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施工現場質量檢查的方法有哪些
現場進行質量檢查的方法:目測法、實測法、試驗法。
1、目測法:看、摸、敲、照
看就是對質量標准進行外觀目測;摸就是手感檢查主要用於裝飾工程的某些項目工程;敲運用工具進行感檢查,地面、牆面、地面是否空鼓,玻璃壓條不實的顫動等;照:對於光線較暗的地方用反光或燈光照射檢查。
2、實測法就是通過實測數據與施工規范及質量標准所規定的偏差對照來判斷質量是否合格,檢查手段有:靠、吊、量、套。
靠:用直尺、塞尺檢查牆面、地面、屋面的平整度。
吊:檢查垂直度。
量:用測量工具和我儀表或紅外線來檢查斷面尺寸,軸線,標高,角度等的偏差。
套:是方尺套方,輔以塞尺檢查。
3、試驗法:如樁或地基的靜載試驗,鋼筋對焊接頭的拉力試驗。
施工現場質量管理
1、項目經理必須對施工員及施工班組進行每一道工序的技術質量交底。
2、施工員必須牢固掌握工程的工藝流程及施工技術質量要求。
3、對景觀藝術要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要尊重自然規律,貼近自然,達到逼真效果。
4、認真做好工程前期准備工作,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針對不同工程特點,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並組織進行技術革新,從而保證施工技術的可行性及先進性。
『貳』 砂漿強度現場檢測方法有哪些
原位軸壓法
用途:檢測普通磚和多孔磚砌體的抗壓強度。
扁頂法
用途:檢測普通磚和多孔磚砌體的抗壓強度。
切制抗壓試件法
用途:檢測普通磚和多孔磚砌體的抗壓強度。
原位單剪法
用途:檢測各種磚砌體的抗剪強度
原位單磚雙剪法
用途:檢測燒結普通磚和燒結多孔磚的砌體抗剪強度,其他牆體應經試驗確定有關換算系數。
推出法
用途:檢測燒結普通磚、燒結多孔磚和蒸壓灰砂磚牆體的砂漿強度。
筒壓法
用途:檢測燒結普通磚和燒結多孔磚牆體中的砂漿強度。
『叄』 路基壓實度的現場測定方法有( )。
正確答案為:B,D,E選項
答案解析:
壓實度是路基質量控制的重要指標之一,是現場干密度和室內最大幹密度的比值。壓實度越高、路基密實度越大,材料整體性能越好。其現場密度的測定方法包括灌砂法、環刀法和核子密度濕度儀法。選項A,、C,均屬最佳含水量測定方法。故本題正確選項應為「B,D,E,」。
『肆』 儀器和野外測量方式
5.6.2.1 探地雷達儀器
由於發射波形和天線種類的不同,可以形成各種型號的探地雷達儀器。
目前已推出的商用探地雷達系統有:美國地球物理探測設備公司(GSSI)的SIR系列、加拿大探頭與軟體公司(SSI)的PulseEKKO系列、日本應用地質株式會社(OYO)的Geo-radar系列和瑞典地質公司(SGAB)的RAMAC鑽孔雷達系統等。其中美國GSSI公司的SIR系列和加拿大SSI公司的PulseEKKO系列是當前最流行的產品。
我國曾開展過探地雷達的研製工作,但未能形成商品化的實用產品。目前,國內投入野外生產的探地雷達主要是美國的SIR系列和加拿大的EKKO系列。
5.6.2.2 野外測量方式
探地雷達現場測量時,通常採用剖面法和寬角法測量兩種方式。還有環形剖面測量法、多天線法測量方式。
(1)剖面法測量方式
剖面法測量方式是發射天線(T)和接收天線(R)以固定間距沿測線同步移動進行觀測的一種測量方式。其記錄是一張時間剖面圖,這種記錄能准確地反映測線下方地下各個反射面的起伏變化。有時為了探測深部界面,需要提高信噪比,可採用類似地震中的多次覆蓋技術,應用不同天線距的發射-接收天線對在同一測線進行重復測量,然後把所得的測量記錄中測點位置相同(共深點)的記錄進行疊加,能增大所得記錄對地下介質的分辨能力。
(2)寬角測量方式
寬角測量方式是發射天線固定在地表某點,接收天線沿地表逐點移動,此時的記錄地下各不同層面反射波的雙程走時。它主要是用來求取地下不同層介質的電磁波傳播速度。
(3)環形剖面測量法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為深圳機場軟土地基加固處理中,為強夯塊石墩(三度體)墩長的檢測而設計的環形剖面測量法。其方式是以異常體中心為圓心,在不同半徑的圓周上相對墩心的不同方位上布置天線進行測量,通過不同半徑的圖像特徵很容易判別塊石墩的質量及其影響范圍。
