加、減或換部首得到的,充分發掘學生頭腦中的遷移、聯想功能。
例如:「京」加日字旁是「晾」、「座」去掉廣字頭是「坐」、「飄」去掉風字旁,換上三點水旁是「漂」,但我認為此種記字方法在應用上應該慎重,避免越記越繁。
三、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記憶字形
漢字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字是形聲字,部首表意,聲旁表音。形聲字的這一特點能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蟲字旁,右邊讀音,整個字也讀「qīng」。從這個角度思考、講解,學生基本做到過目不忘。
四、利用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記憶字形
有一些字,老師可以抓住字形特點,編成小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腦中。例如:教「游」字時,可以告訴學生,游泳必須有水(三點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間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著。
五、利用象形字的特點記憶字形
課本中的「山、石、田、土、井」這一類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成,這些字與實物都有許多相似處,所以讓學生觀察實物或實物圖片後再識記,輕而易舉。
六、利用列算式的練習記憶字形
除了讓學生聽、讀和進行一定量的機械抄寫之外,我們可以出一些花樣翻新的練習來「考考」學生,激發求知慾,強化記憶。例如「太陽+月亮=?(明)、耳朵+太陽=陽
七、利用形體語言練習記憶字形
教記「 看」字的時候,教師可以用形體語言(手搭在眼上)向遠方看。
八、利用會意字練習記憶字形
例如;教學『坐』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字的組成,學生自然就會說出兩個小人坐土堆;再如教學「男」時,師引導田地里力氣最大的是男人,主要勞動力是男人。甜,用舌頭舔甘蔗就是「甜」。
Ⅳ 語文課堂上有效的識字方法有哪些
1、講故事識字法。
2、肢解字形識字法。
3、比較識字法。
4、偏旁識字法(形聲字識字)。
Ⅵ 識記生字的方法11種分別是什麼
1.簡筆畫識字
2.實物識字法
實物識記就是讓孩子直接看到實物進行認字,使孩子了解字義,從而記住生字。
如為了讓孩子記住「鈴鐺」這兩個字,父母可拿出一個小銅鈴鐺,讓它叮叮當外地響,再把「鈴鐺」兩個字寫在紙上,從而讓孩子記住這兩個字和金屬有關,進而記住這兩個字。
學「手」字,可以讓孩子伸伸手,拍拍手;看到鼻子的「鼻」字時,說說鼻子在哪裡等。一個盤子里放一個蘋果,另一個盤子里放很多蘋果,經過比擬,孩子知道了「多」「少」,這種方法也值得自創。
還可以把「牆」字貼在牆上,把「冰箱」二字貼在冰箱上,這也是實物識字方法。(學英語單詞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
3.表演識字法
根據字義做動作,也有利於孩子識字。
如學習「看」字,讓孩子把手放在眼睛(目)上方,表示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學習「跑」字,可讓孩子扮演一下跑的動作,孩子就會明白跑是用腳的,所以是「足」字旁,這樣不但讓孩子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義,孩子學得很積極。
4.猜謎語記憶法
根據字的形或義,可以編一些謎語來幫助記憶。如「三日」(晶),「三口」(品)「長女的妹妹」(姿)等等。
