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紅袍茶餅怎麼喝
把茶餅撬出來一部分,然後用熱水沖泡就可以喝了。具體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准備材料:茶刀、茶具、熱水。
1、一隻手握住茶刀,一隻按住茶餅,茶刀指向要與手指平行。
『貳』 製作紅茶全過程,每到工序所需時間是多少
第一道工序:涼茶 將新鮮的茶葉均勻散開五至八小時 以實時氣溫而定
第二道工序:揉茶 將茶葉放置揉茶機揉制或者手工製作
第三道工序:發酵 將揉制好的茶葉密封儲存 根據氣溫而定密封時間的長短
也可加工成各種形狀 如茶磚 茶餅 等
第四道工序:乾燥 將發酵好的茶葉放入烘乾機烘乾或者陽光曬干 二者製作出的色澤不一樣
『叄』 茶要泡多久才能喝 研究表明紅茶泡五分鍾效果最佳
茶葉的沖泡雖然簡單,但沖泡每種茶葉都有最適合時間段:
近日,有研究發現,紅茶沖泡時間越長對健康越有益,時間長有利於其中有益健康的黃酮類物質充分溶解,最好泡夠5分鍾。
對於其他種類的茶葉,沖泡時間也有講究。碧螺春芽葉小而細嫩,如沖泡時間恰到好處,才能清湯綠葉、口感香醇。如泡得時間過長,不僅湯色會變黃,而且新鮮度也大打折扣。沖泡時,先倒開水再放茶葉,泡兩三分鍾即可。另外,其他因素也會影響茶的效果,比如給紅茶里加點檸檬汁,抗氧化劑含量可增加80%。另外,奶茶是用紅茶作原料,但紅茶配牛奶,可能會阻礙某些營養成分的吸收。
沖泡龍井茶、黃山毛峰前,先給杯子里倒點開水,把茶葉浸泡一下,聞到淡淡的清香後,再加水,蓋上蓋子泡4分鍾。泡夠這個時間,茶葉口感更好,其中的有益成分也能有效析出。喝的時候,不要等杯里的水全喝完再加水,喝一半時就加滿水,這樣可以保持濃郁的口感。
普洱茶屬於黑茶,一般泡5分鍾,香味就出來了,與茶餅相比,散茶更容易出味。「越陳越香」被公認為是普洱茶區別其他茶類的最大特點。也正因如此,沖泡普洱茶最重要的步驟是洗茶,即先把茶葉放入杯中,倒入開水,過一會把水倒掉,再倒入開水,蓋上杯蓋。這樣,第二道茶不僅濾去了茶葉上的雜質,而且更香醇。
『肆』 手工茶餅怎麼做
希望對你有幫助 傳統製作工藝:採茶、殺青(生曬、鍋炒)、揉捻(手工揉團)、曬干、篩選分類、蒸壓制型、最終乾燥(曬干、陰干)。 現代製作工藝(人工熟化):採茶、殺青(鍋炒、滾筒)、揉捻(機器加工)、乾燥(烘乾)、增濕渥堆(灑水、茶菌)、晾乾、篩選分類、蒸壓制型、最終乾燥(烘乾)。 普洱熟茶才具葯理作用,生茶沒有,老生茶(生普)可以有。所以品藏普洱應以品老茶、喝熟茶、存生茶為准則。懂制茶、懂陳化的人,都了解生茶的陳化是要避免三個製程高溫:殺青、毛茶乾燥、緊壓茶乾燥。以下就談談生普製作工藝中的幾個重要環節。 好生普 = 炒鍋適度殺青 + 毛茶自然太陽曬干 + 成品室內自然通風陰干 壞生普 = 滾筒殺青 + 烘青機毛茶乾燥 + 烘房高溫成品乾燥滇青與滇綠: 雲南普洱察的原料-曬青毛茶,也就是滇青,與雲南烘青綠茶最主要的製程差異是在殺青溫度與乾燥方式為日曬或烘乾,也就是溫度與時間掌控。當然,滇青特殊的「太陽味」是無可取代的特色。 1,殺青:傳統「滇青」普洱茶製作過程是茶葉從雲南大葉種茶樹上採摘下來,先經過短暫的風干或日光萎凋,然後進行炒制殺青。現代「滇青」普洱茶炒青鍋溫度在180度上下,全程六分鍾左右。