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廣西可以種植藜麥嗎
廣西可以種植藜麥。藜麥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鹽鹼等特性,從海平面至4000多米都有分布。
關於藜麥的種植方法;
一,播種條件:
藜麥生長期為90-220天,生長期與播種時間及當地的氣候條件有關,一般播種越早生長期越長.種植要求當地無霜期在100天以上,海拔1500米以上,降水量300mm以上,最高溫度不高於32度。
二, 播前准備:
施底肥+整地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確定播種時間,最好能在播種前一周將肥(有機或無機或混合)均勻撒施在地里,旋耕土地15-20公分深,如果地里有前茬留下的根或塑膜需徹底清理,以免影響播種及藜麥生長。
三,播種機械:
使用播種胡麻類作物的播種機,播種機可調節下種量,播種深度,行距,用單腿(人+畜)播種鏤,手扶拖拉機或拖拉機帶的2腿或多腿播種機。
四,播種方法:
每畝用種量400g,行距控制在45-50公分,播種深度1-2公分,機播。
五,田間管理:
1,肥的管理:建議底肥一次施足,不做追肥,如果生長後期發現有缺肥症狀,可以追施氮肥不超過每畝15公斤。
2,水的管理:主要以旱作為主。
3,蟲害管理:地下害蟲是藜麥種植過程中主要的蟲害,其中以金龜子類為害最嚴重,剛出芽或出土的藜麥幼苗很容易遭受多種地下害蟲的為害,嚴重時可造成全軍覆沒,因此播種前要了解該地塊地下害蟲情況,如果地下害蟲嚴重,需要在播種時撒施殺地下害蟲農葯。
❷ 藜麥在中國的種植地區和種植面積怎樣種植技術呢
中國藜麥的主產區為蘭州、青海、山西等地,目前的種植面積為約10萬畝,但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預計,2017年的總產量將達到約30萬畝。
藜麥一般4月播種,5月長葉,6、7月拔高、8月開花、9月灌漿,10月收獲,有些地方9月中下旬也開始採摘收獲。
藜麥發源於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被古印加人譽為「糧食之母」,距今已經有5000~7000年的食用和種植歷史。
藜麥營養功效
2013年,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FAO)設為「國際藜麥年」,將之定為「最適宜人類的完美的全營養食物」,被國際營養學家們稱為丟失的遠古「營養黃金」,還被素食愛好者奉為「素食之王」備受愛戴。
藜麥屬於易熟易消化食品,口感獨特,有淡淡的堅果清香或者人參香,具有均衡補充營養、增強機體功能、修復體質、調節免疫和內分泌、提高機體應激能力、預防疾病、抗癌、減肥、輔助治療等功效,適合所有群體食用,尤其適合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慢性病,以及嬰幼兒、孕產婦、兒童、學生、老年人等特殊體質和生活不規律人群。
但是,藜麥也並不是吃的越多越好,而是要適量,每天50克即可滿足人體的基本營養需求。
❸ 藜麥的種植和用途
藜麥原產自南美洲,是人類珍貴的生物多樣性糧食資源之一,是唯一的植物界全蛋白穀物,唯一的單體植物即可滿足人類基本營養需求的食物。由於其高昂的市場價格和對土壤、氣候、水肥條件的要求極為苛刻,藜麥被譽為「超級穀物」和「印加黃金」。
藜麥適宜所有人群食用,特別是對於乳糜瀉(對麵筋蛋白過敏)、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病患者,對孕產婦、嬰幼兒、運動員、素食者、減肥塑身、病後康復者非常適宜;對於健康人群,藜麥也是難得的營養美食。
❹ 芝麻,小米,藜麥環境條件的要求
近幾年來,種植藜麥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藜麥市場價是小米的幾十倍。目前我國山西、河南、青海、雲南等地已有種植。那麼藜麥怎麼栽培?種植條件與技術有哪些?
一、藜麥的種植時間是什麼時候?
選擇在5月上旬-五月底前完成播種,最好是在有30mm左右降雨量期間播種有利於種子出苗。
二、藜麥種子哪裡買?多少錢一斤?
藜麥種子的價格一般都在150元/斤左右。在網上和種子公司都有賣,不過線下實體店得看你們當地有沒有種植藜麥的農戶,是不是有很多,不然一般不是藜麥主產區實體種子公司銷售得比較少。
三、藜麥的種植條件有哪些?