5.故事記憶法
可以根據某些字的特殊形義編一個小故事來記憶。
如「裹」字,可編故事為:有個小孩,摘了不少野果子,回家時不好拿。他靈機一動,脫下身上的衣服,把野果子包起來,高高興興地提著回家了。這就是「果」之所以在「衣」中的緣故。如「休」字,可以這樣講故事:一個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邊有棵樹,他就靠著樹歇一歇,這個字就是「休」。
「聞」字可以編成這樣的小故事:有人聽到門外邊有動靜,就把耳朵貼在門上聽一聽。
6.拆字記憶法
可以把一個較繁的字拆成幾個單獨的字來記憶。如「贏」字拆成亡、口、月、貝、凡,「腐」字可拆為廣、付、肉等。
7.對比記憶法
這是根據字的間架結構相近或字音相同、相近來歸類、對比而記憶的一種方法。
例如「跑」「抱」「袍」「炮」這四個字,字形、字音相近,容易混淆,若歸類、比較後,可編成順口溜加以區分。如「有足就是跑,有手就是抱,有衣就是袍,有火就是炮」。
8.編兒歌識記
兒歌、順口溜朗朗上口,易記難忘。如識記「青、清、睛、晴、請、情」這幾個字時,可以用這首兒歌協助孩子記憶:「山青青,水清清,要看山水用眼睛,太陽一笑天氣晴,說話嘴邊常帶請,你我都有好事情。」
9.熟字帶生字法
有些生字可應用學過的字加一部分或去一部分得到,協助孩子記憶。如「每」字加「木」是「梅」,「今」字加「、」是「令」字,「竟」去一橫是「競」字等。
10.偏旁歸類識字
這種方法可以協助孩子找到識字規律,運用規律識字。孩子學過局部合體字後,基本了解了常用偏旁所代表的含義。
如「木」字旁,大多是與樹木有關的字松、柏、樺、林等;「扌」多與手有關的字提、抬、打等,「犭」代表與動物有關的字貓、狗、豬、狐狸、狼等。
這樣的形聲字還有很多,知道了偏旁的意義,看看聲旁就大約知道這些字的讀音和含義,這樣孩子有了認字的積極性,有些字即使沒學過也能大約了解字義和讀音。
11.給字"治病"識字法
父母故意把一些易錯、易混的字寫出來,讓孩子指出缺點。
如「暖暖的陽光」寫成「噯噯的陽光」,把「漂」字的左邊寫成要,把「遊玩」寫成「放玩」,把「疑問」寫成「穎問」,「效果」寫成「交果」等讓孩子識別。
Ⅶ 有哪些識字法
1、筆畫、結構分析法
一年級識字教學起始階段,所學的大部分是基本筆畫組成的獨體字,教學時一般按筆順規律說出筆畫名稱來進行記憶。隨著學生學習的合體字的增加,再加上抽象思維能力的逐步形成,到中高年級,大量的生字要採用結構分析法教學,一般採用分析偏旁和部件來記憶。由於好多獨體字,如「木、子、米」等作偏旁時,某些筆畫要發生變化,所以,採用結構分析法時,要特別注意提醒學生注意這些筆畫的細微變化。
2、組字歸類識字法
學習的本質是在頭腦中形成學習的認知結構,生字的學習也要力求尋找各自獨立的生字的內在聯系,架起一定的結構框架,一串一串地學。可以是基本字組字歸類,可以是同音字歸類,可以是形近字歸類,也可以按相同偏旁歸類。
3、比較辨析識字法
對字形學習,小學生一般缺乏精細的分析比較能力。在學習中,常常對一個字其中的筆畫安排和組合存在模糊的認識。因此,在教學一些易混的形近字時,可引導學生作仔細的觀察後,進行理性的分析和比較。如「渴」和「喝」,人渴的時候要喝水,所以渴是三點水,喝水要用「口」,所以喝是口字旁。
4、聯義聯想識字法
聯義聯想是利用造字規律進行識字教學的一種方法。教學中運用較多的是象形聯想、指事聯想、會意聯想三種。
①象形聯想。低年級識字教學起始階段,有好多象形字,如禾、日、月、田、魚、山等。教學這些字,可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圖像,認識事物特點,找出象形字與圖形的相同點,以便牢牢地記住這些字形。
②指事聯想。指事聯想主要用於指事字的教學。如教學「本」,在「木」的下部加一畫作指示符號,指示樹根的部位。「本」的本義是樹根,引申指事物的根本。