殺青之後葉片顏色由鮮綠轉成深綠或墨綠。現代「滇綠」普洱茶製作過程,是將鮮葉放入滾筒或鍋炒進行殺青。 2,揉捻:傳統工藝是通過手工揉捻,現代是通過機械揉捻,傳統揉捻出來的普洱茶湯純凈,機械揉捻導致顆粒粗大,茶湯往往顯得渾濁。 3,乾燥:傳統的滇青通常在上午10點左右完成採摘、殺青、揉捻等工序,到10點開始把毛料均攤在竹席上晾曬到下午4點左右,在此期間還要翻動一兩次。滇綠的乾燥通常使用烘乾機,溫度在100-130度左右。 4,蒸壓制型:通過蒸壓機械使茶料緊壓成餅型、沱型、磚型等。 5,最終乾燥:滇青蒸壓後自然陰干2-3天,或者正反日曬2小時後再陰干1天,自然存放一個月出廠。滇綠蒸壓後進烘乾房,通過45度熱風烘乾後立即出廠。 使用滇青與滇綠工藝製作出的普洱茶對比: 1、茶品製成初期,滇青和滇綠就有明顯的不同,一般滇綠無論是香氣還是顏色都更引人注目。 滇青:茶青(墨綠色、青氣)茶湯(青草味、苦澀而濃烈)葉底(深綠黃、韌性佳) 滇綠:茶青(鮮綠色、清香)茶湯(清甜味、清爽但單薄)葉底(鮮綠黃、韌性差) 2、經過1-2年陳放,滇綠的劣變就逐漸突顯出來,滇青的越陳越香才剛剛「浮出水面」。待到5年以上,滇青變成沉香濃郁的老茶,而滇綠已經是廢品垃圾了。 滇青:茶青(紅褐色油光、陳香)茶湯(清亮蜜香回甘)葉底(韌性好) 滇綠:茶青(暗褐無光澤、平淡潮悶味)茶湯(渾濁、發霉味)葉底(韌性差) 之所以滇綠和滇青有這么大的區別,就在於乾燥方式不同。烘乾機內溫度高達130℃以上,只用6~7分鍾時間,便可結束茶葉的乾燥過程。高溫殺死了茶葉內殘余的多酚氧化酶、過氧化物酶和過氧化氫酶,凝固了茶葉內的多酚類化合物,中斷其進一步發展變化的條件,或改變了發展變化的方向。科學家就多酚氧化酶的動力學性質作過實驗,最適宜的溫度為37℃,極端溫度60℃,超過60℃以上使酶迅速失活——烘乾機讓普洱茶失去生命,只會越存越苦」。 曬青、烘青、炒青: 曬青、烘青、炒青在傳統茶葉分類中,同屬綠茶類,它們的初制工藝組合相同,都是鮮葉、殺青、揉捻、乾燥。但是,曬青、烘青、炒青加工的技術要求是不一樣的,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品質風格。 1、殺青:曬青毛茶常使用鍋炒殺青,殺青溫度較低,葉溫多在80℃以下,多酚氧化酶鈍化較少,低沸點香氣物質未完全消失,殺青葉透青草氣,殺青程度較嫩。烘青、炒青毛茶:鍋炒、滾筒、蒸汽、熱風殺青均可用,殺青溫度高,葉溫多在90℃以上,多酚氧化酶破壞徹底,低沸點香氣物質消失,殺青葉透清香,無青草氣,殺青程度較老。曬青毛茶殺青溫度低,酶活性被保留,帶青草氣。有利於普洱茶後期「發酵」。烘青、炒青殺青溫度高,酶活性破壞徹底,不利於普洱茶後期「發酵」。 2、揉捻:傳統曬青採用手工揉捻,細胞破碎率較低,常在40%以下。茶汁外溢少,茶條粗壯完整,色墨綠少油潤,芽葉斷碎少,毛茶特別耐浸泡。烘青、炒青毛茶:除高檔細嫩名優茶外,常採用機械分兩段揉捻,細胞破碎率高,在45-60%以上。茶汁多外溢,葉條緊實粗壯,芽葉斷碎多,色墨綠油潤,毛茶耐泡性不如曬青。曬青毛茶採用手揉,細胞破碎率低,茶條粗松多孔,有利於普洱茶儲藏、「發酵」中氣體交換而加速陳化。烘青、炒青常採用機械揉捻,條心緊實,陳化慢。 3、乾燥:曬青毛茶揉捻後直接曬干,毛茶含水量一般在8%左右。