1、海拔2600米以上。
2、晝夜溫差20度以上。
3、緯度在26度87秒左右。
4、必須選擇疏鬆性質的土地,且肥力較好。
5、藜麥生長期為90-220天,生長期與播種時間及當地的氣候條件有關,一般播種越早生長期越長.種植要求當地無霜期在100天以上,降水量300mm以上,最高溫度不高於32度。
四、藜麥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1、種植地選擇:藜麥種植必須選擇土質疏鬆,養分豐富的環境條件下種植,而且必須進行輪作,確保土壤養分充足。
2、種子選擇:選擇種子時要選擇適宜種植地環境條件飽滿,大小均勻,表皮光亮的種子。
3、翻地:種植前一定要翻犁土地,翻犁深度在20-25cm,充分碎土整平。
4、肥料准備:優質藜麥種植主要施用腐熟的農家肥和優質肥,不能隨意施用無機肥和杜絕噴灑植物生長調節劑。
5、播種時間:選擇在5月上旬-五月底前完成播種,最好是在有30mm左右降雨量期間播種有利於種子出苗。
6、重施底肥,巧施追肥:底肥上採取減氮增鉀補施硼肥的原則有效控制藜麥植株徒長,促進花期授粉,以及控制白粉病的發生和預防後期植株倒伏。定苗後應及時追施壯苗肥,保證苗期營養。
7、苗期管理:
(1)播種三天左右發芽,5天出土,如10天未出苗應及時播種。
(2)出苗階段應注意地下害蟲,如果地下害蟲嚴重,需要在播種時撒施殺地下害蟲農葯。
(3)除草、間苗:播種後30-40天左右,苗長到15-20cm開始除草。
8、病蟲害防治:
地下害蟲主要有金針蟲、小地老虎、螻蛄,這些害蟲在裡面藜麥苗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發生。
防治方法:每667平方米施15%毒鋅顆粒劑4kg,於農家肥攪拌均勻,深施入地。
地上害蟲主要有金龜子、小菜蛾、粘蟲等,主要危害葉片,危害重時把葉子吃光。
防治方法:用45%高氯辛硫磷乳油1000倍乳液,或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
9、收割:
判斷藜麥是否成熟的標準是從外觀看,葉變黃變紅並大部分脫落,植株主幹開始變干,種子用指甲掐已無水分。
❺ 藜麥是什麼 藜麥的相關種植技術
A:地塊選擇。
種植藜麥要選擇海拔2500~3500米地勢較高,陽光充足,通風條件好,肥力較好的嶺地、二階地。嚴禁在陰暗濕潤、通風採光條件差的河灘地、溝坎地栽種,地塊土壤最好選擇紅粘土或紅砂土。
B:輪作倒茬。
藜麥不宜重茬,連作一片病害嚴重,雜草多,土壤中的營養要素消耗量大,易造成「歇地」。因此,選擇合理輪作倒茬易於藜麥豐產豐收。擬以蕎麥、糯玉米與小米輪作倒茬前茬以大豆、薯類最好,其次是玉米,高梁,向日葵、蓖麻較差,輪作年限至少二年。
C:精細整地。藜麥種植於旱坡嶺地帶,提高雨水利用率至關重要。早春土壤剛解凍,趁氣溫尚低,土壤水分蒸發慢的時候,施足底肥,達到土肥融合,壯伐蓄水。播種前每降一次雨及時耙耱一次,做到上虛下實,乾旱時只耙不耕,並進行壓實處理。
D:施足底肥。
肥料種類應為高溫發酵處理後的羊糞,其次是農家有機肥。嚴禁使用化學肥料,包括無機肥,如硝酸磷等。基肥在播種前結合深耕整地一次施入,一般以農家肥為主,如將磷肥與農家肥混合漚製作基肥效果最好。基肥以秋施或早春施入較好。
追肥增產作用最大的時期是抽穗前15~20天的孕穗階段,一般以純氮5公斤/畝左右為宜。氮肥較多時,分別在拔節始期施「座胎肥」,孕穗期追施「攻粒肥」。在藜麥生育後期,葉面噴灑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也可促進開花結實和子粒灌漿。
2、播種
A:播期。
播種期一般應選在5月中旬左右(溫度在15℃—20℃為宜),最好是在雨後播種或看天氣預報雨前兩天播種。切忌早播,要使穀子的花期避開陰雨天。
B:播量。
每畝用量要以0.3-0.4公斤為宜。留苗9000—10000棵左右
C:播深。
播種深度1-2厘米左右。過深出苗困難,過淺不利防旱防倒。
D:播種方式。
一般使用耬播,也可採用新研製的精播耬播下種。行距40-50厘米左右,株距25-30厘米左右。
3、田間管理
A:苗期管理。
查苗補苗
藜麥出苗後,要及時查苗,發現漏種和缺苗斷壟時,應採取補種措施:一是將種子浸入水中3-4小時撈出,用濕布撈出,用濕布蓋上,放在20-25攝氏度處,悶種10小時以上,開溝補種,二是對少數缺苗斷壟處,可在4-5葉時,雨後移苗補栽,對移栽穀苗,連續三天早晚用水澆苗,保證成活率。
間苗定苗
藜麥出苗後應及早間苗,並注意排拔除雜草。幼苗長到10cm時,進行第一次間苗,可適當多留苗,留好苗幼苗長到20-30cm時,進行第二次間苗,留壯苗,保全苗,合理密植。
❻ 黎麥怎麼種
種植條件
土壤:排水良好的壤土,有機質含量高,坡度適中,養分含量中等。盡管通常種植在鹼性(高達pH9)和酸性(高達pH4.5)土壤,但是藜麥喜歡中性土壤。