③會意聯想。如把「火」用「一」蓋住就成了「滅」,很小的土就是「塵」,「不」和「正」組合在一就是「歪」……教學時,應先講偏旁義,再講各偏旁義之間的事理關系,其聯系歸結出的新義就是字義。
5、形象識字法
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識字的效果,有些生字可以通過編一個故事、兒歌、謎語等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使學生一下子就能記住,而且不易忘記。
如教學「困」字,可編成兒歌:一個公園四方方,一棵小樹在中央。教學法「闊」字,可編成形象的字謎:「活動門」。教學「春」,可編成順口溜:「三人看日出。」一位老師在教「苦」時,編了這樣一個小故事: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真苦啊,冬天一家十口都擠在一起,沒有被子,只能蓋些草。這樣,學生聽得有味,「苦」字的形義都記得非常深刻。
有一些形近字,可採用轉字盤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教學「辨、辮、辯、瓣」。
6、結合生活識字法
為了擴大學生的識字量,識字教學還必須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可以從看書、讀報、看電視中識字;可以從各種學生喜愛的商標中識字,如娃哈哈、旺仔牛奶、椰子汁等;可以從各種路牌、單位門牌、廣告牌中識字……並經常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識字交流會,進一步擴大識字信息量,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7、游戲識記法
低年級學生愛玩是天性,注意力難以保持是其年齡特點,傳統的整齊劃一的模式化識記方法是不符合兒童天性,也不符合課改要求的。因此,可以讓學生在「玩」中識字,把活動、游戲、兒歌、動手操作等形式引入識字教學之中。
拼一拼。讓學生用手中的字卡去拼組新字,或讓學生將偏旁與字卡拼組生字,學生在動腦筋、擺一擺、拼一拼的過程中,既識記了新字,發現了構字規律,又玩得開心。
畫一畫。「文字本於圖畫,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讀出來的圖畫。」我們利用學生對繪畫的興趣,把識字與畫畫結合起來,啟發學生把漢字畫出來,並加以說明。
編一編。把字編成謎語猜一猜,是學生喜愛的識字方法。在班級中開展編猜字謎比賽,讓學生自己編字謎,然後去猜別人的字謎,評出編和猜的優勝者。如,十月十日——朝,又在村中——樹,一月長半斤——胖,一刀將牛和角分開了——解……盡管學生編的字謎還很幼稚,但他們對識字的熱情卻在活動中高漲起來。
說一說。兒歌永遠是低年級學生最感興趣的文字樣式。在教學中,教師一方面可以創編兒歌教學生識字,另一方面可以鼓勵學生自編兒歌識記生字。如:「天晴晴,水清清,請你來,做事情,小朋友,愛眼睛,小蜻蜓,誇你行!」再如,學生編的兒歌:「上學去,背書包,吃飽飯,不要跑;洗衣服,用水泡,過新年,放鞭炮。」在琅琅的兒歌聲中,學生的識字能力與主動識字的願望都得到了提升。
Ⅷ 要多又快地識記漢字,有哪些好的方法
記識漢字:先要會讀,然後要理解它的意思,再去想一個句子(容易記的,並且可以銘記於心),把它用進去,最後只要你想起這個句子,就可以輕松地想起這個字了.試試吧!我也是這么做的,效果很不錯哦!!!根據近幾年高考試題(字音)的特點,可以概括以下幾點:
1、 考查現代漢語中常見常用字音,古漢語涉及到的漢字音不考。多考查易讀錯的多音字,形聲字、形近字。如
A、形聲字的錯讀,主要是因受聲旁影響錯讀。如畸(jī)形,讀成qí,旖(yǐ)旎(nǐ)讀成qí,戲謔(xuè)讀成nuè