干茶色墨綠少油潤稍顯枯。烘青毛茶: 忌日曬。用烘籠、烘乾機等分毛火、足火兩次烘乾,中間經攤涼走水。也可用滾筒、鋼炒機先炒而後烘。毛茶含水量4-6%,色澤墨綠油潤。炒青毛茶:忌日曬。用滾筒、鋼炒機等分毛火、足火兩次炒干,中間經攤涼走水。也可用烘籠、烘乾機先烘而後炒。毛茶含水量4-6%。色澤灰綠披霜。曬青毛茶日光乾燥,乾燥速度慢,生茶透「日光味」,茶湯杏黃透亮,葉底具荷香,帶青氣。烘青、炒青經高溫乾燥,毛茶湯綠、具花果香。 普洱茶曬青原料,苦澀為首選,湯色泛黃、苦澀雜味會隨時間化掉。當年春芽、春尖、春玉燙色滋味的,消費者極易鑒別;烘青、炒青茶味清爽,湯色碧綠,有糯米或板栗微香,但陳舊後出苦不出甘。存放多年後,曬青葉色褐紅,烘青、炒青葉色變黑,沖泡後曬青茶底微微皺折黑褐,而烘青、炒青的茶底則較平滑光鮮,葉底色澤非常接近紅茶。 烘青和炒青在氧化和發酵過程中有一個共同點,遇濕、遇潮、遇水就變苦。烘青和炒青與潮濕為敵,而曬青則與潮濕為友。自然陳化的生普和人工發酵的熟普都同濕熱發生過聯系,因而區別茶中是否混有非普洱茶烘青和炒青還有一些其它方法,除觀察葉底外,對比品嘗非常重要。一般講,烘青和炒青占的比例越大苦味越重。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9692.html?wtp=tt
『伍』 茶餅怎麼弄碎圖解 紅茶
把茶餅墊著包裝紙一同放在茶盤上,你不墊紙頭也可以的。但是,墊一下,之後比較好收集散開來的茶葉。
將茶刀,從茶餅的側面,慢慢插入茶餅。茶餅的邊緣其實是很松的,稍微用刀劃幾下,表面的就會掉下來。如果你希望和店裡一樣,還能把餅包起來,那就弄一點邊上的茶葉就可以了。
來回搖晃茶刀,並慢慢施加向下的壓力,使普洱茶刀慢慢得插進茶餅里。餅的厚度一般不厚,所以千萬不要用蠻力,這里很容易傷到手的。因為你不知道茶刀會不會從茶餅邊上穿出來,扎進你的手裡。所以,一定要左右搖晃,慢慢插進去。這樣,就可以撬開普洱了。
如果刀比較厚,小的茶餅在戳進去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開了。如果是比較薄的刀,可以將左右移動的范圍加大,像把一餅茶橫向剖成2片圓形的普洱一樣(拿著刀,沿著茶餅,兜一圈)。或者把1個餅,剖成的2個餅。如果是這樣,那麼剩下的用手直接掰就行了。如果不是,那麼你可能撬下來的是這樣的一小塊。這樣的小塊也沒關系,因為經過這么一弄,茶餅其實就有點鬆了。之後就是重復上述動作。把茶刀從邊緣斷面插進去,撬開來。
現在知道茶餅怎麼弄開了吧!但提醒大家每撬下來一塊,就試試是不是可以用手來掰開茶餅,如果可以就不必用茶刀了,但是還建議用茶刀一層一層的撬,這樣葉底才好。
『陸』 買到的普洱茶是個茶餅,還有茶刀,具體怎麼用
開普洱茶餅有講究,先將茶餅放置在干凈的器具或紙上,將茶餅一側提起約45°,一隻手按好茶餅,另一隻手拿茶刀從茶餅的側面入刀。稍用點力,將茶刀再往茶餅里推進去些,這樣就不會把茶餅撬的很散碎了。然後手握茶刀,向上稍用力,將茶餅撬開(飲用多少就撬多少),剩下就是泡茶的過程了。
燕風茶刀
『柒』 茶葉怎麼泡
茶該怎麼泡
一種標準的飲茶方法,可以使茶的本身成分充分的發揮出來,否則不光會影響茶的品質,更會影響到口感和人體對茶葉所含的多種微量元素的吸收。茶的品種繁多,在其類別上可分為綠茶、黃條、白茶、烏龍茶、紅茶、黑條、花茶七種。由於這七種茶的特性不同,各地方的飲茶習慣也不同,於是在泡茶的方法上形成了沏、沖、泡、煮四種形式。
