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哪些方法可以減少圍岩的擾動

哪些方法可以減少圍岩的擾動

發布時間:2022-06-16 12:04:52

『壹』 隧道施工中應注意哪些安全問題

質量通病1:

超前地質預報和量測不及時、不準確,里程不連續,不能為施工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據。

預防措施:

(1)超前地質預報要多種手段進行綜合探測,利用各種探測的特點進行取長補短相互驗證,保證探測的精度;

(2)特殊地段特殊處理,對於高風險隧道、特殊地段要加強探測,將隱患提前暴露出來,再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進行防治。

質量通病2:

洞門坍塌。

預防措施:

(1) 在洞口邊仰坡開挖前先施工洞頂截、排水溝,防止地表水沖刷邊仰坡;

(2)洞口邊仰坡嚴格按設計要求開挖,邊開挖邊防護,做好錨、網、噴防護工作,防止雨水沖刷;

(3)根據洞口圍岩情況制訂相應的施工方案,軟弱圍岩做好超前支護,並預留核心土開挖進洞,圍岩較好,可採用超前小導管進洞,一般嚴格按設計支護類型施工,局部適當加強,方可安全進洞;

(4)洞口一般沉降量較大,襯砌施工時間較晚,施工時根據圍岩情況適當增大沉降預留量,防止因圍岩變形而侵佔襯砌凈空。



質量通病3:

斷層、破碎帶開挖局部坍塌。

預防措施:

(1)加強超前探測,充分認識前方圍岩岩性及存在的隱患,制訂相應的施工措施,特殊地段要採用多種探測相結合的探測方式進行相互驗證探測;

(2)做好沉降觀測工作,圍岩在塌方前一般都有比較明顯的變形,監控量測可及時發現圍岩變化,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塌方,同時根據監控量測的結果,及時施工襯砌,杜絕襯砌施工嚴重滯後,出現塌方隱患。

質量通病4:

噴射混凝土厚度不足,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噴射回彈量大。

預防措施:

(1)噴混凝土施工中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不同的配合比嚴重影響噴混凝土強度和回填量,配合比比選中一般採用強度等級稍高的水泥比較好,回彈量少;

(2)噴混凝土施工中噴槍手的熟練程度影響噴混凝土效果和回彈量,一般採用分層施作,每層厚度約3~5cm,噴槍口距離噴混凝土面距離80~120cm為宜;

(3)冬季混凝土施工要根據不同的地域制定相應的冬季施工措施,保證混凝土出機溫度,確保不影響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4)噴混凝土前對開挖斷面進行檢查,有欠挖及時處理到位;

(5)噴射混凝土厚度控制可採用鑽孔或者預留孔檢查。

『貳』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掘進機開挖破碎圍岩洞段施工中出現掉塊、塌方該如何預防

一、現象:

破碎圍岩洞段施工中出現掉塊、塌方,嚴重時出現大塌方和有規律的連續塌方。

二、 主要原因:

1)開挖循環進尺過大,對圍岩擾動大,降低了圍岩的自承能力。

2)洞室開挖斷面較大時,未對地下洞室採用合理的分區、分部開挖和支護。

3)洞線與主要構造斷裂面及軟弱帶走向的夾角小於30°時易產生塌方;岩層間結合疏鬆的薄層圍岩與洞軸線夾角小於45°時,易產生大塌方或連續塌方。

4)支護不及時,支護措施不當,支護施工質量差。

三、防治措施要點:

1)選擇合理的開挖循環進尺,並經現場試驗驗證;採用淺鑽孔、弱爆破、強支護、勤量測的施工方法,減少對圍岩的擾動;多軟岩或極軟岩宜採用人工和小型挖掘機開挖。

2)根據地下洞室的斷面型式及斷面面積,認真研究採用分部開挖、分部支護方案。

3)隧洞開挖後應及時進行錨噴支護,特殊破碎圍岩洞段,還應及時進行格柵或拱架支護,封閉洞周岩面和底拱,下一循環開挖前採用超前錨桿或隨機錨桿加強支護,必要時可提前實施二次襯砌。

4)對地下水較豐富的破碎圍岩洞段,應及時進行導水、排水,對出水量大面致使無法正常施工的,應採用超前灌漿堵水後,再進行導水、排水

5)對大塌方的處理措施

——對塌方相鄰洞段應加強支護;

——對塌滑體從地表(淺埋時)或隧道內沿開挖線以外打孔注漿,膠結加固鬆散體;

——短進尺或超前管棚注漿,分部進行清渣;

——及時布設鋼筋網、安設格柵或拱架支撐、噴混凝土、設置錨桿,及時完成清渣後隧洞的初期支護;

——加強塌方段的安全監測,對初期支護變形量、變形速率及時認真分析,確定合理的初期支護洞段長度,及時施做永久襯砌結構;

——根據塌方區域鬆散體高度,地質、水溫和運行條件等進行結構計算分析,合理選擇永久襯砌;

——對塌方洞段周邊進行固結灌漿。

『叄』 新奧法施工應遵循哪些主要基本原則

(1)少擾動,是指在進行隧道開挖時,要盡量減少對圍岩的擾動次數、擾動強度、擾動范圍和擾動持續時間。

(2)早支護,是指開挖後及時施作初期錨噴支護,使圍岩的變形進入受控制狀態。

(3)勤量測,是指以直觀、可靠的量測方法和量測數據來准確評價圍岩(或圍岩加支護)的穩定狀態,或判斷其動態發展趨勢,以便及時調整支護形式、開挖方法,確保施工安全和順利進行。