B、形近字誤,主要是與其形近字錯讀。如謅(zhōu)、諂(chǎn)、餡(xiàn)、陷(xiàn),又如掣(chè)與擎(qíng)
C、多義多音字誤,一些字義不同,讀音也不同,但人們往往不加區別地錯讀成一個音,如耙 bà,是個弄碎土地的農具,合用這種農具碎平土地叫"耙地",如讀成pá,就是另一種農具,有釘耙子。又如松柏、柏樹的柏讀bǎi,柏林bó
D、書面語和口語錯讀要根據《審音表》的正音讀標准音, 如崖yá讀,不能讀yái,瑰讀guī,不讀guì
2、能力以考查識記為主,分值為3分。
3、大多以《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及《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為命題依據。
4、源自課本註解和課本後的附錄,據統計每年均有4或多或5個出自此表。
復習建議
正確識記漢字讀音,雖然只是考查記憶能力,但也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的問題,正確識記漢字讀音,也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方法得當,可以提高記憶效果,在這里提供以下幾點復習建議,以供參考。
1、注意復習范圍
漢字數量雖然眾多,但常用字僅有2500個,次常用 字1000個,兩者相加起來 僅3500個,考題中涉及到的不會超出這3500個字的最大范圍,絕大部分出自2500個常用字,其中那些易讀錯的字往往是命題人命題時的首選,因此,復習時要以《容易讀錯的字》、《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為了方便大家復習我們復印了這兩個表)和高中語文課本(1---6冊)後面的《現代漢語詞語表》為線索,對里邊的字、詞要會讀,讀准。對那些容易弄錯的字更要注意。
2、注意講求方法
卡片記憶法:在復習上述兩個表格(《容易讀錯的字》、《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內容時,准備一張不透明的硬紙片、鉛筆、紅筆、卡片等。具體做法是第一次用硬紙片蓋住表格中約10個字詞右邊的注音,然後默讀這10個字詞,在讀錯的字詞的下面用鉛筆劃線;第二次也用硬紙片蓋住讀錯的字詞的注音,再默讀這些字詞,在第二次仍讀錯的字詞的下面用紅筆做記號;第三次用硬紙片蓋住用紅筆做記號的字詞的注音,並默讀,將第三次仍讀錯的字詞抄在卡片上或筆記本上建立自己容易誤讀的字詞庫。這樣復習更有針對性,效率更高。
3、注意下面幾種易讀錯的情況
A、形聲字的誤讀,如"酵母"的"酵"讀jiào不讀xiào,"恪守"的恪讀kè不讀gè, "縷"讀lǚ 不讀lǒu,"咯血"的咯讀kǎ ,不讀kè 等。
B、形近字的誤讀。如"飲鴆止渴"的"鴆"與"鳩占鵲巢"的"鳩",前者讀zhèn,後者讀jiū,兩者容易混淆;" 掌而談 "的"抵"與"抵達"的"抵"易混淆。
C、多音多義字的誤讀。如"發卡"、"關卡"中的"卡"讀"qiǎ"不讀"kǎ"。"角色"中"角"讀"jué "不讀"jiǎo"。
D、成語中某些帶有通假現象的文字和讀音。
4、養成勤查工具書的習慣
在學習的過程中碰到讀不準或不會讀的字,千萬不可放過,也不要想當然地去讀,一定要及時地查工具書,以便准確地識讀和記憶。
5、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學習
平時多運用普通話進行交談,多聽中央廣播電台、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中播音員的發音,這對正確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是大有好處的。
6、注音以義定字,記字特別是記多音多義字,以義定字更顯關鍵。