綠茶,沖。取少許放入玻璃杯中,然後用大約85C~90C的落開之水倒入杯中,以沒過茶葉為准。杯子加蓋用手輕輕晃動,再將水撇出,此謂之洗茶,其目的是為了去除茶葉表面的不潔之物,以免造成茶湯的混濁和對人體健康的侵害。將洗茶之水倒出以後,再用同等溫度的開水沿著杯壁勻速沖入杯內,使洗凈的茶葉隨開水在杯內形成旋渦,為的是能夠讓茶湯得以均勻。悶蓋一分鍾到一分半鍾就可以喝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沖茶」。新上市的綠茶,往往一杯可以連續沖三至四次。一沖其味淡雅清香,二沖濃香味厚,三沖甘甜韻醇,四沖勁過回味。如果我們用 100 C的開水泡綠茶,就會把茶葉泡熟。
烏龍茶,泡。原坯是大葉青茶,經過半發酵加工而成,本身帶有一種特有的奇香。品飲烏龍茶,一定要用宜興出產的紫砂泥壺、泥碗。用 100 C的開水先將壺碗洗凈燙熱,然後放進約占茶壺三分之二的烏龍茶,再用開水倒進壺內用壺蓋蓋好,雙手執壺輕輕晃動,再把水倒掉。這同前面介紹沖綠茶時洗茶的方法是一樣的。把水倒掉以後,再沖進開水加以悶蓋,泡約一分半鍾至兩分鍾即可品飲。
而一壺上等的烏龍茶,一般可連續泡4至5次。真可謂:一泡沁心脾,二泡爽精神,三泡肌骨清,四泡通七竅,五泡達神靈也……
花茶,沏。花茶的原坯主要來自於綠茶,經過加工窖制而成。沏花茶的方法較比簡單,取瓷製蓋碗或蓋杯一套,放入適量花茶,加以 100 C開水沏開,然後略加悶蓋即可。
黑茶,「煮」。在我國的內蒙、新疆、西藏等地,用緊壓「黑茶」添加不同的原料,用煮的方式飲茶。蒙古族煮茶要加進馬奶和鹽巴,稱為「馬奶子」,「黑茶」是經過深度發酵的茶葉,有著消食化水的獨特功效。這種喝法是為了起到幫助消化的作用,這同蒙古人的食肉習俗有著很大關系,可以起到開胃和補充營養的作用。新疆的維吾爾、哈薩克等幾個少數民族用黑茶加羊奶煮成的「奶茶」,藏族人用黑茶加酥油煮制「酥油茶」性質是一樣的。
紅茶,煮。英國人喝紅茶,也是先煮制,然後加糖加奶。
一杯茶沖泡幾次為宜
茶類不同耐泡程度不一,人們日常生活中,常有這樣的體會非常細嫩的高級茶並不耐泡,一般沖泡2次也就沒什麼茶味了。普通紅綠茶常可沖泡3-4次。茶葉的耐泡程度與茶葉嫩度固然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決定於加工後茶葉的完整性。加工越細碎的,越容易使茶汁沖泡出來,越粗老完整的茶葉,茶汁沖泡出來的速度越慢。但無論什麼茶,第一次沖泡浸出量都能占可溶物總量的 50%以上,普通茶葉第二次沖泡一般為 30% 左右,第三次為 10% 左右,第四次只有 1 -3%。從營養的角度來看,茶葉中的維生素C和氨基酸,第一次沖泡後,就有 80% 被浸出,第二次沖泡後,95% 以上都已浸出。其他有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鹼等也都是第一次浸出量最大,經三次沖泡後,基本達到全量浸出。由此可見,一般的紅、綠、花茶,沖泡次數通常以三次為度。烏龍茶因沖泡時投茶量大,可以多沖泡幾次;以紅碎茶為原料加工包裝成的袋泡茶,由於易於浸出,通常適宜於一次性沖泡。
隔夜茶能喝嗎?