(4)多天線法
這種方法是利用多天線(如四個天線或天線對)進行測量。每個天線道使用的頻率可以相同或不同。每個天線道的參數如點位、測量時窗、增益等都可以單獨用程序設置。多天線測量主要使用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所有天線相繼工作,形成多次單獨掃描,這多次掃描使得一次測量覆蓋的面積廣,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也可以利用多次掃描結果進行疊加處理,有利於提高系統的信噪比。第二種是所有天線同時工作,利用時間偏移推遲各道的接收時間,可以形成一個合成雷達記錄,改善系統聚焦特徵亦即天線的方向特性。聚焦程度取決於各天線之間的間隔。實踐表明,各天線間距越大,聚焦效果越好。
『伍』 現場標准工時的測量方法
直接測時法有:秒錶法,影像法,間接測時法有預定工時法,資料法等等,但是測量標准工時有很多影響因素,要想精準度高,那影像法合適些,像我們廠這邊在用的是vioovi的ECRS工時分析軟體,人工智慧的精準度高於秒錶許多,這個你可以參考下。
『陸』 現場X熒光測量方法
隨著X熒光儀器、設備及工作方法的不斷改進和完善,野外X熒光測量已經成為一種在現場快速評價及查證異常的有效方法。表4-5列出了部分化學元素在各類岩石中的平均含量及野外X熒光測量的分析檢出限,對於大多數元素,檢出限值已經低於其豐度值。因而,應用X熒光測量,可以在野外測定單個元素含量或測定某一個地球化學元素組的元素總量來解決找礦問題,也可以僅僅測量某能量范圍的X射線照射量率來圈定地球化學偏高的場,從而研究含礦構造、含礦有利層位等。總之,該方法已經受到地質工作者,尤其是地球化學工作者的重視,正在成為他們的一種有力的工具。
表4-5 部分化學元素的豐度值及野外X熒光測量的分析檢出限
*右列數據為存在干擾元素時的檢出限。 (據周蓉生等,1994)
(一)野外儀器
野外儀器是一種攜帶型的,表4-6列出了幾種市面上可購的儀器以及它們的性能指標。
表4-6 幾種攜帶型X熒光儀的型號和性能指標
續表
(二)野外工作方法
X熒光測量結果,可以用兩種方式表示:單位時間的X射線計數率及目標元素含量。為求取含量,一般採用相對測量法。即用相同的儀器先測一組標樣,獲得工作曲線,如圖4-12所示。它是待測元素含量與相應特徵X射線照射量率(或特散比值)之間的關系曲線。在野外現場獲得特徵X射線強度後,即可從工作曲線上查出相應的元素含量。為避免基體效應的影響,標准樣品應具有與待測樣品相同或相近的物質成分。基本程序為:
圖4-12 工作曲線示意圖
1.測區基本地質情況的了解
在進行野外現場X射線熒光分析工作之前,首先要對測區的基本地質情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包括基本岩石類型及其分布情況、地質構造的發育及分布、礦化蝕變類型、不同元素及元素組合分布特點等)。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地質學基礎理論知識,並結合已經掌握的基本地質情況綜合考慮,來確定野外現場X射線熒光分析元素及元素組合的種類。
2.儀器工作性能檢查和工作狀態的調節
儀器工作性能檢查有:三性檢查、儀器穩定性檢查;它需要每天工作開始和工作結束都應進行,並在工作中亦應注意檢查,一旦發現儀器性能有重大變化,要及時檢查原因,排除故障,並重新製作標准曲線。一般根據測量條件,選擇已知含量的單元素或岩礦露頭作為檢查標准。
工作狀態調查包括測量時間、測量元素的能量、測量元素的道址確定。因為熒光儀工作性能的好壞,將直接決定最終工作的成敗。所以開展工作前,必須保證所使用的X射線熒光儀工作性能穩定正常;並按儀器操作說明書完成測試參數的設置准備工作(完成各種目標元素微分譜的測量,並根據所測目標元素的微分譜來對目標元素的測量道址進行設置等)。
3.工作區測網的布置
與其他物化探方法一樣,X射線熒光現場測量也按一定的網度進行工作。由於X射線熒光方法具有現場快速、低成本和X射線穿透深度和作用范圍較小的特點,一般都要求加密測網。按常用的計算方法,以成圖比例尺分母的1/100(單位:m)為線距的基礎上再加密一倍。例如作1:10000的測量,一般線距為100m,而X射線熒光方法取線距為50m。點距在外圍找礦時取5m,異常點加密到1m。詳查工作取線距5~10m,點距0.2~0.5m。在需要作圈定礦化邊界和元素定量(或近似定量)測定時,常採用加密測量,取點距5~10cm。必要時作多線測量,取線距10cm。類似於刻槽取樣。