要學會並記住生字,最好就是對每個生字的結構都有強烈的記憶印象。對於一、二年級,主要強調筆劃訓練,因為這些低年級的學生沒有很多漢字知識。對三年級或更高年級,應強調利用簡單字和偏旁來組字和記字,利用各種記憶法來學習漢字。
有三種記憶法。第一種是結構記憶法。即利用漢字的四種造字方法 -- 形象、指事、會意、形聲 -- 來幫助記憶。
形象字是模仿所指事物的形體而造,所模仿事物都是具體的、有形的。如:人、母、大、女、目、耳、手、口、日、月、山、水、川、火、雲、雨、牛、羊、馬、鳥、蟲、魚、虎、木、米、竹、刀、斗、門、豆、網、井、田等。這些字中的大部分稍加解釋即可理解,引起興趣,增強記憶。其中有些有點牽強,或經過變遷字形已變化太大,那就不必勉強。指事字則表現比較抽象的概念。如:一、二、三表示數字,上、下表示方位,刀上加點成刃,木下加橫表示本(樹根),木上加橫表示末(樹枝)。稍加解釋也容易理解。當然,像本末這種字的概念對初學者來講可能不太容易,不必勉強。形象字和指事字多為獨體字,數量不多,但用於構成大量的復體字,所以很值得重視。
會意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漢字部件組合而成,其意義由這些部件來表達。如明由日和月組成,日月都明亮。
形聲字也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漢字部件組合而成,有的部件代表發音(聲符),有的部件代表意義(意符),有的部件已簡化為偏旁。聲符和意符的上下、左右、內外相對位置並不固定。如:飄(左聲右意)、漂(左意右聲)。又如:江、河、等。形聲字占漢字80%以上。很多聲符現在已無法代表發音。但仍然有一半(40%)的形聲字的聲符和意符現在仍然好理解,這部分應當充分利用。形聲字的聲符是其他三種字(形象字、指事字、會意字)所沒有的,有了聲符,漢字的三要素(音、形、義)得已充分體現,對幫助記憶極為有利。常見的聲符有:很狠的右邊、撥波的右邊、種鍾的右邊等。形聲字的意符只能表達范圍,而不能表達具體事物。常見的意符有:
人和單人旁(亻)表示人和動作,如他們付代;
女表示女性,如媽奶姐妹;
口表示吃喝唱喊語言;
心和豎心旁(忄)表示思想感情;
目表示眼睛看相;
月(肉)表示身體部位,如胳膊腳腿腦;
手和提手旁(扌)表示動作,如打拍提排推拉拿;
足表示腳及其動作,如跳躍跑踢;
蟲表示昆蟲及低等動物,如螞蟻蛇蝦;
鳥表示飛禽類,如雞鴨鵝鷹;
魚表示水生動物,如鮮鯉鯊;
反犬旁(犭)表示走獸動物,如貓狗狼獅;
金和金字旁(釒)表示金屬,如金銀銅鐵釘鉤;
木表示樹木,如樹枝森林;
水和三點水(氵)與水有關,如江河湖海浮漂游泳;
火和火字底(灬)與火有關,如燒焦煮黑;
土表示土地;
草頭(艹)表示植物,如花草菜茶;
日表示星日時間明暗;
石表示礦岩;
山表示峰嶺;
絞絲旁(糹),表示紡織;
病字殼(疒)表示疾病疼痛;
走和走之旁(辶)表示走跑,如逃迎遠近趕;
言和言字旁(訁)表示語言,如講話說語;
食和食字旁(飠)表示食物,如飯飽飢餓;
以上所列26個單字及相關偏旁出現於60% 的漢字里,非掌握不可。從這里可見掌握形聲字的重要性。
第二種是聯想記憶法。這種記憶法是根據漢字的形狀引發各種聯想,從而引起學生共鳴,加強印象,加深記憶。可以是形態上的聯想,也可以是動作上的聯想。例如,在教大的時候,兩手向水平方向伸直,加上雙腿張開,人體成大字。教小的時候,兩手下垂,但略往外斜展,雙腳並攏,人體成小字。白安妮老師 (Anne Bingham) 在教雙語班時做了一些嘗試,請看她的總結,里邊有更多的例子。