過去曾有一種傳說,認為隔夜茶喝不得,喝了容易得癌症,理由是認為隔夜茶
含有二級胺,可以轉變成致癌物亞硝胺。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因為二
級胺廣泛存在於多種食物中,尤以腌臘製品中含量最多,就拿麵包來看,通常含有
2mg/kg的二級胺,如以麵包為主食為例,每天從麵包中食進的二級胺就有1-1.5mg
。而人們通過飲茶從茶葉中食進的二級胺只有主食麵包的40%,可見是微不足道的。
況且,二級胺本身並不是致癌物,必須有硝酸鹽存在才能形成亞硝胺並達到一定數
量級才有致癌作用。飲茶可以從茶葉中獲得較多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它們都能有效
地阻止人體內亞硝胺的合成,是亞硝胺的天然抑制劑。因此飲茶或隔夜茶是不會致
癌的。但是,從營養衛生的角度來說,茶湯暴露在空氣中,放久了易滋生腐敗性微生物,使茶湯發餿變質。另外茶湯放久了茶多酚、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易氧化減少。
因此,隔夜茶雖無害但一般情況下還是隨泡隨飲為好。市場上的罐裝茶水飲料,是添加了抗氧化劑並經過嚴格滅菌而製成的,與其他冷飲料一樣,飲用是安全的。
隔夜茶因時間過久,維生素大多已喪失,且茶湯中的蛋白質、糖類等會成為細菌、黴菌繁殖的養料,所以,人們通常認為隔夜茶不能喝。其實,沒有變質的隔夜茶不但可以飲用,還有以下保健作用:
抗癌、抗氧化:茶水放置時間長了會變為紅褐色,這是由於茶多酚氧化成了紅褐色的茶色素。研究表明,茶多酚和茶色素均有很強的抗癌、抗氧化作用,雖然說隔夜茶中維生素C的含量大大減少,但依然具有抗病作用。
止血:隔夜茶中含有豐富的酸素,可阻止毛細血管出血。如患口腔炎、舌癰、濕疹、牙齦出血等,均可用隔夜茶漱口治療。瘡口膿瘍、皮膚出血也可用其洗浴。
明目:隔夜茶中的茶多酚有抗菌消炎作用,如果眼睛出現紅絲,可以每天用隔夜茶洗幾次。
止癢:用溫熱的隔夜茶洗頭或擦身,茶中的氟能迅速止癢,還能防治濕疹。
生發:用隔夜茶洗頭,還有生發和消除頭屑的功效。如嫌眉毛稀落,每天可用刷子蘸隔夜茶刷眉,日子久了,眉毛自然變得濃密光亮。
固齒潔齒:茶水中的氟與牙齒的琺琅質鈣化以後,會增強對酸性物質的抵抗力,減少蛀牙的發生;氟還能消滅牙菌斑,最好飯後兩三分鍾用茶水漱口。
除口臭:茶中含有精油類成分,氣味芳香,清晨刷牙前後或飯後,含漱幾口隔夜茶,可使口氣清新,經常用茶漱口可消除口臭。
防曬:皮膚被太陽曬傷,可用毛巾蘸隔夜茶輕輕擦拭。因為鞣酸對皮膚有收斂作用,茶中的類黃酮化合物也有抗輻射作用。
去腥除油膩:隔夜茶還有特強的除腥氣和除油膩的功效,吃蝦蟹後用來洗手倍感清爽。
使用隔夜茶,應以不變餿(變質)為度。夏季溫度高,茶水易酸敗變味,如果擱置了24小時以上,最好不喝,否則會引起腹瀉。
『捌』 普洱怎麼煮
技巧一:選茶
並非所有的茶品都適合煮茶,若選取鮮嫩的茶品,如綠茶,那麼煮泡出來的茶湯早已失去綠茶該有的鮮爽感,不僅茶湯湯色不再誘人,高溫更是會使得大部分的物質受到影響。
發酵程度高的茶
煮茶應該選取有一定發酵程度的茶品,如紅茶、黑茶。紅茶屬於全發酵茶,滋味醇爽、甜潤,煮出來的茶湯溫潤,口感香甜。但需要注意的是,紅茶煮茶,應選擇原料比較粗的,而不宜選用太過嫩的,如金駿眉之類的茶品。
黑茶的發酵程度比紅茶更高,選料普遍也會比紅茶更加粗老,口感醇厚,且極其耐泡,更加適合煮泡。
有一定年份的老茶
一般擁有十年以上的茶,才能稱之為『老茶』,而能夠存放的茶包括:生熟普、黑茶、白茶。