具體的測網密度布置,在不同的地質找礦、地質勘探階段,在不同地區,不同的地質條件下可以不同。均可以按照放射性物探方法或在其他物化探方法測網布置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加密即可。
4.工作曲線的建立
刻槽取樣時,標准曲線的建立是在原生露頭上選擇有礦化的地段,該地段的岩性對於該礦區具有代表性;選平均含量不同的5~10處,長度一般50~200cm,在每段上進行精確的X射線熒光剖面測量,求全長測點的平均熒光強度,然後按測線長度進行刻槽取樣,取樣深度1~1.5cm,進行化學分析,確定待測目標元素含量,作為工作曲線。
塊狀樣品時,選擇有代表性的塊狀礦石樣品,含量從低到高,10塊左右,有近似的測量平面,有足夠的飽和厚度。對其進行待測目標元素特徵X射線強度的精確測量,再對礦石進行化學分析,同樣可以建立目標元素熒光與含量關系的標准曲線。
一般情況下一個礦區,礦石類型區別不大,建立一條標准曲線即可。如果出現不同類型,應當另外建立標准曲線,保證曲線與測量對象岩性和基體成分相一致。
5.測點上X射線熒光的測量工作
為了保證測量數據的可靠性,所選測點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測點上除了完成必須的地質工作和其他的測量方法所需的工作外,還應進行一定精度要求的現場X熒光測量。這種X射線熒光測量方法有兩種:一是直接在所選測點上將探測器放置平穩後進行直接測量,但測量前必須對測量位置的岩石表面進行必要的清理,使測點表面是新鮮的和較為平整的,以保證整個測量過程中探測器、激發源和樣品之間距離的一致性。二是用隨儀器配置的碎樣加工工具,採集有代表性的測點樣品進行粉碎到一定粒度後,將樣品放在樣品杯中放置於探測器的探測窗口上進行測量。這種方法可以提高被測樣品的測量精度和數據的可信度。
6.測量數據的整理和相應圖件的編制
為了保證測量數據的精確度和准確度,減少統計誤差帶來的影響,必須對測量所獲取數據資料進行審核以減少測量誤差,保證數據的可信度,提高地質異常解釋評價的質量。
根據不同的工作目的,X射線熒光測量數據可以編繪成各種相應的地質圖件,如X射線熒光測量等值線圖、X射線熒光強度頻率分布直方圖、各種勘探工程的X射線熒光測量剖面圖等。
(三)影響因素及修正
1.礦化不均勻
無論是原生礦床或是次生礦床,礦石和脈石之間是不可能呈均勻分布,礦化不均勻總是存在的,也是一種隨機過程。在岩礦露頭沿一條測線逐點進行待測目標元素含量測量,探測器所放置的位置,對於每個測點來講可能正好在礦石上,完全是隨機的,一條測線的平均含量,對於整個礦床來講,也是隨機量,所以測線平均含量,應當服從統計規律。整個礦床只要測線按一定的格式均勻布置,每條測線上的測點按照一定點距進行測量,礦化不均勻影響可以降低到最小。
2.岩石礦表面不平度
岩礦石表面高低不平對含量測量影響明顯,下列方法可克服不平度影響(葛良全等,1997):
(a)以元素特徵X射線強度與散射強度的比值代替特徵X射線強度計算含量,散射射線能量盡可能靠近特徵熒光能量。
(b)採用最佳激發源與樣品之間的距離。
(c)在探測器照射立體角內應盡量平整,即在測量前對測線上的岩礦石適當修理平整。
(d)測點距不要太大,有利於減小不平度的影響。
3.濕度
岩礦石受潮,主要孔隙中充水,會使吸收系數和散射系數增大,造成的影響基本呈線性變化。一般講,只要測量岩礦石的濕度與標准樣品相接近,濕度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但其對低能量影響明顯。
『柒』 表面粗糙度都有哪些測量方法
比較測量法:將被測表面與標准粗糙度樣板作比較,評定粗糙度等級。粗糙度樣板(又稱粗糙度標准塊),是以不同的加工方法(車、刨、平銑、立銑、磨等)製成的一組金屬塊。
比較法測量簡便,使用於車間現場測量,常用於中等或較粗糙表面的測量。方法是將被測量表面與標有一定數值的粗糙度樣板比較來確定被測表面粗糙度數值的方法。比較時可以採用的方法:Ra>1.6μm時用目測,Ra1.6~Ra0.4μm時用放大鏡,Ra。
比較法
表面經磨、車、鏜、銑、刨等切削加工,電鑄或其他鑄造工藝等加工而具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有時可直接從工件中選出樣品經過測量並評定合格後作為樣塊。利用樣塊根據視覺和觸覺評定表面粗糙度的方法雖然簡便,但會受到主觀因素影響,常不能得出正確的表面粗糙度數值。