(4)緊封閉,一方面是指採取噴射混凝土等防護措施,避免圍岩因長時間暴露而致強度和穩定性的衰減,尤其是對易風化的軟弱圍岩。另一方面是指要適時對圍岩施作封閉形支護,這樣做不僅可以及時阻止圍岩變形,而且可以使支護和圍岩能進入良好的共同工作狀態。

新奧法原理的要點

(1) 承載體系:支護結構+圍岩。

(2)少擾動圍岩。

(3) 即允許有限制圍岩的變形。

(4) 復合式襯砌(初期支護和二次襯砌 )。

(5)初期支護應盡量做成柔性的。

(6)要盡可能使結構做得園順。

(7)進行有效的監控量測。

(8)通過「排堵措施」解決襯砌滲水

『肆』 隧道開挖方法之雙側壁導坑法要點有哪些

在開挖導坑時,盡量減少對圍岩的擾動,導坑斷面近似橢圓,周邊輪廓圓順,避免應力集中。初期支護採用格柵鋼架或型鋼鋼架、掛鋼筋網片、噴混凝土柔性支護體系,及時施作,使斷面及早閉合,以充分利用圍岩的自承能力,控制圍岩變形。建立一整套圍岩支護結構監控量測系統,進行信息化施工管理,隨時掌握施工過程中的動態變化,合理安排,調整施工工藝和設計參數,確保施工安全。
(1) 開挖面分部形式:
一般將斷面分成四塊:左、右側壁導坑、上部核心土、下台階。導坑尺寸側壁導坑尺寸應本著充分利用台階的支撐作用,並考慮機械設備和施工條件而定。但寬度不宜超過斷面最大跨度的1/3。高度以到起拱線為宜,這樣,導坑可分二次開挖和支護,不需要架設工作平台,人工架立鋼支撐也較方便。導坑與台階的距離沒有硬性規定,但一般應以導坑施工和台階施工不發生干擾為原則,所以在短隧道中可先挖通導坑,而後再開挖台階。上、下台階的距離則視圍岩情況參照短台階法或超短台階法擬定。左、右側導坑錯開的距離,應根據開挖一側導坑所引起的圍岩應力重分布的影響不致波及另一側已成導坑的原則確定。
(2) 施工作業順序為:
①開挖一側導坑,並及時地將其初次支護閉合。
②相隔適當距離後開挖另一側導坑,並建造初次支護。
③開挖上部核心土,建造拱部初次支護,拱腳支承在兩側壁導坑的初次支護上。
④開挖下台階,建造底部的初次支護,使初次支護全斷面閉合。
⑤拆除導坑臨空部分的初次支護。
⑥建造二次襯砌。

『伍』 隧道岩爆處理方法

① 改善圍岩應力
這種方法主要是降低圍岩應力是圍岩應力小於圍岩強度,避免岩爆的發生。在施工中主要採取如下措施:
在洞身開挖爆破時,採用「短進尺、多循環」,採用光面爆破技術,盡量減少對圍岩的擾動,改善圍岩應力狀態。
選擇合適的開挖斷面形式,也可改善圍岩應力狀態。
應力解除法:通過打設超前鑽孔或在超前鑽孔中進行松動爆破,在圍岩內部造成一個破壞帶,即形成一個低彈區,從而使動壁和掌子面應力降低,使高應力轉移至圍岩深部,施工時可在掌子面上打設5~6個超前鑽孔,深15~20m左右,既可以起到超前鑽探地質的作用,又可以起到釋放掌子面應力的作用。超前鑽孔的布置形式及參數與地質預測預報孔相同。

② 改善圍岩性質
在施工過程中,可採取對工作面附近隧道岩壁噴水或鑽孔注水來促進圍岩軟化,從而消除或減緩岩爆程度。但這種方法在隧道施工中一般對隧道圍岩的穩定有一定的影響。

③ 對圍岩進行加強支護和超前支護加固
其作用有兩個:
改善掌子面及1~2倍洞徑洞段內圍岩的應力狀態,由於支護的作用不但改變了應力大小的分布,而且還使洞壁從單維應力狀態變為三維應力狀態。
擬採用的加固辦法有:錨桿和超前錨桿支護、錨噴砼支護、鋼纖維噴砼支護、鋼支撐,二次襯砌。這種方法是施工中最為常用的,因此施工過程中,在易發生岩爆的地段,要採取錨桿、超前錨桿支護、錨噴砼支護、鋼纖維噴砼支護、鋼支撐等多種支護方法有效的組合在一起來防止岩爆的發生。
施做泄壓孔使圍岩部分應力釋放。
希望能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哪些方法可以減少圍岩的擾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菍種植方法 瀏覽:281
說明方法舉例子的術語是什麼 瀏覽:173
建築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方法 瀏覽:198
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及技巧視頻 瀏覽:359
固定式幕布安裝方法 瀏覽:479
瀝青路面縱裂的解決方法 瀏覽:488
調經需要哪些方法吃哪些葯 瀏覽:540
自建房大門過門石安裝方法 瀏覽:999
手搖式電腦使用方法 瀏覽:864
蘋果6plus的閃光燈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66
我愛這土地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瀏覽:587
魅族微信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14
抽氣機連接玻璃罩的研究方法 瀏覽:447
治療凍腳的方法 瀏覽:360
女人避孕套使用方法 瀏覽:325
如何優化教育孩子的觀念和方法 瀏覽:410
曹沖稱象用的測量方法是 瀏覽:232
咳嗽流鼻子用什麼方法治 瀏覽:215
路亞怎麼釣鯽魚最佳方法 瀏覽:704
治療腰下痛方法 瀏覽: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