老茶之所以好喝,是因為茶的香氣會隨著時間逐漸收斂,融於茶湯當中,更多呈現出葯香、木質香、荷香、棗香等,口感更加醇和,而煮出來的茶湯能夠感受到明顯的茶氣。
而焙火程度高的烏龍茶也是可以陳放的,同樣可以用於煮泡。
選料粗老的黃片
這里主要是指普洱黃片,因為生長周期長,葉片的成熟度更高,普洱黃片含糖量更高,咖啡鹼和多酚物質則會更少。
但正是因為茶葉的成熟度比較高,簡單的沖泡方法反而無法把黃片的滋味完全沖泡出來,只有通過煮茶,在持續的高溫下,才能夠將黃片最好的滋味展現出來,煮出來的茶湯更顯甜美。
技巧二:煮茶
煮茶也分為先泡後煮和直接煮兩個方法,一般煮茶時需要先煮水,待清水沸騰後,再將茶葉投於水中進行煮泡。
先煮後泡
使用此方法,可以先將茶葉沖泡6-8泡,然後在放置煮茶器之中,進行煮泡。
這樣的方法能夠將茶葉中隱藏在纖維中的糖分逼出,不僅能夠充分發揮茶葉剩餘的滋味,增強茶品的續航能力,更能夠在冬日享受到不一樣的溫暖。
這種方法適合年份較新,且本身滋味比較濃郁的茶品,茶水比例應選擇與沖泡時一致的比例,如沖泡普洱熟茶時,茶水比例為1:25,那麼煮茶時也應按照這個比例,水沸後煮泡2-3分鍾左右即可。
直接煮
直接煮茶時,最好先洗茶,尤其是年份老的陳茶、老茶,渥堆發酵過的熟茶也應洗一洗,讓茶葉潤澤,洗茶的時機,最好選擇在清水即將煮沸之前,這樣可以避免洗茶過後,茶葉冷卻,影響了口感。
直接煮泡茶葉,茶葉中的物質析出更加充分,所煮出來的茶湯更加飽滿濃郁,故使用此方法時,茶水比例需要減少,如普洱熟茶,一般選擇1:50左右,前期煮泡時間不易過長,水沸後煮泡1分鍾以內即可。
在選擇茶品時,宜選擇老茶、黃片,以避免前期滋味太過濃郁,難以入口。
冬日宜煮茶,煮茶的方法其實並不復雜,大家只需稍加註意,就能煮出一泡美味的好茶了。
『玖』 茶的沖泡方法有哪些
新手喝茶必備系列,這是最後一篇,前三篇分別是基礎茶知識、科學選茶、泡茶用水和茶器的選擇。
課代表喝茶十幾年,對茶知識一直不求甚解,前十年隨緣,遇到什麼喝什麼,從沒在茶事上投資過,唯獨買過一個同心杯……也沒了解過一點與茶相關的知識。
五年前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才正式入坑,又摸爬滾打好久,才像井底蛙一般勉強扒到了井沿,算是看到了真正的風景。
回頭再看周圍的茶友,還在抱著奸商傳授的一鱗半爪盲人摸象。課代表痛心疾首,就此發願,一定要把自己的經歷和所學所知分享出來,讓更多愛茶的朋友少走彎路少花錢。
茶文化博大精深,課代表不想耽誤大家太多時間,便化繁為簡整理了四篇文章,送給新人做見面禮。
簡單易懂的茶知識是基礎也是健康喝茶的保障,科學選茶是因人而異的結合茶知識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茶,適當了解水和茶器的選用才能對得起好茶,最後,是茶的沖泡方法,這是發揮茶之美的最重要一步。
泡出一杯好茶有三個關鍵點:投茶量、水溫和浸泡時間。
投茶量要參考茶器容量和個人口味,很多老茶客也是靠約摸,只說適口而珍。
課代表不能這么含糊,得明確說出茶水比例。經認真查找資料和親身實踐,終於功夫不負苦心人。
劃重點。各種茶的最佳茶水比例。
紅茶、黃茶和花茶1:75,綠茶1:50,普洱1:30,白茶1:20~25,烏龍1:15,再依個人口味適當增減。
這不是瞎編的,是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江用文在人民網上的權威發布,各位朋友可以放心用。
泡茶的水溫多少最合適?這個話題有爭議,課代表對此不以為然,感覺爭的毫無意義。
因為大家默認了燒開沸騰的水就是100度,這個前提就不對,各地海拔不同,氣壓不同,水沸點也不同,沸點不同於水溫,物理怎麼學的?