表面粗糙度測量是將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簡稱樣塊)根據視覺和觸覺與被測表面比較,判斷被測表面粗糙度相當於那一數值,或測量其反射光強變化來評定表面粗糙度(見激光測長技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表面粗糙度測量
『捌』 事故現場尺寸的丈量有幾種方式
(一)基準點的選擇原則
1.應選在與現場臨近的地方,位置與肇事車輛和重要痕跡靠近,以便於測量和繪圖。
2、應為不易移動和消失的、具有永久性質的固定物體,如里程碑、電線桿等,以便在較長時期內能作為恢復現場的基準標志。
3、要選擇物體的突出稜角,如建築物的拐角處、大門某側門垛等,以保證現場位置的准確性。
(二)確定基準線
確定基準線就是在臨近交通事故現場的范圍內,選定一條固定的線作為測量現場交通元素的位置和在圖紙上固定現場的一個參照基準線。
1.基準線必須是相對固定的線,以便在較長時期內能作為恢復現場的基準標志。
2、基準線要非常顯眼,以便恢復現場時便於尋找。
3、基準線應離現場較近,以便於測量和圖面布置。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選擇一側路緣或道路標線。
三、交通事故現場定位的方法
現場定位就是根據現場的不同情況,通過選定的基準點,利用不同方法來固定事故現場的一個主要點,從而固定現場的位置。
現場定位有以下三種主要方法:
(一)垂直定位法
垂直定位法又稱直角定位法,是通過定位點向基準線作垂線,量出該點到垂足的距離以及垂足到基準點的距離,即可達到固定定位點的目的。
(二)三點定位法
三點定位法又稱三角定位法,是通過測量待定位點到兩個已知點的距離來達到固定現場的目的。
(三)極坐標定位法
極坐標定位法是將選定的基準點作為極坐標原點,並將該點與事故現場的定位點連接起來,測出連線距離,以及此連線與指北方向的夾角,即可定位。
現場定位後,還需進行事故地點的定位工作。所謂事故地點定位,是指接觸點的道路里程定位,即由接觸點作垂線相交於路邊,即得出xxkm+ xxxm處。
有的車輛在道路上未發生任何事態,系筆直駛出路外,墜入山澗之中。這類特殊事故,現場定位無法進行,事故地點定位可以根據測量車輛最後駛離道路時,其行駛軌跡相交於路邊的最大千米、米數來
定。
現場圖還需標明xxkm+ xxxm-xxkm+ xxxm的現場范圍,我們可以狹義地將其圈定在現場有痕跡、物證的起止地段。
四、現場測量
交通事故現場測量是指現場勘驗與測量,它在現場測繪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繪制現場圖的前提與質量保證。它包括現場道路與現場主要交通元素的測量。
『玖』 確定平面點位的常用測量方法有哪些
三角測量,三邊測量,導線測量,前方交會,後方交會,全站儀自由設站測坐標,GPS定位,慣性導航系統定位。
1、收集控制點資料,對控制點進行復測或檢核,如不能滿足放樣要求,要進行補設或加密控制點。
2、對放樣數據進行內業計算,做好放樣資料數據准備。根據要放樣的精度及點的密度,選擇放樣測量方式,如使用全站儀、水準儀還是RTK,或者鋼尺等。
3、現場測量放樣、釘樁。施工放樣把設計圖紙上工程建築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一定的測量儀器和方法測設到實地上去的測量工作稱為施工放樣(也稱施工放線)。
(9)現場測量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平面位置和高程均通過對每個特徵點的放樣實現。特徵點的放樣通常採用極坐標法,也可用直角坐標法和交會法,高程放樣則常用水準測量方法。
當待放樣點同附近控制點的高差較大(如放樣高層建築某層或井下某點的高程)時,常用長鋼尺代替水準尺測設高程,或用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方法;放樣豎直軸線可用吊錘、光學投點儀或激光鉛垂儀等。
提高效率:除使用經緯儀、水準儀、全站儀、GPS外,還可以選擇使用激光指向儀、激光鉛垂儀、激光經緯儀、激光水準儀等,以提高放樣速度和精度。