氣候:沙漠、溫暖乾燥、寒冷乾燥、溫和多雨、溫和但相對濕度高,以及和高原和高山地區。有適應各氣候的品種或生態型。
水:雖然藜麥是碳三植物,但是它可有效利用水,因為它的生理機制使其能夠避免水分不足,耐受和抵禦土壤水分低。
溫度:理想的平均溫度是15-20C左右,但它可承受38C到-8C的極端溫度。
輻射:它能夠承受強烈的太陽輻射,從而獲得所需的熱量時間來完成其生長和繁殖期。
光照期:有適應短日照、長日照或對光照期不敏感的品種或生態型。
海拔高度:它種植在從海平面到海拔約4000米的范圍。
❼ 藜麥幾月份種植
藜麥5月中旬種植:
1、藜麥生長期為:90-220天,生長期與播種時間及當地的氣候條件有關。一般播種越早生長期越長。種植要求當地無霜期在100天以上,海拔1500米以上,降水量300mm以上,最高溫度不高於32℃。
2、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傳統食物,有5000~7000多年的種植歷史,由於其具有獨特的豐富、全面的營養價值,養育了印加民族,古代印加人稱之為"糧食之母"。藜麥種子顏色主要有黑、紅、白幾種顏色,其中黑、紅色的籽粒較小,白色口感較好。藜麥在1980年代被美國宇航局用於宇航員的太空食品。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藜麥是唯一,一種單體植物即可基本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薦藜麥為最適宜人類的完美的全營養食品。聯合國將2013年宣布為國際藜麥年,以促進人類營養健康和食品安全,實現千年發展目標。
藜麥主要種植區:
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生產國為玻利維亞、秘魯、厄瓜多等。
北美洲:美國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區,少量。
歐洲:法國2010年大約種植面積300公頃。
澳洲:2010年開種植,少量。
亞洲:上世紀末在中國西藏等地區開始實驗種植,2008年中國、印度開始大規模種植。
❽ 人工種植藜麥,怎樣防止倒伏最有效
播種:無論是點播還是條播,播種深度必須控制在1.5 ~ 2厘米。因為種子小,不要埋的太深。否則出苗困難,容易出現缺苗斷壟現象。種子播得太淺,根淺,同時在苗期容易被搖死。藜麥適合生長在氣候涼爽、降水較少的高海拔山區。
❾ 藜麥的播種方法
藜麥的栽培
成功開展藜麥生產的主要先決條件是土壤、土壤的PH值、氣候、水、降雨、溫度、輻射和海拔高度。
整地是決定作物未來成敗的一項重要活動。鑒於作物種子個體小和對土地類型的要求,這項活動必須適時開展,使用相應的工具並採用符合作物要求的技術和方法。
在使用先前曾種植過其他作物的土地時,建議與非同科作物進行輪作,最好是曾種過馬鈴薯或其他塊莖植物的土地,利用疏鬆的土壤和殘留養分。
應當在天氣條件最有利的時候進行播種,適宜的溫度為15-20℃,土壤濕度至少相當於田間持水量的3/4,以促進種子發芽。
藜麥是一種對養分要求很高的植物,主要是對氮、鈣、磷和鉀的需求。因此,它需要得到很好和充足的施肥。
與其他任何植物一樣,除了寄主媒介傳播的病蟲害對未來生產潛力和種子質量產生影響以外,藜麥也容易受到雜草的競爭,尤其是在生長初期,因此建議盡早除掉雜草,以避免它們對水、養分、光線和空間的競爭。
需要及時防治病蟲害,採取預防措施,避免造成嚴重損失。
收獲是生產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活動,因為它決定著能否獲得可供出售的優質糧食。
在土壤、濕度和溫度條件最佳的情況下,藜麥潛在產量可以達到11噸/公頃。
❿ 藜麥種植時間,一般在什麼時候種植呢
藜麥什麼時候播種?藜麥種子主要有白色、黑色、紅色等。它們具有獨特豐富而全面的營養價值。唯一能滿足人類基本營養需求的單一植物。市場價格相對較高,但土壤、氣候、水肥條件等種植條件相對較高。接下來我們就簡單說說藜麥高產種植技術,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收獲時間
藜麥的收獲時間可以根據藜麥植株和小麥籽粒的情況來確定。藜麥成熟後,藜麥的穗全部變成黃實,葉片開始發黃掉落,藜麥的麥粒飽滿堅硬,可以收獲。藜麥收割時間不宜過早或過晚。如果小麥收獲過早,在未完全成熟時,容易發生霉變,導致產量下降,而收獲過晚時,容易發生倒伏,導致大量麥粒落入麥田,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因此,收割時要避免陰雨天氣。這樣的麥粒遇水不易儲存,容易發生病蟲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