第三種是重復記憶法。結構記憶法是幫我們理解漢字結構的記憶法,適用於大約50%的漢字。聯想記憶法是我們創造的記憶法,希望通過集體的努力,能適用於20%的漢字。剩下的30%的漢字只能靠重復記憶。重復記憶雖然有時等同於死記硬背,但應用得當,仍然可以取得實效。《標准中文》每課的生字一般不超過10個,即依賴重復記憶法的生字一般不超過3個。這是個小數目,不至於造成太大的負擔。其實,絕大多數的漢字是復體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或偏旁組成。雖然有一半的復體字已無法根據原來的形聲或指意來理解,但是,它們仍然是復體字,構成復體字的獨體字或偏旁為記憶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例如:碧字原是形聲字,原意為玉石的顏色,14筆,由三部件組成:玉石白。玉石表意,白表音。且不說白現在已無法表音,其他的解釋也不易為初學者所理解。因此,不如簡單重復幾遍「王白石」有效。不必記14筆及其順序。同理,贏字也可分成「亡口月貝凡」來記,而不必記17筆。
記憶需要重復才有效。根據研究,重復的次數需要六次才有效。重復還需要時間間隔。除了課堂上分幾次重復外,還應當在不同日重復。因此,溫習學過的生字很重要。其實,當同偏旁,同音,類似結構的字出現時,是溫習學過的字的好機會。
獨體字組成絕大多數漢字。因此,這些字數量不多,在一兩百之間,必須記住。以上說過,很多獨體字是形象字和指事字,記憶有所根據。此外,還可以自己創造聯想記憶法來幫助記憶。即使結構記憶法和聯想記憶法都用不上,仍然可以用重復記憶法記住。
Ⅸ 記生字的方法有哪三種方法
1、趣味識字法
即在讀書中識,先讀書後識字,邊讀書邊識字,「小朋友,跟我念」,邊讀邊指即如是也。形式比如學兒歌識字,學古詩認字,順口溜識字,看地圖識字,學音樂識字,讀經典故事識字等等。
2、思維識字法
麥田拾字是一種全新的識字方法,先將漢字變成與字形或字義非常接近的圖畫,讓孩子們用右腦而不是左腦去記憶。孩子們只要看懂了圖畫就自然記住了字形,同時也掌握了字義。孩子不需要花太多的課余時間,就能輕松學會全部生字,並達到一定的閱讀水平。
3、看圖識字法
教孩子做字卡,捉迷藏。寶寶模仿方法識字寶寶都愛模仿,而且很願意教給別人,採取寶寶教大人認家長通過與寶寶相互之間來教對方識字,吸引寶寶。觀看動畫幫助識字:是觀看動畫,孩子喜歡並容易接動畫片內容有豐富的數學、天文地理、人文知識以及安全教育、性格培養等,緊扣寶寶興趣。
(9)跟木有關記字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識字方法
趣味識字法
即在讀書中識字,先讀書後識字,邊讀書邊識字,「小朋友,跟我念」,邊讀邊指即如是也。①英國20位高級教育家認為,幫助幼兒識字的最好方式是把孩子抱在懷里,大聲地、一遍遍地念著孩子愛聽的故事;②學兒歌,識字;③學古詩,認字;④順口溜識字;⑤看地圖識字;⑥學音樂識字;⑦讀經典故事識字等等。
思維識字法
①麥田拾字是一種全新的識字方法,其核心就是運用漢字象形象義的特點,先將漢字變成與字形或字義非常接近的圖畫,讓孩子們用右腦而不是左腦去記憶。②孩子們只要看懂了圖畫就自然記住了字形,同時也掌握了字義。③孩子不需要花太多的課余時間,就能輕松學會全部生字,並達到一定的閱讀水平。
看圖識字法
看圖識字這種識字的方法一般都是與實物相對應,孩子特別容易感興趣。①教孩子做字卡,捉迷藏(自己做字卡,然後把卡藏起來,讓孩子去找字)。②寶寶模仿方法識字寶寶都愛模仿,而且很願意教給別人,採取寶寶教大人認家長通過與寶寶相互之間來教對方識字,吸引寶寶。③觀看動畫幫助識字:是觀看動畫,孩子喜歡並容易接動畫片內容有豐富的數學、天文地理、人文知識以及安全教育、性格培養等,緊扣寶寶興趣,在學中玩,玩中學。
識字要科學
麥田拾字的每一個漢字不僅配有詳細解說、拼音、常用片語、記憶方法等,而且每個漢字都被精心設計成為一張圖片,再製作成一個動畫,緊緊抓住孩子注意力,幫助2—10歲孩子不僅能夠認識漢字,而且理解其意思。
麥田拾字軟體+教材的組合形式,以及簡單易學、快速記憶、生動有趣、多方位掌握知識點、開發智力五位一體的教學方式,更科學、更有效,讓孩子快樂學習!