雖然茶葉怕悶不怕燙,但發酵程度低的茶確實不適合用沸水泡,比如綠茶、黃茶和花茶,建議水開後靜置一會再沖泡,或者倒入公道杯稍冷卻,以85—90度為佳。
紅茶90—95度為佳,烏龍茶和黑茶沸水沖泡無壓力,白茶煮著喝最好。
相信課代表,沒錯的。
最後是浸泡時間。
綠茶、黃茶和花茶本身要求水溫就低,自然不能浸泡太久,快進快出即可。
紅茶要浸泡3秒左右再出湯,課代表見過一種喝法,找個大點的同心杯內膽或茶漏,放到小點的公道杯上面,水過茶直下毫不停留。這種喝法只適合發酵程度低的茶,紅茶不適合。
烏龍茶用沸水浸泡3秒,即可出湯。上面的喝法也不適合烏龍茶,是因為烏龍茶多有高香,直沖而下敞口沖泡,會讓香氣過早揮發。
黑茶用沸水,洗茶醒茶次數可以適當增加(去雜質同時潤茶),浸泡時間也要加長,緊壓的茶餅,浸泡時間要超過30秒。
白茶用煮的就不重復了。
以上是概括的介紹,不一定適合所有茶,舉個例子,太平猴魁是綠茶,它對水溫的要求就比同類高,沸水無壓力。
OK!新手必備系列到此全部結束,看完的朋友可以戴上象徵茶小學榮譽的紅領巾高高興興去選茶喝茶了。
至於蓋碗怎麼用不燙手,聞香杯是啥,對普洱茶餅怎麼下刀,誰家的茶才算是正宗口糧茶,正宗口糧茶到底好在哪……課代表會在後面的課程一一揭秘。
『拾』 紅茶月餅的做法,紅茶月餅怎麼做好吃,紅茶月餅
主料麵粉200克轉化糖漿150克花生油50克 輔料奶粉10克梘水2克滇紅3克棗泥餡適量蛋黃液適量
步驟
紅茶月餅的做法步驟11.准備三克滇紅
紅茶月餅的做法步驟22.把滇紅放料理機中,打碎
紅茶月餅的做法步驟33.打碎的滇紅
紅茶月餅的做法步驟44.轉化糖漿和梘水及花生油倒入盆中
紅茶月餅的做法步驟55.攪拌均勻
紅茶月餅的做法步驟66.倒入麵粉奶粉及紅茶碎
紅茶月餅的做法步驟77.和勻後盆上蓋濕布醒1個小時
紅茶月餅的做法步驟88.把麵皮分成30克一個,餡料也分成30克一個,(我家比較愛吃皮,按皮餡3:7感覺皮太薄,所以就分成5:5了)
紅茶月餅的做法步驟99.麵皮在手上按扁再放上棗泥餡
紅茶月餅的做法步驟1010.用皮把餡包好
紅茶月餅的做法步驟1111.沾點麵粉滾圓
紅茶月餅的做法步驟1212.包好的月餅裹上一層麵粉後放在案板上
紅茶月餅的做法步驟1313.再用月餅饃一個一個的壓出花形
紅茶月餅的做法步驟1414.月餅坯擺在烤盤上,表面噴一層水
紅茶月餅的做法步驟1515.烤箱預熱200度,中層,烤5分鍾後取出,在月餅表面刷一層蛋黃液
紅茶月餅的做法步驟1616.再送入烤箱烤15分鍾即可,涼後密封保存,回油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