Ⅹ 識記漢字好方法
漢字識記方法
小學階段要求學生認識那麼多漢字,這對小學生來說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學生從小開始就要接觸多種語言,所以,要想使學生牢牢記住所學過的漢字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那麼,有沒有記憶漢字的好辦法呢?經過這幾年的教學,我們的老師認為用聯想法來記憶漢字,會使學生省時、省力。
所謂聯想法識字,就是在學習新的漢字時,教師力求引導學生把握漢字規律,以聯想為橋梁,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調動多種感官主動參與學習,達到快識、牢記、會用的目的。比如:
一、想形象
有的漢字本身就是象形字。如:日、水、山等。這類字很容易讓人由字聯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還有一些漢字雖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筆畫組合在一起往往就是一幅圖畫,如:「果」字,它多像是個稻草人,上面的「日」是稻草人的頭,下面的「木」是稻草人的身子、胳膊和腿。你看這「果」不正像一個站在稻田裡伸著胳膊踢著腿的稻草人嗎?這樣一想,這個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了。
二、想舊字
這里所說的舊字,指的是以前學過的字,也包括學過的部首。看到一個新字時,可以通過改換部首想出舊字,如:看到「渴」,可以想:把「渴」的三點水換成口字旁就是「喝」字。也可以通過加部首或構字部件想出舊字,如看到「士」可以想到:「士」的下面加上「心」就是「志」字。還可以由一個新字拆出幾個舊字或舊部首,如:看到「動」可以拆出雲、力兩個字,由「蚪」可以想出 「蟲」「斗」這兩個字。學生在想的過程中,大腦會迅速調出大量舊字進行分析比較,這樣,既鞏固了舊字,又很輕松地記住了新字。
三、想動作
在所學的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動詞。學到動詞時可以想一想動作再做一做動作。如:學習「打」字,先想一想打的動作,然後再做一下,這樣學生就會明白「打」是用手打,所以是提手旁。這樣手腦並用加深了對字的印象。
四、想故事
漢字是由幾個部件組成的,如果發揮想像,把幾個部件巧妙地聯系起來,讓一個抽象的字變成一個生動的小故事,這樣既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比如:有個同學看到「喜」字,先把它分成三個部件十、口、豆,然後編成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孩,他特別愛吃豌豆。一天他媽媽給他炒了一盤豌豆。他一看高興得不得了,拿起勺就吃。吃了一口又一口,一口氣吃了十口豆。媽媽說:「別吃了。」他說:「我喜歡。」這個同學巧妙地把「喜」字拆開又組合,編了一個「吃豆」的故事,想像大膽,充滿趣味,「喜」字也隨之牢牢地記在他的腦海里。
五、想謎語
有的同學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不會「長篇大論」,更談不上編故事了。這些同學可以用編謎語識記生字的方法。這種方法是根據字形編出一個謎語,話不必多,只要說出字形的特點就行。如:有個同學看到「品」就編出「三張嘴在一起。」這樣一個謎語;有個同學看到「晶」字編出「七十二小時。」話雖簡單,但卻體現出了字形的特點。
另外,聯想識字,還有很多種方法,比如想句子、想詞語等都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華文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華文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